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产后健康指导

合集下载

2020年新颁布的计划生育政策

2020年新颁布的计划生育政策

2020年新颁布的计划生育政策
背景:
计划生育政策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推行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控制人口数量和促进经济发展。

2020年,中国政府新颁布了一系列计划生育政策,以适应社会变革和人口结构变化的需要。

政策一:放宽二孩政策限制
根据新政策,夫妻双方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二孩。

这一政策的放宽旨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增加劳动力供给,促进经济发展。

政策二:优化生育保险制度
新政策要求完善生育保险制度,确保女性在怀孕、分娩和产假期间得到合理的社会保障。

这一举措旨在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提高生育意愿。

政策三:加强生育健康服务
为了保障孕产妇的健康和婴幼儿的成长,新政策强调加强生育健康服务。

政府将提供更多的孕前保健和产后康复服务,并加强对婴幼儿的医疗保健和早期教育。

政策四:推广全面两孩政策
新政策鼓励各地区广泛推行全面两孩政策,即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

政府将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以确保全面两孩政策的顺利实施。

政策五:加强宣传教育
为了提高公众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认知和理解,新政策强调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政府将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供相关的政策解读和咨询服务。

结论:
2020年新颁布的计划生育政策旨在适应社会变革和人口结构变化的需要。

这些政策的出台将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家庭生活品质、保障妇女和儿童权益,以及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挑战。

基于回授法的多元化健康教育在自然分娩高龄初产妇产后纯母乳喂养中的应用

基于回授法的多元化健康教育在自然分娩高龄初产妇产后纯母乳喂养中的应用

基于回授法的多元化健康教育在自然分娩高龄初产妇产后纯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究基于回授法的多元化健康教育在自然分娩高龄初产妇产后纯母乳喂养中的应用。

方法:选择于2020年5月至2021年11月于我院产科的自然分娩的120名高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于上接受基于回授法的多元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纯母乳喂养率、干预前后母乳喂养自信心(BSES)评分及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

结果: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1.67%(P<0.05);干预后观察组BSES、母乳喂养知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基于回授法的多元化健康教育可明显提升自然分娩高龄初产妇产后纯母乳喂养率,增强其母乳喂养自信心,提高母乳喂养认知。

【关键词】回授法;多元化健康教育;自然分娩;高龄初产妇;纯母乳喂养受社会快速发展、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晚婚晚育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女性婚育年龄不断推迟,高龄初产妇的数量逐年呈上升趋势[1]。

高龄初产妇因缺乏母乳喂养知识,母乳喂养依从性较低,影响婴儿健康发育,因此,加强初产妇母乳喂养正确认知具有重要作用[2]。

回授法(teach-backmethod)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健康教育后,通过患者复述、演示来评估其理解及掌握程度,对于患者理解错误或未理解的信息进行讲授,直到其完全掌握[3-4],该法更加重视健康教育中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极大地降低了患者误解的风险。

多元化健康教育是不同健康教育方式的优化组合,能够针对不同患者群体的特征及需求,实现个性化宣教,也是提升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

本研究将基于回授法的多元化健康教育应用于自然分娩高龄初产妇产后纯母乳喂养中,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于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11月于我院产科的自然分娩的120名高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产后注意事项及饮食

产后注意事项及饮食

产后注意事项及饮食女性在刚完成分娩后,体质大多都比较虚弱,所以在产后进行营养进补便成为许多人的首选。

的确,一定的补品对于快速增强产妇体质起到重要作用,且可取代较明显的效果,但一味地从饮食方面入手而忽略产后其他有关注意事项,不利于产妇机体迅速恢复,与此同时,在进行产后护理及营养进步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例如,部分体质比较虚弱的产妇,在产后护理过程中未合理进行机体恢复护理,以及在进食相关补品之后,反而出现了诸多不适反应,比如火气上升、易生病以及出现眩晕和腹泻等情况[1]。

从中医角度来说,这便是所谓的“体虚”及“虚不受补”。

那么对于产妇来说,在产后该具体注意哪些事项以及饮食,才能更好增强体质,全面提升机体功能呢?下面,本文就针对产妇产后有关注意事项及饮食进行讲解,阐述如下。

1产妇产后应注意的有关事项1.1及时做产后体检若产妇在产后月子期间未及时做体检,或后期不去进一步做产后相关检查,就无法及时发现身体存在的异常,从而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处理,极易因延误治疗而导致机体产生多种遗留病症,所以,产妇应在产后6~8周内及时到院做全面的产后检查,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全身、盆腔器官等是否恢复到孕前状态,了解哺乳情况;若存在特殊不适,更应尽早到院检查。

1.2常吃巧克力巧克力含有的可可碱会进到母乳中,并通过母乳进到婴儿体内,会对婴儿的心脏及神经系统等产生损害,致使婴儿睡眠不稳、消化不良和哭闹不停等;此外,产妇产后常吃巧克力,还会影响个人正常食欲,导致身体所需营养供给不足,不但会对产妇身体康复造成不利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

1.3过度摄取营养产妇过度摄取营养会导致身体肥胖,不但阻碍形体恢复、影响心理及身体健康,还会造成体内脂及糖代谢紊乱,增大冠心病等和糖尿病等疾病发生率。

此外,过度摄取营养还会造成婴儿营养吸收过量,引起婴儿肥胖而不利于其发育和成长。

1.4大量吃鸡蛋即便鸡蛋具有较高影响价值,且含有较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较适宜产妇食用,但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鸡蛋吃多了人体不仅无法完全吸收,还会增加肠胃运作负担,引起其他食物的正常摄取,导致营养摄取不均衡,不利于产妇身体康复和乳汁分泌[2];通常来说,产妇月子中每日吃3-4个鸡蛋最为适宜。

2020年HIV阳性孕产妇全程管理专家共识(最新)

2020年HIV阳性孕产妇全程管理专家共识(最新)

2020年HIV阳性孕产妇全程管理专家共识(最新)艾滋病是全球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减少新生儿HIV感染的风险,提高母亲和婴儿的健康水平,我们需要做好HIV阳性孕产妇的管理工作。

本文旨在规范HIV阳性孕产妇的全程管理,包括孕前咨询和保健、妊娠期管理、分娩期管理以及产后管理。

通过这些管理措施,我们可以降低HIV母婴传播率,提高婴儿健康水平和存活率,并关注母亲及所生儿童的健康。

尽管抗病毒治疗(ART)可抑制艾滋病病毒(HIV)复制,减少HIV传播,但艾滋病仍然是全球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球大约有110万HIV感染的孕产妇。

未经干预的情况下,母婴垂直传播可达15%~45%。

但是,随着我国自2015年起在全国全面开展预防艾滋病及避免母乳喂养等综合措施的实施,HIV围生期传播率可下降到1%以下。

自2001年开始,我国就已经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

预防HIV母婴传播应该综合考虑三个原则:降低HIV母婴传播率、提高婴儿健康水平和存活率,以及关注母亲及所生儿童的健康。

HIV阳性孕产妇全程管理包括孕前咨询和保健、妊娠期管理、分娩期管理以及产后管理。

在孕前咨询和保健时,应了解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提供有关安全性行为的信息,以减少非意愿妊娠。

HIV感染时可以选用多种避孕方法;但在使用激素避孕药时,应考虑与ART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达芦那韦/利托那韦(DRV/r)、福沙那韦/利托那韦(FPV/r)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可导致激素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降低,醋酸甲羟孕酮(DMPA)与ART药物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对激素避孕药没有影响。

此外,我们也应该鼓励孕妇戒酒、戒烟,避免滥用药物。

1.2育龄期HIV感染妇女的ART管理会面临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源于身体和认知功能的损伤、社会经济状况较差、内疚感、担心将HIV传播给婴儿、病情被披露、多个性伴、母亲HIV感染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多胎生产以及耻辱感等。

2020最新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最新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最新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专家共识(完整版)孕妇在孕期应加强体育锻炼,保持适度的运动量,提高身体素质。

同时,孕妇应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1.3 孕妇应注意饮食营养,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营养均衡。

同时,孕妇应避免过量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以避免妊娠期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

1.4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孕期并发症,保障母婴健康。

对于正常分娩及择期剖宫产的孕产妇,在围分娩期应按照ERAD临床路径实施。

具体措施如下:2.1 分娩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医生应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并与孕妇进行充分的沟通,共同决定分娩方式。

2.2 分娩前应进行适当的饮食控制和肠道准备,以减少分娩中的腹胀和胃肠道不适。

2.3 分娩前应进行足够的宣教和心理疏导,减少孕妇的紧张和恐惧感,促进分娩的顺利进行。

2.4 分娩中应根据孕妇的疼痛程度和分娩进展情况,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和助产器械,以减轻孕妇的疼痛和加快分娩进程。

2.5 分娩后应及时进行产后护理,包括产后休息、饮食调理、产后恢复体操等,以促进产妇的快速康复。

总之,将ERAD理念应用于围产期的管理,不仅可以促进孕产妇的快速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以提高孕产妇的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和谐。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广ERAD理念,并在产科临床实践中加以实施。

孕期合并症和并发症的规范管理可以降低母胎风险并加速产后康复。

其中,妊娠期贫血与低出生体重、早产、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增加有关,因此应明确贫血原因并及时纠正。

此外,加强妊娠期体重管理也很重要,最佳的妊娠期增重应以孕妇的孕前BMI为基础。

对于孕前BMI<18.5kg/m2或逸25.0kg/m2的孕妇,需要制定个体化孕期营养方案。

在孕期血压监测方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显著增加母胎患病率及剖宫产率,应关注子痫前期高危人群筛查及预防。

糖尿病合并妊娠和妊娠期糖尿病也显著增加母胎患病率的风险,孕前及孕期血糖需及时有效地控制在达标水平。

2020年03月护理查房 镇痛分娩

2020年03月护理查房 镇痛分娩

产程管理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
•第二产程
第二产程延长的诊断标准:
•(1)对于初产妇,如行硬脊膜外阻滞,第二产程超过4h,产程无进展(包
括胎头下降、旋转)可诊断第二产程延长;如无硬脊膜外阻滞,第二产程
超过3h,产程无进展可诊断。
•(2)对于经产妇,如行硬脊膜外阻滞,第二产程超过3h,产程无进展(包
括胎头下降、旋转)可诊断第二产程延长;如无硬脊膜外阻滞,第二产程
2、自由体位,协助产妇取舒适体位如侧卧位; 3、行椎管内药物镇痛,硬膜外镇痛术; 评价:产妇自诉疼痛有所缓解,对产程进展有信心并积极配合
2、焦虑
护理目标:患者焦虑程度减轻。 护理措施:1、全程陪伴,向孕妇讲解产程的相关概念。
2、耐心解答孕妇的问题,鼓励并安抚情绪,增强信心。 3、教会孕妇自我监测宫内胎儿情况的方法和技 4、胎心监测。 护理评价:患者自诉胎动正常,焦虑程度减轻,有信心接受自然分娩。
3、导管滑脱的风险 护理目标:产妇未发导管滑脱。 护理措施:1、全程陪伴,协助麻醉师固定好硬膜外导管。 2、做好宣教,嘱产妇翻侧身,幅度不宜过大。 3、固定好静脉留置针贴膜,必要时使用自粘绷带固定。
护理评价:产妇能够配合,理解,未发导管滑脱。
4、尿潴留的风险 护理目标:产妇未发尿潴留。 护理措施:1、全程陪伴,认真听取产妇的主诉。 2、观察膀胱充盈度情况,协助产妇适量饮水。 3、协助产妇自行排尿,必要时遵医嘱予一次性导尿 4、观察产妇的下肢是否有麻木感,肌力功是否能正常,若有,
产程管理
潜伏期延长的干预: 1.分娩镇痛帮助产妇休息 2.治疗性休息,支持性护理,良好的精神支持,饮食指导,做好入量管理。 3.改变体位:鼓励产妇取舒适的体位,可取蹲位、跪位、手膝俯卧位等, 有助于纠正胎方位和胎头不均倾,使相对性头盆不称或倾斜度不均等 情况得到纠正,而纠正难产、恢复正常子宫收缩力,是促进产程顺利 进展的有力措施 4.经评估后行人工破膜 5.经评估后静脉点滴缩宫素

产后观察内容(2020-03-24)-牛薇薇

产后观察内容(2020-03-24)-牛薇薇

返回病房
1
返回病房前,需要 测量产妇生命体征 是否正常
4
内诊断有无阴道血肿 肛查产妇有无穿线
5
与病例核对新生儿 基本信息,再次查 体,有无异常
2
按摩子宫并检查收 缩情况
3
内诊产妇宫腔有无积 血,伤口有无渗血
6
协助产妇移至平车并带齐产妇用 物,新生儿置于产妇两腿之间绑 带固定,整理床单元,呼叫保洁 阿姨进行房间整洁,传染产妇需 按终末消毒处理。
5
上颚上唇是否完整
(排除唇腭裂)
有无耳廓耳道 躯干外观有无异常
9
四肢无有畸形
(并指,多指)ຫໍສະໝຸດ 8确认双侧眼球 是否存在
7
头部有无血肿 头皮有无破损
按常规护理
6
产妇回病房前再次核 对性别,时间,体重 并查体
10
性别(有无两性 畸形,尿道下裂)
11
肛门掰开检查是否闭 锁
12
背部有无异常排 除隐性脊柱裂
13
连同产妇一同送回 母婴同室
能低于95%
新生儿生命体征
心率
新生儿心率波动范围比较大,在安静状态下通常是90-180次, 早产儿的心率更快一些
PI
血氧饱和度
对于绝大多数新生儿来说,血样饱和度的正常值在90%-97%之 间,如果孩子的血样饱和度明显偏低,会引起组织缺氧。孩子 缺氧会引起全身的损伤,比如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导致大脑 的水肿,影响大脑的发育,从而出现智力低下等并发症
产后出血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称为产后出血,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
产 1. 子宫收缩乏力 2. 胎盘因素
后 3. 软产道裂伤 4. 凝血功能障碍因为产后2小时是出血高峰期,

2020最新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最新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最新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专家共识(完整版)在孕期,应该及时诊断和治疗孕期合并症和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妊娠糖尿病、贫血等。

同时,孕期定期检查和筛查可以帮助及早发现和处理问题,为分娩做好充分准备。

1.3营养管理孕妇应该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以促进胎儿健康发育和妈妈的身体恢复。

1.4运动管理孕妇应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瑜伽、孕妇健身操等,有助于增强身体素质、减轻疲劳、缓解紧张情绪。

1.5心理疏导孕妇应该积极面对分娩带来的压力和焦虑,通过家庭支持、心理咨询等方式进行心理疏导,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状态。

以上措施的实施,有助于为孕产妇提供全面的围产期保健服务,为分娩后的快速康复奠定基础。

对于分娩方式的选择,应该综合考虑孕妇的身体状况、胎儿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做出合理的决策。

对于选择剖宫产的孕妇,应该在手术前进行全面评估和准备,包括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后镇痛等方面。

对于选择分娩的孕妇,应该进行分娩镇痛、分娩方式的选择等方面的管理,以提高分娩的安全性和孕产妇的舒适度。

总之,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围产期管理,可以提高孕产妇的康复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母婴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在分娩前,需要对孕妇的一般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包括既往病史和本次妊娠情况的评估,同时还要对会阴情况进行评估。

此外,需要对孕妇进行宣教,使其放松神经和肌肉,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同时,需要给予营养支持,鼓励孕妇进食以满足其能量需求,对于糖尿病孕妇,仍需遵循摄入适当的饮食。

对于便秘者,可予以缓泻剂。

在产程中,针对CBS定植的产妇和胎膜早破孕妇,应合理使用药物预防新生儿感染和规范使用抗生素。

对于没有明确指征的情况,应避免过度使用药物加强宫缩。

对于糖尿病孕妇,仍应遵循糖尿病饮食,并定期监测血糖和尿酮体情况。

2.2.3疼痛管理在产程中,应采用硬膜外麻醉和非药物治疗技术(如按摩、热敷、电神经刺激、芳香疗法或音频镇痛)来管理产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产后健康指导
一、剖宫产术后注意事项
1.1 产妇回病房后可采取自主体位,保持舒适,并鼓励产妇床上多翻身活动,以改善肠道通气功能,松弛腹肌减轻切口疼痛,有利于恶露的排出,预防褥疮的发生,可使产妇感到舒适,又利于静脉回流,防止血栓形成。

1.2 注意阴道出血:剖宫产子宫出血较多,应不时看一下阴道出血量,如超过月经量,应通知医生。

及时采取止血措施,并做好术后生命体征监测。

并坚持补液,防止血液浓缩、血栓形成.术后3d内常输液,补足水分,纠正脱水状态也是非常必要的。

1.3 及时排尿:留置导尿管一般手术后24 h拔除,拔除后3~4 h应及时排尿。

卧床解不出,应起床去厕所,再不能解出者。

应采取热敷,听水声等方法刺激膀胱促使排尿。

二、剖宫产术后营养
注意饮食营养。

术后产妇要进行母乳喂养,更应注意饮食。

在医生指导下进食,开始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粥,鸡蛋汤等。

在排气前不能吃甜食、牛奶、豆制品等产气多的食物.排气之后要吃营养丰富的食品新鲜蔬菜及水果。

三、产褥期保健知识
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防止伤口感染。

发痒时不能用手抓,以免伤口感染化脓。

如果发现伤口有红肿热痛的感染化脓表现,应及时诊治。

咳嗽、恶心呕吐时应压住伤口两侧,防止缝线断裂腹部伤口裂开。

注意个人卫生,产妇褥汗偏多,所以产妇剖宫产后应照常刷牙、洗脸、洗手,出汗和乳汁分泌湿了衣服后应及时更换,卫生用品要经常消毒、勤换。

伤口拆线前可以用温水擦洗全身,拆线后可
洗澡,但最好是淋浴。

四、新生儿喂养
对产妇应做好母乳喂养宣传,消除心理上的负担及对母乳喂养影响身材之类的偏见,及早的进行母乳喂养,不仅可以增进母子感情,并能促使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哺乳时,母亲与新生儿均应选择舒适位置,乳头应放在新生儿舌上方,用一手扶托并挤压乳房,协助乳汁排出,防止乳房堵住新生儿鼻孔,每次哺乳后,
应将新生儿抱起轻拍背部1~2分钟,排出胃内空气,以防吐奶。

哺乳前应先用热水、肥皂洗净整个乳房,乳头处如有痂垢,应用油脂浸软后再行洗净减少对乳房
的刺激,穿支托性的胸罩或束缚带,限制水分的摄取,或冰敷,都能有效减轻乳房充盈和抑制泌乳。

母乳喂养不仅对婴儿有好处,对乳母也有相当多的好处,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 宝宝的吸吮过程反射地促进母亲催产素的分泌,促进母亲子宫收缩,能使产后子宫早日康复,从而减少产后并发症。

(2) 有利于消耗孕期内堆积的脂肪,促进母亲的体形恢复。

(3) 母乳喂养在某种程度上可抑制月经和排卵的到来,可达到产后避孕的目的。

(4) 母乳喂养过程中,妈妈和宝宝的肌肤、目光、语言的接触与交流,可促进母亲与宝宝亲子感情的建立,也可使妈妈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5) 降低母亲乳腺癌和卵巢癌发生的可能。

(6) 母乳中几乎无菌,可直接喂哺,不易受污染,温度适宜,吸吮速度及食量
可随宝宝需要增减,方便、卫生、经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家庭育儿的压力。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