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阴心经穴

合集下载

3.2 手少阴心经穴

3.2  手少阴心经穴

第二节手少阴心经穴Points of Heart Meridian of Hand—Shaoyin,HT,经脉循行开始于心中,出属心系,向下穿过膈肌,联络小肠。

其支脉,从心系向上,沿咽喉至目系。

其直行主干,从心系上行于肺,再向下浅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后缘,进入掌内小指挠侧末端。

联系脏腑器官心、心系、小肠、肺、目系、喉咙。

本经腧穴,起于极泉,止于少冲,左右各9个穴位(图3—2—1)。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心、胸、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1.极泉HT1[定位] 正坐或仰卧位,上臂外展,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图3—2—2)。

{局部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臂丛,腋动脉、腋静脉-背阔肌腱-大圆肌。

浅层有肋间臂神经分布。

深层有挠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臂内侧皮神经,腋动、静脉。

{刺灸法] 避开动脉,直刺0.2-0.3寸;可灸。

[主治}胁肋疼痛,肘臂冷痛,四肢不举;胸闷,气短,心痛,心悸;心悲不乐,目肋间神经痛,颈淋巴结核。

[配伍}1.配太渊、天突,有滋阴清肺利咽的作用,主治咽干,咽喉肿痛。

2.配神门、内关、心俞,有宁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心痛,心悸,冠心病。

3.配侠白,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肘臂冷痛。

[文献摘要}1.《铜人》:治心痛干呕,四肢不收。

2.《大成》:主目黄,胁下满痛,悲愁不乐。

3.《循经》:肩膊不举,马刀挟瘿。

[研究进展}1.落枕用按压弹拨极泉穴,使患者右手指有触电感,每次按压5分钟。

2.腋臭快速针刺患侧极泉和阿是穴(极泉穴上下各1.5寸),用泻法,留针30分钟。

2.青灵HT2[定位}正坐或仰卧位,举臂,在臂内侧,当极泉与少海的连线上,肘横纹上3寸,肱二头肌的内侧沟中(图3—2—2)。

[局部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臂内侧肌间隔与肱肌。

浅层布有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贵要静脉。

深层有肱动、静脉,正中神经,尺神经,尺侧上副动、静脉和肱三头肌。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手少阴心经穴

手少阴心经穴

手少阴心经穴本经一侧9穴(左右两侧共18穴)。

其中8穴分布于上肢掌侧面的尺侧,1穴在侧胸上部。

首穴极泉,末穴少冲。

主治胸、心、循环系统病症、神经精神方面病症以及本经脉所过部位之病症。

极泉| 青灵| 少海| 灵道| 通里| 阴郄| 神门| 少府| 少冲(一) HT 1 极泉Jíquán[定位] 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解剖] 在胸大肌的外下缘,深层为喙肱肌;外侧为腋动脉;布有尺神经,正中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及臂内侧皮神经。

[主治] 心痛,咽干烦渴,胁肋疼痛,瘰疬,肩臂疼痛。

[配伍] 配肩髃、曲池治肩臂痛。

[刺灸法] 避开腋动脉,直刺或斜刺0.3—0.5寸。

(二) HT 2青灵Qīnglíng[定位] 在臂内侧,当极泉与少海的连线上,肘横纹上3寸,肱二头肌的内侧沟中。

[解剖] 当肱二头肌内侧沟处,有肱三头肌;有贵要静脉,尺侧上副动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

[主治] 头痛振寒,目黄,胁痛,肩臂疼痛。

[配伍] 配肩髃、曲池治肩臂痛。

[刺灸法] 直刺0.5一l寸。

(三) HT 3 少海Shàohǎi[定位] 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 有旋前圆肌,肱肌;有贵要静脉,尺侧上下副动脉,尺返动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外前方有正中神经。

[主治] 心痛,肘臂挛痛,瘰疬,头项痛,腋胁痛。

[配伍] 配曲池治肘臂挛痛。

[刺灸法] 直刺0.5一l寸。

[附注] 手少阴经所人为“合”。

(四) HT 4 灵道Língdào[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

[解剖] 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

[主治] 心痛,暴喑,肘臂挛痛。

[配伍] 配心俞治心痛。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手少阴经所行为“经”。

(五) HT 5 通里Tōnglǐ[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l寸。

手少阴心经45分钟

手少阴心经45分钟
穴解:神;指心神,门;出入通达之处,意 为心神出入通达之处。故称神门。 部位:仰掌,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腱桡侧缘。 主治:失眠多梦,易醒难入睡
少冲(井穴)
部位:手小指桡侧,指甲旁开一分 功效:泄热通瘀,开窍醒脑,宁心安神 主治:心悸、心痛、中风昏迷,胸胁痛等。 心之疾:症状用中指 保养用小指
手少阴心经(11: 00~13:00)
循行: 1、起于腋窝下的 极泉穴 2、从胸走手,行 手内侧后缘 3、止于小指内侧 甲旁少冲穴
作用:心藏神,主血脉
血为神之府
肝藏魂(思维)
失眠多梦为血气差 心 肺藏魄(反应) 藏 神 脾藏意(记忆) 少阴之气有: 肾藏志(决断) 1、主持精神意识活动 2、主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病 候:
1、心烦、心悸、心闷、心痛 2、失眠多梦、易醒、健忘、痴呆
主 治:
1、心脑血管疾病 2、神志疾病
极泉
部位:腋窝正中,动脉应手 功效:行气活血,清心宁神,调理血脉 主治:心痛,胁肋疼痛、肘臂冷痛等
少海(合穴)
部位:屈肘,肘横纹尺侧端凹陷中。 作用:清心泻火 主治:失眠多梦、心火盛、心烦
神门(穴)

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

【主治】①心悸,胸痛。
痒痛。
②小便不利,遗尿,阴
③小指挛痛,掌中热。
【特定穴属性】荥穴
9.少冲 Shàochōng (HT 9) 【定位】在手小指末节桡侧, 距指甲角0.1寸。 【取法】参见少商 【操作】刺0.1~0.2寸;或点 刺出血。 【主治】 ①心悸,心痛。
②癫狂,热病,昏 迷。
③胸胁痛。 【特定穴属性】井穴
【取法】正坐或仰卧。举臂, 当肘横纹上3寸的水平线与极泉至 少海的连线交点处取穴。(3寸以 肘横纹至腋前纹头(9寸)下1/3 与上2/3交点定取,)
【操作】直刺0.5~1寸。
【主治】①头痛,胁痛,肩臂 疼痛。
②目视不明。
3.少海 Shàohǎi (HT 3) 【定位】屈肘举臂,在肘横纹
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 处。
经络腧穴各论
手少阴心经
一、手少阴经脉
(一)经脉循行
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内行主 干向下穿过膈肌,联络小肠;
外行主干,从心系上肺,斜出 腋下,沿上臂内侧后缘,过肘中, 经掌后锐骨端,进入掌中,沿小指 桡侧至末端,经气于少冲穴处与手 太阳小肠经相接。
支脉从心系向上,挟着咽喉两 旁,连系于目系,即眼球内连于脑 的脉络。
【概述】 穴数:本经一侧9穴,左右对列。 分布:上肢掌侧面的尺侧缘分布8穴,腋窝中分布1穴。 特定穴:五输穴:井穴—少冲, 荥穴—少府, 输穴—神门, 经穴—灵道, 合穴—少海。 原络穴:原穴—神门,络穴—通里 郄穴:阴郄。 (注:神门是输穴,又是原穴。)
1.极泉 Jíquán (HT 1) 【定位】上臂外展,在腋窝顶点,
腕横纹分成4等分,当近腕横纹1/4段 (对)的中点处,尺侧屈腕肌腱的桡 侧取穴。
【操作】直刺0.3~0.5寸。 【主治】①心痛,心悸。

手少阴心经穴

手少阴心经穴

阴挺
16、委中
(合穴 下合穴)
• 定位:膕横纹中央。 • 主治:①腰背痛 下肢 痿痹 ②小便不利 遗尿 • ③腹痛 吐泻 ④丹毒 • 刺灸:直刺1~1·5寸。 或点刺出血。可 灸
17、膏肓
• 定位:第四胸椎棘突下 旁开3寸。 • 主治:①咳嗽 气喘 吐血 肺痨 • ②健忘 遗精 • ③完谷不化 • 刺灸:斜刺0.5~0.8寸。 不宜深刺。可灸
4大杼
5风门 (八会穴—骨会)
• 定位:第一胸椎棘突下 第二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 主治: ①咳嗽 气喘 • 共性 ②头痛 项强 肩背痛 • ③发热 • 治与骨有关的病症 祛风要穴,治伤风。 • 刺灸:斜刺0·5~0·8寸。可灸 • 本经背部诸穴不宜深刺,免伤内脏。
6、肺俞(肺的背俞穴)
• 定位:第三胸椎棘突下旁 开1·5寸。 • 主治:①咳嗽 气喘 咳血 骨蒸潮热 盗汗 ②鼻疾 皮肤病 ③项背痛 • 刺灸:斜刺0.5~0.8寸。 不宜深刺。可灸
带下 阳
• 刺灸:直刺0·5~1寸。
14、大肠俞(大肠的背俞穴)
• 定位: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主治:①腹胀 肠鸣 泄泻 痔疾 ②腰腿痛 便秘
• 刺灸:直刺0·8~1·2寸。可灸。
15、次髎
• 定位:第二骶后孔中,当髂后上棘 内下方。 • 主治:①月经不调 痛经 带下 不孕 不育 阳萎 遗精 ②小便不利 疝气 ③腰骶痛 下肢痿痹 • 刺灸:直刺1~1·5寸。可灸
2、攒竹
• 定位:眉头凹陷中。 定位:眉头凹陷中。 • 主治:①目疾:流泪 主治: 目疾: 目视不明 近视 目赤肿痛 • 眼睑瞤 ②眼睑瞤动 面瘫 眼睑下垂 • ③头痛 眉棱骨痛 • 刺灸:斜刺或平刺0·3~ 刺灸:斜刺或平刺0 3 0·5寸。 少灸 5

手少阴心经、腧穴讲义

手少阴心经、腧穴讲义

手少阴心经、腧穴大纲要求: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月俞穴的定位和主治(共9穴)要点:极泉、少海、通里、阴郄、神门、少冲一、手少阴心经循行:1.起于心,下络小肠2.支脉,上行连接目系3.直行支脉,从心上肺,走腋窝,经上肢内侧之后缘,止于少冲穴。

考点:在胸部无穴位的是----心经1.极泉【定位】在腋区,腋窝正中,腋动脉搏动处【极泉穴主治】①心痛、心悸等心疾(对应心脏,自然治心疾)②胁肋疼痛③肩臂疼痛、肘臂冷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经络所行)④瘰病(特殊记忆一腋下淋巴结肿大)⑤上肢针麻用穴―-联系合谷穴,扶突穴之针麻【操作】避开腋动脉,直刺或斜刺0.5-0.8寸。

2.少海合穴【定位】在肘前区,横平肘横纹,肱骨内上髁前缘【少海穴主治】①心痛、癔症、癫狂、痫证等心病、神志病(心经之穴)②肘臂挛痛,麻木、手颤(腧穴所在,主治所及)③头项痛,腋胁痛(经络所行,主治所及)④瘰病(特殊记忆,极泉亦治,腋下淋巴结肿大)【操作】直刺0.5〜1寸。

手少阴心经---少海,手太阳小肠经---小海3.通里络穴【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通里穴主治】①心悸、怔忡等心病(心经之穴,自然治心脏问题)②舌强不语、暴喑等舌窍病证(心开窍于舌)③肘臂挛痛、麻木、手颤等上肢病证(腧穴所在主治所及)【操作】直刺0.5〜1寸。

4.阴郄郄穴【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0.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主治】①心痛、心悸、惊恐等心病(心经之穴,自然治疗心疾)②吐血,衄血等血证(郄穴治急证,阴经郄穴主血证)③骨蒸盗汗(汗为心之液)【操作】直刺0.3〜0.5寸。

心绞痛主穴:二戏贪官失眠主穴:三阴照百会,神脉安眠5.神门输穴;原穴【定位】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神门穴主治】①心痛、心烦、惊悸、怔忡等心疾(天职)②不寐、健忘、痴呆、癫狂痫等神志病(心主神明)③胸胁痛(经络所行,主治所及)【操作】直刺0.3〜0.5寸6.少冲井穴【定位】在手指,小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主治】①心悸、心痛等心病(心经之穴治心病)②癫狂、昏迷等神志病(心主神明)③目赤④热病(井穴大多能泻热)⑤胸胁痛手少阴心经穴位:第十二单元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大纲要求: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月俞穴的定位和主治(共19穴)要点:少泽,后溪,养老,支正,天宗,颧髅,听宫一、手太阳小肠经循行:1.起于小指尺侧端之少泽穴一沿上肢后外侧上行,绕肩胛,交大椎穴一入缺盆,络心一下行属小肠2.支脉:从缺盆分出,沿颈部,上面部,到目外眦一入耳,止于听宫穴3.另一支脉从颊部分出,至目内眦考点:既到目内眦,又到目外眦的是小肠经!三、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1.少泽井穴【定位】在手指,小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少泽穴主治】①肩臂后侧痛、小指麻木疼痛等上肢病证(循行)②乳痈、乳少等乳疾(催乳要穴!特殊记忆)③昏迷、癫狂等神志病证(井穴共有功效)⑷头痛、目翳、咽喉肿痛、胬肉攀睛、耳聋耳鸣等头面五官病证——(经络所行主治所及)【操作】斜刺0.1寸,或点刺放血;孕妇慎用。

5手少阴心经循行图解

5手少阴心经循行图解

5手少阴心经循行图解
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连系的部位),过膈,联络小肠。

“心系”向上支脉:挟咽喉上行,连系于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心系”直行的脉:上行于肺部再向下出于腋窝部(极泉)沿上臂内侧后缘,行于手太阴和手厥阴经的后面,至掌后豌豆骨部入掌内,沿小指内侧至末端(少冲)交于手太阳小肠经。

病候:心痛、咽干、口渴、目黄、胁痛、上臂内侧痛、手心发热等。

主治心、胸、神经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常用腧穴:少海HT3 合穴,位置:在肘横纹尺侧端,当肱骨内上髁kē与曲泽穴之间。

阴郄HT6 郄穴,位置: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骨腱桡侧缘,腕横纹(神门穴)上5分处。

神门HT7 输穴原穴,位置:在腕掌侧横纹尺侧部,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凹陷处。

[参考资料]据报道,给犬注射垂体素造成垂体性高血压,针刺神门穴有明显的降压作用;针刺癫痫病人的神门、阴郄[qiè]等穴,可使部分大发作的患者的脑电图趋向规则或使病理性脑电流电位降低。

少冲HT9 井穴,位置:在小指桡侧,距指甲根角外上方1分处。

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

3.手少阴心经所属穴位 手少阴心经所属穴位 极泉→ 极泉 青灵 →少海 少海 → 灵道 通里 阴 灵道→ 通里→ 神门→少府 少府→少 郄→ 神门 少府 少 冲
4.手少阴心经各穴位的功能 手少阴心经各穴位的功能
(1)极泉穴:上臂外展, )极泉穴:上臂外展, 腋窝正中, 腋窝正中,腋动脉搏 动处 。
经穴) (4)灵道穴 经穴 小 )灵道穴:(经穴 臂掌侧, 臂掌侧,尺侧腕屈肌 肌腱桡侧缘, 肌腱桡侧缘,腕横纹 上展1.5寸 上展 寸。
功能:治心里老恐惧、 功能:治心里老恐惧、
爱悲伤、忧虑、癫痫、 爱悲伤、忧虑、癫痫、 癔病,还有精神分裂、 癔病,还有精神分裂、 抑郁症或者房颤、 抑郁症或者房颤、早 心动过速、 搏、心动过速、心脏 瓣膜疾病。 瓣膜疾病。
凡是跟情志有关的病,比如癫痫、癔病, 凡是跟情志有关的病,比如癫痫、癔病, 还有精神分裂、抑郁症等都要多揉这个灵道穴。 还有精神分裂、抑郁症等都要多揉这个灵道穴。
(5)通里穴(络穴): )通里穴(络穴): 小臂掌侧, 小臂掌侧,尺侧腕屈 肌肌腱桡侧缘, 肌肌腱桡侧缘,腕横 纹上展1寸 纹上展 寸。 功能: 功能:治受惊造成的 突然失音、 突然失音、神经性腹 泻、坐骨神经痛、倦 坐骨神经痛、 言嗜卧、老爱后悔、 言嗜卧、老爱后悔、 四肢沉重、热证脸肿。 四肢沉重、热证脸肿。 通里又是心经的络穴,和小肠相络, 通里又是心经的络穴,和小肠相络,所以它也能 够调节小肠方面的疾患,像神经性腹泻。 够调节小肠方面的疾患,像神经性腹泻。 通里穴还可治坐骨神经痛, 通里穴还可治坐骨神经痛,揉时要找对侧穴位来 比如右侧坐骨神经痛,就揉左侧的通里穴。 揉,比如右侧坐骨神经痛,就揉左侧的通里穴。
(3)少海穴:合穴, )少海穴:合穴, 屈肘, 屈肘,肘横纹内侧 端与肱骨内上髁连 线中点。 线中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手少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手少阴经络
手少阴心经在心中与足太阴脾经的支脉衔接 在手小指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心系、食管、目系、属心,络小肠。 络脉系舌本。 经别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 经筋伏乳里,结胸中,系于脐。
一、手少阴心经
(一)经脉循行 [3]目系:指眼后与脑相连的组织。
[5]掌内后廉:指掌心的后边(尺侧)。
手少阴心经循行简示
挾咽
心中 心系 下膈
目系
肺 腋下 臑内后廉
肘内
络小肠
臂内后廉
掌后锐骨端 掌内后廉
小指内
(二)经脉病候
是动则病:嗌[1]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2]。 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 掌中热 。 [2] [1] 臂厥:指前臂本经所过处发生气血阻逆的见症。 嗌:音益。《说文》:“咽也”。 按:嗌,指咽峡部分,而咽则兼指食管。
二、手少阴络脉


《灵枢· 经脉》 手少阴之别, 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别而上行,循经 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取之去腕后一寸。别走 太阳也。 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 支膈:胸膈间胀满、支撑不适。 不能言:分支联系舌本,故不能言。
第二节

手少阴心经腧穴
本经左右各9穴 首穴是极泉 末穴是少冲
[1]心系:是指心与各脏相连的组织。 主要指与心连接的大血管及其功能性联系。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 出属心系[1],下膈,络小肠。 [2]咽:指食管。 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2] ,系目系[3] 。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 廉, 行太阴、心主之后, 下肘内, 循臂内后廉, 抵掌后锐骨[4] [4]掌后锐骨:指豌豆骨。 [5] 之端,入掌内后廉 ,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五) 通里* HT 5 (六)阴郄 HT 6 [ ] 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 l寸。 (定位 七 ) 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HT 7 输穴 原穴 [定位 ] * 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 主治 ] [ 定位 ] 心悸,怔仲,暴喑,舌强不语,腕臂痛。 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 四 ) 灵道 HT 4 腕横纹上0 .5寸。 [ 配伍 配廉泉、哑门治不语。 [ 主治 ]] 心病,心烦,惊悸,怔仲,健忘,失眠,癫狂痫,胸胁痛。 [ 定位 ]] 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 [主治 心痛,惊悸,骨蒸盗汗,吐血、衄血,暴喑。 l.5寸。 [ 配伍 配内关、三阴交治健忘、失眠。 [ 主治 ]]心痛,心悸, 暴喑,肘臂挛痛,手指麻木 。 [配伍 ]配内关、心俞治心痛; 配心俞、巨阙治心痛; 配大椎治阴虚盗汗。

少海
青灵
极泉
( HT 31 合穴 (一 三) ) 极泉 少海* * HT [ 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定位 定位] ] 屈肘举臂,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 [ [主治 主治] ] 心痛,咽干烦渴,胁肋疼痛,瘰疬,肩臂疼痛。 心痛, 腋胁痛,肘臂挛痛麻木,手颤,瘰疬 。 [ ] ] 配肩髃 、曲池治肩臂痛。 [配伍 刺灸法 向桡侧直刺 0.5~1寸 。 [刺灸法] 避开腋动脉,在动脉的内缘处进针, 直刺或斜刺0.3—0.5寸。
阴郄 神门
灵道 通里
少冲
(九) 少冲* HT 9 井穴
少府
[定位] 在手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 心悸,胸痛
癫狂,热病,昏迷 胸胁痛
[刺灸法]直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