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记的历史《我的抗美援朝》编后记

合集下载

《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心得1400字范文(5篇)

《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心得1400字范文(5篇)

《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心得1400字范文(5篇)《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心得1400字范文《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心得1400字范文1今天是117名战士回家的日子,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将回到祖国。

20__年至20__年,六批共599位,在韩志愿军烈士的遗骸回到祖国,他们安葬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70年前,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战争双方最终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这是美国第一次在没有取胜的条约上签字!数万将士,烈骨忠魂,不留姓名地安眠于异乡的国土。

时至今日,志愿军战士们书写的时代凯歌仍将永远教育和鼓舞着我们广大党员干部,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不畏牺牲,在奉献中铸就辉煌。

志愿军战士们可以选择搞建设支持抗美援朝,甚至可以选择背弃自己的革命信仰投靠敌国,但他们为了伟大的新中国、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舍小家为大家、奔赴战场,虽九死其尤未悔。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在疫情阻击战中,在脱贫攻坚战中,在经济保卫战中,广大党员干部也应当身先士卒、坚持奉献、不怕牺牲,在奉献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并最终铸就起人的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百折不挠,在苦难中实现成长。

面对掌握着制空权和制海权、地面部队全部机械化的美国军队,志愿军武器装备极其落后,兵种也只有步兵和少量炮兵,但他们依然在最苦最难的条件下取得了胜利。

“我们要永远保持清醒头脑,继续发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那么一种精神,继续保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那么一种警醒,敢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

”面对苦难,基层党员干部应把苦难当成礼物,与广大人民群众心连心肩并肩地去建设这个国家,复兴这个民族,了解苦难并终结苦难,最终在苦难中促进自身的成长。

争做英雄,在战斗中炼就伟大。

“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不愧为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卫士,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

2022抗美援朝72周年作文征文16篇

2022抗美援朝72周年作文征文16篇

2022抗美援朝72周年作文征文16篇2022年是抗美援朝72周年,这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遗忘的一段历史,让我们一起缅怀英雄,然后更好地前行。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抗美援朝72周年作文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抗美援朝72周年作文(一)长津湖战役中,美国战地记者邓肯拍摄了一张著名的照片——一名美军士兵脸上生满冻疮、目光呆滞、仰望苍天。

当时,正值西方圣诞节的前一天,邓肯问这名士兵想要得到什么?沉思许久的士兵吐出一个词——明天。

然而,许多美军士兵再也见不到明天了。

在长津湖战役中,曾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攻入西伯利亚、号称“北极熊团”的美第7师第31团被全歼。

该团印有“白头鹰”的蓝色军旗,作为志愿军的战利品,至今被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

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先后横扫美国“开国元勋师”骑兵1师,打垮号称“永远忠诚”的陆战1师,粉碎“决不当第二”的步兵2师,让“联合国军”10天溃逃300多公里,被歼3.6万余人。

这是一幕怎样的战争奇观!衣衫褴褛的志愿军官兵,拿着美军认为扔进炼钢炉都不配的简陋武器,吃着美军认为连饲料都不如的少量食物,在漫天飞雪的崇山峻岭中,顶着成吨落下的钢铁火雨,前赴后继追逐着敌人的坦克和卡车,生生造就了“美国陆军史上的最大败绩”。

志愿军的浴血奋战,深深震撼了对手,也深深震撼了世界。

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国家广场的朝鲜战争纪念园,有这样一组雕塑——19个脸上写满疲惫、眼神惊恐、身披斗篷的美军士兵,似乎正在穿过一片危机四伏的战场。

这样的惊恐,几乎贯穿了整个战争的五次战役。

美国人的心中,一定充满了疑惑——如果战争胜负的天平单单取决于物质力量的比拼,这场战争本来不应该有任何悬念。

据统计,1950年美国一共生产了8700余万吨钢,接近世界总产量的一半,而中国只生产了大约60万吨钢,还不到美国的百分之一。

《抗美援朝战争史》记载,美军即使攻击志愿军一个连的阵地,也会动辄用几十辆坦克,且有飞机支援,发射炮弹多达2000到3000发,而志愿军在前三次战役中,总共才发射炮弹5341发。

2021《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心得最新5篇

2021《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心得最新5篇

2021《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心得最新5篇《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心得有哪些?抗美援朝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在遭受了百年屈辱后再度崛起的号角,里面搀杂了悲凉伤痛豪迈以及太多的无奈。

下面一起来看看《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心得最新5篇,欢迎查阅!《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心得1日前,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的视频刷爆微信圈。

在国庆前夕这一激情满怀的特殊时期,此举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崇尚英雄的激情,引燃了神州大地的爱国情怀。

可以说,这对中华民族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指引我们沿着英雄的成长轨迹,追忆感怀,汲取力量,乃至成为像“最可爱的人”一样的“英雄”。

从背影中读懂“担当”,要直面挑战,敢于斗争。

这“背影”,是志愿军一列列整齐队伍跨过鸭绿江的背影,每看一次都会产生由衷的钦佩和感慨,因为这是直面挑战的“冲锋”,更是保家卫国的使命担当。

特别是与入朝参战过的三爷爷一起看着照片回忆时,因作战负伤回国的他总是激动地说:“我们就是这样过江的,后来一个班,就我回来了,因为我第一个负伤,被运送到后方治疗······”千万个志愿军战士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下,离开充满希望的新中国,选择九死一生的战场,不仅源于浓厚的家国情怀,更是因为具备面对强敌敢于“亮剑”的精神,才会敢于出击,敢战能胜。

“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

”当前,我们常态化防疫,决战脱贫攻坚,一定要敢于面对困难险阻,在战斗中彰显自己的人生价值,敢于斗争、不怕牺牲。

从“战锹”中读懂“使命”,要直面困难,善于斗争。

这“战锹”不仅仅是构筑工事的工具,还是战斗的武器和致胜的“法宝”。

面对飞机大炮机械协同的“多国部队”,志愿军在武器装备和后勤补给极其落后,以步兵为主要作战力量的条件下,结合朝鲜多山崎岖的地形,充分发挥中国的斗争智慧,硬是击败了敌人。

铭记历史,砥砺奋进——抗美援朝纪录片观后感

铭记历史,砥砺奋进——抗美援朝纪录片观后感

铭记历史,砥砺奋进——抗美援朝纪录片观后感原创各小组后浪1919(一)前几天观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革命先辈抗美援朝的纪录片后,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没有资格去浪费这来之不易的美好时光。

当我看到那位“战神”的事迹时,内心如翻江倒海一般震撼。

我无法想象他是怎样做到一个人坚守阵地,仅凭一己之力挡住成百上千人的猛烈进攻。

我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一幅画面:一位瘦弱男子坚守阵地,周围全是枪林弹雨,战火纷飞,他的眼神中满是坚毅,脸上没有一丝波澜。

每当联想到这画面,心中便肃然起敬,这是男人的担当,军人的伟大,中华民族的脊梁!缅怀革命先烈,祭奠民族英雄,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珍惜当下,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未来接手建设国家的重任,不愧对先辈的荣光。

(二)抗美援朝中的上甘岭战役令我印象深刻,弹尽粮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面对装备精良的敌人时,即使希望渺茫,也最终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年轻的邱少云在烈火熊熊的草地上以血肉之躯和钢铁般的意志生生地被火焰吞噬;黄继光在胸膛被子弹打穿、鲜血流尽的情况下还毅然决然地拼尽最后一口气去堵住炮口;被困地道数十日,战士们还互相谦让着那唯一一个救命苹果……中华儿女骨子里流淌的是英雄的血液,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虽然不用上战场拼性命,但我们要用知识武装自己,为中华民族的强盛而努力拼搏!(三)七十年前,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还没有从长年的战争中恢复,又投入了另一场战争。

既为了新中国的安全,也为了保护邻国。

彭德怀总司令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在敌强我弱的局势中取得了艰难的胜利。

在这场战争中,我看到了美军惨无人道地虐待俘虏,毫无人性地发动生化战争,我也看到了邱少云宁被烧死也不暴露部队的坚毅和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机枪的英勇,还有独自一人歼敌二百八十一人的战神和葬身他乡的毛岸英……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四)正在敌军后方战略部署围剿计划的美军露出了狰狞的面孔。

他们妄图一举拿下朝鲜逼近中国边境,而中国军队怎能纵容他们的奸计得逞!中国几十万战士高举鲜红的旗帜,吹响战斗的号角,怀着胜利的希望,抛头颅,洒热血,让全世界知道,中国不是好惹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信仰,仿佛是黑暗中的太阳,永生不灭,永不腐朽,照亮着我们前方的道路,让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五)泱泱华夏,自古便是英雄辈出的国家,他们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不惜牺牲自己,我生命的火光点亮中华民族的辉煌。

不能忘记的历史《我的抗美援朝》编后记

不能忘记的历史《我的抗美援朝》编后记

准不 畏死? 大 背
大时 局下, 百万 双脚 急赴 战场 锵然
关 于 整个 朝鲜 战争 , 符方 价 纷 纭 , 日本 陆 战史 研 究会 说: 这 些志愿 军士兵 他们 不m 死 , 坚 持 战斗 到最 后 —人 的姿
态, 仿佛是 些 殉教者, 据说 对而的美军官兵 , 也在 惊叹其 敢
本栏 目编辑 / 刘 露露 r  ̄z k L t L @1 6 3 . c o n r
卧冰伏雪的游击战, 穿L L I 越岭的丛林绞杀。 视死, 如归。
0 90< 0 91 >
民 新 闻 网W W W , . p e o p l e n e w s . c o m . C n ● I l 雹 暖 曩 _ 圜
抗美 援 朝历 时两年 零 九 个月, 一 千 多 个 日日夜 夜 的生 死 绞 杀 ,
百万人保家卫国的壮举, 新中国与美国的首次交锋, 直而1 7 个国家的 浴血对抗, 跨越半个地球的激烈交战, 三百多年来对西方列强第一次 发起的主动反击, 无数慷慨赴死的我英勇志愿军长眠在冰冷的异国土
地上 … ・
守_ 1 丁 这异 国的j 千 河山。
的同时, 感 到非常可 他 们可 以忍耐一 切艰 难 困苦, 忠实的 执 行 命令, 默默 的 行动 与战- I ・ ; 时任 朝鲜 战争联 合 同军 总 J 1 令的李 奇微 说 : 南 朝鲜军 队缺 乏得力的领 导, 他们 在 中I 军 队的打击 下损失 惨重 , 往 往 对中困军 队彳 『 非常的 畏惧 心 . 几乎 把这 人看成了天兵 天将 。 脚踏 胶底 鞋 的十兵 如果 突然 } H 现 存南 朝鲜军 队的阵地 一 } , 总是 把 许多南 朝鲜 的士兵 吓得 头也 不 回地 飞『 央逃命。 他们 没有 秩序, 丢 掉武 器 , 没有领导 , 完 全是在 全而败 退 。 他 们 只有一个 念头一 一逃 得离 中斟 队

抗美援朝800字心得体会.doc

抗美援朝800字心得体会.doc

抗美援朝800字心得体会抗美援朝800字心得体会(精选篇1)这种血性令敌人胆寒,令天地动容。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虽没有经历那个激昂的时代,但我正经历着一个伟大东方古国崛起的时代。

我们纪念为捍卫中国领土而作出贡献的先辈们,所以我更加认真的督促自己,我谨记着周恩来总理那句振奋人心的呐喊: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不能为国家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但我能用我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自己的知识为国家作出贡献,用自己的知识捍卫祖国发展,我热爱我的祖国,我将为之努力与奋斗!传承抗美援朝精神学习感悟3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_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把多年积淀的情感,落实到实际行动,开始着手宣传抗美援朝,讴歌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我重新学习和认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军威,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战歌,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

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不愧为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卫士,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

有了这种认知和定位,我开始了解我居住的社区周边有关抗美援朝方面的讯息。

在一起登山的朋友得知,磨盘山有大连凌水烈士陵园,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8月15日,我登上了磨盘山,寻找到了烈士陵园,进行了瞻仰。

凌水烈士陵园,向世人展示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内容的浮雕及碑文,安葬78名大连参加抗美援朝牺牲的烈士遗骨,青山松柏,鲜花簇簇,抚慰烈士的英灵。

随之我写了一篇散文《瞻仰凌水烈士陵园》,并制作了美篇,以充分表达对英雄烈士们的崇高的敬意!8月29日,我再登磨盘山,再次拜谒凌水烈士陵园,重新拍照和撰文,写了一个专访《磨盘山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重点突出抗美援朝战争的著名战役,英雄人物和相关资料,以及由抗美援朝战争衍生的经典歌曲和影像作品,同样制作了美篇。

两个美篇图文并茂,配上经典歌曲《英雄战歌》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在激昂慷慨的旋律中,激荡人心,涌起情感上的波澜,久久不能平静。

2021《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心得体会5篇

2021《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心得体会5篇

2021《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心得体会5篇《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心得体会有哪些?抗美援朝是一个艰难的,同时又是一个有伟大战略眼光的抉择。

那么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心得体会5篇,欢迎查阅!《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心得体会1如果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向世界显示和证明了,这个政党同国民党领导下的军队和中国是完全不一样的,其军队的战力要强悍得多,其对国家的领导力与凝聚力也要强大得多,那么,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则向世界宣告了,新中国在世界上真正诞生了!西方强权靠武力已经无法扼制这个共产党国家在世界东方的兀然矗立。

西方列强从朝鲜战争的失败中意识到,中国一百多年任人宰割的历史结束了,他们从此再也不能向中国颐指气使了,那个架起几门大炮在海上轰几下就能让中国政府吓得哆哆嗦嗦从而签下屈辱城下之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使新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站稳了脚跟!从此,西方列强再也不敢武力进犯中国。

并不漫长的若干年后,越南战争使美国人又一次领教了中国的厉害,美军始终不敢越过北纬18度线一步,忌的就是一旦靠近中国会引来解放军直接参战,朝鲜战争已经给了他们足够的教训。

美军出道以来,也就仅在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作战时或有中国背景的战争中败北,这使心高气傲的美国人心理上留下浓重的阴影,同时,本能似的对中国军情特别关注、特别敏感。

也就是在这几次与世界最强军事大国较量中都取胜的战绩,使世界都对中国军队,特别是中国陆军刮目相看,其强悍战力得到公认。

当年的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后来在访问东欧几个国家的时,得到了超乎规格的隆重接待,实在是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击败以美军为核心的联合国军的由衷肯定与褒扬,同时,这一战,也使西方再也不敢轻易武力干涉东欧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让这几个国家一扫阴霾、扬眉吐气!志愿军都是英雄,他们的巨大牺牲与付出让新中国得到了应有的地位和尊重,使新中国在世界上站稳了脚跟!不管这种尊重是出于自愿还是被迫。

2024抗美援朝72周年心得体会范文

2024抗美援朝72周年心得体会范文

2024抗美援朝72周年心得体会范文2024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2周年的纪念日,回顾这场历史性的战争,我从多个角度思考、总结,其中包括战争背景、战争意义、中国人民的牺牲和奉献等方面。

以下是我对这个主题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不能忽视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派兵协助韩国对抗共产主义势力。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毅然选择出兵援朝,以抵抗美国的侵略。

这场战争成为了东西方两个阵营对峙的象征。

中国出兵的决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定立场和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感。

其次,抗美援朝战争有着深远的意义。

这是一场从1950年到1953年的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奋起抵抗,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场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国际战争,它不仅彰显了中国对于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还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新中国的勇敢和强大。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展现出了坚定的战斗力与战胜困难的勇气。

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士兵奉命上前线,经受了长时间的战斗与艰苦的生活条件。

他们情系祖国,视死如归,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不遗余力。

中国人民志愿军也在长津湖战役中展现出了过人的顽强毅力和英勇作战的能力,最终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中国军队的表现让世界震惊,也彰显了中国军人的英勇和决心。

此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也是中国人民的牺牲和奉献的结果。

战争期间,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军民倾尽全力,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了保家卫国的长城,让中国人民过上了和平与安宁的生活。

这场战争的胜利也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他们为了国家的利益,慷慨捐躯,不计个人得失,成就了一个更加强大和繁荣的中国。

综上所述,2024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2周年纪念日对于我们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场战争是中国人民对于侵略的坚决回应,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与荣耀。

我们要铭记历史,牢记我们先烈们的奉献,发扬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能忘记的历史《我的抗美援朝》编后记
作者:郭晓飞
来源:《人民周刊》2016年第22期
拿到何楚舞老师这部关于抗美援朝书稿时,彻夜读完,直至晨曦微亮,蒙蒙天光勾勒出远踪近影,很久很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
因为太过好读,所以手不释卷、欲罢不能;也因为太过沉重,所以胸怀间分明有金石震响,掩卷后却难以慨然发声。

一个个史诗般的英雄面前,一座座无碑的墓冢面前,谁能轻易开口断言?必以屏气噤声,可是又分明无比震惊!无比悲壮!只能致一句:每一场战争中为国慷慨赴死的中国军人,你们中的每一位,死去的是壮士,壮士千古!活着的是英雄,英雄未必史上留名,自有丰碑立于天地,于世人心中!
抗美援朝历时两年零九个月,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生死绞杀,百万人保家卫国的壮举,新中国与美国的首次交锋,直面17个国家的浴血对抗,跨越半个地球的激烈交战,三百多年来对西方列强第一次发起的主动反击,无数慷慨赴死的我英勇志愿军长眠在冰冷的异国土地上……
在更多人争论战争的原因和意义时,何楚舞老师选择了对历史刀削斧凿的不忘记。

他攫取了两年零九个月的朝鲜战争中的一个时间节点,揭秘了与志愿军大兵团协同作战决胜战役的一支神秘部队,刻画了百万志愿军大部队中游击部队的一兵一卒。

志愿军游击队是大背景下的一抹重彩,大时局下的关键一着。

我很庆幸,这样的题材是何楚舞这样的作家来创作,不设高大全,不喊口号,有的只是触手可及的温度,触手可及的活生生的人。

对人物,对情节,他以行云流水之笔触,推张铺陈,以撼山揽月之力量,排山倒海构建,因此,才有强烈的代入感、画面感、场面感——血泪飞溅,义薄云天。

我们见惯的战争,是大多影视剧塑造的固化场面,是战鼓齐鸣、金锣作响,蹄马奔促、千军万马涌动。

但其实,真实的战争并不见得是两军对仗的金锣震天喧响、攻城掠寨的战马齐鸣,这本书里的战争是卧冰伏雪的游击战,穿山越岭的丛林绞杀。

视死,如归。

谁不畏死?大背景下,大时局下,百万双脚急赴战场锵然之声,百万军队一兵一卒慷慨赴死,悍不畏死,是为了让他人更好地活。

死,天地为棺椁,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肉身与血溅三尺的这片极寒之地联成冰雕,无须墓碑,冰雕即丰碑,碑上不着一字,只因,生,不为名利,死,不必留名。

纵然轰然倒下,也要以昂然的傲骨,以永恒的姿势,守卫这异国的三千里河山。

本书是对当年战场的亲历者尖刀连连长的口述整理,文中化名陈子忠。

我曾问过何老师,为什么不用真名,何老师说,遵从老人意愿,当年采访时,老人特意让隐去真名。

在阅读书稿过程中,我渐渐懂了老人的心思。

陈子忠因负伤而被迫转移到后方时,被炮火削断了双臂的重伤员趴在他的肩头,泪水滂沱地说:“打死我吧,一个连……一个连都死光了,就剩下我……让我回前线吧……我还活着干啥……”伤员的泪水落在脖子上,比子弹还要灼热,烧得他浑身颤抖。

既征战,死何惧?小战士的心气就是陈子忠与他的生死弟兄的心思:纵一人死,活着的就是耻辱。

在朝鲜的最后一仗,阵地上避无可避,很多战士死于最后一轮炮击,被震瞎了眼的陈子忠获营救后,他想知道有多少战友活下来了,于是他开始点名。

悲壮凄凉的吼声在硝烟弥漫的阵地上空激荡,没有人应声,连一声垂死的呻吟都没有:志愿军第二、第三游击分队离开大部队时共有三百九十八人,后又补充了八十七人,最后一仗,只有六人生还。

從此,死去的人活在活着的人心里,从此,活着的人,失去了姓名。

烽烟散尽,关于六十多年前的朝鲜战争该不该打,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说:毛泽东有理由认为,如果他不在朝鲜阻挡美国,他或许将会在中国领土上和美国交战;最起码,他没有得到理由去做出相反的结论。

关于朝鲜战争的历史意义,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说:朝鲜战争后作为亚洲人的我,在英国时腰杆才直了些,朝鲜战争前我在欧洲旅行,人们常对华人持歧视态度,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兵朝鲜并接连获胜后,西欧海关人员一见华人,都肃然起敬,从此我也开始认真的学习汉语;英国牛津大学大战略学家罗伯特·奥内尔说: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如果中国人没有于一九五零年十一月在清长战场稳执牛耳,此后的世界进程就一定不一样。

关于整个朝鲜战争,各方评价纷纭,日本陆战史研究会说:这些志愿军士兵他们不怕死,坚持战斗到最后一人的姿态,仿佛是些殉教者,据说对面的美军官兵,也在惊叹其勇敢的同时,感到非常可怕,他们可以忍耐一切艰难困苦,忠实的执行命令,默默的行动与战斗;时任朝鲜战争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李奇微说:南朝鲜军队缺乏得力的领导,他们在中国军队的打击下损失惨重,往往对中国军队有非常的畏惧心理,几乎把这些人看成了天兵天将。

脚踏胶底鞋的士兵如果突然出现在南朝鲜军队的阵地上,总是把许多南朝鲜的士兵吓得头也不回地飞快逃命。

他们没有秩序,丢掉武器,没有领导,完全是在全面败退。

他们只有一个念头——逃得离中国军队越远越好。

抗美援朝中,敌后游击队是百万志愿军的一部分,战史、评价多着眼全局、整体,鲜有人知道并将其辟出来单独评价,各国政要、军事统帅甚至联合国指挥官从未发现的这支志愿军游
击部队,如果他们知道这支与志愿军大兵团协同作战的部队是决胜战役的不可缺的一环,他们会对此怎么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