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 学案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之《文学类阅读》教学案

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之《文学类阅读》教学案

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之《文学类阅读》教学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风雨草堂李娟寒风萧瑟的季节我轻轻走进你的庭院。

路的两旁萧萧的翠竹直入云霄,竹林掩映中庭院越发显得幽深。

我们不再大声喧哗,唯恐惊醒了你的清梦。

我一眼就看见了你那座青铜的塑像:清瘦悲苦的面容,一双瘦弱的手臂垂下来,双膝跪倒。

诗人,我知道你跪的是天下的苍生。

在草堂的陈列室里,我见到你在茅屋里写下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的旁边是一幅国画,凄风苦雨中,你张开双臂在呼唤什么?呼唤黎民百姓得一片安宁祥和、国泰民安的净土吗?那一年,安史之乱迫使你流亡到此地,在清清浣纱溪畔建起这座小小的茅屋。

我在你的茅屋前徘徊很久,在不足四十平米的茅屋中,你如何在寒风苦雨的夜里,看窗外屋内风雨潇潇,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你的胸怀里装着天下寒士的万般疾苦,你的眼里涌动着忧国忧民的滚滚热泪。

李白、杜甫分别被称为“诗仙”“诗圣”,两人虽年龄相差十几岁,但感情深厚。

李白潇洒豪迈,杜甫冷峻现实。

当年李白因参与永王幕府事得罪了萧宗被流放夜郎,杜甫思忆成梦写下“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情深意长,至今读来依然感人肺腑。

难怪有人说,在诗人辈出的唐代,最令人感动伤怀的是杜甫。

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目睹了唐代由兴到衰的历史,经历了一次次的战乱四起、烽火连天、生灵涂炭,写下著名的《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诗人在这样巨大的痛苦中煎熬着,叹息着,泪雨滂沱。

诗人在这样的失望中等待着,期盼着,直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人一生都在流离失所中寻觅安宁的可以栖居灵魂的家园,从而安放疲惫不堪的心灵,直到那一年冬天,漂泊一生的诗人在58岁时客死于湘水之上的一叶孤舟中。

在那个深秋,我漫步在铺满落叶的庭院中,想起另一位伟人苏轼,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看尽世态炎凉,历经人间凄苦后写下著名的《黄州寒食诗帖》:“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阅读考点教案.doc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阅读考点教案.doc

2019 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阅读考点教学设计第一专题阐述类文本阅读专项打破【备考攻略】知识贮备一、科学类文章的设题规律大概能够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来说:1.选材内容自然科学类文章中,能表现新知识、新观点、新信息,反应人类社会中的最新的研究成就,同时又与现在我国社会经济、社会、人民生活亲密有关的文章更授命题者的喜爱。

社会科学类文章中,能表现时代性、人文性、传统文化特点等的文章,反应现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理论成就或现在中国发展中的重要理论(如和睦社会、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可连续发展等等)的文章,反应现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样文化现象或反应中国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等内容的文章,更简单成为命题者选择的对象。

2.设题技巧纵观近几年高考科学类文章的命题,关于“错误”选项的设置,命题者常用的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1)惹是生非。

命题者在选项中硬加进去一些原文中没有的直观信息或示意信息,目的是考察考生阅读文章的仔细度。

这是最近几年来最常有的设题方式,应惹起考生足够的重视。

(2) 误解原文。

命题者将原文中的词语、语句等信息成心作犯错误的表述,设置为选项,目的是考察考生对文中有关信息的理解。

(3 )偷换观点。

命题者存心将原文中的词语(观点)用拥有必定扰乱作用的非等值词语(观点)替代下来,设置为选项,目的是考察考生对词语(观点)的理解。

(4)时态、模态错杂。

命题者在选项中将原文中的有关信息,未然表述为未然,未然表述为未然;或然表述为必定,必定表述为或然。

命题者的目的是考察考生对原文信息时态的掌握。

(5) 答非所问。

命题者摘取原文信息设置选项,但选项与题干绝不相关,目的是考察考生审题的仔细、仔细程度及正确理解题目的能力。

(6) 张冠李戴。

命题者将原文中的对象 a,与对象 b 的属性对接,造成对象与属性的错位。

(7) 以偏概全。

命题者设置选项时,以片面的、局部的、特别的认识来表述拥有全面性、整体性、广泛性的内容,目的是考察考生挑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以及概括文章内容重点的逻辑思想能力。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教案文言文阅读(散文)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教案文言文阅读(散文)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教案文言文阅读(散文)XX年《高考考纲》对此考点的要求是:2.理解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此类活用.(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文言文阅读这七条具体要求在高考命题中,侧重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筛选提取信息、归纳概括内容、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前者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前提,后者则是阅读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些具体要求应该说都是阅读浅易文言文最基本的条件。

一、实词的判断方法。

《考试说明》要求“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因此在文言文的复习备考中,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

可是,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这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这就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形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二、虚词的判断方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高考的一个考点.常见的文言虚词虽然只有18个,但每个虚词的意义都很丰富,如果单凭死记硬背各个义项,抛开具体语境,不借助一定的语法结构分析,效果肯定不好。

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从总体来看,对文言虚词的考查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

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考查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

如果能在积累的基础上,寻求规律,形成一定的推断技巧,无疑会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但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关键靠平时的日积月累.120个常见文言实词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 小说阅读B32教案

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 小说阅读B32教案

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小说阅读B32教案(1)、培养学生鉴赏评价作品的能力,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赏析作品的内涵,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文本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语句含意。

2、赏析作品内涵。

教学过程和步骤:一、学生读书(10分钟)二、教师介绍作业情况1、1题正确率2、2题正确率3、3题正确率4、4题正确率三、学生讨论(10分钟)四、师生研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分)关于克隆人的深度报告汝荣兴W教授悄然克隆出了另一个W教授。

那另一个W教授,是W教授的第101个克隆杰作。

W教授之所以要克隆到自己的头上,是因为他发现自己先前那整整100次的克隆虽然都绝对是成功的,所克隆出来的各式各样的“人”也无一不跟基因的提供者惟妙惟肖,但对于克隆人与本人究竟惟妙惟肖到什么样的程度——具体点说,就是对于克隆人与本人除了外在形体的完全一致之外,是不是在思维、情感等内在的方面也全部相同之类的问题,他却还无法获得充分的证据来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

而这一类“充分的证据”,似乎也只有从自己和克隆的另一个自己身上去取得,才可能是真正可靠的,因为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的思维、情感等,也才可能全面彻底地、细致入微地去与克隆的另一个自己的思维、情感等作出精密的比较作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W教授有着极为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十分崇高的献身精神。

又由于对自己的克隆是一次比克隆本身意义更加深远和重大的实验与探索,所以,W教授是在完全保密的状态下具体进行这项工作的,甚至连在自己的夫人面前,他也从来不曾吐露过有关此事的片言只语或者哪怕是一丁点一丁点的风声。

而作为对W教授的这一可贵又可敬的实验与探索的回报,是自那另一个W教授被克隆出来之后,经过了在实验室里的成千上万次的反复测试和验证,W教授终于得到了他所需要的大量证据,并表明了克隆人与提供基因的本人不仅外在形体完全一致,而且其内在的思维、情感等也是全部相同的——真的,有好多好多回,那另一个W教授都在被测试时准确无误地说出了W教授自己所想要说的话,而且,连W教授的潜意识,那另一个W教授也完全能表述得毫无差错!W教授便因此拟好了他的最新论文的标题:关于克隆人的深度报告不过,W教授并没有急着去正式写他的那篇论文。

2019-2020年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教案

2019-2020年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教案

2019-2020年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明确高考考纲要求、命题特点,探究总结文学类文本解题技巧。

2.提高阅读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3、能快速阅读文本,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中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有效地提高现代文的阅读质量。

【教学难点】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把握规律,学会现代文理解、筛选、推断的策略,从而有效地提高正答率。

【教学过程】一、解读考纲: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 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 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二、真题演练(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马裤先生老舍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蹬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

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他没言语。

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茶房跑来了。

“拿毯子!”马裤先生喊。

“请少待一会儿,先生。

”茶房很和气地说。

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

荼房刚走开两步。

“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

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

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 学案

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 学案

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学案微提示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也是传递作品主题、展示作者才情的重要标志。

因此,它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中重要且常见的命题点,而且赋值4~6分,难度中上等,覆盖现代文阅读的四个层级:①理解;②分析综合;③鉴赏评价;④探究。

尤以③④居多。

常见的命题形式:①理解标题含义,探究标题意蕴;②赏析标题妙处;③比较标题孰好。

如何答好这类题目呢?1.明确题干考点指向要区分题干考点指向,特别要关注“理解”“分析”“鉴赏”“探究”等表示阅读能力层次性的动词,这些词表明考题考查能力的指向;还要关注“含义”“含意”“作用”等词语,这些词语表明考查的方向和“落脚点”。

诸如“某标题好在哪里”“某标题能否更换”“作者为什么以××为标题”,实际上都可以归结到分析该标题在文中具有哪些作用或效果。

只有明确题干的考点指向,才能解答好标题类题目。

2.分文体多角度作答解答小说文本标题类题目,要从以下角度考虑:(1)标题自身:①点明写作对象;②分析标题的语言特点。

(2)情节结构:①统领全篇,概括主要情节;②线索。

(3)内容主旨方面:①表达态度;②象征;③揭示主旨。

(4)人物塑造:突出人物特点等。

(5)表达效果:①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渲染氛围。

解答散文文本标题类题目,要从以下角度考虑:(1)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和多层含义。

(2)表达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

(3)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

(4)成为线索,设定结构思路。

(2018·北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水缸里的文学我始终认为,我的文学梦,最初是从一口水缸里萌芽的。

我幼年时期自来水还没有普及,一条街道上的居民共用一个水龙头,因此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储水的水缸,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像一个冰凉的大肚子巨人,也像一个傲慢的家庭成员。

记得去水站挑水的大多是我的两个姐姐,她们用两只白铁皮水桶接满水,歪着肩膀把水挑回家,哗哗地倒入缸中,我自然是袖手旁观,看见水缸里的水转眼之间涨起来,清水吞没了褐色的缸壁,我便有一种莫名的亢奋。

2019届人教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教案: 散文阅读-散文阅读-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和重要句子含意-教案

2019届人教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教案: 散文阅读-散文阅读-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和重要句子含意-教案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对于散文而言,高考一般会选考那些使用准确、精练、形象、生动的词语。

“准确”,不仅指对外部特征概括得准确,还指对作者感情、体验、思想表达得准确;“精练”,指的是高度概括性和内涵的丰富性,即通常所说的“词语”;“形象、生动”是指使用修辞手法的作用。

二、复习预习重要句子含义的类型,有下面几种类型:1.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词语。

2.运用修辞和写作方法的关键词语。

这样的词语多出现在运用象征、借物喻人、双关等写作方法的文章中。

3.特殊指代的(远指、近指、不定指等)。

4.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

5.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包括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词性活用等。

三、知识讲解考点/易错点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丰富含意重在思想性,这是一个重要考点。

所谓重要语句,主要指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使用了特殊手法的句子、能显示脉络层次或主旨的句子。

对这几类句子含意的理解、体会,是体会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基础。

考点/易错点2高考考查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重在其思想性,尤其是其思想内容的丰富性。

如何把握这“丰富含意”,从而答准答全答案要点呢?除了要牢牢把握分析句子含意的“六看法”(句内三看,看关键词、结构、表达;句外三看,看相邻、段意、主旨)外,更在于掌握从不同角度、侧面看句子的方法技巧,因为每个句子都是立体的。

下面四个角度虽然是分开讲的,但在具体分析时是交错的。

四、例题精析【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粮食学群人和人见面,会问上一句:吃饭了吗?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问法很土,多半不这样问了,可是在乡下,那些种粮食的人,依旧这样问着,种粮食的人知道,他们问的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桩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阳光在泥地上扎根生长,那便是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植物动物,用不同的方式获取阳光,最后又把它们身上的阳光传递给我们。

它们就是我们的粮食。

人类的一切,无不根植于粮食之中。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十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十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Word版含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专题十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挖命题【考情探究】考点内容要求考题示例预测热度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重要词语”是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词语,其含义是文本中特定的含义B级2017课标全国Ⅱ,5★★★★★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重要句子”指的是内涵较为丰富或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其含意也是文本中特定的含意B级2017课标全国Ⅲ,5★★★★★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前者要求考生把握作品的整体结构特点;后者要求考生从所述具体内容出发,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作品的要旨C级2018天津,18、19 ★★★★★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要求考生能从体裁的特点出发,准确把握作者是如何通过谋篇布局来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同时分析在这一过程中作者使用的各种艺术手法,并简要阐述这些艺术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C级2016天津,17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要求考生从语言角度鉴赏作品,体会作品中关键性语句的丰富含意,品评作品语言的艺D级2017课标全国Ⅲ,6★★★★★术表现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考生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语言表达等“角度”以及作品的意义、价值、审美等“层面”切入,挖掘出作品的深层内涵,发现作品中再现的本民族的心理倾向和以人为本的精神特质F级2018浙江,13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要求考生回溯作者的创作背景,探究作品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的关系,进而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探究作者力图通过作品传达出的思想感情以及寄寓于作品中的愿景F级2015湖北,18 ★★★☆☆分析解读从文学体裁上看,2018年课标全国卷的三套卷子考查的都是小说,2017年课标全国卷的三套卷子,课标全国卷I考查的是小说,卷Ⅱ、卷Ⅲ考查的是散文,由此来看,近两年的高考对散文阅读的考查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学案微提示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也是传递作品主题、展示作者才情的重要标志。

因此,它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中重要且常见的命题点,而且赋值4~6分,难度中上等,覆盖现代文阅读的四个层级:①理解;②分析综合;③鉴赏评价;④探究。

尤以③④居多。

常见的命题形式:①理解标题含义,探究标题意蕴;②赏析标题妙处;③比较标题孰好。

如何答好这类题目呢?1.明确题干考点指向要区分题干考点指向,特别要关注“理解”“分析”“鉴赏”“探究”等表示阅读能力层次性的动词,这些词表明考题考查能力的指向;还要关注“含义”“含意”“作用”等词语,这些词语表明考查的方向和“落脚点”。

诸如“某标题好在哪里”“某标题能否更换”“作者为什么以××为标题”,实际上都可以归结到分析该标题在文中具有哪些作用或效果。

只有明确题干的考点指向,才能解答好标题类题目。

2.分文体多角度作答解答小说文本标题类题目,要从以下角度考虑:(1)标题自身:①点明写作对象;②分析标题的语言特点。

(2)情节结构:①统领全篇,概括主要情节;②线索。

(3)内容主旨方面:①表达态度;②象征;③揭示主旨。

(4)人物塑造:突出人物特点等。

(5)表达效果:①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渲染氛围。

解答散文文本标题类题目,要从以下角度考虑:(1)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和多层含义。

(2)表达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

(3)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

(4)成为线索,设定结构思路。

(2018·北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水缸里的文学我始终认为,我的文学梦,最初是从一口水缸里萌芽的。

我幼年时期自来水还没有普及,一条街道上的居民共用一个水龙头,因此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储水的水缸,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像一个冰凉的大肚子巨人,也像一个傲慢的家庭成员。

记得去水站挑水的大多是我的两个姐姐,她们用两只白铁皮水桶接满水,歪着肩膀把水挑回家,哗哗地倒入缸中,我自然是袖手旁观,看见水缸里的水转眼之间涨起来,清水吞没了褐色的缸壁,我便有一种莫名的亢奋。

现在回忆起来,亢奋是因为我有秘密,秘密的核心事关水缸深处的一只河蚌。

请原谅我向大人们重复一遍这个过于天真的故事,故事说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青年在河边捡到一只被人丢弃的河蚌,他怜惜地把它带回家,养在唯一的水缸里。

按照童话的讲述规则,那河蚌自然不是一只普通的河蚌,蚌里住着人,是一个仙女!也许是报知遇之恩,仙女每天在青年外出劳作的时候从水缸里跳出来,变成一个能干的女子,给青年做好了饭菜放在桌上,然后回到水缸钻进蚌里去。

而那贫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青年,从此丰衣足食,在莫名其妙中摆脱了贫困。

我现在还羞于分析,小时候听大人们说了那么多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为什么独独对那个蚌壳里的仙女的故事那么钟情?如果不是天性中有好逸恶劳的基因,就可能有等待天上掉馅饼的庸众心理。

我至今还在怀念打开水缸盖的那些瞬间,缸盖揭开的时候,一个虚妄而热.烈.的梦想也展开了:我盼望看见河蚌在缸底打开,那个仙女从蚌壳里钻出来,一开始像一颗珍珠那么大,在水缸里上升,上升,渐渐变大,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规..仙女的模样了。

然后是一个动人而实惠的细节,那仙女直奔我家的八仙桌,简单清扫一下,她开始往来于桌子和水缸之间,从水里搬出一盘盘美味佳肴,一盘鸡,一盘鸭,一盘炒猪肝,还有一大碗酱汁四溢香喷喷的红烧肉!(仙女的菜肴中没有鱼,因为我从小就不爱吃鱼。

) 很显然,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

这样的阅读一方面充满诗意,另一方面充满空虚,无论是诗意还是空虚,都要用时间去体会。

我从来没有在我家的水缸里看见童话的再现,去别人家揭别人家的水缸也一样,除了水,都没有蚌壳,更不见仙女。

偶尔地我母亲从市场上买回河蚌,准备烧豆腐,我却对河蚌的归宿另有想法,我总觉得应该把河蚌放到水缸里试验一下,我试过一次,由于河蚌在水里散发的腥味影响水质,试验很快被发现,家里人把河蚌从缸底捞出来扔了,说,水缸里怎么养河蚌?你看看,辛辛苦苦挑来的水,不能喝了,你这孩子,聪明面孔笨肚肠!我童年时仅有的科学幻想都局限于各种飞行器,我渴望阅读,但是身边没有多少适合少年儿童的书,我想吃得好穿得光鲜,但我的家庭只能提供给我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

这样的先天不足是我童年生活的基本写照,今天反过来看,恰好也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我们格外好奇。

我们家家都有水缸,一只水缸足以让一个孩子的梦想在其中畅游,像一条鱼。

孩子眼里的世界与孩子身体一样有待发育,现实是未知的,如同未来一样,刺激想象,刺激智力,我感激那只水缸对我的刺激。

我一直相信,所有成人一本正经的艺术创作与童年生活的好奇心可能是互动的。

对于普通的成年人来说,好奇心是广袤天空中可有可无的一片云彩,这云彩有时灿烂明亮,有时阴郁发黑,有时则碎若游丝,残存在成年人身上所有的好奇心都变得功利而深奥,有的直接发展为知识和技术。

对人事纠缠的好奇心导致了历史哲学等等人文科学,对物的无限好奇导致了无数科学学科和科技发明。

而所谓的作家,他们的好奇心都化为了有用或无用的文字,被淘汰,或者被挽留。

这是一个与现代文明若即若离的族群,他们阅读,多半是出于对别人的好奇,他们创作,多半是出于对自己的好奇。

在好奇心方面,他们扮演的角色最幸运也最蹊跷,似乎同时拥有幸运和不幸,他们的好奇心包罗万象,因为没有实用价值和具体方向而略显模糊,凭借一颗模糊的好奇心,却要对现实世界做出最锋利的解剖和说明,因此这职业有时让我觉得是宿命,是挑战,更是一个奇迹。

一个奇迹般的职业是需要奇迹支撑的,我童年时期对奇迹的向往都维系在一只水缸上了,时光流逝,带走了水缸,也带走了一部分奇迹。

我从不喜欢过度美化童年的生活,也不愿意坐在回忆的大树上卖弄泛滥..的情感,但我绝不忍心抛弃童年时代那水缸的记忆。

这么多年来,我其实一直在写作生活中重复那个揭开水缸的动作,谁知道这是等待的动作还是追求的动作呢?从一只水缸看不见人生,却可以看见那只河蚌,从河蚌里看不见钻出蚌壳的仙女,却可以看见奇迹的光芒。

(取材于苏童的同名散文)1.本文题目“水缸里的文学”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寓意:①“我”的文学梦是从水缸里的河蚌仙女的想象中萌发的。

水缸是“我”童年时代精神世界的寄托,可以让“我”的梦想在其中畅游。

②水缸的记忆伴随着“我”,是“我”文学创作的源泉及动力,“水缸”成为“我”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文学世界的象征。

(2)效果:①既形象又别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虚实结合,凸显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流浪女[英]A·S·拜厄特“到时,”斯库珀夫人欢快地说,“公司会派车来接我们去逛‘好运大卖场’。

我觉得,那可真是阿拉丁的宝窟啊!在那里,我们可以找到要送给每个人的礼物,还可以放纵自己的购物欲。

而且,安全没有一点问题,所有的进出口都在监控之下。

觉得难受吗?非常时期这也是必要的。

”夫人们挤进了车里。

达芙妮坐在司机的身旁。

这辆英国名牌德姆拉轿车静静地在拥挤的大街上穿行,防弹玻璃阻断了这个东方城市的气息。

一入卖场,大家便急匆匆拥了进去。

“好比一群母鸡东奔西忙,咯咯地叫着。

”达芙妮有些恶毒地想道,因为她稍一迟缓,便落单了。

她同司机对了一下时间,独自走进卖场。

她穿行在手持机枪但睡眼迷离的士兵和佩带手枪与警棍的警察中间。

再往前去,沿着卖场的墙根聚着一伙儿手拿袋子或瓶子的流浪汉,围拢在燃烧着牛粪或木块的微火旁取暖。

他们和警察之间有一条清理得非常整洁的界限,界内是禁区,不得越过。

达芙妮不清楚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购物。

她看看手表,不知在会合前如何打发这两个小时。

她被一些丝质的靠垫和台布吸引了。

她快步走过来,翻看着一叠叠的织物:菊花、桃花、仙鹤、蓝鸟、山峰……各种图案,一应俱全。

她挑了一块四边绣着金鱼的台布,红色、金色还有铜色凑在一起,显得别具一格。

她看了看购物的袋子,发现相机不见了。

她敢肯定出发时是把相机放进去的。

在另外一层楼,她买了一枚玉石彩蛋,一把描漆的筷子,还为读中学的女儿买了一副白面小丑的脸谱。

看到这层摆放着许多更别致、刺绣更精美的金鱼图案织品,她有些懊恼。

她按照路标上的指示,一路小跑着寻找咖啡店,却没有找到在什么地方。

她倒是找到了女洗手间,发现隔间小得几乎挤不进去。

在那里她补了补妆,镜子里的她大汗淋漓,邋邋遢遢的。

唇上的口红已经化在皮肤上,发卡也从头发上戳了出来,鼻子和眼帘上也因汗渍而发光。

她看看表,心想要赶快找到回去的路,时间已经不可思议地飞逝过去了。

路标不断标出“出口”的方向,它会将人带到“紧急出口”样的楼梯或电梯口,又让人折回到相同的一排排货架前。

“这个卖场存心不让人出来。

”她想道。

她紧攥着包,一路小跑,在水泥楼梯上上下下。

一只鞋跟从鞋上脱落下来。

过了一会儿,她把两只鞋跟都取下来,装进包中,一瘸一拐地走着,大汗淋漓,气喘吁吁。

集合的时间早过去了。

她想给旅馆打个电话,将手提包打开一看,发现钱包和信用卡都神秘地失踪了。

她站在卖场里,一遍又一遍地翻检手提包。

过了好一会,她才明白,东西全丢了。

她开始在卖场里奔跑,结果袜子扯开了一个大洞,从脚面一直裂到了小腿,皱巴巴的,像脱落的皮肤。

她看了看表,收拾行李和“美味的午餐”时间均已错过,已到了该去机场的时候。

她内急得很,膀胱都要憋崩了,但她不能停下来,她必须到底层去,因为出口在那里。

这么上下折腾着,她才明白,这卖场简直是上天入地、铺面相同的魔窟:玉器、金饰、银饰、漆具、丝织品、手表、服装、盆景、面具、木偶,让人进去便出不来。

飞机该起飞了。

她下意识地看了看表——那分针曾经旋转得如风暴,让她心惊肉跳。

可是,现在,腕上只剩下印在粉色皮肤上的印记,带着汗渍熠熠发光。

她的表也丢了!她含含糊糊地咕哝了一声,开始试着尖叫。

卖场里,人们对此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戴着随身听的顾客像聋子一样,而没戴的闲逛的人要么出于对外国人的畏惧,要么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也装聋作哑。

她不停地在沉沉的却是熙熙攘攘的寂静中尖叫。

不管怎么说,尖叫还是起到了作用。

一位身穿咖啡色大衣的男子将头戴钢盔、手持机枪和警棍、全副武装的警察带到了达芙妮面前。

“请帮帮我,”达芙妮说,“我是英国人。

我遭到了抢劫,我必须回家。

”“请出示证件!”她拉开手提包中的内兜。

她的护照也没有了。

“被偷了,所有的东西都被偷了。

”她说。

“像你这样的人是不允许进来的。

”警察说。

她从警察的眼神中看到了自己的形象:一个流浪女,肮脏、邋遢、衣冠不整,口袋里装的都是别人买的东西,活像只败兴的母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