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PPT课件
合集下载
早产ppt课件完整版(2024)

04
并发症处理及风险评估
Chapter
常见并发症介绍
早产儿消化系统功能较弱,容易 出现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 肠炎等问题。
早产儿免疫系统功能较弱,容易 感染各种病原体,导致败血症、 脑膜炎等严重疾病。
呼吸系统并发症 消化系统并发症 神经系统并发症 感染并发症
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容 易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暂停等症 状。
早产诊断与治疗技术不断更新
随着对早产认识的深入,预防早产将成为 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早产诊断与治疗技 术将不断更新和完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 率和生存质量。
多学科协作模式将得到推广
早产相关研究将更加深入
未来早产防治工作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 产科、儿科、新生儿科等,共同为母婴健 康保驾护航。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以及时了解胎儿的生长 发育情况和孕妇的身体状 况。
高危因素筛查
对于有早产高危因素的孕 妇,应进行更加密切的监 测和管理,以降低早产风 险。
及时处理并发症
孕妇在孕期如出现并发症 ,应及时就医并接受相应 治疗,以避免对胎儿的不 良影响。
03
早产治疗方法及措施
Chapter
药物治疗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Chapter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早产定义及分类
详细阐述了早产的概念 、分类标准,以及早产
在临床上的重要性。
早产危险因素
系统介绍了导致早产的 各种危险因素,包括母 体因素、胎儿因素和环
境因素等。
早产预防策略
重点讲解了预防早产的 有效措施,包括加强孕 期保健、控制孕期并发
早产ppt课件完整版
目录
• 早产概述 • 早产预防策略 • 早产治疗方法及措施 • 并发症处理及风险评估 • 早产儿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早产儿的护理ppt课件

洗手:在接触早产儿前,家长和护理人员应洗手,避免将细菌和病毒带入早产儿的生活环境
定期检查:定期对早产儿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感染和疾病
疫苗接种:根据早产儿的身体状况,及时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
保暖与舒适
01
保持室内温度适中,避免过冷或过热
02
穿着适当的衣物,避免过紧或过松
03
使用柔软的床垫和被子,确保舒适
03
培训方式:线上课程、线下讲座、实践操作等
04
培训效果评估:通过家长满意度调查、技能测试等方式评估培训效果
6
总结与展望
早产儿护理的重要性与挑战性
早产儿护理的重要性:早产儿由于发育不完全,需要特别护理,以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01
早产儿的特点:体重轻、器官发育不完全、免疫力低下等,需要特别关注。
02
早产儿需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减少感染风险
早产儿需要接种疫苗,以增强免疫力
早产儿需要定期进行免疫功能检测,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4
早产儿的护理措施
保持环境清洁与安全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空气污染
定期清洁早产儿的衣物、玩具和用品
保持室内温度适中,避免过冷或过热
避免早产儿接触有毒物质和过敏原
定期检查早产儿的床铺、座椅和玩具,确保安全无隐患
合理喂养与营养支持
01
母乳喂养:早产儿应优先选择母乳喂养,有助于生长发育
02
营养补充:根据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需求,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
03
喂养方式: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避免过度喂养
04
监测体重:定期监测早产儿的体重变化,调整喂养方案
预防感染与疾病
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清洁早产儿的居住环境,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2024版早产儿的家庭护理PPT课件

学习早产儿相关知识
了解早产儿的生理特点、护理要点和常见问题,增强家长的信心和 应对能力。
寻求社会支持
加入早产儿家长互助组织,与其他家长分享经验、互相支持,减轻心 理压力。
亲子互动游戏推荐
抚触游戏 通过轻柔的抚触和按摩,促进早产儿 的触觉发育和亲子情感交流。
视觉游戏
使用黑白或彩色玩具、图片等视觉刺 激物,促进早产儿的视觉发育。
危险因素
如多胎妊娠、羊水过多或过少、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妊娠期高血备与优化
REPORTING
室内温度与湿度调节
保持适宜的温度
定时通风
早产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室内温 度应保持在24-26℃,避免过冷或过 热。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 鲜,避免细菌滋生。
控制湿度
关注早产儿的智力发展情况,包括语 言、认知、社交等方面的表现。
注意观察早产儿的运动发育情况,如 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动作 是否落后于同龄儿。
如发现异常表现,及时就诊并进行干 预治疗。
PART 06
心理关爱与成长支持体系 建设
REPORTING
家长心理调适指南
接受现实,积极面对
早产儿出生可能会给家庭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家长需要接受现实, 积极面对,并寻求专业帮助。
喂养量与频率
根据宝宝体重、年龄等调整喂养量 与频率。注意观察宝宝反应,避免 过度喂养或喂养不足。
辅食添加时机及方法
添加时机 一般建议在早产儿矫正年龄满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在 此之前,应咨询医生意见。
添加原则 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原则,逐步增加辅 食种类和量。注意观察宝宝反应,及时调整辅食添加计划。
避免过度摩擦
在清洁和护理过程中,避免过度 摩擦早产儿的皮肤,以免损伤角
了解早产儿的生理特点、护理要点和常见问题,增强家长的信心和 应对能力。
寻求社会支持
加入早产儿家长互助组织,与其他家长分享经验、互相支持,减轻心 理压力。
亲子互动游戏推荐
抚触游戏 通过轻柔的抚触和按摩,促进早产儿 的触觉发育和亲子情感交流。
视觉游戏
使用黑白或彩色玩具、图片等视觉刺 激物,促进早产儿的视觉发育。
危险因素
如多胎妊娠、羊水过多或过少、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妊娠期高血备与优化
REPORTING
室内温度与湿度调节
保持适宜的温度
定时通风
早产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室内温 度应保持在24-26℃,避免过冷或过 热。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 鲜,避免细菌滋生。
控制湿度
关注早产儿的智力发展情况,包括语 言、认知、社交等方面的表现。
注意观察早产儿的运动发育情况,如 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动作 是否落后于同龄儿。
如发现异常表现,及时就诊并进行干 预治疗。
PART 06
心理关爱与成长支持体系 建设
REPORTING
家长心理调适指南
接受现实,积极面对
早产儿出生可能会给家庭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家长需要接受现实, 积极面对,并寻求专业帮助。
喂养量与频率
根据宝宝体重、年龄等调整喂养量 与频率。注意观察宝宝反应,避免 过度喂养或喂养不足。
辅食添加时机及方法
添加时机 一般建议在早产儿矫正年龄满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在 此之前,应咨询医生意见。
添加原则 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原则,逐步增加辅 食种类和量。注意观察宝宝反应,及时调整辅食添加计划。
避免过度摩擦
在清洁和护理过程中,避免过度 摩擦早产儿的皮肤,以免损伤角
早产儿疾病PPT演示课件

VS
添加原则
从少量、单一品种开始,逐渐增加品种和 数量;先添加易消化、不易过敏的食物, 如米粉、蔬菜泥等;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 ,如出现过敏或不适,应立即停止添加并 咨询医生。
04
早产儿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措施
呼吸系统疾病防治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肺部发育不成熟,易导致呼吸窘迫。 应给予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机械通气等 。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深入研究早产儿生理特点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早产儿的生理特点将有更全 面的认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发展新的治疗手段和药物
针对早产儿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未来有望发展新的治疗手 段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和患儿生存质量。
加强医疗资源建设和优化
政府和社会将加大对早产儿医疗资源的投入力度,推动优 质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确保更多早产儿能够得到及时有 效的救治。
分类
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可分为适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和大于胎龄儿。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早产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宫内 感染、母体疾病(如高血压、糖 尿病等)、子宫畸形、宫颈功能 不全、多胎妊娠、胎盘异常等。
危险因素
早产的危险因素包括孕妇年龄过 小或过大、既往早产史、孕期吸 烟、饮酒或滥用药物、营养不良 、精神压力过大等。
运动发育迟缓
社会适应能力差
早产儿的运动发育也可能受到影响,如肌 张力异常、运动协调性差等。
由于以上因素的影响,早产儿在社会适应 方面也可能存在困难,如与同龄人交往能 力差、自信心不足等。
家庭环境对心理行为影响
家庭氛围
和谐、稳定的家庭氛围对早产儿 的心理行为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能够增强其安全感。
早产儿ppt课件

预后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
影响因素
早产儿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诞 生时体重、胎龄、是否存在并发症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和 认知能力。
注意事项
家长在照料早产儿时应特别注意提供 良好的营养、适宜的环境和充足的关 爱,同时要关注宝宝的情感需求,促 进其情感和社会化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CATALOGUE
早产儿护理要点
保暖持室内温度在24-26℃,并根据早 产儿的体重和诞生日龄进行调整,以 确保宝宝舒适。
保持宝宝的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 尿布,以减少皮肤刺激和不适感。
穿着适当
为宝宝选择柔软、舒适、宽松的衣物 ,避免过紧或过厚,以利于宝宝的体 温调节。
日常护理指导
穿着舒适
为宝宝选择柔软、舒适、透气的衣服和尿布 ,确保宝宝舒适。
睡眠指导
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保持安静舒适的睡眠 环境,有助于宝宝健康成长。
皮肤护理
定期给宝宝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涂抹 适量的润肤霜。
卫生习惯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剪指甲等 ,以下落感染风险。
预防接种与定期体检
预防感染
减少接触
严格控制探视人数,尽量 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接触, 以下落交叉感染的风险。
清洁和消毒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 清洁和消毒宝宝的用具、 玩具等物品,确保环境卫 生。
手卫生
医护人员和家长接触宝宝 前后应洗手或使用手消毒 液,以减少细菌传播。
监测与评估
生命体征监测
定期监测宝宝的体温、心率、呼 吸等生命体征,以及时发现特殊
情况。
定期评估神经发育
对宝宝的神经发育进行定期评估, 如发现特殊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预防接种
早产儿的护理ppt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教育与培训: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护理技能和应对能力
团队协作:建立良好的团队协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社会资源的利用和支持
家庭支持:家庭成员的关爱和陪伴,提供心理安慰和帮助
社会组织:寻求专业社会组织的帮助,如早产儿关爱协会等
医疗资源:利用医疗资源,如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等
教育机构:寻求教育机构的帮助,如特殊教育学校等
提供充足的营养,保证早产儿的健康成长
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给予早产儿关爱和陪伴
3
2
1
4
5
6
早产儿的疾病管理
3
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和管理
呼吸机支持:使用呼吸机为早产儿提供呼吸支持,维持正常呼吸功能
01
药物治疗:使用药物如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等,缓解呼吸窘迫症状
02
营养支持:提供足够的营养,帮助早产儿恢复健康
更加注重个性化护理:针对不同早产儿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引进先进的护理技术和设备,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加强家庭参与:鼓励家长参与早产儿的护理,提高家庭护理能力
加强跨学科合作:与儿科、产科、营养科等学科合作,共同提高早产儿护理水平
加强护理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早产儿护理人才
睡眠管理
保持安静:为早产儿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控制光线:避免强光直射,保持适当的光线亮度
调整温度:保持室内温度适中,避免过冷或过热
调整作息:帮助早产儿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01
03
02
04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洁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产品
汇报人
教育与培训: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护理技能和应对能力
团队协作:建立良好的团队协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社会资源的利用和支持
家庭支持:家庭成员的关爱和陪伴,提供心理安慰和帮助
社会组织:寻求专业社会组织的帮助,如早产儿关爱协会等
医疗资源:利用医疗资源,如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等
教育机构:寻求教育机构的帮助,如特殊教育学校等
提供充足的营养,保证早产儿的健康成长
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给予早产儿关爱和陪伴
3
2
1
4
5
6
早产儿的疾病管理
3
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和管理
呼吸机支持:使用呼吸机为早产儿提供呼吸支持,维持正常呼吸功能
01
药物治疗:使用药物如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等,缓解呼吸窘迫症状
02
营养支持:提供足够的营养,帮助早产儿恢复健康
更加注重个性化护理:针对不同早产儿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引进先进的护理技术和设备,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加强家庭参与:鼓励家长参与早产儿的护理,提高家庭护理能力
加强跨学科合作:与儿科、产科、营养科等学科合作,共同提高早产儿护理水平
加强护理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早产儿护理人才
睡眠管理
保持安静:为早产儿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控制光线:避免强光直射,保持适当的光线亮度
调整温度:保持室内温度适中,避免过冷或过热
调整作息:帮助早产儿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01
03
02
04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洁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产品
早产儿课件PPT课件

蛋白质需求量大
早产儿身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需要 更多的蛋白质来支持生长发育。
母乳喂养优势及技巧
母乳喂养优势
母乳可提供早产儿所需的 全面营养,同时有助于增 强免疫力、促进智力发展 等。
母乳喂养技巧
早产儿吸吮能力较弱,需 采用特殊的哺乳姿势和喂 养方法,如侧卧哺乳、挤 压乳房等。
母乳强化剂使用
对于部分早产儿,医生建 议使用母乳强化剂以提高 母乳的营养密度。
早产儿课件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早产儿概述 • 早产儿生理特点 • 早产儿营养需求与喂养策略 • 早产儿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 早产儿心理行为发展及干预措施 • 总结与展望
01
早产儿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259 天)的新生儿,其中胎龄小于28 周者称为极早早产儿或超未成熟 儿。
社会对早产儿家庭的关注和支 持将不断加强,为早产儿家庭
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加强呼吸道管理,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促进肺部发育。
呼吸道感染
注意手卫生和环境清洁,避免交叉感染,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消化系统疾病防治策略
喂养不耐受
采用少量多次喂养方式,逐渐增加奶量,避免过 度喂养。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保持肠道通畅,避免感染,必要时手术治疗。
胃食管反流
调整喂养姿势和奶量,避免过度喂养和哭闹时喂 奶。
。
02
认知行为疗法
引导早产儿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改善情绪和行为问题。
03
家庭干预
对家庭环境进行评估和干预,提高父母的育儿技能和改善家庭氛围。
早产儿的护理ppt课件

04 定期进行健康 检 查 :定 期 进 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 疗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如何帮助早产儿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等。
保持安静: 为早产儿创 造一个安静、 舒适的睡眠 环境,避免 噪音干扰。
规律作息: 帮助早产儿 建立规律的 作息时间, 包括喂食、 换尿布、玩 耍和睡眠等。
调整光线: 在早产儿睡 觉时,尽量 保持室内光 线昏暗,避 免光线刺激 影响睡眠。
早产儿肠道菌 群失调,可能 导致肠道感染 和炎症。
3
早产儿营养吸 收能力较差, 容易出现营养 不良、贫血等 问题。
4
早产儿容易出 现胃食道返流, 导致呕吐、呛 咳等问题。
神经系统问题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早产儿神经系统 发育不成熟,易 出现神经系统问 题
常见问题包括脑 损伤、脑瘫、癫 痫等
围的差异
头围变化与早 产儿发育状况
的关系
其他生长发育指标的变化
01
体重:早产儿出生时体重较 轻,但出生后体重增长迅速
02
身高:早产儿出生时身高较 短,但出生后身高增长较快
03
头围:早产儿出生时头围较 小,但出生后头围增长较快
04
胸围:早产儿出生时胸围较 小,但出生后胸围增长较快
05
皮肤:早产儿皮肤较薄,但 出生后皮肤逐渐增厚
06
肌肉:早产儿肌肉较弱,但 出生后肌肉逐渐增强
3
早产儿健康问题
呼吸系统问题
01
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 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暂 停等问题。
03
早产儿容易发生呼吸窘迫综 合征(RDS),需要及时进 行呼吸支持治疗。
02
早产儿肺部表面活性物质不 足,容易导致肺泡塌陷,影 响呼吸功能。
如何帮助早产儿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等。
保持安静: 为早产儿创 造一个安静、 舒适的睡眠 环境,避免 噪音干扰。
规律作息: 帮助早产儿 建立规律的 作息时间, 包括喂食、 换尿布、玩 耍和睡眠等。
调整光线: 在早产儿睡 觉时,尽量 保持室内光 线昏暗,避 免光线刺激 影响睡眠。
早产儿肠道菌 群失调,可能 导致肠道感染 和炎症。
3
早产儿营养吸 收能力较差, 容易出现营养 不良、贫血等 问题。
4
早产儿容易出 现胃食道返流, 导致呕吐、呛 咳等问题。
神经系统问题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早产儿神经系统 发育不成熟,易 出现神经系统问 题
常见问题包括脑 损伤、脑瘫、癫 痫等
围的差异
头围变化与早 产儿发育状况
的关系
其他生长发育指标的变化
01
体重:早产儿出生时体重较 轻,但出生后体重增长迅速
02
身高:早产儿出生时身高较 短,但出生后身高增长较快
03
头围:早产儿出生时头围较 小,但出生后头围增长较快
04
胸围:早产儿出生时胸围较 小,但出生后胸围增长较快
05
皮肤:早产儿皮肤较薄,但 出生后皮肤逐渐增厚
06
肌肉:早产儿肌肉较弱,但 出生后肌肉逐渐增强
3
早产儿健康问题
呼吸系统问题
01
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 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暂 停等问题。
03
早产儿容易发生呼吸窘迫综 合征(RDS),需要及时进 行呼吸支持治疗。
02
早产儿肺部表面活性物质不 足,容易导致肺泡塌陷,影 响呼吸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发现以下情况,应及时报告医师: ①体温不正常; • ②呼吸不规则或呻吟; • ③面部或全身青紫(或苍白); • ④烦躁不安或反应低下; • ⑤惊厥; • 早期或重度黄值; • 食欲差、呕吐、腹泻、腹胀、出生3-4天后 仍有黑便; • 硬肿症; • 出血症状; • 24小时仍无大小便。
思考题
• • • • 吸吮能力差,不会吞咽 由于胃容量小 食道下端的括约肌张力低 消化酶和胆汁缺乏
个案示教
★出生1小时的早产儿,体重:1900克、呼吸
浅表、有呼吸暂停,口周有紫绀,吸奶无 力 ,有吞咽反射。 T:35.2℃, P:135次/分,R:50次/分 , 心肺听诊正常,腹平软无异。
根据早产儿的特点给出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早产儿 偏低
3、消化系统
足月儿
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管壁薄、通透性高
有利于营养 物质吸收
肠腔内毒素和消化不 全产物易进入血循环
(1)引起中毒症状
(2)易溢乳、呕吐 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 肌较发达。
(3)胎 便:生后24h排出,2~3天排完, 延迟应排除消化道畸形。
胎便
返回
3、消化系统
早产儿 贲门括约肌松、容量小→胃食道返流
消化酶不足、胆酸分泌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 肝功能不完善
凝血因子不足→颅内出血
蛋白质合成不足→低蛋白水肿
肝糖元储备少→低血糖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生理性黄疸重
4、泌尿系统
足月儿
• 肾小球滤过率低,浓缩功能差--水肿、脱水 • 生后24h内排尿,少数48h,一周内每日20次
护理目标与措施
维持有效呼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分泌物、体位。 维持呼吸:刺激呼吸、呼吸兴奋剂、呼吸机。 吸氧:紫绀、呼吸暂停、呼吸困难 低流量、间歇性、短期
双目失明的小海龙
小海龙 和爸爸
早产儿吸氧过量双目失明 医伪造病历负主责
护理目标与措施
供给充足营养
质: 母乳、稀释奶 量: 起始奶量3~4毫升;间隔1~2小时/次 喂养方法: 滴管 哺喂、 滴管、胃管鼻饲、静脉 开始喂养奶量是根据出生体重、日龄、耐受力调节 1~15毫升,每天隔次增加量1~1.5毫升, 间隔时间 1~3小时。 喂养方法根据吞咽、吸奶能力选择。 每天测体重
•
•
围产儿 :妊娠28周至生后7天。
围产期死亡率 :衡量一个国家妇幼卫生保 健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后脐带结扎到足28天的婴儿
足月儿:满37未满42周
根据胎龄分类 早产儿: 满28未满37周 过期产儿:超过42周
正常出生体重儿(NBW):2500~4000克 根据出生体重分类
低出生体重儿(LBW):不足2500克 极低体重儿(VLBW):不足1500克 巨大儿:超过4000克 根据体重与胎龄分类 适于胎龄儿(AGA):平均的第10~90百分位 小于胎龄儿(SGA):平均的第10百分位以下
【正常足月儿与早产儿的生理特点】
1、呼吸系统
足月儿
肺内液 30~ 35ml/kg (分娩前 )
产道挤压
建立呼吸后
1/3 ~1/2 由口鼻排出
1/2 ~2/3
肺间质内毛细血管 和淋巴管吸收
(1)肺液吸收延迟— 湿肺
足月儿
胸廓呈圆桶状,肋间肌薄弱,呼吸靠 隔肌升降
→(2)腹式呼吸
呼吸道狭窄、粘膜血管丰富、纤毛运动差
正常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的特点
外观特征:*
体温:
不恒定,易受外环境影响
◆有体温改变危险
皮肤、粘膜:
薄、嫩、血管丰富;脐开放的门户
◆有感染的危险
呼吸:
40~45/分;快、浅、节律不整、腹式呼吸 不能维持自主呼吸的可能
◆早产儿有呼吸暂停*
正常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的特点
消化能力差;早产儿吸吮、吞咽差;易溢乳 胎便*;肝功能发育不完善 消化: ◆有营养失调、窒息、出血、低血糖危险 循环系统: 神经: 心率快、100~140次/分、血压:70/50mmHg
sIgA↓、IgG也低,极易发生各种感染
10、常见特殊生理状态
(1)生理性体重下降;
(2)生理性黄疸;
(3)上皮珠和“马牙”; (4)乳腺肿大和假月经。
新生儿期的几个特殊生理现象
◆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2-4天出现,可下降
6-9%,最多不超过10%,10天左右恢复.
◆脱水热: 炎热季节、保暖过度、室温过
① 早产儿的体温调节有何特点? ②早产儿的护理诊断和预期目标是什么?
③说出早产儿、足月小样儿、适于胎龄儿、
生理性黄疸、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概念。
完
大于胎龄儿(LGA):平均的第90百分位以上
高危新生儿
• 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期以及日后发育期 内存在对生长发育有危险因素的新生儿。
1.母亲有异常妊娠史的 2.母亲有异常分娩史 3.出生时有异常的
正 常 儿足 的月 特新 点生 和儿 护和 理早 产
第 二 节
足月儿、早产儿的概念
正常足月儿:指出生时胎龄满37-42周, 体重在2500g以上,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 婴儿。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不足 37周的新生儿。
体温调 节无效 不能维持 自主呼吸 营养 失调 有潜在 危 险 知识缺乏 (家长)
护理计划
护理诊断
体温调节无效
不能维持自主呼吸 营养失调 有潜在危险;
窒息、感染、低血糖、出血
护理目标
保持体温恒定* 维持有效呼吸*
供给足够的营养
不发生潜在危险 家长学会正确的护理方法
知识缺乏(家长)
早产儿的的护理 过五关
1.呼吸关
• 早产儿因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较少
2.体温关
• • • • 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差 皮下脂肪薄 体表面积相对较大 产热的棕色脂肪较少
低体温 硬肿 心率降低 休克 肾衰 肺出血 脱水热
4.黄疸关
• 胆红素的转运和代谢能力差
• 血脑屏障的通透性高
5.喂养关
皮肤皱折处保持清洁干燥,衣服尿布 柔软;脐部护理.
新生儿---足月儿的护理
5.观察: 生命体征,吃、喝、拉、撒、睡、神. 6.预防感染 严格的消毒隔离:新生儿室,环境及工作人 员 要求(洁 、静).
皮肤、脐护理
早产儿
比较
足底纹
早产儿基本问题
• • • • •
1.呼吸关 2.体温关 3.感染关 4.黄疸关 5.喂养关
第3天:100 ~140ml/kg
直至:150 ~ 180ml/kg
d) 钠、钾 需要量1~2mmol/(kg·
9、免疫系统
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成熟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屏障功能、淋巴结、 补体、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特异性免疫功能:IgA、IgM不能通过胎盘
早产儿免疫功能更不成熟:补体↓、吞噬细胞↓、
→(3)感染后易呼吸困难
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 →(4)呼吸节律不规则、频率快 正常 40~45次/分 过速 >60次/分
过慢 <30次/分
早产儿
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浅快不规则 →(1)呼吸 暂停
(呼吸停止>20秒 伴心率<100次/分及发绀) 表面活性物质缺乏
→(2)肺透明膜病
2、循环系统
护理目标与措施
健康指导
喂养;保暖;皮肤粘膜护理;呼吸管理; 病情观察
【早产儿室】
有条件应与足月儿分开,除足月儿室条件 外,还应配备 • 婴儿培养箱 • 远红外保暖床 • 微量输液泵 • 吸引器 • 复苏囊
严密的消毒隔离制度
• 严格控制参观和示教人数,超常人流量后 应及时进行空气及有关用品消毒 • 确保空气洁净 • 仪器物品洁净
(1)出生后血液循环动力学发生变化 胎盘-脐血循环终止 ↓ 肺循环阻力↓、右心压力↓ ↓ 肺血流↑ ↓ 回流至左心血量↑↑ ↓ 体循环压力↑ ↓ 卵圆孔、动脉导管功能上关闭
循环系统
胎儿血液循环 生后血液循环
2、循环系统
(2)心率 波动范围大 120~140次/分,早产儿 偏快 (3)血压
足月儿 50~70/30~50mmHg
护理目标与措施
保持体温恒定:
室温要求:足月新生儿:22 ℃ ~24 ℃; 早产儿:24 ℃ ~26 ℃ ,湿度 55~65% 。 保温箱保温: 保温箱中性温度选择是根据新生儿体重、日龄调节温 度范围:32 ℃ ~35 ℃; 24h温差<1℃ 。 保持体温中性温度:肛温37℃左右 肤温35.5~36.5 ℃
新生儿常见健康问题护理
教学目标
1. 熟悉足月新生儿、早产儿、低(极低)体 重儿、过期产儿、足月小样儿、巨大儿、适 于、小于、大于胎龄儿的定义 。 2. 熟悉新生儿、早产儿的解剖生理特点。
3. 掌握足月儿、早产儿的护理要点 。
教学内容
新生儿概述
足月儿与早产儿的特点
新生儿与早产儿的护理
第一节 新生儿概述
早产儿
肾浓缩功能更差→低钠血症 肾小管排酸能力差 →晚期代谢性酸中毒
5.血液系统
足月儿
红细胞
HB
较高
生理性贫血
红细胞 早产儿
稍低
HB
生理性贫血 较早
高原红
6、神经系统
新生儿特有的反射 觅食反射 吸吮反射 握持反射 拥抱反射 交叉伸腿反射
7、体温调节
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 对较大→易散热
发育不完善,感觉与原始反射*(握持、 拥 抱、吸吮、觅食)病理反射有其特点
免疫:
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差
◆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