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一)(全国卷1适用)

2019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一)(全国卷1适用)

2019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全国卷1适用)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周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于不常”(《康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等思想。

殷周变革中天命观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 )A.政权神秘化色彩不断加强B.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C.对于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D.一定程度的理性色彩2.秦朝在郡一级地方,除了郡守以外,设有郡尉和郡监两个郡一级长官。

郡尉和郡监与郡守平级,可自行任命署吏,直接听命于中央。

与此相似的是,在一县之内,亦分别设置令(长)、尉、监。

由此可见,秦朝( )A.地方所有署吏均由中央任命B.中央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C.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系D.中央军政大权均掌握在皇帝手中3.关于隋朝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617年)一事,文献中有下列不同记载。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唐太宗劝李渊起兵反隋,这个说法最为可信B.李渊早有起兵反隋之意,这个说法最为可信C.《旧唐书》所记载的内容相互矛盾,都不可信D.温大雅与李渊是同时代人,所记内容绝对可信4.中国古代一方面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另一方面商业仍然在蓬勃发展。

对上述悖论的解释合理的是( )A.重农是战国以后历朝的一贯政策,抑商并非贯穿始终B.“盐铁官营”等政策成为了商业发展的最大动因C.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繁荣无关D.古代明清商业发展因其闭锁状态被西欧打破而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5.英国经济学家麦迪森在《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一书中说:“1820年中国GDP为199.212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28.7%。

1870年中国为187.175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16.6%。

……估计这两个年头中国人均GDP都是523美元。

”这说明,当时中国( )A.民族经济开始衰落B.传统经济受到冲击C.经济受到战争影响D.海外移民现象严重6.1834年英国《济贫法》改革将“低于舒适原则”确立为公共捐助的基本原则。

2019届全国高考高考模拟历史试题一(解析版)

2019届全国高考高考模拟历史试题一(解析版)

模拟测试一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湖北武汉四调)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卖政策在东汉初期一度废止,从南宋到明清,主持盐铁专卖政策的桑弘羊等人在道德上彻底名声扫地,但其政策思想被悄然继承。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重农抑商政策与商业环境宽松的矛盾B.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自然经济的冲击C.儒家经济理念与政府经济集权的矛盾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2.(2018广东惠州高三一模)唐初,有大臣认为前朝历史文献多有遗失,担忧“十数年后,恐事迹湮没”,“如文史不存,何以贻鉴今古”;元朝马端临强调“生乎千百载之后,而欲尚论千百载之前,非史传之实录具存,何以稽考”。

据此可知历史文献可以( )A.服务统治B.提高修养C.传承文化D.总结历史3.(2018河南高三4月适应性考试)《数字中国》记载:宋代城市化水平高达30%,但是在清初盛世水平却不足9%,民国时期也不过10%。

这种情况说明( )A.近代中国经济基本停滞不前B.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C.城市化水平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D.人口快速增长制约了城市化水平4.关于关羽斩颜良之事,在《三国志》中载:袁绍遣大将颜良围曹操,操令关羽刺颜良于白马;而在《三国演义》中对此事的记载却增加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情节。

这种变化反映出( )A.明代相关史料更加详尽丰富B.两者的书写体例不同C.市民阶层的文化诉求D.突出关羽勇猛无敌5.(2018河北保定高三一模)维新派的骨干大多是由封建士大夫向资产阶级转化中的人物,他们如饥似渴地汲取西学营养、宣传介绍西学的同时,却依然怀恋传统的儒学,他们要求改革封建的政治体制,大胆怀疑儒家经典,却依然崇奉孔孟的理论权威。

这体现了维新派( )A.改革指导思想不够明确B.趋新与恋旧的矛盾心态C.努力唤醒国人的民主意识D.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6.(2018陕西安康高三质检) 新文化运动健将钱玄同如此批判儒学:“孔经里所讲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是和共和国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

2019届全国高考高考模拟历史试题一(解析版)

2019届全国高考高考模拟历史试题一(解析版)

模拟测试一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湖北武汉四调)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卖政策在东汉初期一度废止,从南宋到明清,主持盐铁专卖政策的桑弘羊等人在道德上彻底名声扫地,但其政策思想被悄然继承。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重农抑商政策与商业环境宽松的矛盾B.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自然经济的冲击C.儒家经济理念与政府经济集权的矛盾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2.(2018广东惠州高三一模)唐初,有大臣认为前朝历史文献多有遗失,担忧“十数年后,恐事迹湮没”,“如文史不存,何以贻鉴今古”;元朝马端临强调“生乎千百载之后,而欲尚论千百载之前,非史传之实录具存,何以稽考”。

据此可知历史文献可以( )A.服务统治B.提高修养C.传承文化D.总结历史3.(2018河南高三4月适应性考试)《数字中国》记载:宋代城市化水平高达30%,但是在清初盛世水平却不足9%,民国时期也不过10%。

这种情况说明( )A.近代中国经济基本停滞不前B.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C.城市化水平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D.人口快速增长制约了城市化水平4.关于关羽斩颜良之事,在《三国志》中载:袁绍遣大将颜良围曹操,操令关羽刺颜良于白马;而在《三国演义》中对此事的记载却增加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情节。

这种变化反映出( )A.明代相关史料更加详尽丰富B.两者的书写体例不同C.市民阶层的文化诉求D.突出关羽勇猛无敌5.(2018河北保定高三一模)维新派的骨干大多是由封建士大夫向资产阶级转化中的人物,他们如饥似渴地汲取西学营养、宣传介绍西学的同时,却依然怀恋传统的儒学,他们要求改革封建的政治体制,大胆怀疑儒家经典,却依然崇奉孔孟的理论权威。

这体现了维新派( )A.改革指导思想不够明确B.趋新与恋旧的矛盾心态C.努力唤醒国人的民主意识D.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6.(2018陕西安康高三质检) 新文化运动健将钱玄同如此批判儒学:“孔经里所讲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是和共和国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

2019年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一)

2019年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一)

2019年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一)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

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

这种建筑布局A .深受宗法影响B .突出皇权至上C .体现宗教色彩D .利于邻里和睦2. 《孟子•离娄上》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礼记•大学》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材料体现的理念是A .中央集权B .官僚政治C .君主专制D .家国一体3. 观察右图,票面中的主要人物是A .毕昇B .沈括C .徐光启D .李善兰 4. 李大钊认为,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个是新的,一个是旧的。

“但这两种精神活动的方向,必须是代谢的,不是固定的;是合体的,不是分立的,才能于进化有益”。

下列理解准确的是A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性质不同B .新文化随着时间推移变成旧文化C .主张用西方文化改造东方文化D .李大钊创造了新的思想文化体系5.“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诗中描写的事件是A.太平天国B.北伐进军C.红军长征D.抗日战争6.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

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 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

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 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旦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 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A .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B .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C .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D .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 [中國古代四大發7.1964年1月,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这被外国媒体形象地称之为“外交核爆炸”。

江苏省2019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2019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2019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规定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征兵18岁以下男子的敕书,门下省给事中魏征不肯属敕,结果皇帝的敕书作废。

宋仁宗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台谏官包拯等集体谏诤,只得作罢。

这说明A.君臣认可共定国事治国原则 B.门下省可以否决皇帝的意志C.杰出人物可以削弱皇帝权力 D.唐宋时期.大臣的权力增强2.有首唐诗曾如此描述一位书法家的作品:“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整如惊电,状如楚汉相攻战。

”这一作品采用的书法字体是A.小篆 B.隶书C.行书 D.草书3.学者李治安的《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载:“首先,腹里以外路府州县的重要政务必须申享行省。

第二,行省有权临时差遣所属路府州县官员办理某些政事。

第三,行省有权号令指挥路府州县的各项政务。

”材料说明元朝的行省对所属路府州县A.始终负有代表中央分驭各地的使命 B.能够实施有效的行政节制和统属C.采用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两种模式 D.形成了很松散的封建大一统关系4.右图所示机构在历史上管辖的区域大致在今天的A.西藏 B.新疆C.东北 D.台湾5.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

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

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6. 刘绿宇在《希腊神话的人文精神》中说:“希腊神话可谓是希腊历史的完美呈现,它恰是人们在当时的环境和社会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意识形态”。

完整word版2019年高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完整word版2019年高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年高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一)2019 题是一、选择题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停滞不前B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观念的复兴.夏商史官既掌管天文术数,为统治者提供宗教式预言,又保管典籍、记录时事;周24代史官被定位在“掌官书以赞治”的官僚位置上。

这一变化C.向西方学习的近代爱国主义内容D .中国社会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A.反映出周代王权与神权完全脱离 B .说明了史官的地位大幅提升.管仲在齐国推25 D .体现了周代政治趋向理性化.取决于中央官僚机构职能的调整C30.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行了“官山海”政策,通过垄断制盐业和冶铁业的运营,沉重打击了齐国的私营盐铁业,战役名中方统计日方统计使盐铁业重新回到“工商食官”状态。

这种做法的深远影响是平型关战歼灭日军1000 余人亡167 人,伤94 人.经济国有化政策萌发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 役C.土地国有制完全瓦解.推动重农抑商政策出现 D 武汉会战毙伤日军20 余万人自身伤亡3 万余人,因病减员26.西汉武帝时,大将军霍光废昌邑王而丞相杨敝事先并不知晓,或曰应关 6.7 万余人丞相。

光谓:“此内朝事,无关外朝也”) 。

材料说明白( 关白:禀告徐州会战毙伤日军 5 万余人伤亡 3.2 万人A.汉武帝对丞相失去信任B.丞相完全失去政事决策权百团大战毙伤日军 2万余人,伪军5000亡302 人,伤1719 人,皇协军D.君主专制大大加强.霍光专横跋扈独揽朝政C 余人,俘日军280 余人、伪军(伪军)伤亡失踪1202 人,宋代的儒学家则以《大学》27.魏晋时期的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万余人。

1.8 《中庸》《孟子》《周易》中有关的观念去注释《论语》。

这表明宋代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儒家思想重新获得尊崇地位A.孔孟学说复兴和儒学振兴 B A. 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 B.日军受到沉重打击.儒释道三种文化完全融合D .理学形成并成为官方哲学C C. 体现中日双方战略意图 D.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下是张海鹏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前五卷目录,其中第三卷的2831.1983 年,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对“超过规定雇请多个帮工”卷名最有可能是采取“不宣提倡”、“不要公开宣传”、“也不要急于取缔”的“三不”政策。

2019年高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2019年高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2019年高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一、选择题24.夏商史官既掌管天文术数,为统治者提供宗教式预言,又保管典籍、记录时事;周代史官被定位在“掌官书以赞治”的官僚位置上。

这一变化A.反映出周代王权与神权完全脱离 B.说明了史官的地位大幅提升C.取决于中央官僚机构职能的调整 D.体现了周代政治趋向理性化25.管仲在齐国推行了“官山海”政策,通过垄断制盐业和冶铁业的运营,沉重打击了齐国的私营盐铁业,使盐铁业重新回到“工商食官”状态。

这种做法的深远影响是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经济国有化政策萌发C.推动重农抑商政策出现 D.土地国有制完全瓦解26.西汉武帝时,大将军霍光废昌邑王而丞相杨敝事先并不知晓,或曰应关白(关白:禀告)丞相。

光谓:“此内朝事,无关外朝也”。

材料说明A.汉武帝对丞相失去信任 B.丞相完全失去政事决策权C.霍光专横跋扈独揽朝政 D.君主专制大大加强27.魏晋时期的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宋代的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周易》中有关的观念去注释《论语》。

这表明宋代A.儒家思想重新获得尊崇地位 B.孔孟学说复兴和儒学振兴C.理学形成并成为官方哲学 D.儒释道三种文化完全融合28.以下是张海鹏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前五卷目录,其中第三卷的卷名最有可能是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第二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第三卷……(1865~1895)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1)第五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A.早期近代化的尝试 B.制夷、自强与实业救国C.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 D.从《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29.维新变法期间,中国出现了强学会、保国会、时务学堂等一大批组织。

他们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公开揭露和批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向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

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停滞不前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观念的复兴C.向西方学习的近代爱国主义内容 D.中国社会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30.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A.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B.日军受到沉重打击C.体现中日双方战略意图D.抗战进入相持阶段31.1983年,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对“超过规定雇请多个帮工”采取“不宣提倡”、“不要公开宣传”、“也不要急于取缔”的“三不”政策。

2019届江苏省高三历史一模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

2019届江苏省高三历史一模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

2019届江苏省高三历史一模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后期,诸子思潮激荡,交互影响。

例如墨者习儒者之学,老庄、申韩学术颇有互通之处,调和折衷之思潮日益见长。

杂家《吕氏春秋》之编纂可视为先秦思潮发展的结局。

这种思想局面主要折射出A.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形成 B.儒家独尊地位萌芽C.政治统一趋势日益明显 D.传统文化体系确立2记载出处“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 《汉书·杨恽传》“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

” 《后汉书·逸民传》“立春东耕,为土牛象人,男女各二人。

” (东汉)王充《论衡》C.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D.男耕女织生产形式确立3.武则天时的官员张衡在街上买食蒸饼,被视为行为不轨,受到御史弹劾。

安史之乱后,“刘仆射晏,五鼓入朝,时寒,中路见买蒸胡饼之处,热气腾上,使人买之,以袍袖包裙帽底啖之,且谓同列曰:美不可言,美不可言。

”,这事一时成为佳话。

两者的区别,反映了A.坊市界限被彻底打破 B.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C.朝廷商业政策的变化 D.战乱加剧了吏治败坏4.元代的行省设置犬牙相错: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

该设置A.打破了地区间的隔绝状态B.顺应了经济格局变动趋势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威胁D.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5.有学者认为:“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

”该学者旨在强调文人画的特点是A.描绘山水,讲究布局B.注重诗意,画中有诗C.诗书画印,素养齐全D.表现个性,蕴含精神6.下面是近代上海部分年份进出口贸易总值统计图(单位:万关两)。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上海取代了广州的贸易中心地位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 D.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不断加深7.“由于这场战争,江、浙及赣、皖、鲁一带官绅商贾为避兵燹,竞相逃往上海,上海的外国人和中国富商把值钱的东西放在船上随时逃跑,英法租界的洋人组建防御工事和巡逻队保护自身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汉武帝对丞相失去信任
B .丞相完全失去政事决策权
C.霍光专横跋扈独揽朝政
D .君主专制大大加强
27.魏晋时期的玄学家常用《老子》 《庄子》来诠释《论语》 ,宋代的儒学家 则以《大学》《中庸》《孟子》《周易》中有关的观念去注释《论语》 。这表明 宋代
A.儒家思想重新获得尊崇地位
B .孔孟学说复兴和儒学振兴
25.管仲在齐国推行了“官山海”政策,通过垄断制盐业和冶铁业的运营, 沉重打击了齐国的私营盐铁业,使盐铁业重新回到“工商食官”状态。这种 做法的深远影响是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 .经济国有化政策萌发
C.推动重农抑商政策出现
D
.土地国有制完全瓦解
26.西汉武帝时,大将军霍光废昌邑王而丞相杨敝事先并不知晓,或曰应关 白( 关白:禀告 ) 丞相。光谓:“此内朝事,无关外朝也” 。材料说明
2/ 7
常充分,以个人权利为本位,权力服从于法律,公开审判,追求正义,法治 精神贯穿于罗马法律体系之中。
——张锐智《罗马法学家关于公法私法划分的意义与启 示》等整理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法律文化与古罗马法律文 化的异同。 (10 分)
(2)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唐代法律文化与古罗马法律文化不同的历史原因, 并说明二者共同的历史价值。 (15 分)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朝官修图书的影响。( 6 分)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模仿练习
1.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 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 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 大。这反映出
二、非选择题 41.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
A. 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等
B. 确保了罗马帝国居民权利平
C.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公正
D. 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
33. 二战后初期美国认为 , 美国庞大的生产能力和日益提高的国民经济潜力 , 可以解决欧洲国家的通货膨胀、 货币短缺等问题 , 从而为美国在多边自由贸易 国际体系下进行经济扩张提供有利时机。为此美国
2019 年高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第二卷 近代中国的开端( 1840~1864)
一、选择题
24.夏商史官既掌管天文术数,为统治者提供宗教式预言,又保管典籍、记 录时事;周代史官被定位在“掌官书以赞治”的官僚位置上。这一变化
A.反映出周代王权与神权完全脱离 B .说明了史官的地位大幅提升
C.取决于中央官僚机构职能的调整 D .体现了周代政治趋向理性化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2.世界银行在 1968 年的贷款项目为 62 个,贷款总额为 9.5 亿美元; 1981 年贷款项目为 266 个,贷款总额为 124 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A.实行对德分区占领
B .倡导成立联合国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 .发起成立关贸总协定
材料一 唐代制定并颁布的《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 部法典成 , 为中国古代法律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 《唐律疏议》浸染 了浓厚的儒家文化色彩, 法律“出于礼则入于刑”“德主而刑辅”,“依法断案” 也是“合礼裁判”……其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 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亲属、婚姻、继承、物权之类的民 事关系统统被纳入到刑法体系中去了。中国古代法律所及之处,没有纯粹的 私人事务,一切都与国家有关。……《唐律疏议》体现了古代中国“法自君 出,权尊于法”的原则,在中央 , 刑部隶属于尚书省,受制于丞相;在地方, 法律由州、郡、县等各级地方行政机关掌握。……由于法律的严酷和传统观 念的影响,认为法律只不过是“必要的邪恶” ,因而息讼、 重调解便成了中 国法律文化的一大特色。
34.1921 年,苏俄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为经济长远发展拟定计划,并为落 实当年的经济计划提供可操作的方案。此后,该组织提供的计划数字越来越 重要,到了 1926年,这些计划数字已经成为苏联中央委员会决策的重要依据。 据此可知当时苏俄 ( 联)
A.已经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B.行政体制与经济政策存在矛盾
使人换得永恒的、 真正的幸福 , 即
来世的天国幸福
16 王阳明强调要知, 更要行, 知中有 马基雅维利认为 , 共和国不会像
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 分)
清代官修图书的制度与机构,至少可追溯到清入关前皇太极时期的文馆 之设。天聪十年( 1636),改文馆为内三院,顺治十五年( 1658),改内三 院为内阁,十八年六月,复改内阁为内三院。康熙九年( 1670),又改内三 院为内阁,另设翰林院。此后的官修图书,主要由翰林院承担,内阁、詹事 府、内务府和雍正以后的军机处、方略馆,也都有修书或参与修书之责。顺 治年间,虽然连年征战,但摄政王多尔衮和清世祖福临,仍然谕令撰修了一 批图书,如《赋役全书》、《人臣儆心录》、《资政要览》、《御注孝经》 等,还曾下令纂修明史,但未能完成。官修图书的类别,包括经学、史学、 天文、历法、数学、农艺、文学等等各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康雍时期的 官修图书不下 100 种,大约平均三年编成两种书,乾隆时期不下 120 种,平 均一年编成两种书,这是以往任何朝代都无法与之相比的。而且,官修图书 中卷帙繁多者为数不少,一书动辄百卷以至数百卷,更有 10000 卷本的《古 今图书集成》和收集 3457 种著作、合计 79070 卷的《四库全书》,都是中 国书史中罕见的巨著。 而这样的巨著出现在清朝前期, 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 康熙帝命令修纂的《康熙字典》,是所谓“钦定”之书。乾隆年间,有王锡 侯作《字贯》一书,其中有不少驳正《康熙字典》谬误之处,被统治者认为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7.1933 年到 1937 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 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 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停滞不前 的复兴
B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观念
C.向西方学习的近代爱国主义内容 形成
D .中国社会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
30. 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 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 数据
战役名
中方统计
日方统计
平型关战 歼灭日军 1000 余人 役
亡 167 人,伤 94 人
世 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 独裁君主那样限制人民的创造性
纪 二者互为表里, 不可分离。 知必然 和参与精神,因此共和国比君主
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国更能长治久安 , 更善于调动公
民精神投入战争
上表是自古代到 16 世纪中国和意大利思想家的思想对比简表。从表中提 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 要 求: 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
3.19 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 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表明
5.1852 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 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 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
材料

中国思想家

意大利思想家
4 世 范缜的著作 《神灭论》 坚持了物质 纪 第一性的原则, 系统地阐述了无神
论的思想 , 指出人的神 ( 精神 ) 和形 ( 形体) 是互相结合的统一体
古罗马的奥古斯丁认为,一切美 源自天主。美是分等级的,最高 的、绝对的美是上帝,其次是道 德美,形体美是西塞罗提出, “私法是一回事,公法是另一回事。 前者是私人契书、协议和要式口约等,后者是指公共法律、元老院决议和盟 约。”法学家关于公私法的分类,使罗马统治者能够分别制定了旨在保护以皇 帝为首的国家利益的公法和旨在保护自由民个人利益的私法。而私法发展异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C.面临的国际形势越来越紧张
D .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基本一致
A. 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
B.
日军受到沉重打击
C.体现中日双方战略意图
D.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31.1983 年,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 ,对“超过规定 雇请多个帮工”采取“不宣提倡” 、“不要公开宣传”、“也不要急于取缔”的 “三不”政策。“三不”政策
3/ 7
大逆不道,王锡侯全家因此被杀,《字贯》书版以及王锡侯的其他著作也均 被销毁。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朝官修图书的特点。( 9 分)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
4.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 “毫 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 。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 中国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6.1903 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 “团体 ”膨“胀 ”舞“ 台 ”影“响 ”组“织 ”运“动 ”报“告 ”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