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TB)

合集下载

T-SPOT_TB操作说明电子版

T-SPOT_TB操作说明电子版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试剂盒(免疫斑点法)说明书【产品名称】通用名称: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试剂盒(免疫斑点法)英文名称:T-SPOT.TB【包装规格】24人份/盒。

【预期用途】该产品用于检测人外周抗凝全血中的结核特异抗原刺激活化的效应T细胞,仅适用于临床疑似结核病的辅助诊断。

结核感染的免疫应答反应以细胞免疫为主,作为免疫应答的一部分,T细胞受结核抗原刺激致敏,形成活化的效应T细胞,包括CD4和CD8,从全血中单独被分离出来,在体外受特异抗原刺激并被记数。

从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人型、牛型、非洲型)中选择有用的抗原降低与BCG(卡介苗)和环境分枝杆菌的交叉反应提高特异性。

两个单独的抗原模仿ESAT-6和CFP 10,联合应用提高检测灵敏度。

T-SPOT.TB是一种更简单的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检测方法。

ELISPOT检测是高灵敏度的,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扩散稀释前,其能够立即捕获细胞周围所分泌的细胞因子。

这使得ELISPOT检测更加的灵敏,超过传统的ELISA实验。

T-SPOT.TB 被设计出来用于检测结核特异抗原刺激活化的效应T细胞。

T-SPOT.TB记数每个活化的结核特异效应T细胞。

【检验原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从全血样本中被分离,通过洗涤排除本底干扰因素。

记数PBMCs,保证有标准的细胞数量用于检测。

这可以保证因为免疫系统削弱(免疫力低下和免疫抑制)而导致T细胞浓度低的样本也有足够的细胞数加入反应孔检测。

与ELISPOT技术一样的洗涤和记数过程,提高了检测结核病和结核感染的性能。

抗原和PBMCs一起孵育,刺激所有的致敏T细胞。

分泌的细胞因子被预包被在反应孔膜上的特异抗体捕获,然后细胞和其它不必要的物质通过洗涤被去除。

标记二抗,碱性磷酸酶配对的与细胞因子上不同的抗原决定簇结合,在反应孔膜上捕获细胞因子。

通过洗涤去除任何未标记的抗体。

可溶的底物溶液加入到每个检测孔中,在反应部位被酶分解形成不溶性色素沉淀斑点。

骨科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检测(SPOT)

骨科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检测(SPOT)

在脊柱结核病感染的发展早期,临床症状未能完全表现出来,除 了有明显的骨破坏和椎间隙的变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平片的诊断作用非常有限的。
在非典型脊柱结核感染椎体炎症期(未有明显骨破坏和椎旁脓肿 形成),MRI的诊断价值受到很大限制。
讨论
H. Jia, et al. 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13
骨关节结核病的诊断仍然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在炎症部位进行组织和滑膜活检是最快捷的诊断方法,但该方 法有创伤性
痰涂片抗酸染色的敏感度为19.7%,原因在于骨关节结核病患 者所检测的样本中细菌载量低
非结核 n(%) n=24
0 0
14(58.3) 2(8.3) 2(8.3) 3(12.5) 1(4.2) 0 0 0 0 2(8.3)
H. Jia, et al. 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13
类型(n) 细菌培养 疑似结核 脊柱结核 四肢关节
确诊(26) 病(60) (59)
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结核病防治 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WHO潜伏结核感染管理指南(2014)
定义 (LTBI)
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刺激产生的持久性的免疫反 应,临床上没有任何活动性结核的征象.
高风险人 群
HIV感染者、实体器官移植者、接受TNF-a抑制剂指治 疗的患者和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RA/SLE和其他自 身免疫病)、透析患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包 括HSCT者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敏感度仅为34.2%,且该试验耗时较长, 大约需要4-8周时间才能得到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敏感度为36.8%,在病原学确诊的患 者中可达61.5%,造成该试验敏感度低的原因除标本的细菌载量 低外,还有可能因为病灶部位细菌分布不均导致检测标本中无 结核分枝杆菌存在

T-SPOT.TB操作指南[1]

T-SPOT.TB操作指南[1]
• (抗原 A 或 抗原 B 斑点数) – (阴性对照孔斑点数) ≥ 6.
– 当阴性对照孔斑点数 ≥ 6 spots, 阳性样本应为:
• (抗原 A 或抗原 B 斑点数) ≥ 2x (阴性对照孔斑点数).
• 如果阳性对照孔结果良好,但抗原A或抗原B均达不到阳性样本 判断标准,则结果为阴性。 • 阳性结果说明患者体内存在针对结核杆菌的效应T淋巴细胞。 • 阴性结果提示患者可能不含针对结核杆菌的效应T淋巴细胞。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 操作指南
Page 1
PP-TB-UK-V8 020306
样品采集与制备
• 推荐采用BD Vacutainer® CPTTM柠檬酸钠抗 凝细胞制备真空采血管. • 或肝素锂抗凝采血管,同时准备无菌Ficoll淋 巴细胞分离液。
Page 2
PP-TB-UK-V8 020306
样品采集与制准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eubauer Haemocytometer Fast-Read Disposable Counting Slide
Page 11
PP-TB-UK-V8 020306
细胞计数与稀释
• 简化方程:
需要的细胞悬液量(ml) = 每个培养孔需要加入细胞数量 /(100,000s) x 需要使用的细胞稀释液量 (ml) 计数的每ml细胞数量 (106 / ml)
Page 21
PP-TB-UK-V8 020306
Page 9 PP-TB-UK-V8 020306
细胞计数及稀释
• 在1.5ml 离心管中加入10µl 已 制备样品细胞悬液和40µl 的 0.4% 台酚兰(trypan blue),制备1:5细胞稀释 液。 • 取10µl 台酚兰/细胞混合悬液 加入血细胞计数板并进行活 细胞计数(可使用自动血细 胞计数仪自动计数)。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
T-SPOT.TB试验结果用每106 PBMCs中斑点形成细 胞(SFCs)的数目来描述,即SFCs/106 PBMCs
T-SPOT.TB高灵敏度
种类
活动性结核/ 灵敏度
内容摘要
将T-SPOT.TB的检测结果与最后通过涂片和培养确诊的结 果进行比较。包括牛型结核杆菌和非洲型结核杆菌感染的 患者。T-SPOT.TB的灵敏度为97.2%。(CI 90.3-99.7%)
在经培养确诊的活动性结核患者中,T-SPOT.TB的灵敏度 为94%。
87
Lee et al.
ERJ 2006; 28:24–30
30
Clark et al. Clin. Exp.
Imm.
2007; 150(2):238-44
140
Kang et al Chest.
2007 Sep;132(3):959-65
抗原刺激后分泌γ 干扰素而设计的T细胞免疫斑点试验。 检测外周血中受结核特异抗原刺激释放γ 干扰素的T淋巴
细胞,经酶联免疫显色后,通过ELISPOT分析系统 对斑点进行计数,1个斑点代表一个分泌细胞,计算出抗 原特异性细胞的频率。
空白对照孔内斑点数小于10且阳性对照孔内斑点数 大于20时视为试验有效
Immunol 2008; 15;168-
71
T-SPOT.TB高特异性 检测所用的ESAT-6&CFP 10抗原均来自结核
分枝杆菌基因组RD1区域,RD1区基因仅存在于结 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人型、牛型、非洲型)。 卡介苗和大多数环境分枝杆菌缺失RD1区基因 因此 T-SPOT.TB不会受卡介苗或者非结核分枝杆 菌影响。
32
Kim et al. Arch Intern
Med.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ppt课件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ppt课件
注意事项
采血量:6-10ml 采血管:肝素抗凝 样本保存:当天送样,常温运输 注意:PET-CT与输血
*
方法学优点
特异性95%左右,不受卡介苗(BCG)接种与环境分枝杆菌影响 灵敏度95%左右,几乎不受个体免疫功能低下影响 快速,24小时报告结果 国内外指南推荐,多篇文献数据支持 斑点数意义:斑点越多越倾向活动性结核、现症感染、能反应疗效 送样的注意事项
*
——Ribeiro S, Dooley K, et al. BMC Infect Dis, 2009 (IF=3.02)
方法:在肺结核治疗中,用T-SPOT.TB方法评估治疗效果。在治疗开始前,治疗16周和24周后,分别计数ESAT-6和CFP-10刺激产生的斑点数
图1. 所有研究对象ESAT-6, CFP-10和总RD1在治疗前,16周后和24周后的平均斑点数(n=58)
*
方法学缺点
不能够提示临床患者的病变部位,需要结合临床的判断 目前还不能够根据斑点数量的多少来判断患者是活动性结核病或是潜伏感染者
*
内容
结核病基础概念 T-SPOT.TB 产品知识 T-SPOT.TB 临床应用 病例分享
*
肺外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能侵染全身大部分器官,其中有20%发生在肺外
100.0% (12/12)
Ferrara et al Lancet 2006 376;1328-34*
83.3% (20/24)
Lee et al Eur Respir J 2006 28;24-30*
96.6% (84/87)
Goletti et al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06 12;6:544-50*
活动性与潜伏性结核感染患者中,T-SPOT.TB斑点数比较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临床研究进展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临床研究进展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临床研究进展2.保山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云南保山 678000摘要: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作为临床上日益普遍的肺结核诊断方法,具有检测结果不受患者临床症状干扰,能排除接种卡介苗引发的假阳性结果,检测标本易于获得,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临床价值得到肯定;但是作为单纯的检测方法还存在不能确定结核发病阶段、发病部位及假阳性等问题,需要与其他检测方法联合应用才能提高检测效果;进一步运用该检测方法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非典型肺结核等结核相关疾病,提升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肺结核;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临床研究肺结核是一种肺部常见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致病因素是结核分枝杆菌,我国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对结核病的防治取得了巨大成效,但近年来结核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作为世界上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2019年新发结核病例83.3万人,结核病发病率为58/10万。

带菌患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大多数肺结核患者病程呈慢性过程,主要表现有低热、盗汗、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及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1.T-SPOT.TB的概念在疾病早期尽早尽快确诊对疾病治疗具有关键指导意义。

针对早期快速诊断,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又叫作结核感染干扰素释放试验,该检查方法的机理在于:结核分枝杆菌入侵人体后,T淋巴细胞会相应地留下印记,然后分离出T淋巴细胞,再进行培养增殖,同时通过特异抗原对其进行作用,使其分泌γ干扰素,再经过免疫染色后,进行斑点计数,计算干扰素的量,推算抗原特异性细胞的频率,判断是否存在结核感染。

该检测方法的标本需要采集患者的静脉血,因此摆脱了传统痰涂片、痰培养法受痰标本质量影响的弊端,并且不受机体免疫力及卡介苗接种的影响。

此法得到国内外专家的普遍认同,可以辅助早期诊断。

2.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目前肺结核主要通过症状体征,借助辅助检查,综合考虑为诊断提供依据。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引言: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全球范围内仍然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早期和准确的结核病诊断对于控制疾病的传播和提供有效的治疗举措至关重要。

近年来,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逐渐成为结核病的主要诊断工具之一,本文将探讨T-SPOT.TB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

一、T-SPOT.TB的原理与技术:T-SPOT.TB是一种利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T细胞反应的技术。

该方法基于测量体外T细胞的干预和测量干预期间T细胞产生的干预细胞因子的原理,通过寻找和计数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T细胞的干预斑点来判断人体是否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

二、T-SPOT.TB的优势:与传统的结核诊断方法相比,T-SPOT.TB具有以下显著的优势:1. 高度特异性:T-SPOT.TB能有效区分结核病与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降低了假阳性率,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2. 高敏感性:T-SPOT.TB能更早地检测出结核感染,尤其是对于免疫缺陷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3. 快速结果:T-SPOT.TB的检测结果通常在24小时内可得,对于紧急情况和迅速诊断起到了关键作用。

4. 无交叉反应:T-SPOT.TB不受BCG疫苗和其他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因素的影响,避免了传统诊断方法的交叉反应。

三、T-SPOT.TB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1. 早期诊断:由于T-SPOT.TB的高敏感性,它能够早期检测出结核感染,避免了疾病的进一步传播,为尽早治疗提供了依据。

2. 预测疾病进展:通过监测T细胞反应的变化,T-SPOT.TB可以评估结核感染的严重程度和预测患者的疾病进展,以便采取及时的干预措施。

3. 监测治疗效果:T-SPOT.TB可以用于评估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效果。

4. 作为筛查工具:T-SPOT.TB可以作为结核病的筛查工具,在高感染风险群体中进行广泛的应用,以便早期发现结核感染,减少疾病传播。

T-SPOT.TB产品简介

T-SPOT.TB产品简介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试剂盒(T-SPOT.TB)一、T-SPOT.TB产品介绍我国是世界上仅低于印度的第二大结核病国家。

受限于检测手段,中国的结核感染率较难准确统计,2009年流行病调查结果为总人口的44.5% (因采用PPD检测,假阳性较多)。

而年新发活动性结核患者超过107万人次,年死亡人数达13万。

结核病的早期快速诊断已经成为制约结核病控制的关键因素。

目前,常规结核感染实验室检测方法诊断检出率不到50%。

2011年7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出正式声明,要求禁止将血清学检测方法用于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诊断。

因此,开发特异、敏感、快速、简便的结核病感染的诊断方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试剂盒(T-SPOT.TB))是由英国Oxford Immunotec 公司研发生产的体外诊断产品,用于结核感染的筛查,结核病辅助诊断及疗效评价等。

它改变了以往的结核检测方法特异性低,敏感度差,耗时长的缺点。

作为当前全球最先进的结核感染诊断产品,该产品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结核感染检测的首选方法,获得欧盟CE 认证、美国FDA认证。

美国CDC、美国胸科学会、英国及欧洲的结核病防治指导原则中,均已将本试剂盒方法列为结核感染诊断的推荐实验室诊断标准,并已经在欧洲(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西班牙、爱尔兰、荷兰、丹麦、挪威、瑞典)、北美洲(加拿大、美国)、非洲(南非)、澳大利亚、亚洲(韩国、新加坡、日本、中国)等国家均已上市销售,并写入部分国家的诊疗指南中。

T-SPOT.TB用于结核感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独特优势: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特异性达到97.1%(美国FDA临床研究数据),敏感度达到95.6%(美国FDA临床研究数据),不受环境分枝杆菌感染和卡介苗(BCG)接种影响基本不受机体免疫抑制影响,适用于HIV感染和免疫抑制剂治疗人群简单的实验室血液检查,24小时快速报告结果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试剂盒(T-SPOT.TB)应用的方法学为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TB)
一.临床意义:
结核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给临床诊断带来很大困难。

本项目检测通过将分离标本中的单个核细胞加入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A、B分别进行细胞培养后,分别检测分泌γ干扰素的特异性淋巴细胞的数量诊断结核感染。

本检测诊断结核感染的敏感性为90%-95%,特异性为93%-100%。

对临床诊断或排除结核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标本类型、采集及运送要求:
1.采集要求:标本采集后4小时内必须送到实验室,标本采集后如果超过4小时未送检将严重影响检测结果。

2.静脉血:肝素钠(绿头管)抗凝管采集静脉血4ml,立即颠倒数次,充分混匀,以免血液凝固。

采血后向试管中注入血液时请缓慢进行,避免用力过猛造成细胞破坏影响检测结果。

三.标本采集时间、结果发放时间及检测频率
1.标本采集时间:每周一上午12点之前采血;并于4小时之内送到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必要时可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联系)
2.结果发放时间:周二下午4点半检验报告发出。

3.检测频率:暂定每周检测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