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KT510-无线充电技术

合集下载

深圳芯科泰半导体XKT-511超高频无线供电发射芯片规格书说明书

深圳芯科泰半导体XKT-511超高频无线供电发射芯片规格书说明书

深圳芯科泰半导体有限公司深圳市坪山区龙田街道龙田社区佳宝工业园A栋9层公司网址:、E-mail:****************/***********************/**********************XKT-511超高频无线供电发射芯片(可以在任意PCB板上刻蚀线圈)规格书XKT-511单芯片无线供电发射芯片无线充电、供电智能芯片XKT-511一、概述XKT-511芯片为深圳芯科泰半导体推出的全新超高频无线充电方案,工作电压为3.3V 至18V,可以在任意PCB 板上刻蚀线圈,在特殊需求下,可以直接使用4.2V 锂电池直接为发射部分提供电源。

芯片采用SOP-8封装,尺寸得以进一步压缩。

外围器件上也做了大量优化,使成品尺寸进一步压缩,生产工艺和成本得到进一步优化。

芯片设计工作频率范围为1KHz-3.5MKHz,使芯片在电路设计中有更多的频率选择。

其高频输出可以使用PCB 印制线圈替代绕线线圈,并且实现大功率输出,可极大简化生产工艺。

芯片预留了高灵敏度的控制脚(8脚)置高为开,置低为关,在工程设计中,可对其施加控制信号来达到低功耗等特殊要求。

也可对其施加低于工作频率的控制信号,来对接收部分的工作端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使后端功能设计更具多样性和自由度。

二、特点*尺寸小,封装为SOP-8*工作频率高*集成度高,外围器件少*输出功率大*应用范围广*可自由设计控制功能*特殊设计下,可对接收部分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工作电压:DC 3.3~18V *工作频率:1KHz~3.5MHz *线圈可用印制PCB 板来实现*静态电流最佳状态可设计做到低于5mA。

三、应用范围可用于电动牙刷,美容仪,补水仪,嵌入式产品供电、医疗产品、安防产品、防水产品、玩具产品、成人用品、数码产品、LED、采矿设备、手持家用电器等的电池充电和无线直接供电。

四、脚位图及说明引脚编号引脚名称耐压值(V)功能描述1R -频率修改电阻2R -频率修改电阻/电压监测电阻3驱动GND -数字驱动低压电源地4负载GND -负载地(用于功能拓展使用)5VIN -输入6TEST -工作频率测试7VDD 0-18电源8N/F 0-18控制端,置高工作,置低关闭输出,可接入自定义控制信号RRG N G N N /FV D DE S T V I N注:1脚2脚所串电阻可做频率调节,但不建议私自修改,风险性极大。

大功率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大功率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大功率无线充电解决方案概述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功能的增强,对电池续航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有线充电方式存在诸多不便,例如线缆的限制、插拔频繁导致的接口损坏等问题。

因此,无线充电技术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大趋势。

本文将针对大功率的无线充电需求,介绍几种常见的大功率无线充电解决方案,包括电磁感应式充电、谐振式充电和射频能量传输等技术。

电磁感应式充电电磁感应式充电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无线充电技术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电磁感应将电能传输到接收设备中进行充电。

电磁感应式充电系统由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

发射器通过交流电源产生高频交变电流,通过发射线圈产生磁场。

接收器中的接收线圈通过感应发射器产生的磁场,将电能转变为电流,进而进行充电。

特点与优势•简单、成本相对较低:电磁感应式充电需要的设备和元件相对较少,易于实现和维护。

•高效能量传输:传输效率高,能够满足大功率充电要求。

•环保节能:充电效率高,能够减少能源浪费。

局限性•传输距离受限:电磁感应式充电传输距离通常较短,大功率下传输距离更是受到限制。

•批量充电受限:电磁感应式充电适合单个设备的充电,批量充电时可能会受到空间的限制。

谐振式充电是一种基于谐振原理的无线充电技术。

其通过共振装置将电能从发射器传输到接收器,实现高效的无线充电。

工作原理谐振式充电系统由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

发射器利用电子器件产生高频交变电流,将电能传输到共振线圈。

接收设备通过调整自身的谐振频率与发射器保持同步,吸收电能。

特点与优势•高效能量传输:谐振式充电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能够有效地传输大功率的电能。

•传输距离相对较远:相比电磁感应式充电,谐振式充电能够实现较远距离的无线充电。

•可扩展性强:谐振式充电技术能够应用于多设备同时充电,解决了电磁感应式充电批量充电受限的问题。

局限性•系统复杂度高:谐振式充电系统需要设计精确的频率匹配,调整谐振装置的参数较为繁琐。

•成本较高:谐振式充电系统的设计与制造成本相对较高。

无线充电技术之“QI”与“PMA”

无线充电技术之“QI”与“PMA”

无线充电技术之“QI”与“PMA”?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使用无线充电技术对手机等设备充电成为我们的日常,从方便我们查看手机的支架式无线充电器到超薄的卧式无线充电器,再到您可以随身携带的无线充电宝,都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

有了无线充电器,我们就可以离开有线充电器的数据线,无需连接数据线进行充电,使我们可以摆脱了数据线的束缚,同时保持舒适的供电和连接状态,做到随时都能够为我们的设备充电。

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无线充电技术是基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实现的,是一种无需设备与充电器之间存在有线连接即可为电子设备充电的方法,是通过电磁场实现的。

无线充电由两个部分组成:充电板以及需要充电的设备。

为了实现充电,电子设备和充电板都包含一个线圈。

充电板通过电源产生电磁场,充电设备内部线圈感应出电流,该电流为充电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

无线充电技术的优点:使用便捷:减少电源线摆放杂乱的问题,同时无线充电器由一个垫子或支架组成,使用更加方便。

用途更广泛:无线充电器是通用的,我们可以在充电板上为多个设备充电;标准统一:Qi、PMA、A4WP标准等等。

无线充电技术的缺点:效率低:无线充电技术的充电效率远远低于有线充电,这意味着我们需要用更长的时间完成充电;价格更高:相同功率的有线充电器和无线充电器相比,无线充电器的价格远远高于有线充电器。

Qi和PMA无线充电技术标准:我们日常使用的许多设备都支持无线充电,例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耳机仓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使用Qi和PMA两种标准的无线充电器。

虽然Qi是最常用的无线充电标准,但PMA可用于大功率、远距离无线充电。

Qi无线充电标准是最常见的无线充电标准,它支持大多数智能手机和智能穿戴设备,Qi标准规定频率范围为110-205kHz。

Qi无线充电标准标准的优点之一是它可以用于有线和无线充电,Qi无线充电支持5W、15W等功率功率,功率越高意味着充电速度越快。

PMA无线充电技术是以色列Powermat推出的充电标准,PMA常用于车载无线充电、机器人、医疗设备等应用场景。

基于无线充电技术的新时代应急手电筒设计

基于无线充电技术的新时代应急手电筒设计

物联网技术 2022年 / 第4期820 引 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电筒的设计与使用方式在不断更新。

如今场所中使用的手电筒均为有线充电式手电筒,手电筒上有一个或多个接口,充电口插拔次数较多易出现接口损坏和接触不良等问题,应用无线充电技术可以较好地摆脱充电线和充电接口的限制[1]。

传统的传输方式为有线方式,生活中大量电器供电必会导致多种电源线交叉,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不便[2]。

本项目将利用无线充电技术为手电筒提供电源,这种方式相比传统的充电技术,减少了普通干电池的使用量,更安全,更环保。

无线充电技术的使用能够使电器的安全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这种充电方式对于充电位置没有限制,市场发展前景广阔[3]。

在无线充电的基础上,手电筒可以根据实地环境的光线对手电筒亮度进行智能调控,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使用SOS 频闪信号求助,发射出特殊的照射光线,必要时可开启SOS 报警求救。

相较于普通照明手电筒,本项目手电筒通过单片机主控芯片对强光LED 和蜂鸣器进行控制,可为遇险人员提供有效的求救手段,帮助搜救人员快速定位,更好地帮助遇险人员脱离危险。

1 硬件设计1.1 硬件结构设计本项目提出以单片机主控模块为核心,对无线充电模块、智能调节模块和SOS 求助模块进行综合控制设计,该硬件整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硬件框架该应急手电筒由两节3.7 V 的18650锂电池进行储能和供能,再由恒压供电模块降压并稳压至5 V 后供主控芯片使用。

主控芯片将控制LED 灯光模块以3种不同的设计模式运行,同时在SOS 救援模式下配合蜂鸣器闪烁。

LED 照明亮度可以连续变化,使手电筒的调光更加平滑[4]。

该手电筒为普通模式、智能调节模式及SOS 求助模式设置了优先级,优先级从大到小依次为SOS 求助模式、普通模式和智能调节模式。

即使用SOS 求助模式会覆盖其他模式运行;使用普通模式时将覆盖智能调节模式,由使用者进行手动调节;未选择其他模式时,手电筒将默认开启智能调节模式,利用光敏电阻调节模块主动介入调节手电筒亮度。

无线充电技术在智能设备中的应用

无线充电技术在智能设备中的应用

无线充电技术在智能设备中的应用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常常会感到电池续航不足的烦恼。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无线充电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目前,无线充电技术已经被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音箱等各种智能设备中。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市场前景、未来发展等方面论述无线充电技术在智能设备中的应用。

一、技术原理无线充电是指通过电磁共振原理,在不使用传统线缆或电源适配器的情况下,将能量传输到设备中,以实现充电的过程。

目前,无线充电的技术原理主要分为两类:电磁感应和电磁共振。

电磁感应是指通过电磁场的相互感应,将能量传输到设备中,其原理与一般电动机相似。

当发射端的电磁场接收到接收端的电磁场时,能够产生电流,从而为设备充电。

此技术需要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相对靠近,并且只能为单个设备充电。

电磁共振技术则是将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电磁场调整为相同的频率,以获取更大的传输距离和更高的能量效率。

该技术采用共振器和嵌入式电感器的结构,可以为多个设备同时充电。

二、市场前景无线充电技术在智能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根据市场调查显示,全球无线充电市场规模将从2018年的7.7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37.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7.9%。

目前,无线充电市场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领域,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音箱等。

这些设备是无线充电市场中最具有代表性和应用前景的设备。

同时,在未来几年中,汽车、医疗设备等领域也将成为无线充电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

三、未来发展无线充电技术将对智能设备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充电的效率将不断提高,同时其应用场景也将更加广泛。

当前,无线充电技术主要面临两个挑战:一是传输能量的效率不高;二是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低。

未来的无线充电技术需要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

在应用领域上,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应用将越来越广泛,为消费电子、交通运输、医疗设备、智能家居等领域带来更便捷、更美好的生活。

无线充电机技术分类

无线充电机技术分类

无线充电机技术分类
无线充电技术是未来的趋势,旨在消除电源线和充电器等设备,使我们更加方便地充电。

无线充电机技术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感应式无线充电技术
感应式无线充电技术是最常见、最实用的技术之一。

该技术中,充电用的电磁场在发送器上产生,接收器上的线圈接收电磁波并转化为电能,从而实现了无线充电。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将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延长到几厘米左右。

这种技术的典型例子是Qi无线充电技术,它已经在市场上广泛使用。

2.辐射式无线充电技术
辐射式无线充电技术的特点是向外发散大型电磁波。

用户将设备放置在电磁波发射器的范围内,设备就会受到电磁波的影响而开始充电。

实际应用中,这种技术比较少见,因为电磁波的方向性不够好,可能会对人体产生辐射危害。

3.声波无线充电技术
声波无线充电技术利用声波的传输方式实现充电。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实现长距离无线充电,而且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但是,声波无线充电技术的使用效率低,目前还没有实现商业化。

4.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
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基于相互作用的原理,它可以将发送器和接收器
之间的距离拉到几十英寸。

通过相互作用,磁场会在两个位置之间共振,从而转化为电力。

这种技术优点是可以实现能量传输距离远,同
时在电磁辐射上也表现不错。

总之,无线充电技术分类主要包括感应式无线充电技术、辐射式无线
充电技术、声波无线充电技术以及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

各种技术中,感应式无线充电技术和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是使用最广泛的。

无线充电技术方案

无线充电技术方案

无线充电技术方案随着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和智能家居的普及,无线充电技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传统的有线充电方式存在一系列的不便之处,如充电线的丢失、断裂或者充电宝的容量限制。

而无线充电技术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并且提供更加便捷的充电方式。

一、无线充电技术的原理和工作方式无线充电技术主要基于电磁感应原理或者电磁辐射原理,通过将电能通过空气或者磁场传送到接收装置上。

其中比较常见的两种无线充电技术为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和射频无线充电。

1. 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利用接收器和发送器之间的配对线圈进行电能传输。

发送器产生变化的电流,通过产生的交变磁场作用于接收器,在接收器中的线圈就会感应出电流。

通过配对线圈的感应和转换,将电能从发送器传输到接收器实现充电。

2. 射频无线充电射频无线充电则是通过射频信号来传输能量。

发送器通过产生射频信号,并将能量传送到接收器上,接收器利用射频信号接收器内的天线来感应和接收能量。

射频无线充电具有传输距离远、充电效果稳定等优点。

二、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下面主要对其中的几个领域进行介绍。

1. 移动设备充电无线充电技术对于移动设备的充电具有很大的便利性。

在日常使用中,用户只需要将移动设备放置在充电区域内,就能实现自动充电,无需插拔充电器,方便快捷。

2. 智能家居充电随着智能家居的普及,无线充电技术也逐渐应用于智能家居领域。

比如,可以将充电技术应用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各类传感器和控制设备上,实现长时间、稳定的供电。

3. 电动汽车充电无线充电技术也可以应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领域。

传统的有线充电方式需要车辆停放在特定的充电位置上,而无线充电技术则可以通过在停车场地面或者车道上设置充电设备,实现无人值守的充电,提高充电效率和用户体验。

三、无线充电技术的优势和挑战虽然无线充电技术具有便利和灵活性的优点,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1. 传输效率与有线充电相比,无线充电的传输效率相对较低,一部分电能会在传输过程中被消耗。

Panasonic KX-TD510CN数字超级混合系统 功能手册

Panasonic KX-TD510CN数字超级混合系统 功能手册

KX-TD510CNPanasonic KX-TD510CN RR引言引言关于本功能手册本功能手册计划用做Panasonic® KX-TD510CN数字超级混合系统的全部功能参考。

本功能手册介绍了KX-TD510CN系统的许多功能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功能。

第一部分,一般功能提供关于一般功能的详细说明。

第二部分,ISDN功能提供关于使用公共转换电话网络ISDN业务所需功能的详细说明。

第三部分,专用网络功能提供关于使用TIE线和VPN(虚拟专用网)业务所需功能的详细说明。

第四部分,音频/振铃音提供音频和振铃音的一览表。

第五部分,索引提供功能标题,主要词汇和段落,帮助你方便地进入所需信息。

全篇手册中可能会使用“他”或“她”、“他的”或“她的”这些词语。

为了提高可读性而不连续使用他/她,我们只用这些词语中的一种。

词语“他”或“她”应视为可互换使用。

本功能手册中使用的术语安装手册参考在安装手册中介绍的所需要的安装说明标题做了标记,供您参考。

2功能手册引言功能手册3编程手册参考在编程手册中介绍的有关和所需的编程标题已做标记,供您参考。

系统编程系统编程应该用一台PC 来完成。

功能手册参考在此功能手册 中介绍的有关功能标题做了标记,供您参考。

用户手册参考对执行在用户手册中介绍的功能所需要的操作做了标记,供您参考。

关于其他手册以下手册与此功能手册一起有助于你安装,编程和使用KX-TD510CN 系统:安装手册提供安装硬件和系统维护的说明。

编程手册提供使用一台PC 的保养控制台软件进行系统编程的逐步说明。

用户手册提供用户使用功能电话(PT)、单线电话(SLT)或DSS 控制台的操作说明。

目录目录1 一般功能 (9)1.1 系统扩充 (10)附加设备端口(XDP) (10)1.2 系统管理 (11)用个人电脑进行系统编程和诊断 (11)话务量测量 (13)用功能电话进行用户编程 (14)1.3 系统功能 (15)计费代码输入 (15)自动呼叫取消 (17)自动配置 (18)背景音乐(BGM)-外部 (19)预算管理 (20)主叫方控制(CPC)信号检测 (22)收费参考 (23)服务等级(COS) (24)拨号类型选择 (26)DIL 1:N群 (27)开门器 (28)E1载波 (29)分机群 (30)外部调制解调器控制 (33)灵活编号 (35)浮动用户电话 (40)主PBX接入 (42)宾馆应用 (43)综合,自动值机员(AA)服务 (49)综合,DPT (52)综合,带内 (55)综合,语音邮件(VM)服务 (58)综合,VPS (64)限制通话时间 (66)锁定 (68)管理员分机 (69)混合用户电话功能 (71)持机音乐 (73)夜间服务 (75)楼外分机(OPX) (77)话务员群 (78)去话留言(OGM) (82)去话留言(OGM)群 (84)并联电话 (85)PC 控制台 (87)幻像分机 (89)解除链接操作 (91)远程用户电话功能控制 (92)4功能手册目录远程用户电话锁定控制 (94)保密拨号 (95)用户电话信息详细记录(SMDR) (96)系统数据缺省值设定 (101)T1载波 (102)用户服务 (104)超时,可变 (106)中继线置忙 (109)中继线群 (113)中继线路由控制 (115)移动用户电话 (116)1.4 故障恢复/诊断 (117)当地告警 (117)电源故障重新启动 (120)电源故障转移 (121)1.5 有人值守功能 (122)发话人ID服务 (122)直接进入线路(DIL) (124)直接向内拨号(DID) (127)直接向内系统接入(DISA) (130)振铃群 (136)中继线从任何用户电话上应答(TAFAS) (138)均匀呼叫分配(UCD) (140)1.6 始发功能 (151)交替呼叫-振铃/语音 (151)占线自动回叫(保持呼叫) (153)路由自动选择(ARS) (154)占线用户电话信令(BSS) (160)免打扰(DND)占优插入 (162)用户电话电子锁定 (163)紧急呼叫 (164)执行占线占优插入 (165)局间呼叫 (167)线路优先—去话(空闲线/无线/主线) (169)摘机呼叫通知(OHCA) (171)摘机呼叫通知(OHCA),耳语 (173)话务员呼叫 (175)PDN(一级号码簿号码)呼叫 (177)长途限制 (178)长途限制 (178)特殊载波接入的长途限制 (186)用计费代码输入长途限制占优插入 (187)系统速拨长途限制占优插入 (189)中继线接入 (190)中继线连接分配-去话 (194)1.7 拨号功能 (197)用户电话自动释放 (197)完全单触拨号 (198)单触拨号 (199)功能手册5目录暂停插入,自动 (201)转接拨号(热线) (202)快速拨号 (204)重拨 (205)重拨,自动 (207)用户电话速拨 (208)系统速拨 (209)1.8 振铃功能 (210)免打扰(DND) (210)注册/注销 (212)用户电话寻线 (214)定时提示器(唤醒呼叫) (216)定时提示器,远程(唤醒呼叫) (218)1.9 应答功能 (220)应答键和释放键操作 (220)应答,直接中继线 (222)呼叫转接 (223)呼叫等待 (226)来自中心局的呼叫等待 (228)拒绝执行占线占优插入 (229)免提应答 (230)线路优先—来话(无线/主线/振铃线) (231)现场呼叫屏蔽(LCS) (233)1.10 保持功能 (235)自动保持-保持用 (235)自动保持-转移用 (236)呼叫保持 (238)呼叫暂停 (240)呼叫分离 (241)协商保持 (242)1.11 转移功能 (244)呼叫转送 (244)呼叫转移 (248)截接路由 (251)单触转移 (252)振铃转移 (254)1.12 通话功能 (255)会议,3方 (255)会议,5方 (257)会议,无人值守 (259)数据线路安全 (261)门电话呼叫 (262)端到端DTMF信令(信号音通过) (263)外部功能接入 (264)闪断 (266)免提操作 (267)摘机监听 (268)保密释放 (269)保密,自动 (270)6功能手册目录脉冲转换至音频 (271)双向录入语音邮件 (272)1.13 可听音功能 (273)证实音 (273)拨号音,特殊的 (275)保持重呼 (277)振铃音选择 (279)振铃,延迟 (280)振铃,辨别 (281)1.14 寻呼功能 (282)寻呼 (282)1.15 功能电话功能 (285)背景音乐(BGM) (285)DSS控制台 (287)手机/头戴送受话器选择 (290)手机麦克风静音 (291)麦克风静音 (292)用户电话程序清除 (293)用户电话编程 (295)用户电话编程数据缺省值设定 (297)音量控制-扬声器/手持受话器/头戴送受话器/振铃器 (298)1.16 键功能 (299)键,直接选台(DSS) (299)键,灵活的 (300)键,线路接入 (303)功能电话和DSS控制台上的键 (307)LED指示 (313)1.17 显示功能 (317)缺席留言功能 (317)双语显示 (319)占线灯区 (320)电话号码簿 (321)呼叫转送/免打扰 (323)呼叫记录,来话 (324)呼叫记录,去话 (327)显示器对比度调节 (328)显示,呼叫信息 (329)显示,日期和时间 (331)显示,自身分机号码 (332)宾馆服务 (333)留言待取 (334)特殊显示功能 (336)系统功能接入菜单 (338)2 ISDN 功能 (341)2.1 ISDN 功能 (342)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342)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分机 (345)2.2 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始发功能 (347)功能手册7目录呼叫线路识别显示(CLIP) (347)呼叫线路识别限制(CLIR) (349)ISDN网络服务接入 (350)2.3 ISDN应答功能 (351)连接线路识别显示(COLP) (351)连接线路识别限制(COLR) (353)恶意呼叫识别(MCID) (355)2.4 ISDN有人值守功能 (356)直接拨入(DDI) (356)多用户号码(MSN)振铃服务 (359)2.5 ISDN转移功能 (362)用ISDN线路进行呼叫转送 (362)3 专用网络功能 (363)3.1 TIE线路功能 (364)外线(CO)和TIE线路的连接 (364)TIE线路与外(CO)线连接 (366)TIE线路和TIE线路连接 (369)TIE线路网络-迂回路由 (372)TIE线服务 (375)3.2 VPN功能 (382)虚拟专用网(VPN) (382)3.3 网络服务功能 (386)呼叫线路识别显示(CLIP) (386)呼叫线路识别限制(CLIR) (389)连接线路识别显示(COLP) (390)连接线路识别限制(COLR) (393)4 信号音 / 振铃音 (395)5 索引 (403)8功能手册一般功能第一部分一般功能功能手册9一般功能1.1 系统扩充附加设备端口(XDP)说明可接在同一分机端口上的数字功能电话(DPT)和单线电话(SLT)却有两个不同的分机号码,故此它们可作为完全不同的两个分机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述
XKT-510系列集成电路,采用最先进的芯片
设计工艺,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其
专门用于无线感应智能充电、供电管理系统
中,可靠性能高。

XKT-510负责处理该系
统中的无线电能传输功能,采用电磁能量
转换原理并配合接收部分做能量转换及电
路的实时监控;负责各项电池的快速充电
智能控制,XKT-510只需配合极少的外部
元件就可以做成高可靠的无线快速充电器、
无线电源供电。

二、特点
*自动适应供电电压调节功能
使之能够在较宽的电压下均能工作
*自动频率锁定
*自动负检测负载
*自动功率控制
*高速能量输电传送
*高效电磁能量转换
*智能检测系统,免调试
*工作电压:DC 5~12V
*工作频率:0~5MHZ
*高度集成化,仅需几只普通外围元件
三、应用范围
医疗产品、安防产品、防水产品、玩具产品、成人用品、数码产品、MP3、MP4、手机、手持家用电器等的电池充电、无线直接供电
四、脚位图及说明
五、典型工作参数
六、典型应用电路
1.通用发射电路
2.通用配套接收电路七、充电特性
八、工作极限
工作温度:-55℃to+125℃
存储温度:-65℃to+150℃
最大工作电压:15V
输出驱动电流:800mA 九、封装形式
尺寸单位:毫米(mm)
SOP-8封装
批量价格面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