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期末教学总结表
学生期末总结的格式要求

学生期末总结的格式要求1. 引言(100字)在这个学期即将结束之际,我想对自己进行一次回顾与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不足和进步,并为下一个学期制定更好的计划。
2. 学习方面(1500字)在学习方面,我认为自己在这个学期有了一些进步。
首先,我更加注重课堂笔记的整理和复习,这有助于加深我对知识的理解。
其次,我积极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和研讨会,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并与同行交流讨论,激发了新的思考。
而且,在课外阅读方面,我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与专业相关的书籍,提升了自己的理论水平。
然而,我也发现我在时间管理方面还存在问题,有时候容易拖延任务,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因此,下一个学期我计划制定更具体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以提高学习效率,并克服拖延的习惯。
3. 社交与人际关系(1000字)在社交方面,我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活动,与同学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通过合作项目和团队作业,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并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见。
此外,我还参加了一些社团活动,结识了来自不同专业的朋友,开拓了自己的人际圈。
然而,我意识到我在交流能力和人际关系管理方面还有待改进。
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有时候我会显得过于直接,缺乏一些耐心和沟通技巧。
因此,下一个学期我计划参加一些相关的培训课程,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和人际关系管理水平。
4. 实习与实践经验(1500字)在这个学期,我有幸参加了一家知名公司的实习,获得了许多实践经验。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在实际工作场景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并与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其次,我与同事们积极合作,互相学习,共同完成了一些项目。
通过实习,我也认识到自己在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下一个学期我打算积极参加更多的实际项目,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自我发展与兴趣爱好(1000字)在这个学期,我在自我发展和兴趣爱好方面也有了一些进步。
我发现我对某些领域非常感兴趣,并找到了一些适合我的活动和课程。
例如,我喜欢写作和表演,参加了学校的写作社团和话剧社团,提高了自己的创作和演技能力。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东莞校区课程表(学生)

综合 听说
综合 听说 综合 听说 综合 听说
教② D502
教② C302
教②A401 教①B501 教①B502 教②A301 教①B501 教①B502 教② C301 1-7周 教② C502 1-7周 教② A602 教② A602 教① F602 教① F602 教② A502 教② A502 教② A301 教② A301 教② A501 1-12周 教② A501 1-12周 教② A601 教② A601 教① F402 9-14周 教① F402 9-14周
就业指导
必修 1 3 18 陶强 助教 144
9-11
就业指导
必修 1 3 18 丁琼 助教 108 9-11
译文评赏
公选 2 2 36 孙荣 助教 75
7-8
教学 上课 地点 点
地 备注
教② B203 实② B408 教① F101 教② B604 实② B402 教② B203 实② B408 教② B603 实② B409 教① F101
3-4
现代汉语基础(二) 必修 2 2 36 李洁玲 硕士 103
1-2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二) 必修 3 3 54 刘皓 硕士 107
5-7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二) 必修 3 3 54 刘皓 硕士 103
5-7
文学原理
必修 3 3 54 程露 讲师 107
5-7
文学原理
必修 3 3 54 程露 讲师 103
选修 2 2
英语写作
必修 2 2
礼仪学
选修 2 2
中介语与偏误分析 选修 2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必修
6
4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教师教学工作量和课酬核算暂行办法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教师教学工作量和课酬核算暂行办法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教师教学工作量和课酬核算暂行办法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充分调动教师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师的工作量核算标准,评价教师履行职责及完成本职工作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教学工作量教学工作量,指教师按教学计划承担普通全日制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总量,包括理论教学(含授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命题、阅卷、监考、成绩录入等)、实验指导课(含实验准备、实验指导、实验报告批改、实验课总结、考试与考核等)、课程实习(设计)指导、教学或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和批改。
二、专职教师教学工作量定额每学期按20周计算。
其中,基本教学周数为18周,一周为复习、辅导、命题、考试、阅卷,一周为参加学院的监考和其它相关工作。
1. 教师每周平均基本教学时数(1)大学英语教师每周教学工作量:副高及以上职称 12学时中级及以下职称 14学时(2)体育课教师每周教学工作量: 14学时注:体育教师正常的教学、辅导、考试为18周。
在18周前应累计完成一周工作量的群众体育活动的指导与辅导。
另一周时间(同其它学科教师周教学工作量)参加学院的监考和其它相关工作。
(3)其它学科教师每周教学工作量:12学时教授(正高)、副教授(副高) 12学时讲师(中级)、助教(初级) 12学时对于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署名单位:“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且科研经费到学院账户)的教师:①作为课题主持人,其周教学工作量减半计;②作为子课题主持人,其周教学工作量减少三分之一计;③作为课题参加者,其周教学工作量减少2个学时计。
2. 任课教师期末安排一周时间进行复习考试(含辅导、命题、监考、阅卷),课时数按总学时数的周学时数计算,周学时数不足4学时的按4学时计。
复习考试的四个环节,每缺少一个环节则扣减1学时工作量。
3. 完成了学院正常教学工作的任课教师每学期应有一周额定工作量的时间参与学院安排的课程考试监考和其它相关工作,并记入教师服务系和学院的工作内容,同时领取学院监考补贴。
期末总结分析表

期末总结分析表一、学习成绩分析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通过努力学习和认真完成作业,我的各门科目的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其中,数学是我目前的强项,我在数学方面的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列。
英语方面,我也进步很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语文和物理方面的成绩相对较差,需要加强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以提高这两门科目的成绩。
二、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分析在学习方法方面,我目前主要采用的是记忆法和理解法。
对于一些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和公式,我会反复诵写和默写,以加深记忆。
对于一些概念和原理,我会反复阅读和思考,以理解其含义和应用。
这种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但是,我发现在应用题方面还有待提高。
有时候我在解题时会遇到困难,不知道如何入手和运用所学知识。
这可能与我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有关。
因此,在下学期,我准备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
在学习能力方面,我认为自己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我能够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能够较好地掌握新知识。
但是,我也发现自己在时间管理和自主学习方面还有一些问题。
有时候我会拖延做作业或学习,导致时间不够充分,影响了学习效果。
另外,我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一些课外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并没有太多的兴趣和动力。
因此,在下学期,我准备加强对时间的管理,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效率。
三、实践与活动分析在本学期,我积极参与了各种实践和活动。
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帮助社区里的孤寡老人打扫卫生。
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自己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我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科技创新大赛,与同学们一起研究并制作了一个智能垃圾分类系统。
通过这个项目,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有关科技的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这些实践和活动,我感受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和价值,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收获与反思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和实践,我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步。
期末总结报告格式

期末总结报告格式一、引言随着整个学期的结束,我要对我所学习和经历的事情进行总结和回顾,分析其中的成绩和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下一个学期的学习计划。
二、学习成果总结本学期我主要学习了xxxxx课程,通过课堂学习、实验和项目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取得了如下成果:1. 知识掌握:经过努力,我对课程的相关内容和理论知识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并能够熟练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2. 实践能力:在课程设计和实验项目中,我积极参与,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团队合作:通过与同学们的合作,我学会了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能够有效地分工合作,取得了良好的团队合作成果。
4. 学术研究:在某某某课程项目中,我积极参与了一项学术研究工作,学习了科研方法和技巧,为自己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5. 专业素养:通过课程学习,我对本专业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三、不足和经验教训1. 学习时间管理: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发现自己对学习时间的计划和管理不够科学和合理,有时候出现了学习压力过大或者时间利用不合理的情况。
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2. 学习方法探索:尽管我在本学期中尝试了一些新的学习方法,但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尝试。
在下一个学期中,我希望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
3. 团队合作能力:尽管我在团队合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其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对于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我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4. 专业素养:虽然我在本学期中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但仍然对某些具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够牢固。
需要在下一个学期中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四、下学期学习计划在下一个学期中,我希望能够更加全面和系统地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
具体计划如下:1. 学习时间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且严格执行,合理安排和利用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期末课程总结格式

期末课程总结格式一、引言(200字)在本学期的课程学习中,我参加了多门课程,包括XXX、XXX、XXX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我收获颇丰,不仅增加了知识和技能,还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下面我将结合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情况,总结本学期的课程学习体会。
二、对各门课程的总结(每门课程500字)2.1 XXX课程总结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XXX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门课主要讲解了XXX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包括XXX、XXX、XXX等方面。
通过学习,我不仅增加了对XXX的理解,还掌握了一些XXX的实际应用技巧。
在课程的实践环节中,我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了一系列的实验和项目,提升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XXX的重要性,并且对以后的研究方向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2.2 XXX课程总结XXX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XXX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程讲解了XXX的基本原理、XXX的计算方法等内容,并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演示等方式进行了具体应用的讲解。
通过课程的学习,我不仅增加了对XXX的理解和认识,还掌握了一些XXX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在实践环节中,我运用了所学知识解决了一系列的实际问题,提高了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不仅增加了对XXX的兴趣,还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好了充分准备。
2.3 XXX课程总结XXX课程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掌握了一系列的XXX技术和方法。
课程内容包括XXX、XXX、XXX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我对这些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程的实践环节让我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了一系列的实际项目,在实践中增加了对XXX的认识和掌握。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不仅掌握了XXX的基本技能,还培养了自己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经验。
三、课程学习的收获(500字)通过本学期的课程学习,我收获了很多。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课表汇总(11、12级)-蔡

38
1-2
教① E401
综合
122003
38
3-4音
教① C601
听说
122003
38 7-8
实① F区 网络学习
38 3-4
38
5-7
教① C204
38
5-7
教① C202
1-18周
38
1-3 教① F501
38
1-3
教① E501
38
5-7
教① F501
163
163
1-3
教① D602
113
3-4 教① D401
美学
选修 3 3 54 陈露 博士
演讲与口才
必修 2 2 36 李想 硕士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必修 3 3 54 李想 硕士
人 数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教学 地点
上课地点
27
5-7
教① C402
备注
大英班编号 (年级+校区+
班级)
27
5-7
教① E501
38
3-4
教① C201
与会展、 经济合
汉语言文 学
汉语言文 学
汉语言文 学
汉语言文 学
汉语言文 学
汉语言文 学
汉语言文 学
汉语言文 学
汉语言文 学
汉语言文 学
汉语言文 学
汉语言文 学
汉语言文 学ຫໍສະໝຸດ 汉语言文 学汉语言文 学法学
班级
课程名称
必/ 学 周学 总学 任课教 职称/ 选 分 时 时 师 学历
人 数
星期一
星期二
学生课程总结表

学生课程总结表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达成情况
1.知识掌握程度:(请用√或×表示)
()熟练掌握了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掌握了本课程的重点知识和技能。
()对本课程的某些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2.能力提升情况:(请用√或×表示)
()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与本课程相关的问题。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实践操作中存在困难,需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3.学习方法改进情况:(请用√或×表示)
()能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学习资源。
()能够主动寻求帮助,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
()学习方法单一,需要进一步拓展学习方式和方法。
二、学习收获和体会
1.学习收获:
(1)知识方面:掌握了本课程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技能,了解了相关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2)能力方面:提高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实践操作的技能。
(3)方法方面:学会了更加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拓展了学习渠道和资源。
2.学习体会:
(1)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不仅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