遗传学复习整理

合集下载

遗传学复习资料

遗传学复习资料

1、遗传学的发展时期(1)经典遗传学时期(1900 ~ 1940 )——遗传学的诞生和细胞遗传学时期标志:孟德尔定律的二次发现成就:确立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创立连锁定律(Morgan,1910),提出“基因”概念(2)微生物遗传和生化遗传学时期(1941 ~ 1960)标志:“一基因一酶”学说(Beadle&Totum)成就:“一基因一酶”学说(1941,Beadle&Totum) ,遗传物质为DNA(1944,A very,Hershey&Chase),双螺旋模型:(1953,Watson&Crick),转座子:(1951,McClintock),顺反子:(1956, Benzer)(3)分子遗传学时期和基因工程时期(1961~1989)标志:操纵子模型的建立成就:操纵子模型的建立(1961,Monod&Jacob),深入了解基因(破译遗传密码、重组技术、反转录酶、合成酶、内切酶、核糖酶、转座子、内含子、DNA测序、PCR等)(4)基因组-蛋白质组时期(1990 ~ 至今)标志: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启动成就:2003年4月14日美、英、日、德、法、中六国科学家完成人类基因组图谱(物理图),从基因组角度研究遗传学2、遗传学形成多个分支学科:细胞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群体遗传学,数学遗传学,生统遗传学发育遗传学,进化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医学遗传学,辐射遗传学,行为遗传学遗传工程,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

3、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行为(1)细胞周期:由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分四个阶段:①G1期:指从有丝分裂完成到DNA复制之前的间隙时间;②S期:DNA复制时期;③G2期:DNA复制完成到有丝分裂开始前的一段时间;④M期(D期):细胞分裂开始到结束。

(2)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①前期:染色体开始逐渐缩短变粗,形成螺旋状。

当染色体变得明显可见时,每条染色体已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互称为姐妹染色单体,通过着丝粒把它们连接在一起。

生物学考研复习资料遗传学重点概念整理

生物学考研复习资料遗传学重点概念整理

生物学考研复习资料遗传学重点概念整理在生物学考研中,遗传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

对于学生来说,掌握遗传学的重点概念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针对遗传学的重点概念进行整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

一、基本概念1. 遗传物质:指生物传递给后代的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

在细胞中,遗传物质主要有DNA和RNA。

2. 基因:是决定个体遗传特征的功能性单位。

基因是由DNA分子编码而成的,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都离不开基因。

3. 染色体: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一种细长的结构。

染色体携带了大部分的遗传信息,是基因存在和遗传定位的载体。

4. 基因型和表型:基因型是指个体的基因组成,而表型则是基因型在外表上的表现。

5. 突变:指遗传物质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

突变是个体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来源,也是进化的基础。

二、遗传规律1. 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杂交的研究,总结出了遗传学中的三大规律:单因素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和自由组配规律。

2. 链和交叉互换:链是指染色体上一组相邻的基因,它们在遗传过程中常常一起遗传。

交叉互换是指染色体上的两个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

3. 遗传连锁:指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有较近距离时,它们往往一起遗传,并遵循染色体上的连锁性。

4. 渐渗性:是指一种性状受到多对基因的共同作用,表现出连续变化的特性。

三、基因重组和基因图谱1. 基因重组:指染色体上的两个相对位置不同的基因发生重新组合,导致新的基因型产生。

2. 克隆DNA技术:是指通过体外扩增方式,将特定的DNA片段复制成一定数量,从而得到大量纯粹的DNA样品。

3. 基因图谱:是通过测量遗传连锁和遗传距离来绘制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图谱。

四、遗传变异和进化1. 突变:是指遗传物质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

突变是驱动进化的重要力量之一。

2. 遗传漂变:指由于随机事件的影响,个体之间的基因频率发生随机的变化。

3. 天然选择:指在特定环境下,适应环境的个体更容易存活和繁殖,从而使适应性的基因在种群中增加。

遗传学复习资料

遗传学复习资料

遗传学复习资料遗传学是一门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它涵盖了从分子层面到整个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传递机制。

以下是一些遗传学复习资料的要点:1. 遗传物质的基础- 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 核苷酸的组成和遗传密码- 基因的基本概念和基因组的结构2. 孟德尔遗传定律- 分离定律和组合定律- 显性和隐性性状- 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3. 染色体和细胞分裂- 染色体的形态和功能-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 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机制4. 分子遗传学- DNA复制、转录和翻译- 基因表达调控- 突变和修复机制5. 遗传重组和连锁- 遗传重组的机制- 连锁和基因定位- 遗传图谱的构建6. 群体遗传学- 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 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 群体遗传平衡和进化7. 遗传工程和基因组学- 基因克隆和表达-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 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学8. 遗传疾病和遗传咨询- 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 遗传疾病的筛查和预防- 遗传咨询的原则和实践9. 遗传学在农业和医学中的应用- 作物改良和遗传育种- 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 个性化医疗和精准医学10. 伦理和社会问题- 遗传信息的隐私和保护- 遗传学研究的伦理问题- 遗传学技术的社会影响这些要点可以作为复习遗传学时的参考框架,帮助系统地理解和记忆遗传学的关键概念和原理。

在实际复习时,建议结合教材、课堂笔记和相关文献,以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通过解决遗传学问题和案例分析,可以提高应用遗传学知识的能力。

(整理)遗传学复习题整理

(整理)遗传学复习题整理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遗传病(genetic disease):是指遗传物质改变(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所引起的疾病。

2、先天性疾病:是指个体出生后即表现出来的疾病。

3、家族性疾病:是指某些表现出家族性聚集现象的疾病,即在一个家族中有多人患同一种疾病。

二、简答(1)遗传病的主要特征:①垂直传递:遗传病是在上、下代之间垂直传递。

②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是发生遗传病的根本原因,也是遗传病不同于其他疾病的主要特征。

③生殖细胞或受精卵发生的遗传物质改变才能遗传,而体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改变,并不能向后代传递。

④遗传病常有家族性聚集现象。

遗传病患者家系中,亲缘关系越近,发病机率越高,随着亲缘关系疏远,发病率降低。

(2)遗传病的分类:分类依据:根据遗传物质改变的不同和遗传的特点不同。

㈠单基因病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D);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R);3.X连锁隐性遗传病; 4.X连锁显性遗传病;5.Y连锁遗传病6.线粒体遗传病㈡多基因病㈢染色体病㈣体细胞遗传病第二章基因第一节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一、名词解释:1、基因(gene):是合成一种有功能的多肽链或者RNA分子所必需的一段完整的DNA序列。

2、断裂基因: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的DNA顺序包括编码顺序和非编码顺序两部分。

编码顺序在DNA分子中是不连续的,被非编码顺序分隔开,形成镶嵌排列的断裂形式,因此称为断裂基因。

3、外显子(exon):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的DNA编码顺序称为外显子。

4、内含子(intron):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的DNA非编码顺序称为内子。

5、多基因家族(multigene family):是指由某一共同祖先基因经过重复和变异所产生的一组基因。

根据基因在染色体的分布,可分为基因簇和基因超家族两种类型。

6、假基因(pseudogene):其基因序列与具有编码功能的基因序列类似,因为不能编码蛋白质,所以称为假基因。

2简答二、问答1、人类DNA的存在形式有哪几种?(1)高度重复顺序(卫星DNA,反向重复顺序)(2)中度重复顺序(短分散元件,长分散元件)(3)单一顺序第三节基因突变一、名词解释1、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是指DNA分子中的核苷酸顺序发生改变,使遗传密码编码产生相应的改变,导致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发生变化,以致引起表型的改变。

遗传学复习整理资料

遗传学复习整理资料

遗传学复习整理资料绪论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学经历了两个阶段;经典遗传学,现代遗传学遗传学经历了三个水平;个体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1866孟德尔,豌豆,发表“植物杂交试验”论文1910.摩尔根。

果蝇,创办了基因论,证明了基因就是在染色体上而且呈圆形线性排序1953,沃森(美)和克里克(英),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三大定律:分离定律,独立分配定律,连锁遗传定律遗产研习和林木遗传改进在林业生产上的促进作用答:1.直接指导作用,如杂交引种,种子园的建立,加速育种的进程。

2.引发世界森林增加的两大因素。

不合理的砍伐制度;不合理的唐日制3.林木遗传的改进促进作用。

导致成活率低,产量提升,品质提升。

1.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有何区别与联系?答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

变异――就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有差异的现象。

遗传与与变异的辩证关系: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一方面,遗传使生物的性状得到继承和积累,这种继承和积累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变异产生新的性状,是物种不断发展演化,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因此,遗传不单是消极、保守的,同时也是积极的、创新的。

变异不单是负面的、消失的,也是进取的,创造的。

孟德尔遗传理论的精髓就是什么?遗传因子是独立的,呈颗粒状,互不融合,互补影响,独立分离,自由组合2.遗传学有几个主要分支,研究内容及手段?请问:经典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生物统计数据遗传学3.遗传学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促进作用?答:1.在生产实践上,遗传学对农林业科学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2.遗传学在医学中同样起至着关键的指导作用。

人类疾病的产生及其遗传机制都须要遗传学科学知识做为指导。

3.遗传学就是人类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的理论基石。

4.遗传学在社会法制问题化解中也起著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第一章形成染色体的结构单位:核小体原核细胞:只有拟核,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结构较简单。

遗传学综合复习题_整理版

遗传学综合复习题_整理版

遗传学综合复习题1.试用“显性假说”、“超显性假说”的遗传理论解释杂种优势产生的原因,为什么在生产上不代?利用杂种F2答:○1显性假说的核心是杂种优势源自杂种非等位基因的互补作用,认为多数显性基因比隐性基因更有利于个体生长发育,不同自交系杂交,双亲的显性基因集中到了杂种中产生了互补作用,从而导致杂种优势。

超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来源于双亲异质结合所引起的等位基因互作,这一假说认为等位基因之间无显隐性,杂合等位基因的互作作用大于纯和等位基因间的作用.。

○2具有杂种优势的F1代一般都表现近交衰退现象。

根据遗传的基本规律,由于杂合体的基因分离和重组,F2群体必将出现基因型的分离和性状表现的分离。

因此,F2与F1相比较,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等方面都会表现下降。

并且2个亲本的纯和程度越高,性状差异越大,F1表现的杂种优势越强,F2的衰退现象也越加明显。

BY:lhq 2.经典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发展阶段的基因概念的异同。

综合所学遗传学知识,试述生物发生遗传变异的主要途径。

答:经典遗传学认为基因是一个最小的单位,不能分割,既是结构单位,又是功能单位。

分子遗传学在精细的微生物遗传分析中查明,基因并不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而是远为复杂得多的遗传和变异的单位。

在遗传学中,基因的概念对应的是一种性状,分子遗传学中基因对应的是一个功能蛋白,后来又发展到与一个功能肽段相对应。

现在对基因的定义是一段含有遗传信息的核酸链,包括编码序列和调控序列,还包括RNA。

基因突变: 由于核酸序列发生变化,包括缺失突变、定点突变、移框突变等,使之不再是原有基因的现象。

例如:父母双方都是褐色的牛生出白色的牛.基因重组: 造成基因型变化的核酸的交换过程。

包括发生在生物体内(如减数分裂中异源双链的核酸交换)和在体外环境中用人工手段使不同来源DNA重新组合的过程。

例如:对于豌豆,D代表高茎基因,d代表矮茎基因,父母双方基因型均为Dd的高茎豌豆产生的基因型为dd的矮茎豌豆。

遗传学复习题及个人答案

遗传学复习题及个人答案

遗传学复习题及个人答案遗传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遗传:遗传通常就是指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存有相似性,说明性状可以从亲代传达给子代遗传学:自然科学领域中探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的科学染色体:细胞内具备遗传性质的dna深度放大构成的聚合体,极易被碱性染料涂成深色,所以叫做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中期看到的长度和着丝点位置相同的两个染色体,或减数分裂时看到的两两配对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相同的染色体,则互称作非同源染色体联会:亦称接合,就是所指在减数第一次对立前期,同源染色体在四纵的方向上两两接合的现象染色体组型分析:对生物某一个体或某一分类单位(亚种、种等)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按一定特征排序出来的图象(染色体组型)的分析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可以存在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遗传学上把这种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冈崎片段:就是dna激活过程中,一段属不已连续制备的延后股,即为相对来说长度较短的dna片段简并:是指遗传密码子的简并性,即同一种氨基酸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密码子的现象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间转移的基本法则,包括由dna到dna的复制、由dna到rna的转录和由rna到蛋白质的翻译等过程单位性状:孟德尔在研究豌豆等植物的性状遗传时,把植株所整体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做为研究对象,这样区分开去的性状称作单位性状显性性状:显性性状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子一代中能显现出的亲本性状隐形性状:隐性性状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子一代中未能显现出的亲本性状基因型:基因型又称遗传型,是某一生物个体全部基因组合的总称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测交:为测量显性个体的基因型而将未明基因型显性个体与有关隐性纯合个体之间的交配近音:亲缘关系相似个体间杂交,亦称近亲交配共显性:如果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这种显性表现称为共显性上位性促进作用:两对基因共同掌控性状的整体表现,但其中一对基因能够遮挡另一对基因的整体表现,这种促进作用表示上位促进作用连锁遗传:原来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或多个性状,在f2常有连锁遗传联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交换值:指染色单体上两个基因间发生交换的平均次数.即重组型配子在总配子中所占的百分数伴性遗传: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掌控性状的遗传方式就称作伴性遗传限性遗传: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只在一种性别中抒发,而在另一种性别全然不抒发转化:某一基因型的细胞从周围介质中吸收来自另一基因型的细胞的dna而使它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发生相应变化的现象同化作用:由噬菌体将一个细胞的基因传达给另一细胞的过程结构基因:编码任何蛋白质或非调控因子的rna的基因,是操纵子的一部分调控基因:指其产物参与调控其他结构基因表达的基因非整倍体:个体染色体数目不是成倍增加或者增加,而是成单个或几个的平添或增加多倍体:体细胞中所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超倍体:非整倍体中染色体数多于2n者称作超倍体亚倍体:非整倍体中染色体数多于2n者称作超倍体单体:在遗传学上指控制相同性状的某对染色体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单倍体:仅由原生物体染色体组一半的染色体组数所构成的个体称为单倍体单价体:在减数分裂中期没有配对的单个染色体基因突变: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内部出现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基因构成对性关系重组子:出现性状的重组时,可以互换的最轻的单位突变子:性状变异时,产生变异的最轻单位广义遗传率为:遗传方差占到表现型方差的比率狭义遗传率:累加性遗传主效应的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率细胞质遗传:细胞质基因所控制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母性影响: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体的染色体基因型同意,而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细胞全能性:指细胞经对立和分化后仍具备构成完备有机体的创造力或特性群体遗传学:研究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遗传学分支学科物种:有一定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基因组:一个细胞或者生物体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二、填空题1.水稻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4,玉米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0,普通小麦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42,无籽西瓜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33,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2n=12,人类缺体患者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2=44。

完整版遗传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完整版遗传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完整版遗传学知识点归纳整理遗传学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变异和表达。

常见的遗传学知识点包括: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结构和功能、染色体遗传、基因表达和调控等。

一、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遗传定律是现代遗传学的基础,包括三个基本定律。

1.显性和隐性遗传定律显性和隐性是指两个基因型之间的关系,孟德尔发现,如果一个个体有两个相同的基因表现型,它就是显性的;如果两个基因不同,则表现为隐性特征,不表达。

2.分离定律分离定律是指在杂合子生殖过程中,两个基因的亚型在生殖细胞中是随机分离的,每个细胞只包含一个亚型,这样每个后代都有一半携带一个亚型,一半携带另一个亚型。

3.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配子形成过程中,两个基因的不同亚型是随机组合的,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的基因型组合。

二、基因结构和功能基因是指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主要分为DNA和RNA 两种。

基因包括以下几种结构和功能:1.基因的结构基因通常由DNA序列编码,基因组成的DNA序列是由四个核苷酸(A、T、C、G)组成的,其中序列的排列方式决定了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序列。

2.基因的功能基因具有不同的功能,包括编码蛋白质、调控基因表达、储存信息等。

3.基因的表达基因表达是指基因转录为RNA,然后翻译为蛋白质的过程。

基因表达可以在转录、剪切、转运、翻译以及后期修饰等环节中进行调控。

三、染色体遗传染色体是负责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复制的结构,染色体遗传主要研究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变异。

1.染色体结构染色体结构主要包括染色体的形态、染色体数目、染色体的组成等。

2.遗传变异在染色体遗传中,遗传变异是指基因或染色体的序列、结构或数目的改变。

最常见的遗传变异包括核型异常、染色体结构异常和单基因突变等。

四、基因表达和调控生物内部的基因表达和调控对于遗传学来说至关重要,它们包括:1.基因表达基因表达是指基因转录为RNA,然后翻译为蛋白质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学经历了两个阶段; 经典遗传学,现代遗传学遗传学经历了三个水平; 个体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1866 孟德尔,豌豆,发表“植物杂交试验”论文1910. 摩尔根。

果蝇,创立了基因论,证明了基因是在染色体上而且呈线性排列1953,沃森(美)和克里克(英),提出了着名的DNA双螺旋结构,三大定律:分离定律,独立分配定律,连锁遗传定律遗产学和林木遗传改良在林业生产上的作用答:1. 直接指导作用,如杂交引种,种子园的建立,加速育种的进程。

2.引起世界森林减少的两大因素。

不合理的采伐制度;不合理的采种制3.林木遗传的改良作用。

造成成活率高,产量提高,品质提高。

1.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有何区别与联系答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

遗传与与变异的辩证关系: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一方面,遗传使生物的性状得到继承和积累,这种继承和积累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变异产生新的性状,是物种不断发展演化,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因此,遗传不单是消极、保守的,同时也是积极的、创新的。

变异不单是负面的、消失的,也是进取的,创造的。

孟德尔遗传理论的精髓是什么遗传因子是独立的,呈颗粒状,互不融合,互补影响,独立分离,自由组合2.遗传学有几个主要分支,研究内容及手段答:经典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生物统计遗传学3.遗传学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答:1. 在生产实践上,遗传学对农林业科学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2.遗传学在医学中同样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人类疾病的产生及其遗传机制都需要遗传学知识作为指导。

3.遗传学是人类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的理论基石。

4.遗传学在社会法制问题解决中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一章构成染色体的结构单位:核小体原核细胞:只有拟核,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结构较简单。

直径1〜10卩m真核细胞:具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结构比较复杂的细胞。

直径10~100卩染色质:在细胞分裂间期核内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一种无定形物质,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

染色体:当细胞分裂时,核内的染色质卷缩而呈现为一定数目核形态的染色体。

染色体组(核)型:指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及其各种形态特征的总和。

染色体组(核)型分析:对不同生物的染色体组型的各种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研究。

同源染色体:在生物体细胞内,每条染色体通常成对存在,这两条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本、另一条来自母本。

它们不仅在形态和结构上相同,而且它们所含的基因位点也往往相同。

非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不同的同源染色体对间互为非同源染色体。

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1(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中期I 后期I 末期I第一章复习思考题2.一般染色体的外部形态包括哪些部分根据着丝点位置的不同染色体有哪些类型答:1. 包括长臂,短臂,主缢痕,次缢痕,着丝点,随体;2 、V 形染色体,L 形染色体,棒状染色体,粒状染色体3.植物的10个花粉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个花粉粒多少个精核多少个管核又10个卵细胞可以形成:多少个胚囊多少个卵细胞多少个极核多少个助细胞多少个反足细胞答:5 10 5 ;5 5 10 154 .假定一个杂种细胞里含有3对染色体,其中A、B、C来自父本,A'、B'、C'来自母本,通过减数分裂能形成几种配子写出各种配子的染色体组成。

答:5.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何不同用图解简单表示并加以说明答:-I -I I 」!9 .杉木与油桐分别有11对染色体,分别写出下列各相应组织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1)、叶(2)、根(3)、胚乳(4)、胚囊母细胞(5)、胚(6)、卵细胞(7)、反足细胞(8)、花药壁(9)、花粉管核10.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在那里从遗传的角度来看,这两种分裂各有什么意义答:区别: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1.一个细胞产生了2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含有与亲代细胞在数目、形态和遗传物质上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这使得子代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保证了细胞功能的稳定性。

维持了个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也保证了物种的连续性及稳定性。

2.植物的无性繁殖过程就是基于细胞的有丝分裂原理来实现的,正是由于有丝分裂保证了遗传物质在亲子代传递过程的稳定性,使得无性繁殖植株与原始植株具有完全一样的生长表现。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1.减数分裂时精/卵原细胞(2n)染色体1次加倍,2次分裂,形成性细胞(n),这样在繁殖下一代时,雌雄性细胞结合,又恢复到全数染色体(2n),保证了亲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为后代的正常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也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

2.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随机地分配到不同的子细胞,从而实现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进而使不同的子细胞在染色体组合上或多或少存在差异。

3.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在联会过程中出现了各种方式的交换,这增加子细胞在遗传信息上的差异性,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有利于生物的适应及进化。

11.某物种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24,分别说明下列个细胞分裂时期中有关数据:①有丝分裂时前期和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数;24 48②减数分裂时前期I、后期I、前期H、后期H的染色体着丝粒数;24 24 12 24③减数分裂时前期I、中期I、末期I的染色体数。

24 24 12花粉粒的发育:造抱细胞2n 花粉母细胞2n 四分抱子n 单核期花粉粒n 二核期花粉粒2n 二核期花粉粒3n【精核2n管核n ]胚囊的发育:胚囊母细胞2n ----- 四分体n ---- 单核期胚囊n ----- 八核胚囊8n【卵细胞n,助细胞2n,极核2n,反足细胞3n] 双受精现象:精细胞n+卵细胞n――合子2n――胚2n精细胞n+极核2n ---- 胚乳核3n ---- 胚乳3n第二章复习思考题1.解释下列概念:自交测交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的相同位点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完全连锁:在同一同源染色体的两个非等位基因之间不发生了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不完全连锁指: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之间或多或少地发生了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连锁遗传连锁遗传图:是根据基因之间的交换值(或重组值),确定连锁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距离而绘成的一种简单线性示意图。

:连锁群: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群。

2.分离规律的实质是什么怎样验证分离规律答:雌雄配子再结合过程中,各种基本不发生融合、掺和、各自保持独立性,始终保持纯粹的独立性并能再分配;测交法(RR*rr,Rr*rr ),自交法(Rr*Rr)独立分配规律的实质是什么答:当进行减数分裂是,同源染色体会发生分离,(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7.试述交换值、连锁强度和基因之间距离三者的关系。

(交换值在遗传学上的意义)1、距离越大,两基因之间发生的交换就越大,当交换值为0 时,连锁强度最大,产生的配子都将为亲型配子。

2、交换值越大,连锁强度越小。

10.试述连锁遗传与独立遗传的表现特征及其细胞学基础。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突变率一一是指在一个世代中或其他规定的单位时间内发生突变的频率。

基因突变: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的基因形成对性关系。

基因重组:生物体内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当染色体断裂时,各断头有粒性可重新粘合在结合面上“差错”造成染色体结构变异。

自然突变一一指没有人为因素因素影响即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突变。

诱发突变一一通过强烈外界条件诱变剂处理生物,使其发生突变的现象。

正突变一一由原来的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缺失指正常的染色体丢失了带有基因的节段;重复指染色体个别节段的增加;倒位指染色体断裂后,节段倒转180度再重新结合;易位指染色体上的一个区段接在非同源染色体的另一个染色体上。

单倍体——指生物体内体细胞仅含有一组染色体的生物体单体——二倍体成对的染色体缺少了一根,不成对,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不完整,数目:2N-1缺体——二倍体成对的染色体缺少了一对同源染色体。

体细胞数目:2N-2三体一一某一个染色体中增加了一个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1整倍体——单倍体和多倍体非整倍体——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整倍体变异(单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同源四倍体,异源四倍体)非整倍体变异(缺体、单体、三体、四体、双三体、双单体)1.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答:1.突变稀有性:正常情况下,生物的突变率极低,约1x10-8〜1x10-5。

(性细胞突>体细胞突变;异花植物>自交的植物;多年生的无性繁殖植物>一年生的有性繁殖植物)2.突变的重演性及可逆性:重演性指同种生物不同个体间可以发生同样的突变。

正突变>逆突变3.多向性和复等位基因:4.有害性与有利性:有害性:生育反常,甚至导致死亡;有利性:抗性、抗倒伏5.平行性:亲缘关系的相近的种间常有相类似的突变1.遗传的变异与不遗传的变异有何区别育种工作者需要哪一类变异你如何区别它们答:可遗传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性状变异,这种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

不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条件差异引起,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进一步遗传给子代。

(1. 只在本身发生,限于当代,不遗传后代。

2. 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能够使它优良的遗传特性充分发展,差的环境会抑制优良生长特性的发展,但也不能使其变差。

)区分:将实验材料栽培在环境尽可能一致的条件下进行比较,观察到材料之间差异便属于遗传的变异。

2.遗传的变异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答;1 基因的重组与互作;2.基因突变;3.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4.染色体数量的变异;5. 细胞质变异5.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数目的变异有何不同7.何谓芽变在生产实践上有什么价值8.为什么基因突变大多数是有害的答:绝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来说是有害的。

因为野生型经过的长期的自然选择,最能适应当前环境。

基因突变通常表现为生活力下降,育性差等。

9.突变的平行性说明什么问题,有何实践意义10.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在性状表现中有哪些不同答:显性突变表现得早而纯合得慢;隐性突变则刚好相反;11.列举遗传学上以及细胞学上的特征,用以识别和区分: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答:1. 缺失与重复是同源染色体发生的不等价的交换,造成染色体数量的增加或减少;2.倒位是一条染色体上发生的交换,没有改变染色体数目,只是改变了某些相邻基因的位置与顺序;3.易位是非同源染色体上发生的交换,交换的结果使两个正常的基因连锁群改组为两个新的连锁群。

16.同源四倍体与异源四倍体产生的方式有哪些哪一种在育种上最重要答:同源四倍体的产生:1. 2.异源四倍体产生:1. 2.在应用生产中,异源四倍体比较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