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货币多倍收缩过程

合集下载

货币银行学 第八章 货币供给

货币银行学  第八章    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新理论可用下面公式表达: M=[B,rf(I),Kf(Y、I、o)] 与传统的货币乘数理论相比,货币供给新理论的新颖
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极为重视利率和货币 需求对货币供给的影响。(2)强调非银行金融中介机 构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返回
【案例分析】
设一个国家流通中现有货币是100亿元,在考察 期间内商品、服务增长率与货币增长率均为0, 但商品价格水平却提高了100%。显然,原有的 100亿元货币就只以能实现流通中商品、服务的 50%。当把市场出清看成是最佳状态时,这个 国家这一期间的货币存量显然严重不足,即整 整少了一半。原因是,面对实际不变的商品、 服务供给,实际的货币供给却由100亿元减到:
返回
三、货币供给新理论
与传统的货币乘数理论不同,货币供给新理论认为将存 款创造过程描述为一个拘泥为银行准备金的乘数过程, 并不能反映真正的存款创造过程,真正的存款创造过程 应是一个反映银行和其他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内生过 程。在批判主流经济学货币乘数理论的同时,他们主张 以广义的货币定义(M3或M4)作为理解货币与经济之间 关系的基础,并以此来阐述货币供给决定机制。
第三节 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货币供给量由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决定,其关系式为: Ms = m·B 一、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基础货币 (一)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二)基础货币的的定义及其决定 (三)控制基础货币 二、货币乘数 (一)货币乘数的概念 (二)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 (三)货币乘数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1)定期存款利率 (2)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 (3)收入或财富的变动 定期存款比率的变动对货币乘数从而对整个货币
供给量的影响是相当复杂的,既有直接影响,又 有间接影响。而在直接影响中,又将因货币定义 的不同而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金融试题(整理后的)

金融试题(整理后的)

2. 简述金融资产的特征。

答:金融资产也成为金融工具,与商品产品类比,金融资产也被称为金融产品。

在金融市场上,人们通过买卖金融资产,实现资金从盈余部门向赤字部门的转移,实现资金和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重新配置。

金融资产的特征包括:货币性和流动性、偿还性、风险性、收益性。

货币性指其可以用来作为货币,或很容易转换成货币的功能。

偿还期限指在进行最终支付前的时间长短。

对持有人有现实意义的是从持有金融工具到该金融工具得到期日止所经历的时间。

风险性是指购买金融资产的本金有否遭受损失的风险。

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收益性由收益率表示,收益率是指持有金融资产所取得的收益与本金的比率。

3. 试述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种类。

答: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

其全部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本和吸收的外来资金两部分。

自有资本包括其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股份资本以及公积金和未分配的利润。

外来资金主要是吸收存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向其他银行和货币市场拆借及发行中长期金融债券等。

(1)存款:吸收存款的业务是银行接受客户存入的货币款项,存款人可随时或按约定时间支取款项的一种信用业务。

主要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三大类。

(2)从中央银行借款:存款货币银行资金不足,必要时可向中央银行借款。

主要有两种形式:再贴现和再贷款。

(3)银行同业拆借:指银行相互之间的资金融通。

一般均为短期的,常常是今日借,明日还。

(4)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

(5)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指存款货币银行在为客户办理转帐结算等业务过程中占用客户的资金。

(6)发行金融债券:存款货币银行可以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筹集资金。

5. 简述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依据和意义。

狭义货币量和广义货币量分别包括哪些内容?答: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都已流动性的大小,也即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作为标准。

流动性程度越高,即在流通中周转较便利,相应的,形成购买力的能力也较强。

金融学原理复习思考题

金融学原理复习思考题

金融学复习思考题绪言货币银行学的研究对象Ch1 对货币的初步认识重要概念货币货币制度本位币格雷欣法则流动性有限法偿无限法偿简答题1、什么是货币制度?其主要构成要素有哪些?2、什么是信用货币?其基本特征是什么?3、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说科学地划分货币层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规律?试举例说明之。

5、为什么说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不稳定的货币制度?Ch2章信用与利息重要概念信用消费信用信用工具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公定利率简答题1、为什么说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的基础,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2、决定利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Ch3 金融市场重要概念直接金融间接金融金融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同业拆借回购交易简答题1、什么是货币市场?它包括哪些子市场?其主要功能有哪些?。

2、什么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其特点是什么?3、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与普通定期存单有哪些区别?一,有规定的面额,面额一般很大,而普通的定期存款数额由存款人决定。

二,可以再二级市场转让,具有较高的流动性。

普通定期只能在到期后提取,提前支取需要支付一定的罚息。

三,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利率通常高于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并且有的大额可转让存单按照浮动利率计息。

四,通常只有规模较大的货币中心银行才能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4、比较: 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一级和二级市场股票和债券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论述题1、试述金融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主要功能。

(1)聚敛功能。

是金融市场能够引导小额分散资金,汇聚成能够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资金聚集功能。

在这里,金融市场起着资金蓄水池的作用。

不同经济部门的资金收入和支出在时间上总是对称的,一些部门可能会存在闲置资金,而另一些部门可能会有融资缺口。

金融市场为两者的相互融通提供了便利。

因此这个功能又称融通功能。

金融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融通资金的场所;资金融通是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也是金融市场的初始功能。

14-3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与多倍收缩

14-3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与多倍收缩

• 1/rd是一个大于1的数,称为简单存款 倍数。 • 原始存款。
• 派生存款,等于ΔD-ΔR。
经济学院
四、存款货币的多倍收缩
你可以自己学习!
YOU CAN IF YOU WANT!

第十四章 货币供给




第三节 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与多倍收缩
(1)存款创造的条件 •首先是部分准备制度 •其次是部分现金提取 •另外,存款的创造是整个银行系统的 整体行为结果,不是由某一家银行创 造的
经济学院

第十四章 货币供给




第三节 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与多倍收缩
(2)存款货币创造的简单模型 假定: –整个银行体系由一个中央银行和至少两家商业银 行构成。 –活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率为20%; –假设商业银行只有活期存款,而没有定期存款; 既没有从活期存款向定期存款或储蓄存款这种非 交易性存款的转化。 –银行将超额准备金全部用于贷款,即银行并不保 留超额准备金; –借款人不提取现金,即没有贷款以现金形式流出 银行系统;
乙银行
资产 准备金:+800 负债 支票存款:+800
经济学院

第十四章 货币供给




第三节 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与多倍收缩
• 同样,根据20%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要求,乙银行可以保留160元 的法定准备金,其余640元用于贷款。
• 假设贷给了C企业,C企业以支票的方式支付给了D企业,D企业把 支票存款存入丙银行。乙、丙两家银行的T形账户为:
货第十四章 货币供给 Nhomakorabea币



第三节 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与多倍收缩

第10章货币供给《货币银行学》

第10章货币供给《货币银行学》

第四节 货币供给的运行机制
四、存款货币创造在量上的限制因素 (一)现金漏损率(c)
对于银行制度不发达的国家来说,人们总会将部分 收入以现金形式保留在手中。这样就出现了现金漏 损,即是指银行在扩张信用及创造派生存款的过程 中,难免有部分现金会流出银行体系,保留在人们 的手中而不再流回。由于现金外流,银行可用于放 款部分的资金减少,因而削弱了银行体系创造存款 货币的能力。
第一节 货币供给及其理论
专栏10—1 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的讨论
第一节 货币供给及其理论
(二)卡甘(P. Cagan)模型
卡甘的方程式明确表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高能 货币成正比,与通货比率和准备金—存款比率成反 比。
第一节 货币供给及其理论
(三)乔顿模型 1.M1货币乘数模型 模型采用狭义的货币定义M1,即 M1 =D+C。其
第二节 货币供给的形成
二、出自银行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近代银行作为信用媒介机构和信用创造机构的统一, 其本质特征在于信用创造方面,即银行可以在相当 范围内通过增加自身的负债去增加货币供给量,由 此影响社会各种资源的配置、再生产诸环节的协调、 各种经济杠杆的作用发挥以及币值本身的稳定.
与此同时,这一信用创造功能还使银行在国民经济 中的地位有了根本改变,它一方面大大强化了现代 商品经济中的信用经济性质,另一方面促使整个经 济的运转与金融活动息息相关、不可分离。
(3)现金流通一般主要对应于小宗商品即消费品 的交易。
第四节 货币供给的运行机制
二、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所谓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 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包括商业银 行吸收到的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
所谓派生存款,它是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的,是指 由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运用转账方式发放贷 款或进行其他资产业务而引申出来超过最初部分存 款的存款。

第十二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每章练习及其答案 深圳大学 金融学

第十二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每章练习及其答案 深圳大学 金融学

第12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二、填空1.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是___________。

2.现金在______银行帐户上是负债项目;而在_______银行帐户上则是资产项目。

3.存款货币的创造必须具备两个必要前提:______和______。

4.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包括存款货币银行的______和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

5.扩大资产业务不以负债的增加为前提是_______特有的权力。

6.从客观经济过程来说,中央银行为存款货币银行补充存款准备,支持其创造信用货币的能力要受到___________的约束。

7.银行派生创造存款的倍数大小如何,除了取决于法定存款准备率的高低以外,还要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多方面的制约。

8.定期存款与火气存款之比的变动主要决定于社会公众的。

9.作为存款货币创造的基础,基础货币是有___________提供的。

10.在经济增长的条件下,存款货币银行的________ 必须不断地得到补充,以便使之既能保证现金的不断提取,有能保证创造出经济生活所必需的越来越多的存款货币。

三、判断1.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作为辅币的金属货币也属于信用货币的范围。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界定的存款货币仅包括活期存款,而不包括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

3.信用货币之所以成为流通中货币的主要统治形态,是与信用这种经济联系全面覆盖经济生活紧密相关的。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的利率下调将使货币乘数减小。

5.现金的增发是以存款准备不断得到补充得以实现的。

6.向中央银行出售自己持有的外汇,可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

7.中央银行扩大了资产业务,也就相应形成了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存款。

8.基础货币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资产。

9.通货作为基础货币的一部分,其自身也会随着存款货币的派生过程多倍增加。

四、不定项选择1.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存款准备总额增加是来自于:A. 中央银行B. 商业银行自身C. 存款人D. 其他金融机构2.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下列哪些途径增加自己的存款准备:A.向中央银行再贴现B.向中央银行再贷款C.向中央银行出售自己持有的外汇D.向中央银行出售自己持有的债券3.存款货币银行的存款准备包括:A.准备存款B.库存现金C.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D.贷款4.现金漏损率越高,则存款货币创造乘数:A. 越大B. 越少C. 不变D. 不一定5.存款货币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A.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正比B.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C.与原始存款成反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正比D.与原始存款成反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6.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越大,则货币供应量:A. 越多B. 越少C. 不变D. 不确定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提高了定期存款利率,则货币创造乘数:A. 不变B. 增大C. 减少D. 不确定8.存款货币银行影响派生存款能力的因素有:A. 财政性存款B. 原始存款C.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D. 超额准备金率五、问答1.试举例分析现代金融体制下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第七章 货币供给

第七章 货币供给

30
资产 现金准备 放 款 合 计
甲银行账户 10 40 50
负债 (单位:万元) 存 款 50
50
甲银行由于调整了资产结构,即放款和存款同时减少40万元 ,从而准备金率为10/50×100%=20%。符合要求。此为存款货 币的多倍收缩。
31

现实的存款创造乘数:
1 k r ec
其中,e为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即银行持有的 超额存款准备金与活期存款之比; c为现金提取率,即银行漏损现金与活 期存款之比,又称现金存款比率。
贷款增加 D0(1-r) D0(1-r)2 D0(1-r)3 D0(1-r)4 ……
D 0 1 (1 r ) r
26
可以看出,通过存款和贷款的相互转 化,在极限状态,原始存款所导致的准备 金增加最终全部转化为银行体系的法定准 备金,因此,可得存款货币多倍扩张的公 式:
D R R 1 r r
2
4、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PQ 货币必要量公式: M V
货币必要量公式解释: 商品价格总额 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要量=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 商品的价格总额=商品价格×待售商品数量 假设条件:完全的金币流通
注:1816年英国确立金本位制
1818-1883
3
5、货币需求量的测算
单项挂钩法:是指对货币需要量进行单项指标跟踪,即只与经济 增长率一个指标挂钩。用公式表示:
13
8.3.2 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是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 贷款所形成的存款。是最初部分的存款。
派生存款:它是相对应原始存款而言的,是指商业银行以原 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引申出的超过最初部分存款的存款 (派生存款是在商业银行体系内直接形成的)。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

1、货币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在五大职能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是货币两个最早的、最基本的职能,而价值尺度又先于流通手段职能。

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商品的价值时,执行着价值尺度职能。

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执行着流通手段职能。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贮藏起来,就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交换价值而独立存在,并非伴随着商品运动而作单方面的转移,就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

世界货币: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2、货币制度: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简称币制。

构成要素:(1)货币材料的确定;(2)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3)本位币;(4)发行保证制度3、货币制度的演变:1.银本位制2.金银复本位制3.金本位制4.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劣币驱逐良币:在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良币被收藏、熔化而会退出流通领域,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这一现象称之为劣币驱良币规律,因是英国人格雷欣所发现和最早阐述的,所以又称之为格雷欣法则。

4、信用的概念:是一种体现特定经济关系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转移,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信用的特征:到期归还和支付利息5、利息与利息率:利息本质上是部分平均利润、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简称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和本金额的比率。

利率的计算:利息率= 利息额/借贷资金额×100%利率的决定:平均利润率、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预期通货膨胀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国际收支状况利率的作用:利率变动影响资金供求利率变动影响宏观经济利率变动影响国际收支利率变动影响经济的渠道6、商业银行性质:首先,商业银行具有一般的企业特征;其次,商业银行又不是一般的企业,而是经营货币资金、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页/共11页
D企业把支票存款存入丙银行。乙、丙两家银行的T形账
户为:
乙银行
资产
负债
准备金:+210
贷 款: +490 支票存款:+700
丙银行
资产
负债
准备金:+490 支票存款:+490
第9页/共11页
❖ 银行 ❖甲 ❖乙 ❖丙 ❖┇
支票存款增加额 1000 700 490 ┇
准备金增加额 300 210 147
甲银行 资产
准备金:+200 贷 款:+800
负债 存款:+1000
乙银行 资产
准备金:+800
负债
支票存款:+800
第3页/共11页
❖ 同样,根据20%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要求,乙银行可以保留160元 的法定准备金,其余640元用于贷款。
❖ 假设贷给了C企业,C企业以支票的方式支付给了D企业,D企业把 支票存款存入丙银行。乙、丙两家银行的T形账户为:
┇第Biblioteka 页/共11页❖ 从表中可以看出,对整个银行系统来说,各银行的活期存 款增加额构成一个无穷递缩等比数列,
❖ 根据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计算存款增加总额:
❖ 求和公式:Sn=nA1(q=1) Sn=[A1(1-q^n)]/(1-q)
1000+1000×(1-20%)+1000×(1-20%)2+1000× (1-20%)3+…… =1000×1/{1-(1-20%)} =1000×1/20% =5000元
❖ 甲银行

资产
负债

准备金:+300

贷 款:+700
存款:+1000

❖ 乙银行

资产
负债

准备金:+700
支第票8页存/共款1:1页+700
❖ 同样,根据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要求,乙银行可以保留210 元的法定准备金,其余490元用于贷款。
❖ 假设贷给了C企业,C企业以支票的方式支付给了D企业,
存款货币创造的简单模型 ➢ 假定: ➢整个银行体系由一个中央银行和至少两家商业银 行构成。 ➢活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率为20%; ➢假设商业银行只有活期存款,而没有定期存款; 既没有从活期存款向定期存款或储蓄存款这种非 交易性存款的转化。 ➢银行将超额准备金全部用于贷款,即银行并不保 留超额准备金; ➢借款人不提取现金,即没有贷款以现金形式流出 银行系统;

贷款增加额 700 490 343

第10页/共11页
❖ 由此看出贷款增加后,银根缩紧,可贷资金加倍 减少,到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就减少了。
❖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 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 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 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 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 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
乙银行
资产
负债
准备金:+160
贷 款: +640
支票存款:+800
丙银行 资产
准备金:+640
负债 支票存款:+640
第4页/共11页
❖ 银行 ❖甲 ❖乙 ❖丙 ❖丁 ❖┇
支票存款增加额 1000 800 640 512 ┇
准备金增加额 200 160 128 102.4

贷款增加额 800 640 512 409.6
第1页/共11页
❖ 假设某人把自己的1000元现金存入甲银行,从而使甲银行 的负债增加1000元,在银行把存款贷出前,银行的准备金 也增加1000元。用T形账户表示就是:
甲银行
资产
负债
准备金:+1000
存款:+1000
第2页/共11页
❖ 按20%的法定准备金率,甲银行的1000元存款只要保留200元准备金即 可,所以有800元是可以贷出的。假设800元贷给了A企业,A企业以支 票的方式把这800元支付给了B企业,B企业以支票存款的方式存入乙 银行。甲、乙两家银行的T形账户变为:
第6页/共11页
❖ 可以看到存款增加总额等于银行的初始准备金增加额乘以法定 存款准备率的倒数。如果用ΔD表示银行系统增加的活期存款 的量,用ΔR表示银行初始准备金增加额,用rd表示银行的法 定存款准备率,则有公式:
❖ ΔD= ΔR×1/ rd
第7页/共11页
假设准备金率上涨到30%……
❖ 甲银行的1000元存款保留300元准备金,所以有700元是可以贷出的。 假设700元贷给了A企业,A企业以支票的方式把这700元支付给了B企 业,B企业以支票存款的方式存入乙银行。甲、乙两家银行的T形账户变 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