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远程农业生态学离线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模拟试题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模拟试题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模拟试题答案课程代码名称18030740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年级专业(层次)畜牧兽医专升本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 吕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2. 微米(micrometer, μm)3. 球状(菌)、杆状(菌)、螺旋状(菌)4.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体5. 营养物质、温度、酸碱度、渗透压、气体环境6. 酵母菌、霉菌、担子菌7. 立克次体8. 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二、名词解释(30分,每题5分)1. LD50:即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是指能使接种的实验动物在感染后一定时限内死亡一半所需的微生物量或毒素量。

2.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多为环状闭合双螺旋DNA分子。

质粒带有遗传性息,能自身复制,随宿主菌分裂传到子代菌体,并非细菌生长所必需。

3. SPF动物:即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rhogen-free animals),是指不存在某些特定的具有病原性或潜在病原性微生物的动物。

4. 细胞病变:病毒感染导致的细胞损伤称之为细胞病变,简称CPE,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是病毒学检测及研究的常手段之一。

5. 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称为抗原决定簇,由于其通常位于抗原分子表面,又称为抗原表位。

6. 单克隆抗体:由一个B细胞分化增殖的子代细胞(浆细胞)产生的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cAb)。

三、简答题(30分,每题10分)1. 细菌对革兰氏染色呈现阳性(紫色)和阴性(红色)两种反应的结果,一般认为与细菌细胞壁的结构与组成有关。

细菌经初染和媒染后,细胞膜或原生质染上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等与碘的复合物,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含脂类较多,当以95%乙醇脱色时,脂类被溶去,而肽聚糖少,且交联疏松,不易收缩,在细胞壁中形成的孔隙较大,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极易被溶解脱出,最后被红色染料复染成红色。

浙大远程操作系统原理离线作业及答案

浙大远程操作系统原理离线作业及答案

浙⼤远程操作系统原理离线作业及答案操作系统原理离线作业⼀、单选题1.进程P0和P1的共享变量定义及其初值为boolean flag[2];int turn=0;flag[0]=FALSE;flag[1]=FALSE;若进程P0和P1访问临界资源的类C代码实现如下:void P0() //P0进程{ while(TURE){flag[0]=TRUE; turn = 1;while (flag[1] && turn == 1) ;临界区;flag[0] = FALSE;}}void P1() //P1进程{ while(TURE){flag[1]=TRUE; turn = 0;while (flag[0] && turn == 0) ;临界区;flag[1] = FALSE;}}则并发执⾏进程P0和P1时产⽣的情况是:DA.不能保证进程互斥进⼊临界区、会出现“饥饿”现象B.不能保证进程互斥进⼊临界区、不会出现“饥饿”现象C.能保证进程互斥进⼊临界区、会出现“饥饿”现象 D.能保证进程互斥进⼊临界区、不会出现“饥饿”现象2.有两个进程P1和P2描述如下:shared data:int counter = 6;P1 :Computing;counter=counter+1;P2 :counter=counter-2;两个进程并发执⾏,运⾏完成后,counter的值不可能为 C 。

A. 4B. 5C. 6D. 73.某计算机采⽤⼆级页表的分页存储管理⽅式,按字节编址,页⼤⼩为210字节,页表项⼤⼩为2字节,逻辑地址结构为:页⽬录号页号页内偏移量逻辑地址空间⼤⼩为216页,则表⽰整个逻辑地址空间的页⽬录表中包含表项的个数⾄少是BA.64 B.128 C.256 D.5124.在动态分区系统中,有如下空闲块:空闲块块⼤⼩(KB)块的基址1 80 602 75 1503 55 2504 90 350此时,某进程P请求50KB内存,系统从第1个空闲块开始查找,结果把第4个空闲块分配给了P进程,请问是⽤哪⼀种分区分配算法实现这⼀⽅案? CA.⾸次适应B. 最佳适应C. 最差适应D. 下次适应5.在⼀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页表内容如下所⽰。

西南大学农业生态学在线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农业生态学在线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农业生态学在线作业答案1.[单项选择题]稳定型种群的特征是[]。

A.D.种群中幼体比例很小,而老年个体比例较大B.年龄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型C.种群中有大量的幼体和极少的老年个体D.年龄锥体基部和中部几乎相等正确答案:[hide]——D——[/hide]2.[单项选择题]当今世界面临的五大生态危机是指人口问题、粮食短缺、资源破坏、能源紧张和[]。

A.土地退化B.气候变化C.环境污染D.生态失调正确答案:[hide]——C——[/hide]3.[单项选择题]温室气体中甲烷的主要农业源是[]。

A.畜禽养殖业和水田B.秸秆燃烧C.农机作业D.化肥正确答案:[hide]——A——[/hide]4.[单项选择题]下面所列属于生物辅助能的是[]。

A.降水B.石油C.饲料D.化肥正确答案:[hide]——C——[/hide]5.[单项选择题]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是[]。

A.环境因子B.生存因子C.生态因子D.生物因子正确答案:[hide]——B——[/hide]6.[单项选择题]K对策生物的特点是[]。

A.幼体存活率低B.适应多变的栖息环境C.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D.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正确答案:[hide]——D——[/hide]7.[单项选择题]下面哪个属于人工生态系统?[]A.原始森林生态系统B.人工草地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城市生态系统正确答案:[hide]——D——[/hide]8.[单项选择题]在国外替代农业中,主张“不翻耕土地、不施用化肥、不进行除草、不用化学农药”的是[]。

A.生态农业B.自然农业C.有机农业D.生物农业正确答案:[hide]——B——[/hide]9.[单项选择题]臭氧层破坏主要是由于哪种物质引起的?[]A.二氧化碳B.甲烷C.二氧化硫D.氟氯烃正确答案:[hide]——D——[/hide]10.[单项选择题]下面所列属于不可更新资源的是[]。

A.牧草B.石油C.降水D.土壤肥力正确答案:[hide]——B——[/hide]11.[单项选择题]可供陆地和淡水生物利用的水资源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精品文档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精品文档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精品文档【小雅为你整理的精品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下载。

】内容如下-(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作业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2020年秋期电大把该网络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该课程共有4个形考任务,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课程总成绩=形成性考核×50%+终结性考试×50%形考任务1题目1根据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预程度不同,生态系统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半人工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选择一项:对题目2以农田为中心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养殖业一般比较发达。

选择一项:错题目3属于陆地生态系统的是()。

选择一项:d.森林生态系统题目4农—果模式主要是以多年生的果树和农作物如粮食、棉花、瓜果、蔬菜等间作。

选择一项:对题目5群落在演替的进程中最后到达的稳定群落,称为顶级或顶级群落。

选择一项:题目6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生物主要是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

选择一项:错题目7属于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的是()。

选择一项:c.玉米题目8农业生态系统是()。

选择一项:b.开放性系统,净生产力高题目9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的农业为()。

选择一项:石化农业题目10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选择一项:a.生物圈题目11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同时养殖在一个水域,容易发生竞争而导致减产。

选择一项:错题目12人工控制系统是人类施加给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和影响的总称,是农业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也是区别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根本标志。

浙大远程-计算机网络基础第1、2章离线作业和答案

浙大远程-计算机网络基础第1、2章离线作业和答案

第1章概述作业一一.填空题:1.从资源共享的角度来定义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指的是利用_通信线路__将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独立的__自治计算机系统_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2.从传输范围的角度来划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_局域网_、城域网_和_广域网_。

其中,Internet属于_广域网__。

3.在TCP/IP的应用层协议使用的是_客户服务器方式_,在这里,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美国的IBM公司在1974年宣布了它研制的网络体系结构_ SNA __。

4.通信线路的_带宽__是指通信线路上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或通频带) ,单位是HZ。

但在计算机网络中,它又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

5.数据通信中的信道传输速率单位用b/s表示,b/s的含义是__每秒比特__。

6.目前,“带宽”常用作描述信道传送数据能力的物理量,其单位是b/s (bit/s),比之大的单位有:_ Kb/s ___、Mb/s、_ Gb/s __等。

7.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是按_网络的作用范围(或覆盖的范围)_划分的。

8.各节点都与中心节点连接,呈辐射状排列在中心节点周围,这种拓扑结构称为_星型拓扑结构_。

9.假设某用户通过电线部门的ADSL技术以2M(即2Mb/s)带宽接入Internet,在正常情况下其下载速度大约是_ 244KB(大写B表示字节)_。

10.在发送报文之前,先将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为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由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header)后,就构成了一个_分组_。

11.在计算机网络中,_各个子层_及其__各子层的协议_的集合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12.开放系统互联,采用分层体系结构的模型称为__ OSI __参考模型。

13.在OSI参考模型中,在对等层次上传送的数据单位,都称为该层的_协议数据单元(PDU)_。

浙大远程-操作系统原理第三次离线作业(第4、5章)

浙大远程-操作系统原理第三次离线作业(第4、5章)

操作系统原理第三次作业(第4、5章)-1问答题1.用户在使用配置UNIX/Linux 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时不能将用户软盘随便插进和拿出,试从UNIX/Linux子文件系统的使用原理说明它需要一定的操作的依据和操作的步骤。

UNIX系统只有一个安装UNIX操作系统的根设备的文件系统常驻系统,在硬盘上的其它盘区和软盘上的文件系统被安装前UNIX OS不知道,系统要使用其它文件系统,必须先用mount命令将其安装到系统,被安装的子文件系统的根安装到根设备树形目录的某一节点上。

子文件系统在安装时将该子系统的管理块(superblock)和有关目录信息拷贝到系统缓冲区和活动索引节点表,管理块中存放该子文件系统所对应盘区的管理信息,如即将分配的空闲块号和空闲索引节点号等。

子文件系统安装后进行文件读写增删,文件创建和删除等操作,其变化要记录在系统缓冲区中管理块和活动索引节点表中。

子文件系统使用完毕后要使用umount拆卸命令拆卸安装上去的文件系统,在拆卸时系统将内存系统缓冲区中的管理块和活动索引节点表信息拷贝到将拆卸的子文件系统盘中,保证信息的完整性。

软盘的子文件系统,它需按规定使用,步骤如下:(1)插入软盘(2)使用安装命令安装软盘文件系统(3)读/写盘中文件(4)使用拆卸命令拆卸软盘文件系统(5)取出软盘如使用软盘时随便插进和拿出软盘,就可能造成软盘信息的丢失2. 什么是文件共享?试述UNIX系统中文件共享的实现方法和命令的使用。

文件共享是允许不同的用户使用不同的名字名存取同一文件。

UNIX的文件共享方式有二种:(1)基于索引节点的共享方式--文件硬连接UNIX系统将文件控制块FCB中文件名和文件说明分开。

文件说明为索引节点,各文件索引节点集中存放在索引节点区。

而文件名与索引节点号构成目录,同一级目录构成目录文件,在文件区存放。

为了共享文件,只是在二个不同子目录下取了不同的文件名,但它们具有相同的索引节点号。

浙大远程-计算机网络基础第5、6章离线作业和答案

浙大远程-计算机网络基础第5、6章离线作业和答案

第5章运输层作业五一.填空题:1.从通信和信息处理的角度看,在TCP/IP模型中向其上面的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的协议层称为_运输_层。

2.传输层使用了___网络层__提供的服务,并通过执行_传输层协议_,针对最高层屏蔽__通信子网_在技术、设计上的差异与服务不足,向_更高层(或写应用层)_提供了一个标准的完善的通信服务。

3.TCP协议可以为其用户提供_可靠_、面向连接的、全双工的数据流传输服务。

4.UDP协议可以为其用户提供不可靠、__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

5.人们把将要发送的完整的数据块称为报文,在运输层直接对应用层交下来的报文进行封装的协议是_ UDP _。

6.在运输层,TCP协议传递给网络层IP协议的数据单元称为_报文段_。

7.TCP/IP的运输层有两个不同的协议,它们是TCP和UDP,其中文名分别叫做传输控制协议和_用户数据报协议__。

前者是面向连接的协议,而后者则属于无连接协议。

使用UDP协议,系统资源开销小,UDP报文段的首部只有_8_字节。

而对于TCP来说,其报文段的首部至少有_20_字节,传输开销比较大,TCP开销大的另一个原因是占有CPU的处理时间。

因此,在应用层开发中运输层使用哪个协议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诸如“万维网、电子邮件和文件传输”服务在运输层使用_ TCP_协议封装,而“域名转换协议DNS和IP电话”服务在运输层使用_ UDP协议封装。

8.熟知端口即系统端口号是IANA指派的。

FTP服务使用的熟知端口号是_21_,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使用的熟知端口号是_25_,邮局协议POP3使用的熟知端口号是_110_。

9.在TCP/IP网络中,两个应用进程之间建立的Socket连接是由4个数字确定的,包括双方的IP地址和双方的__端口号__。

10.主机A向主机B发送TCP报文段,首部中的源端口是m而目的端口是n。

当B向A发送回信时,其TCP报文段的首部中的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分别是_ n 和m __。

西南大学农业生态学在线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农业生态学在线作业答案
C.动物粪便→蚯蚓→鸡
D.大豆→菟丝子
正确答案:[hide]——C——[/hide]
20.[单项选择题]N、P、B、Mg等元素对油菜的生长具有[]。
A.同等重要性
B.主次之分
C.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之分
D.可替代性
正确答案:[hide]——A——[/hide]
C.有机农业
D.生物农业
正确答案:[hide]——B——[/hide]
9.[单项选择题]臭氧层破坏主要是由于哪种物质引起的?[]
A.二氧化碳
B.甲烷
C.二氧化硫
D.氟氯烃
正确答案:[hide]——D——[/hide]
10.[单项选择题]下面所列属于不可更新资源的是[]。
1.[单项选择题]稳定型种群的特征是[]。
A.D.种群中幼体比例很小,而老年个体比例较大
B.年龄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型
C.种群中有大量的幼体和极少的老年个体
D.年龄锥体基部和中部几乎相等
正确答案:[hide]——D——[/hide]
2.[单项选择题]当今世界面临的五大生态危机是指人口问题、粮食短缺、资源破坏、能源紧张和[]。
A.农田生态系统
B.种植业和养殖业系统
C.自然生态系统
D.农业生态系统
正确答案:[hide]——D——[/hide]
16.[单项选择题]下面哪种措施最有可能加剧温室气体的排放?[]
A.少耕
B.免耕
C.秸秆就地焚烧
D.秸秆还田
C.原始合作
D.寄生
正确答案:[hide]——A——[/hide]
23.[单项选择题]种群在逻辑斯谛增长过程中,密度增长最快时的个体数量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农业生态学》课程作业姓名:学号:年级:学习中心:—————————————————————————————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同时也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2.农业生态学: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

3.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定结构及完成一定功能的综合体,或者说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依存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4.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地区内,人类从事农业生产,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与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在人工调节和控制下,建立起来的各种形式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农业生产体系。

简答题1.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区别答: 1. 系统组分2. 系统输入3. 系统输出4. 系统功能5. 系统调控论述题1.论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及特点答: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生态系统在结构上包括两大组分:生物组分和环境组分。

(一)环境组分1、辐射:包括:短波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长波辐射(热辐射)、核辐射。

2、气体:包括: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氨、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水中溶解的气体等。

3、水4、土体:这是泛指自然环境中以土壤为主体的,包括生物残体、排泄物、岩石和漂尘在内的固体成分。

(二)生物组分1、生产者是指自养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化能合成细菌。

2、大型消费者是指以初级生产的产品为最初食来源的大型异养生物,主要是指动物。

大型消费者按食性不同又可分为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寄生动物、腐生动物、杂食动物。

3、小型消费者(又叫分解者)是指利用动植物残体及其他有机物为食的小型异养生物,主要是指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

三、生态系统的特点生态系统也是系统,因此具有系统的共性。

生态系统还具有区别于一般系统的个性:1、在系统中必须有生命存在。

生态系统的组成,不仅包括各种无生命的物理、化学成分,还包括有生命的生物成分,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核心。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地区特点的空间结构。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时间变化特征。

在时间变化方面,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组分具有生长、发育、繁殖和衰亡的时间特征,使生态系统具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变发展规律。

4、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复杂的动态平衡之中。

5、各种生态系统都是程度不同的开放系统。

生态系统通过不断地从外界输入物质和能量,经过转化变为输出,从而维系着系统的有序状态。

第二章农业的基本生态关系名词解释:1.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2.阿利氏原则:种群内个体的群聚程度随着种类和条件而变化,过疏或过密都不利。

3.顶极群落: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通过复杂的发展演替,达到最后成熟阶段的群落是与周围物理环境取得相对平衡的稳定的群落。

4.群落稳定性:群落对于环境的干扰所带来的影响和破坏能够自我调控、自我修复和自我延续使其内部稳定的能力,5.耐性定律:生物对各种生态因子都存在一个生物学的上限和下限,它们之间的幅度称为耐性范围或耐性限度,也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6.生境:指生物生长的具体地段的综合环境。

7.生态位:是指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来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

8.粗密度:单位总空间的个体数或生物量。

9.内禀增长率: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率。

10.群落演替: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出现了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过程。

11.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少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12.生活型:不同种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培育环境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后形成的,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

13.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或人为培养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所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

14.种群: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中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总和。

15.化感作用:植物(包括微生物)通过向周围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从而对邻近植物(包括微生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抑制或促进作用。

16.生物多样性: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7. 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18.生态对策: 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对某一些特定的生态压力所采取的生活史或行为模式19.群落: 指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环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的功能的生物集合体.20.生态密度: 指单位栖息生物实际占有空间内的个体数量(或生物量)。

21.偏利作用: 指相互作用的两个种群一方获利,而对另一方则没什么影响。

22.过渡带:两个或者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

23.协同进化:在种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下,不同种生物间相关性状在进化中得以形成和加强的过程。

24.景观:是由相互作用的景观要求组成的,具有高度空间异质的区域。

25.景观生态学:是研究在一个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区域内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及其相互作用过程的综合性学科。

简答题1.农田生物的生态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调节气候,增加雨量3防风回沙,保护农田4净化空气,防治污染5降低噪声,美化大地6提供燃料,增加肥源2.种间相互作用中,表现为正相互作用的有哪些?并各举一例说明。

答:正相互作用:按其作用程度分为①互利共生: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并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流的一种相互关系;②偏利共生:指种间相互作用仅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影响;③原始协作(指两种群相互作用,双方获利,但协作是松散的,分离后,双方仍能独立生存)如:1豆科作物和根瘤菌共生形成的根瘤是典型的互利共生的例子。

真菌和高等植物根系共生形成菌根,菌根包括内生菌根和外生菌根,前者是菌丝在根表面或在根表皮层细胞进行繁殖。

真菌与根形成“有机体”能增加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的能力,同时植物也为真菌提供了光和作用的某些产物。

3.种间相互作用中,表现为负相互作用的有哪些?并各举一例说明。

答:负相互作用:包括①竞争:生物种群的竞争通常包括种间竞争和种内竞争;②捕食:不同生物种群之间存在着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广义的捕食是指高一营养级动物取食或伤害低一营养级的动物和植物的种间关系;③寄生:寄生与捕食作用相似,寄生物以寄主身体为定居空间,靠吸取寄主的营养而生活;④化感作用:指由植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或其它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植物的这种分泌物叫做化感作用物质,主要是植物界种间竞争的一种表现形式。

负相互作用使受影响的种群增长率降低,但并不意味着有害,从生态角度看,负相互作用能增加自然选择能力,有利于新的适应性状的发展。

如:在农业生产中家畜家禽对饲料、饲草的竞争,农作物对水、肥和阳光的竞争,间作套种需求相同的作物之间的竞争,水生生物对水体中养分和溶解氧的竞争都是普遍存在的;农田中,猫头鹰多以鹌鹑卫士,当鹌鹑变少时,猫头鹰即转化为吃口齿齿类动物;列当、菟丝子为全寄生;胡桃不能和苹果种在一起,因胡桃叶能分泌大量胡桃醌对苹果其毒害作用,胡桃树周围也不能播种番茄、马铃薯;苹果树旁边不要种玉米,因为玉米对苹果根的分布也产生不利的作用。

4.简要比较r-对策生物与和K-对策生物的主要特点。

答:r-对策生物:适应多变的栖息环境、死亡率高,为非密度制约、生殖率高、种群密度不稳定、迁移能力强,适于占领新的生境、种间竞争能力较弱、寿命短,常少于一年、个体小、对子代投资小,常缺乏抚育和保护机制、较多地分配能量给生殖。

K-对策生物:适应稳定的栖息环境、死亡率低,为密度制约、生殖率低、种群密度稳定、迁移能力弱,不容易适应新的生境、种间竞争能力较强、寿命长,常大于一年、个体大、对子代投资大,具有完善的抚育和保护机制、能量较多地用于逃避死亡和提高竞争能力。

5.农业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答:答: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易导致生境破碎、生物多样性下降;大规模的机械耕作导致土壤动植物区系的变化,甚至某些物种的消失;农药(除草剂、杀虫剂等)的高度使用使非靶标动植物受到伤害;品种改良、外来种的引入以及远缘外源遗传物质的利用(如远缘杂交和DNA导入分子育种)在丰富了遗传多样性的同时导致农作物类型和品种的简单化、一些古老的地方种和农家种等传统资源丢失等;而一些合理的农业措施(间套作、实行有机农场等)将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持。

农业活动注重的是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往往忽视其对农业系统中野生动植物(包括有害和无害)的影响以及野生动植物在维持系统稳定和平衡的作用。

6.简述种群调节的类型答:答:种群调节的类型分为密度制约和非密度制约。

密度制约分种内调节和种间调节。

非密度调节主要是气候因素、污染物、化学因素等。

7.何谓植物的化感作用?产生化感作用的主要途径是什么?答:植物(包括微生物)通过向周围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从而对邻近植物(包括微生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抑制或促进作用。

主要通过挥发、根分泌、丽水淋溶、残体分解4种途径。

第三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名词解释:1.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生态系统组分在空间、时间上的配置及组分间能物流的关系。

2.物种结构是指农业生态系统或模式内农业生物种类的组成、数量及其相互关系。

3.水平结构:在一定的生态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所占面积比例、镶嵌形式、聚集方式等水平方向的特征。

4.垂直结构:指生物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格局。

5.营养结构:指生态系统中生物间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

6.食物链:生物成员之间通过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所联系起来的链状结构。

7.食物链解列:在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上富集达到一定程度时,使其与到达人类的食物链中断联系。

8.食物网:一种消费者同时取食多种食物,而同一食物又可被多种消费者取食,于是形成食物链之间交错纵横,彼此相连,构成一种网状结构。

简答题1.立体农业模式的类型主要有哪些?答:农田立体模式、水体立体模式、坡地立体模式、养殖业立体模式。

2. 简述食物链的类型答:按食物链的始端和生物成员取食的方式分为三种,1捕食食物链:也叫草牧食物链,这种食物链起始于植物,经过食草动物,再到食肉动物这样一条以活的有机体为能量来源的食物链类型;2腐食食物链:也叫残屑食物链,是指以死亡有机体或生物排泄物为能量来源,在微生物或原生动物参与下,经腐烂、分解将其还原为无机物并从中取得能量的食物链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