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双汇瘦肉精事件案例分析

双汇瘦肉精事件案例分析

双汇瘦肉精事件案例分析事件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3·15特别节目的曝光,河南孟州等地使用瘦肉精喂猪,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当地的动物检疫机构形同虚设。

“毒肉”不仅进了南京的菜场,还被顺利地卖到双汇集团下属的济源双汇公司。

而双汇所宣称的“十八道检验”,并不包括瘦肉精的检测。

双汇,国内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上了黑名单,不啻一场行业地震。

“瘦肉精”“瘦肉精”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

如果把“瘦肉精”添加到饲料中,的确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

国内外相关科学研究表明,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特别是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

长期食用则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会诱发恶性肿瘤。

“瘦肉精”9年前已被禁用2002年,农业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等7种“瘦肉精”。

200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规定新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对使用“瘦肉精”养殖生猪,以及宰杀、销售此类猪肉的,将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责任。

2009年6月1日起实施的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规定表明,只要生产或者销售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即使没有造成人身损害后果,也可要求10倍赔偿。

之前的“瘦肉精”事件2001年,包括北京、天津在内九个省市的23家养殖场被发现违规使用盐酸克伦特罗。

2002年,广州某饲料生产公司违规添加“瘦肉精”导致480多人中毒。

涉案饲料公司经理林清源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

2006年,上海连续发生多起“瘦肉精”中毒事件,波及全市9个区300多人。

同年,江西有12人因制售使用“瘦肉精”被刑事拘留。

2009年,广东商贩从湖南买入的问题猪肉导致70余人出现中毒症状……存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为什么层出不穷,中央和各级政府重视力度不可谓不大,投入精力不可谓不大,可为什么还总是有那么多耸人听闻的严重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我想主要有一下几方面原因:(一)公众食品安全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食品生产经营者安全意识缺乏,有违规使用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现象;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存在无知消费、模糊消费、便宜消费三种消费理念;监管人员责任意识不强,部分执法部门存在“有利”就管,“无利”不管的倾向;社会公众参与意识不浓,对发现的假冒伪劣食品或侵权事件,往往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双汇质量门事件-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

双汇质量门事件-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

双汇质量门事件-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浅谈双汇质量门事件案例:8月24日《京华时报》报道,家住顺义区杨镇高各庄村的林女士下班回家后,吃了两根还在保质期内的双汇香肠,当晚林女士上吐下泻不止,医院诊断为食物中毒引发急性肠炎。

双汇公司已经回应,确实是自己的香肠出现问题,并愿意赔偿相应损失。

这个事件并非个案,类似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屡被曝光,双汇“瘦肉精”事件后曾向消费者承诺将会严把质量关,承诺的声音言犹在耳,其火腿肠系列产品便屡陷“质量门”,双汇要怎样兑现其对消费者的承诺?自2011年5月至今,双汇产品被曝出各种质量安全问题。

5月据西部网报道,魏女士发现其在超市购买到的双汇王中王火腿肠发臭,究竟是哪个环节导致产品出现问题却不得而知。

无独有偶,2011年8月2日《华西都市报》报道,成都市民谭先生的侄儿攀攀,在吃下一根双汇“Q趣儿”火腿肠后,上吐下泻,送到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急性胃肠炎。

而火腿肠还有20多天才到期。

双汇供货商称可以赔付2万元但是不能在媒体曝光。

2011年8月22日据东南网报道,福州小伙子小李在吃双汇王中王火腿肠时,在密封的肠体内吃出“U”形铅扣,记者数次拨打全国服务热线均无法接通。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情,每当食品质量安全出现问题的时候,厂家总希望就事论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正因为这种指导思想导致了中国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与此同时,监督部门也没有督促生产企业及时整改,只用“罚款”创收的办法去处理,长此下去,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问题,根本不可能得到彻底的解决。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值得我们深思。

问题:1、该公司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何在?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改进?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

目前,总资产60多亿元,员工40000人,年屠宰生猪1500万头,年产肉制品100多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在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54位。

具有如此规模的大厂家居然在最基本的产品质量上屡屡出问题,不禁让人质疑其管理体制。

双汇问题分析

双汇问题分析

一,生猪逐头检验,确保100%安全
• 从3月16日起,双汇集团实施生猪屠宰“瘦肉精”在线 逐头检验,旨在从源头上确保100%安全。 • 近日,笔者应邀在双汇集团股份屠宰厂生产车间参 观中看到,生产流水线多道工序前双汇员工各司其职, 生产线运转井然有序,一切如常。笔者在一个“瘦肉精 在线逐头检验”的标识牌前停了下来,只见工作案上摆 放着试剂条,检验检疫和品质管理人员在忙碌的进行 “瘦肉精”的头头检验。检验检疫人员告诉笔者,为适 应生猪屠宰“瘦肉精”在线逐头检验的需要,3月16日 以来,厂里又新增加了不少的技术人员和设备。据双汇 集团的一位高管告诉笔者,改生猪屠宰“瘦肉精”“抽 检”为“在线逐头检验”,全年预计增加“瘦肉精”检 测费用3个多亿。
解决50万余人的就业问题的就业问题1企业资金充足母公司已经被高盛收购2金融危机后猪肉价格回落企业利润空间增大1公司处于垄断地位其他肉类企业所占份额低2品牌效应已经产生经产生1管理团队稳定2屠宰技术先进形成产业化有自3有自己的研发中心4营销方式一流的研w内部劣势1难以把握气团公司的政策2受外资的影响较大1员工人员过于庞大增加成本开支2受经济因素影响较大1不同地域的食品需求不同2公司庞大不同地域的人员素质情况难以把握1自己研发技术依然较低2管理技术落后3自己的质量把关不够严格o外部机遇1市场巨大1国人喜欢吃1可以快速吸三瘦肉精事件产生原因?既然事件已经发生我们不应该掩盖事实应该积极承认错误并且认真查找原因因此我们鱼骨头图发来分析一下产生的原因
二.面对这种情况就是双汇该怎么办?
• 双汇该怎么重新获得顾客的信任,重新获 得政府和媒体的信任,已经是摆在企业发 展和生存的巨大难题。因此我先分析一下 双汇的当前形势我们可以借助SWOT-PEST的 综合矩阵来分析当前的状况
SWOT-PEST综合矩阵

双汇案例分析与总结

双汇案例分析与总结

双汇案例分析与总结管理第五⼩组双汇案例分析总结企业的社会责任——从双汇事件谈起组长:张⼀奇组员:缪倩凌瑶魏梓茹刘爽孙浩沈忱⽬录●⼩组定位●引⼦:企业简介●“健美猪”事件始末●瘦⾁精事件发⽣原因分析●双汇集团社会责任的反思●附录1:企业的社会责任●附录2:活动的准备与活动安排⼀、⼩组定位(⼀)调查⽬的1.使同学们更好的了解3.15瘦⾁精事件并引以为戒。

2.让同学们从中反思并获得启发。

3.促进⼩组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增强团队的意识。

(⼆)调查意义在2009年,国内知名企业⾬润⾷品下属⼦公司也曾被曝光含有“瘦⾁精”,此次双汇“瘦⾁精”事件难道充其量只是对“利益”⼀词的再次注释?作为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据说中国市场上有10根⽕腿肠有5根出⾃双汇,可见其覆盖⾯之⼴。

让⼈们记忆犹新的莫过于双汇的⼴告语:“⼗⼋道检验,⼗⼋个放⼼”。

然⽽,经媒体曝光后,⼈们才知道双汇的“⼗⼋道检验”连最起码的“瘦⾁精”都不检验,“⼗⼋个放⼼”更⽆从谈起,让⼈惊诧之余⼤呼“被忽悠”,进⽽也对所谓的“名牌效应”产⽣质疑——出事前是响当当的“名牌”,曝光后⽅知是“冒牌”。

前有⼤头娃娃,后来⽥婆婆,消费者的权益到底谁来维护?这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只要有钱,现在的社会什么都可以是摆设……在这⾥,就明显的说明的很多企业对社会责任的缺乏,是到了我们的企业如何重新树⽴⼀个公众信得过的社会责任价值体系的时候了。

⼆、引⼦:企业简介——双汇集团双汇集团是以⾁类加⼯为主的⼤型⾷品集团,⽬前总资产约60多亿元,员⼯4万多⼈,在全国⼗多个省、市建有⼆⼗多家现代化的⾁类加⼯基地,年屠宰⽣猪能⼒1500万头、年销售冷鲜⾁及⾁制品200多万吨,是中国的⾁类加⼯基地。

集团是农业部等⼋部委认定的⾸批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质检总局授予的“国家质量管理卓越企业”,双汇⾁制品是“中国名牌产品”“国家质量免检产品”,双汇冷鲜⾁及⾁制品是“国家安全⾷品”。

双汇集团“瘦肉精”事件危机处理案例分析

双汇集团“瘦肉精”事件危机处理案例分析

双汇集团“瘦肉精”事件危机处理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一) 双汇集团简介双汇集团(河南省漯河市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目前总资产达200亿元,员工6万多人,年肉类总产量300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在2011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66位。

双汇集团是跨区域、跨国经营的大型食品集团,在全国12个省市建有现代化的肉类加工基地和配套产业,在31个省市建有200多个销售分公司和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每天有8000多吨产品通过完善的供应链配送到全国各地。

双汇集团在日本、新加坡、韩国、菲律宾等国建立办事机构,开拓海外市场,每年进出口贸易额突破1亿美元。

双汇集团坚持用大工业的思路发展现代肉类工业,先后投资40多亿元,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4000多台套,高起点、上规模、高速度、高效益建设工业基地,形成了以屠宰和肉制品加工业为主,养殖业、饲料业、屠宰业、肉制品加工业、化工包装、彩色印刷、物流配送、商业外贸等主业突出、行业配套的产业群。

此次涉事企业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是双汇集团子公司,成立于2008年9月18日,由双汇集团独资设立,注册资本9000万元。

2009年6月,双汇集团对其增资,增资后注册资本为2亿元。

涉及年屠宰生猪150万头,年低温肉制品3.3万吨。

(二)双汇“瘦肉精”事件1、“瘦肉精”的危害“瘦肉精”被认为是肉制品业的“三聚氰胺”,它通常是指盐酸克伦特罗,一种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

类似药物还有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等。

将这一类物质添加于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减少饲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从而降低成本。

科学研究表明,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长期食用则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会诱发恶性肿瘤。

早在2002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就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中添加“瘦肉精”。

双汇火腿肠问题带来的思考

双汇火腿肠问题带来的思考

双汇火腿肠问题带来的思考
一,双汇食品厂车间乱象百出。

你喜欢吃火腿肠吗?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在你看完315曝光的南昌双汇食品厂车间制作火腿肠时的视频,你还吃得下去吗?双汇香肠的原材料一般都是猪肉,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出,掉在地上的肉被制作工人不以为意的捡起来,连洗都没有洗,就直接流向了下一个岗位。

车间内部的消毒系统也是形同虚设,整个制作空间简直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

二,双汇火腿肠爆出重大食品问题。

面对视频,相信双汇食品再也无法狡辩。

要知道,双汇食品可是国内肉制品制造业的龙头老大。

是消费者心中的良心企业,可是现实却是什么呢?还有网友反映,自己在南昌的超市购买双汇火腿肠,回家吃的时候发现已经变质了。

拿到超市想要调货,可是负责人员却不理不睬,售后服务非常的差。

我们的购买优质品的时候,通常都是比较喜欢购买大品牌的,因为毕竟是入口的东西,所以不管是买鲜肉还是买火腿肠,都一直非常信赖双汇这个品牌,没想到塌房却如此严重。

三,真的是不能再信赖双汇食品。

其实如果有心的人可以搜索之前的信息,双汇并不是第一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相关部门也不止一次的提醒双汇食品进行整改,可见,他们并没有把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放在心中,依然我行我素。

虽然双汇的负责人已经表示了歉意,但是我认为我以后不会再选择相信双汇这个品牌。

既然决定进入食品这个行业,那就要本着良心,消费者不会再给双汇第二次机会。

双汇集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双汇集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双汇集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存在的问题:
1.产品质量不稳定,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2.企业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

3.企业对员工管理不严格,导致劳动纠纷较多。

4.营销策略不够灵活,对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不足。

5.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短板,缺乏公益意识和环保意识。

建议:
1.加强产品品控,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2.改善企业内部管理,加强审计和监管,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

3.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和服务水平,降低劳动纠纷风险。

4.根据市场需求和动态变化,灵活调整营销策略,提高市场应对能力。

5.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履行公益义务,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2023《双汇发展企业偿债能力现状和问题的案例分析》9700字论文

2023《双汇发展企业偿债能力现状和问题的案例分析》9700字论文

双汇发展企业偿债能力现状和问题的案例分析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1)(二)研究意义 (2)(三)文献综述 (2)二、相关概念及理论 (3)(-)偿债能力的定义 (3)(二)偿债能力指标 (4)三、双汇发展公司偿债能力现状分析 (6)(-)双汇发展公司简介 (6)(二)双汇发展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6)四、双汇发展公司偿债能力存在的问题......................................... H(-)短期偿债能力存在的问题 (11)(二)长期偿债能力存在的问题 (12)五、双汇发展公司偿债能力的解决对策 (13)(-)加快存货的周转 (14)(二)提高现金流量水平 (14)(三)优化债务结构和期限 (15)(四)拓宽筹资渠道 (15)[参考文献] (16)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背景近两年,新冠军疫情在全球肆虐,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各实体经济都不同程度的受到较大的挑战。

资金对于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当下缺少资金,正是大多企业面临的困境。

各个企业都选择了举债经营,它是缓解资金压力的有效途径,作为经营常态的一种模式选择,合理使用负债,能使企业得到财务杠杆带来的收益,同时也会为企业增加利润。

但是,如果负债的金额及占比较大,相应财务风险也会显著增加。

不仅企业领导者十分关注负债情况,而且外来投资者和债权人更加关注负债情况。

企业如果要想获得长久持续地发展,就要把负债的额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所以围绕企业负债相关的财务指标展开研究,可以有效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通过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而改善并保障企业的偿债能力。

这样以业,企业的财务风险就会相就降低,确保企业不存在较大的风险。

本文以双汇发展公司为研究分析对象,以财务报表中数据做为基础,计算反映偿债能力指标,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双汇发展偿债能力方面存在的风险,并对风险产生原因做进一步分析,结合双汇发展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与对策,对于提高双汇发展企业的偿债能力,防范和有效的规避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