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技术规范(备案稿)分解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备案公告2011年第11号(总第143号)--依法备案行业标准106项的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备案公告2011年第11号(总第143号)--依法备案行业标准106项的公告
2011-06-01
2011-09-01
水利部
57
3Hale Waihona Puke 791-2011SL 545-2011
铸铁闸门技术条件
2011-07-07
2011-10-07
水利部
58
33792-2011
SL 536-2011
X射线衍射应力测定装置校验方法
2011-07-12
2011-10-12
水利部
59
33793-2011
2012-04-01
卫生部
74
33811-2011
NB/T 31012-2011
永磁风力发电机制造技术规范
2011-08-06
2011-11-01
67
33804-2011
WS/T 348-2011
尿液标本的收集及处理指南
2011-09-30
2012-04-01
卫生部
68
33805-2011
WS/T 349-2011
α-淀粉酶催化活性浓度测定参考方法
2011-09-30
2012-04-01
卫生部
69
33806-2011
WS/T 350-2011
农村水电站技术管理规程
2011-01-20
2011-04-20
水利部
52
33786-2011
SL 535-201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压缩空气及供水供电系统设计规范
2011-02-17
2011-05-17
水利部
53
33787-2011
SL 541-2011
水利水电建设用混凝土搅拌机
2011-06-01
2011-09-01

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技术条件

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技术条件

认证技术规范《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技术条件》编制说明(一)修订技术规范的必要性;我国幅员辽阔,风能资源丰富。

风能资源富集区主要分布在内蒙、东北、西北、华北及东南沿海地区,其中内蒙、东北及西北地区属于高寒地区,海拔高度可达2000m,常年最低气温可达-40C,远低于GB18451.1《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中给出的标准等级风力发电机组生存温度-20C〜50C,且冬季时间漫长,低温延续时间达4〜6个月。

据估计,目前我国已安装的风力发电机组中有约70% 处于低温环境。

低温对风力发电机组载荷、控制、机械结构以及电气系统均有一定影响,同时低温环境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运行和维护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低温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影响是近年来国内外风电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国际能源署(IEA)风能协作组从2002年开始设置了task19,以研究低温环境下风能的开发利用,期望建立一个低温环境等级图,研究提高低温环境下机组性能的相关技术,开发相关的性能预测工具。

研究内容涉及积冰的预测和测量、低温解决方案的检测认证、低温机组安全性和可接受程度、低温环境下基础载荷和设计等。

德国劳氏船级社(GL)针对低温环境下风力发电机组的认证发布了GL Wind-Technical Note 067,目前已更新至第4版,在该Note中对低温环境下载荷计算、安全保护和检测系统、机械结构、电气系统、材料要求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但是由于国外环境条件与我国有较大差异,在研究低温环境对风机的影响时所关注的重点也有所不同,为了适应国内低温环境使用要求,国内一些整机制造商采用专项研究的方式,对低温环境下空气密度、叶片结晶后的气动性能改变、结构低温脆断、电子电气器件的使用、液压和润滑油的低温性能改变、机组的冷启动和加热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是对低温风力发电机组还缺少统一的定义和要求。

为推动和规范低温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和使用,制定关于低温风力发电机组的技术标准是十分必要的,为此,由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牵头,上海电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编写了此技术规范。

低温环境风力发电机组的选型分析

低温环境风力发电机组的选型分析

1 低 温 对 发 电机 组 的影 响
1 1 出力 .
分 的润 滑油供 给 , 危 及 设 备 的 安 全运 行 , 响 风 会 影
力发 电机 叶 片 的启 动 和转 动速度 。
1 4 风 轮叶 片 . () 1
风力 发 电机组 的出力 : 在单 位 时间 内流 过某一 截面 的风 能 , 计算 公式 为 :
应风 能 占全 年风 能 比重 的 8 4 . 加 上 机组 加 热 .% 再 所耗 电能 以及实 测 年低 温相 对多 年低 温 的程度 , 综 合考 虑低 温 影 响停 机 的折 减 修正 系数 取 9 %. 0
3 3 空气 密度修 正 系数 .
15 2 0 W , 2 0— 0 0 k 风轮 直径 6 4—8 . , 入 风速 : 29r 切 n
间, 造成 风力 发 电机动 作滞 后 , 响 发 电效 率 。 影
1 3 油 品 .
发电机组所使用 的油 品受温 度的影 响较大。

般 要求 润滑 油 在 正 常 的工 作 温 度 条 件下 需 具 备
适 当的黏 度 , 以保 持足够 的油膜形 成 能力 。温 度越
低 , 的黏度越 大 , 温时 油 的流动 性很差 , 组在 油 低 机 这种情 况 下难 以运 转 。需 要 润 滑 的部位 得 不 到充
组 , 能 出现 过 载 现象 。冬 季 出现 雾 凇 , 可 叶片 表 面
发生 无规 律 的 、 可 预 测 的叶 片 瞬 间振 动 现 象 , 不 即 叶 片在旋 转平 面 内 的振 动 。这种 振 动对 叶片 有害 ,
它会 导致 叶 片后 缘结 构失 效 , 生裂 纹 。低温 将导 产 致 叶片结 构发 生破 坏 、 响机组 正常 运行 。 影

低温型风力发电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申请报告范文

低温型风力发电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申请报告范文

低温型风力发电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申请报告范文尊敬的领导: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为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我们拟进行低温型风力发电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特向公司申请立项,目前已完成立项申报书如下:一、项目背景当前,全球对清洁能源发展的需求不断增长,风力发电作为一种环保、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然而,传统风力发电机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对风速的依赖较强、温度适应性较差。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低温型风力发电机项目的构思,旨在研究和开发一种能够在低温环境下高效发电的新型风力发电机。

二、项目目标1.研究现有低温型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市场需求和商业化前景。

2.开展针对低温环境下发电机性能的测试研究,以提高发电效率和适应性。

3.设计和制造一种具备较好低温适应性的风力发电机样机,并进行实际环境测试。

三、项目内容1.调研与分析研究国内外低温型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调查现阶段的市场情况和潜在竞争对手,了解行业标准和政策环境。

2.技术研究与测试搭建低温环境测试平台,对不同温度下风力发电机的性能进行测试和数据收集;研究低温环境下的发电机机理和性能影响因素,探索提高发电机效率的方法。

3.样机制造与测试基于研究成果,设计并制造一台低温型风力发电机样机,将其置于实际低温环境中进行各项性能测试,验证其可行性和适应性。

4.经济评价与市场前景分析对低温型风力发电机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分析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商业化前景。

四、预期成果1.完成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的可行性研究,获得行业内新的技术进展。

2.设计并制造一台低温适应性较好的风力发电机样机,并进行实际环境测试。

3.得出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的技术经济指标和市场潜力分析结果。

五、项目周期本项目计划周期为12个月,按照如下时间节点划分:1.调研与分析阶段(2个月)2.技术研究与测试阶段(6个月)3.样机制造与测试阶段(2个月)4.经济评价与市场前景分析阶段(2个月)六、项目预算本项目预计总投资120万元,具体预算如下:1.调研与分析费用20万元2.技术研究与测试费用60万元3.样机制造与测试费用30万元4.经济评价与市场前景分析费用10万元七、项目风险及对策1.技术风险:技术研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技术难题,我们将建立联络和合作机制,寻求相关专家和研究机构的支持和协助。

风力发电装置通用技术规范

风力发电装置通用技术规范

风力发电装置专用技术规范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风力发电装置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1. 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 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专用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 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

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1)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范围。

3)根据实际使用条件,需要变更海拔高度、耐受地震能力、环境温度等要求。

经招标文件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 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标准技术参数表、项目需求部分和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

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

投标人还应对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响应。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中参数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投标人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证明参数优于招标人要求的相关试验报告。

5. 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6. 技术规范范本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目次风力发电装置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201)1总则 (203)2技术要求 (203)2.1引用标准 (203)2.2通用要求 (204)2.3风力发电机组的技术要求 (205)2.4支撑塔架 (207)2.5风机控制器 (208)2.6蓄电池 (209)2.7逆变装置 (210)2.8其他要求 (212)3试验要求 (212)3.1试验要求 (212)3.2试验测试 (212)3.3出厂测试 (213)3.4现场交接试验 (213)4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工厂(现场)验收 (213)4.1技术服务 (213)4.2设计联络会 (213)4.3工厂检验和监造 (214)4.4工厂(现场)验收 (214)1总则1.1投标人应具备招标公告所要求的资质,具体资质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风力发电机组运行规程讲解

风力发电机组运行规程讲解

岭门风电场运行检修规程风力发电机组运行规程版本:编制:校对:审核:批准:目录前言本规程给出了对风力发电机组(以下简称风电机组)设备和使用人员的要求,规定了正常运行、维护的内容和方法以及故障的处理的原则与方法。

一、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并网风力发电机组成的总容量在4.95万千万时及以上的、单机容量为1500KW变桨距水平轴风电机组组成的风力发电场。

二、引用标准2.1 《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2.2 《风力发电机组电气系统》2.3 《明阳机组运行状态及故障代码手册-中文版v2.0》2.4 《电力工业安全知识》三、对设备的基本介绍3.1风力发电机组参数序号描述单位规格1 机组数据1.1 制造商明阳风电1.2 型号MY1.5-82/651.3 额定功率kW 15001.4 叶轮直径m 82.61.5 切入风速m/s 31.6 额定风速m/s 11.31.7 切出风速(10分钟均值)m/s 251.8 极端(生存)风速(3秒最大值)m/s 叶片:63塔筒和基础:701.9 设计寿命年202 叶片2.1 产品型号明阳风电/40.252.2 叶片材料玻璃纤维增强树脂2.3 叶片数量个 32.4 叶轮额定转速rpm 172.6 扫风面积m25355.872.7 旋转方向(从上风向看) 顺时针序号描述单位规格3 齿轮箱3.1 制造厂家南高齿3.2 传动级数 33.3 齿轮传动比率1/100.483.4 额定转矩kNm 912.53.5 润滑形式强制润滑4 发电机4.1 类型双馈异步电动机4.2 额定功率kW 15504.3 额定电压V 6904.4 定子额定电流 A 1200转子额定电流 A 5134.5 额定转速及其转速范围rpm 1753,1000~2016 4.6 额定频率Hz 504.7 绝缘等级 F4.8 润滑脂型号MOBILITH SHC 1005 制动系统5.1 主制动系统变浆独立制动5.2 第二制动系统单盘式,失效安全,制动型(在电网断开期间可让转动系统停车)6 偏航系统6.1 类型主动型电机齿轮箱驱动6.3 偏航速度°/min 0.87 控制系统7.1 控制柜塔底控制柜、变频器控制柜、机舱控制柜、变桨轴控柜、变浆中控箱、变桨电池柜7.4 额定出力的功率因数-0.95~Ind+ 0.95可调8 防雷保护8.2 防雷措施防雷接地系统8.3 风机接地电阻Ω≤49 塔架9.1 类型锥筒式9.2 高度米659.3 表面防腐涂漆10 重量10.1 机舱Kg 6800010.2 叶轮Kg 640010.4 齿轮箱Kg 1600010.5 发电机Kg 6800MY1.5-82/65风机的标准功率数据风速(m/s)功率(kW)风速(m/s)功率(kW)3.0 2 12.0 14984.0 52 13.0 15005.0 129 14.0 15006.0 253 15.0 15007.0 431 16.0 15008.0 668 17.0 15009.0 965 18.0 150010.0 1274 19.0 150011.0 1442 20.0 15003.2 对风力发电机组的要求风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均应具有金属名牌,上面应标有名称和编号,并标示在明显位置。

主要产品执行标准情况表

主要产品执行标准情况表
Q/YHY 011-2006
Q330382.K43.9211-2006
330382BZ1-297-9
ZN28A-12/1250(3150)-31.5(40)系列户内交流高压真空断路器企业标准
Q/YHY 013-2006
Q330382.K43.9212-2006
330382BZ1-297-10
ZN73-12/1250(3150)-31.5(40)户内交流高压真空断路器企业标准
Q/YHY 004-2006
Q330382.K43.9171-2006
330382BZ1-297-4
ZW27-12/T630-20型户外柱上高压真空断路器企业标准
Q/YHY 005-2006
Q330382.K43.9172-2006
330382BZ1-297-5
GCS型低压抽出式成套开关设备企业标准
Q/YHY 007-2006
Q330382.K44.9173-2006
330382BZ1-297-6
KYN28-12系列铠装式中置式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Q/YHY 008-2007
Q330382.K43.10519-2007
330382BZ-10519
GN19-12系列户内高压隔离开关企业标准
Q/YHY 009-2006
Q/YHY 002-2005
Q330382.K43.8942-2005
330382BZ1-297-1
CHZ7-12/1000-25型户外交流高压真空自动重合器企业标准
Q/YHY 003-2006
Q330382.K43.9170-2006
330382BZ1-297-3
ZW37-40.5/1250-25型户外交流高压真空断路器企业标准

风力发电机组低温启动技术研究综述

风力发电机组低温启动技术研究综述

轨道交通职业教育研究 吐2021 年第 1 期 Vocationa丨Education Research on Rail Transit总第 30 期风力发电机组低温启动技术研究综述谭浩宇颜毅斌陈湘李晟方(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6)摘要:针对风力发电机低温启动技术,分析了风力发电机低温启动技术的研究现状及主要方法。

综述风电低温启动中机舱加热、设备独立加热、润滑油优化和算法优化四大方面的主要作用特点、应用 现状及优化难点,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地介绍并比较了影响低温启动因素的研究现状与局限 性,最后对该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风力机组;冷态启动;加热器;齿轮箱中图分类号:TM6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HN(2021 )01-0066-06Review of Cold Start Technology for Wind TurbineTan Hao-yu,Yan Yi—bin,Chen Xiang,Li Sheng—fang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low-temperature start-up technology of wind turbine,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m ain methods of low-temperature start-up.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 ain features,application status and optimization difficulties of four aspects in low- temperature start-up of wind power:cabin heating,equipment independent heating,lubricating oil optimization and algorithm optimization,and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and compares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limitation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ow-temperature start-up combined w ith relevant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Finally,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is field is prospected.Key words:wind turbine;cold start;heater;gear box_、前言据全球风能协会(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f;WEC)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新装机容 量为60.4 GW,同比增长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GC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认证技术规范CGC/GF023:2012CNCA/CTS ××××-2012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技术规范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 for cold climat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2012-××-××发布2012-××-××实施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发布目次前言 .............................................................................................................................................. I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符号和单位 (1)5 通用要求 (2)6 技术要求 (2)6.1载荷 (2)6.1.1总体 (2)6.1.2环境温度 (2)6.1.3空气密度 (2)6.1.4低温环境条件参数的确定 (3)6.1.5载荷计算及工况定义 (4)6.2结构设计 (6)6.3 复合材料和其它材料 (7)6.4 控制保护系统 (7)6.5 机械部件设计 (7)6.6 电气系统 (8)6.7 加热系统 (8)7 检验 (9)8 安装、运行和维护 (9)8.1 安装 (9)8.2 运行和维护 (9)前言为规范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的认证,特制订本认证技术规范。

本技术规范由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规范由北京鉴衡认证中心负责解释。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单位: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新疆金风科技股份公司、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张宇、杨洪源、刘琦、叶杭冶、葛俊豪、陈淳、王际广、孙振军、黄志文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技术规范1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适用的温度范围、技术要求、检验、安装、运行和维护等。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低温型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规范的条款。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GB/T 1040.5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5部分: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的试验条件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GB/T 2567 树脂浇铸体性能试验方法GB/T 2900.53 电工术语风力发电机组GB/T 3355 纤维增强塑料纵横剪切试验方法GB/T 7124 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AGB/T 18451.1 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IDT IEC 61400-1:2005)GB/T 18451.2 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特性测试(IDT IEC61400-12-1:2005)GB/T 19073 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GB/T 19960.1 风力发电机组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B/T 19960.2 风力发电机组第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ISO 2533:1975 标准大气(Standard Atmosphere)3术语和定义GB/T 2900.5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运行温度operation temperature设备正常运行允许的环境温度范围。

3.2 生存温度survival temperature设备设计中采用的极端环境温度范围,在该温度范围内设备不会损坏。

4符号和单位θmean年平均温度(多年平均温度)[℃]θmin1 最低温度(1小时平均温度的一年一遇最低值)[℃]θmax1 最高温度(1小时平均温度的一年一遇最高值)[℃]θmin,operation 瞬时最低运行温度[℃]θmax,operation 瞬时最高运行温度[℃]ρ0与θmean对应的平均空气密度[kg/m3]ρ1与最低温度θmin1对应的空气密度[kg/m3]ρc与瞬时最低运行温度θmin,operation对应的空气密度[kg/m3]5通用要求5.1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认证除应满足GB/T 18451.1的要求外,还应满足本技术规范所有条款的要求。

5.2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运行温度为-30℃~+40℃;生存温度为-40℃~+50℃。

超出此范围的,应明确注明运行温度和生存温度。

5.3确定低温环境时采用小时平均温度,如果多年(至少10年)观测的结果表明平均每年低于-20℃温度的天数大于9天,则该地区的风力发电机组应考虑低温环境的影响。

5.4选用材料和零部件时应考虑风力发电机组的状态和环境温度。

低温环境下,可采用适当措施来增加风力发电机组各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6技术要求6.1载荷6.1.1总体该部分对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载荷计算所需参数按照特定场址环境条件和通用环境条件两种情况分别进行了规定。

前者用于特定场址机型设计及标准机型特定场址载荷校核;后者用于无确定环境条件下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设计,基于此设计的机组需在安装于具体场址之前对其进行特定场址环境条件适用性评估。

6.1.2和6.1.3节分别规定了应由制造商明确定义的环境温度及受环境温度影响的空气密度,其他环境条件应按照GB/T 18451.1-2012第6节中的假定。

6.1.2环境温度以下外部环境温度应该由制造商明确定义,这些参数将在载荷计算中作为计算条件:θmean,θmin1,θmax1,θmin,operation和θmax,operation。

6.1.3空气密度以下空气密度指标应由制造商明确定义,这些参数将在载荷计算中作为计算条件:ρ0,ρ1,ρc。

6.1.4低温环境条件参数的确定6.1.4.1特定场址环境条件特定场址环境条件的温度和空气密度应该采用场址实测数据,空气密度测量的方法应符合GB/T 18451.2-2012中6.4节的要求,空气密度由公式(1)计算:(1)其中ρ10min为计算出的10分钟平均空气密度(kg/m3),B10min为测量的10分钟平均气压(Pa),T10min为测量的10分钟绝对温度(K,其中0℃=273.15K),R为气体常数,R=287.05 J/(kg·K)。

为恰当地确定6.1.2节和6.1.3节所需的环境条件参数,特定场址测量数据应足够多或使用具有良好相关性的长期气象数据进行修正,以保证所得出的最低温度θmin1和相应的空气密度ρ1具有一定的置信度。

如制造商认为有必要,也可自定义低温环境条件,即不采用特定场址环境条件也不采用6.1.4.2节的通用低温环境条件,此时应当对6.1.2节和6.1.3节需要的计算条件参数进行明确定义,并给出合理的定义理由或方法。

按照特定场址环境条件或者自定义低温环境条件设计的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应被划为GB/T 18451.1-2012标准的S等级。

6.1.4.2通用低温环境条件本节给出通用的低温环境条件,供风力发电机组设计时选用。

6.1.5节所需要的计算条件参数可按照本节定义的不同等级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进行确定,其中环境温度参数和结冰天数可总结为表1,表中的结冰天数指风轮上带冰的天数。

表1 通用低温环境条件的环境温度参数制造商还应明确给定风力发电机组设计时预期的海拔高度。

表2给出通用情况下,各海拔高度上标准大气的平均气压。

当环境温度设定不同时,应使用根据公式1和表2给定的气压计算修订后的空气密度,这种修订假定了气压只随海拔高度而变化。

表2所列之外海拔高度下的平均气压,可按照ISO 2533-1975进行假定。

表2 标准大气的各海拔高度与气压的关系6.1.5载荷计算及工况定义本节内容在GB/T 18451.1-2012第7章内容基础上给出。

6.1.5.1功率曲线及运行控制算法在载荷计算中应考虑低温环境条件下空气密度对功率曲线的影响,因此,在载荷仿真计算时应使用根据低温环境条件下空气密度修订过的运行控制算法。

该算法应与确定的环境条件相对应。

6.1.5.2机械性能对温度变化敏感的复合材料部件、橡胶、弹性部件等在低温环境条件下机械性能可能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这些部件的刚度、弹性力以及阻尼等,这些影响应当在确定部件载荷时予以适当地考虑。

如果这些影响涉及到风力发电机组传动链的性能,如传动链阻尼、机械刹车性能等,则在载荷计算中应对这些影响加以分析。

6.1.5.3传动链特性低温环境条件下,如风力发电机组在停机或电网断电情况下机舱内及传动链无法加热,则传动链温度最低可达到θmin1,此时由于润滑油粘度增加会导致风轮空转时的阻力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机组处于空转状态时的载荷应当考虑这种影响。

如无确切的数据,对于一级行星轮传动、二级平行传动的传动链形式,θmin1温度下低速轴上的传动链机械损失可按照齿轮箱输入端额定扭矩的0.5倍估计;一级行星轮传动的传动链形式则可按额定扭矩的0.4倍估计。

其他传动链形式在这种情况下的机械损失应与认证机构协商确定。

对于应用特定场址环境条件的载荷计算,如果极端风速与环境温度的相关性是明确的,那么可在DLC6.1-DLC6.4工况(见GB/T 18451.1-2012)中根据极端风速与环境温度的组合考虑是否应当施加这样的机械损失。

如果无法明确极端风速与环境温度的相关性或是采用通用低温环境条件进行载荷计算,则在DLC7.1工况中(如DLC7.1工况按照控制保护系统设计使机组处于空转状态进行计算)应该考虑这种传动链阻力的增加。

6.1.5.4结冰特定场址环境条件的结冰程度应该根据当地的气象观察进行假定。

通常,越往叶尖方向结冰厚度越大。

叶片结冰产生的附加质量应按照下面的方法进行计算:● 机组裸露在外的非旋转部分假设在其表面形成30mm 厚的冰,且冰的密度为700kg/m 3。

对处于静止状态的风轮叶片需要核实结冰程度;● 风轮旋转状态需要考虑所有叶片结冰及一叶片不结冰两种情况。

并需假设叶片前缘结冰的线密度。

从轮毂中心位置开始到风轮半径1/2处,冰的线密度从0线性增长到E μ;风轮半径1/2处到风轮外缘,冰的线密度为常数E μ。

E μ按照下式进行计算:min max min ()E E k c c c μρ=⋅⋅+ (2)式中,E μ:叶片前缘结冰的线密度(kg/m );E ρ:冰密度(700kg/m 3)10.006750.3exp(0.32/)k R R =+-[-];R :风轮半径[m];1R :1米[m];max c :最大弦长[m];min c :由叶片外形轮廓线性推算得到的叶尖弦长[m]建议制造商根据设计需求自行定义结冰厚度以及结冰时的风轮最大不平衡质量,其中最小弦长min c 应不小于叶片沿展向95%处的弦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