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课外阅读计划
语文阅读周计划范文3篇

语文阅读周计划范文3篇语文阅读周计划范文一一、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已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
1、榜样激励。
有意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如文学家高尔基、伟大领袖毛泽东、大作家老舍、叶圣陶、冰心;也可以在班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鼓励学生热爱书籍。
2、赏析片段,激发兴趣。
教师撷取文中精彩片段,有声有色地向学生朗读,或介绍文章的开头、结尾,来激发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
3、活动激趣。
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如故事大王赛、诗王竞赛、手抄报赛、成语接龙赛,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二、阅读数量、阅读时间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们班本学期的阅读量定为10万字。
每天阅读一个小时,不少于1000字,周六周日两天阅读时间为一个半小时,阅读字数不少于1500个字。
每天一篇读书笔记或者是摘抄。
三、阅读质量的保证(1)每周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和古诗文诵读活动课。
(2)严格控制作业量,给予学生充分自由的课外阅读时间。
(3)加强班级图书角建设。
本班图书角是由学生自愿捐图书组成的,我做统一管理,贴上标签,编书号。
要求学生借书必须登记。
每次只能借一本,借舒适简最短不能低于两天,最长不能高于7天。
同时要求学生爱惜书,还书时,严重损坏图书或遗失一本则赔偿该本书或同价格的一本书。
四、课外阅读书目的选择(1) 统一阅读书籍。
《爱的教育》、配套的《阅读》书和苏教版语文书。
(2)学生自由选择的读物。
本班图书教的书籍。
(3)适量的古诗文诵读。
五、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1、指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能把故事的大概内容说出来,能把故事复述下来。
可以针对学生看得同一个故事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同时再指导学生些读书笔记。
2、随着课外阅读活动的深入,学生的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就需要有一个广阔的舞台将他们阅读的收获予以呈现。
初中生语文阅读计划范文3篇

初中生语文阅读计划范文3篇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并形成学习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所以今天店铺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初中生语文阅读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初中生语文阅读计划范文一近年来,学生课外阅读的组织与指导越来越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为了使学生们的课外阅读走向有序和高效,制订文学名著阅读计划如下:一、活动目的:1、以人类的先进文化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健全人格。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及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终身发展打基础。
3、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语感,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阅读任务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参照语文版教材中“名著引读”评介的书目,遵循经典、循序渐进和课内外结合的原则,选定课外名著必读书目如下:阅读书目:《西游记》、《童年》、《水浒传》、《鲁滨逊漂流记》、《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上述书目要求全体学生按时按量共同阅读,教师进行统一的指导和评价。
另外,推荐《三国演义》、《汤姆?索亚历险记》等数十部中外名著作为选读书目,鼓励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
)三、实施步骤下面,以《西游记》为例来说明各部名著阅读的实施步骤:㈠导读阶段(安排1-2课时)本阶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名著引读”的相关内容,并向学生补充导读材料,如作者生平,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简析等,让学生对作品先有个大体的了解,然后布置阅读任务、明确阅读要求、统一阅读进度。
另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长篇小说的基本方法。
㈡积累性阅读阶段(安排10周左右)本阶段要求学生以泛读为主,每周阅读十回左右的内容。
每周设计作业如下:1、摘抄语段:摘抄本周阅读到的精彩语段,并做简单点评;2、内容概括:概括本周阅读的内容,不少于500字;3、写读后感:每篇围绕一个中心来写,力求有自己的见解,不少于500字。
(考虑到学生差异,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从以上作业中任选其二来完成。
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计划(5篇)

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方案(5篇)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打算1“读书是培育语文力量,提高语文素养最简洁有效最经济最根本的方法。
”为了拓宽同学的学问面,激发起同学阅读的爱好,增加同学的语文积累,提高同学的阅读力量和理解力量,使课内与课外学问能更好地结合,以阅读儿童读物为帮助刊物,进展阅读活动。
依据我班同学的实际状况、使用的教材、家庭状况,我制定了《五班级课外阅读打算》。
一、激发爱好,主动阅读。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同学有了阅读爱好,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同学课外阅读的爱好,让他们愉悦地进展课外阅读。
1、故事引路——树立读书典范。
有打算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故事。
古代的有:《朱元璋放牛读书》、《匡衡凿壁偷光》《屈原洞中苦读》《范仲淹断齑划粥》《车胤囊萤照读》;近代的有:《闻一多醉书》《侯宝林抄书》《华罗庚猜书》;国外的有:《高尔基救书》……进展比照、教育,激起同学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伴侣的剧烈愿望。
2、现身说法——激发阅读欲望。
教师常常讲解并描述自己小时候的读书故事,讲自己的阅读体会,或组织班级内爱读书的同学讲读书的收获,用“现身说法”的方式激起同学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剧烈的阅读欲望。
3、欲说又止——引发阅读动力。
教师要常常有目的、有打算地向同学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
时常和同学们一起欣赏一篇篇美文,告知他们,这些美文来自《学语文》、《新作文》,来自《学校生阅读》等,激发同学“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
这样同学就会被爱好推动,纷纷要求走进故事,仔细阅读,在读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
二、推举读物,优化阅读在激发同学的阅读爱好之后,我也觉察一些同学沉湎于武打、卡通漫画书籍,课外读得津津有味,课上还欲罢不能,将课堂上应学的学问和教师的要求置于脑后全然不顾。
对同学来说,假设不分时间场合、不管书的内容、品质,而一味强调课外阅读,这不仅不利于学习,还会给学习带来负面影响。
八年级(上)语文海量阅读计划

八年级(上)语文海量阅读计划【阅读目标】总目标:按大纲要求,初中阶段要完成260万字的阅读,平均每学年80万字。
初二学年目标:1、对诵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
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阅读经典名著和现当代优秀文史哲作品,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并在阅读中勤于思考,能将阅读信息内化为自己的成长经验。
4、背诵优秀诗文40篇。
阅读名家经典文章不少于20篇。
阅读经典名著不少于6部(约120万字)。
【时间安排】1、在校期间,利用语文课前3分钟,诵读古诗文,每周完成2篇古诗文的背诵。
2、利用教材,整合课文,进行新闻、写人、写景作品的阅读指导。
3、利用阅读课,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4、校外时间,引导学生每天至少诵读20分钟;周末、放假期间阅读经典名著。
【具体实施】第一板块:新闻阅读与写作2、新闻阅读的方法:(1)从新闻要素的角度把握课文内容。
(2)在比较中了解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
(3)边读课文边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
3、怎样写消息:(1)首先要拟一个恰当的、能准确概况消息主要内容的标题。
(2)要合理安排正文(包括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四部分的结构,遵循“倒金字塔”结构原则。
(3)体现新闻的重要特征,即写好导语。
(4)注意语言的准确、简练、易懂。
4、写作实践:(1)以“开学典礼”或“运动会”为内容,写一篇消息,写一篇特写。
(2)改写通讯《一着惊海天》为消息。
(3)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报纸。
第二板块:专题阅读与写作2、阅读方法指导:《昆虫记》的阅读指导:1)借助前言、后记或者附录中有关于作家作品的介绍,了解作家的生平事迹、科学成就和全书的大致内容,为阅读整本书做些准备。
例如有些版本的《昆虫记》,在序言和附录中就有对于该书的大致内容、历来评价、以及作者生平事迹的介绍,让我们有初步的印象和阅读期待,以决定如何去读,重点读哪些部分。
初中课外阅读计划

初中课外阅读计划初中生活是一个忙碌而充实的阶段,学生们除了要应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外,还需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阅读习惯。
为了帮助初中生们更好地开展课外阅读,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初中课外阅读计划。
首先,我们建议学生们选择一些与自己年龄相适应的优秀文学作品。
比如《小王子》、《哈利·波特》等世界经典名著,这些作品不仅能够开拓学生们的视野,还能够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同时,学生们也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青少年文学作品,比如《草房子》、《梦想之巅》等,这些作品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成长的喜悦。
其次,我们建议学生们在课外阅读中注重多样性。
除了文学作品,学生们还可以选择一些科普读物、历史故事、地理知识等方面的书籍。
通过多样的阅读内容,学生们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
另外,我们鼓励学生们在阅读后进行一定的阅读笔记和感悟记录。
通过记录阅读笔记,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加深对书籍的印象。
同时,通过感悟记录,学生们能够将阅读所得转化为自己的思考和体会,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最后,我们建议学生们在课外阅读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比如每天固定的阅读时间、选择安静的环境进行阅读、遇到不懂的地方及时查阅字典或请教老师等。
通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享受阅读的乐趣,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总之,初中课外阅读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希望通过这份初中课外阅读计划,能够帮助学生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让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课外阅读中收获快乐,收获成长,收获智慧。
课外阅读工作计划

课外阅读工作计划
一、计划目标
1.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
2. 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展视野,启迪思维。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二、阅读内容
1. 课外阅读书目推荐
- 文学类:小说、散文、诗歌等
- 人文社科类:历史、哲学、心理学等
- 科技类:科普读物、生物、地理等
- 其他类型:励志、成长等
2. 多元化阅读形式
- 纸质书籍
- 电子书籍
- 期刊、报纸
- 网络文章等
三、实施方式
1. 建立阅读角或图书室,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
2. 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交流阅读心得体会。
3. 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如读书报告会、读书竞赛等。
4. 邀请作家、学者举办读书讲座,分享阅读经验。
5.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
四、考核评价
1. 阅读笔记、读书报告等形式评价。
2. 组织阅读测试,检测阅读理解能力。
3. 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4. 对优秀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等给予表彰。
五、保障措施
1. 制定详细的阅读指导方案。
2. 投入一定经费,购买丰富的阅读资源。
3. 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指导能力。
4. 加强家校合作,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通过实施课外阅读计划,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受益,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为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八年级课外阅读教学计划总结

八年级课外阅读教学计划总结
本学期的八年级课外阅读教学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计划的实施,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激发,阅读能力也有了提高。
一、教学目标
本次课外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通过学生们阅读各类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
本次课外阅读教学的内容涵盖了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
通过多样化的阅读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方法
本次课外阅读教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讨论、朗读等。
通过讲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主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
通过讨论文学作品的细节和情节,拓展学生的思维。
通过朗读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
本次课外阅读教学的评价主要以学生的阅读成果和参与度为依据。
通过观察学生的阅读笔记、听取学生的讨论和观察学生的朗读表现,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果。
此外,还可以通过学生的阅读报告和小测验等方式,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外阅读教学计划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激发,阅读能力也有了提高。
然而,还有一些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激励。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教学的效果。
八年级课外阅读教案及反思

八年级课外阅读教案及反思一、引言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长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八年级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为此,本文将探讨八年级课外阅读教案及反思,以期为广大师生提供有益的教学经验。
二、八年级课外阅读教学目标1.提高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爱,使他们愿意主动投入到阅读活动中,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2.拓展知识面: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不同领域、不同文化的知识,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3.培养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提高写作水平:通过大量的阅读,使学生在写作中有所借鉴,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三、课外阅读教学方法1.推荐优秀书籍: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阅读水平,向他们推荐优秀的图书,引导他们进行有目的的阅读。
2.组织读书俱乐部:鼓励学生参加读书俱乐部,与其他热爱阅读的同学一起分享阅读心得,共同进步。
3.开展阅读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创设阅读氛围:在教室、校园等地方设置阅读角,营造舒适的阅读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爱上阅读。
四、教学反思1.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部分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导致课外阅读效果不尽如人意。
2.阅读能力培养不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有待提高。
3.教学资源不足:优质阅读资源有限,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4.改进措施:(1)丰富教学手段,提高阅读趣味性;(2)开展个性化阅读指导,提升学生阅读能力;(3)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拓展阅读资源;(4)加强阅读评价,激励学生持续阅读。
五、总结八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教师应不断反思教学过程,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以期提高课外阅读教学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2)班语文课外阅读计划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以便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书香校园,特制定读书活动方案如下:
1、制订阅读目标
每周根据学习的进度,同步阅读课外文章(至少两篇)。
另外每生每学期背诵课外优秀诗文20篇,每学期能读教材建议阅读的课外名著1本以上,每个同学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半小时,阅读量不少于5000字。
2、编写成长手册
每个学生每学期都要编写一本《读书成长手册》,阅读前必须选好作品填入《读书成长手册》的“计划表”中(《新课程标准》推荐阅读的作品应为首选,如需另行选择,则应以内容积极健康、文学色彩浓郁为原则,由组长把关。
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以及每学期制定的读书计划书、读后感、参加读书实践活动的作品、获奖情况等记录都记录在《读书成长手册》中。
3、训练阅读技巧
教师指导学生养成“边读边写”的好习惯,如写阅读心得,每周一篇,每篇约300-500字(定期交组长检查)。
也可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我们常用的笔记方式有:
批注--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批语。
摘抄--根据需要将有关的语句,段落及原文摘抄下来,以备学习研究之需。
札记--札记是读过以后,记下来的心得、体会、感想、意见等思想亮点。
做卡片--卡片式活页笔记,比本式便于查找,是积累知识的主要手段。
4、建立阅读机制
每天下午第四节课后,全班20分钟的读书小课,人人捧卷静心阅读。
每周设立一节读书指导课,纳入课程体系,保证阅读量。
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有书能读、有书会读,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建立小组评比制度,每周一评(也可家校共评),优胜组可获“阅读小明星”的称呼。
任务完成不理想的,将在《读书成长手册》中扣分。
每周设立一节读书交流课,学生在课上畅谈读书心得与收获,交流读书方法,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指导。
开展“读书月”活动,进行成果展示。
学期期末评出若干“读书之星”以资鼓励。
附录1:《新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四学段(7~9年级)学段目标与内容
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6.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7.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8.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9.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10.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1.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
12.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
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附录2《新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
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童话,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叶圣陶《稻草人》、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等。
寓言,如中国古今寓言、《伊索寓言》等。
故事,如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各民族民间故事等。
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艾青诗选》、《革命烈士诗抄》、中外童谣、儿童诗歌等。
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传》、老舍《骆驼祥子》、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夏绿蒂•勃朗特《简•爱》、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