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技术规范(备案稿)分解

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技术规范(备案稿)分解
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技术规范(备案稿)分解

CGC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认证技术规范

CGC/GF023:2012

CNCA/CTS ××××-2012

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技术规范

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 for cold climat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2012-××-××发布2012-××-××实施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发布

目次

前言 .............................................................................................................................................. I 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符号和单位 (1)

5 通用要求 (2)

6 技术要求 (2)

6.1载荷 (2)

6.1.1总体 (2)

6.1.2环境温度 (2)

6.1.3空气密度 (2)

6.1.4低温环境条件参数的确定 (3)

6.1.5载荷计算及工况定义 (4)

6.2结构设计 (6)

6.3 复合材料和其它材料 (7)

6.4 控制保护系统 (7)

6.5 机械部件设计 (7)

6.6 电气系统 (8)

6.7 加热系统 (8)

7 检验 (9)

8 安装、运行和维护 (9)

8.1 安装 (9)

8.2 运行和维护 (9)

前言

为规范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的认证,特制订本认证技术规范。

本技术规范由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规范由北京鉴衡认证中心负责解释。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单位: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新疆金风科技股份公司、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张宇、杨洪源、刘琦、叶杭冶、葛俊豪、陈淳、王际广、孙振军、黄志文

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适用的温度范围、技术要求、检验、安装、运行和维护等。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低温型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规范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GB/T 1040.5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5部分: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的试验条件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 2567 树脂浇铸体性能试验方法

GB/T 2900.53 电工术语风力发电机组

GB/T 3355 纤维增强塑料纵横剪切试验方法

GB/T 7124 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A

GB/T 18451.1 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IDT IEC 61400-1:2005)

GB/T 18451.2 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特性测试(IDT IEC61400-12-1:2005)

GB/T 19073 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

GB/T 19960.1 风力发电机组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B/T 19960.2 风力发电机组第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ISO 2533:1975 标准大气(Standard Atmosphere)

3术语和定义

GB/T 2900.5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运行温度operation temperature

设备正常运行允许的环境温度范围。

3.2 生存温度survival temperature

设备设计中采用的极端环境温度范围,在该温度范围内设备不会损坏。

4符号和单位

θmean年平均温度(多年平均温度)[℃]θmin1 最低温度(1小时平均温度的一年一遇最低值)[℃]

θmax1 最高温度(1小时平均温度的一年一遇最高值)[℃]θmin,operation 瞬时最低运行温度[℃]θmax,operation 瞬时最高运行温度[℃]ρ0与θmean对应的平均空气密度[kg/m3]ρ1与最低温度θmin1对应的空气密度[kg/m3]ρc与瞬时最低运行温度θmin,operation对应的空气密度[kg/m3]

5通用要求

5.1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认证除应满足GB/T 18451.1的要求外,还应满足本技术规范所有条款的要求。

5.2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运行温度为-30℃~+40℃;生存温度为-40℃~+50℃。超出此范围的,应明确注明运行温度和生存温度。

5.3确定低温环境时采用小时平均温度,如果多年(至少10年)观测的结果表明平均每年低于-20℃温度的天数大于9天,则该地区的风力发电机组应考虑低温环境的影响。

5.4选用材料和零部件时应考虑风力发电机组的状态和环境温度。低温环境下,可采用适当措施来增加风力发电机组各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6技术要求

6.1载荷

6.1.1总体

该部分对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载荷计算所需参数按照特定场址环境条件和通用环境条件两种情况分别进行了规定。前者用于特定场址机型设计及标准机型特定场址载荷校核;后者用于无确定环境条件下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设计,基于此设计的机组需在安装于具体场址之前对其进行特定场址环境条件适用性评估。

6.1.2和6.1.3节分别规定了应由制造商明确定义的环境温度及受环境温度影响的空气密度,其他环境条件应按照GB/T 18451.1-2012第6节中的假定。

6.1.2环境温度

以下外部环境温度应该由制造商明确定义,这些参数将在载荷计算中作为计算条件:θmean,θmin1,θmax1,θmin,operation和θmax,operation。

6.1.3空气密度

以下空气密度指标应由制造商明确定义,这些参数将在载荷计算中作为计算条件:ρ0,ρ1,ρc。

6.1.4低温环境条件参数的确定

6.1.4.1特定场址环境条件

特定场址环境条件的温度和空气密度应该采用场址实测数据,空气密度测量的方法应符合GB/T 18451.2-2012中6.4节的要求,空气密度由公式(1)计算:

(1)

其中ρ10min为计算出的10分钟平均空气密度(kg/m3),B10min为测量的10分钟平均气压(Pa),T10min为测量的10分钟绝对温度(K,其中0℃=273.15K),R为气体常数,R=287.05 J/(kg·K)。

为恰当地确定6.1.2节和6.1.3节所需的环境条件参数,特定场址测量数据应足够多或使用具有良好相关性的长期气象数据进行修正,以保证所得出的最低温度θmin1和相应的空气密度ρ1具有一定的置信度。

如制造商认为有必要,也可自定义低温环境条件,即不采用特定场址环境条件也不采用6.1.4.2节的通用低温环境条件,此时应当对6.1.2节和6.1.3节需要的计算条件参数进行明确定义,并给出合理的定义理由或方法。

按照特定场址环境条件或者自定义低温环境条件设计的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应被划为GB/T 18451.1-2012标准的S等级。

6.1.4.2通用低温环境条件

本节给出通用的低温环境条件,供风力发电机组设计时选用。6.1.5节所需要的计算条件参数可按照本节定义的不同等级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进行确定,其中环境温度参数和结冰天数可总结为表1,表中的结冰天数指风轮上带冰的天数。

表1 通用低温环境条件的环境温度参数

制造商还应明确给定风力发电机组设计时预期的海拔高度。表2给出通用情况下,各海拔高度上标准大气的平均气压。当环境温度设定不同时,应使用根据公式1和表2给定的气压计算修订后的空气密度,这种修订假定了气压只随海拔高度而变化。表2所列之外海拔高度下的平均气压,可按照ISO 2533-1975进行假定。

表2 标准大气的各海拔高度与气压的关系

6.1.5载荷计算及工况定义

本节内容在GB/T 18451.1-2012第7章内容基础上给出。

6.1.5.1功率曲线及运行控制算法

在载荷计算中应考虑低温环境条件下空气密度对功率曲线的影响,因此,在载荷仿真计算时应使用根据低温环境条件下空气密度修订过的运行控制算法。该算法应与确定的环境条件相对应。

6.1.5.2机械性能

对温度变化敏感的复合材料部件、橡胶、弹性部件等在低温环境条件下机械性能可能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这些部件的刚度、弹性力以及阻尼等,这些影响应当在确定部件载荷时予以适当地考虑。如果这些影响涉及到风力发电机组传动链的性能,如传动链阻尼、机械刹车性能等,则在载荷计算中应对这些影响加以分析。

6.1.5.3传动链特性

低温环境条件下,如风力发电机组在停机或电网断电情况下机舱内及传动链无法加热,则传动链温度最低可达到θmin1,此时由于润滑油粘度增加会导致风轮空转时的阻力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机组处于空转状态时的载荷应当考虑这种影响。如无确切的数据,对于一级行星轮传动、二级平行传动的传动链形式,θmin1温度下低速轴上的传动链机械损失可按照齿轮箱输入端额定扭矩的0.5倍估计;一级行星轮传动的传动链形式则可按额定扭矩的0.4倍估计。其他传动链形式在这种情况下的机械损失应与认证机构协商确定。

对于应用特定场址环境条件的载荷计算,如果极端风速与环境温度的相关性是明确的,那么可在DLC6.1-DLC6.4工况(见GB/T 18451.1-2012)中根据极端风速与环境温度的组合考虑是否应当施加这样的机械损失。如果无法明确极端风速与环境温度的相关性或是采用通用低温环境条件进行载荷计算,则在DLC7.1工况中(如DLC7.1工况按照控制保护系统设计使机组处于空转状态进行计算)应该考虑这种传动链阻力的增加。

6.1.5.4结冰

特定场址环境条件的结冰程度应该根据当地的气象观察进行假定。通常,越往叶尖方向结冰厚度越大。

叶片结冰产生的附加质量应按照下面的方法进行计算:

● 机组裸露在外的非旋转部分假设在其表面形成30mm 厚的冰,且冰的密度为700kg/m 3。对处于静止状态的风轮叶片需要核实结冰程度;

● 风轮旋转状态需要考虑所有叶片结冰及一叶片不结冰两种情况。并需假设叶片前缘结冰的线密度。从轮毂中心位置开始到风轮半径1/2处,冰的线密度从0线性增长到E μ;风轮半径1/2处到风轮外缘,冰的线密度为常数E μ。E μ按照下式进行计算:

min max min ()E E k c c c μρ=??+ (2)

式中,E μ:叶片前缘结冰的线密度(kg/m );

E ρ:冰密度(700kg/m 3)

10.006750.3exp(0.32/)k R R =+-[-];

R :风轮半径[m];

1R :1米[m];

max c :最大弦长[m];

min c :由叶片外形轮廓线性推算得到的叶尖弦长[m]

建议制造商根据设计需求自行定义结冰厚度以及结冰时的风轮最大不平衡质量,其中最小弦长min c 应不小于叶片沿展向95%处的弦长。

在载荷计算时宜考虑结冰对叶片翼型气动性能的影响。所作的结冰工况假定和计算方法应与认证机构协商明确。

低温环境条件下的结冰工况,包括极限工况和疲劳工况。

6.1.5.5工况组合

环境温度及对应的空气密度与工况的组合通常情况下按照下述原则加以考虑:

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行状态下的疲劳工况及相关的极限工况,在θmean 温度下计算; 极限工况中的正常风况(NTM ,NWP )应考虑与θmin1的组合可能。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行状态应考虑与θmin,operation 的组合。如果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用于监测环境温度的传感器会受到加热部件的干扰,致使机组可能在低于θmin,operation 温度情况下仍然运行的,这些工况的环境温度应按θmin1考虑;

使用50年一遇风况条件的工况,应与θmean 组合。在特定场址环境条件计算时,如果极端风速与环境温度的相关性可以明确,则应使用相关组合;

如计算地震等特殊环境条件的工况,这些工况应与θmean 组合;

运输、安装和维护工况按制造商在相关操作手册中给出的环境温度限定值加以考虑。如未定义,则按照θmin1考虑。

参考GB/T 18451.1-2012,表3给出了一般情况下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各种载荷工况与环境温度和空气密度的组合。

注:考虑结冰情况时应增加DLC1.10工况,该工况用于极限载荷统计和疲劳载荷累计,风况为NWP,疲劳载荷累计时不同等级风力发电机组的结冰天数应符合表1的定义。

6.2结构设计

6.2.1应通过计算或试验来验证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结构部件在生存温度范围内的完整性。

6.2.2结构强度设计时应考虑低温环境引起的风力发电机组载荷和结构承载能力的变化。低温环境引起的载荷变化主要在本规范5.1节中考虑,另外还应注意低温环境引起的结构内部载荷增大和重新分布。结构承载能力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低温对材料特性,如弹性模量、泊松比、热膨胀系数等的影响,如果温度对材料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并影响结构可靠性,则应验证在生存温度范围内结构是安全的,且对相关部件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6.2.3如果结构部件设计选用的材料性能不同于相关材料标准规定的温度范围,则材料的性能要求应在图纸或技术规范中明确,并通过试验验证。

6.2.4应保证低温环境下结构的断裂韧性要求。对于承受动载荷的铸铁件、锻件、铸钢件和不锈钢件,在其受动载时可能处于的最低环境温度下,材料应满足相关标准规定的低温冲击功要求。对于锻件、铸钢件和不锈钢件,若无标准值,低温冲击功应满足KV≥27J,对于铸铁件,低温冲击功应满足平均值KV≥10J,最小值不得小于7J。

6.2.5结构的断裂韧性也可以通过断裂力学方法来验证,采用断裂力学方法时初始缺陷尺寸应与无损检测要求相适应,并考虑设计寿命期内裂纹的扩展。

6.2.6 应保证焊接结构在最低生存温度下的断裂韧性要求。其中焊接工艺、焊接材料的选取、焊缝检验以及焊后热处理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并满足低温环境要求。焊接结构的母材应保证最低生存温度下的断裂韧性,这可以通过选材来实现。

6.2.7应保证高强度螺栓在最低生存温度下的断裂韧性要求,如果最低生存温度低于螺栓标准给出的温度范围,需验证螺栓的适用性。

6.2.8塔架和基础设计,应按风力发电机组的最低温度θmin1采用满足低温环境使用要求的材料。同时应参照相关标准制定低温环境下的施工工艺。

6.2.9应考虑低温环境预应力和装配配合量发生变化对结构设计的影响。

6.2.10人员抵达的地方应考虑防滑设计。

6.2.11电气设备应考虑低温凝露对爬电距离的影响。

6.3 复合材料和其它材料

6.3.1纤维增强塑料

纤维增强塑料除满足相关标准中的性能指标要求外,还应满足如下要求:

—树脂和胶粘剂应分别按GB/T 2567和GB/T 7124进行生存温度下拉伸剪切强度测试;

—单向纤维增强塑料应按GB/T 1040.5进行生存温度下单向层合板平行于纤维方向拉伸测试,确定其抗拉强度、失效应变和弹性模量;

—双轴向纤维增强塑料应按GB/T 3355进行生存温度下±45°层合板纵横剪切测试,确定其剪切应力和剪切模量。

—低温环境下,基体树脂的断裂延伸率应不小于增强材料断裂延伸率的1.5倍。

—低温环境下,胶黏剂的断裂延伸率应与叶片的最大变形匹配。

6.3.2润滑脂、润滑油和冷却液应满足低温要求。

6.3.3风力发电机组的密封材料(毛刷、密封垫和密封胶等)在风力发电机组生存温度下不应失效。

6.3.5保温材料应具备阻燃性。

6.4 控制保护系统

6.4.1控制与保护系统应在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运行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在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生存温度范围内不应丧失保护功能。

6.4.2控制系统应对各系统进行检测和判断,各系统内部温度应高于各自运行温度。

6.4.3控制系统应具备关键部位温度监控功能。

6.4.4保护系统应考虑加热装置和温度测量装置可能发生的故障。

6.4.5配有机舱加热器的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机舱内应设置火灾报警装置,火灾报警信号应送至控制系统进行监控。

6.4.6风力发电机组处于低温环境时,宜降低启停次数,优化制动过程降低冲击载荷。

6.4.7风力发电机组应制定低温启动、运行、停机控制策略。

6.5 机械部件设计

6.5.1应考虑温度对轴承游隙选取和润滑剂性能的影响。在生存温度范围内润滑剂应满足轴承润滑要求和防腐要求。

6.5.2齿轮箱应符合GB/T 19073的要求。

6.5.3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型式认证时,齿轮箱在机组低温启动时的起动功能应通过试验验证,试验中应尽可能模拟实际的环境条件和安装情况,如考虑机舱内辐射和对流产生的加热影响、安装角度等。

6.5.4设计变桨和偏航驱动时应考虑低温环境下润滑脂性能和油脂黏度变化对变桨和偏航力矩的影响,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型式认证时,变桨和偏航驱动在设计运行温度下的起动性能应通过试验验证。

6.5.5如果通过变桨实现安全功能,设计运行温度范围内的变桨性能应通过试验验证。

6.5.6液压系统应满足低温要求。在运行温度下应对液压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压力水平测试;在生存温度下应对液压系统进行耐低温生存检测。

6.5.7刹车系统应满足设计使用温度下的要求。应验证机械刹车制动在运行温度下的摩擦值。

6.5.8自动润滑系统应满足低温环境下油泵和油路的正常工作。

6.5.9机舱设计应满足低温环境下的保温和密封,同时考虑通风散热。

6.5.10冷却系统防冻液冰点应低于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最低生存温度5℃。

6.5.11橡胶弹性减振装置,应保证在生存温度下的机械性能。

6.6 电气系统

6.6.1电气元器件应满足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生存温度要求。在电气各子系统启动前,各子系统的环境温度应达到其允许的运行温度。温度试验方法应符合GB/T 2423.1规定。

6.6.2 对于CC1和CC2等级的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宜能监测关键部位的结冰情况;对于裸露在机组外部的风速、风向仪,在低温环境下应能正常工作。

6.6.3安装在柜体内部的电气设备,应满足在低温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当温度升高到起运行温度时,电气设备不应失效。

6.6.4电气柜:

—电气柜可配备加热系统将电气柜内部温度加热至元器件所需的运行温度;

—电气柜应配置适当的密封和保护罩以控制内部温度达到相对稳定;

—应通过计算或测试确定电气柜内加热系统的合理容量。

—电气柜内部,各种材料应具备阻燃能力。

6.6.5发电机、电动机应满足相应的低温要求。发电机启动前应监测温度并充分预热。

6.6.6电气元器件应能在低温环境下正常运行,特别是下列元器件:

—开关装置;

—各种蓄电装置;

—传感器(包括测风传感器、转速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

控制单元和测量装置应考虑工作温度,对于无法满足运行温度的控制单元和测量装置应采取适当加热措施。控制单元和测量装置应在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生存温度下生存。

6.7 加热系统

6.7.1加热器应具备过热保护功能。加热系统控制装置应有可靠的超温保护及必要的电气保护设施。

6.7.2适当布置加热器和选用适当加热功率,保证加热部件具有适合的温度和温度上升速率。

6.7.3加热器振动试验应符合GB/T 2423.10规定。

6.7.4加热系统应在-30℃能投运,在-40℃生存。

6.7.5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在低温时段停机时机舱加热装置可保持运行状态,以保证齿轮箱、发电机、主控制系统、变桨控制系统、变流器、滑环等部件不致损伤。

6.7.6低温加热系统应能将齿轮箱、发电机、电控柜等部件升温至预定温度,满足风力发电机组冷启动和再启动条件。

6.7.7加热器故障信号及温度传感器故障信号应传至控制室,运行人员应参与监控。

6.7.8温度传感器应能准确检测-45℃以下的低温,精确度在±1℃内。温度传感器避免安装在热源直接热辐射范围内。

6.7.9机舱加热系统发热装置应远离电缆、橡胶、工程塑料、油料等。

7检验

7.1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出厂时应按表4进行出厂检验,型式认证时应按表4进行型式检验。表中的型式检验外部环境温度应小于等于-25℃。

7.2其它应符合GB/T 19960.1和GB/T 19960.2的规定。

8安装、运行和维护

8.1 安装

8.1.1应考虑低温环境和冰雪环境中作业时的人员安全。

8.1.2低温环境下,工具和设备的使用应符合相应的规范和要求。

8.1.3应根据供应商规定的扭矩或拉力安装紧固件。如果环境温度超过规定的安装温度范围,应按实际情况对安装力矩或拉力进行适当调整。

8.2 运行和维护

8.2.1编制低温环境工作人员安全规定,应注意风力发电机组表面覆冰情况。

8.2.2低温环境下维护,维护人员应进行安全技能培训,并佩戴低温安全防护设备。

8.2.3风力发电机组安全标识应增加低温专用标识,例如防冻或防烫标识。

8.2.4运行手册中应规定冷启动和再启动的机舱温度条件(如果有)或/和其它局部加热装置的温度条件。

8.2.5低温环境下运行应注意火灾报警信号、结冰信号(如果有)、加热器故障信号和温度传感器故障信号,一旦出现,应由操作者监控。

8.2.6维护手册中应增加低温环境下风力发电机组调试、运行、检查和维护程序。

8.2.7风力发电机组内部维护工作一般宜在环境温度不低于-30℃下进行,外部维护工作一般宜在环境温度不低于-25℃下进行。

8.2.8由于结冰加大结构损坏风险,低温运行中,应规定覆冰停机条件,增加巡查次数,制订应急计划。

8.2.9风电场内应设置落冰警示标志。叶片结冰和落冰期避免人畜接近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机组出质保验收技术规范

CGC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认证技术规范 CGC/GF 030:2013 CNCA/CTS XXXX-2013 风力发电机组出质保验收技术规范 2013-××-××发布2013-××-××实施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发布

目次 前言....................................................................................................................................... I I 引言...................................................................................................................................... I II 1 目的和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及定义 (1) 4 验收依据 (2) 5 验收过程 (3) 6 验收内容和方法 (3) 6.1文档资料验收 (3) 6.2单台机组验收 (4) 6.2.1一致性检查 (4) 6.2.2机组运行数据分析 (5) 6.2.3机组及主要部件检查 (6) 6.2.4附属设备 (6) 6.3其他验收项目 (7) 6.3.1应用软件 (7) 6.3.2专用工具、备品备件及消耗品 (7) 7 验收结论与整改要求 (7) 7.1验收结论 (7) 7.2整改要求 (8) 7.3遗留问题 (8) 8 验收报告 (8) 附录A质保期满验收所需资料清单 (9) 附录B功率曲线和发电量考核方法 (10) 附录C可利用率考核方法 (14) 附录D机组部件检查方法 (17) D.1整体情况检查 (17) D.2主要系统检查 (17) D.3主要部件检查 (20)

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维护技术(新编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维护技术 (新编版)

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维护技术(新编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随着科技的进步,风电事业的不断发展。风能公司下属的达坂城风力发电场的规模也日益扩大,单机容量从30kW逐渐升至600kW,风机也由原来的引进进口设备,发展到了如今自己生产、设计的国产化风机。伴随着风机种类和数量的增加,新机组的不断投运,旧机组的不断老化,风机的日常运行维护也是越来越重要。现在就风机的运行维护作一下探讨。 一.运行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是采用工业微处理器进行控制,一般都由多个CPU并列运行,其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强,并且通过通信线路与计算机相连,可进行远程控制,这大大降低了运行的工作量。所以风机的运行工作就是进行远程故障排除和运行数据统计分析及故障原因分析。 1.远程故障排除 风机的大部分故障都可以进行远程复位控制和自动复位控制。风

机的运行和电网质量好坏是息息相关的,为了进行双向保护,风机设置了多重保护故障,如电网电压高、低,电网频率高、低等,这些故障是可自动复位的。由于风能的不可控制性,所以过风速的极限值也可自动复位。还有温度的限定值也可自动复位,如发电机温度高,齿轮箱温度高、低,环境温度低等。风机的过负荷故障也是可自动复位的。 除了自动复位的故障以外,其它可远程复位控制故障引起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风机控制器误报故障; (2)各检测传感器误动作; (3)控制器认为风机运行不可靠。 2.运行数据统计分析 对风电场设备在运行中发生的情况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是风电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运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可对运行维护工作进行考核量化,也可对风电场的设计,风资源的评估,设备选型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每个月的发电量统计报表,是运行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真实可靠性直接和经济效益挂钩。其主要内容有:风机的月发电量,场用

风电工程专用标准清单

2.风电工程专用标准 2.1 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及计算标准 FD001—2007 2.2 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安全标准(试行) FD002—2007 2.3 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试行) FD003—2007 2.4 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 FD004—2007 2.5 风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范 DL/T 5383—2007 2.6 风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DL/T 5384—2007 2.7 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DL /T 5191—2004 2.8 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 GB/T 20319—2006 2.9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 DL/T 666-2012 2.10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DL 796-2012 2.11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 DL/T 797-2012 2.12风力发电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DL/T 5067-1996 2.13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GB/T18451.1 2.15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 GB/T 18709-2002 2.16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GB/T 18710-2002 2.17风力发电机组装配和安装规范 GB/T 19568-2004 2.18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定发改能源[2003]1403号 2.19风电特许权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发改能源[2003]1403号 2.20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发改办能源[2005]899号 2.21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发改能源[2005]1511号 2.22风电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办法水电规办[2008]001号 2.23风力发电机组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19960.1-2005 2.24风力发电机组第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GB/T 19960.2-2005 2.25风力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 GB/T 20320-2014 2.26风力发电机组异步发电机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19071.1-2003 2.27风力发电机组异步发电机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19071.2-2003 2.28风力发电机组塔架 GB/T 19072-2010 2.29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特性试验 GB/T 18451.2-2012 2.30风力发电机组电工术语 GB/T 2900.53-2001 2.31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器技术条件 GB/T 19069-2003 2.32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器试验方法 GB/T 19070-2003 2.33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 GB/T 19073-2008 2.34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 JB/T 10194-2000

风电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项目划分表

河北大唐国际丰宁大滩风电场200MW工程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EPC)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项目划分表 编制单位:中电环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批准日期:

编制说明 本工程质量验收划分表依据:《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DL/T5191-2004)的验收划分原则,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风力发电机组工程、升压站建筑安装工程(含建筑工程、电气设备安装)、35KV场内集电线路、220KV送出线路、交通工程五大类,而每台风力发电机组的建筑安装工程又分为风力发电机组基础、风力发电机组安装、风力发电机监控系统、塔架、电缆、箱式变电站、防雷接地网七个分部。 本工程质量验收划分五个部分验评执行的依据分别为: 1、《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DL/T5191—2004) 2、《风力发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范》(NB/T31022-2012) 3、《110kV~1000kV变电站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SD01001—2007) 4、风机基础、箱变基础执行《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一部分:土建工程》(DL/T5210.1—2012)的有关规定 5、升压站、防雷接地网、箱式变电站、电缆、风力发电机监控系统工程执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17—2002) 6、升压站土建工程执行执行《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一部分:土建工程》(DL/T5210.1—2012)的有关规定 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5161.17—2002中的变电工程项目 8、集电线路工程执行《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16) 9、交通工程执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F80/1-2012) 10、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塔架工程执行湘电风能风机厂家的有关技术执行标准。 本计划中所列项目控制点 1、W——现场见证点 2、H——停工待检点

风电安装手册

风力发电机安全手册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 岁月不待人。 编号:FT000320-IT 版本:00 编写:批准: 文档VWS 日期:核对:第页/共页风力发电机安全手册 编号:FT000320-IT R00

目录 1.责任与义务 2.安全和防护设备 2.1 必备设备 2.2 用于特殊操作的设备2.2.1 用于紧急下降的设备2.2.2 其它特殊操作 3.基本安装注意事项 3.1 概述 3.2 对风力发电机的操作 3.3 在风力发电机附近逗留及活动3.4 访问控制单元和面板 3.5 访问变压器平台 4.安全设备 4.1 紧急停止 4.2 与电网断开 4.3 过速保护设备(VOG) 4.4 机械安全设备 4.4.1 啮合锁 4.4.2 活动元件的保护罩4.4.3 机舱顶的栏杆 4.4.4 机舱后门的栏杆 5.在风力发电机内部检查或工作6.对风力发电机的设备的操作6.1 使用绞盘 6.2 使用紧急下降器 7.风力发电机的固定 8.急救 9.应急计划 10.发生火灾时的应急措施11.发生事故时的措施

1.责任与义务 Gamesa Eólica将安全与健康方向的考虑放在首位并一以贯之,因此在我们生产的风力发电机的设计中体现了防护的需要。 设计是在决不损害人、动物或者财产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只要风力发电机的安装、维护和使用遵照Gamesa Eólica的设计,就不会出现这方向的问题。 经批准接触或使用风力发电机的人员在《工作场所安全与健康》方面有权得到有效保护。 同样,经批准在风力发电机中进行有关工作的人员必须遵守《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以防工作场所事故》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在执行任务时必须正确地使用工作设备和所有防护性设备,在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况的出现必须及时报告。 经批准执行安装任务的人员必须已经接收了足够且合适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训练以正 确执行任务。 本文档介绍基本的预防,在接触风力发电机时在安全方面必须遵守的义务及程序。不同维护工作的具体安全措施将在有关这些操作的具体文档中介绍。 2.安全及防护设备 2.1必备设备 在对风力发电机进行任何检查或者维护工作之前,每个人至少应该理解如下设备的使用说明: ●安全设备 ●可调的系索 ●系索(1m和2m) ●安全头盔 ●安全手套 ●防护服 除了上面指出的设备外,每个维护或者检查小组必须具有如下物件: ●紧急下降设备 ●灭火器(在运输工具中有) ●移动电话 在任何时候,不管是在风力发电机内部还是在其外部,都应该使用安全头盔。 建议在上升设备中准备手电筒、安全眼镜和保护性耳塞,这取决于要完成的工作(是对正在运行的风力发电机的检查还是维护)。 操作者必须正确使用安全设备并在使用之前和之后都对安全设备进行检查。对安全设备

(完整版)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DLT796-2012

风机发电场安全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风力发电场人员、环境、安全作业的基本要求,风力发电机组安装、调试、检修和维护的安全要求,以及风力发电机组应急处理的相关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并网型风力发电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时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不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2900.53 电工术语风力发电机组 GB/T6096安全带测试方法 GB 7000.1 灯具第一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 GB 18451.1 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 GB19155 高处作业吊篮 GB/T20319 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 GB 26164.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热力和机械 GB 26859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GB 26860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3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L/T 572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DL/T 574 变压器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 DL/T 587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DL/T 741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 969 变电站运行导则 DL/T 5284 履带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DL/T 5250 汽车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JGJ 4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风电场输变电设备 风电场升压站电气设备、集电线路、风力发电机组升压变等。3.2 坠落悬挂安全带 高出作业或登高人员发生坠落时,将坠落人员安全悬挂的安全带。 3.3

风力发电机组验收标准

国电电力山西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为确保风力发电机组在现场安装调试完成后,综合检验风电机组的安全性、功率特性、电能质量、可利用率和噪声水平,并形成稳定生产能力,制定本验收标准。 一、编制依据: 1、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 GB/T20319-2006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3、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DL/T5191-2004 4、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 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 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 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 8、电器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 9、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10、风力发电厂运行规程DL/T666 1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DL/T5007 12、联合动力风电机组技术说明书、使用手册和安装手册

13、风电机组订货合同中的有关技术性能指标要求 14、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及其基础设计图纸与有关标准 二、验收组织机构 风电机组工程调试完成后,建设单位组建验收领导小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4名、组员若干名,由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安装、调试、生产厂家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及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三、验收程序 1 现场调试 (1)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工程完成后,设备通电前应符合下列要求: (a)现场清扫整理完毕; (b)机组安装检查结束并经确认(内容见附表1); (c)机组电气系统的接地装置连接可靠,接地电阻经检测符合机组的设计要求(小于4欧姆); (d) 测定发电机定子绕组、转子绕组的对地绝缘电阻,符合机组的设计要求; (e) 发电机引出线相序正确,固定牢固,连接紧密; (f) 照明、通讯、安全防护装置齐全。 (2) 机组启动前应进行控制功能和安全保护功能的检查和试验,确认各项控制功能好安全保护动作准确、可靠。

风力发电机组安装

4风力发电机组安装 4.1风力发电机安装 (1)风机设备吊装总体部署 结合风电场区域地形条件,根据吊装重量及起吊高度,吊装车辆采用800t 履带吊作为风机及塔架的主力吊装机械,150t液压汽车吊一台作为辅助机械,配合主吊车提升塔架和叶轮,使部件在吊装时保持向上位置,同时还可单独用于在地面组装叶轮。另外,还需配备2台50t吊车,用于在设备安装期间风场内搬运设备附件和重型工具。 风机设备安装采用组合与散装相结合的施工方案,总体安装顺序如下: 塔架下段吊装→塔架中段吊装→塔架上段吊装→机舱吊装→叶轮组合→叶轮组件吊装。 (2)塔架安装 ①塔架下段吊装 在塔架中下法兰对角安装2个“塔架中下段吊具”,在塔架下法兰安装1个“塔架辅助吊具”。 使用800t履带吊吊住塔架中下法兰面上的2个“塔架中下段吊具”;辅吊抬吊塔架下法兰的1个“塔架辅助吊具”。两车配合将塔架立直,然后辅吊摘钩,由主吊将塔架下段吊装就位。 ②塔架中段吊装 在塔架中下法兰安装1个“塔架辅助吊具”,在塔架中上法兰对角安装2个“塔架中下段吊具”。 使用主吊住塔架中上法兰面上的2个“塔架中上段吊具”,辅吊抬吊塔架中下法兰的1个“塔架辅助吊具”,两车配合将塔架立直,然后辅吊摘钩,由主吊单车将塔架中段吊装就位。 ③塔架上段吊装 在塔架上段法兰安装2个“塔架上段吊具”,在塔架中上法兰对角安装1个“塔架辅助吊具”。 使用主吊吊住塔架上法兰面上的2个“塔架上段吊具”,辅吊抬吊塔架中上法兰的1个“塔架辅助吊具”,两车配合将塔架立直,然后汽车吊摘钩,由主吊单车将塔架上段吊装就位。 (3)机舱安装 该项工作需用800t履带吊一台。 i)将固定机舱和塔架的螺栓及固定叶轮的螺栓放置在机舱内。 ii)将机舱专用吊具安装在机舱的四个吊点上,挂上吊钩。 iii)起吊机舱时机舱纵轴线应处于偏离主风向90°的位置,以便于叶轮的安装。 iv)使用800t履带吊缓慢吊起机舱至上法兰约1厘米处,安装人员用导正棒调整机舱的相对位置,同时指挥吊车缓慢下落机舱,拧上连接螺栓,按对角线顺序均匀地紧固上法兰与偏航轴承连接螺栓。 v)进入机舱,卸开吊具。 (4)叶轮组合及安装 ①叶轮组合

风力发电机组运行规程

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技术标准 运行技术标准 风力发电机组运行规程Q/HNDYHK.YX.DQ.2010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华能东营河口风电场设备和运行人员的要求及正常运行、维护的内容和方法与事故处理的原则和方法等。 本规程适用于华能东营河口风电场的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及日常维护。 2 引用标准 DL/T666—1999 《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 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SL1582/70风机操作手册》 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SL1500系列风力发电机维护与维修手册》 3 运行规程说明 本手册提供的内容可供用户进行以下工作: ?快速熟悉风机的性能 ?安全地进行与风机有关的工作 ?操作风机 ?修复故障要获得风机的可靠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防止发生停机停产,必须要遵照本手册的要求。因此,风机中必须留有本操作手册。本操作手册不能代替培训,但是可起到补充培训的作用。 3.1 符号

本手册中重要的信息都附有以下各项符号表示:3.1.1 人员防护装备符号 戴安全帽! 戴耳罩! 穿防护服! 戴安全手套! 系安全带! 穿防护鞋! 3.1.2 危险符 表示对生命和健康有直接危险 表示电流危险 表示悬挂载荷造成的危险 表示有绊倒的危险 高温危险

3.1.3 警示符号 未经许可禁止入内! 上字和符号表示该区域未经许可禁止入内。 禁止吸烟! 基本原则之一是整个设备内禁止吸烟。 严禁明火! 在有此标记的作业过程中禁止明火。 3.1.4 指示符号 表示如此可迅速、安全地完成任务。 4.技术说明 SL1582/70 机型额定功率为1500kW,风轮直径为82米的华锐风机。 4.1部件说明 SL1582/70风机用在固定的位置,将风能转换为电能并按照供电公司的指标为其电网供电。风机主要包括以下部件: ?发动机舱(1),含发电机(5),齿轮箱(7)和轮毂(10)?塔筒(2) ?风轮叶片(3)

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调试作业指导书

附件9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调试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是为规风力发电机组的现场调试工作编制,主要包含了风力发电机组现场调试工作的项目、步骤和记录,为保证调试工作的标准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2 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全资或控股建设的风力发电机组的现场调试工作,各项目公司应参照本指导书要求,结合风力发电机组型号,分别编制对应机型的调试作业指导书。 现场具体机型的调试作业指导书应包括但不限于本作业指导书中涉及到的技术容。 3引用标准和文件 《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GB/T 1845.1.1-2001 《风力发电机组通用试验方法》GB/T 19960.2-2005 《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特性试验》GB/T 18451.2-2003,IEC61400-12:1998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器试验方法》GB/T 19070-2003 《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GB/T 19073-2003 《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GB/T 20319-2006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4549-93

《风力发电机组异步发电机试验方法》JB/T 19071.2-2003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DL 796-2001 《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JB/T 10425.2-2004 《风力发电机组制动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JB/T 10426.2-2004 《风力发电机组一般液压系统》JB/T 10427-2004 《风力机术语》JB/T 7878-1995 4 术语和定义 本作业指导书中的术语及定义均参照《风力机术语》使用。 根据风力发电机组不同机型具体调试容的差异,本指导书所涉及的特定术语的指示或有不同,宜根据调试的具体机型编制适用的术语和定义。 5 调试前的准备 调试前须确认风力发电机组、配电变压器等相关设备安装工作已通过验收,无遗留缺陷;检查基础接地报告检测数据合格;风力发电机组已具有紧急情况下能够使用的安全设备(安全带、安全绳、安全滑轨等)、灭火器、急救装置等。 5.1技术文件准备 (1)调试方案。 (2)调试技术手册:各零部件说明书及接线图,必要的电气、液压、机械图纸、机组通讯连接拓扑图等。 (3)对应机组的参数列表。 (4)出厂调试记录。

GBT 19963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报批稿

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Technical rule for connecting wind farm to power system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 布

GB/T 19963—200 目次 前言...................................................................................................................................................................... I 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风电场送出线路 (2) 5 风电场有功功率 (2) 6 风电场功率预测 (3) 7 风电场无功容量 (3) 8 风电场电压控制 (3) 9 风电场低电压穿越 (4) 10 风电场运行适应性 (5) 11 风电场电能质量 (6) 12 风电场仿真模型和参数 (6) 13 风电场二次系统 (6) 14 风电场接入系统测试 (7) 参考文献 (9) I

GB/T 19963—200 II 前言 本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国标委综合【2009】93号《2009年第二批国家标准计划 项目》标准计划修订。 本标准与能源行业标准《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共同规定了风电场并网的相关技术要求,能源行业标准规定了大型风电场并网的设计技术要求,本标准规定了风电场并网的通用技术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对通过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与电力系统连接的新建或扩建风电场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监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编写单位: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伟胜、迟永宁、戴慧珠、赵海翔、石文辉、李琰、李庆、张博、范子超、陆志刚、胡玉峰、陈建斌、张琳、韩小琪。

中国南wt2000车风力发电机组安装手册

风力发电机组安装手册 第一章2500 风力发电机安装导叙 第二章机舱部分 2.1 机舱以及机舱罩的卸车 2.1.1 机舱的卸车 2.1.2 机舱罩的卸车 2.2 机舱的组装 2.2.1 油冷风扇及其安装吊架的组装 2.2.2 逃生支架的安装 2.2.3 机舱内吊车的安装 2.2.4 机舱罩的吊装 2.2.5 油冷风扇吊架上部弹性轴承的安装 2.2.6 接地线和避雷针的安装 2.2.7 水冷管接头的安装 2.2.8 航空灯接线盒的固定 2.2.9 机舱内照明灯的安装 2.2.10 航空灯的安装 2.2.11 风速风向仪的安装 2.2.12 通风罩的安装 2.2.13 联轴器和刹车盘罩子的拆卸 2.2.14 机舱罩打密封胶 2.2.15 机舱内卫生打扫以及主轴法兰的清理 2.3 机舱的吊装 2.3.1 吊装专用吊具的试吊 2.3.2 机舱的吊装 2.4 机舱部分螺栓和工具清单 2.4.1 机舱用螺栓清单 2.4.2 工具清单 第三章塔筒部分 3.1 塔筒内电缆的铺设

3.1.1 下段塔筒内电缆铺设 3.1.2 中段塔筒电缆的铺设 3.1.3 上段塔筒电缆的铺设 3.2 塔筒内踏板拆除,下塔筒中间搁板的拆除,安全绳铺设以及三段塔筒法兰面的清理 3.3 塔筒吊具的安装 3.3.1 下段塔筒吊具的安装 3.3.2 中段塔筒与上段塔筒吊具的安装 3.4 塔筒吊装 3.4.1 下塔筒的吊装 3.4.2 中段塔筒和上段塔筒的吊装 3.5 塔筒部分安装用螺栓以及工具、消耗品清单 3.5.1 安装用螺栓清单 3.5.2 工具及消耗品清单 第四章叶轮部分 4.1 轮毂部分 4.1.1 轮毂的卸车 4.1.2 轮毂罩的清洗以及楔形盘的安装 4.2 叶片部分 4.2.1 叶片卸到安装准备位置 4.2.2 防雨罩的安装 4.2.3 叶片的清理 4.3 叶轮的组装 4.3.1 叶片对接 4.3.2 导流帽的安装 4.4 叶轮的吊装 4.5 工具清单 第一章2500风力发电机安装导叙 风力发电机是把风能转化为电能,并按照供电公司的指标给其他电网供电的设备。

最新风力发电标准大全

风力发电标准大全 本文从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机械行业标准、农业标准、IEC标准、AGMA美国齿轮制造商协会标准、ARINC美国航空无线电设备公司标准、ASTM 美国材料和实验协会标准等几个方面总结风力发电标准大全。1、风力发电国家标准 GB/T 2900.53-2001电工术语风力发电机组 GB 8116—1987风力发电机组型式与基本参数 GB/T 10760.1-2003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用发电机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10760.2-2003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用发电机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13981—1992风力设计通用要求 GB/T 16437—1996小型风力发电机组结构安全要求GB 17646-1998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 GB 18451.1-2001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 GB/T 18451.2-2003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特性试验 GB/T 18709—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 GB/T 18710—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GB/T 19068.1-2003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19068.2-2003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19068.3-2003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第3部分风洞试验方法 GB/T 19069-2003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器技术条件 GB/T 19070-2003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器试验方法 GB/T 19071.1-2003风力发电机组异步发电机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19071.2-2003风力发电机组异步发电机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19072-2003风力发电机组塔架 GB/T 19073-2003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 GB/T 19115.1-2003离网型户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19115.2-2003离网型户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19568-2004风力发电机组装配和安装规范 GB/T 19960.1-2005风力发电机组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19960.2-2005风力发电机组第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GB/T 20319-2006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 GB/T 20320-2006风力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GB/T 20321.1-2006离网型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用逆变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21150-2007失速型风力发电机组 GB/T 21407-2008双馈式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 2、风力发电电力行业标准 DL/T 666-1999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 DL 796-2001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DL/T 797—2001风力发电厂检修规程 DL/T 5067—1996风力发电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DL/T 5191—2004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DL/T 5383-2007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3、风力发电机械行业标准 JB/T 6939.1—2004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用控制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

风电安装手册

风力发电机安全手册编号:FT000320-IT R00

目录 1.责任与义务 2.安全和防护设备 2.1 必备设备 2.2 用于特殊操作的设备2.2.1 用于紧急下降的设备2.2.2 其它特殊操作 3.基本安装注意事项 3.1 概述 3.2 对风力发电机的操作 3.3 在风力发电机附近逗留及活动3.4 访问控制单元和面板 3.5 访问变压器平台 4.安全设备 4.1 紧急停止 4.2 与电网断开 4.3 过速保护设备(VOG) 4.4 机械安全设备 4.4.1 啮合锁 4.4.2 活动元件的保护罩4.4.3 机舱顶的栏杆 4.4.4 机舱后门的栏杆 5.在风力发电机内部检查或工作6.对风力发电机的设备的操作6.1 使用绞盘 6.2 使用紧急下降器 7.风力发电机的固定 8.急救 9.应急计划 10.发生火灾时的应急措施11.发生事故时的措施

1.责任与义务 Gamesa Eólica将安全与健康方向的考虑放在首位并一以贯之,因此在我们生产的风力发电机的设计中体现了防护的需要。 设计是在决不损害人、动物或者财产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只要风力发电机的安装、维护和使用遵照Gamesa Eólica的设计,就不会出现这方向的问题。 经批准接触或使用风力发电机的人员在《工作场所安全与健康》方面有权得到有效保护。 同样,经批准在风力发电机中进行有关工作的人员必须遵守《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以防工作场所事故》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在执行任务时必须正确地使用工作设备和所有防护性设备,在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况的出现必须及时报告。 经批准执行安装任务的人员必须已经接收了足够且合适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训练以正 确执行任务。 本文档介绍基本的预防,在接触风力发电机时在安全方面必须遵守的义务及程序。不同维护工作的具体安全措施将在有关这些操作的具体文档中介绍。 2.安全及防护设备 2.1必备设备 在对风力发电机进行任何检查或者维护工作之前,每个人至少应该理解如下设备的使用说明: ●安全设备 ●可调的系索 ●系索(1m和2m) ●安全头盔 ●安全手套 ●防护服 除了上面指出的设备外,每个维护或者检查小组必须具有如下物件: ●紧急下降设备 ●灭火器(在运输工具中有) ●移动电话 在任何时候,不管是在风力发电机内部还是在其外部,都应该使用安全头盔。 建议在上升设备中准备手电筒、安全眼镜和保护性耳塞,这取决于要完成的工作(是对正在运行的风力发电机的检查还是维护)。 操作者必须正确使用安全设备并在使用之前和之后都对安全设备进行检查。对安全设备

风力发电机组安装质量验收

风力发电机组安装质量验收 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1、编制依据 1.1风力发电场项目工程验收规程 DL/T5191-2004; 1.2风力发电机组塔架 GB/T19072-2003; 1.3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 GB/T 20319—2006; 1.4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 DL/T 666-1999; 1.5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DL 796-2001; 1.6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 DL/T 797-2001; 1.7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 GB 18451.1-2001; 1.8风力发电机组装配和安装规范 GB/T 19568-2004; 1.9风力发电机组第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GB/T 19960.2-2005; 1.10风力发电机组异步发电机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19071.2-2003; GB/T 18451.2-2003; 1.11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特性试验 1.12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器试验方法 GB/T 19070-2003; 1.13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 GB/T 19073-2003; 1.14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JB/T 10194-2000; 1.15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 JB/T 10425.2-2004; 1.16风力发电机组制动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 JB/T 10426.2-2004; 1.17风力发电机组一般液压系统 JB/T 10427-2004; 1.18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50150-2006; 1.1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2002;

1.20参照《风力发电工程施工与验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风机生产厂家的风力发电机组安装手册。 2、总则 2.1 本标准适用于xxx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所属1.5MW及以上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工程的质量验收,其它型号的风电机组可参照执行。 2.2 相关单位应按本标准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及时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并签证。对本标准中尚未涉及的项目和不具体、不完善的质量标准,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设计、制造、监理等单位代表,在现场依据有关标准,协商制订补充规定作为该工程质量检验依据。 2.3 本标准按每台机组安装为一个子单位工程,共有机舱叶轮安装、塔架安装和电缆敷设 2 三个分部,每个分部按安装工作顺序及部位划分成若干个分项,每个分项划分成若干个检验批。施工单位应按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顺序依次进行自检、填写验收记录并报监理单位复检,最后进行单位工程质量评价。 2.4 机组安装须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且有完整原始记录的基础上,根据本标准“工程质量验收范围”的规定进行质量检查及验收。 2.5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单位工程验收,设备制造单位参加检验批、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 验收。验收,监理单位组织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质量 2.6 检验批、分项、分部及子单位工程质量均设“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其标准分别是: 2.6.1 检验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具有完整的操作依据、质量检查记录。

高原型风力发电机组技术规范

认证技术规范《高原型风力发电机组技术规范》编制说明(一)制订技术规范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高原地区风力资源得以大量开发,适用于高原地区的风力发电机组开始广泛应用,但仅限于整机制造企业对机组要求的一些研究和企业自发的内部设计。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仅仅考虑了主要的风资源条件,对高原型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和要求未作相关的规定。为了规范高原型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以及检测认证,由北京鉴衡认证中心牵头,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瑞能电气有限公司、北车风电有限公司、中国明阳风电集团有限公司、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编写了此技术规范。 (二)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关系; 本标准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不抵触、不矛盾。 (三)与现行标准的关系,以及存在的差异及理由; 至今我国还没有高原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有关风力发电机组的标准有GB 18451.1《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这个标准规定了适用于一般环境条件下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要求,而高原地区的环境条件不满足该标准的使用条件。由于高原型气候条件(比如空气密度小、太阳辐射强度高)会对机组的运行和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在满足GB 18451.1《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之外,还需对机组提出更高的设计要求。为此,标准起草小组参考了国外先进产品及有关标准制定了此认证技术规范。 (四)参与修订认证技术规范的主要单位情况;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是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由中国计量科学

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维护技术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维护 技术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351-59 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维护技术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随着科技的进步,风电事业的不断发展。风能公司下属的达坂城风力发电场的规模也日益扩大,单机容量从30kW逐渐升至600kW,风机也由原来的引进进口设备,发展到了如今自己生产、设计的国产化风机。伴随着风机种类和数量的增加,新机组的不断投运,旧机组的不断老化,风机的日常运行维护也是越来越重要。现在就风机的运行维护作一下探讨。 一.运行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是采用工业微处理器进行控制,一般都由多个CPU并列运行,其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强,并且通过通信线路与计算机相连,可进行远程控制,这大大降低了运行的工作量。所以风机的

运行工作就是进行远程故障排除和运行数据统计分析及故障原因分析。 1.远程故障排除 风机的大部分故障都可以进行远程复位控制和自动复位控制。风机的运行和电网质量好坏是息息相关的,为了进行双向保护,风机设置了多重保护故障,如电网电压高、低,电网频率高、低等,这些故障是可自动复位的。由于风能的不可控制性,所以过风速的极限值也可自动复位。还有温度的限定值也可自动复位,如发电机温度高,齿轮箱温度高、低,环境温度低等。风机的过负荷故障也是可自动复位的。 除了自动复位的故障以外,其它可远程复位控制故障引起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风机控制器误报故障;

风力发电机组安装质量验收讲解

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1、编制依据 1.1风力发电场项目工程验收规程 DL/T5191-2004; 1.2风力发电机组塔架 GB/T19072-2003; 1.3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 GB/T 20319—2006; 1.4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 DL/T 666-1999; 1.5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DL 796-2001; 1.6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 DL/T 797-2001; 1.7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 GB 18451.1-2001; 1.8风力发电机组装配和安装规范 GB/T 19568-2004; 1.9风力发电机组第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GB/T 19960.2-2005; 1.10风力发电机组异步发电机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19071.2-2003; 1.11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特性试验 GB/T 18451.2-2003; 1.12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器试验方法 GB/T 19070-2003; 1.13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 GB/T 19073-2003; 1.14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JB/T 10194-2000; 1.15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 JB/T 10425.2-2004; 1.16风力发电机组制动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 JB/T 10426.2-2004; 1.17风力发电机组一般液压系统 JB/T 10427-2004; 1.18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50150-2006; 1.1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2002; 1.20参照《风力发电工程施工与验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风机生产厂家的风力发电机组安装手册。 2、总则 2.1 本标准适用于xxx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所属1.5MW及以上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工程的质量验收,其它型号的风电机组可参照执行。 2.2 相关单位应按本标准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及时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并签证。对本标准中尚未涉及的项目和不具体、不完善的质量标准,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设计、制造、监理等单位代表,在现场依据有关标准,协商制订补充规定作为该工程质量检验依据。 2.3 本标准按每台机组安装为一个子单位工程,共有机舱叶轮安装、塔架安装和电缆敷设

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DLT666-

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DL/T666 1999 所属分类:企业运行管理规范 性质:强制性 有效性:现行 状态:制定 发文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文号:DL/T666 1999 发布日期:1999-08-02 实施日期:1999-10-01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风力发电场设备和运行人员的要求,正常运行、维护的内容和方法及事故处理的原则和方法等。本规程适用于并网风力发电机组(以下简称风电机组)组成的总容量在1000kW及以上的、单机容量为100kW及以上定桨距或变桨距水平轴风电机组组成的风力发电场(以下简称风电场)。垂直轴式风电机组组成的风电场或容量在1000kW以下的风电场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及参考文件 GB/T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 GB/T15498-1995 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构成和要求 GL/T800-2001 电力行业标准编制规则DL/T600-2001 电力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 GB14285—1993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DL408—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DL/T572—1995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DL/T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5027—1993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SD 292—1988 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试行) 3 职责 3.1 运行管理部门是本规程的归口管理部门。 3.2 运行管理部门负责规程的制订、修订等工作。 4 管理内容与要求 4.1 对设备的基本要求 4.1.1 风电机组: 4.1.1.1 风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风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均应有设备制造厂的金属铭牌,应有风电场自己的名称和编号,并标示在明显位置。 4.1.1.2 塔架和机舱:塔架应设攀登设施,中间应设休息平台,攀登设施应有可靠的防止坠落的保护设施,以保证人身安全。机舱内部应有消音设施,并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塔架和机舱内部照明设备齐全,亮度满足工作要求。塔架和机舱应满足到防盐雾腐蚀、防沙尘暴的要求,机舱、控制箱和筒式塔架均应有防小动物进入的措施。 4.1.1.3 风轮:风轮应具有承受沙暴、烟雾侵袭的能力,并有防雷措施。 4.1.1.4 制动系统:风电机组至少应具有两种不同原理的能独立有效制动的制动系统。 4.1.1.5 调向系统:调向系统应设有自动解缆和扭缆保护装置。在寒冷地区,测风装置必须有防冰冻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