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试卷A
心理学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基础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
A. 心理活动B. 心理过程C. 心理特征D. 心理状态答案:A2. 下列哪项不属于心理现象?A. 感觉B. 思维C. 行为D. 情感答案:C3. 心理学家通过哪种方式来研究心理现象?A. 实验B. 观察C. 调查D. 分析答案:A4. 下列哪种心理现象属于认知过程?A. 记忆B. 情绪C. 动机D. 意志答案:A5. 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一般为()。
A. 几秒钟B. 几十秒钟C. 几分钟D. 几小时答案:C6. 下列哪种心理现象属于情绪情感过程?A. 喜怒哀乐B. 认知C. 意志D. 动机答案:A7. 下列哪种心理现象属于意志过程?A. 决策B. 感觉C. 情绪D. 记忆答案:A8. 下列哪种心理现象属于个性心理特征?A. 性格B. 能力C. 动机D. 情绪答案:A9. 下列哪种心理现象属于社会心理?A. 群体心理B. 自我意识C. 感知D. 动机答案:A10.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结构包括()。
A. 意识、潜意识、前意识B. 知觉、记忆、思维C. 能力、气质、性格D. 需要、动机、目标答案:A二、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心理现象的分类。
答案: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
2. 请简要说明认知过程的主要内容。
答案: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3. 请简要说明情绪情感过程的主要内容。
答案:情绪情感是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类行为的科学B. 人类心理活动的科学C. 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科学D. 动物行为的科学答案:C2. 弗洛伊德的哪个理论强调了潜意识对人类行为的影响?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理论C. 精神分析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答案:C3. 以下哪个是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者?A. 阿布拉罕·马斯洛B. 利昂·费斯汀格C. 卡尔·罗杰斯D. 阿尔伯特·班杜拉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知觉B. 记忆C. 情绪D. 语言答案:C5. 以下哪个是学习理论中的强化概念?A. 正强化B. 惩罚C. 消退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6. 心理学之父是________。
答案:威廉·冯特7. 心理测量学是研究心理特质的________。
答案:量化8. 认知心理学关注的是内部心理过程,如________、思维和解决问题。
答案:知觉9. 情绪智力理论是由________提出的。
答案:彼得·萨洛维和约翰·迈尔10.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________。
答案:模仿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1. 简述心理发展的主要阶段。
答案:心理发展的主要阶段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和成年晚期。
12. 描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13. 解释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
答案: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在面对焦虑或威胁时,无意识地采取的心理策略,以减轻内心的不适感。
14. 简述正强化和负强化的区别。
答案:正强化是指通过增加某种刺激来增强某种行为发生的频率;负强化是指通过移除某种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某种行为发生的频率。
心理学基础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心理学基础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个体在其出生以后发生的事情,使得一个人或成为干苦活的人,或成为外交家,或成为贼,或成为成功的商人,或成为著名的科学家。
这段话是谁说的?、A、巴甫洛夫B、斯金纳C、华生D、罗杰斯正确答案:C2、基底神经节的组成()A、屏状核与尾状核B、杏仁核与屏状核C、豆状核与杏仁核D、豆状核与尾状核正确答案:D3、依恋形成的关键期是()A、0-2岁B、10岁以前C、1-3岁D、4-5岁正确答案:A4、三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耶鲁大学的的心理学家( )提出的。
A、吉尔福特B、斯腾伯格C、瑟斯顿D、斯皮尔曼正确答案:B5、创造力除与智力因素有关外,还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 )A、体质B、人格因素C、情绪D、心理健康正确答案:B6、学校环境中哪一种有可能制约学生创造性的发展?( )A、和谐的人际关系B、优良的学风C、经常性的监督D、民主的管理正确答案:C7、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A、罗杰斯B、埃里克森C、弗洛伊德D、华生正确答案:C8、下列说法哪种不属于心理学范畴的人格?A、人格理论B、人格完整C、人格特质D、人格测验正确答案:B9、分解的思维过程主要是A、比较B、综合C、分析D、抽象正确答案:C10、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是指什么心理作用?A、压抑B、文饰C、转移D、反向正确答案:B11、以下哪种智力不属于三元智力理论的范围( )A、背景智力B、结果智力C、成分智力D、经验智力正确答案:B12、与外显记忆有关的脑区是()A、内侧颞叶B、下丘脑C、杏仁核和小脑D、胼胝体正确答案:A13、儿童守恒概念的获得是在()A、感知运动阶段B、形式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正确答案:D14、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写了《一个行为主义眼中的心理学》文章,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
A、华生B、班杜拉C、巴甫洛夫D、斯金纳正确答案:A15、在三元智力理论中,( )是指和个体生活背景相关的能力。
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真题练习试卷A卷 附答案

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5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考号:______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知觉是人脑对______感官的客观事物各个属性和部分的______的反映。
2、马斯洛认为,人类有5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和爱的需要、______和______。
3、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______和______。
4、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最重要的两种感觉是______和______。
5、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______ 的______ 特征。
6、心理学是研究______ 及其______科学。
7、从______到______是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阶段。
8、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______动机和______动机。
9、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______和______的总合。
10、凯尔曼认为,态度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______ 认同和______ 。
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活泼好动”是下列哪种表现?()A.能力B.兴趣C.气质D.性格2、"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D.人本主义3、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保持与干扰作用是()A.动机性抑制干扰B.前摄抑制干扰C.倒摄抑制干扰D.痕迹衰退抑制干扰4、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A.能力B.性格C.气质D.需要5、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A.情绪B.情感C.心境D.应激6、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A.具有两面性B.具有稳定性C.具有外显性D.具有境遇性7、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称为()A.个性特点B.心理过程C.心理现象D.个性倾向8、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A.气质C.兴趣D.能力9、气质类型在社会上评价是()A.都是好的B.都是坏的C.有好有坏D.无好坏之分10、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研究()的科学。
A. 心理现象及其规律B. 人的生理结构C. 人的思维过程D. 人的行为答案:A2.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
A. 描述心理现象B. 解释心理现象C. 预测心理现象D. 控制心理现象答案:ABCD3. 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是()。
A. 神经系统B. 内分泌系统C. 免疫系统D. 以上都是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现象的组成部分?()A. 心理过程B. 心理状态C. 心理特征D. 生理现象答案:D5. 下列哪个不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A. 发展心理学B. 教育心理学C. 医学心理学D. 哲学心理学答案:D6. 下列哪个不是认知过程的组成部分?()A. 感知B. 记忆C. 思维D. 意愿答案:D7. 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
A. 5~9个组块B. 10~15个组块C. 20~30个组块D. 50~60个组块答案:A8. 下列哪个不是情绪情感的基本形式?()A. 喜悦B. 悲伤C. 愤怒D. 理智答案:D9.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
A. 性格、气质、能力B. 性格、气质、动机C. 能力、动机、需要D. 情绪、态度、价值观答案:A10.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其中()是位于最底层的部分。
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社会我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请简要说明心理学的三大势力及其代表人物。
答案:心理学的三大势力分别为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行为主义。
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威廉·冯特,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威廉·詹姆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约翰·华生。
2. 请简要说明心理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答案:心理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分别是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情绪情感过程包括情绪的产生、发展和调节等;意志过程包括意志的发动、维持和调控等。
基础心理学理论知识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基础心理学理论知识试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高层建筑失火,住在失火楼层以上的人面临的是()A、双避冲突B、双重趋避冲突C、双趋冲突D、趋避冲突正确答案:A2、深入了解求助者时,首先要进行工作是()。
A、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想法B、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C、深入探讨求助者问题的深层原因D、进一步了解求助者问题的来龙去脉正确答案:B3、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A、道德发展的次序是不分先后的B、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C、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慢后快D、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快后慢正确答案:B4、对于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师不恰当的做法是()。
A、使用测验前征得求助者的同意B、收取心理测验的费用C、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选用恰当的心理测验D、将国外的测评工具直接用于国内求助者正确答案:D5、《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自()起施行。
A、2015年3月1日B、2012年10月26日C、2018年1月1日D、2013年5月1日正确答案:D6、运用心理学理论来描述求助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原因.实质等,这种技术是()。
A、解释B、面质C、指导D、释义正确答案:A7、属于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心理因素是()。
A、认知模式B、躯体疾病C、家庭教养D、诱发事件正确答案:A8、合理情绪疗法适用于()的求助者。
A、过分偏执B、年纪较轻C、领悟困难D、自闭症正确答案:B9、以下关于放松训练操作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首次进行放松训练时,咨询师应进行示范B、咨询室中进行训练应使用专业指导语C、咨询师可为求助者提供书面指示或录音磁带用于平时训练D、放松训练的方法有很多种,但不可以联合使用正确答案:D10、心理咨询师对某些类型的咨询内容不懂.不擅长,因此与求助者不相匹配,这种不相匹配的类型是()。
A、忌讳型B、冲突型C、茫然型D、欠缺型正确答案:D11、对于喜欢撕毁书籍的孩子,父母给其提供大量废旧书籍,并命令其必须全部撕毁,孩子从最初的享受逐渐产生心理上的不适,最终放弃撕书的行为。
2023年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30题)1、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个阶段。
A.3B.5C.4D.6【答案】 C2、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B.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感C.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答案】 A3、人格测验中,()可作为了解心理障碍的个性原因及心理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也可用于人才的选拔。
A.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B.杰克逊人格问卷C.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D.艾森克人格问卷【答案】 A4、下述范畴中,属于道德评价的是()。
A.善恶B.大小C.高低D.新旧【答案】 A5、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儿童游戏是()。
A.儿童认知水平的反映B.通过游戏主动控制情境,以调节情绪、释放焦虑、补偿愿望C.对未来生活所必需的技能的排演和练习D.通过游戏获得愉快【答案】 B6、由于意外事件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叫()。
A.激情B.应激C.恐惧D.焦虑【答案】 B7、青年期自我概念的特点是( )。
A.抽象性日益增强B.处于社会自我阶段C.结构更加趋同化D.受同龄人的影响大【答案】 A8、在非能力测验(如人格测验)中,反映难度水平的指标称( )。
A.流畅性B.灵活性C.通俗性D.相似性【答案】 C9、必须借助现代电子仪器实施的疗法是()。
A.行为疗法B.生物反馈疗法C.求助者中心疗法D.认知行为疗法【答案】 B10、一个包括40个题目的测验信度为0. 80,欲将信度提高到0.90,至少应增加()个题目。
A.40B.60C.100D.50【答案】 D11、恐惧是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合倾向()。
A.越强B.越弱C.越稳定D.越难预测【答案】 A12、完成RET自助表实际上是求助者()。
A.自我完善B.自己发现什么是合理信念C.自学概念D.自己进行ABCDE的工作【答案】 D13、下列关于少年期性心理的陈述中,错误的是()。
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2、心理过程包括(D)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A、普通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5、(B )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A、社会心理学B、应用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比较心理学、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A、比较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E、发展心理学F、普通心理学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A、社会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9、(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A、笛卡尔B、洛克C、冯特D、缪勒10、(B)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A、1789B、1879C、1798D、189711、(A )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12、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C)创立的、A、笛卡尔B、华生C、弗洛伊德D、罗杰斯1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D、人本主义14、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B)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A、罗杰斯B、华生C、弗洛伊德D、马斯洛二、多项选择题1、心理现象分为(A、C)A、心理过程B、认知过程C、个性心理D、情感过程E、意志过程2、心理过程包括(C,E,G)A、感知过程B、知觉过程C、认识过程D、注意过程E、情感过程F、行为过程G、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B,C,E)A、认知B、能力C、气质D、情感E、性格4、心理学可分为(A,D)A、理论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普通心理学D、应用心理学E、社会心理学5、下列属于理论心理学的是(A,B,D,E)A、普通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E、实验心理学6、下列属于应用心理学的是(B,C,D,E)A、社会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咨询心理学D、管理心理学E、消费心理学7、以下哪些是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A ,B,C,D,F )A、心理学学科性质B、心理学方法论C、身心问题D、学习心理机制E、心理的生理基础F、心理的起源8、科学的三大特征是(A,B,D)A、客观性B、可验证性C、准确性D、系统逻辑性E、描述性9、(A,B,C)决定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A、心理学的研究对象B、心理学的历史渊源C、心理学的研究方法D、人的社会性10、(A,C)的基本原理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A、辩证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C、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E、机械唯物主义11、在心理学研究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A,B,C,D)、A、客观性原理B、系统性原理C、发展性原理D、教育性原理E、协同性原理12、观察法可以分为(A,B,C ,E)、A、参与观察法与非参与观察法B、现场观察与情景观察C、长期观察与短期观察D、情景观察与控制观察E、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13、观察法要有效,就要特别注意(B,C,D,E)A、每次尽可能长B,有明确观察目的C、随时记录D、可利用现代手段E、每次时间不宜过长14、实验法就是要在保持其他因素恒定的前提下研究(A,B)的关系和变化的规律、A、自变量B、因变量C、人脑D、客观世界15、实验法可分为(A,D)A、实验室实验法B、情景实验法C、参与实验法D、自然实验法16、在实验室实验研究中,主要要控制哪些方面(A,B,C,D)、A、实验情境B、控制被试C、控制实验刺激D、控制被试的反应17、调查法可分为(B,C,D,E)、A、一般调查法和特殊调查法B、一般调查法和专题调查法C、事实特征调查和征询意见调查D、结构式调查和非结构式调查E、访谈法、邮寄问卷法和电话调查法等18、调查法的缺点是(B,C,D)A、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第一手的资料B、被调查者可能有意不作出真实回答C、封闭式的问题损失数据有效性D、问题措词不易确定19、一般研究法主要包括(A,B,D)A、实验和研究设计B、对数据的统计处理C、抽样法D、逻辑思维法20、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分为(A,C)A、孕育阶段B、转折阶段C、确立阶段D、发展阶段21、冯特对心理学的历史功绩主要有(A,B,D)A、心理学的确立B、实验心理学的创立C、出版〈〈生理心理学原理〉〉D、建立心理学专业队伍22、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A,B,C)A、意识B、前意识C、潜意识D、后意识23、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包括(A,B,C)A、潜意识理论B、梦的解释C、泛性论D、本能学说E、人格理论三、判断题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学院 2010 — 2011 学年第 二 学期 《心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A 卷)
适用班级 100211、12、13、14、16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院 班级 学号 成绩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_______年,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2、心理过程包括__________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3、“一目十行”是指注意的____________品质,“一心二用“是指注意的_________品质。
4、知觉具有 _____ 、整体性、 _____ 、恒常性。
5、思维是对客观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
6、人类最重要的高级情感分别是道德感、__________和美感。
7、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个层次。
8、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___________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
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9、变量指存在着变异性的事物在数量或性质上的属性。
在心理实
验中,由主试有意加以选择、控制的变量称为,在实
验中随着该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有关因素或特征称为。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对直接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
反映是()。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2、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华生
B、柯勒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
3、"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描述了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社会刻板印象
4、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
A、成就动机理论
B、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C、成绩结构理论
D、强化理论
5、学生上课时边听课边做小动作,这是注意的()
A、分配
B、分散
C、转移
D、起伏
6、“一题多解”所运用的思维方式是()。
A、分析思维
B、直觉思维
C、发散思维
D、集中思维
7、学生在考试中回答选择题主要运用哪种记忆过程()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再认
D、回忆
8、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9、“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属于哪种动机冲突()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
10、小王稳重、安静、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外露善于忍耐,他的气质应为()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三、判断题(对打“√”,错打“×”并改正。
每
题2分,共10分。
)
1、性格有好坏之分。
()
2、激情是出乎意料的紧情况下引起的情绪状态。
()
3、动机越强,则学习效率越高。
()
4、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者是卡特尔。
()
5、表情、手势等属于语言符号工具。
()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注意的分配
2、系列位置效应
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4、双趋冲突
5、创造力
五、实验题(5分)
根据做过的实验,写一份实验方案(含:标题、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实验步骤,不含实验结果及讨论部分)
六、简答题(共25分)
1、简述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
(5分)
2、简述情商的涵。
(5分)
3、针对遗忘的规律,如何组织复习以提高记忆效率?(5分)
4、简述性格的形成因素(5分)
5、简述人际认知以及人际认知心理偏差(5分)
七、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理论结合实际,论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师学院2010 —2011学年第二学期
《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A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1879
2.认知
3.广度、分配
4.选择性、理解性
5.间接、概括
6.理智感
7.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8.态度
9.自变量、因变量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A C C
B B
C C C A C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对打“√”,错打“×”)
1√
2×应激
3×中等强度动机效果最好
4×加德纳
5×非语言符号工具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2、识记材料的位置对记忆产生影响。
包括前摄抑制和道摄抑制。
3、艾宾浩斯利用无意义音节和节省法,研究出遗忘的规律不是匀速的,是先快后慢的。
4.两者都想达到,却由于某种原因两者只能选择其一而舍弃另一目标。
5、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产品的能力。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要分析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
引起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二是人本身的状态(1分)(1)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
活动和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2分)
(2)主体本身的状态:要和兴趣;情绪状态;健康状况;期待的事物(2分)
2、自我意识、自我激励、情绪控制、人际沟通、挫折承受能力(每点1分)
3、针对遗忘的规律,如何组织复习以提高记忆效率?
及时复习(1分);合理分配复习实践和容,复习方式多样化(1分);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1分);尝试回忆与反复回忆相结合(1分);掌握复习的量/过度学习(1分)。
4、(1)生物遗传因素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1分)
(2)家庭因素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1分)
(3)学校教育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1分)
(4)社会文化因素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1分)
(5)个人主观因素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1分)
5、人际认知定义(1分)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影响(各1分)
六、论述题(20分)
1、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要点:
设置合理目标;有效利用反馈与评价;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合理运用奖励和惩罚;科学利用竞争和合作;正确进行归因训练等(回答对一个要点1分)理论结合实际进行阐述4分
2、什么是问题解决,举例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要点: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所引起的,按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心理活动阶段,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活动过程。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的表征;动机的强度;知觉情境的影响;思维定势的影响;迁移的影响;解决问题策略的影响;已有知识的影响,个性的影响
评分标准:问题解决概念1分,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回答五个即可)每个要点1分,联系实际发挥阐述4 分,共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