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集中抄表系统采集终端检测装置技术要求
采集器测试装置技术规范

本技术规 X 适用于电力用户电用信息采集系统采集器的研发和生产。
本技术规 X 未提及的技术条件采集器检测装置( FKC-101)符合《 Q/GDW 373-2009》至《Q/GDW 380.6-2009》相关规程和标准规定。
Q/GDW 373-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XQ/GDW 374-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XQ/GDW 375-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XQ/GDW 376-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Q/GDW 377-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XQ/GDW 378-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计导则Q/GDW 379-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检验技术规XDL/T 645-199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DL/T 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Q/GDW 129-2005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Q/GDW 130-2005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JJG597-2005 交流电能表检定装置检定规程JJG307-2006 机电式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JJG596-1999 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3.1 表位数: 48 表位。
3.2 工作电源:a、市电供电 220V,允许偏差±10%。
b、谐波含量小于 5% (电压总畸变率);c、频率 50Hz,允许偏差-6%~+2%。
3.3 每表位负荷容量》 10VA。
3.4 每表位通信接口:两路 RS485、一路 RS232。
3.5 模拟电能表支持《DL/T645-1997》和《DL/T645-2007》及其备案文件。
3.6 运行环境工作温度:15℃~ +30℃。
参比湿度: 40% ~60%。
海拔高度:≤1000m3.7 工频耐压、电磁兼容等其它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8 装置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2 103h;3.1.1 采集器校验装置分为一架挂表架,无程控电源柜,每架 48 表位。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集团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技术规范标准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技术规范前言按照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实现电能计量“标准化、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战略目标要求,参考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公司目前和未来的应用需求,对2008年颁布的《营销自动化系列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计量自动化终端系列标准。
本系列标准包括《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负荷管理终端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负荷管理终端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网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采集器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采集器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计量自动化终端外形结构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自动化终端上行通信规约》等12个标准。
本标准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计量自动化终端外形结构规范》,对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外形结构、技术要求和检验验收等规则做出了规定,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招标采购、检验验收及质量监督等工作的技术依据。
自本标准生效之日起,2008年颁布的《营销自动化系统低压集抄集中器技术条件》即行废止。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市场营销部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市场营销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勇、郑龙、石少青、党三磊、陈锐民、危阜胜、陈蔚文。
集中抄表终端(集中器、采集器)装拆及验收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修订)

ICS 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ZY 1020—2013集中抄表终端(集中器、采集器)装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2013 - 05 - 31发布2013 - 06 - 01实施目次前言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作业前准备 (2)4.1 劳动组织及人员要求 (2)4.2 准备工作安排 (3)4.3 材料和备品、备件 (3)4.4 工器具和仪器仪表 (4)4.5 技术资料 (5)4.6 危险点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 (5)4.7 接线图 (6)5 工作流程图 (6)6 工作程序与作业规范 (7)7 报告和记录 (18)附录A (资料性附录) (19)附录B (资料性附录) (21)前言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是规范集中抄表终端(集中器、采集器)装拆标准化作业而制定。
制定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提高集中抄表终端(集中器、采集器)安装、更换、拆除工作质量,降低作业风险。
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由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参加起草单位:浙江省电力公司、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主要起草人:李国平、王华文、杜蜀薇、杜新纲、葛得辉、彭楚宁、黄吉涛、徐淦荣、李熊、张鹏。
集中抄表终端(集中器、采集器)装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集中抄表终端(集中器、采集器)装拆的作业前准备工作、工作流程图、工作程序与作业规范、报告和记录等。
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集中抄表终端(集中器、采集器)的现场安装、拆除、更换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16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 89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L/T 825 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DL/T 645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Q/GDW 373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Q/GDW 374.2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第二部分:集中抄表终端技术规范Q/GDW 380.3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管理规范第三部分:采集终端建设管理规范Q/GDW 380.6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管理规范第六部分:采集终端运行管理规范Q/GDW 380.7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管理规范第七部分:采集终端验收管理规范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 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国家电网营销〔2011〕237 号关于印发《营销业扩报装工作全过程人身事故十二条措施(试行)》、《营销业扩报装工作全过程安全危险点辨识与预控手册(试行)》的通知3 术语和定义3.1集中抄表终端集中抄表终端(以下简称“终端”)是对低压用户用电信息进行采集的设备,包括集中器、采集器。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检测装置技术协议-2013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检测装置技术协议1.范围本技术规范适用于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检测装置(FKC-301)的订货,能够校验集中器、专变终端、用电管理终端和三相电能表。
本技术规范未提及的技术条件需符合《Q/GDW 1373-2013》至《Q/GDW 1380-2013》和《DL/T 698-2010》相关规程和标准规定。
2.引用标准●Q/GDW 1373-2013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Q/GDW 1374-2013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Q/GDW 1375-2013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Q/GDW 1376-2013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Q/GDW 1377-2013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Q/GDW 1378-2013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计导则●Q/GDW 1379-2013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检验技术规范●DL/T 645-199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DL/T 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Q/GDW 129-2005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Q/GDW 130-2005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DL/T 698-2010.3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范●DL/T 698-2010.4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通信协议●JJG597-2005 交流电能表检定装置检定规程●JJG307-2006 机电式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JJG596-1999 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注:上述几个标准中的所有引用标准中的所有条款均作为本技术条件的引用,不再逐一列出。
3.技术条件采集终端检验装置的生产完全符合上面引用文献中的各项国家标准和规程中的有关技术要求。
装置的表位数为:16表位3.1性能要求3.1.1、装置精度装置精度:0.1级。
标准表精度:0.05级。
3.1.2、电压、电流档位电压档位:57.7V、100V、220V、380V。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技术规范资料

前 言
按照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实现电能计量“标准化、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战略目标要求,参考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公司目前和未来的应用需求,对2008年颁布的《营销自动化系列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计量自动化终端系列标准》。
本系列标准包括《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负荷管理终端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负荷管理终端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网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采集器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采集器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计量自动化终端外形结构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自动化终端上行通信规约》等12个标准。
在守候状态(非通信状态)下壁挂式终端功率消耗应不大于20VA,有功功率消耗不大于10W。
4.3.4
终端供电电源中断后,应有数据和时钟保持措施,存储数据保存至少十年,时钟至少正常运行五年。
4.4
4.4.1
机架式终端要求采用工业标准机箱;
壁挂式采端外形尺寸不大于300*210*100mm。
4.4.2
终端的机箱外壳应有足够的强度,外物撞击造成的变形应不影响其正常工作。壁挂式采集终端外壳的防护性能应符合GB/T 4208-2008规定的IP51级要求,即防尘和防滴水。
GB/T 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DL-T698修订版电能信息采集和管理系统介绍

营销应用系统 其它应用系统
系统主站 通信信道
光纤专网
防火墙
路由器
GPS 时钟
GPRS 、CDMA 、ADSL 等公 网网络信道
多串口设备
230 MHz 无线专网 、 PSTN 、RS 232 专线
等串口信道
采集对象
厂站终端
专变终端
公变终端
低压终端
计量设备
计量设备
计量设备
计量设备
19
主站系统通讯采集结构
12
修订后的标准结构比较清晰
第一部分:总则 第二部分:主站技术规范 第三部分: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范
DL/T 698.31:通用要求 DL/T 698.32:厂站采集终端特殊要求 DL/T 698.33:专变采集终端特殊要求 DL/T 698.34:公变采集终端特殊要求 DL/T 698.35:低压集中抄表终端特殊要求
DL/T698-2019已不能满足当前需求
只是解决城市电网一户一表改造工程后大量低压用户的电能量采集 没有确定上、下行通信规约,互联互通性不强
修订目标与意义
实现全面、准确的数据采集
覆盖厂站、专变、公变、及低压用户的所有电能信息 实时数据采集,为台区管理、线损管理提供准确数据
为建设营销现代化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适用于多种能量类型,水、电、气、热等 良好的系统互用性
通信参数自我协商、数据自我解释、事件主动上报
IEC62056标准应用特点
开放性
IEC62056标准是一个开放式标准体系,遵循OSI开放式互连网络模 型,可以对其底层通讯协议进行扩展。还允许用户自定义的专署部 分,具有较大灵活性
标准符合性测试认证
34
进一步的修改的建议
(技术规范标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集中抄表终端技术规范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集中抄表终端技术规范江苏省电力公司2010年8月目录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3)4 终端分类和类型标识代码 (3)4.1分类 (3)4.2 选用类型 (4)5 技术要求 (4)5.1 环境条件 (4)5.1.1 参比温度及参比湿度 (4)5.1.2 温湿度范围 (4)5.1.3 大气压力 (4)5.2 机械影响 (4)5.3 工作电源 (5)5.3.1 工作电源 (5)5.3.2 功率消耗 (5)5.3.3 失电告警 (5)5.3.4 时钟和数据失电保持 (5)5.3.5 抗接地故障能力 (5)5.4 可靠性指标 (5)5.5 数据传输信道 (5)5.5.1 通信信道 (5)5.5.2 通信信道接口 (5)5.5.3 通信协议 (5)5.5.4 天线 (5)5.6 外壳及其防护性能 (5)5.6.1 外形结构 (5)5.6.2 机械强度 (6)5.6.3 阻燃性能 (6)5.6.4 外壳防护性能 (6)5.6.5 接线端子 (6)5.6.6 加封印 (6)5.6.7 金属部分的防腐蚀 (6)5.6.8 接地端子 (6)5.6.9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6)5.7 绝缘性能要求 (6)5.7.1绝缘电阻 (6)5.7.2绝缘强度 (7)5.7.3 冲击电压 (7)5.8 电磁兼容性要求 (7)5.9 功能要求 (8)5.9.1 功能配置 (8)5.9.2数据采集 (8)5.9.3 数据管理和存储 (9)5.9.4 参数设置和查询功能 (10)5.9.5 事件记录 (11)5.9.6 本地功能 (11)5.9.7 终端维护 (11)6 材料及工艺要求 (12)6.1 线路板及元器件 (12)6.2 终端底座 (12)6.3 终端上盖 (12)6.4 端子座及接线端子 (12)6.5 封印、表壳螺丝及封印螺丝 (13)6.6 端子盖 (13)6.7 翻盖 (13)7 包装要求 (13)7.1 产品标志 (13)7.2 通信模块标识 (13)7.3 包装标志和标识 (13)8 检验规则 (14)8.1 检验分类 (14)8.2 验收检验 (14)8.2.1 项目和建议顺序 (14)8.2.2 不合格判定 (14)8.3 型式检验 (14)8.3.1 周期 (14)8.3.2 抽样 (14)8.3.3 不合格分类 (14)8.3.4 合格或不合格判定 (14)8.4 项目和顺序 (14)9 运行管理要求 (15)9.1 监督抽检 (15)9.2 周期检测 (15)9.3 故障统计分析 (15)1附录 A (16)A.1 集抄终端外观尺寸示意图 (16)A.2 端子定义 (16)A.3 状态指示 (17)A.4 通信模块要求 (17)A.4.1 无线通信模块 (17)A.4.2通讯模块指示灯 (17)A.4.3 通信模块弱电接口管脚定义 (18)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低压集中抄表终端技术规范1 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江苏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低压用户用电信息集中采集的抄表终端的技术条件,是在国家电网公司有关“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标准基础上,根据系统建设的需要,对标准的引用和进一步的补充规定及细化说明,本规定中未提及到的内容以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标准为准。
Q/GDW 379.3-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检验技术规范:集中抄表终端检验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 / GDW212—2008 ICS 29.020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 / GDW379.3 — 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检验技术规范第三部分:集中抄表终端检验技术规范power user electric energy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test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3:concentrate meter reading terminal2009-12-07发布2009-12-07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Q / GDW 379.3 — 2009目次前言................................................................................................................................................................I I 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实验室检验 (2)编制说明 (11)IQ / GDW 379.3 — 2009II前言按照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总体要求,保证智能电网建设规范有序推进,实现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全覆盖、全采集、全预付费”的总体目标,规范统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主站、采集终端、通信单元的功能配置、型式结构、性能指标、通信协议、安全认证、检验方法、建设及运行管理等。
在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基础上,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组织对国内外采集系统建设应用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并充分结合通信技术、微处理器技术、制造工艺等技术的发展,全面梳理国内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相关技术标准,制定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标准。
本部分是《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标准之一,本部分规定了集中抄表终端的实验室检验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低压集中抄表系统采集终端检测装置技术要求
1.概述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低压集中抄表系统采集终端检测装置的技术要求、验收检验内容及制造厂商售后服务要求等,必须满足下列所有条款。
2.规范与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协议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南方电网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上行通讯规约》
《南方电网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采集终端订货及验收技术条件》
《南方电网公司计量自动化终端外形结构规范》
GB/T13729-2002远动终端设备
GB/T11150-2001电能表检验装置
DL/T743-2001电能量远方终端
YD/T1028800MHz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设备总技术规范:移动台部分
YD/T1214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设备技术要求:移动台
Q/GDW376.1-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讯协议》
Q/GDW374.2-2009即第二部分:集中抄表终端技术规范》
DL/T645-1997《多功能电表通讯协议》
DL/T645-2007《多功能电表通讯协议》
3.功能要求
�测试项目,包括;
3.1.电源性能试验
3.2.状态量采集
3.3.交流模拟量采集,包括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
3.4.电能量采集试验检查
3.5.终端实时和当前数据召集检查
♦测量点实时总有功功率
♦测量点实时总无功功率
♦测量点实时三相电压,三相电流
♦实时三相总及分相有功功率
♦实时三相总及分相无功功率
♦实时功率因数
♦当前有功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
♦当前电压,电流相位角
♦当前正向有功电能示值(总、各费率)
♦当前正向无功电能示值
♦当前反向有功电能示值(总、各费率)
♦当前反向无功电能示值
♦当前一/四象限无功电能示值
♦当前二/三象限无功电能示值
♦三相断相统计数据及最近一次断相记录
♦终端日历时钟
♦终端参数状态
♦终端上行通讯状态
♦终端事件计数器当前值
♦终端状态量及变位标志
♦终端与主站当日/月通信流量
♦终端集中抄表状态信息
♦电能表日历时钟
♦电能表运行状态字及其变位标志
♦电能表远程控制状态及记录
♦电能表远程控制操作次数及时间
♦电能表参数修改次数及时间
♦电能表预付费信息
3.6.日冻结数据召集检查
♦电能表的所有电能示值
♦电能表最大需量及时标
♦测量点/总加组日电能量
♦日总最大有功功率及发生时间
♦日P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
♦日正向有功电能量(总、各费率)
♦日正向无功总电能量
♦日反向有功电能量(总、各费率)
♦日反向无功总电能量
♦日正向有功电能示值(总、各费率)
♦日正向无功电能示值
♦日反向有功电能示值(总、各费率)
♦日反向无功电能示值
♦日一/四象限无功电能示值
♦日二/三象限无功电能示值
♦日功率因数区段累计时间
♦终端日供电时间、日复位累计次数
♦终端日控制统计数据、
♦终端与主站通讯流量
♦抄表日有功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
♦抄表日正向有功电能示值(总、各费率)
♦抄表日正向无功电能示值
3.7.负荷曲线召集检查
♦测量点有功功率曲线
♦测量点无功功率曲线
♦电压曲线
♦电流曲线
♦测量点正向有功总电能曲线
♦测量点正向无功总电能曲线
♦测量点反向有功总电能曲线
♦测量点反向无功总电能曲线
♦测量点正向有功总电能示值曲线
♦测量点正向无功总电能示值曲线
♦测量点反向有功总电能示值曲线
♦测量点反向无功总电能示值曲线
♦总功率因数曲线
3.8.月冻结数据召集检查
♦月有功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
♦月总最大有功功率及发生时间
♦月正向有功电能量(总、各费率)
♦月正向无功总电能量
♦月反向有功电能量(总、各费率)
♦月反向无功总电能量
♦月正向有功电能示值(总、各费率)
♦月正向无功电能示值
♦月反向有功电能示值(总、各费率)
♦月反向无功电能示值
♦月一/四象限无功电能示值
♦月二/三象限无功电能示值
♦月电压越限统计数据
♦月不平衡度越限累计时间
♦月电流越限统计数据
♦月功率因数区段累计时间
♦终端月供电时间,月复位累计次数
♦终端与主站月通讯流量
3.9.对时功能
3.10.参数设置与查询
3.11.电能表参数变更事件(费率时段,编程时间,需量清零,脉冲常数,抄表日等) 3.12.电能表示度下降事件
3.13.电能表通信事件
3.1
4.电能表飞走事件
3.15.电能表时间超差事件
3.16.终端参数变更事件
3.17.电压回路异常(断相,失压)事件
3.18.电流回路异常事件
3.19.相序异常事件
3.20.终端485抄表错误事件
3.21.电压越限事件
3.22.电流越限事件
3.23.超负荷事件(视在功率越限事件)
3.2
4.电能表运行状态字变位事件
3.25.终端停/上电事件
3.26.电压/电流不平衡超限
3.27.485数据转发
3.28.载波实时数据召集(集中器载波抄表功能)
3.29.载波日冻结及抄表日数据(集中器载波抄表功能)
3.30.载波月冻结数据(集中器载波抄表功能)
3.31.重点用户数据测试(集中器载波抄表功能)
3.32.载波透明转发[F1](集中器载波抄表功能)
3.33.载波数据转发[F9](集中器载波抄表功能)
3.3
4.载波抄表合格率统计(集中器载波抄表功能)
载波抄表数据补抄(集中器载波抄表功能)
4.技术指标
4.1时钟误差测试
装置精密时基源(测定被检终端时钟误差用)的基本误差极限为:±0.5×10-6。
4.2输出量
4.2.1电压电流量程
输出电压量程:57.7V、100V、220V、380V;
输出电流量程:1A、2.5A、5A、10A、25A。
4.2.2输出负载容量
电压输出:由表位数决定,≥15VA/表位,最小100VA/相;
电流输出:由表位数决定,≥25VA/表位,最小200VA/相;
4.2.3相序
输出三相电压、电流为正相序。
4.2.4输出电量调节
4.2.4.1电压电流调节
a)调节范围:(0%~120%)×量程。
b)调节细度:10%、1%、0.1%、0.01%。
4.2.4.2相位调节
a)调节范围:0°~359.99°;
b)调节细度:10°、1°、0.1°、0.01°。
4.2.4.3频率调节
a)调节范围:45Hz~64.99Hz;
b)调节细度:1Hz、0.1Hz、0.01Hz、0.001Hz。
4.2.5输出功率稳定度
装置调定的输出功率在100s内相对于量程的变化量不超过:0.02%。
4.2.6输出电压电流失真度
装置输出电压、电流失真度(线性负载):≤0.5%;
4.2.7三相电量对称性
任一线电压和相电压与其平均值之差不大于1%;
各相电流与其平均值之差不大于1%;
每个相电流与对应相电压之间的相位差之差不大于2°。
4.2.8谐波设置
a)谐波次数:2~21次;
b)谐波含量:电流2~21次≤40%(相对于基波)
电压2~21次≤40%(相对于基波)
c)谐波相位:0°~359.99°。
4.2.9与终端的通讯方式
通过Internet接受终端信息。
4.2.10测试能力
三表位的集中器,三表位的采集器。
4.2.11工作电源与工作环境
a)工作电源:3×220/380V±15%,50HZ;
b)工作环境:0℃---30℃
5.装置硬件配置
产品工装表表位数为18个,采集器和集中器表位各3个,台架长2米、高1.8米、宽0.7米,主要包含以下硬件设备:
1、三相多功能标准表(含包装铝箱)一台;
2、程控三相功率源一台;
3、串口服务器一台;
4、精密时基源一台;
5、GPS控制器(接收器)一套(含GPS天线);
6、控制柜一套;
7、挂表台一套;
8、电压线缆1套;
9、遥控、遥信、门节点、脉冲、RS485线一套;
10、RS232通讯线一套;
6.技术培训
6.1培训内容包括装置的使用,使用户了解基本原理、功能、运行维护和初步故障排除。
6.2向买方提供使用手册。
6.3安装调试时予以现场指导,并在现场培训。
7.售后服务
7.1对所提供的产品实行免费维护一年。
7.2对所提供的产品实行终身优惠服务,终身优惠提供设备的备品备件。
7.3卖方接到买方通知后24小时到达现场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