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大全一、力的作用与受力分析1.力的概念与性质:质量、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等2.受力分析:平衡条件、合力、分力、平衡力等3.应用:斜面上的物体受力分析、绳子的受力分析等二、力的效果与质量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原理2.牛顿第二定律:力的等效性、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质量的测量方法等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平衡和不平衡运动的分析等三、运动与力学1.位移、位移-时间图与速度、速度-时间图之间的关系2.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匀速直线运动、匀速曲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变速曲线运动等3.运动图象的表示:位移-时间图、速度-时间图、加速度-时间图等4.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关系:势能与动能、功与机械能守恒等5.匀速圆周运动与受力分析: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离心力、向心力等四、液体和气体的压强1.压强的概念与公式:压力的定义、大气压、液体的压强等2.几种主要压强单位与换算:帕斯卡、标准大气压、毫米汞柱等3.浮力与浮力原理:浮力的产生原因、浮力和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等4.浮力的应用:船舶、潜水者上升与下潜等5.提高液体压力的方法:水压机、液压缸等6.气体的压力: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温度的影响、气体压强的单位等五、杠杆与测力计1.杠杆原理:力矩、力矩定律、杠杆原理在日常生活的应用等2.平衡条件与测力计:测力计的原理、测力计的使用等六、光学知识1.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互相折射、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规律等2.反射与折射:反射的定义、规律与应用、折射的定义、斯涅尔定律等3.光的成像:凸透镜成像、凹透镜成像等4.光的颜色与色散:光的三原色、颜色的成因、光的色散等5.光的折射与光路:光的折射定律、光路追迹法等七、磁学知识1.磁性与磁场:磁性的分类、自然磁石、人工磁铁等2.磁力与电流:安培定律、右手螺旋法则、静电场与磁场的相互作用等3.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动机、发电机等4.电磁感应的应用:互感器、变压器等八、电学知识1.电的基本概念:电荷、带电体等2.电路与电路图:电源、导体、开关等3.串联与并联电路:串联电路的电流、电阻等效应、并联电路的电压、电阻等效应等4.欧姆定律: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等5.电功与电功率:电功的定义、计算公式等6.电能与电动能:电能的转化、耗散、利用等7.电路的测量:电压、电流、电功率的测量等九、热学知识1.热量与温度:传热的方式、传导、对流、辐射等2.物体的热膨胀:线膨胀、面膨胀、体膨胀等3.热量和做功:功率与效率的定义、计算方法等4.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等5.热传导与热传导的应用:导热系数、导热性能等以上是初中物理知识点的归纳大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物理初中全部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初中全部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力与运动1.力的概念及分类2.力的合成与分解3.力的作用效果4.力的计算5.运动的描述与分析6.匀速直线运动7.变速直线运动8.抛体运动二、力的作用1.摩擦力2.压强与压力3.浮力与浮力原理4.弹力5.万有引力6.静电力和电场三、能量与能量转化1.能量的概念2.动能与势能3.机械能守恒定律4.能量与物质的转化5.热能与温度6.能量的传递与转化四、光学基础1.光的传播与光的反射2.光的折射与折射定律3.光的色散与全反射4.平面镜与球面镜5.透镜与光的成像6.光的干涉与衍射7.光的定向传播五、电学基础1.电荷与电场2.电流与电路3.电阻与电阻率4.电路中的功率与电能5.欧姆定律与串并联电路6.导体中的电场分布7.磁场与电磁感应六、声学基础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声音的特性与参数3.声音的反射与共鸣4.声音的干涉与衍射七、物态变化1.固体的特性与性质2.固体的熔化与凝固3.液体的特性与性质4.气体的特性与性质5.气体的压强与体积关系6.气体的温度与体积关系7.相变与气体压强八、核与辐射1.放射性与核能2.电离辐射与辐射防护3.核能的利用与应用以上是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你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与复习。
记得理解概念,掌握基本原理,并进行实际应用与实验操作,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祝你学习顺利!。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精华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精华版)一、运动和力1. 物体的状态:静止和运动2.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和加速度3. 力的概念:力的大小和方向、力的作用效果4. 力的合成:合力和分力5. 弹力:弹性力的特点和计算6. 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7. 重力:地球的吸引力、物体重力和重力的计算二、声光电1. 声的传播:空气中的声音传播、固体和液体中的声音传播2.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和散射3. 光的颜色:白色光的分光、彩色光的混合和分离4. 光的反射:平面镜和弧面镜的反射特点5.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和光的折射现象6. 电的概念:导体和绝缘体、电荷和电流7. 开关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三、热学和能量1. 物体的温度:热量与温度的关系2. 热的传递:传导、对流和辐射3. 物体的热膨胀:热膨胀的原理和应用4. 功和能:功的定义和计算、能量的转化四、电学和磁学1. 电流和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伏特定律2. 电阻和电功率:电阻的作用和计算、电功率的计算3. 磁学基础:磁铁的特性、磁力线和磁场4. 电磁感应: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原理五、力学和简单机械1. 机械运动: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2. 力矩和杠杆:力矩的概念和计算、杠杆的平衡条件3. 滑轮组:滑轮组的力输出和力传递4. 斜面:倾斜面的力和力的分解5. 力的做功:功的概念和计算六、流体静力学1. 压强: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大气压和水压的概念2. 浮力:浮力的概念和计算、物体浮沉的条件3. 管道和流体:管道中的流体、伯努利定律4. 行星和卫星:行星和卫星的运动规律以上是初中物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汇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总字数:xxx。
物理知识点大全归纳初中

物理知识点大全归纳初中一、声现象。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例如,敲响的音叉放入水中会溅起水花,说明音叉在振动发声。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 声音的特性。
-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例如,女高音的音调比男低音高,因为女高音发声体振动频率高。
- 响度:由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如敲鼓时,用力越大,鼓面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 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
不同的乐器发出相同音调、响度的声音,音色不同,我们能根据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 控制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如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在道路两旁植树)、在人耳处减弱(如戴耳塞)。
4. 声的利用。
- 声可以传递信息,如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利用B超检查身体等。
- 声可以传递能量,如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等。
二、光现象。
1. 光的直线传播。
-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现象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⁸m/s。
2. 光的反射。
-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反射类型:镜面反射(如平静的湖面反射光)和漫反射(如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3. 平面镜成像。
- 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一、力学部分1.质量和重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3.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定律4.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5.牛顿万有引力定律6.加速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7.物体匀速直线运动及其相关计算8.物体匀加速直线运动及其相关计算9.斜面上物体的运动及其相关计算10.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原理及计算11.卫星运动的基本原理二、热学部分1.温度和热量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2.物体的热平衡和热传导3.传热的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4.热膨胀和热收缩的原理5.理想气体状态方程6.气体的压强和压力的计算7.气体定律:查理定律、玻意耳-马略特定律和波义-沃兰定律8.气体的温度和体积的关系:绝对温度和摄氏温度的转换三、光学部分1.光传播的直线性2.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3.光的色散和彩虹的形成4.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的原理5.折射镜和透镜成像的原理6.人眼的构造和视觉的原理7.反射和折射的应用:镜子、显微镜、望远镜等8.温度和热量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四、电学部分1.电流的概念和计量单位2.电阻的概念和计量单位3.欧姆定律-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4.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性5.电路的功率和能量的计算6.高低电压安全用电常识7.电磁感应现象和法拉第定律8.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发电机、变压器等五、声学部分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声音的特性:音调、音量和音色3.声音的反射和折射4.声音的干涉和衍射5.声音的吸收和共振六、电磁学部分1.电荷和电场的概念2.静电力和静电场的性质3.电场线和等势面的特点4.电容的概念和计量单位5.平行板电容器和球形电容器的特性6.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特点7.电磁波的性质和传播方式七、原子物理部分1.原子的组成和结构2.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规律3.原子核的结构和辐射现象4.放射性核素的衰变和半衰期5.核反应和核能的利用。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大全一、运动学1.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位移:表示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距离和方向。
•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距离和方向。
•加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发生的改变量和方向。
2.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区别•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所移动的总距离与时间的比值,反映物体的整体运动情况。
•瞬时速度: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时的速度,反映物体在该时刻瞬间的运动情况。
3.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恒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计算公式为:$a = \\dfrac{v - v_0}{t}$,其中v表示物体最终的速度,v0表示物体的初速度,t表示物体加速的时间。
4. 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指物体仅受到重力作用时的运动。
在同一地点的自由落体运动中,所有物体的下落加速度相等,为 $g = 9.8\\,m/s^2$。
5. 斜抛运动•斜抛运动:指物体在初速度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有速度的运动。
在不考虑阻力的情况下,斜抛运动可以视为由自由落体和匀速直线运动叠加而成。
二、力学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上的合外力为零。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上的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即F=ma。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一力是另一力的作用力,而另一力则是这一力的反作用力,且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间接触时,由于粗糙表面间的不平滑性而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又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5. 动能和势能•动能: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力,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动能的大小为 $E_k = \\dfrac{1}{2}mv^2$。
•势能:指物体由于位置关系所具有的能力。
重力势能的大小为E p= mgℎ,其中m是物体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ℎ是物体高度。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一、基本概念和原理1. 物质的形态- 固态、液态、气态- 相变: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2. 力学- 力的作用:推、拉、挤、压- 力的合成与分解- 重力、摩擦力、弹力、浮力- 牛顿运动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 功、功率、能量-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3. 热学- 温度、热量、比热容- 热传递方式:导热、对流、辐射- 热膨胀和热收缩- 热机:内燃机、蒸汽机4. 声学-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 回声、共振、噪声- 声波的反射、折射、干涉5. 光学-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平面镜、曲面镜- 光的折射:透镜、棱镜- 光的色散- 光的干涉和衍射- 光纤通信6. 电学- 静电现象:摩擦起电、感应起电- 电流、电压、电阻- 欧姆定律-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电能、电功率- 磁场、磁力线、电磁感应- 交流电与直流电二、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1. 实验器材的使用- 测量工具:刻度尺、天平、秒表、温度计、量筒- 力学实验器材:弹簧秤、滑动小车、斜面- 热学实验器材:热电偶温度计、热量计- 声学实验器材:音叉、共振管- 光学实验器材:光学实验箱、凸透镜、凹透镜- 电学实验器材:电源、导线、开关、电阻、灯泡、电表2.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模拟实验-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图表的绘制和解读3. 科学探究的方法- 提出问题- 收集信息- 制定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三、物理公式和单位1. 物理公式- 速度:\( v = \frac{s}{t} \)- 加速度:\( a = \frac{\Delta v}{t} \) - 力:\( F = ma \)- 功:\( W = F \cdot s \)- 功率:\( P = \frac{W}{t} \)- 热量:\( Q = mc\Delta T \)- 电阻:\( R = \rho \frac{L}{A} \)- 欧姆定律:\( V = IR \)2. 物理单位- 长度:米(m)- 质量:千克(kg)- 时间:秒(s)- 电流:安培(A)- 电压:伏特(V)- 能量:焦耳(J)- 功率:瓦特(W)- 温度:摄氏度(°C)或开尔文(K) - 频率:赫兹(Hz)四、物理现象和应用1. 力学现象- 杠杆原理在日常生活的应用- 滑轮和斜面在搬运中的应用- 浮力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2. 热学现象- 热机的工作原理- 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 热膨胀在铁路铺设中的应用3. 声学现象- 声音的传播和隔音技术- 回声定位原理- 音乐和声学的关系4. 光学现象- 光的反射和镜子的使用- 透镜成像原理- 光纤通信技术5. 电学现象- 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安全用电- 电磁感应在发电机中的应用- 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别和应用五、物理学习策略。
物理知识点归纳初中全部

物理知识点归纳初中全部一、声学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 声速: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 米/秒。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4.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
5. 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二、光学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实例:小孔成像、日食、月食。
2.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反射面光滑,漫反射反射面粗糙。
3. 光的折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 凸透镜成像规律当 u > 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照相机。
当 u = 2f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 f u 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投影仪。
当 u = f 时,不成像。
当 u 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放大镜。
三、热学1. 温度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单位:摄氏度(℃)。
2. 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使用方法:“一估二选三看四放五读六取”。
3. 物态变化熔化:固态变为液态,吸热。
凝固:液态变为固态,放热。
汽化:液态变为气态,吸热,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液化:气态变为液态,放热,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升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吸热。
凝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放热。
4. 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初三物理基本知识分类汇编牛顿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色散实验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条件伽利略将望远镜用于科学研究焦耳焦耳定律功能关系奥斯特电流的磁效应欧姆欧姆定律I=U/R汤姆生发现电子卢瑟福发现质子,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贝尔发明电话现象沈括发现磁偏角托里拆利最早测出大气压值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盖尔曼提出夸克的猜想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的赫兹验证电磁波的存在存在瓦特改良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电灯托勒玫提出地心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墨翟(子)发现小孔成像安培提出安培定则莫尔斯发明电报和莫尔斯码多普勒发现多普勒效应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现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象1 / 222伏特发明伏打电池奥托˖格里克完成马德堡半球实验帕斯卡发现液体压强规律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研究方法内容实例控制变量法就是把一个多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通过控制某几个因素不变,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研究研究滑动摩檫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研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松紧、长短的关系;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研究物体吸热与物质种类、质量、温度的关系;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研究电功或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因素;研究动能(或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建立模型法用理想化的方法将实际中的事物进行简化,得到一系列的物理模型。
研究肉眼观察不到的原子结构时,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研究光现象时用到光线模型;研究磁现象时2 / 22用到磁感线模型。
研究连通器原理时用到液片模型;转换法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的研究方法。
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可证明此物受到力的作用。
影的形成光沿直线传播。
奥斯特实验可证明电流周围有磁场。
指南针指南北可证明地磁场的存在。
温度计把温度的测量转化为长度的测量。
弹簧测力计测重力。
音叉的振动很不容易观察,所以我们利用小泡沫球将其现象放大。
观察压力对玻璃瓶的作用效果时我们将玻璃瓶密闭,装水,插上一个小玻璃管,将玻璃瓶的形变引起的液面变化放大成小玻璃管液面的变化。
等效替代法等效是指不同的物理现象、模型、过程等在物理意义、作用效果或物理规律方面是相同的。
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而保证结论不变。
用总电阻代替支路电阻;用电阻箱测未知电阻;等效电路:曹冲称象;浮力;合力。
串联电路总电阻。
类比法就是用直观、容易理解的东西来描述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东西。
用水流表示电流。
用水压表示电压。
用操场的学生排队、做操、玩耍的情况类比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结构。
3 / 22推理法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想,认识事物本质。
研究声音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实验。
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
比较法对不同或有联系的两个对象进行比较,我们主要从中寻找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
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如,比较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如,电动机和热机;如,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
物理量符号主单位符号测量仪器备注长度l米m 刻度尺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面积S 平方米m2方格纸注意清点格数和每格面积体积V 立方米m3量筒或量杯注意分度值和凹形液面时间t秒s 秒表大盘表示秒数,小盘表示分钟数温度t 摄氏度(常用)℃温度计注意零下温度的读数质量m千克kg 天平使用注意点密度ρ千克/米3kg/m3密度计(表)1g/cm3=103kg/m3 密度表规律4 / 225 / 223速度 v 米/秒 m/s 速度表1m/s=3.6km/h力 F 牛 N 弹簧测力计 校零、同向、稳定读数 压强p帕Pa液体—压强计气体—气压计 1atm=1×105Pa =76cmHg 电流 I 安 A 电流表 0~0.6A/0.02A 0~3A /0.1A电压 U 伏 V 电压表 0~3V/0.1V 0~15V/0.5V电阻 R 欧 Ω 不随U 、I 的变化而变化,伏安法热量 Q 焦 J 不计热损失时,Q 吸=Q 放 比热容 c 焦/(千克·℃) J/(kg·℃) 比热容表 比热容表的规律 热值 q 焦/千克 或(焦/米3) J/kg 或J/m 3热值表 热值表的规律 功 W 焦 J 电功—电度表 1kW·h=3.6×106J 功率 P 瓦 W 频率 f 赫兹 Hz 能量 E 焦 J定义量 物理意义 铝的密度2.7×103kg/m 3 1立方米米铝的质量为2.7×103kg手表对课桌压强为100Pa 课桌每平方米受到手表的压力为100牛某机械做功功率为40W 此机械每秒所完成的功(消耗的能)为40焦某机械的机械效率为80% 此时有用功占总功的80%6 / 2245q 石油=4.4×107J/kg1千克石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4.4×107Jc 水=4.2×102J/(kg·℃) 1kg 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2Jg = 9.8N/kg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9.8牛 若自行车的速度为3m/s 该自行车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米某滑动变阻器上标有 “3A 、20Ω”3A 表示:该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3安 20Ω表示: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欧姆电能表所标注的3000r/kwh 或6400imp/kwh 表示电路中用电器每消耗1kWh 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过3000r 或表示电路中用电器每消耗1kWh 的电能,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6400次。
某电能表上标有 “220V10A ”220V 表示:该电能表适用的额定电压为220伏10A 表示:该电能表连续工作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安培序号 定义式变形公式各物理量及单位1ρ=m/VV=m/ρ m=ρVρ密度kg/m 3m 质量kg V 体积 m 3 g/cm 3gcm 37 / 222 v=s/t s=vt t=s/v v 速度m/s s 路程m t 时间 skm/h kmh 3 P= W/t W=Pt t=W/P P 功率 w W 功J t 时间s kw Kw·h h4 G =mg m = G/g G 重力/ N m 质量/kg g=9.8N/kg5 F 浮=G 排 =ρ液gV 排ρ液= F 浮/g V 排 F 浮浮力/Nρ液体密度kg/m 3 V 排排开液体体积/m 3 V 排= F 浮/ρ液g 6 p = F/S F = p S S = F/p p 压强/Pa F 压力/NS 受力面积/m 2 7 W = FsF = W/s s = W/FW 功/JF 力/N s 做功的距离/m 8 η= W 有/W 总 W 有=ηW 总W 总=W 有/ηη效率W 有有用功/J W 总总功/J 9 W 总=W 有+ W 额 W 有= W 总-W 额 W 总总功/JW 有有用功/J W 额额外功/J 10 W = UI t U= W /I t t = W/ UIW 电功/ J U 电压/V t 时间/sI 电流/ A11 I = U/R U = RI R = U/I I 电流/A U 电压/VR 电阻Ω12W = n/NN = n/ W n = N W n 电表转数/r W 电能/ Kw·hN 电能表常数/r/ Kw·h13 P = W/t =UI U = P/I I = P/U P 电功率/WU 电压/VI 电流/A14Q 放=I 2RtR = Q 放/I 2t t= Q 放/I 2R I 2 = Q 放/ RtQ 电热/ J I 电流/ AR 电阻/ Ωt 时间/s8 / 22615 Q 放 = mq m = Q 放/q q = Q 放/mQ 热量/J m 质量/ kgq 热值 J/kg J/ m 316Q = cmΔtΔt = Q/cm m = Q/cΔt c = Q/mΔt Q 热量/Jc 比热容 J/(kg ℃) m 质量/kg Δt 温度差/℃17 v=λ/T=λf T =λ/ vf =1/T v 波速/m/sλ波长/mT 周期/sf 频率/Hz18F 1L 1 = F 2L 2 F 1/F 2 = L 2/L 1F 1 F 2动力和阻力/NL 1 L 2 动力臂阻力臂/m公式适用范围公式 适用范围p = ρgh 柱形固体自由静止于水平面时求其对水平面的压强 p = ρ液gh 计算液体内部某深度处的压强 F 浮= G -F 拉 知道弹簧测力计在空气和液体中的示数差求浮力 F 浮= G 当物体在液体中漂浮或悬浮时求浮力的大小W 有=Gh 求把物体抬高时做的有用功W 总= FS求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做的总功 F =(G+G 动) /n 滑轮组中已知物重和动滑轮重求拉力(忽略摩擦) S = nh求绳子自由端的距离S 和物体或动滑轮移动的距离hη=G/nF 已知物重和拉力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P = F v求物体匀速运动时的功率或物体在某个速度下的瞬时功率R=U 额2/P 额已知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求电阻 P 实/P 额=U 实2/ U 额2已知定值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电压求实际电功率9 / 227P = I 2R 已知电流和电阻或在串联电路中求电功率P = U 2/R已知电压和电阻或在并联电路中求电功率W = UIt 已知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求消耗的电能。
Q 放=W= Pt 纯电阻电路中求用电器产生的热I=I 1=I 2 U=U 1+U 2 R=R 1+R 2 U 1/U 2=R 1/R 2 P 1/P 2=R 1/R 2 串联电路的电压、电阻、电流、电功率分配规律 I=I 1+I 2 U=U 1=U 2 1/R=1/R 1+1/R 2I 1/I 2=R 2/R 1 P 1/P 2=R 2/R1 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电阻、电流、电功率分配规律R=ρl /S判断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u =v =2f 凸透镜成倒立等大实像的条件10 / 228估算量 数值电流 计算器100μA 灯0.2A 空调 5A 电冰箱 1A电功率 计算器 0.5mW 电灯60W电冰箱 100W微波炉、空调 1000W洗衣机 500W 电热水器 1000W 彩电 70W ~150W 电脑200W 左右电风扇60W 左右 人骑自行车的功率大约为69~80W 质量 硬币 6g 中学生 50kg 鸡蛋50g 邮票质量50mg 左右 密度 ρ水=1×103kg/m 3 空气 1.29 kg/m 3 冰0.9×10 3kg/m 3 ρ金属>ρ水>ρ油 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 体积 教室180 m 3 人0.05 m 3 墨水瓶60毫升左右保温瓶容积约2升面积 人单只脚底面积200 cm 2物理课本质量300克左右(约3N ),长约25.5cm ,宽19cm ,面积约5分米2 压强 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4Pa 砖块平放时约1000帕 大气压强105 Pa 报纸平放时,压强约0.5帕 速度 人步行5 km/h (或1.4 m/s ) 自行车 5m/s 小汽车40m/s 真空中光速:3×108 m/s 或3×105km /s15℃空气中声速:340m/s 长度 成年人腿长1m 课桌椅1m 教室长10m 宽6m 高3m 头发直径和纸的厚度70μm 力 2个鸡蛋的重力 1N 中学生重500N 电压照明电压: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一节干电池电压:1.5 V 一节蓄电池电压为2 V隐含条件内容光滑没有摩擦力,机械能守恒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V排<V物悬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V排=V物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受平衡力或不受力,动能不变(同一物体)静止受平衡力或不受力,动能为零轻小(质)质量可忽略不计,可被带电体吸引自由运动物体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的作用实像倒立的像,光线相交,实线,可呈现在光屏上虚像正立的像,光线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相交,虚线,不可呈现在光屏上升高(降低)到物理量的最终状态,如末温升高(降低)物理量的变化量,如温度差1标准大气压1×105Pa,水的温度最高达到沸点100℃白气水蒸气液化现象,小水珠不计热损失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Q吸=Q放),消耗的能量等于转化后的能量正常工作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串联电流相等,各部分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并联电压相等,各支路电流之和等于干路电流甲灯比乙灯亮甲灯的实际功率比乙灯大家庭电路工作电压220V,各用电器并联连接,开关接火线与用电器串11 / 22联,用电器都不工作说明保险丝烧断,短路或总功率过大9物理设备工作原理弹簧测力计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天平、杆秤杠杆的平衡条件常用温度计液体的热胀冷缩吸盘、抽水机大气压的作用重垂线、水平仪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电动机、电流表、电压表通电线圈能够在磁场中转动的原理发电机电磁感应现象电炉、电灯、熔丝电流的热效应潜水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下沉密度计、浮力秤物体漂浮条件的应用高压锅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增大而升高12 / 2213 / 2210平面镜 光的反射 凸透镜 光的折射照相机 当u >2f 时,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实像 幻灯机 当f <u <2f 时,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实像 放大镜 当u <f 时,透过凸透镜能看到正立放大虚像 热机 燃料燃烧释放出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磁悬浮列车 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