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与室内陈设设计教案课程

合集下载

10环艺1班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教案模板

10环艺1班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教案模板

10环艺1班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流程。

2. 掌握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基本技能,包括空间规划、色彩搭配、材质选择等。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概念及发展历程2. 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原则和方法3. 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流程和步骤4. 空间规划与功能分区5. 色彩搭配与材质选择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设计原理。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设计实践,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设计方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确保教室空间充足,方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2. 教学材料:准备相关教材、案例资料、设计工具等。

3. 计算机设备:确保每组学生都有足够的计算机设备进行设计实践。

1. 导入:简要介绍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流程。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案例,让学生理解设计原理。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设计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设计方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6. 总结与点评:对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等。

2. 设计作品:评估学生的设计作品,包括创意、执行力和设计原则的应用。

3. 团队协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设计实践中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参观室内设计展览或实际案例现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家具与陈设教案

家具与陈设教案

家具与陈设环境艺术设计本阶段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重要的必修专业课程。

通过对家具与陈设专业课程的学习,了解家具设计以及陈设在室内设计环境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掌握室内环境中家具的设计以及陈设方法的搭配。

六、课时安排:14周共计48学时七、课程学分:3学分八、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九、课程安排:二年级第一学期十、上课时间:2012年09月21日---2013年01月14日(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科基础必修课。

通过熟练的掌握家具材料的特性、家具造型设计的方法、设计原则、设计步骤、要素等,来完成室内环境中家具的设计以及整个空间中家具的陈设与布置,美化整个室内的空间。

为今后的专业设计课打下基础,也作为以后设计表达方式的一种积累。

《家具与陈设》课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完成家具的设计以及家具在整个室内设计空间中的陈设与布置。

通过家具的设计与陈设来展示自己的对室内空间的设计构思、设计创想。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本课程以学生课堂实践与教师讲解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可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如幻灯、VCD机、实物投影仪等来观摩优秀作品,鼓励学生课下多阅读相关书籍,多加练习巩固。

要求学生掌握家具材料的基本特性以及现在比较独特的一些家具材料的应用,了解家具的类型以及制作方法等,通过对家具设计基本步骤的熟悉与掌握,能独立完成家具的设计,以及家具在室内空间中的陈设。

(三)教学重点、难点家具与陈设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对整个室内空间中比较重要的家具的设计,以及家具在整个室内空间的陈设,其合理性、人机工学等的要求非常高,让学生掌握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家具与陈设课程主要表现家具作品以及家具在整个室内李彤空间的陈设,协调以及合理性是课程中的重点。

(四)、课程考核本课程实行随堂作业考核。

每阶段课程结束,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业,由教研室主任组织3名教师组成课程考核小组,进行集体评分,并结合教学进程管理表的记录,评定课程考核成绩。

家具与室内陈设设计教案

家具与室内陈设设计教案
第二节中国古代家具(2课时)
教学重点:
明代家具的分类、特点
教学难点:
明式家具的造型特点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学习,要学生了解古代家具的历史,理解明式家具的艺术风格,掌握明式家具的分类特点及明式家具的造型特点。
一、中国古代家具设计概况
1、萌芽发生时期
史前、夏商、西周。
该时期家具的点:
神秘威严(商周)
商朝是我国青铜工艺发达的极盛时期。当时将铜锡合金制成兵器、礼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工艺品等,创造了辉耀人间的青铜文化,其中很多用具已具有木器家具的雏形。
2、成长壮大时期
(1)春秋战国
战国时期彩绘木床战国时期卷云文案
(2)秦汉时期家具的特点:写实精炼
汉代时期八龙案
3、发展普及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1)此时期延续了秦汉时期以床榻为起居中心的方式,此时各种家具的种类更多,此时期由受佛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起居方式开始向垂足而坐过渡。唐代是我国高低型家具并行发展时期,当时人们的起居习性呈现席地而坐、伸足平座、侧身斜坐、和垂足而坐同时并存的景象。唐末是中国家具形式由过渡至形成的重要时期,之后垂足而坐成为人们起居的主要形式和习惯。
作为精神文化,家具具有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对话功能,娱乐功能等。家具以其特有的功能形式和艺术形象长期地呈现在人们的生活空间中,潜移默化地唤起人们的审美情趣,培养人们的审美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同时家具也以艺术形式直接或间接地通过隐喻符号或文脉思想,反映当时的社会思想与宗教意识,实现象征功能与对话功活动方式
生活方式在我国并无统一的定义。一般说,生活方式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基础上产生,在诸多主客观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人们生活活动的典型方式和总体特征。就是设计一种生活方式,如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烹调方式、进餐方式……。

家具与陈设教案

家具与陈设教案

家具与陈设教案家具与陈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具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了解家具的功能和装饰作用。

3.培养学生对家具和陈设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4.了解不同风格的家具和陈设风格。

5.能够进行简单的家居设计和陈设。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1.家具的分类和功能。

2.家具与陈设的装饰作用。

3.家具和陈设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培养。

4.家具与陈设的不同风格。

5.家居设计和陈设的基本技巧。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与实物展示相结合,以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进行展示。

2.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家居设计和陈设实例分析和讨论。

3.学生实践操作,进行家具和陈设的摆放和布置。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用图片展示不同风格的家具和陈设,引导学生思考家具和陈设的作用。

2.知识点讲解:(1)家具的分类和功能。

- 教师给出家具的分类列表,并详细解释不同家具的功能。

-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并进行互动讨论。

(2)家具与陈设的装饰作用。

- 教师介绍家具和陈设在装饰中的作用,并给出相关实例进行解释。

- 学生针对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3)家具和陈设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培养。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具和陈设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并给出相关案例进行讲解。

-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和总结。

(4)家具与陈设的不同风格。

- 教师介绍不同风格的家具和陈设,并分别展示相关图片。

- 学生观察图片进行讨论和总结,了解不同风格的特点。

(5)家居设计和陈设的基本技巧。

- 教师介绍家居设计和陈设的基本技巧,并给出相关例子进行讲解。

- 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进行家具和陈设的摆放和布置。

3.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教师指导,进行家具和陈设的摆放和布置。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4.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回顾。

五、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讨论情况。

2.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和实践操作。

3.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设计作品。

六、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和材料。

室内软装与陈设设计课程教案模板+授课计划模板+单元教案参考案例

室内软装与陈设设计课程教案模板+授课计划模板+单元教案参考案例

室内软装与陈设设计课程教案模板+授课计划模板+单元教案参考案例本教学单元将介绍室内软装与陈设设计的七大品与美学摆放形式,让学生了解软装设计的特点与设计依据。

概念与属性含义及内容(30分钟)讲解室内软装与陈设设计的概念,包括其分类和应用领域。

介绍软装七大品的定义和特点。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软装七大品的应用场景和设计技巧。

设计案例分享(25分钟)教师分享软装设计的成功案例,并分析其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

课程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要点。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软装设计的特点和设计依据,掌握软装七大品的定义和应用技巧。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软装设计的美学摆放形式和与装修、装潢设计的区别。

课程导入(5分钟):引入建筑空间的重要性,以及室内软装与陈设设计在其中的作用。

室内软装与陈设设计的概念与属性含义及内容(35分钟):建筑是人类为满足各种需求而营造的空间环境,而室内软装与陈设设计则是对建筑空间进行美化和完善,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精神需求。

讲解室内软装与陈设设计的发展过程和流派,包括以艺术和宗教制度为中心的设计、东西方两种装饰风格并存时期以及现代室内软装与陈设设计。

小组讨论(5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室内软装与陈设设计的特点和设计依据,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设计案例分享(30分钟):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室内软装与陈设设计案例,讲解设计思路和理念,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课程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室内软装与陈设设计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研究和生活中多加关注。

思考题、作业和教学反思:提出思考题和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深入思考和研究。

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关于国内装饰设计的看法(可选):讲解国内装饰设计的演变过程,探讨其特点和发展趋势。

教学关键点:不同流派的室内软装与陈设设计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

时间安排:课程导入(5分钟)介绍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

10环艺1班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教案模板

10环艺1班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教案模板

10环艺1班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流程;(2)培养学生运用设计元素和设计原则进行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创新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发展趋势;(2)利用设计软件,培养学生进行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实践能力;(3)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二、教学内容1. 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基本概念(1)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定义;(2)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作用;(3)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分类。

2. 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原则(1)功能性与舒适性;(2)审美与个性;(3)和谐与平衡;(4)经济性与实用性。

3. 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流程(1)前期调研与分析;(2)设计构思与方案;(3)设计实施与调整;(4)设计评价与反馈。

4. 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创新方法(1)打破传统思维框架的设计方法;(2)结合现代科技的设计方法;(4)绿色环保的设计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流程;(2)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创新方法。

2. 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设计原则进行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2)如何运用创新方法进行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和contemporary 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设计原则和创新方法;2. 实践操作法:利用设计软件,培养学生进行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实践能力;3. 小组讨论法:以小组形式,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和参考书:为学生提供相关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教材和参考书;2. 设计软件:确保学生可以正常使用设计软件进行实践操作;3. 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网络资源,以便于案例分析和资料查询。

家具与陈设教案

家具与陈设教案

家具与陈设教案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家具与陈设环境艺术设计本阶段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重要的必修专业课程。

通过对家具与陈设专业课程的学习,了解家具设计以及陈设在室内设计环境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掌握室内环境中家具的设计以及陈设方法的搭配。

六、课时安排:14周共计48学时七、课程学分:3学分八、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九、课程安排:二年级第一学期十、上课时间:2012年09月21日---2013年01月14日(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科基础必修课。

通过熟练的掌握家具材料的特性、家具造型设计的方法、设计原则、设计步骤、要素等,来完成室内环境中家具的设计以及整个空间中家具的陈设与布置,美化整个室内的空间。

为今后的专业设计课打下基础,也作为以后设计表达方式的一种积累。

《家具与陈设》课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完成家具的设计以及家具在整个室内设计空间中的陈设与布置。

通过家具的设计与陈设来展示自己的对室内空间的设计构思、设计创想。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本课程以学生课堂实践与教师讲解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可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如幻灯、VCD机、实物投影仪等来观摩优秀作品,鼓励学生课下多阅读相关书籍,多加练习巩固。

要求学生掌握家具材料的基本特性以及现在比较独特的一些家具材料的应用,了解家具的类型以及制作方法等,通过对家具设计基本步骤的熟悉与掌握,能独立完成家具的设计,以及家具在室内空间中的陈设。

(三)教学重点、难点家具与陈设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对整个室内空间中比较重要的家具的设计,以及家具在整个室内空间的陈设,其合理性、人机工学等的要求非常高,让学生掌握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家具与陈设课程主要表现家具作品以及家具在整个室内李彤空间的陈设,协调以及合理性是课程中的重点。

10环艺1班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教案模板

10环艺1班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教案模板

10环艺1班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流程;(2)培养学生运用设计元素和设计原则进行创意设计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技巧,提高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2)运用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进行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技能;(3)采用小组讨论、评价,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兴趣,增强专业认同感;(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注重生态的设计理念;(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文因素在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 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原则与方法;3. 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流程与步骤;4. 设计元素的运用;5. 设计原则在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流程;(2)设计元素和设计原则在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设计元素进行创意设计;(2)如何灵活运用设计原则解决实际设计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流程;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设计方法;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设计技能;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相关教材、案例图片、设计工具;2. 教室环境:宽敞的教室,方便学生实践操作和交流讨论;3. 设备:投影仪、电脑、打印机、画板、设计工具等。

六、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优秀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案例,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包括定义、分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家具设计教学重点:陈设与家具在室内环境中的作用教学难点:家具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法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外家具尤其是明式家具的发展史、风格及特征。

理解掌握家具的文化特征及人体程学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掌握家具设计原则及方法,领会家具在室内陈设的意义。

教学手段:本课程的基础性、认识性很强,在教学中安排一定的实践活动,并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课时分配:理论课时6课时第一节家具设计的概论(2课时)教学重点:家具的特性教学难点:家具的文化特征教学目的:通过本节学习,了解家具的定义,理解家具与生活方式,掌握家具的特性,家具文化特征.一、家具概述1.家具是人类维持日常生活,从事生产实践和开展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器具。

家具的历史可以说同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它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反映了不同时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力水平,融科学、技术、材料、文化和艺术于一体。

家具除了是一种具有实用功能的物品外,更是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形态的艺术品。

几千年来,家具的设计和建筑、雕塑、绘画等造型艺术的形式与风格的发展同步,成为人类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从公元前4000多年的古埃及王朝一直到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前,家具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木器的历史。

多个世纪来东西方家具一直在木器的范畴中不断改进家具的造型和工艺技术,逐步的演变为一种精雕细刻的手工艺品,过分追求装饰,削弱家具作为生活器具所必需的功能。

⑴木器历史一直到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后,家具的发展才进入了工业化的发展轨道,在现代设计思想的指导下,根据“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摒弃了奢华的雕饰,提炼了抽象的造型,结束了木器手工艺的历史,进入了机器生产的时代。

⑵机器生产时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现代家具的设计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环境产品、城市设施、家庭空间、公共空间和工业产品。

在家具的内涵与外延空间上不断扩大,功能更加多样,造型千变万化,更加日趋完美,成为创造和引领人类新的生活与工作方式的物质器具和文化形态。

家具在当代已经被赋于了最宽泛的现代定义--家具:英文为furniture,funishing,来自于法文founiture和拉丁文mobilis,即是家具、设备、可移动的装置、陈设品、服饰品等含义。

二、现代家具的特性1.家具使用的普遍性家具使用的普遍性在古代家具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现代社会中家具更是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家具以其独特的功能贯穿于现代生活的一切方面:工作、学习、教学、科研、交往、旅游以及娱乐、休息等衣食住行的有关活动中,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家具也处在发展变化之中。

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宾馆家具、商业家具、现代办公家具,以及民用家具中的音像柜、首饰柜、酒吧、厨房家具、儿童家具等,特别是信息时代的SOFO办公家具,更是现代家具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门类,它们以不同的功能特性,不同的文化语汇,满足了不同使用群体的不同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2.家具功能的两重性家具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功能物质产品,而且是一种广为普及的大众艺术,它既要满足某些特定的直接用途,又要满足供人们观赏,使人在接触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某种审美快感和引发丰富联想的精神需求。

它既要涉及到材料、工艺、设备、化工、电器、五金、塑料等技术领域,又与社会学、行为学、美学、心理学等社会学科以及造型艺术理论密切相关。

所以说家具既是物质产品,又是艺术创作,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家具双重性特点。

3.家具的社会性家具的类型、数量、功能、形式、风格和制作水平,以及社会家具的占有情况,还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在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物质文明的水平以及历史文化特征。

家具是某一国家或地域在某一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是某种生活方式的缩影,是某种文化形态的显现。

因而家具凝聚了丰富而深刻的社会性。

三、家具与生活方式1.生活方式是人们在一切社会生活领域中的活动方式生活方式在我国并无统一的定义。

一般说,生活方式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基础上产生,在诸多主客观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人们生活活动的典型方式和总体特征。

就是设计一种生活方式,如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烹调方式、进餐方式……。

2.家具是生活方式的缩影不同的个人、群体、阶级、民族、国家和社会形态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在每一个特定的社会形态和历史发展阶段中,又有反映该时代或该社会本质属性的,在人们的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生活方式的基本特点生活方式的产生,形成和发展除了受生产方式的制约外,还要受到自然环境、政治制度、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多种条件的制约。

各种生活方式的缩影。

四、家具与文化形态1.文化的概念与家具文化文化是一个有着狭义和广义之别的词汇,狭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设施;而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一词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时至今日,人们多采用规范性的定义,即把文化看作是一种生活方式,样式或行为模式。

人类的一切文化都是从造物开始。

以及表达这些概念的符号:语言、图像、色彩、形态、内容、文字……。

这些符号作为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工具,又进一步激发了造物活动的深化。

中外家具的发展史便是人类造物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化在家具产品上的充分显现。

首先,家具是一类社会物质产品,作为重要的物质文化形态,表现为直接为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学习、交际和文化娱乐等活动服务。

同时家具又是一门生活艺术,它结合环境艺术,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等,直接反映我们创造了什么样的文化,它以自己特有的形象和符号来影响和沟通人的情感,对人的情感,对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是人类理解过去,表现今日,规划将来的一种表现形态,有着历史的连续性和对未来的限定性。

因而,家具是一种文化形态。

2.家具文化的整合性家具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艺术文化的整合。

作为物质文化,家具是人类社会发展、物质生活水准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家具的品类和数量反映了人类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家具材料是人类利用大自然和改造大自然的系统记录,家具的结构。

科学和工艺技术反映了工艺技术的进展和科学的发展状态。

作为精神文化,家具具有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对话功能,娱乐功能等。

家具以其特有的功能形式和艺术形象长期地呈现在人们的生活空间中,潜移默化地唤起人们的审美情趣,培养人们的审美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

同时家具也以艺术形式直接或间接地通过隐喻符号或文脉思想,反映当时的社会思想与宗教意识,实现象征功能与对话功能。

3.家具文化的特征家具是一种丰富的信息载体与文化形态,家具文化作为一种物质生产活动,其品类数量必然繁多,风格各异,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风格变化和更新浪潮,还将更加迅速和频繁,因而家具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地或多或少地反映出如下特征。

①地域性特征:不同地域地貌,不同的自然资源,不同的气候条件,必然产生人的性格差异,并形成不同的家具特性,就我国南、北方的差异而言,北方山雄地阔,北方人质朴粗犷,家具则相应表现为大尺度,重实体,端庄稳定。

南方山青水秀,南方人文静细腻,家具造型则表现为精致柔和奇巧多变,关于家具造型过去有“南方的腿北方的帽”之说法,也就是说北方的柜讲究大帽盖,多显沉重,而南方的家具则追求脚型的变化,多显秀雅。

在家具色彩方面,北方喜欢深沉凝重,南方则更喜欢淡雅清新。

②时代性特征:和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一样,家具的发展也有其阶段性,即不同历史时期的家具风格显现出家具文化不同的时代特征。

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浪漫时间、现代和后现代均表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与个性。

雕细琢,或简洁质朴,均留下了明显的手工痕迹。

在工业社会,家具的生产方式为工业批量生产,产品的风格则表现为现代式,造型简洁平直,几乎没有特别的装饰,主要追求一种机械美、技术美。

在当代信息社会,家具又转而注重文脉和文化语义,因而家具风格呈现了多元的发展趋势,既要现代化,要反映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反映当代的技术、材料和经济特点,又要在家具艺术语言上与地域、民族、传统、历史等方面进行同构与兼容。

从共性走向个性,从单一走向多样,家具均表现出强烈的个人色彩,正是当前家具的时代性特征。

第二节中国古代家具(2课时)教学重点:明代家具的分类、特点教学难点:明式家具的造型特点教学目的:通过本节学习,要学生了解古代家具的历史,理解明式家具的艺术风格,掌握明式家具的分类特点及明式家具的造型特点。

一、中国古代家具设计概况1、萌芽发生时期史前、夏商、西周。

该时期家具的点:神秘威严(商周)商朝是我国青铜工艺发达的极盛时期。

当时将铜锡合金制成兵器、礼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工艺品等,创造了辉耀人间的青铜文化,其中很多用具已具有木器家具的雏形。

2、成长壮大时期(1)春秋战国战国时期彩绘木床战国时期卷云文案(2)秦汉时期家具的特点:写实精炼汉代时期八龙案3、发展普及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1)此时期延续了秦汉时期以床榻为起居中心的方式,此时各种家具的种类更多,此时期由受佛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起居方式开始向垂足而坐过渡。

唐代是我国高低型家具并行发展时期,当时人们的起居习性呈现席地而坐、伸足平座、侧身斜坐、和垂足而坐同时并存的景象。

唐末是中国家具形式由过渡至形成的重要时期,之后垂足而坐成为人们起居的主要形式和习惯。

(2)此时期家具的特点:丰满华丽(唐)4、成熟鼎盛时期(宋元、明、清)(1)宋代家具是我国起居方式由席地跪坐转变到垂足而坐的确立时期,也是高形家具的形成阶段。

(2)宋代家具装饰的最大特点:融构造与构件于一整体之中。

宋代家具表现出的特点:典雅柔美(3)中国家具发展经历由简陋而繁美,重实用与观赏相结合的演进过程。

至明代,家具制作技艺在继承宋代小木工工艺上日臻成熟,家具表现出结构严谨、线条简洁流畅、做工精湛、用料考究、造型典雅隽秀和尺寸与比例科学合理等特点,形成举世闻名的“明式家具”风格。

二、明代家具分类及特点(一)明式家具按使用途径可以分为五大类:椅凳类、桌案类、床榻类、柜架类、其它类1.椅凳类(1)杌凳(2)坐墩三线秀墩五开光秀墩(3)交杌俗称“马扎”,是古代的胡床,它自东汉从西域传入中土后,流传甚广,基本形式为8条直木构成(4)长凳即为一种小条凳,是一件民间日用品,二人并坐而得名(5)椅可分为靠背椅、扶手椅、圈椅、交椅。

除圈椅、交椅外,有扶手的均为靠背椅2.扶手椅可分为三种,一种为玫瑰椅;一种为四出头官帽椅;另一种为圆椅。

3、桌案类炕桌、炕几、炕案香几酒桌、半桌这两种形制较小的长方形桌案,常用于酒宴之上。

洒桌上边缘多起阳线一条,名叫拦水线,半桌半桌约相当于半张八仙桌的大小,又叫接桌,一张八仙桌不够用的时候,就加一个半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