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中考改革方案整合入学途径
【初一学习指导】“两考合一”2021级北京初一新生将迎新中考

【初一学习指导】“两考合一”2021级北京初一新生将迎新中考※ 2021年高考必背知识点大全※ 2021高三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2021高考一轮复习专题汇总记者从北京市教委获悉,《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2021级初一新生起施行。
新中考改革将“两考合一”,淡化分分计较,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建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新中考建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既是学生初中毕业又是升学的基本依据,明确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多重功能。
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合二为一,实现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减轻学生重复备考的负担和压力。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考试设置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12门科目。
考试成绩以原始成绩和等级成绩呈现,淡化分分计较。
加强和改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
评价结果以《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册(试行)》的形式呈现,设A、B、C、D四个等级。
评价报告册及等级经公示后提供给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使用。
引导学校教师树立正确育人观和质量观,淡化分分计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改革招生录取办法探索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改革录取计分科目构成,适当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和高中阶段学校自主招生机会。
将普通高中招生方式整合为统一招生、校额到校、自主招生三类。
加强考试招生管理新中考改革将完善招生计划编制办法,按市、区两级管理权限和工作程序编制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并严格执行。
健全招生管理工作规定,规范学校招生行为,严禁违规招生和擅自提前招生。
严格控制考试招生加分项目和分值,健全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制度。
北京市中考招生政策

北京市中考招生政策北京2021年中考招生继续开展优质高中“名额分配”、“市级统筹”、“校额到校”、“乡村计划”以下统称“名额分配招生”等方式统筹优质教育资源配置。
促进城乡和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名额分配招生计划占优质高中招生计划比例不低于50%,一般公办初中学生升入优质高中的名额比例不低于35%。
其中,“乡村计划”设置最低录取分数线530分,“名额分配”、“市级统筹”和“校额到校”设置最低录取分数线500分。
逐步调减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加大中高职衔接3+2实验规模,基本稳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以下简称“贯通项目”规模,打造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贯通式培养立交桥。
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21年开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的通知》京教职成〔2021〕8号精神,贯通项目分为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高级外语人才培养项目、学前教育与基础教育师资培养项目三类,按专业大类下达计划到各区,并按项目和专业类别设置最低录取分数线。
各区要加强对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艺术、体育、科技特长生招生项目、特色高中改革试验项目的管理,不得随意增加项目招生规模和变更项目招生方式。
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21年高级中等学校招收体育艺术科技特长生工作的通知》京教体艺〔2021〕9号精神,招收体育、艺术、科技其中一类特长生的学校,特长生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生计划总数的5%;招收其中两类特长生的学校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生计划总数的10%,招收全部三类特长生的的学校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生计划总数的15%。
其中,具有全市招生资格的城区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学校,须按照特长生招生计划15%的比例,面向郊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分配计划。
部分示范高中可适当编制跨区招生计划,跨区招生计划重点向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比较短缺的区和一般初中学校倾斜。
城乡一体化学校可申请在资源输出区适当编制跨区招生计划。
北京新中考方案

北京新中考方案
北京新中考方案是北京市教委针对中考进行的全面改革。
新方案明确各科目考试时间、等级成绩的划分标准、实验操作的指导意见等,于2021年实施。
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优化考试方式和成绩呈现方式: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
合格性考试以原始成绩计入中招录取总成绩,等级性考试以等级赋分方式计入中招录取总成绩。
调整科目和分值:中招录取科目由10门减少为6门,分别为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历史。
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00分,物理满分为90分,化学满分为80分,道德与法治满分为80分,历史满分为80分。
体育与健康满分为40分,其中现场考试30分,过程性考核10分。
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是录取的参考指标之一,其中日常行为表现满分为10分。
校额到校和登记入学:结合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考查、考核科目成绩将在校额到校、登记入学等招生中参考使用。
此外,对于道德与法治科目的考核也进行了改革,采用笔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综合素质评价计入成绩,分值为10分。
这一改革旨在强调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和道德素养在中考中的重要性。
总之,北京新中考方案旨在通过优化考试方式和成绩呈现方式、调整科目和分值、综合素质评价等多项措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促进教育公平和发展。
北京2021年中考新政:提倡两考合一

北京2021年中考新政:提倡两考合一我精心为您收集整理了《北京2021年中考新政:提倡两考合一》,希望给您带来帮助!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本站,。
北京2021年中考新政:提倡两考合一202X级初一新生,将面临中考新政,最大的变化是: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选拔考试两考合一、学生的等级性综合素质评价为高中录取参考、中考招生方式整合成三种并包含自主招生等。
一、提倡两考合一学业水平测试与中考合二为一,学业水平测试:即各学科结业考试,通常为本科目的最后一次期末考试成绩两考合一,即不单独组织中考,选取学业水平测试中某几科目的成绩计入中考总成绩二、中考科目及考试时间中考科目及考试时间科目分值中考计分科目考试时间试卷及评分语文100分√初三下全市统一命题统一考试分区评卷数学100分√英语100分√物理80分√思品80分√历史80分2选1最好成绩计入地理80分期末生物80分2选1最好成绩计入化学80分初三下期末体育40分√初三下分区考试备注:1.所有科目均需参加学业水平测试,以原始分数及等级两种形式呈现2.中考成绩为:按计分规则选取计入中考成绩的科目成绩的加和北京中考体育过程性考核分值分配时间体质健康学习态度学业水平初一上学期00.41.21.6初一下学期00.41.21.6初二上学期10.41.22.6初二下学期00.41.21.6初三上学期11.22.6小计22610三、中考三种招生方式对比中考招生方式对比招生方式自主招生校额到校统一招生招生学校部分高中优质高中全部高中参考信息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面试成绩校内排名区内排名招生计划高中校提前公布报考条件及录取规则优质高中提前公布初中校资格及给定名额高中校提前公布招生名额竞技对手区内或市内同学校内同学区内同学适合学生成绩优异有专业特长一般初中校内成绩优异有升学资格所有学生四、中考新政下的学习指导模式。
2021年北京市中考招生录取规则须知

2021年北京市中考招生录取规则须知中考录取的方法俗称“分分清”,正式的录取过程是这样的:1、对于同一个批次所有报考考生计算机依据考生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的先后顺序依次对考生进行录取,排序在前的考生志愿没处理完,不会处理下一个考生的志愿。
举例说明:A考生分数551分,第三志愿是清华附,B考生是550分,第一志愿清华附,那么先录取分数高的A考生。
分数才是王道。
录取时,先按其考试成绩,将学生录进志愿排序最靠前且还未录满的学校,假如所有的志愿都录满了,那么这个学生就不会被录取,变成了死档,只能等统一录取完毕后,自己联系补录学校。
2、对于考生自己按从照从第一志愿到第八志愿的顺序录取,所以要把分数线高的学校/专业放在前面。
例如:A学生第一志愿报十一中学、第二志愿报人大附。
如果A的分数对于一二志愿都是够的,那么只会被第一志愿录取。
注:不论是哪一个批次的志愿,同一批次的志愿都是按照上述分分清原则进行录取的。
二、北京中考计算机的录取规则一、计算机录取的基本程序是:1按考生中考成绩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总分相同时,现役军人子女和现任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随任子女初中阶段回国优先录取已加分者除外,然后依次以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若三个单科成绩仍相同,则按随机号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2计算机依据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的先后顺序依次对考生进行录取,排序在前的考生志愿没处理完,不会处理下一个考生的志愿。
对一个考生来说,录取顺序是从考生的第一志愿第一专业至第八志愿第二专业依次检索,直到被某一个符合条件的志愿学校专业录取。
该考生被录取或所有志愿均未被录取时才转向处理下一个考生操作。
二、计算机系统在录取时对招收的男、女生人数是如何处理的?1各招生学校对男女生人数有要求的专业,均在《2021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简章》中“合计”或“招生地区及人数”栏目下注明招收男女生的具体人数。
计算机按照男女生招生计划,分别对报有志愿的男女生从高分到低分录取,满额为止。
北京中考改革方案出台基本确定“3+3+1”模式

北京中考改革方案出台根本确定“3+3+1〞模式2021北京中考改革方案出台根本确定“3+3+1〞模式近日,北京2021中考改革的方案出台。
中考的“3+3+1〞模式根本确定,传统副科迎来开展新机遇。
每个学生将有9种考试选择方式。
与此相关的学科改革、课程改革都将开启。
一、中考的“3+3+1〞模式是什么第一个3是指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
总分值均为100分。
其中,外语60分为笔试成绩,40分为听力、口语成绩;学生每年可考两次,取最高分成绩。
第二个3是指选考科目。
选考科目分文理两类。
文科类包括历史、地理、思想品德。
可从中选考1-2门(不少于1门,不多于2门)。
总分值均为100分。
每门均含综合实践10分。
综合实践必须在校外完成。
理科类包括物理、生化。
可从中选考1-2门。
总分值均为100分。
每门均含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10分。
其中只有6分可在学校内部完成,其余分值需在大学、工场、农村等实践基地完成。
所选三科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按照100%、80%、60%的系数折算后为实际分数。
即:三科折算后的实际实际总分值为100、80、60。
第三个1是体育。
体育总分40分。
现场考试为30分,过程性考核为10分。
中考成绩总分值共计580分。
二、选考科目计算得分例如(1)以前考分相同,改革后得分不同卷面考分80、80、80,考试总分为240分;实得分为:80ⅹ100%+80ⅹ80%+80ⅹ60%=192卷面考分90、80、70,考试总分为240分;实得分为:90ⅹ100%+80ⅹ80%+70ⅹ60%=196卷面考分100、80、60,考试总分为240分;实得分为:100ⅹ100%+80ⅹ80%+60ⅹ60%=200(2)以前考分不同,改革后得分相同卷面考分80、80、80,考试总分为240分;实得分为:80ⅹ100%+80ⅹ80%+80ⅹ60%=192分卷面考分90、75、70,考试总分为235分;实得分为:90ⅹ100%+75ⅹ80%+70ⅹ60%=192分卷面考分100、70、60,考试总分为230分;实得分为:100ⅹ100%+70ⅹ80%+60ⅹ60%=192分通过以上例如分析比对,不难发现,在总分相同情况下,有学科特长的学生更占优势。
北京初中录取政策

北京初中录取政策北京市初中入学政策因年份不同有所调整,以下是截至最近记录的2023年及之前几年的部分相关政策要点:1.小升初政策:西城区:民办学校如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实行网上报名和派位录取。
东城区:已取消寄宿制入学途径,具体的录取方式需参照当年最新发布的政策。
丰台区:公办走读、公办寄宿与民办学校合并为一批次进行派位,学生可填报志愿,但一旦被录取必须接受。
2.中考招生录取政策:自2021年起,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合二为一,总分为660分。
录取阶段包括提前招生录取、校额到校招生录取、统一招生录取和补录四个阶段,被前一阶段录取的学生不再参与后续阶段录取。
-名额分配计划按一定比例分配给优质初中和一般初中,并且不设最低录取分数线。
-实行“分分清”原则,即根据考生总分从高到低依次录取,在同一批次内按照志愿顺序进行。
3.划片政策:区域内的初中通常会依据学区划片政策接收小学毕业生,例如顺义城区的初中有明确的划片范围,涉及多个社区对应不同的中学。
4.户籍和房产要求:京籍学生如果户籍或房产在目标区,可以直接申请回目标区升初中。
如果小学在目标区就读并毕业,也可以直接升目标区初中。
5.非京籍学生要求:对于非京籍学生,如果父母至少一方在目标区有合法工作、居住证明和北京居住证,并通过联合审核,可以申请跨区就读民办初中(国内班国际班都可以)。
6.特殊学生群体要求:按本市户籍对待的学生,包括台胞子女、华侨子女、博士后研究人员子女、现役军人子女等,如果父母一方为本市户籍或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可以申请跨区升初中。
在录取过程中,学校还会进行入学测评,评估学生的学术能力、综合素质等。
此外,北京市的一些私立初中,如海淀区尚丽外国语学校、朝阳区忠德学校、丰台区新北赋学校和昌平区汇贤学校等,也接受符合就读政策的学生报名,并提供寄宿兼走读的选项。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录取政策可能会因地区和学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北京中考新政策“两考合一”优点 减轻师生负担

北京中考新政策“两考合一”优点减轻师生负担北京新中考“两考合一”可减轻师生负担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京教基二〔2021〕16号,决定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两考合一”,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现一考多用。
这一选择无疑可大大减轻师生的负担。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起源于初中毕业考试,原本是由各初中学校组织的考试,是各个学校检测自己教学质量的一次重要考试,自然不同的学校就有不同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间不具有可比性。
后来逐渐演变为一定区域内的统考,使得某一区域的教育是否达到某个基准有了共同标准的衡量。
《义务教育法》颁布后一定范围的学业水平考试又具有检验学生是否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性质的考试,在更大范围内施行,其基本特征是注重对学生学业基础的考核。
两考合一的意义一般意义的中考起源于高中学校的招生考试,考试的主体是高中,是高中挑选适合自己招生要求的学生的选拔考试。
自然越是优秀的高中,它的招生考试报名的人数越多,考试难度越大。
随着高中教育越来越普及,以及高考对中考的影响,各地建立了与高考相衔接的由地方政府组织中考的考试组织方式,再将考生依据分数段及就学远近等相关因素分派到不同的高中学校。
升学考试自然具有一定的选拔性,选拔性强弱与高中学校教学质量与名气大小直接相关。
在高中入学率较低的情况下,不少初中生是没有机会进入到高中学习的,初中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考试有一定的交叉关系,但不完全重叠,所以很难合一。
随着高中的日益普及,几乎90%以上的初中毕业生都能进入高中学习,为“两考合一”准备了基本条件;加上各地对教育均衡的要求逐渐由义务教育拓展到基础教育的高中学段,需要通过毕业考与升学考实现不同学段的整体均衡,扩大优质高中并用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撬动初中生源均衡入学的效应,又使得“两考合一”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需求。
因此,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既是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又可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北京中考改革方案整合入学途径,对2019年新初一考生影响最大
通过北京市教委发布的《关于印发2019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指出从2019年开始到2021年,逐步将普通高中现有各类招生方式整合为统一招生、校额到校和自主招生。
再结合2021北京中考改革方案,以下3种招生方式对2019年新初一考生影响最大。
一、统一招生
在全开全学、全科开考、全科赋分的基础上,从12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中,确定8门按原始成绩计入中招录取总成绩,满分为660分。
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物理6门成绩必须计入,另外在历史、地理、化学、生物4门成绩中择优确定2门成绩计入(按照文理兼顾原则,在历史、地理中择优确定1门,在化学、生物中择优确定1门)。
二、校额到校招生
坚持和完善优质高中校额到校招生政策,将全市优质高中50%以上的招生名额分配到一般初中校,实现每所初中校学生升入优质高中机会基本均等。
校额到校招生采用校内选拔方式,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录取,其中综合素质评价至少达到B等以上。
三、自主招生
经市教委批准,部分具备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可开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
试点学校可根据办学定位、传统特色、学科优势等情况,开展人文、科学、艺术、体育、中外合作课程班等特色招生、校内或集团内直升、1+3培养试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试验等改革探索。
自主招生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以及面试情况录取。
试点学校应提前确定报考条件、录取规则以及监督机制等,报市教委备案后在规定时间向社会公布。
注意点:
1、各科目都要完成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参与中考的科目可将中考成绩作为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必须所有科目都合格才可以毕业;凡有考试不合格的,要进行补考,补考成绩只计合格/不合格。
2、综合素质评价变重要!综合素质评价设A、B、C、D四个等级,不计入中考成绩,但是会在高中学校招生时使用。
尤其是在高中自主招生阶段,综合素质评价将作为重要招生依据;而校额到校也要求综合素质评价必须在B等级以上才可报考。
3、校额到校名额比例变大,人数增多。
– E N D –
北达尖子生选拔
北达起源北京大学,牵手人大附,清华附,北大附,101等名师,打造尖子生培优品牌。
幼小部:注重孩子兴趣培养,以兴趣激发学习主动和自信;开设早培,数之奥,英语,大语文等课程。
初中部:每年相当部分人大附,四中,清华附成功案例。
高中部:每年考入北大,清华,人大等985名校学生,是对北达最大认可!
艺考部:针对目标北大,清华美院,中央民族学院等985/211名校艺术类考生。
参加条件:学校成绩单及年级排名,招生采取宁缺勿滥,对每个学生负责;对教师严格把握教学质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