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成分测定项目及方案
综合检测茶叶中钙镁铁的含量实验计划

综合检测茶叶中钙镁铁的含量实验计划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本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茶叶是一种被广泛饮用的饮品,其不仅具有独特的风味,还被认为有各种健康益处。
茶叶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茶叶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测定茶叶中常见微量元素(如铁、锌、铜、锰等)的含量,了解不同种类茶叶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为评估茶叶的营养价值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是基于气态的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对紫外光和可见光范围的相对应原子共振辐射线的吸收强度来定量被测元素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每种元素的原子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光,且吸光度与该元素在样品中的浓度成正比。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一)仪器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2、电子天平3、电热板4、容量瓶(100 mL、50 mL)5、移液管(1 mL、2 mL、5 mL、10 mL)(二)试剂1、浓硝酸(优级纯)2、高氯酸(优级纯)3、铁、锌、铜、锰标准储备液(1000 μg/mL)四、实验步骤(一)样品处理1、准确称取 200 g 茶叶样品于消解罐中,加入 10 mL 浓硝酸,浸泡过夜。
2、次日,在电热板上缓慢加热,使样品初步消解,直至溶液体积减少至约 3 mL。
3、加入 2 mL 高氯酸,继续加热消解,直至溶液澄清透明,冒白烟,近干。
4、冷却后,用 2%硝酸溶液转移定容至 50 mL 容量瓶中,摇匀备用。
(二)标准溶液配制1、分别吸取铁、锌、铜、锰标准储备液适量,用 2%硝酸溶液逐级稀释配制成浓度为05 μg/mL、10 μg/mL、20 μg/mL、30 μg/mL、40μg/mL 的标准工作溶液。
(三)仪器工作条件设置根据所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型号和性能,设置合适的工作参数,如波长、灯电流、狭缝宽度、燃气流量等。
(四)测定1、依次测定空白溶液和标准工作溶液,绘制标准曲线。
2、测定样品溶液,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一)实验数据记录1、标准溶液浓度与吸光度数据|元素|浓度(μg/mL)|吸光度||||||铁| 05 | 0052 ||铁| 10 | 0105 ||铁| 20 | 0210 ||铁| 30 | 0318 ||铁| 40 | 0422 ||锌| 05 | 0038 ||锌| 10 | 0076 ||锌| 20 | 0152 ||锌| 30 | 0228 ||锌| 40 | 0304 ||铜| 05 | 0025 ||铜| 10 | 0050 ||铜| 20 | 0100 ||铜| 30 | 0150 ||铜| 40 | 0200 ||锰| 05 | 0045 ||锰| 10 | 0090 ||锰| 20 | 0180 ||锰| 30 | 0270 ||锰| 40 | 0360 |2、样品溶液测定数据|元素|吸光度|||||铁| 0256 ||锌| 0125 ||铜| 0075 ||锰| 0198 |(二)数据处理1、以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各元素的线性回归方程。
茶叶营养检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茶叶的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2. 掌握茶叶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
3. 分析不同茶叶品种的营养差异。
二、实验原理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
本实验采用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对茶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检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不同品种的茶叶(绿茶、红茶、乌龙茶等)- 无水乙醇、乙醚、盐酸等化学试剂- 标准溶液(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2. 实验仪器:- 分析天平- 高速离心机-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水浴锅- 烧杯、试管、漏斗等玻璃仪器四、实验方法1. 茶多酚的检测:- 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茶多酚含量。
- 称取一定量的茶叶样品,用无水乙醇提取茶多酚,过滤后测定吸光度。
2. 氨基酸的检测:-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含量。
- 称取一定量的茶叶样品,用乙醚提取氨基酸,过滤后测定氨基酸含量。
3. 维生素的检测:-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含量。
- 称取一定量的茶叶样品,用无水乙醇提取维生素,过滤后测定吸光度。
4. 矿物质的检测:-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物质含量。
- 称取一定量的茶叶样品,用盐酸溶解后测定吸光度。
五、实验步骤1. 茶多酚的检测:- 称取一定量的茶叶样品,用无水乙醇提取茶多酚。
- 将提取液过滤,测定吸光度。
-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茶多酚含量。
2. 氨基酸的检测:- 称取一定量的茶叶样品,用乙醚提取氨基酸。
- 将提取液过滤,测定氨基酸含量。
-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氨基酸含量。
3. 维生素的检测:- 称取一定量的茶叶样品,用无水乙醇提取维生素。
- 将提取液过滤,测定吸光度。
-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维生素含量。
4. 矿物质的检测:- 称取一定量的茶叶样品,用盐酸溶解。
- 将溶液过滤,测定吸光度。
-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矿物质含量。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茶多酚含量:绿茶茶多酚含量最高,其次是乌龙茶,红茶含量最低。
茶叶生化成分分析方法

茶叶生化成分分析方法1、茶汤制备称取经粉碎过60目筛的样品1.0克,放入250mL锥形瓶中,加入90mL沸水,然后将其置于沸水浴中浸提45min,每10min振荡一次。
浸提完毕后,趁热过滤后,待茶汤冷却至室温后定容至100mL,备用。
2、茶多酚含量测定(酒石酸铁比色法)2.1仪器2.1.1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2.1.2分光光度仪。
2.2试剂1)酒石酸亚铁溶液称取1.0g硫酸亚铁(FeSO4.7H2O)和5.0g酒石酸钾钠(C14H4O6KNa.4H2O),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L(低温保存有效期10天)。
2)pH7.5磷酸盐缓冲液:①1/15mol/L磷酸氢二钠:称取23.9g十二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加水溶解定容至1L。
②1/15mol/L磷酸二氢钾:称取经110℃烘干2h的磷酸二氢钾(KH2PO4)9.08g,加水溶解定容至1L。
取上述1/15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85mL和1/1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5mL混合均匀。
2.2测定步骤准确吸取1.0mL茶汤,注入25mL容量瓶中,加入4.0mL蒸馏水、5.0mL酒石酸亚铁溶液,充分混合,再加pH7.5磷酸盐缓冲液至刻度。
用10mm比色杯,在波长540nm 处,以试剂空白溶液作参比,测定吸光度。
3、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茚三酮比色法)3.1仪器3.1.1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3.1.2分光光度仪。
3.2试剂1)2%茚三酮溶液称取水合茚三酮(纯度不低于99%)2g,加50mL水和80mg氯化亚锡(分析纯),搅拌均匀。
分次加少量水溶解,放在暗处,静置1昼夜,过滤后加水定容至100mL。
2)pH8.0磷酸盐缓冲液①1/15mol/L磷酸氢二钠:称取23.9g十二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加水溶解定容至1L。
②1/15mol/L磷酸二氢钾:称取经110℃烘干2h的磷酸二氢钾(KH2PO4)9.08g,加水溶解定容至1L。
茶叶中茶多酚含量测定工作方案(精选.)

茶叶中茶多酚含量测定工作方案一、 紫外分光光度法1. 实验原理在一定PH 条件下,酒石酸铁能与多酚类物质反应形成蓝紫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在540nm 波长下具有最大吸光度。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2. 仪器试剂A. 酒石酸亚铁溶液:称取1.0g 硫酸亚铁(O H FeSO 247•)和5.0 g 酒石酸钾钠(OH KNa O H C 2614144•),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L (低温保存有效期10天)。
B. PH=7.5 磷酸盐缓冲液1/15mol/L 磷酸氢二钠:称取23.9 g 十二水磷酸氢二钠(O H HPO Na 24212•),加水溶解后定容至IL 。
1/15 mol/L 磷酸二氢钾:称取经110℃烘干2h 的磷酸二氢钾(42PO KH )9.08 g,加水溶解后定容至1L 。
取上述 1/15mol/L 的磷酸氢二钠溶液85mL 和1/15mol/L 的磷酸二氢钾溶液15mL 混合均匀。
3. 工作步骤1) 试样的制备与测定:称取磨碎茶叶试样0.1g(准确至0.0001g) ,置于小烧杯中,加温水30mL ,溶解冷却,注入100mL 容量瓶中,定容、摇匀、过滤,弃去初滤液约20mL ,剩余的滤液为试液【1】。
取试液【1】 2mL于50mL比色管中,加酒石酸铁10mL摇匀,用PH=7.5的磷酸盐缓冲液定容。
取2mL蒸馏水于50mL比色管中,加酒石酸铁10mL摇匀,用PH=7.5的磷酸盐缓冲液定容作为空白对照,于540nm处用1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值。
2)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与测定:称取茶多酚纯品0.2500g,加水溶解定容至250mL,混匀,即为每毫升含1mg 茶多酚的标准溶液。
分别称取标准溶液0.0mL、1.0mL、2.0mL、3.0mL、4.0mL于一组50mL比色管中,各加水至10mL,再加酒石酸铁溶液10mL,用PH=7.5的缓冲液定容至刻度,混匀后用1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作参比,于波长540nm处测定吸光度,绘制出标准曲线。
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

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茶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不仅因为其独特的风味和香气,还因为茶叶中含有许多有益健康的化学成分。
因此,准确测定茶叶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对于评估茶叶的质量以及研究茶叶的药理学效应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茶叶中主要成分的测定方法,包括咖啡因、茶多酚和氨基酸的测定。
一、咖啡因的测定咖啡因是茶叶中最重要的生物碱成分之一,具有兴奋神经系统和增强注意力的作用。
为了准确测定茶叶中咖啡因的含量,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首先,将茶叶样品经过粉碎和提取处理,得到茶叶提取液。
然后,将提取液进行离心,以得到无固体颗粒的液体样品。
最后,将样品注入HPLC仪器,使用适当的色谱柱和溶剂体系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二、茶多酚的测定茶多酚是茶叶中最丰富的化学成分之一,包括儿茶素、黄酮类化合物和花青素等。
这些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为了测定茶多酚的含量,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分光光度法。
该方法利用茶多酚与特定试剂(如菲罗啉)发生反应产生显色化合物,利用化合物的吸光度来定量茶多酚的含量。
此外,也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质谱法(MS)来准确测定茶多酚的各个组分。
三、氨基酸的测定氨基酸是茶叶中的重要营养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和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为了测定茶叶中氨基酸的含量,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首先,将茶叶样品经过酸水解处理,将氨基酸转化为对应的酸性化合物。
然后,将样品进行离心和过滤处理,以得到无固体颗粒的液体样品。
最后,将样品注入HPLC仪器,使用适当的色谱柱和溶剂体系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结论准确测定茶叶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对于评估茶叶的品质和研究茶叶的功效非常重要。
咖啡因、茶多酚和氨基酸是茶叶中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可以通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其他适当的分析方法进行测定。
这些方法可以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茶叶的化学组成和营养价值,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与创新。
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课件 (一)

1
概述
铁道车辆二系悬挂弹性元件的刚度特性是决定车辆 运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客车与高速列车上体现得
尤为明显。 二系悬挂系统发展之初, 大都采用钢弹簧作为 二系悬挂系统的组成部分, 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 采用了 减振器等方式, 以期改善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平稳 摇动台、 性与稳定性,但决定平稳性的静扰度在钢弹簧结构上却
采用第二种方法,选用三维 8 节点缩减积分实体单元 C3D8R 来模拟橡胶囊的橡胶部分,三维 8 节点实体单元 C3D8 来模拟钢板部分。 橡胶堆上端面上的节点与下摆盖 板节点耦合。
图 3 流体单元 F3D4
图 4 腔体参考节点
3.5 模型的建立 模 应用有限元软件 ABAQUS 对空气弹簧进行模拟, 型采用三维轴对称结构,其中上下盖板采用刚体单元 R3D3、 R3D4; 橡胶囊部分采用壳单元 S4R, 其内部帘线层 加压空气采用静水流体单元 F3D3、 采用 rebar 单元模拟; F3D4; 橡胶堆部分采用实体单元 C3D8、 C3D8R。 模型建立
陈鼎 等·基于有限元的空气弹簧刚度分析 · 2010 年第 6 期
2.2 橡胶的非线性应力分析 述为:
橡胶材料属于各向同性的超弹性材料,其应力可表
t =
非线性橡胶的有限元分析法
∂W ∂E
(8 )
式中: tij—Kirchhoff 应力张量; Eij—Green 应变张量; W—
与其他材料相比, 橡胶材料具有大位移、 大变形的特
Abstract: Air spring is the main damping components of the modern rail transit vehicles,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ail
茶叶多物质含量测定实验步骤

测定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的含量1、试剂准备:2.5%碳酸氢钠:2.5gNaHCO3蒸馏水溶解定容于100ml饱和草酸溶液:气温20℃时,100ml水里可溶解10.2g草酸。
根据温度不同配制饱和溶液。
2、母液制备2g磨碎干茶叶(精确至0.01g)150ml锥形瓶中加100ml沸水并立即沸水溶45min,趁热过滤(滤渣不需冲洗),冷却至室温。
3、分离提取1.1 25ml茶汤+25ml乙酸乙酯较重摇100次静置分层收集水层1和酯层1于小烧杯中弃去乳浊层1.2 12.5ml茶汤+12.5ml正丁醇轻摇60次静置分层收集水层2 弃去正丁醇酯层1.3 12.5ml酯层1+12.5ml2.5%NaHCO3轻摇至颜色变绿,约25次静置分层,弃去水层,收集酯层2A:酯层1取2ml+95%乙醇定容至25mlB:水层2取2ml+2ml草酸+6ml蒸馏水+95%乙醇定容至25mlC:酯层2取4ml+95%乙醇定容至25mlD:水层1取2ml+2ml草酸+6ml蒸馏水+95%乙醇定容至25ml4、比色测定:选择380nm,1cm石英比色皿,95%乙醇调0,分别测A、B、C、D 光密度E在420nm下,95%乙醇调0,测C光密度如下经验公式计算含量茶黄素%=(Ec*2.25)*1.2/样品干物率茶红素%=(2Ea+2Ed-2Eb-Ec)*7.06*1.2/样品干物率茶褐素%=(2Eb*7.06)*1.2/样品干物率氨基酸的测定磷酸氢二钠溶液:称取11.95g十二水磷酸氢二钠,加水溶解至500ml。
磷酸氢二钾溶液:于110℃烘2h的磷酸氢二钾固体粉末,称取0.908g 加水溶解,定容至100ml。
PH7.5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氢二钠溶液85/425ml和磷酸氢二钾溶液15/75ml混合均匀。
PH8.0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氢二钠溶液95/57ml和磷酸氢二钾溶液5/3ml混合均匀。
2%茚三酮溶液:称取水合茚三酮(纯度不低于99%)1g,加25ml 水和40mg氯化亚锡搅拌均匀,分次加入少量水溶解,放在暗处,静置一昼夜,过滤后加水定容至100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配有电子轰击源)
2.均质器:转速不低于20000r/min
3.旋转蒸发仪
4.离心机(转速不低于4200r/min)
1.乙腈:色谱纯
2.甲苯:优级纯
3.丙酮:分析纯,重蒸馏
4.二氯甲烷:色谱纯
5.正己烷:分析纯,重蒸馏
6.甲醇:色谱纯
7.无水碳酸钠:分析纯
1.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
2.氮气吹干仪
3.低速离心机:4200r/min
4.旋转蒸发仪
5.高速组织捣碎机
1.乙腈:色谱纯
2.甲苯:优级纯
3.丙酮:色谱纯
4.异辛烷:色谱纯
5.甲醇:色谱纯
6.乙酸:优级纯
7.氯化钠:分析纯
8.0.1%甲酸溶液
490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
24
残留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
2.氧化镁:分析纯
3.咖啡碱标准液
4.碱式乙酸铅溶液
5.盐酸:0.01mol/L
6.硫酸:4.5mol/L
茶多酚
8
茶多酚总量
GB/T 8313-2008
分光光度仪
/
9
儿茶素总量
GB/T 8313-2008
1.高效液相色谱仪:包含梯度洗脱及检测器(检测波长278nm)
2.液相色谱柱:C18(粒径5μm,250mm×4.6mm)
GB/T 8313-2008
12
(-)-表儿茶素(EC)
GB/T 8313-2008
13
(-)-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
GB/T 8313-2008
14
(-)-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
GB/T 8313-2008
15
D.L-没食子儿茶素(GC)
GB/T 8313-2008
16
黄酮类(花黄素)
3.离心机(转速3500r/min)
4.混匀器
5.恒温水浴锅(70±1℃)
1.乙腈:色谱纯
2.甲醇
3.乙酸
4.乙二胺四乙酸溶液
5.抗坏血酸溶液
6.咖啡碱储备溶液
7.没食子酸储备溶液
8.儿茶素类储备溶液
9.标准工作溶液:若干种
10
(-)-表没食子儿茶素(EGC)
GB/T 8313-2008
11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
1
448种农药残留量
进口:219万
3.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紫外检测器)
1
蛋白质和氨基酸
生物碱
进口:29.8万
国产:7.2万
4.
C18固相萃取柱
1
0.12万
附件
5.
柱前衍生装置
1
5万
附件
6.
旋转蒸发仪
1
农药残留等
1.6万
7.
涡旋混匀器
1
农药残留等
0.03万
8.
均质器:转速不低于20000r/min
1
农药残留等
29种酸性除草剂残留量
25
酸性除草剂残留
GB/T23205—2008
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配有电子轰击源)
2.旋转蒸发仪
3.涡旋混匀器
4.离心机(转速不低于4200r/min)
5.氮气吹干仪
1.乙腈:色谱纯
2.丙酮:分析纯,重蒸馏
3.正己烷:分析纯,重蒸馏
4.甲醇:色谱纯
5.无水碳酸钠:分析纯
6.农药标准品:若干种
15.
沸水水浴锅
1
水浸出物测定
糖类
0.1万
16.
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
1
水分
水浸出物测定
糖类
0.6万
17.
真空抽滤装置
1
水浸出物测定
0.1万
18.
电子分析天平
2
以上均用
0.3万
0.0001/0.01
合计:279.4~344.2万
2.恒温水浴锅
1.乙酸乙酯(AR)
2.95%乙醇
3.2.5%碳酸氢钠
4.饱和草酸溶液
芳香物质
21
挥发性物质
GC/MS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
维生素
22
维生素C
2,6二氯靛酚定法
离心机
1.2,6二氯靛酚钠盐
2.抗坏血酸
3.2.0%草酸
4.白陶土
448种农药残留量
23
残留农药
GB/T23205—2008
比色法
/
/
17
花青素
糖类
18
可溶性糖
蒽酮比色法
1.可见光分光光度仪
2.沸水浴锅
蒽酮试剂
19
粗纤维测定
GB/T8310—2002
1.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
2.高温电炉(525±25℃)
1.1.25%硫酸
2.1.25%氢氧化钠
3.1.0%盐酸
4.丙酮
色素
20
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叶绿素b
比色法
1.分光光度仪
2.沸水浴锅
3.真空抽滤装置
4.磨碎机
/
蛋白质和氨基酸
4
水溶性蛋白质
考马斯亮蓝法
分光光度仪
1.考马斯亮蓝溶液
2.标准蛋白溶液
5
游离氨基酸总量
GB/T8314-2002
1.PH8.0磷酸盐缓冲液
2.2.0%茚三酮溶液
3.茶氨酸或谷氨酸标准溶液
6
茶氨酸
GB/T 23193-2008
1.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紫外检测器)
茶叶成分测定项目及检测方案
项目类别
序号
项目
检测方案
主要仪器及设备
主要试剂及附件
水分
1
水分
GB/T 8304-2002
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2℃)
/
灰分
2
灰分
GB/T 8306-2002
高温电炉(525±25℃)
/
水浸出物测定3水来自出物测定GB /T 8305-2002
1.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120±2℃)
0.9万
9.
离心机
2
蛋白质和氨基酸
茶多酚
维生素
0.07万
高速/低速
10.
氮气吹干仪
1
农药残留等
0.5万
11.
高速组织捣碎机
1
农药残留等
0.08万
12.
分光光度仪
2
蛋白质和氨基酸
生物碱
糖类
色素
茶多酚
0.8万
紫外/可见光
13.
恒温水浴锅
1
色素
茶多酚
0.1万
70±1℃
14.
摇摆恒温水浴锅
1
蛋白质和氨基酸
0.1万
其他仪器及配套设备
1.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2.分析天平(感量0.01g)
/
茶叶成分测定主要仪器列表
序号
主要仪器及设备
数量
检测项目
市场参考价格
备注
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配有电子轰击源)
1
29种酸性除草剂残留量
490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
挥发性物质
国产:42万
进口:85万
2.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
2.柱前衍生装置
3.离心机
4.摇摆恒温水浴锅
5.C18固相萃取柱
1.茶氨酸标准品:≥99%
2.邻苯二甲醛
3.乙硫醇
4.硼酸
5.氢氧化钠
6.乙腈:色谱纯
7.甲醇:色谱纯
生物碱
7
咖啡碱
GB/T 8312-2002
1.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波长280nm)
2.分析柱(C18ODS)
3.紫外分光光度仪
1.甲醇:色谱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