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型测量与脚型规律
常用鞋靴设计点

常用设计点
一:含义:指设计部件位置的控制点(经验和脚型规律总结)
二:常用设计点:部位点,边沿点,标志点
1.部位点《楦底中心线选取点》
(1)计算公式:特征部位长度=脚长*部位系数-后容差
(2)部位名称:第一跖趾关节部位点第五跖趾关节部位点
外腰窝部位点外踝骨中心部位点
2.边沿点《楦底选取点》
第一跖趾关节边沿点(H1)第五跖趾关节边沿点(H)
外腰窝边沿点(F)外踝骨中心边沿点(P)
*连接H1和H点,使得到楦底斜宽线H1H,斜宽线与楦底线相交的点为前掌凸度点。
H1A5=RH 3.标志点《楦面选取点》------主要在背中线和弧中线
*后跟弧上标志点:楦后跟高凸度标志点(D)
后跟骨上沿高度标志点(C)
后帮中缝高度标志点(Q)
*背中线上的标志点:口门位置标志点(V)
口档位置标志点(E)
浅口门位置标志点(V0)
楦头凸度标志点(J)
*楦面上的标志点: 口门宽度控制点(0)
外踝骨中心下沿点(P’)。
足形态指数

足形态指数引言:在我们的生活中,足部是最常被忽视的部位之一。
然而,每个人的脚型都有其独特之处,它们不仅仅是我们行走和站立的工具,更是我们身体健康和个性的体现。
正如每个人的面容和身材不同一样,足部的形态也因人而异,并且与我们的个性息息相关。
本文将介绍足形态指数,通过解读不同的足型,揭示足部与个性之间的奥秘。
第一部分:足型的分类及特征1.凹陷型足凹陷型足的特征是足弓非常高且明显。
这种足型的人通常具有独立性和自信心,他们善于独立思考和决策,并且在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色。
2.平足平足是指足弓几乎没有弯曲,脚掌与地面几乎完全接触。
平足的人通常很务实,稳重而踏实,他们擅长处理实际问题和应对挑战。
3.高拱足高拱足是指足弓非常高,脚掌与地面只有少部分接触。
高拱足的人通常充满活力,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善于发现新的解决方案和创新思维。
第二部分:足型与个性的关系1.足型与情绪研究发现,足型与个体的情绪状态有一定的关联。
凹陷型足的人通常情绪稳定,很少受到外界的影响;平足的人相对较为冷静,不易被情绪左右;高拱足的人则情绪起伏较大,常常充满激情和热情。
2.足型与性格特征足型也与个体的性格特征密切相关。
凹陷型足的人通常具有坚毅不拔、自信和果断的性格特点;平足的人则更加务实、稳重和细致;高拱足的人则富有创造力、激情和冒险精神。
第三部分:通过足型改变个性?有人可能会问,能否通过改变足型来改变个性?事实上,足型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很难通过外界干预来改变。
然而,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性格,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工作。
结论:通过足形态指数,我们可以更加了解足部与个性之间的关系。
每个人的足型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承载着我们的个性和情感。
了解自己的足型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挥优势,调整不足,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的挑战。
让我们珍视每一双脚,因为它们不仅仅是我们行走的工具,更是我们个性的体现。
足部体态评估标准

足部体态评估标准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引言足部体态评估是一种用于评估人体足部姿势和运动功能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医生、理疗师和运动教练等专业人士了解个体的足部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或训练计划。
本文将详细描述足部体态评估标准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包括标准的制定、执行和效果等。
标准的制定足部体态评估标准通常由专业机构或学术团体制定,以确保评估过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制定足部体态评估标准时需要考虑的要素:1. 目的确定制定足部体态评估标准的目的是非常重要的。
目的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诊断足部问题、指导治疗计划、监测康复进展、优化运动表现等。
2. 参与者制定足部体态评估标准需要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参与,例如:骨科医生、理疗师、运动教练等。
他们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3. 参考文献制定足部体态评估标准需要参考已有的文献和研究成果,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可以包括相关的学术期刊、专业书籍、国家或国际标准等。
4. 测量工具标准需要明确足部体态评估所使用的测量工具,例如:测量仪器、摄像设备、足底压力板等。
这些工具应具备较高的精度和可重复性,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5. 测量指标标准需要明确足部体态评估所关注的指标,例如:足弓高度、足背屈曲度、跖屈曲度等。
这些指标应能够客观地反映个体足部姿势和运动功能的状态。
6. 评分系统制定足部体态评估标准时需要设计相应的评分系统,以便对个体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
评分系统可以采用不同的等级或得分范围来表示个体在各项指标上的表现。
7. 标准的更新和修订足部体态评估标准应定期进行更新和修订,以跟进学科的发展和新的研究成果。
更新和修订应经过专家组的评审和讨论,并根据需要进行公开征求意见。
标准的执行足部体态评估标准的执行是保证评估结果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执行足部体态评估标准时需要考虑的要素:1. 评估环境评估环境应具备较好的光线、空气流通和安全性。
同时,应提供适当的设备和工具,以便进行足部体态评估。
脚型与楦型知识介绍

编号02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案首页01(14)班皮鞋结构设计课任课教师石娜授课题目:脚型与楦型知识介绍授课目的:了解脚的基本结构了解鞋楦的相关部位的定义掌握脚型与楦型之间的关系授课时数:10 学时教学重点:1.脚型与楦型的关系2.鞋楦各部位的数据确定教学难点:楦跖围、跗围、兜跟围相关数据的确定计划授课时间年月日编写教案时间年月日脚型与楦型介绍一.脚的骨骼、关节及脚弓。
1.脚的骨骼共有26块组成,分为:趾骨(14)、跖骨(5)、跗骨(7)。
2.脚的关节有五个:趾关节、趾跖关节、跖跗关节、跗骨关节、踝关节。
3.脚弓:前横弓:趾跖关节横弓脚弓后横弓:跗骨内纵弓:纵弓趾骨、跗骨组成。
外纵弓二.脚形测量:(一)绘制脚印图1.姿势:站立(站立与行走时脚各部位尺寸相差不大,且站立时脚静止便于测量)。
2.工具:双齿笔(两根铅笔捆在一起)、白纸、了解重点的围长,靴鞋筒宽的设计依据。
三.脚型与楦型之间的关系(一)。
鞋楦长度的概念1.楦底样长:指楦底前后端点的曲线长度。
2.楦全长:指楦体的前端点到后跟凸点的直线长度。
3.放余量:为了保证脚在鞋内有一定的活动余地,使鞋不至于顶脚,同时使鞋有不同的头式,脚趾端点余楦的前端点应加一定的余度,这余度称为放余量。
4.后容差:楦底后端点与后跟凸点间的投影距离。
(二)脚长与楦长的关系脚长与楦长不是等长的,脚在活动过程中脚的长短、肥瘦要有一定的程度的变化,所以楦体要满足这些要求。
楦底样长=脚长+放余量-后容差注意:(1)后容差变化小受到实用性影响。
脚型规律.

脚长与跖围间关系(重点)
• 经过多次推算:全国农村 • 成年男子跖围=0.685×脚长+82.28 • 成年女子跖围=0.685×脚长+72.59
• 脚长跖围型号关系 S=0.7L+50.5+7N
• S-跖围 L-脚长 N型号 • L=(S-50.5-7N)÷7 • N=(S-0.7L-50.5)÷7
• 基本宽度 =42.70+56.60=99.30(mm) • 第一跖趾里段宽度系数 • =42.70÷99.30×100%=143 • 第五跖趾外段宽度系数 • =56.60÷99.30×100%=57% • 宽度系数常用在楦底设计。 • 脚型底部宽度系数见表。
5.高度系数
• 高度系数:指特征部位高度与脚长百分 比。计算公式:
• 脚型长度系数很实用。成年男女及儿童都适 用。
2 、围度系数
• 围度系数:
• 是指脚各个特征部位围度与脚跖围百分 比。
• 公式:围度系数
•
=特征部位围度/脚跖围×100%
• 如男子脚跖围长是246mm,跗围长是 248m.兜围长是325mm.由公式可求得:
• 跗围系数=248÷246×100%=100.81%
• 计算可得每个部位长度系数。
全国成年男女脚长系数
脚长变化规律
• 脚长变化规律:表中数据是标准脚比例,
• 在与脚长方向一致条件下,脚各个特征部位 长度与脚长为简单百分比关系。
• 变化规律对于每个脚长只是大概符合这些系 数,个体差异导致只有一、两个数据与表中 相同。
• 大多数在标准值附近,可偏大或小。但差异 小于5%。只有少于5%人感到部位不适。
• 模块四学资源库 建设单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1-4 脚型测量与脚型规律

测量项目
• 直接测量:测量脚的围长和高度。
• 间接测量:通过脚印图测量脚的长度和宽度。
脚型测量表
1.脚围长的测量
• • • • • • 脚跖围 脚跗围 脚兜跟围 脚腕围 腿肚围 膝下围
全国成年男女及儿童围度系数
部位名称 跖趾围长 跗骨围长 兜跟围长 脚腕围长 腿肚围长 膝下围长 成年男、女 0.7脚长+常数* 100%跖围 131%跖围 86.23%跖围 135.55%跖围 125.95%跖围 大、中、小童 0.9脚长+常数* 101%跖围 130.31%跖围 90.25%跖围 125.96%跖围 120.65%跖围
测量方法
• 脚型测量:对人脚特征部位进行测量。
• 测量方法:踩脚印法、机械测量法、电子 测量法
• 踩脚印法:采用站立姿 势,使两脚受力平衡, 对右脚进行赤脚测量。 测量时,一人站立,踩 出脚印图,另外测量人 员描画脚印图的轮廓线 条。
• 脚印图是记录脚 底形态和特征的 图形,通过印油 法、灰粉法或专 用仪器测量法都 可得到脚印图。
脚印图绘制
• 参考 图1-8 • 参考 图1-9 • 参看 图1-10
脚印图分析
分踵线RB 斜宽线HH1 • 有些脚印图不属于正常脚型,在统计脚型 规律时不作为有效数据,主要包括以下几 种类型: • (1)拇趾外翻 • (2)拇趾内翻 • (3)扁平足 • (4)高弓足
特征部位宽度 宽度系数= 100 0 0 基本宽度
• 高度系数:指脚的各个特征部位高度与脚长的 百分比。
特征部位高度 高度系数= 100 0 0 脚长(l)
腰窝部位
外踝骨中心部位 踵心部位 外踝骨高度 后跟骨上端点高度 后跟部位
41%脚长
脚型规律PPT资料优选版

• 如通过脚印分析,男子脚长是253mm, • 第一跖趾关节部位长度是184m, • 第五跖趾关节部位长度是161mm.
脚型规律
• 利用上公式可求得:
• 第一跖趾关节长度系数
•
=184÷253×100%%
• 第五跖趾关节长度系数
•
=161÷253×100%%
• 计算可得每个部位长度系数。
• 基本宽度 =42.70+56.60=99.30(mm) • 第一跖趾里段宽度系数 • ×100%=143 • 第五跖趾外段宽度系数 • ×100%=57% • 宽度系数常用在楦底设计。 • 脚型底部宽度系数见表。
5.高度系数
• 高度系数:指特征部位高度与脚长百分 比。计算公式:
• 高度系数=特征部位高度÷脚长×100% • 如某女子脚长231,外踝骨中心下沿点高
度48,后跟突点高度20. • 外踝骨中心下沿点高度系数
=48÷231×100%% • 后跟突度点高度系数=20÷231×100%%
• 脚特征部位的高度系数,在设计 •楦型高度、鞋后帮及两帮腰高度、 •鞋筒高度时,有着重要作用。
• 表列出脚高部位系数。
全国男女及儿童脚高度系数
基本宽度=第一跖趾里宽+第五跖趾外宽 基本宽度系数=基本宽度÷脚跖围×100% 各种围度系数区别还表现在脚兜跟围、脚腕围、腿肚围、膝下围,在设计男女鞋类时,要考虑鞋筒高度不同对围度要求也不同。 国家职业教育鞋类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资源库 建设单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不可能是简单百分比关系,而是一种“相关关系”。 宽度系数常用在楦底设计。 脚长变化规律:表中数据是标准脚比例, 各种围度系数区别还表现在脚兜跟围、脚腕围、腿肚围、膝下围,在设计男女鞋类时,要考虑鞋筒高度不同对围度要求也不同。 长度系数:是指脚各个特征部位在底中线上长度与脚长百分比。 直线回归方程的数学表达式为:Y=bX+a 跗围系数=248÷246×% 单一跖围数据,不能判断出脚型肥瘦,脚跖围大小受到脚长制约,脚长与脚跖围间存在一定关系。 如某女子脚长231,外踝骨中心下沿点高度48,后跟突点高度20. 部位系数:是表示脚各个特征部位在长度、围度、宽度和高度的上比例关系。 变化规律对于每个脚长只是大概符合这些系数,个体差异导致只有一、两个数据与表中相同。 高度系数:指特征部位高度与脚长百分比。 脚型底部宽度系数见表。 国家职业教育鞋类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资源库 建设单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脚与楦头的关系

皮鞋设计专业授课内容脚型与楦型有关脚型与楦型的课程内容,不仅是学习皮鞋设计人员所必须掌握的内容,而且也是管理人员、生产人员、销售人员,甚至是穿鞋者也应当了解的基本知识。
所谓“量体裁衣、比脚做鞋”,是为了给双脚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子。
如果所穿的鞋子不合脚,人们不但会感到不舒服,而且还会有疲劳或疼痛的感觉,严重时还会引起某些脚病。
可见了解脚型对设计和制作鞋子是何等重要。
现代皮鞋的设计和制作,又是离不开鞋楦的,因此脚型与楦型便成为了皮鞋设计专业的基础知识。
脚的外部形态人体的下肢是由大腿、小腿和脚三部分组成的。
所谓脚,指的是人体下肢末端与地面接触的行走器官。
脚也称为足。
脚型是指脚的造型,包括脚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
在制作靴类产品时,还要对小腿的形态和构造加以研究。
人的两只脚基本上是对称的,其中,大拇指一侧称为里怀,小趾一侧称为外怀。
由于构成脚的骨骼多而肌肉少,因此脚的骨骼结构基本上决定了脚的外形。
从侧面看,人脚大体成为楔形。
脚底部分的曲线呈波浪形,里怀一侧有明显的脚弓,脚背部成斜坡形;脚后跟为椭圆形。
俯视脚背,则构成头斜尾圆前宽腰窄的不规则形状。
参见图1-1。
脚的外形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有特征的部位。
二、趾关节一、脚趾脚趾在脚的最前端,脚趾可以灵活运动。
人脚在自然悬垂时,脚趾自然向上弯曲,与脚底大约成15°角。
因此鞋楦的前尖在设计时要有一定的前跷,以适应脚趾的结构特征,使走路时变得轻松而不板脚。
参见右图1-2。
人在站立时,脚底支撑着人体的重量,而脚趾对支撑面有很好的附着作用。
人在走路时,以拇趾为主的各个脚趾尖可以蹬着地面,使人体向前行进。
充分利用脚趾的蹬着作用,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
因此脚趾在鞋腔内应有一定的活动余地,在设计楦型时,楦头的厚度应能容下脚趾高度,楦头底盘宽度不能太瘦,以防止引起脚趾外翻、脚趾重叠等脚病。
鞋的前尖距脚趾有一段空隙,叫做放余量,以适应人脚在鞋内的前后变化。
参见图1-3。
图1-2跖趾关节是有脚趾骨和跖骨形成的关节,是脚里外怀较宽较突出的部位,俗称脚拐骨,脚骨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0.31%跖 围
90.25%跖围
125.96%跖 围 120.65%跖
2. 脚高的测量
脚高:指脚的特征部位高度,它是通过 脚的各个特征部位点测量其与水平面垂直 距离所得到的数据。
全国成年男女及儿童高度系数
部位名称
成年男、女
拇趾高度
8.54%脚长
第一跖趾关节高度
14.61%脚长
前跗骨突点高度
• 三维足部扫描仪的开发为我国的制鞋行业研发和 生产高科技的专业运动鞋、特种鞋、高档鞋和足 部畸形矫正鞋的设计,制鞋业尺码标准的制定、 普通消费者和运动员足型数据库的建立等领域得 到广泛应用。
测量项目
• 直接测量:测量脚的围长和高度。 • 间接测量:通过脚印图测量脚的长度和宽度。
脚型测量表
1.脚围长的测量
女23# 脚
19.64 33.60 53.91 75.00 46.32 19.96 49.82 120.04 280.32 354.25
3. 脚长的测量
• 脚长的测量采用的是分析脚印图的方法, 从脚印图上测量出脚长及各个特征部位的 长度。
• 脚印图:记录脚底形态和特征的图形,通 过印油法、灰粉法或专用仪器测量法都可 得到脚印图。
• 脚 长:指脚趾端点和脚后跟突度点在底 中线上投影间的距离。
全国成年男女及儿童长度系数
部位名称 脚趾端点部位(脚长) 拇趾外突点部位 小趾端点部位 小趾外突点部位 第一跖趾关节部位 前掌凸度部位 第五跖趾关节部位 跗骨部位 腰窝部位 外踝骨中心部位 踵心部位 外踝骨高度 后跟骨上端点高度 后跟部位
脚型规律
➢ (1)影响脚型规律的因素 ➢ (2)全国男女脚长分布规律 ➢ (3)全国男女脚跖围分布规律 ➢ (4)脚长与跖围长间的关系 ➢ (5)部位系数
• 脚型规律是指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 性别、不同年龄人的脚型所具有的共同特 点和变化规律。
(1)影响脚型规律的因素
• 影响脚型规律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 地区和职业。
测量方法
• 脚型测量:对人脚特征部位进行测量。 • 测量方法:踩脚印法、机械测量法、电子
测量法
• 踩脚印法:采用站立姿 势,使两脚受力平衡, 对右脚进行赤脚测量。 测量时,一人站立,踩 出脚印图,另外测量人 员描画脚印图的轮廓线 条。
• 脚印图是记录脚 底形态和特征的 图形,通过印油 法、灰粉法或专 用仪器测量法都 可得到脚印图。
• 脚跖围 • 脚跗围 • 脚兜跟围 • 脚腕围 • 腿肚围 • 膝下围
全国成年男女及儿童围度系数
部位名 称
跖趾围 长
跗骨围 长
兜跟围 长
脚腕围 长
腿肚围 长
膝下围
成年男、女 0.7脚长+常 数* 100%跖围
131%跖围
86.23%跖围 135.55%跖 围 125.95%跖
大、中、小 童 0.9脚长+常 数*
脚型测量
人脚的生理构造虽说是大同小异, 但脚型尺寸却是千差万别的,为了解中国 人的脚型特点和脚型规律,我国在 19651968年进行了两次大型的脚型测量, 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二十几个省市对25万多 人进行了调查,从量的大量数据中找出 了中国人脚型的特点,为鞋类的设计开发 、鞋号的制定、楦型的研究及制定系列标 准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 年龄越小,脚型变化越大,年龄不同,脚长的年 增长量不同。
• 男女脚型差异主要体现在成年男女上,男子平均 脚长252.10mm,女子平均脚长是232.11mm,相差 20mm。
• 在不同区域,劳动工作环境、气候、生活习惯不 同,脚型有差异。
• 职业不同,对脚长的影响较小。但对脚跖围的差 异影响大。
脚印图绘制
• 参考 图1-8 • 参考 图1-9 • 参看 图1-10
脚印图分析
➢ 分踵线RB ➢ 斜宽线HH1 ➢ 脚长A1O ➢ 踵心线M1M2
脚的畸形与病变
• 有些脚印图不属于正常脚型,在统计脚型 规律时不作为有效数据,主要包括以下几 种类型:
• (1)拇趾外翻 • (2)拇趾内翻 • (3)扁平足 • (4)高弓足
成年男、女 100%脚长 90%脚长 82.5%脚长 78%脚长 72.5%脚长 68.8%脚长 63.5%脚长 55.3%脚长 41%脚长 22.5%脚长 18%脚长 20.14%脚长 21.66%脚长 4%脚长
大、中、小童 100%脚长 90%脚长 82.5%脚长 78%脚长 72.5%脚长 68.8%脚长 63.5%脚长 55.3%脚长 41%脚长 22.5%脚长 18%脚长 20.14%脚长 21.66%脚长 4%脚长
4. 脚宽的测量
• 通过脚印图,由脚的各个特征部位点作底中线的 垂线,从而得到各个特征部位宽度线。
• 从脚各部位的宽度线可看出:宽度线由三部分组 成:轮廓宽、脚印宽和边距宽。其关系是:
宽度
轮廓宽度=脚印宽度+边距
• 举例
踵心轮廓全宽=踵心脚印全宽+里怀边距宽+外 怀边距宽
• 虚线:脚印线 • 粗实线:轮廓线
(2)全国男女脚长分布规律
• 全国男女脚长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即:中等脚长所占的比 例大,而脚越长或越短时所占比例逐渐减少。男子中等脚 长在250mm,占测量人数的17%左右。
(3)全国男女脚跖围分布规律
• 全国男女脚跖围的分布规律也符合常态分布。即:具有中 等跖围长的人数所占比例最高,而跖围很大的或很小的所 占比例也很小。
23.44%脚长
舟上弯点高度
32.61%脚长
外踝骨中心下沿点高度 20.14%脚长
后跟突点高度
8.68%脚长
后跟骨上沿点高度
21.66%脚长
脚腕高度
52.19%脚长
腿肚高度
121.88%脚长
膝下高度
154.02%脚长
男25# 脚
21.35 36.53 58.60 81.53 50.35 21.70 54.15 130.48 304.70 385.05
扁平足
大脚骨(拇趾外翻)
高足弓
拇趾内翻
拇趾外翻
不同脚印图比较
不同脚的结构比较
无接触式激光三维足部扫描仪
• 无接触式激光三维足部扫描仪可以快速高效测量 客户足部,对客户选定的样式选择最合适的鞋楦 ,为客户生产。包括23种主要基准测量,例如: 测量跖骨顶端的距离、外侧及中层踝骨高度、球 体及跨距圆周、足背高度及圆周、足弓高度等等 。三维足部图像可以很快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