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下科学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汇总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点归纳1.1-1《运动和位置》2.1、和另一物体相比,(位置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
(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静止)的。
3.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4.1-2《各种各样的运动》5.1、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6.2、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
7.3、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的运动形式(不一定相同)。
8.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9.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方式。
10.2、一个物体不一定保持一种运动路线不变,对于复杂的运动,我们应该采取(分段描述)的方式。
11.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12.1、物体在斜面上会有(静止、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13.2、(物体的形状)、(斜面的高度)、(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法)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14.3、物体与斜面接触面(越小),越容易(滚动)。
物体在发生滚动时接触面(不断改变)。
15.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16.1、运动相同的(距离):用时(短),运动(快)17.用时(长),运动(慢)18.2、实验做3次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或让实验结果更准确)19.1-6《比较相同时间运动的快慢》20.1、运动相同的(时间):距离(长),运动(快)。
21.距离(短),运动(慢)。
22.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常用单位:米/秒、千米/时23.1-7《我们的“过山车”》24.1、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先设计后制作),并可在拼搭过程中对设计进行(微调)。
25.2、在测量我们的制作的“过山车”轨道长度时,我们可以直接用(软尺)来测量,也可以先用(棉线搭配尺子)来测量。
26.3、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时,考虑小球要自行滚动需要设计成有(坡度)。
1.1运动和位置(课件)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明明想自己走路回家。请你帮明明补充完 整回家的路线。
创新培优
1. 根据图示可知,从学校出发,沿着校门口的路走到超市 这个三岔路口处,然后向___南___拐弯后直走,就来到了 一个环形道,在环形道A处,如果往_西__南___方向走四分之 一圈就可以经过医院,如果往_东__南___方向走四分之一圈 就可以经过消防队,经过消防队或医院后继续沿着环形 道走四分之一圈后再向___东___走就可以到家了。
航空器加注燃油,使其航程增加。正在进行空中加油的 加油机相对于受油机来说,它的状态是__静__止___的;这两 架飞机相对于地球来说,它们的状态是__运__动___的。 【点拨】加油机和受油机要在空中保持相对静止,才能 完成加油的任务;但两架飞机相对于地球都是运动的。
基础过关
2. 要准确描述一位同学的位置,需要从_方__向___和_距__离___两 个方面展开。
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
第1课时 运动和位置
基础过关
一 选择题 1. 做游戏时(如图所示),以下同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的是
( A )。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基础过关
2. 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要选好( C )。
A.方向
B.距离
C.参照物
基础过关
3. 【金华市婺城区期末】明明在游乐场和妈妈走散了,他看 到背后有一个雕塑,结合地图,他的准确位置可描述为 ( C )。 A.从景区门口往东北方向走 B.从景区门口往里走400米 C.从景区门口往东北方向走400米 【点拨】描述出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才能确定物体的具体 位置。
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 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发生了运动,此物体处于相对运动 的状态。如果两物体相互之间的位置并不随时间而改变, 则这两个物体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在描述物体是否运 动时,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根据所选定的 参照物来确定物体是否运动。
教科版科学(2017秋)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探索:在一条轨道上比快慢
要点:
①将小组成员分为操作员、计时员、发令员和记录员。 ②发令员的位置最好在终点处,以便看清小球到达终点并及时发令停止计时。 ③发令员尽量使用一个字的口令,如“跑”“停”。 ④计时员操作秒表要与发令员的指令同步。 ⑤操作员放开小球也要和指令同步,并且不能给小球施加助力。 ⑥记录员除了记录结果,还要注意观察小球是否出现卡顿等异常情况,必要时提醒 小组成员重新开始。
2.各种各样的运动
生活中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探索一
用多种方法让这些物体运动起来,观察并比较, 他们的运动方式一样吗?
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形式,如:前进、后 退、转弯、旋转、滚动、振动、绕圈等。
探索二
在这些并交流。
拨动尺子,圆点上下振动
拨动指尖陀螺边缘,圆点转动
思考:如果换个位置贴上圆点,观察到的运动形式 和之前一样吗?
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有哪些运 动形式?
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形式, 如:前进、后退、转弯、旋 转、滚动、振动、绕圈等。
回忆坐旋转木马的场景,画出人的运动形式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
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 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一条曲线的运动
判断生活中更多物体的运动形式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
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我们周围有许多斜坡,物体在斜坡上会怎样运动?
可能静止不动
可能滚动
可能滑动
探索一
做一个较低的斜面
探索二
观察木块在斜面的运动
探索三
科学态度目标 (1)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 (2)愿意与同伴合作探究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3)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第1课时运动和位置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通常需要与周围的物体比校,看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2.要准确描述同学的位置,需要从方向和距离两个方面描述。
判断方向需要用到方向盘,测量距离需要用到软尺。
第2课时各种各样的运动1.要准确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形式,需要在这个物体上贴上圆点。
2.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和转动。
3.很多时候,一个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上下运动,又有旋转运动。
4.在溜溜球的中心点和旁边贴上小圆点,观察到溜溜球中心的圆点在做上下运动,溜溜球旁边的圆点在做旋转运动。
第3课时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形式。
2.把蓝色球摆放在桌子中央,用手推出去,发现如果推的力大些,蓝色球先在桌面上做直线运动,然后再做曲线运动落到地上;如果轻轻地推动小球,蓝色球在掉落过程中,运动路线几乎接近直线。
3.生活中的物体运动路线属于曲线运动的有空中飞车、老鹰飞翔等;属于直线运动的有直升的电梯、斜升的电梯、苹果落地、击中的台球等第4课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1.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可以分为滑动和滚动两种形式。
2.物体的形状与运动情况是有密切关系的。
在斜面上,球形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滚动,平面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滑动。
3.同一个物体,放在坡度大小不同的斜面上,斜面坡度越大时运动越快;斜而坡度越小时运动越慢。
4.一个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像坐滑梯那样的称为滑动。
5.像这样将同一个物体放在坡度大小不同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在科学上称为对比实验。
第5课时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1.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主要看物体从起点到终点运动所需要的时间长短。
2.在测量不同小球在同一条轨道上运动所需时间时,如果测量3次获得的数据不同,应该取中间的数据作为结果。
3.要能准确地知道不同小球在同一轨道上运动的快慢,需要借助秒表。
4.在实验操作中,为了准确测得小球运动所需要的时间,大家要合作分工,学生可分别担任操作员、计时员、发令员、记录员等角色。
【精选】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时《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3课时《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探究目标
(1)用图示记录物体的运动路线。
(2)观察、描述并判断物体的运动形式。
二、知识梳理
1.运动的物体会有不同的路线。
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苹果从树上下落,运动路线是直线,我们把它的运动叫作直线运动。
3.过山车的运动路线是曲线,我们把它的运动叫作曲线运动。
三、实验解析
1.实验重现
(1)实验名称: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和冲出桌面后的运动路线。
(2)探究问题: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和冲出桌面后的运动路线分别是怎样的?(3)提出猜想: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和冲出桌面后可能都是沿直线运动。
(4)实验材料:小球、桌子、桶或筐等。
(5)实验步骤:
①根据猜测在地面上摆好桶,以便接住掉落的小球。
1/ 2。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各种各样的运动》优质课件

13
拓展
你坐过旋转木马吗?请画出木马上人的运动形式。
人绕中心轴的运动形式是转动。 人在木马上的运动形式是上下往 复运动。
14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各种各样物体运 动的形式,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物体的运动 方式有:移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五种, 能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方式。
总结: 圆点贴在不同位置,会观察到不同的运动 形式。
12
研讨 研讨: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有哪些运动形式?
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滑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五种,各种运 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 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平时要善于观察、 善于思考, 从中总结,发现其中的运动规律,这样才能学好科学,用好科学。
3.观察红点的位置变化并记录在纸上,用“
”记录;
4.依次完成所有物体的运动轨迹。
7
探索 观看实验视频,说说你的发现?
8
探索
总结: 我们可以用“画点做标记”的方法观察和描 述物体的运动。
9
探索
思考:如果换个位置贴上圆点,观察到的运动形式和之前一样吗?
10
探索 观看实验视频,说说你的发现?
11
探索
15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16
谢谢观看 !
2023/3/17
17
学好小学科学的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 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 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2023-2024学年三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核心考点集训(教科版)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清单)

2023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清单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第一课时 运动和位置1. 物体有运动和静止两种状态。
2. 一个物体和另一个物体相比,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静止的。
3.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和“谁”相比,“造”就是參照物》例如:①天上飞的飞机和地面相比(参照物:地面)②山川和蒙古包相比(参照物:蒙古包)4.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例如:在行驶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是运动的。
5.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测量方向工具:方向盘;测量距离工具:软尺)①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
②在地图中的方向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
第二课时 各种各样的运动1.物体的运动有以下的运动形式:平动、转动、振动、滚动、摆动等。
2.各种运动形式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互相联系的。
同一物体可能有多种运动形式,汽车行驶时有平动、转动、滚动三种运动形式。
汽车车身的运动方式叫做平动;钟表指针的运动方式叫做转动;钟摆的运动、秋千的运动是摆动;圆球的运动方式是滚动;拨动尺子,尺子的运动方式是振动。
3.在物体不同的位置上贴上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观察与描述物体的运动。
第三课时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观察、描述并判断物体的运动形式时,可能会发现同一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形式。
3.直线运动包括:苹果落地、电梯升隆。
曲线运动包括:过山车运动、老鹰飞行。
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最后冲出桌面,运动路线既有直线也有曲线,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相结合。
第四课时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1.像滑滑梯、山坡这样的一端高、一端低的斜坡,在科学上被称为斜面。
2. 一个物体放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有静止、滑动、滚动三种可能。
最新版本三年级下册科学精品课件《物体的运动》思维导图教科版8张

白色
蚕的生命周期
动 物
幼虫 (蚕)
蚕蛹
外形特点 生命活动现象 生长条件
蚕茧 蚕蛹
头部、胸部、腹部,8对足、9对气门
眠、蜕皮、身体由短变长、食量变大
食物、温度、空气、 湿度 白色、椭圆形,摇晃有声音;迎光看里 面有物体 纺锤形、深褐色,分为头、胸、腹部
的 一
成虫 (蚕蛾)
外形特点 雌雄性区别
头部、胸部、腹部
白色
外形特点 生命活动现象 生长条件
蚕茧 蚕蛹
头部、胸部、腹部,8对足、9对气门 眠、蜕皮、身体由短变长、食量变大 食物、温度、空气、 湿度 白色、椭圆形,摇迎晃光有看声里音面;有物体
纺锤形、深褐色,分为头、胸、腹部
蚕的生命周期
动 物 的 一 生
蚕卵
幼虫 (蚕)
蚕蛹
成虫 (蚕蛾)
颜色 淡黄色 淡红色/浅褐色 紫黑色 形状 扁圆形,中间凹陷 大小 比大米小,和小米差不多大
白色
外形特点 生命活动现象 生长条件
蚕茧 蚕蛹
外形特点 雌雄性区别
生活习性
头部、胸部、腹部,8对足、9对气门
眠、蜕皮、身体由短变长、食量变大 食物、温度、空气、 湿度 白色、椭圆形,摇晃有声音;迎光看里 面有物体 纺锤形、深褐色,分为头、胸、腹部
头部、胸部、腹部
雌性:体型大、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 雄性:体型小、腹部狭长、翅膀大、爬行快
《 动 物2 0 的2 0 一 生 》 单元思维导图
蚕卵
颜色 淡黄色 淡红色/浅褐色 紫黑色 形状 扁圆形,中间凹陷 大小 比大米小,和小米差不多大
白色
蚕的生命周期
动 物 的 一 生
蚕的生命周期
动 物 的 一 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三下科学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点
第一课《运动和位置》
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在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时,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根据所选定的参照物来确定物体是否运动。
2.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静止与运动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与选定的参照物有关。
小女孩在池塘边喂鱼,以地面为参照物,石块是(静止)的,鱼是(运动)的,被鱼搅动的水是(运动)的。
以道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公交站牌是(静止)的,公共汽车是(运动)的。
4.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可以测定某一物体的位置。
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运动》
1.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按照运动类型分有(平动、转动、振动、滚动、摆动)等。
2.指尖陀螺是(转动),弹拨后的钢尺是(振动)。
3.正在行驶的小汽车,车身是(平动),车轮是(滚动)
4.弹簧摇马的马身是(摆动),弹簧上下的弹跳是(振动)
5.溜溜球甩出去后绕轴进行(转动),顺着线往回收是(滚动)。
第三课《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线叫作物体的(运动轨迹)。
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掉落的苹果、垂直电梯、百米冲刺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过山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盘旋的纸飞机的运动路线是(曲线)。
3.运动员在操场上跑800米,跑在直道上是 (直线运动),跑在弯道上是(曲线运动)
第四课《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1.物体在斜面上有(不动、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2.物体的(形状)和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一定的关系。
3.一般情况下,把乒乓球放在斜面上,乒乓球会(滚动)下来。
4.把立方体木块放在斜面上,木块可能会(静止不动),可能会(滑动)。
第五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1.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
2.通过相同的距离,用时短说明运动(快);用时长说明运动(慢)。
3.100米赛跑,甲用了15秒,乙用了17秒,两人比较,(甲)跑得快。
4.奔跑100米,猎豹只需(5秒),是陆地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
第六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1.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 (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
2.在相同的时间内,运动距离长说明运动(快),运动距离短说明运动(慢)。
3.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可以比较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
运动速度是指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第七课《我们的“过山车”》
1.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
2.过山车铺设了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小车在上面分别做(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3.我们制作的“过山车”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
第八课《测试“过山车”》
1.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路线、快慢)等来描述。
2.描述小球在轨道上的位置和路线,要以“过山车”轨道起点为中心,借助(方向盘)来判断方向,用(软尺)测量距离,用(秒表)测量小球的运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