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三角形知识点 - 填空
初二数学上册(人教版)第十一章三角形11.1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描述:例题:初二数学上册(人教版)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十一章 三角形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一、学习任务1. 理解三角形及其有关的概念.2. 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个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定已知的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3. 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并且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二、知识清单三角形的相关概念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的稳定性三、知识讲解1.三角形的相关概念三角形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triangle ).按照三个内角的大小,可以将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altitude ).三角形的中线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median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angular bisector ).三角形的重心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重心.三角形的内心三角形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内心.三角形的垂心三角形三边上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叫做三角形垂心.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外心.三角形的旁心三角形的一条内角平分线与其他两个角的外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叫做三角形的旁心.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 ,这个三角形是( )2:3:7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1∠DAE线,则 的度数为______.描述:例题:3.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有着稳固、坚定、耐压的特点.四、课后作业 (查看更多本章节同步练习题,请到快乐学)(1) ,,;(2) ,,;(3) ,,();(4) ,,().解:(1) 不能;(2) 不能;(3) 能;(4) 不能.(1) 与 的和小于 ,所以不能组成三角形;(2) 与 的和等于 ,所以不能组成三角形;(3) , 均小于 ,而 ,因为 ,所以 ,所以 ,它们可以组成三角形;(4) 最大,而 ,因此不能组成三角形.3610358+3a 2+4a 2+7a 2a ≠03a 5a 8a a >03610358+3a 2+4a 2+7a 2(+3)+(+4)=2+7=(+7)+a 2a 2a 2a 2a 2a ≠0>0a 2(+3)+(+4)>+7a 2a 2a 28a 3a +5a =8a 一个不等边三角形的边长都是整数,且周长是 ,这样的三角形共有多少?分析:已知中的数较少,只知道周长为 ,应该抓住不等边三角形的边长都是整数这一个条件,依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先确定出最大边的取值范围,则问题迎刃而解.解:设 ,则 ,即 ,所以 .因为 ,, 都是正整数,所以若 ,则其他两边必然为 ,.由于 ,即 ,故线段 ,, 不能组成三角形.当然 更不可能是 或 ,因而有 .当 时,,,不符合条件;当 时,,,符合条件.所以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只有 个.1212a <b <c a +b +c >2c 2c <12c <6a b c c =3a =1b =21+2=3a +b =c a b c c 124⩽c <6c =4a =2b =3c =5a =3b =41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 )A. 正方形B. 长方形C. 直角三角形D. 平行四边形解:C.答案: 1. 如图,在 中, 的对边是A .B .C .D .C △ABF ∠B ()ADAE AF AC2.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和 ,则第三边长可能是 A .B .C .D .24()2468高考不提分,赔付1万元,关注快乐学了解详情。
莆田市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若过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画n 条对角线,则n 的值是( )A .1B .2C .3D .42.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6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 .18B .19C .20D .213.如图,在ABC ∆中,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C ⊥,若40,60B C ︒︒∠=∠=,则ADE ∠的度数为( )A .30︒B .40︒C .50︒D .60︒4.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1:13:24,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5.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7,则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A .3B .4C .11D .126.在ABC 中,若一个内角等于另两个内角的差,则( )A .必有一个内角等于30°B .必有一个内角等于45°C .必有一个内角等于60°D .必有一个内角等于90°7.如图,△ABC 中AC 边上的高是哪条垂线段.( )A .AEB .CDC .BFD .AF8.如图,在五边形ABCDE 中,AB ∥CD ,∠A =135°,∠C =60°,∠D =150°,则∠E 的大小为( )A .60°B .65°C .70°D .75°9.设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a ,五边形的外角和等于b ,则a 与b 的关系是( ). A .a b = B .180a b =+° C .180b a =+︒ D .360b a =+︒ 10.如图所示,ABC ∆的边AC 上的高是( )A .线段AEB .线段BAC .线段BD D .线段DA 11.做一个三角形的木架,以下四组木棒中,符合条件的是( )A .3cm,2cm,1cmB .3cm,4cm,5cmC .6cm,6cm,12cmD .5cm,12cm,6cm二、填空题12.如图是一块正多边形的碎瓷片,经测得30ACB ∠=︒,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__.13.如图,点D 在ABC 的边BA 的延长线上,点E 在BC 边上,连接DE 交AC 于点F ,若3117DFC B ∠∠==︒,C D ∠=∠,则BED ∠=________.14.如图,已知ABC 中,90,50ACB B D ︒︒∠=∠=,为AB 上一点,将BCD △沿CD折叠后,点B 落在点E 处,且//CE AB ,则ACD ∠的度数是___________.15.若,,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试化简a b c a c b +-+--= __________.16.过n 边形的一个顶点有9条对角线,则n 边形的内角和为______.17.如图,,AE AD 分别是△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且6B 3︒∠=,6C 7︒∠=则DAE ∠的度数为__.18.如图,点P 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若∠BPC=100︒,则∠BAC=_________.19.如图,将长方形纸片的一角折叠,使顶点A 落在F 处,折痕为BC ,FBD ∠的角平分线为BE ,将FBD ∠沿BF 折叠使BE ,BD 均落在FBC ∠的内部,且BE 交CF 于点M ,BD 交CF 于点N ,若BN 平分CBM ∠,则ABC ∠的度数为_________.20.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3倍还多180°,则它是___________边形,从该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引__________条对角线.21.如图,P为正五边形ABCDE的边AE上一点,过点P作PQ//BC,交DE于点Q,则∠EPQ 的度数为_____.三、解答题22.图①、图②、图③都是5×5的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在图①、图②、图③给定网格中,仅用无刻度的直尺,按下列要求完成画图,并保留作图痕迹.(1)在图①中边AB上找到格点D,并连接CD,使CD将△ABC面积两等分;(2)在图②中△ABC的内部找到格点E,并连接BE、CE,使△BCE是△ABC面积的14.(3)在图③中△外部画一条直线l,使直线l上任意一点与B、C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ABC的18.23.△ABC 中,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AE 是△ABC 的高.(1)如图1,若∠B =40°,∠C=60°,求∠DAE 的度数;(2)如图2,∠B <∠C ,则DAE 、∠B ,∠C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3)如图3,延长AC 到点F ,∠CAE 和∠BCF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G ,求∠G 的度数.24.如图,∠CBF ,∠ACG 是△ABC 的外角,∠ACG 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分别与∠ABC ,∠CBF 的平分线BD ,BE 交于点D ,E .(1)若∠A=70°,求∠D 的度数;(2)若∠A=a ,求∠E ;(3)连接AD ,若∠ACB=β,则∠ADB= .25.已知:180,BDG EFG B DEF ∠+∠=︒∠=∠.(1)如图1,求证://DE BC .(2)如图2,当90A EFG ∠=∠=︒时,请直接写出与C ∠互余的角.一、选择题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的是( )A .1,2,4B .5,6,11C .3,3,3D .4,8,12 2.如图,在ABC 中,AB 边上的高为( )A .CGB .BFC .BED .AD3.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图中方式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1∠的度数是( )A .10°B .15°C .20°D .25°4.如图,在ABC 中,B C ∠=∠,D 为BC 边上的一点,点E 在AC 边上,ADE AED ∠=∠,若10CDE ∠=︒,则BAD ∠的度数为( )A .20°B .15°C .10°D .30°5.如图,D 是ABC 的边BC 上任意一点,E 、F 分别是线段AD CE 、的中点,且ABC 的面积为220cm ,则BEF 的面积是( )2cmA .5B .6C .7D .86.在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中,能与2m 、5m 长的两根木棒钉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 A .2m B .3m C .5m D .7m7.正十边形每个外角等于( )A .36°B .72°C .108°D .150°8.小红有两根长度分别为4cm 和8cm 的木棒,他想摆一个三角形,现有长度分别为3cm ,4cm ,8cm ,15cm 四根木棒,则他应选择的木棒长度为( ).A .3cmB .4cmC .8cmD .15cm9.如图,已知AE 交CD 于点O ,AB ∥CD ,∠A =50°,∠E =15°,则∠C 的度数为( )A .50°B .65°C .35°D .15°10.如图所示,ABC ∆的边AC 上的高是( )A .线段AEB .线段BAC .线段BD D .线段DA 11.如图,105DBA ∠=︒,125ECA ∠=︒,则A ∠的度数是( )A .75°B .60°C .55°D .50°二、填空题12.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m ,n ,k ,且m 、n 满足2|9|(5)0n m -+-=,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3.若,,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试化简a b c a c b +-+--= __________. 14.七边形的外角和为________.15.如果三角形两条边分别为3和5,则周长L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6.如图,飞机P 在目标A 的正上方,飞行员测得目标B 的俯角为30°,那么APB ∠的度数为______°.17.如图,在一个四边形ABCD 中,AE 平分∠BAD ,DE 平分∠ADC ,且∠ABC=80°,∠BCD=70°,则∠AED=_________.18.鹿鸣社区里有一个五边形的小公园,如图所示,王老师每天晚饭后都要到公园里去散步,已知图中的∠1=95︒,王老师沿公园边由A 点经B→C→D→E ,一直到F 时,他在行程中共转过了_____度.19.多边形每一个内角都等于90︒,则从此多边形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有____条. 20.若线段AM ,AN 分别是ABC ∆的高线和中线,则线段AM ,AN 的大小关系是AM _______AN (用“≤”,“≥”或“=”填空). 21.如图,ABC 面积为1,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AB BC CA 至点111,,A B C 使111,,A B AB B C BC C A CA ===顺次结111,,A B C ,得到111A B C △,第二次操作:分别延长111111,,A B B C C A 至点222A B C ,使211121112111,,A B A B B C B C C A C A ===,顺次连结222,,A B C ,得到222A B C △…,按此规律,则333A B C △的面积为_______.三、解答题22.如图,ABC 中,AD 平分BAC ∠,P 为AD 延长线上一点,PE BC ⊥于E ,已知80ACB ∠=︒,24B ∠=︒,求P ∠的度数.23.如图,已知△ABC 中,∠B =60°,AD 是BC 边上的高,AE 是∠BAC 的平分线,且∠DAE=10°,求∠C 的度数.24.如图,BM是ABC的中线,AB=5cm,BC=3cm,那么ABM与BCM的周长的差是多少?25.平面内,四条线段AB,BC,CD,DA首尾顺次连接,∠ABC=24°,∠ADC=42°.(1)∠BAD和∠BC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M(如图1),求∠AMC的大小.(2)点E在BA的延长线上,∠DAE的平分线和∠BCD平分线交于点N(如图2),求∠ANC.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B .在同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D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 2.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7,x ,则x 的值可能是( )A .6B .3C .2D .113.如图,//AB CD ,40C ∠=︒,60A ∠=︒,则F ∠的度数为( )A .10°B .20°C .30°D .40°4.如图,ABC 中,55,B D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且130ACD ∠=︒,则A ∠的度数是( )A .50︒B .65︒C .75︒D .85︒5.如图,在ABC 中,B C ∠=∠,D 为BC 边上的一点,点E 在AC 边上,ADE AED ∠=∠,若10CDE ∠=︒,则BAD ∠的度数为( )A .20°B .15°C .10°D .30°6.如图,ABC 中,将A ∠沿DE 翻折,若30A ∠=︒,25BDA '∠=︒,则CEA '∠多少度( )A .60°B .75°C .85°D .90°7.下列长度(单位:cm )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13,11,12B .3,2,1C .5,12,7D .5,13,5 8.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4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A .10B .8C .6D .49.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3,5,6B .3,2,1C .2,2,4D .3,6,10 10.设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a 五边形的外角和等于,b 则a 与b 的关系是( ) A .a b = B .120a b =+ C .180b a =+︒ D .360b a =+︒ 11.如图,王师傅用六根木条钉成一个六边形木框,要使它不变形,至少还要再钉上________根木条( )A .2B .3C .4D .5二、填空题12.在一个三角形中,若其中一个内角的度数是另一个内角的2倍,则我们称这个三角形为“倍角三角形”.已知某“倍角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为60°,则其它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_______.13.如图,C 为∠AOB 的边OA 上一点,过点C 作CD ∥OB 交∠AOB 的平分线OE 于点F ,作CH ⊥OB 交BO 的延长线于点H ,若∠EFD =α,现有以下结论:①∠COF =α;②∠AOH =180°﹣2α;③CH ⊥CD ;④∠OCH =2α﹣90°.其中正确的是__(填序号).14.如图,则A B C D E ∠+∠+∠+∠+∠的度数为________.15.如图,△ABC 的两条中线AD 、BE 相交于点G ,如果S △ABG =2,那么S △ABC =_____.16.用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铺满地面,一个结点周围有m 块正三角形,n 块正六边形,则m+n =______.17.如图,在ABC ∆中,4ACB A ∠=∠,点D 在边AC 上,将BDA ∆沿BD 折叠,点A 落在点A '处,恰好BA AC '⊥于点E 且//BC DA ',则BDC ∠的度数为__________度.18.如图,在ABC 中,点D 、E 、F 分别是边BC 、AD 、CE 上的中点,则6ABC S =,则BEF S =△______.19.已知ABC 的高为AD ,65BAD ∠=︒,25CAD ∠=︒,则BAC ∠的度数是_______. 20.已知//AB CD ,点P 是平面内一点,若30,20BPD PBA ∠=︒∠=︒,则CDP∠=___________度.2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2:3:5,那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__________.三、解答题22.如图,△ABC中,D为AC上一点,且∠ADB=∠ABC=α(0°<α<180°),∠ACB的角平分线分别交BD、BA于点E、F.(1)若α=90°,判断∠BEF和∠BFE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2)是否存在α,使∠BEF大于∠BFE?如果存在,求出α的范围,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3.从7根长度都是1的牙签中选取部分或者全部来摆放三角形(牙签不可以折断),你能摆放出多少种形状不同的三角形(两个全等三角形视为一种三角形)?并请你一一写出每种三角形的三边长.24.如图,在ABC中,AD是高,AE、BF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60∠=︒,BAC∠=︒.求EADC70∠和∠BOE的度数.∠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25.如图,CAD∠与CBD(1)若35C ∠=︒,29D ∠=︒,求P ∠的度数; (2)猜想D ∠,C ∠,P ∠的等量关系.。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必背知识点一、三角形的定义与基本性质1. 三角形的定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内角和三个顶点。
2. 三角形的分类:按边分: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包括等边三角形,即三边都相等的特殊等腰三角形)。
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3. 三角形的主要线段: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中线: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和它所对边的中点的线段。
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内部,且交于一点(内心)。
4. 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具有稳定性。
这一性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基本定理: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推论:根据三边关系可以判断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或已知两边时确定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三、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1. 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推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 外角的定义与性质:定义: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
四、与三角形有关的角的其他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等边对等角)。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且均为60°。
五、多边形的基本概念与性质多边形的定义: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
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
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
初二数学第十一章三角形详细知识点及题型总结

第十一章三角形第一讲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定义: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注意:三条线段必须①不在一条直线上,②首尾顺次相接。
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角,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为△ABC.三角形ABC的顶点C所对的边AB可用c 表示,顶点B所对的边AC可用b表示,顶点A所对的边BC可用a表示.2.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向它的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注意八字形)注意:高与垂线不同,高是线段,垂线是直线。
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一点。
.............4.三角形的中线:三角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
(三角形中线分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5.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与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三个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而锐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三条高的交战在角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6.三角形的稳定性:例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32 cm,腰长的3倍比底边长的2倍多6 cm.求各边长.例2.已知:△ABC的周长为48cm,最大边与最小边之差为14cm,另一边与最小边之和为25cm,求:△ABC 的各边的长。
例3.已知△ABC的周长是24cm,三边a、b、c满足c+a=2b,c-a=4cm,求a、b、c的长.例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cm.(1)若其中一边长为4cm,求另外两边的长;(2)若其中一边长为6cm,求另外两边长;(3)若三边长都是整数,求三角形各边的长.例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5,一腰上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的差是4,求等腰三角形各边的长。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总结一、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 三角形的概念-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内角和三个顶点。
2. 三角形的分类- 按角分类:-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可以用“Rt△”表示,直角所对的边称为斜边,另外两条边称为直角边。
-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 按边分类:- 不等边三角形: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
- 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
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等腰三角形中,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a + b>c,a + c>b,b + c>a。
- 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 a - b|<c,| a - c|<b,| b - c|<a。
- 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只需判断较短两条线段之和是否大于最长的线段。
4.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有三条高,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即两条直角边,另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
- 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
三角形的每一条中线都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部分。
-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二、与三角形有关的角1. 三角形的内角-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三角形几何A 级概念:(要求深刻理解、熟练运用、主要用于几何证明)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定义: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如图)B DC A几何表达式举例:(1)∵AD 平分∠BAC ∴∠BAD=∠CAD (2)∵∠BAD=∠CAD ∴AD 是角平分线2.三角形的中线定义:在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如图)3.三角形的高线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如图)※4.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如图)5.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A几何表达式举例:(1)∵AD 是三角形的中线∴ BD = CD BDC (2)∵ BD = CD ∴AD 是三角形的中线A几何表达式举例:(1)∵AD 是ΔABC 的高∴∠ADB=90°BDC (2)∵∠ADB=90°∴AD 是ΔABC 的高A几何表达式举例:(1)∵AB+BC >AC ∴……………BC (2)∵ AB-BC <AC ∴……………几何表达式举例:(1)∵ΔABC 是等腰三角形形.(如图)6.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如图)BA∴ AB = AC (2)∵AB = ACB C∴ΔABC 是等腰三角形几何表达式举例:A(1)∵ΔABC 是等边三角形∴AB=BC=AC C(2)∵AB=BC=AC ∴ΔABC 是等边三角形7.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1)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如图)(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如图)几何表达式举例:(1)∵∠A+∠B+∠C=180°(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如图)∴…………………※(4)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BCA(2)∵∠C=90°∴∠A+∠B=90°(3)∵∠ACD=∠A+∠BAAC BBCD(1)(2)(3)(4)∴…………………(4)∵∠ACD >∠A ∴…………………8.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如图)A几何表达式举例:(1)∵∠C=90°∴ΔABC 是直角三角形CB(2)∵ΔABC 是直角三角形∴∠C=90°9.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几何表达式举例: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叫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A(1)∵∠C=90° CA=CB ∴Δ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2)∵Δ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90° CA=CB10.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如图)(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如图)B CFGAE几何表达式举例:(1)∵ΔABC ≌ΔEFG ∴ AB = EF ………(2)∵ΔABC ≌ΔEFG ∴∠A=∠E………几何表达式举例:(1)∵ AB = EF ∵∠B=∠F G1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 ”“ASA ”“AAS ”“SSS ”“HL ”.(如图)B AECF又∵ BC = FG∴ΔABC ≌ΔEFG (2)………………(3)在Rt ΔABC 和Rt ΔEFG 中(1)(2)CBGFA E∵ AB=EF又∵ AC = EG ∴Rt ΔABC ≌Rt ΔEFG(3)12.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1)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如图)(2)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几何表达式举例:(1)∵OC 平分∠AOB 又∵CD ⊥OA CE ⊥OB ∴ CD = CE平分线上.(如图)DA(2)∵CD ⊥OA CE ⊥OB 又∵CD = CEB13.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垂直于一条线段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如图)14.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1)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ACN M PAO F CO E∴OC 是角平分线几何表达式举例:E(1)∵EF 垂直平分ABB∴EF ⊥AB OA=OB (2)∵EF ⊥AB OA=OB ∴EF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几何表达式举例:(1)∵MN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B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如图)(2)和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如图)15.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 PA = PB (2)∵PA = PB∴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几何表达式举例:(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如图)(1)∵AB = AC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中线、底边上的高”∴∠B=∠C 三线合一;(如图)(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都是60°.(如图)A(2)∵AB = AC 又∵∠BAD=∠CAD ∴BD = CDAAAD ⊥BC ………………B C(1)B D C(2)BC(3)(3)∵ΔABC 是等边三角形∴∠A=∠B=∠C =60°16.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论:几何表达式举例:(1)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都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边(1)∵∠B=∠C 也相等;(即等角对等边)(如图)(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如图)∴ AB = AC (2)∵∠A=∠B=∠C(3)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如图)∴ΔABC 是等边三角形(4)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3)∵∠A=60°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如图)AA又∵AB = ACA∴ΔABC 是等边三角形(4)∵∠C=90°∠B=30°BC(1)BC(2)(3)CB(4)1∴AC =2AB17.关于轴对称的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如图)MAO CFGN E几何表达式举例:(1)∵ΔABC 、ΔEGF 关于MN 轴对称∴ΔABC ≌ΔEGF(2)∵ΔABC 、ΔEGF 关于MN 轴对称∴OA=OE MN ⊥AEB(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如图)18.勾股定理及逆定理:几何表达式举例:(1)∵ΔABC 是直角三角形∴a2+b2=c2(2)∵a2+b2=c2(1)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a2+b2=c2;(如图)(2)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有下面关CBA∴ΔABC 是直角三角形系: 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图)19.Rt Δ斜边中线定理及逆定理:(1)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是斜边的一半;(如图)(2)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是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图)几何B 级概念:(要求理解、会讲、会用,主要用于填空和选择题)一基本概念: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角形的外角、全等三角形、角平分线的集合定义、原命题、逆命题、逆定理、尺规作图、辅助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集合定义、轴对称的定义、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勾股数.二常识:1.三角形中,第三边长的判断:另两边之差<第三边<另两边之和.2.三角形中,有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线,它们都分别交于一点,其中前两个交点都在三角形内,而第三个交点可在三角形内,三角形上,三角形外.注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都是线段.3.如图,三角形中,有一个重要的面积等式,即:若CD ⊥AB ,BE ⊥CA ,则CD ·AB=BE ·CA.4.三角形能否成立的条件是:最长边<另两边之和.DAE BCC A几何表达式举例:∵ΔABC 是直角三角形∵D 是AB 的中点DB1∴CD =2AB(2)∵CD=AD=BD ∴ΔABC 是直角三角形5.直角三角形能否成立的条件是:最长边的平方等于另两边的平方和.6.分别含30°、45°、60°的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直角三角形.7.如图,双垂图形中,有两个重要的性质,即:A D(1) AC·CB=CD·AB;(2)∠1=∠B,∠2=∠A ..8.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内角是钝角,但最少有两个外角是钝角9.全等三角形中,重合的点是对应顶点,对应顶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10.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文字叙述题”需要自己画图,写已知、求证、证明11.几何习题中,.12.符合“AAA”“SSA”条件的三角形不能判定全等(3)代(2)方程分析法;(1)分析综合法;13.几何习题经常用四种方法进行分析:入分析法;(4)图形观察法.(2)作角等于已知角;(3)作已(1)作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4.几何基本作图分为:(5)作线段的中垂线;(6)过已知(4)过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知角的平分线;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等边三角15.会用尺规完成“SAS”、“ASA”、“AAS”、“SSS”、“HL”、“等腰三角形”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作图.16.作图题在分析过程中,首先要画出草图并标出字母,然后确定先画什么,后画什.么;注意:每步作图都应该是几何基本作图17.几何画图的类型:(1)估画图;(2)工具画图;(3)尺规画图.※18.几何重要图形和辅助线:(1)选取和作辅助线的原则:①构造特殊图形,使可用的定理增加;②一举多得;③聚合题目中的分散条件,转移线段,转移角;.④作辅助线必须符合几何基本作图(2)已知角平分线.(若BD是角平分线)①在BA上截取BE=BC构造全等,转移线②过D点作DE∥BC交AB于E,构造等腰三段和角;B EA角形 .DC BEADC(3)已知三角形中线(若AD是BC的中线)①过D点作DE∥AC交AB于②延长AD到E,使DE=AD③∵AD是中线E,构造中位线;B EA连结CE构造全等,转移线段和角;A∴SΔABD= SΔADC(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等A面积)B D CD C(4)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E B D C①作等腰三角形ABC底边的中线AD (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的高)构造全等三角形;A ②作等腰三角形ABC一边的平行线DE,构造新的等腰三角形.A AEB DC BD CDBEC(5)其它作等边三角形ABC一边的平行线DE,构造新的等边三角形;E A B C②作CE∥AB,转移角;③延长BD与AC交于E,AE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DAEDB CB D C④多边形转化为三角⑤延长BC到D,使CD=BC,⑥若a∥b,AC,BC是角平形;E 连结AD,直角三角形转化为等腰三角形;ODA 分线,则∠C=90°.ACbBaAB CB C D。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一、选择题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的是( )A .1,2,4B .5,6,11C .3,3,3D .4,8,12 2.小李同学将10,12,16,22cm cm cm cm 的四根木棒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凸四边形,若凸四边形对角线长为整数,则对角线最长为( )A .25cmB .27cmC .28cmD .31cm 3.如图,AB 和CD 相交于点O ,A C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B D ∠=∠B .1A D ∠=∠+∠C .2D ∠>∠D .C D ∠=∠ 4.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 .1,2,3B .5,12,13C .4,5,10D .3,3,6 5.如图,AD 是ABC 的外角CAE ∠的平分线,35B ∠=︒,60=︒∠DAC ,则ACD∠的度数为( )A .25︒B .85︒C .60︒D .95︒ 6.如图,在ABC 中,55A ∠=︒,65C =︒∠,BD 平分ABC ∠,//DE BC ,则BDE∠的度数是( )A .50°B .25°C .30°D .35°7.内角和为720°的多边形是( ).A .三角形B .四边形C .五边形D .六边形8.如图,ABC 中,55,B D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且130ACD ∠=︒,则A ∠的度数是( )A .50︒B .65︒C .75︒D .85︒ 9.在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中,能与2m 、5m 长的两根木棒钉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A .2mB .3mC .5mD .7m 10.如图,在ABC ∆中,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C ⊥,若40,60B C ︒︒∠=∠=,则ADE ∠的度数为( )A .30︒B .40︒C .50︒D .60︒ 11.在△ABC 中,∠A =x °,∠B =(2x +10)°,∠C 的外角大小(x +40)°,则x 的值等于( )A .15B .20C .30D .40 12.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4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A .10B .8C .6D .4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个①把一个角分成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②连接C 、D 两点的线段叫两点之间的距离;③两点之间直线最短;④射线上点的个数是直线上点的个数的一半;⑤n 边形从其中一个顶点出发连接其余各顶点,可以画出()3n -条对角线,这些对角线把这个n 边形分成了()2n -个三角形.A .3B .2C .1D .014.小红有两根长度分别为4cm 和8cm 的木棒,他想摆一个三角形,现有长度分别为3cm ,4cm ,8cm ,15cm 四根木棒,则他应选择的木棒长度为( ).A .3cmB .4cmC .8cmD .15cm15.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③若ax ay =,则x y =;④若A 、B 、C 三点共线且AB BC =,则B 为AC 中点;⑤各边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④⑤ D .②④⑤二、填空题16.如图,已知//,AB CD E 是直线AB 上方一点,G 为直线AB 下方一点,F 为直线CD 上一点,148EAF ︒∠=,3BAF BAG ∠=∠,3DCE DCG ∠=∠,则E ∠和G ∠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17.2016年2月6日凌晨,宝岛高雄发生6.7级地震,得知消息后,中国派出武警部队探测队,探测队探测出某建筑物下面有生命迹象,他们在生命迹象上方建筑物的一侧地面上的,A B 两处,用仪器探测生命迹象C ,已知探测线与地面的夹角分别是30︒和60︒(如图),则C ∠的度数是_________.18.如图,将纸片ABC 沿DE 折叠,点A 落在点P 处,已知12124+∠=∠︒,A ∠=___________.19.将一副直角三角尺所示放置,已知//AE BC ,则AFD ∠的度数是__________.20.将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如果147∠=︒,220∠=︒,那么3∠= __________.21.如图,在ABC 中,80B ∠=︒,BAC ∠和BCD ∠的平分线交于点E ,则E ∠的度数是______.22.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7,且第三边长为奇数,这样的三角形的周长最大值是___________,最小值是___________.23.鹿鸣社区里有一个五边形的小公园,如图所示,王老师每天晚饭后都要到公园里去散步,已知图中的∠1=95︒,王老师沿公园边由A 点经B→C→D→E ,一直到F 时,他在行程中共转过了_____度.24.一块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其中,直线//a b ,185∠=︒,则2∠=______度.25.如图,∠BAK +∠B +∠C +∠CDE +∠E +∠F +∠MGN +∠H +∠K =________.26.如图,△ABC 中,D 为BC 边上的一点,BD :DC=2:3,△ABC 的面积为10,则△ABD 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27.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C=2∠B ,求∠B 的取值范围28.如图,已知点D ,E 分别在ABC 的边AB ,AC 上,//DE BC .(1若80ABC ∠=︒,40AED ∠=︒,求A ∠的度数:(2)若180BFD CEF ∠+∠=︒,求证:EDF C ∠=∠.29.(问题引入)(1)如图1,△ABC ,点O 是∠ABC 和∠ACB 相邻的外角平分线的交点,若∠A=40°,请求出∠BOC 的度数.(深入探究)(2)如图2,在四边形ABDC 中,点O 是∠BAC 和∠ACD 的角平分线的交点,若∠B+∠D=110°,请求出∠AOC 的度数.(类比猜想)(3)如图3,在△ABC中,∠CBO=13∠DBC,∠BCO= 13∠ECB,∠A=α,则∠BOC=___(用α的代数式表示,直接写出结果,不需要写出解答过程).(4)如果BO,CO分别是△ABC的外角∠DBC,∠ECB的n等分线,它们交于点O,∠CBO=∠1n DBC∠BCO=1n∠ECB,则∠BOC=___(用n、a的代数式表示,直接写出结果,不需要写出解答过程).30.如图,PB和PC是ABC的两条外角平分线.求证:1902BPC BAC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带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与长度为5的线段能组成四边形的是()A.1,1,1B.1,1,8C.1,2,2D.2,2,2答案:D分析:若四条线段能组成四边形,则三条较短边的和必大于最长边,由此即可完成.A、1+1+1<5,即这三条线段的和小于5,根据两点间距离最短即知,此选项错误;B、1+1+5<8,即这三条线段的和小于8,根据两点间距离最短即知,此选项错误;C、1+2+2=5,即这三条线段的和等于5,根据两点间距离最短即知,此选项错误;D、2+2+2>5,即这三条线段的和大于5,根据两点间距离最短即知,此选项正确;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线段最短,类比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条件,任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因而较短的两边的和大于最长边即可,四条线段能组成四边形,作三条线段的和大于第四条边,因而较短的三条线段的和大于最长的线段即可.2、要得知作业纸上两相交直线AB,CD所夹锐角的大小,发现其交点不在作业纸内,无法直接测量.两同学提供了如下间接测量方案(如图1和图2):对于方案Ⅰ、Ⅱ,说法正确的是()A.Ⅰ可行、Ⅱ不可行B.Ⅰ不可行、Ⅱ可行C.Ⅰ、Ⅱ都可行D.Ⅰ、Ⅱ都不可行答案:C分析:用夹角可以划出来的两条线,证明方案Ⅰ和Ⅱ的结果是否等于夹角,即可判断正误方案Ⅰ:如下图,∠BPD即为所要测量的角∵∠HEN=∠CFG∴MN∥PD∴∠AEM=∠BPD故方案Ⅰ可行方案Ⅱ:如下图,∠BPD即为所要测量的角在△EPF中:∠BPD+∠PEF+∠PFE=180°则:∠BPD=180°−∠AEH−∠CFG故方案Ⅱ可行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内角和;本题的突破点是用可画出夹角的情况进行证明3、刘零想做一个三角形的框架,她有两根长度分别为6cm和8cm的细木条,需要将其中一根木条分为两段,如果不考虑损耗和接头部分,那么可以分成两段的是()A.6cm的木条B.8cm的木条C.两根都可以D.两根都不行答案:B分析: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答案.解: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应把8cm的木条截成两段,如将8cm的线段分成3cm和5cm或4cm和4cm,所截成的两段线段之和大于6,所以,可以,而6cm的线段无论如何分,分成的两段线段之和都小于8,所以,不可以.故选:B.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是掌握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4、如图,若干个全等的正五边形排成圆环状,图中所示的是前3个正五边形,要完成这一圆环还需正五边形的个数为()A.10B.9C.8D.7答案:D分析:先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求出正五边形的每一个内角的度数,再延长五边形的两边相交于一点,并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求出这个角的度数,然后根据周角等于360°求出完成这一圆环需要的正五边形的个数,然后减去3即可得解.解:∵五边形的内角和为(5−2)×180°=540°,∴正五边形的每一个内角为540°÷5=108°,∴正五边形的每一个外角为180°−108°=72°,如图,延长正五边形的两边相交于点O,则∠1=180°−2×72°=36°,360°÷36°=10,∵已经有3个五边形,∴10−3=7,即完成这一圆环还需7个五边形.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延长正五边形的两边相交于一点,并求出这个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注意需要减去已有的3个正五边形.5、已知△ABC中,D、E分别是边AB、AC上的点,连接DE、BE、DC,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S△ADES△ABC =ADABB.S△ADES△ABC=AEACC.S△ADCS△ABC =ADABD.S△ADES△EDC=AEAC答案:C分析:A选项,设点E、C到AB的距离分别为ℎ1,ℎ2,则ℎ1<ℎ2,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判断即可;B选项设点D、B到AC的距离分别为x,y,则x≠y,x<y,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判断即可;C选项,设点C到AB距离为h,△ADC=12AD⋅ℎ,S△ABC=12AB⋅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判断即可;D选项,设点D到AC距离为ℎ3,则S△ADE=12AE⋅ℎ3,S△EDC=12CE⋅ℎ3,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判断即可A选项:设点E、C到AB的距离分别为ℎ1,ℎ2,则ℎ1<ℎ2,S△ADE=12AD⋅ℎ1,S△ABC=12AB⋅ℎ2,∴S△ADES△ABC =12AD⋅ℎ112AB⋅ℎ2=AD⋅ℎ1AB⋅ℎ2≠ADAB,故A错误;B选项:设点D、B到AC的距离分别为x,y,则x≠y,x<y,S△ADE=12AE⋅x,S△ABC=12AC⋅y,S△ADES△ABC=12AE⋅x12AC⋅y=AE⋅xAC⋅y≠AEAC,故B错误;C选项:设点C到AB距离为h,△ADC=12AD⋅ℎ,S△ABC=12AB⋅ℎ,∴S△ADCS△ABC =12AD⋅ℎ12AB⋅ℎ=ADAB,故C正确;D选项:设点D到AC距离为ℎ3,则S△ADE=12AE⋅ℎ3,S△EDC=12CE⋅ℎ3,∴S△ADES△EDC =12AE⋅ℎ312CE⋅ℎ3=AECE=AEAC−AE≠AEAC,故D错误.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与三角形的高有关的计算,掌握三角形的高的定义,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是解题的关键.6、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变成16边形,那么原来的多边形的边数为()A.15或16或17B.15或17C.16或17D.16或17或18答案:A分析:分三种情况讨论,当截线不经过多边形的顶点时,当截线经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时,当截线经过多边形的两个顶点时,再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可得答案.解:如图,当截线不经过多边形的顶点时,被截后的多边形比原多边形增加一条边,所以当被截后的多边形为16边形,则原多边形为15边形,如图,当截线经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时,被截后的多边形与原多边形边数相同,所以当被截后的多边形为16边形,则原多边形为16边形,如图,当截线经过多边形的两个顶点时,被截后的多边形比原多边形少一条边,所以当被截后的多边形为16边形,则原多边形为17边形,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用直线截多边形的一个角后,被截后的多边形的边数与原多边形的边数之间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清晰的分类讨论.7、当n边形边数增加2条时,其内角和增加()A.180°B.360°C.540°D.720°答案:B分析:根据n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解:原来的多边形的边数是n,则新的多边形的边数是n+2.(n+2−2)•180−(n−2)•180=360°.故选:B.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多边形的边数每增加一条,内角和就增加180度.8、在△ABC中,∠A=12∠B=13∠C,则△ABC为()三角形.A.锐角B.直角C.钝角D.等腰答案:B分析:根据∠A=12∠B=13∠C分别设出三个角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列出一个方程,解此方程即可得出答案.∵∠A=12∠B=13∠C∴可设∠A=x,∠B=2x,∠C=3x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可得:x+2x+3x=180°解得:x=30°∴∠A=30°,∠B=60°,∠C=90°因此△ABC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选择B.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基本概念.9、如图,CE是△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若∠B=35°,∠ACE=60°,则∠A=( )A.35°B.95°C.85°D.75°答案:C分析:根据CE是△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ACE=60°,得出∠ACD=120°;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即可求解.解:∵CE是△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ACE=60°∴∠ACD=2∠ACE=120°∵∠ACD=∠B+∠A∴∠A=∠ACD-∠B=120°-35°=85°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性质,角平分线定义的应用,注意: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10、能说明“锐角α,锐角β的和是锐角”是假命题的例证图是().A.B.C.D.答案:C分析:先将每个图形补充成三角形,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逐项判断即得答案.解:A、如图1,∠1是锐角,且∠1=α+β,所以此图说明“锐角α,锐角β的和是锐角”是真命题,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如图2,∠2是锐角,且∠2=α+β,所以此图说明“锐角α,锐角β的和是锐角”是真命题,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如图3,∠3是钝角,且∠3=α+β,所以此图说明“锐角α,锐角β的和是锐角”是假命题,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如图4,∠4是锐角,且∠4=α+β,所以此图说明“锐角α,锐角β的和是锐角”是真命题,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真假命题、举反例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以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属于基本题型,熟练掌握上述基本知识是解题的关键.填空题11、如图,∠A+∠B+∠C+∠D+∠E=______.答案:180度##180°分析:如图,连接BC,记CD,BE的交点为G,先证明∠D+∠E=∠GBC+∠GCB,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答案.解:如图,连接BC,记CD,BE的交点为G,∵∠D+∠E=180°−∠DGE,∠GBC+∠GCB=180°−∠BGC,∠DGE=∠BGC,∴∠D+∠E=∠GBC+∠GCB,∴∠A+∠ABG+∠GBC+∠GCB+∠ACG=180°,∴∠A+∠ABG+∠ACG+∠D+∠E=180°,所以答案是:180°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作出合适的辅助线构建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12、如图,点D在△ABC的边BA的延长线上,点E在BC边上,连接DE交AC于点F,若∠DFC=3∠B=117°,∠C=∠D,则∠BED=________.答案:102°分析:首先根据∠DFC=3∠B=117°,可以算出∠B=39°,然后设∠C=∠D=x°,根据外角与内角的关系可得39+x+x=117,再解方程即可得到x=39,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ED的度数.解:∵∠DFC=3∠B=117°,∴∠B=39°,设∠C=∠D=x°,39+x+x=117,解得:x=39,∴∠D=39°,∴∠BED=180°−39°−39°=102°.所以答案是:102°.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13、已知AD、AE分别是△ABC的高和中线,若BD=2,CD=1,则DE的长为______.答案:0.5或1.5分析:根据题意作出草图,分类讨论即可求解.解:AD、AE分别是△ABC的高和中线,BD=2,CD=1,如图,当△ABC是钝角三角形时,∴BC=BD−CD=1∴DE=BD−BE=BD−12BC=2−12=32当△ABC是锐角三角形时,∵BC=BD+DC=2+1=3∴BE=12BC=32∴DE=BD−BE=2−32=12当△ABC是直角三角形时,CD=0,不合题意,所以答案是:12或32 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线,中线的定义,线段的和差关系,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14、一个多边形外角和是内角和的29,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__. 答案:11分析: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为(n −2)×180°,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n 的值. 解:根据题意可得:29×(n −2)×180°=360°, 解得:n =11 ,所以答案是:11.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以及外角和定理,属于基础题型.记忆理解并应用这两个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ABC 中,∠A =60°,∠B =40°,DE ∥BC ,则∠AED 的度数是______.答案:80°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C =8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答案.∵∠A =60°,∠B =40°,∴∠C =180°﹣∠A ﹣∠B =80°,∵DE ∥BC ,∴∠AED =∠C =80°,所以答案是:80°小提示: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平行线的性质,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及定理是解题关键.解答题16、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ABD的周长比△ADC的周长多1,AB与AC的和为11(1)求AB、AC的长;(2)求BC边的取值范围.答案:(1)AB=6,AC=5(2)1<BC<11分析:(1)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BD=CD.所以△ABD和△ADC的周长之差也就是AB与AC的差,然后联立关于AB、AC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解即可.(2)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解答即可.(1)解:∵AD是BC边上的中线,∴BD=CD,∴△ABD的周长﹣△ADC的周长=(AB+AD+BD)−(AC+AD+CD)=AB−AC=1,即AB−AC=1①,又AB+AC=11②,①+②得:2AB=12,解得AB=6,②−①得:2AC=10,解得AC=5,∴AB和AC的长分别为:AB=6,AC=5;(2)∵AB=6,AC=5;∴1<BC<11.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中线定义,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利用加减消元法求解是解题的关键.17、如图,在△ABC中,CD平分∠BCA,E为CD延长线上一点,EF⊥AB于点F,已知∠ACB=70°,∠E= 30°.求∠A的度数.答案:25°分析:利用垂直的定义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EDF,利用对顶角的性质求出∠CDB,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DCB,进而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解:∵EF⊥AB,∴∠EFD=90°,又∵∠E=30°,∴∠EDF=180°−∠E−∠EFD=60°,∴∠CDB=∠EDF=60°.∵CD平分∠BCA,∠ACB=70°,∴∠DCB=12∠ACB=12×70°=35°.∴∠B=180°−∠CDB−∠DCB=180°−60°−35°=85°,∴∠A=180°−∠B−∠ACB=180°−85°−70°=25°,即∠A的度数为25°.小提示:本题考查角平分线、对顶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对顶角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8、如图,在△ABC中,CD、CE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BAC=α,∠B=β(α>β).(1)若α=70°,β=40°,求∠DCE的度数;(2)试用α、β的代数式表示∠DCE的度数_________.答案:(1)∠DCE=15°(2)α−β2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CB的值,再由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DCE.(2)由(1)的解题思路即可得正确结果.(1)解:∵∠BAC=70°,∠B=40°∴∠ACB=180°−(∠BAC+∠B)=180°−(70°+40°)=70°,∵CE是∠ACB的平分线,∴∠ACE=12∠ACB=35°.∵CD是高线,∴∠ADC=90°,∴∠ACD=90°−∠BAC=20°,∴∠DCE=∠ACE−∠ACD=35°−20°=15°.(2)解:∵∠BAC=α,∠B=β∴∠ACB=180°−(∠BAC+∠B)=180°−(α+β),∵CE是∠ACB的平分线,∴∠ACE=12∠ACB=12×[180°−(α+β)]=90°−α+β2.∵CD是高线,∴∠ADC=90°,∴∠ACD=90°−∠BAC=90°−α,∴∠DCE=∠ACE−∠ACD=90°−α+β2−90°+α=α−β2.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高线以及角的转换,掌握角平分线,高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 三角形
知识点一:三角形
1. 三角形的概念
1、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依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______,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_____________,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如图 以A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ABC ,可以记作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ABC 的三边,有时也用_____________表示,顶点A 所对的边BC 用____表示,顶点B 所对的边CA 用____表示,顶点C 所对的边AB 用____表示.2.三角形按边分类
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斜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_____. 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 _______.3.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都叫做 ,另一边叫做 ,两腰的夹角叫做___,腰和底的夹角叫做____.如右图,等腰三角形ABC 中,AB =AC ,那么腰是___,底是____,顶角是____,底角是_____.4.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重点)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 。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 。
(这两个条件满足其中一个即可)
用数学表达式表达就是:记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a ,b ,c ,则 。
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度分别为a ,b ,求第三边长度的范围: 5. 三角形的高
从△ABC 的顶点A 向它 所对的边BC 所在直线画垂线,垂足为D ,所得线段AD 叫做△ABC 的边BC 上的_____ .如图⑴,AD 是△ABC 的高,则AD⊥_____.
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做“ ”。
6. 三角形的中线
连接△ABC 的顶点A 和它所对的边BC 的中点D ,所得线段AD 叫做△ABC 的边BC 上的_____ .如图⑵,AD 是△ABC 的中线,则BD =______=
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做“ ”。
三角形的中线可以将三角形分为 相等的两个小三角形。
7.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BAC 的平分线AD ,交∠BAC 的对边BC 于点D ,所得线段AD 叫做△ABC 的___________.如图⑶,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则∠BAD =∠_______.
要区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其区别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条 ;角的平分线是条 。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做“ ”。
⎧
⎨⎩⎧⎨⎩
⎧⎨⎩⎧⎨⎩
e A t h
e
i n g
8. 三角形具有 性
9. 四边形及多边形不具有稳定性
要使多边形具有稳定性,方法是将多边形分成多个三角形,这样多边形就具有稳定性了。
10.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与三角形的形状无关。
11. 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关系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 (相加为90°)。
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 。
12. 三角形外角的意义
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 。
13. 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相邻的内角 。
即
180
41=∠+∠(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 。
即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即 或 14. 两个基本图形
(1) (2) 15.三角形的周长、面积求法和三角形稳定性。
(1)如图1:C △ABC =AB +BC +AC 或 。
(2)如图2:AD 为高,
(3)如图3:△ABC 中,∠ACB=90°,CD 为AB 边上的高,则有:
S △ABC =
·AB·CD=·AC·BC 即:AB·CD=AC·BC 121
2
43
21
知识点二: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1. 多边形的概念
在平面中,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中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
多边形的边与它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
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
一个n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的条数为条,其所有的对角线条数为 .
2. 凸多边形
画出多边形的任何一条边所在的直线,如果多边形的其它边都在这条直线的同侧,那么这个多边形就是。
3. 正多边形
各角相等,各边相等的多边形叫做。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除了三角形以外,因为若三角形的三内角相等,则必有三边相等,反过来也成立)
4. n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和为
5. n边形的外角和定理
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与多边形的形状和边数无关。
n n
6.一个边形的对角线有条,过边形一个顶点能作出条
n
对角线,把边形分成了个三角形。
例题讲解
例1 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某个外角的度数的总和为135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例2 下列各组三条线段中,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三线段之比为1:2:3
B、 a + 1 ,a + 2 ,a + 3(a﹥0)
C、5cm ,6 cm ,10 cm
D、3cm ,4 cm ,9 cm
例3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2和6,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
A、24
B、30
C、24或30
D、以上都不对
例4、如图AD、AE分别是△ABC的高和中线,AB=6㎝,AC=8㎝,BC=10㎝,
∠BAC=90°,试求:(1)AD的长;(2)△ABE的面积;(3)△ACE与△ABE的周长的差。
练习题:
1.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 ,钝角三角形有 条高在三角形外,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恰是它的 。
2. 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 和8cm ,则它的周长是 。
3. 要使六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要再钉上 根木条。
4. 在△ABC
中,若∠A=∠C=
∠B,则∠A= ,∠B=
,这个三角形是
1
3。
5、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5和7,则第三条边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a
6、△ABC 中,∠A=50°,∠B=60°,则∠C= 。
7、将一个三角形截去一个角后,所形成的一个新的多边形的内角和___________。
8、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0cm,一腰上的中线将这个三角形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的周
长之差为2cm,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9、用一条长为18cm 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⑴如果腰长是底边的2倍,那么各边的长是多少?⑵能围成有一边长为4cm 的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10、在△ABC 中,AE 是中线,AD 是角平分线,AF 是高,填空:
⑴BE =______=
_____;⑵121
_______;2
BAD ∠==⑶⑷_____90;AFB ∠==
______.
ABC S ∆=1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12、如图,D 是△ABC 的BC 边上一点,且∠1=∠2,∠3=∠4,∠BAC =60°,求∠DAC 的度数.
13、、如图,AB∥CD,点P 是AD 上一点,∠1=∠2,∠3=∠4,那么PB 与PC 有何位置关系?为什么?
41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