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进细胞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一生物第一章笔记整理

高一生物第一章笔记整理

高一生物第一章笔记整理人教版高一生物第一章笔记一、走进细胞(一)从生物圈到细胞1.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运动、摄食、繁殖等。

-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例如:- 人的生殖和发育: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胚胎,进而发育成个体。

- 反射活动:神经细胞(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肌肉细胞在神经细胞的支配下收缩舒张,完成反射。

-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例如,噬菌体寄生在细菌细胞内,艾滋病病毒(HIV)寄生在人体的T淋巴细胞中。

2.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如动物的肌肉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等。

-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如动物的心脏、植物的叶等。

-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如动物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 个体: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

-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例如,一个池塘里的所有鲤鱼。

-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例如,一个池塘里的所有生物(鱼、虾、水草、微生物等)。

-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如一个池塘。

-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的无机环境的总和,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 观察细胞——显微镜的使用- 低倍镜的使用:- 取镜与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偏左的位置,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高中生物必修一走进细胞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走进细胞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进细胞基础知识一、从生物圈到细胞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单细胞生物(能)达成各样生命活动。

(2)多细胞生物依靠各样分化的细胞亲密合作,共同达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3)病毒的生命活动一定在 ( 活细胞内 ) 才能进行。

2、生命系统的构造层次(1)生命系统八个层次:挨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生态系统、(生物圈)。

此中(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

(2)与动物对比,植物(如松树)的构造层次中不拥有(系统)。

二、细胞的多样性和一致性1、细胞学说的成立(1)最初用显微镜察看到微生物的是荷兰的(列文虎克),发现细胞的科学家地英国的罗伯特。

虎克(2)创办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他们提出全部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全部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在此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经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被以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增补。

2、高倍心显微镜的使用(1)在(低)倍镜下察看清楚后,把要放大察看的物象移至(视线中央)。

(2)转动(变换器)使高倍镜正对通光孔。

(3)察看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3、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与动植物、真菌的细胞构造对比。

细菌、蓝藻的细胞构造拥有与真核细胞相像的细胞膜、细胞质,没有(以核膜为界线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为环状的DNA分子,位于无显然界线的地区,这个地区叫(拟核)。

重难点1、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比较比较项目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细胞核有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无成形细胞核、无染色体细胞质有线粒体、叶绿体、高只有核糖体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等细胞器细胞膜细胞膜的化学构成和构造相像细胞壁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是肽聚糖遗传物质DNA DNADNA散布主要在细胞核、线粒拟核、质粒体、叶绿体中也有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一致性(1)都拥有细胞膜、且膜的成分和构造相像。

(2)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

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一知识点整合

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一知识点整合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汇总第一章走进细胞1、细胞学说主要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有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③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2、细胞学说的意义: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3、归纳法: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由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因此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但需要注意存在例外的可能。

)4、支原体(无细胞壁)可能是最小的、最简单的单细胞原核生物。

5、一个分子或原子是系统还是生命系统?说出各自的理由?(分子、原子是系统,因为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一个分子或原子不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

)6、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独立的代谢能力,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7、[长句应答必备]①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非细胞结构生物病毒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②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原核细胞没有。

③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都含有遗传物质DNA。

④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8、①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原生生物是低等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②没有细胞核的细胞≠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③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真核生物,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真核生物。

9、①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细胞壁、大液泡、细胞核、染色后的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叶绿体的形态、染色后的线粒体、染色后的脂肪滴和淀粉粒、荚膜和鞭毛、拟核以及细胞的边界(但看不到细胞膜的具体结构)等。

②电子显微镜能观察到:细胞膜的“三层结构”,核膜(双层膜结构)、核孔、线粒体的双层膜及其内部结构,叶绿体双层膜及其内部结构,中心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核糖体等结构。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进细胞核心概念章及名称课标要求核心概念教学中的一般概念和事实第1章走近细胞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3.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4.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5.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2.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3.生命系统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1.生命系统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2.细胞的类型;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3. 细胞学说的建立、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4. 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概念图: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生物学事实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2.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⒋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三个侧面:生物和外界环境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细胞代谢;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细胞增殖和分化;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基础: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⒌人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受精作用的场所:输卵管;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子宫;⒍父母和子女间遗传物质的桥梁: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⒎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完成缩手反射至少需要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的参与;⒏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IV主要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T淋巴细胞;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9.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组织→器官→系统高等动物具有→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注意:★①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②心肌;平滑肌属组织;血液属于组织层次;骨骼肌属于组织;一块骨骼肌属器官;皮肤属于器官层次..③绿色开花植物有6;绿色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种;特指物种..繁殖组成一个基因库..⑤群落: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仅仅是所有的鱼;..10.生命系统结构层次间的关系:①生物的每层结构都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都进行着生命活动..例如;细胞的分裂与生长、个体的生长与发育、种群变化等..②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九个层次;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具体的生命系统..低等生物其生命系统比较简单;越高等的生物则越复杂;单细胞生物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器官、组织这三个层次;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这说明了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③从最小的生命系统——细胞开始;到最大的生命系统——生物圈;尽管生命系统复杂多样;大小不同;但它们层层相依;紧密联系..★11.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三、为什么说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熟读三遍;能做选择题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1除病毒等少数种类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单细胞生物只由一个细胞构成..3多细胞生物如人由许多细胞构成;这些细胞由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来;并经分化形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组织;进而形成不同的器官、系统;最终构成生物个体..即多细胞生物是在细胞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2.细胞是生物体功能的基本单位★1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完成其增殖;离开寄主细胞;病毒就不能进行任何生命活动..2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由一个细胞完成的;当细胞受损;则不能完成其代谢、分裂繁殖、生长发育、应激性、遗传变异、运动等各项生命活动..3多细胞生物体内的已分化的细胞尽管保持着形态结构的相对独立性;且不同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分别完成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在生物体内它们是分工合作的关系;共同完成生物体的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即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单个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3.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1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能完成生命活动的..2无数实验证明;任何结构完整性被破坏的细胞;都不能实现细胞的完整生命活动..4.生命系统的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更谈不上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等层次..从最小的细胞到最大的生命系统生物圈;尽管层次复杂多样;大小不同;但它们层层相依;都离不开细胞..因此;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四、★方法技巧如何认识病毒1、病毒包括:名字中带病毒两个字的生物和噬菌体从名字来识别一种生物是不是病毒的方法2.病毒的基本物质含遗传物质组成:由蛋白质和一种核酸DNA或RNA组成;所含有的那种核酸DNA或RNA中的一种就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一般是双链结构..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一般是单链结构;不如DNA双链稳定;容易发生基因突变..有的病毒可能还有其它物质..3.病毒的基本结构: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4.病毒的生活方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缺乏与新陈代谢有关的酶和能量;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不能单独在培养基上生存;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故培养基中必须有活细胞..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贮存的遗传信息;利用宿主细胞内的物质和能量;制造新的病毒;这就是病毒的生活和繁殖..病毒由于能通过增殖产生后代故属于生物;5.病毒的繁殖方式以噬菌体为例:增殖一次产生几十到几百个子代病毒;不同于细胞的一分为二的方式..噬菌体增殖过程为: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6、病毒与细菌的区别:病毒比细菌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大约100纳米;没有细胞结构;而细菌是有细胞结构的单细胞生物;大小约为0.5—5微米注意:1米=102厘米=103毫米=106微米=109纳米7.病毒依据寄主类型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胞病毒噬菌体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生物学事实一、基础知识梳理1.细胞的统一性真原核细胞间: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均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细胞的多样性: 表现在形态、大小;细胞核有无;细胞质中的细胞器种类和数量等均不同.3.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类;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⒋蓝藻在水体里由于富营养化而群体聚集会产生水华淡水和赤潮咸水;蓝藻在陆地上群体聚集可形成发菜;⒌蓝藻细胞的细胞膜和真核细胞相似;⒍蓝藻细胞的细胞质中仅含一种细胞器:核糖体;⒎蓝藻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物细菌中的绝大多数是营寄生或腐生生活的异养生物;注意:蓝藻细胞内不含叶绿体二、显微镜使用★1、显微镜的原理:①目镜与物镜比较: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即目镜的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的长度和放大倍数成正比;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③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指物体长度和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有关计算:a.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b.圆形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④显微镜成像规律: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上下左右同时颠倒;旋转1800b→q;d→p;故在移动装片时遵循同向原理如;物象在右下方就往右下方移动装片;⑤视野明暗:在低倍物镜下视野亮;在高倍物镜下视野暗;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⑥工作距离:当显微镜在物像调节清楚时物镜下表面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称为工作距离..物镜放大倍数越大;工作距离越短;物镜放大倍数越放大倍数越大高倍镜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物象越大放大倍数越小低倍镜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物象越小⒉低倍显微镜的使用:①步骤: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观察..②在对光中避免出现一侧亮另一侧暗的现象使用反光镜调节;对好光后尽量不要移动显微镜..③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方法:两眼睁开;用左眼观察;右眼作记录;画图;④污物位置判定:⑤玻片标本:薄;单层或单个细胞;透明的;要使光线能透过标本内部..★3.高倍显微镜使用要点:①找:在低倍镜下找到所要观察的目标并调节清晰为什么要在低倍镜下移动因为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倍数小;但看到的标本的实际面积大;容易找到目标;;②移:移动装片使观察目标处于视野的中央为什么要移动装片由于在装片不动的情况下;高倍镜看到的只是低倍镜视野的中心部分..故需要将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心;再换用高倍镜..如何移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立的像③换: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④调:a.调亮:调大光圈;用凹面镜该步骤非必须b.调清: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不能动粗准焦螺旋;1.原核生物种类较少;如蓝藻如念珠藻、颤藻、蓝球藻、色球藻、发菜等、细菌依照形态分为杆菌、球菌、螺旋菌和弧菌等、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简称:放一只细蓝子注意:①凡是菌字前面有“杆”“球”“螺旋”“弧”字的都是细菌;如大肠杆菌、肺炎球菌、霍乱弧菌等..乳酸菌是个特例是乳酸杆菌的省略..②原核生物一定是单细胞生物;但单细胞生物不一定是原核生物..③原核生物并不都有细胞壁;最小的原核生物是支原体;它没有细胞壁..2.单细胞生物: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单细胞绿藻如衣藻、球藻和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等都是真核生物..不要把他们误认为是原核生物..霉菌如曲霉菌、青霉菌、根霉菌等是多细胞真菌;虽然也带有一个“菌”字;但却是真核生物..注意:①区分原核生物与原生生物..②区分细菌与真菌..四、细胞学说的建立:1、发现过程:①细胞的发现者发现的是死细胞和命名者:1665年;英国的虎克;②创立者:施莱登;施旺2、内容要点:共三点:①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②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③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他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意义:揭示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①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②都含有DN A③都有核糖体;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表现在:除了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学说的建立;明确了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并是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使生物学的研究从个体水平进入了细胞水平;在生物学的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五、生物的多样性、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1.生物的类型——五界分类系统2.细胞的多样性的体现1真、原核细胞结构上的区别列表比较;重点..2不同原核细胞间的形态、结构的差异..3不同真核细胞的形态、结构的差异..①不同种生物之间细胞的多样性:如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肉细胞中还有叶绿体..②同一种生物内部的不同细胞间形态结构和功能存在差异如同为菠菜;叶肉细胞有叶绿体而根尖细胞没有..3.细胞多样性的机制1不同种或个体生物细胞具多样性的根本原因:与“物种遗传特异性基因或DNA分子特异性”有关..2同一个体不同细胞间具多样性的根本原因:与细胞的分化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同一个体内部细胞的多样性表现在细胞的形状、大小、种类、结构等方面的差异;细胞的多样性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原因是同一生物体相同的遗传物质在不同空间不同细胞内;不同时间生长发育的不同时间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详见必修二:基因的表达4.细胞统一性的表现:1化学组成:组成细胞的元素及化合物的种类基本一致;2结构:都具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3增殖方式: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细胞的增殖4遗传物质: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且遗传密码通用详见必修二5能源物质:都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六、你是如何理解生命的1.生物命的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生物体区别于非生物体的根本特征是新陈代谢;它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但是新陈代谢必须在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上才能进行..新陈代谢的物质基础是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在化学元素的基础上组成的化合物;而结构基础是细胞..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当同化作用从外界主动吸收物质并在储存能量大于异化作用分解自身物质并释放能量完成各种生命活动时;生物体就会表现出生长细胞学基础:细胞增殖导致数目增多;细胞生长导致体积增大、发育细胞学基础:细胞分化的现象;一旦生物体发育成熟性成熟就要产生自己的后代;在生殖细胞产生过程中会表现出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同样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生物体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就必须针对变化的环境作出相应的反应;即具有应激性;有了应激性加之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体就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并能够影响环境..2、生长与发育的关系生长是指生物体积由小到大的现象;从结构上看;生物体生长的原因;包括细胞体积的增大和细胞数目的增多;从代谢上看;主要是因为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这也是生物体生长的根本原因;其关系可表示如下图..代谢方面: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细胞生长加快;细胞快速分裂↓↓结构方面: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数目增多↓外观上呈现出生长现象体积增大;长长、长粗等发育一般是指由受精卵经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直至发育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生长是一种量变过程;发育是一种质变过程..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发育是生长的结果;二者既相统一;又相对独立..例如用含甲状腺制剂的饲料饲喂蝌蚪;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发育为“小青蛙”;在这一过程中;生长不明显;但发育却很显著..生殖即产生后代;是生物体发育成熟后的一种特征;生物体通过生殖保证物种的延续..生长、发育和生殖;都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生命特征;是生命物质运动的表现..3、新陈代谢的类型例:说出下列生物的代谢类型a蛔虫、绿眼虫b菟丝子c木耳、青霉d酵母菌e红螺菌、硝化细菌、乳酸菌、破伤风杆菌f艾滋病、噬菌体4、如何区分不同微生物的遗传物质答:⑴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例如:艾滋病病毒HIV、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非典冠状病毒遗传物质是RNA..其它如噬菌体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⑵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如酵母菌⑶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也是DNA;尽管它含有两种核酸;如细菌、支原体、放线菌..。

第一章走近细胞知识点总结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走近细胞知识点总结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走近细胞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过程1、建立过程:(1)维萨里(比利时):发表巨著《人体构造》,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2)比夏(法国):指出器官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3)罗伯特.胡克(英国):第一个发现细胞(死细胞)并命名;(4)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第一次观察到活细胞;(5)施莱登的朋友耐格里:观察了多种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发现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6)魏尔肖(德国):提出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魏尔肖名言: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2、核心内容及其意义:(1)建立者:施莱登(德国)和施旺;(2)核心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一切动植物”而不是“一切生物”,既不包括病毒、真菌和原核生物;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③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细胞分裂是由魏尔肖提出来的,这里只提到了细胞分裂,并未提及是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中的哪一种分裂。

(3)意义:①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②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细胞;③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人了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人分子水平打下基础;④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4)局限性:未说明动植物间的“差异性”(5)科学方法:归纳法①概念: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②分类: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如:所有类型的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部分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注意: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因此,可以用于预测和判断,不过,也需要注意存在的问题。

细胞学说考点聚焦:2个“统一”和3个“未涉及”(1)2个“统一”:①统一了“动植物”(均“由细胞构成”)②统一了“细胞”(细胞均有自己的生命又对整体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均来自老细胞)(2)3个“未涉及”:①未涉及原核生物;②未涉及病毒;③未涉及生物或细胞间的“差异性”。

第1章走近细胞知识清单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第1章走近细胞知识清单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细胞学说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要点如下:(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意义: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对你有哪些启示?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从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从器官到组织。

维萨里揭示了器官水平;比夏揭示了组织水平;(2)显微观察资料的积累——认识细胞。

罗伯特·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木栓组织并命名细胞(死细胞);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细菌、红细胞、精子(活细胞);马尔比基用显微镜广泛观察了动植物的细微结构,如细胞壁和细胞质。

(3)科学观察和归纳概括的结合。

植物学家施莱登(不完全归纳法)提出了植物细胞学说: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

动物学家施旺(不完全归纳法)主要研究了动物细胞的形成机理和个体发育过程,认为:动物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一切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都是从受精卵这个单细胞开始的。

为此,他发表了研究报告《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及一致性的显微研究》(细胞学说诞生)(4)细胞学说在修正中进行。

奈格里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发现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3、怎样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1)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的完成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于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动植物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各种生理活动,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和变异等都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生命系统层次植物: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动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第1章走近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怎样使用高倍显微镜?(1)制作临时装片,基本步骤:擦拭载玻片、盖玻片→滴清水或生理盐水→取材→展平或涂匀→盖上盖玻片→染色(滴染液,吸引)→观察。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 走进细胞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 走进细胞

3.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分为甲、乙、 丙三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甲型。甲型流感病毒又可 分为许多不同的亚型,有的亚型感染人,引起流感, 有的亚型感染鸡、鸭、鸽子等禽类,引起禽流感。 2009年的H1N1高致病流感在全球人群中传播,引起 世界恐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D A.流感病毒的甲、乙、丙三种类型是基因重组产生 B.甲型流感病毒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不 一定含有P元素 C.只能通过高温才能杀灭甲型流感病毒 D.甲型流感病毒与鸭、鹅、鸽子等动物的关系属于 寄生关系
①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②细胞中脂肪的检测;
③线粒体、叶绿体的观察;
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⑤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⑥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⑦低温诱导染色体变异。
对位训练
5.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 确的是 (A ) A.将物镜对准通光孔 B.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观察 C.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在物镜上 D.使用高倍镜时,用粗调节器调节
6.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若发现 视野中微生物如图1所示方向游走,请问应该把 载玻片向图2所示的哪个方向移动 (
C)
A.甲
B.乙
C.丙
D.丁
7. 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被相
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 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A.2个 解析 B.4个 C.8个
及影响它们的生态因素,他们研究的内容属于生态系统
种群 层次。 中的__________
(3)草履虫在这个生命系统中不可能有的结构层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 。 器官、组织、系统
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显微镜的使用 (1)基本原则:不管物像多么好找,任何情况 下都必须先 低 倍镜后高 倍镜观察。 (2)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 在 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1章、走近细胞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1章、走近细胞知识总结

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要点总结:〖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7〗由细胞→个体:体现了高等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历程.同时也体现了生命进化历程.即由单细胞生物进化到多细胞生物。

〖8〗由个体→种群→群落: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9〗由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体现了生物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10〗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具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11〗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12〗病毒、分子或原子不属于生命系统。

表①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结构层次概念举例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细胞、心肌细胞、叶肉细胞等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动物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等。

植物组织:保护组织、分生组织等器官由几种不同的组织共同构成的能完成某一生理功能的结构动物器官:心脏、脑等。

植物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系统能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的组合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个体有若干器官和系统协同完成复杂生命活动的单个生物体(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一个个体)蛙、人、草履虫等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某区域内同种蛙的所有个体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个种群的总和某区域内的蛙及与蛙有关系的所有种群生态系统由群落及其所生存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蛙生活的水域生态系统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构成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要点总结: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1.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走进细胞
基础知识
一、从生物圈到细胞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单细胞生物(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2)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3)病毒的生命活动必须在( 活细胞内 )才能进行。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八个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生态系统、(生物圈)。

其中(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

(2)与动物相比,植物(如松树)的结构层次中不具有(系统)。

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细胞学说的建立
(1)最先用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的是荷兰的(列文虎克),发现细胞的科学家地英国的罗伯特。

虎克
(2)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他们提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在此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2、高倍心显微镜的使用
(1)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正对通光孔。

(3)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3、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与动植物、真菌的细胞结构相比。

细菌、蓝藻的细胞结构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为环状的DNA分子,位于无明显界限的区域,这个区域叫(拟核)。

重难点
1、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比较
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统一性
(1) 都具有细胞膜、且膜的成分和结构相似。

(2) 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

(3) 细胞核和拟核中都含有
DNA 和RNA 两种核酸,且都以DNA 作为遗传物质。

3、常见原核生物及易与之混淆的真核生物
补充: (1)
依据有无细胞结构
病毒(以DNA 为遗传物质,如噬菌体;以RNA 为遗传物质,如
SARS 、HIV ,HIV 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病毒)
有细胞结构生物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单细胞生物,如酵母菌、草履虫 如蓝藻、细菌
多细胞生物,如动植物、霉菌
(2)蓝藻的生活方式为光合自养型,没有叶绿体,但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叶绿色和蓝藻素。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