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污水治理方案

合集下载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5篇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5篇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5篇【篇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根据省、市“五水共治”专项行动的整体部署有关精神,为全面推进我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切实改善农村水环境和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结合我镇实际,现就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制订以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前提,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强市名城为目标,以“村点覆盖全面、群众受益广泛、设施运行常态、治污效果良好”为标准,坚持全面治理与扩面改造并重,全面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标准低、自然村覆盖率低、农户受益率低、运行负荷低和设施正常运行机制不健全等“四低一不健全”问题,实现农村村庄的环境优美和生态和谐。

二、工作目标目标任务按“三年三步走”分解落实。

2023年为全面启动年,要完成所有未开展治理行政村的管网与终端设施规划设计,并开工建设,要求完成治理任务的60%,使行政村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自然村覆盖率提高到65%以上,农户覆盖率提高到55%以上;2023年,完成治理任务的20%,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提高到95%以上,自然村覆盖率提高到75%以上,农户覆盖率提高到65%以上;2023年,完成治理任务的20%,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100%,自然村覆盖率100%,农户覆盖率提高到70%。

通过3年(2023-2023年)的努力,全面完成未开展治理村的污水治理任务,改造提升已开展治理村的污水治理管网与设施,全面改造农厕和化粪池,使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现象得到彻底改变,全面实现卫生整洁、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新农村。

三、工作任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包括污水接入、管网建设和终端设施建设等三个部分。

各村要对辖区内污水处理方式作一次全面系统的摸底检查,因村制宜,各行政村根据建设规划、经济发展现状和污水排放量,制定切实可行治理方案。

镇政府将制订集镇总污管网走向图和村庄示意图,对于区位条件允许的村庄,将生活污水进厂处理。

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通用6篇)

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通用6篇)

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通用6篇)工作方案是有较强导向性的粗线条的工作筹划。

某个项目开展前,我们就要有针对性的做几份工作方案,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1一、总体要求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突出重点、梯次推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生态为本、绿色发展”的原则,对全市行政村(包括新型农村社区、涉农街道下属行政村,不包括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城中村)进行生活污水治理。

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收集,应治尽治;村内生活污水纳入城镇污水管网或处理设施,或未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及处理设施,但已经完成卫生改厕,粪污得到无害化治理,灰水有效收集利用,没有污水横流街道的现象。

二、重点任务(一)科学调整实施方案。

各区市要依据本实施方案和国家农村环境整治成效评估工作有关要求修订实施方案,科学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市生态振兴专班负责组织指导、监督和复核。

(二)分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优先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生态环境敏感区、环渤海区域、沿海村庄等重点关注区以及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农村生活污水连片治理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试点示范区范围内行政村进行生活污水治理。

(三)因地制宜选择治理方式。

各区市根据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生产生活习惯,科学确定本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1.建设污水处理站方式。

将生活污水收集后汇入污水处理终端进行处理。

污水处理终端设计及建设应达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标准》(GB/T51347)等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设施进水口应安装流量计并做好日进水流量记录,或者安装独立电表并做好月度电量记录。

2.纳入城镇污水管网方式。

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周边区域延伸,对于有条件纳入城镇污水管网且相应的污水处理厂能够容纳处理的,优先采用纳入城镇管网方式。

中心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要与农村产业园区建设统筹衔接。

美丽乡村污水整治工程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污水整治工程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污水整治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环境整治成为了当前乡村建设的热点问题。

其中,污水治理是其中的一大难题。

乡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整体起步晚,已建设的设施有待提升,普遍存在设施老化、运行成本高、治理效果差的问题。

此外,由于我国农村地域广阔,生活方式多样,水资源分布不均等因素,导致了乡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成本高、运行成本高的问题,进一步加大了乡村污水治理难度。

二、项目概况为解决乡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成本高、运行成本高的问题,同时提高乡村污水治理的效果,我们拟开展美丽乡村污水整治工程。

该工程将主要聚焦在乡村居民生活污水和农村生产排放的污水治理,通过科学、合理的策略和技术手段,推动乡村环境整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目标1. 建设更加环保、节能的乡村污水处理设施,提高设施的处理能力和运行效率;2. 促进乡村污水资源化利用,推动生态农业发展;3. 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4. 保护乡村环境,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

四、项目内容1. 完善乡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科学选址,合理布局,统筹规划;2. 新建或升级改造乡村污水处理厂,提高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降低运行成本;3. 推广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4. 建立乡村污水资源化利用模式,推动农村生态农业发展;5. 推进农村污水治理与乡村环境整治结合,积极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五、项目实施方案1. 确定项目实施地点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一至两个示范乡村进行美丽乡村污水整治工程的试点。

试点项目实施后,总结经验,进行推广,逐步推动全国乡村污水整治工程实施。

2. 制定乡村污水整治工程建设规划根据试点示范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乡村污水整治工程建设规划,科学选址,合理布局,为下一步的项目实施提供方向。

3. 新建或升级改造乡村污水处理厂对现有的乡村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调查,并根据其处理能力和运行效率制定升级改造方案。

美丽乡村污水处理

美丽乡村污水处理

美丽乡村污水处理一、背景介绍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为了实现农村环境的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污水处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美丽乡村污水处理的标准格式,包括问题描述、解决方案、实施步骤以及效果评估等内容。

二、问题描述在农村地区,由于缺乏污水处理设施,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中,导致水质污染,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态环境。

因此,急需建立一套完善的美丽乡村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这一问题。

三、解决方案1. 建设污水处理厂:根据当地农村人口数量和水质污染程度,确定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和处理能力。

污水处理厂应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等环节,以确保排放出的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改造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对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管网进行改造,确保污水能够顺利输送到污水处理厂。

同时,加强管网的维护和管理,防止堵塞和泄漏等问题的发生。

3. 推广家庭污水处理设施:对于一些分散居住的农户,可以推广家庭污水处理设施,如生物滤池、厌氧池等。

这些设施可以在家庭内部对污水进行初步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对污水处理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使其了解污水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四、实施步骤1. 调研和规划:对目标地区的污水排放情况进行调研,制定美丽乡村污水处理的规划方案。

确定污水处理厂的选址和建设时间表。

2. 建设污水处理厂:按照规划方案,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工作。

包括土地征用、设备采购、施工等环节。

3. 改造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对农村生活污水管网进行改造,包括清理管道、更换老旧管材等工作。

同时,加强对管网的监测和维护。

4. 家庭污水处理设施推广:通过政府购买、补贴等方式,推广家庭污水处理设施。

组织专业人员对农户进行安装和使用指导。

5. 宣传教育和培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农民普及污水处理知识,提高其环保意识。

农村污水治理实施方案

农村污水治理实施方案

农村污水治理实施方案第1篇农村污水治理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

农村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不仅影响农村环境美观,而且严重威胁地表水及地下水质量,对农村居民的生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为此,加强农村污水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已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目标原则1. 目标: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障农民生活健康为目标,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2. 原则:(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制定污水治理规划,明确治理任务、目标和责任,分阶段、分步骤推进治理工作。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农村污水特点,采取适宜的治理技术和措施,实现差异化、精准化治理。

(3)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污水治理,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

(4)建管并重,长效运行:建立健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维护管理体系,确保设施稳定运行,实现农村污水治理长效化。

三、治理技术及措施1. 治理技术:(1)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降低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

(2)物理化学处理技术:采用沉淀、吸附、过滤等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重金属等污染物。

(3)生态处理技术:利用植物、土壤、微生物等自然条件,实现污水的净化和资源化。

2. 治理措施:(1)集中处理:在人口密集、污水排放量大的区域,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对污水进行统一收集、处理。

(2)分散处理:在人口稀少、污水排放量小的区域,采用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就地处理。

(3)生态修复:对受污染的河道、湖泊等进行生态修复,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四、实施步骤1. 调查评估:对农村污水排放现状进行全面调查,评估污染程度和治理需求,为制定治理方案提供依据。

农村污水治理最新方案

农村污水治理最新方案
-农民环保意识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提升;
-农村污水资源化利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评估方法
-定期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监测,评估设施运行状况;
-对农村水环境质量进行监测,评估治理效果;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农民环保意识变化。
六、总结
本农村污水治理最新方案旨在为我国农村地区提供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污水治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优化,确保方案的有效性。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农民等多方力量,共同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3)资源利用:在确保污水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水资源和污泥资源。
(4)技术先进:采用成熟、高效、低耗、易于管理的污水处理技术。
(5)政策支持:积极争取政府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
三、技术路线
1.收集系统
(1)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应收尽收。
(2)采用雨污分流制度,降低污水处理难度。
2.技术支持
(1)引进先进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提高治理效果。
(2)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村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管理水平。
(3)建立技术指导体系,为农村污水治理提供全程服务。
3.管理与监督
(1)建立健全农村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管理制度,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2)加强农村污水治理设施的监管,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
(3)建立健全农村污水治理考核机制,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价。
五、总结
本方案旨在为我国农村污水治理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和保障措施,以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农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在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优化,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农民等多方力量,共同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13篇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13篇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13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

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1为改善我县农村卫生环境面貌,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根据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xxxx〕xx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xxxx〕xx号)、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农村污水垃圾整治行动实施方案(xxxx-xxxx年)的通知》(闽政办〔xxxx〕xxx号),结合我县实际,我县各乡镇(场、区、办事处)全面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围绕水污染有效处理,按照“村点覆盖全面、群众受益广泛、设施运行长效、治污效果良好”要求,全面推进我县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大力整治我县农村普遍存在的生活污水污染问题,促进我县水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全面提升宜居环境质量,加快建设“厦漳泉生态型核心区”。

二、建设任务(一)敷设完善雨污分流管网对收集入厂处理的xx个村已建管网,进行雨污分流改造;计划新收集纳入相关污水厂进行处理的x个村,敷设完善雨污分流管网、支管及农户接户管。

(二)新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根据《长泰县“全民综合治水、共建美丽长泰”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要求,全县需要新建污水设施的总计xx个村,各行政村(居委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设集中式或分散式处理设施(人工湿地),其中龙津溪沿岸x公里范围内所有行政村及自然村应作为建设重点。

(三)提升改造已建污水处理设施目前,已建的'xx个污水处理设施大部分存在缺乏有效管理、污水收集率低、处理设施无进出水、设施渗漏及管道破坏严重等问题,应根据其各自存在问题加以改造提升。

三、实施计划(一)计划实施目标xxxx年底前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及龙津溪沿岸x公里范围内所有自然村(包括县域范围内旅游农家乐项目)农村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覆盖。

农村环境整治的污水治理措施

农村环境整治的污水治理措施

农村环境整治的污水治理措施农村环境整治一直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其中,污水治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针对农村地区存在的污水排放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以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以下将详细介绍农村环境整治的污水治理措施。

1、建立专门的污水处理设施在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是治理污水的基础。

通过建立污水处理厂、雨水管网等设施,将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有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加强污水管网建设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污水排放随意、未经处理的问题。

因此,加强污水管网建设是防止污水直排的重要手段。

通过规划、设计和施工,建立健全的污水管网,可有效控制污水的排放。

3、推广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一种注重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方式。

通过合理利用农田水源、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农田污水的产生,净化水源。

4、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农村地区的污水排放问题。

通过建立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农民对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减少污水污染。

5、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地区存在着生活污水治理不完善的问题。

因此,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至关重要。

可以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

6、实施农田污水利用农田污水利用是一种资源化利用的方式。

可以将生活污水、畜禽粪便等作为肥料施用于农田,提高农田的肥力,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减少污水的排放。

7、加强农村环保宣传加强农村环保宣传,可以提高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引导他们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污水排放。

可以通过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开展环保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8、开展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开展农村环境整治行动,是解决农村污水治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整治乱排乱倒行为,整治农村环境污染,达到净化环境、改善生态的目的。

9、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政府在农村环境整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应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的投入,向农民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和经济扶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境治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乡村污水治理工程设计方案2015年12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述 01.1项目概况 01.2设计依据 01.2.1编制依据资料 01.2.2编制依据规范与标准 01.3设计范围与内容 (4)1.4设计原则 (4)第二章设计基础资料 (6)2.1设计污水水量 (6)2.2污水出水水质 (6)第三章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选择 (6)3.1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6)3.2污水水质分析 (7)3.3处理工艺介绍 (8)3.3.1原理 (8)3.3.2一体化设备示意图 (9)3.3.3一体化设备特点 (9)3.3.4一体化设备使用范围 (10)第四章工艺设计 (10)4.1工艺流程说明 (10)4.2设计水量和建设规模 (11)4.3总平面布置 (11)4.3.1平面布置原则 (11)4.3.2平面布置设计 (11)4.4高程布置 (11)4.4.1竖向布置原则 (11)4.4.2竖向布置设计 (12)4.4.3污水站区水土保持 (12)4.6污水处理设备选型 (12)4.6.1一体化设备设计参数 (12)4.6.2收集管网设计参数 (13)第五章总图布置设计及土建工程 (13)5.1总图用地规模 (13)5.2污水站内管道设计 (13)5.3土建部分设计 (14)第六章材料选择及主要设备清单 (14)6.1设备选择原则 (14)6.2主要设备表 (15)第七章节能设计 (15)7.1节能措施 (15)7.2能耗、药耗分析 (15)7.3运行管理人员配置 (15)第八章防腐设计 (16)8.1防腐设计 (16)8.2施工工序 (17)第九章工程投资估算 (17)9.1土建部分估算 (17)9.2设备部分估算 (17)第十章售后服务 (18)第一章工程概述1.1 项目概况现有有住户约70余户,日常农村生活用水分散,没有任何收集处理设施,露天排放,造成较严重的环境污染。

为了响应国家环保政策要求,发展新农村建设,须对农村污水进行收集处理。

故我司受当地村委会委托进行农村污水整治,根据我司对该农村污水现状进行实地考察和以往相关经验设计此方案。

1. 2 设计依据1.2.1 编制依据资料业主提供资料与实地考察资料。

1.2.2 编制依据规范与标准(1)国家法律、法规、条例在我国,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加以贯彻,受到全社会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污水处理站的设计是在以下国家法律文件、法规、条例的背景下编制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部颁标准。

(2)技术规范与标准污水处理的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以及为本项目所选用的设备和材料均采用国家相关的规范和标准,涉及的技术规范与标准如下:(一)水质标准1)《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二)勘察、设计规范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2001年;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4)《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9)《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12)《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4)《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15)《地下工程防火设计规范》(GB50108-2001);16)《防洪标准》(GB50201-94);17)《市政工程勘察规范》(GJj56-94);18)《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19)《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20)《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21)《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0054-95);22)《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2);2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24)《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规范》(GB50062-92);2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26)《电力装置的电气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3-2008);27)《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2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29)《工业企业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92);30)《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HG/T20513-2000);31)《过程测量和控制仪表的功能标志和图形符号》(HG/T20505-2000);32)《自动化仪表选型规定》(FIG/T20507-2000);33)《控制室设计规定》(HG/T20509-2000);34)《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HG/T20509-2000);35)《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20700-2000);36)《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定》(GB50174-93);3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3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9)《建筑结构统一设计规范》(GBJ68-84);40)《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2-2008);41)《给水排水标准规范实施手册》;4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

(三)施工和验收规范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2)《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265-97);3)《埋地钢质管道水泥砂浆衬里技术标准》(CECS10-89);4)《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SY/T0017-96);5)《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6)《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3-83);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8)《建筑地面技术规范》(GB50037-96);9)《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2010);10)《地下水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8-2004);11)《建筑防腐蚀施工及验收规范》(JB50212-91);12)《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2003);14)《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15)《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301-88);16)《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评定标准》(GBJ303-88);17)《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验收规范》(GBJ93-86);18)《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19)《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131-90);2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50259-96);2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2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23)《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1-2009);24)《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8);25)《排水工程机电设备安装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Z-06-99);26)《连续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0-98);27)《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2010);28)《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34-2002)。

1.3 设计范围与内容根据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本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如下:(1)污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施工安装及调试;(2)污水处理工程设备制造和采购、安装、设备单机调试、联动试车及设备维护;(3)污水处理工程土建的设计及施工;(4)污水处理站工艺的设计及施工;1.4 设计原则文件深度满足建设部《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4年版)的规定,并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或地方有关工程建设规范及标准的要求,确保污水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中三级排放标准。

(1)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环保、卫生和安全等法规,经处理后主要水质指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2)坚持科学态度,设计采用的处理工艺要体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操作简单、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3)布置紧凑、占地少,在确保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达标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及运行成本;(4)遵守现行的设计规范。

设计采用的各项参数可靠,保证必要的安全系数;(5)力求经济合理:总体布置、单体设计及设备、药剂选用等都有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行管理费用的措施;(6)力求技术合理: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根据需要,使用先进的设备、机械和自控装置,确保安全可靠,选用高效配套的曝气设备;(7)远近结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8)必须有完善的安全措施;(9)布局、构(建)筑物外观,整体环境和绿化等美观大方;(10)积极选用成熟、可靠、高效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在确保污水稳定达标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造价及运行费用,优化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力求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完美统一;(11)工程方案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优选占地面积较小的工艺,采用节能、低噪音先进设备,降低污水站电耗及运行成本;(12)优化配置设备数量,提高设备安全可靠性,减少设备闲置,降低总投资;(13)污水处理系统应使所产生的剩余污泥得到稳定和减量化;(14)构筑物设计及设备选型应充分考虑到在运行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适应性和耐冲击负荷能力;采用先进、可靠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提高污水处理的管理水平,保证污水处理工艺运行在最佳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