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交通规划

合集下载

郑州地铁规划全览(近期、三期、远期)

郑州地铁规划全览(近期、三期、远期)

二、三期建设规划
三期建成后主城区地铁线路 基本成熟,能够轨道交通 远景年线网方案 由 21 条线路组 成,总长 970.9 公里,其中地铁 线 13 条共 505 公里,市域快线 8 条共 466 公里。
三 、远期规划
从线路密集程度 上看,主要布局 在主城区4环线内 和港区北港区域, 未来这两个区域 也是郑州发展的 重点区域。
三 、远期规划
郑州地铁12号线
THANKS
一、近期建设规划
随着2020年底3号线、4号线 的通车运行,近期建设规划已 经完成,中心城区地铁框架基 本构建起来,市民公共交通的 出行率得到大大提高,地铁每 日客流量达到200万人以上
二、三期建设规划
为落实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 支撑郑州都市区空间结构布局,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城市 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国家发改 委于2019年3月批复《郑州市 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 (2019-2024年)》。此建设 规划包含3号线二期、6号线一 期、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 10号线一期、12号线一期、 14号线一期共7 个项目,总长 159.6 公里。项目建成后,郑 州市将形成总长约326.54 公 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郑州地铁规划全览
近期规划、三期规划、远期规划
一、近期建设规划
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 规划(2014~2020年)2014 年5月获得国务院批准,由国 家发展改革委2014年4月印发。 规划中批准建设1号线二期工 程、2号线二期工程、3号线一 期工程、4号线、5号线,全长 120.7公里。到2020年,形成 5条运营线路,总长166.9公里 的轨道交通网络

郑州市交通现状及未来规划

郑州市交通现状及未来规划

郑州市交通现状及未来规划郑州市位于中国中部,是河南省省会市,是中国的区域性重要中心城市,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之一。

郑州市交通地位重要,承担着河南省的重要交通任务。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的环境和条件也在逐步得到提升和改善,这也将进一步促进郑州市的发展。

下面将介绍一下郑州市现状及未来交通规划。

一、地铁交通郑州市目前有6号线、1号线、2号线、5号线、10号线、城郊线、新郑机场线和郑州机场快线8条地铁线路,线路长度共计265.333公里。

在建的有7号线、9号线、12号线、13号线和14号线。

规划中的有15号线、16号线、17号线、18号线、CD1号线、CD2号线、世园会专线、高铁环线等多条线路。

未来郑州将以地铁为主要交通方式,构成一张密集的地铁网,极大地方便市民出行。

二、公交交通郑州市公交发展很快,常规线路运营线路达到1250条,线路总长度超过23000公里,公交车辆数量达到13000余辆,同时也有e公交、公交九分钟等快捷便捷的出行方式供市民选择,郑州市交通局还推行了“零费用乘车”,让市民免费乘坐公交出行。

三、城市轨道交通作为郑州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轨道交通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计划投资450亿元,覆盖13个城区,共建成17线,运营总里程达700公里。

此外,郑州市还规划建设了城市高速路、普通公路、机场、公路轨道一体化等综合交通体系,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便捷的选择。

随着郑州市交通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高铁也成为市民出行的常见方式,郑州市高铁站被誉为“中原火车站”,是中国历史上最繁华的铁路交通枢纽之一,市民可以通过高铁方便快捷地前往全国各地。

五、未来规划未来,郑州市还将在交通建设方面继续加大投入,重点加强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和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支持新能源新业态的交通企业发展,加强多式联运和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建设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系统,大大提高市民出行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郑州市的交通建设可以说是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未来的交通规划中还将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多便捷的路线和质量更高的服务,有望成为全国交通发展新的标杆城市。

郑州四环最新规划方案-更新版

郑州四环最新规划方案-更新版

郑州四环最新规划方案背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郑州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而郑州市已经开始了四环路的建设工作,给城市交通带来了重大变革。

四环路现状目前,郑州的三条环路已经形成闭合,而第四环路的规划也已经确定。

四环路的建设将串联起郑州市区和郑州周边的县城,能够有效的缓解周边县城和郑州市区交通瓶颈的问题,加强了郑州与周边城市交流的便利性。

四环路最新规划方案为了更好地推进四环路建设工作,郑州市政府根据城市规划和交通发展趋势的需要,对四环路的建设提出一系列方案,以应对不同的交通需求和城市发展需要。

方案一:南部环线南部环线是四环路规划的最主要的线路之一,起点位于郑州市南端的航空港区,终点为新密市南郑镇,预计全长约70公里,设计车速为80-100公里/小时。

南部环线将经过航空港区、新郑市、二七区、管城回族区、荥阳市、高新区、惠济区、新密市8个区县,并且在南部环线上将新建西行匝道4条、东行匝道4条,以便于车辆的流通。

方案二:北部环线北部环线是四环路规划中另一个主要线路,起点位于郑州市北端的登封市,终点为滑县,预计全长约60公里,设计车速为80-100公里/小时。

北部环线将经过登封市、金水区、上街区、惠济区、新密市、中牟县、荥阳市、滑县8个区县,并在北部环线上规划建设10个市政立交、新建高速公路1条、新建快速路1条。

方案三:东部环线东部环线位于郑州市东部,起点位于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终点为巩义市,预计全长约42.82公里,设计车速为80-100公里/小时。

东部环线将经过管城回族区、金水区、二七区、中牟县、新郑市、巩义市6个区县,并在东部环线上规划新建高速公路1条、市政立交13个。

方案四:西部环线西部环线位于郑州市西部,起点位于郑州市金水区龙湖星城,终点为荥阳市,预计全长约33.1公里,设计车速为80-100公里/小时。

西部环线将经过金水区、二七区、中牟县和荥阳市4个区县,并在西部环线上规划新建高速公路1条。

国家发改委批复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

国家发改委批复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

17.2
17.2
119.85 4 年
7 14 号线二期
8.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3
66.84 3 年
合计
159.6
156.8 1138.94
营,车辆选型及
列车编组,采用
图例 本期轨道交通普通站 本期轨道交通换乘站 已批复线路 第三期建设规划线路 中心城区边界线
与厦门市轨道交 通 6 号线工程一
于洋里站。线路全长 30.3 km,共 设 站 22 座、1 处 车 辆 段 和 1 处 停 车场。
线一期、8 号线一期、10 号线一期、 告》作出批复,同意建设该工程。
项目总投资估算 81.93 亿元,项
12 号线一期、14 号线一期等 7 个项
该 项 目 起 于 漳 州 市 台 商 投 资 目资本金比例 40%,计 32.77 亿元,
目, 总 长 159.6 km。 项 目 建 成 后, 区角美龙江明珠站,止于厦门市轨 由漳州市台商投资区安排财政资金
角江路站 石美站
8 号线
龙江明珠站
466 km。
28 日,福建省发改委
根 据《规 划》, 建 设 方 案 包 括 正式对《厦门市轨道交通 6 号线漳 致的 6 辆编组 B 型车,最高运营速度
新建 3 号线二期、6 号线一期、7 号 州(角美)延伸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 80 km/h。项目建设工期为 43 个月。
国内资讯
动态消息
● 国家发改委批复郑州市城市 金以外的资金利用国
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 2019 年 内银行贷款等融资方
林埭站
4 月 25 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对《郑 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 (2019 ~ 2024 年)》作出批复(发改 基础〔2019〕599 号),原则上同意该 《规划》。

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4~2020年)

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4~2020年)

附件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一、线网规划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郑州市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8条线路组成,总长约277.1公里,线网密度0.66公里/平方公里,设换乘站35座。

预计2020年,郑州市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量比例达到60%以上,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比例达到25%以上。

二、近期建设规划(一)基本原则以线网规划为基础,加密中心城区网络,改善交通状况,加强重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坚持量力而行、稳步发展的方针,力求近期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发展密切配合与衔接,形成轨道交通基本网络。

(二)近期建设方案建设1号线二期工程、2号线二期工程、3号线一期工程、4号线、5号线,全长120.7公里。

到2020年,形成5条运营线路、总长166.9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5号线工程为环线,线路长40.7公里,设站30座,投资281.39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4~2018年。

3号线一期工程自长兴路至航海东路站,线路长25.2公里,设站21座,投资185.34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5~2019年。

4号线工程自安顺路至河西北路站,线路长30.1公里,设站24座,投资190.35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6~2020年。

1号线二期工程包括东西两段,西段自河工大至凯旋路站,东段自体育中心至河南大学站,线路长15.2公里,设站10座,投资83.8亿元;2号线二期工程自天山路至广播台站,线路长9.4公里,设站6座,投资57.6亿元。

两项目待一期工程建成后,视沿线发展情况择机建设。

(三)主要技术标准1号线二期工程、2号线二期工程和4号线采用B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80公里;3号线和5号线专题论证车辆选型方案。

在规划实施阶段,进一步深化主要技术标准和运营组织方案。

(四)资金安排近期建设项目总投资为798.48亿元,其中资本金比例42%,计335.36亿元,由郑州市财政资金解决。

郑州市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

郑州市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

前言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对社会生产、现代化建设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十五”以来,郑州市公路交通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量迅速增长;公路等级、路网密度和通达深度不断提高;公路运输事业协调发展,服务质量明显改善;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市场秩序逐步规范,为省会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对我市交通运输发展大局意义重大。

根据《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和《可持续发展的郑州市公路网规划》,结合郑州市交通行业的实际情况,站在长远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审视和研究我市交通行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思路,用新的发展理念编制了郑州市公路交通“十一五”规划,作为指导和组织“十一五”时期郑州市综合交通建设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总体规划与战略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省、市交通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改革、质量、廉政、安全、稳定”作为“十一五”期间交通工作的主旋律,紧紧围绕加强交通行政能力,创新发展理念,加快交通发展,深化交通改革,强化行业管理,促进行业文明,努力实现我市交通发展和改革的新突破。

第二节基本原则根据交通发展的预测,立足于郑州市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郑州市在中部崛起的龙头作用,为把郑州建成具有强大发展力、辐射力、带动力、创造力、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现代化大都市和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郑州市交通发展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发展与环境、速度与质量、增长与效益的关系;二、因地制宜、发挥区位优势,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郑州市所处的区位优势,站在“大郑州”、“大交通”、“全国公路枢纽”的地位,对郑州交通进行系统规划,把郑州交通事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三、坚持适度超前、普及与提高并重原则;四、一次规划,分布实施;五、坚持系统规划、持续发展原则;六、坚持“抓两头、保中间”的建设方针,正确处理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建设的关系,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相互协调的公路网络;七、坚持实施“科教兴交”战略,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体系和机制,加快交通人才培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程质量,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郑州市高新区综合交通规划

郑州市高新区综合交通规划

郑州市高新区综合交通规划目录一、概述1.1 区域概况1.2 规划背景1.3规划依据1.4规划理念1.5规划范围与规划年限二、规划目标2.1区域发展现状2.2交通愿景2.3远期发展目标2.4近期发展目标三、交通发展战略四、高新区交通发展现状4.1.高新区道路一览表4.2高新区主要道路路段的交通调查4.3高新区主要道路交叉口的交通调查4.4高新区主要路段高峰期路况五、交通发展趋势六、综合交通规划6.1 对外交通规划6.2 干路网规划6.3 公共交通规划6.4 停车规划6.5 交通管理规划6.6客货运系统6.7近期建设重点6.8近期管理举措附录图一、概述1.1 区域概况郑州市高新新城”为郑州高新城五大功能组团之一,位于高新区西北部,是郑州高新城“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区域。

“高新新城”的范围为东至西四环路、西至绕城高速公路、北至连霍高速公路、南至科学大道用地,总面积约为35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内,由西南向东北贯通三条水系:须水河、须水河西支流和索河,须水河西支流在区域内汇入须水河,是高新区生态绿化带的主要组成部分。

“高新新城”规划范围内已有郑州轻工业学院、格力电器郑州产业园等项目,其余为村庄、农田、河道等。

宏观区位1.2 规划背景9究院修编高新城整体规划(高新区总体规划修编方案)"两翼齐飞""产城融合、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品位提升"力打造产城一体的郑州高新城。

中观区位1.3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2、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19953、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20034、 《河南省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导则》,20055、 其他上位相关规划1.4 规划理念1.智创:机遇无穷的创业环境 为中小型创新企业提供资金、场地和设施方面的支持,加强新城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刺激创新性企业成长。

《郑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2020—2035年)》印发

《郑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2020—2035年)》印发

第12期·5·《郑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2020—2035年)》印发“城”与“圈”一体化发展,交通要先行。

2021年4月18日,记者从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郑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印发,旨在以交通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力支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建设。

《规划》提出,到2035年,形成基础设施一体化、运输服务同城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都市圈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建成“国际性交通门户枢纽”,突出郑州航空枢纽和铁路枢纽“双核驱动”,推动区位交通优势转化为枢纽经济优势。

实施郑州机场三期工程,加快“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全面建成米字形高速铁路网,研究打开至银川、南京等地的新通道,打造以郑州为中心,直连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城市群的十向联通综合运输通道格局。

建成“轨道上的都市圈”,逐步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

坚持规划、制式、建设、投资、运营“五个统筹”,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有序推进都市圈轨道交通建设;优化换乘设施,加快构建以郑州为中心,辐射近郊城镇和新兴增长中心的“半小时通勤圈”。

建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交通先行区”,推动郑州都市圈跨河融合发展。

依托连霍高速和南、北沿黄高速,构建沿黄高速公路“一轴两翼”,协同推动南、北沿黄干线公路升级改造;着力推动铁路、公路、城市道路合并跨河,建成郑济高铁公铁两用桥;推动新乡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等重点功能区与郑州跨河直联。

建成“绿色智能交通示范区”,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

推进智慧公路、智慧枢纽建设,利用郑州市郑东新区自动驾驶公交1号线等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行,探索“智慧公交+无人驾驶+智能管控”车路协同一体化交通模式,完善智慧物流配送调配体系。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规划》旨在解决制约交通一体化的堵点和痛点,推进都市圈互联互通和同城化,并通过交通网络体系把独立的“舰船”整合成“舰队”,增强抵御经济风浪的能力和区域整体竞争力,提升河南高质量发展的整体能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划投资470亿元郑州交通舒筋通脉5年内,郑州主城区将规划建设33座新立交——其中包括规划建设以下穿隧道为主的简易立交28座和新建成5座高架路;市区两条主要干线将建两条地下长隧道;规划建设快速公共交通线路3条;建设16处行人过街通道;近期开工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昨日,郑州市城市规划局局长王鹏受市政府委托,向郑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2次会议作关于《郑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编制情况的报告,缓解和预防省会郑州交通拥堵的蓝图绘出。

该规划是2008~2012年的近期规划,建设项目投资总估算约470亿元。

此次郑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将道路交通分为中心城区的道路系统建设和对外交通系统建设。

对外交通系统方面,近期将修建四环路、郑少高速、郑石高速连接线,新建京广南路,放射道路系统和都市区交通主干线等工程。

中心城区的道路系统包括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建设。

另外,《规划》还对步行交通、停车场建设等作出了规划。

郑州交通内外交困交通规划奋力突围用“内外交困”来说郑州目前的交通可能有点夸张,但相信每个郑州人近年来都感到了交通的危机。

从外部来说,郑州交通面临挑战。

铁道部将在全国建设四大铁路枢纽(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同时发展六大客运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成都)。

铁道部《全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了以武汉为中心、布局建设13个项目,估算总投资为2100亿元,郑州的铁路枢纽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从内部来说,郑州市路网结构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路网密度偏低。

二是路网结构不合理,市区道路多为双向两车道,主城区缺乏大容量的快速通道。

同时,受铁路交织的影响,市区贯通道路较少,中心城区很多支路和街坊路路面较窄,通行能力不足。

三是北四环(原大河路)尚未修建、西四环北段道路较窄,环路及放射道路尚未形成系统,对外疏散功能不能有效发挥。

四是市区主要道路通行能力不足。

金水路、陇海路等道路通行能力严重饱和,目前的铁路立交涵洞偏窄,通行能力较低。

大学路、陇海路、铭功路等通行能力不能够满足目前的交通需求。

而郑州市的机动车辆增长势头一直很猛。

2006年,郑州市区机动车净增5万余辆,总量达到33.6万辆。

从2001年~2006年,道路建设的增长速度为5%~6%,而机动车的增长速度为10%~20%。

规划的公交场站用地难以落实,大量公交车利用路边以及立交桥下停放,影响道路交通。

有关专家指出,郑州作为河南省会、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只有构筑铁路、公路、航空与城市交通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才能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郑州市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

快速路网建成后,30分钟可出城此次综合交通规划基本思路就是在主城区布局“一环两横一纵”快速路系统。

一环为三环环城快速路,两横为金水路—建设路、陇海路,一纵为沙口路—京广路。

“一环两横一纵”建设实现后,市区快速路与外围高速公路有效衔接,可实现30分钟市区交通圈的规划目标,即主城区内15分钟上快速路,快速路15分钟上高速。

主城区内共规划道路立交53座(包括现状立交20座),规划互通式立交5座,集中在三环快速路上,规划简易立交28座,集中在主城区交通主干道上,考虑到对城市的景观影响,28座简易立交以下穿隧道为主。

三环路快速路立交多全线实现不见信号灯中心城区快速路,包括三环路快速路、建设路—金水路快速路、陇海路快速路、沙口路—京广路快速路。

现在三环路上有很多信号灯,三环路快速路建成后,这些信号灯将消失。

规划将完善三环快速路立交系统,取消平面控制交叉口,外围环线立交以改进的苜蓿叶形立交、部分定向式立交为主,与城市主要放射路相交叉时采用互通式立交,与次要道路交叉时采用跨线式立交,彻底改变三环路的交通运行状况,全线实现无信号、无红灯。

三环快速路系统建设估算投资总额约27.2亿元,建设6座跨线立交,分别是农业路—东风路与中州大道立交、丰庆路—索凌路与北三环立交、长江路与南三环立交、京广路与南三环立交、花寨路—冯庄路与南三环立交、郑新路与南三环立交。

三环路上的互通立交有,改建北三环与中州大道的互通立交,新建科学大道与西三环互通立交、航海路与西三环互通立交、陇海路与西三环互通立交、大学路与南三环互通立交、机场高速与南三环互通立交。

建设路—金水路快速路金水路上将建三个隧道建设路—金水路(西三环—中州大道),是“两横”快速路其中的一条。

该快速路全长13.6公里,估算投资14.5亿元。

其中金水路段长8.2公里。

近期将对金水路(郑大一附院立交—东明路)进行综合整治,建设金水路下穿陇海货运线扩孔、金水路下穿京广铁路扩孔、紫荆山隧道(纬三路—东里路)、经三路—城东路与金水路隧道、金水路下穿东明路、未来大道等隧道工程。

规划拓宽改造建设路(西三环—郑大一附院立交)。

紫荆山隧道,是沿花园路自北向南过纬三路后开始下穿,穿越纬二路、金水路、金水河和顺河路后与地面接触。

净宽14.5米,双向4车道,总长度1156米,地下段长度861米,估算投资2.2亿元。

经三路—城东路与金水路隧道的规划是,经三路—城东路下穿金水路,隧道宽度16米,机动车双向4车道,总长度490米(包括两端引坡段),投资约0.8亿元。

陇海路建入市快速路全程双向6车道高架桥陇海快速路(西三环—中州大道)全长13公里,估算投资19.2亿元。

其中西三环至未来大道长11公里,规划红线宽为50米。

未来大道至中州大道与货栈街并线,规划红线宽60米。

西三环至东明路为现状路,实施宽度为41米,基本为三幅路形,双向4~6车道。

货栈街为三幅路形,双向4车道,与中州大道相交为货栈街下穿立交。

陇海路将作为出入市快速路,拟建设双向6车道高架桥,地面双向6车道。

利用高架桥下的空间,将设置为BRT(快速公交)专用道。

陇海路与西三环相交处,建一互通式立交。

与中州大道相交处,为现状货栈街下穿中州大道立交,另外增设连通的匝道。

与京广铁路交叉处,为陇海路上跨分离立交。

陇海路在桐柏路、京广路、一马路、紫荆山南路、未来大道交叉口分别设置上下高架桥的匝道。

沙口路—京广路快速路沙口路全线高架京广路下穿隧道沙口路—京广路快速路(北三环—南三环)全长13.4公里,规划控制红线宽60米,其中沙口路全线采用高架形式。

京广路结合郑州火车站西出站口建设,以下穿隧道为主,估算投资31.5亿元。

沙口路快速路(北三环—建设东路)全长7.2公里,规划红线60米。

金水路以北,现状实施宽度30米,双向4车道。

全线建设双向6车道高架桥,近期实施宽度45米,达到双向10车道以上。

新建北三环—沙口路、沙口路—建设东路两座立交,同时改造沙口路—农业路立交,估算投资16.5亿元。

京广路快速路(建设东路—南三环)全长6.2公里,规划红线60米,现状实施宽度45米,其中建设东路—陇海路段为双向4车道,陇海路—南三环段双向2车道,近期规划按照60米宽度进行拓宽改造到双向8车道,并在中原路至陇海路段建设双向6车道隧道,新建京广路—航海路、京广路—长江路隧道。

估算投资15亿元。

中心城区主干路重要交通节点全部采用立交《规划》将中心城区内的主干路分为交通性主干线和一般主干路。

交通性主干线的重要交通节点(与城市对外放射道路交会处)采用立交,与其他主干路为灯控平面渠化路口。

交通性主干线有哪几条?为加强市行政区与省行政区及郑东新区的联系,《规划》把农业路—桐柏路、大学路作为交通性主干线,同时将航海路、郑汴路、中原路与文化路、花园路—紫荆山路—花寨路、未来大道共同构成东西向、南北向的交通性主干线。

交通性主干线规划红线宽度为50-60米,断面为双向八车道。

以后再新建交通性主干线,要为轨道交通以及快速公交系统预留通道,并设置公交专用通道。

交通性主干线近期规划建设的中心,就是加强中心城区交通干线的拓宽改造。

打通桐柏路南段,拓宽大学路(郑大一附院立交—航海路),形成桐柏路—农业路、大学路交通主通道。

紫荆山路向南打通与花寨路相连,与花园路共同构成一条南北向交通主通道。

近期交通主干线建设道路及立交总长19.1公里,估算投资17.8亿元。

●主干路之一:桐柏路—农业路沿桐柏路由南向北、沿农业路由西向东,依次建设9座简易立交桥。

这些立交分别是桐柏路—航海路立交、桐柏路—陇海路立交、桐柏路—中原路立交、桐柏路—建设路立交、桐柏路—农业路立交、农业路—南阳路立交、农业路—文化路立交、农业路—花园路立交、农业路—经三路立交,形成桐柏路—农业路“L”形交通主通道。

估算投资7.6亿元。

●主干路之二:大学路近期要拓宽大学路(郑大一附院立交—航海路),全长3.6公里,规划红线宽度60米,淮河路以北现状实施宽度41米,双向4车道;淮河路以南至航海路段实施宽度60米,双向4车道。

近期拓宽改造大学路,投资估算3.7亿元。

●主干路之三:花园路—紫荆山路—花寨路花园路—紫荆山路—花寨路(北三环—南三环)全长12.3公里,近期修建东风路、黄河路、东大街三座下穿隧道,建设紫荆山路下穿陇海路、航海路—京广铁路隧道及花寨路(长江路—南三环),形成南北向的交通主通道。

估算投资6.5亿元。

中心城区一般主干线文化路东风路要建一隧道一般主干路作为交通性主干线和次干路之间的衔接,一般主干路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40~60米,双向6车道。

一般主干路近期建设规划方案是,拓宽嵩山北路、东风西路等道路及其跨铁路通道,修建文化路—东风路下穿隧道,同时建设紫荆山南路、电厂路、长江路东段、五龙口南路、蓝天路、建材路、冯庄路、科技路、紫东路等主干路,总长23.2公里,估算投资19.1亿元。

次干路和支路打通市内多条断头路城市次干路功能为集散和分流主干路交通,规划道路红线控制宽度30~40米,道路断面为双向四车道~双向六车道。

近期建设三环内次干路30条,总长度51.6公里,估算投资12.2亿元。

支路系统道路规划红线控制宽度为25~30米,道路断面为双向两车道~双向四车道。

主要涉及城中村的断头路。

近期建设三环内支路62条,总长65.7公里,估算投资10亿元。

对外交通路路通四环路上建11座立交对外交通系统共包括四环路建设,包括郑少高速连接线、郑石高速连接线在内的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放射路系统建设,包括跨黄河通道建设在内的都市区交通干线建设和对外联络通道建设等在内的五项建设。

近期要修建北四环路,拓宽改造西南四环,新建八座互通式立交:北四环-107国道-花园路、南四环-大学南路、南四环-京广南路、南四环-107国道、107辅道-南三环、107辅道-郑汴路、107辅道-金水路、107辅道-北三环。

四环路上新建三座跨线式立交:西四环-科学大道、西四环-化工路、西四环-中原路,形成绕城公路环。

四环路系统建设道路总长50.1公里,估算投资14.5亿元。

建设立交11座,估算投资18亿元。

高速公路连接线新修三条路连接郑少郑石建郑少高速连接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