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本
初步设计说明书(建筑10-22)

参加专业主要负责人名单项目负责人: 徐敏如建筑:艾彤结构:许清华给排水:向双凯电气:许卫国暖通:曹仁轲目录第一章设计总说明第二章总平面设计说明第三章建筑设计说明第四章结构设计说明第五章给水排水设计说明第六章电气设计说明第七章暖通设计说明第八章消防篇第九章环境保护第十章卫生篇第十一章节能篇第十二章人防篇第一章设计总说明一、概述(一)成都市太平洋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佳丽花园三期”工程,位于成都市高新区肖家河兴蓉街10号,是以一幢15层高层住宅小区,地下两层,建筑高度为48。
60米。
根据建设单位对方案设计的意见、建议以及规划部门对方案设计的意见,现提出该工程初步设计文件,请有关部门审批。
(二)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及工程地质条件1、气象条件工程所在成都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6.1℃,极端最高温度37.3℃,极端最低温度—4。
6℃;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度25.5℃;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5.4℃.相对湿度冬季74%,夏季86%,大气压964MPa,全年平均日照1228.3小时;基本风压30kg/m2,年主导风向频率NNE33%,夏季1.1m/s,冬季0.9m/s.2、地理条件工程所在地区无明显地势起伏关系,小区用地大面积地势较为平坦。
3、地质条件详地勘报告。
二、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1、立项批文.2、成都市武侯区规划局方案总平批复3、建设单位进行初步设计的有关意见4、甲方提供的用地红线界址点成果表5、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勘报告6、建设工程设计合同(2008—069)7、国家现行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及各项规定7.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7。
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7.3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7.4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7。
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7.6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7。
某矿尾矿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本

某矿尾矿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本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某矿的尾矿初步设计提供说明和范本。
尾矿是矿山开采和选矿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其处理与管理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提供在尾矿处理和管理过程中的设计要点和建议。
2. 设计目标在进行尾矿初步设计时,应考虑以下设计目标:•环境友好: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安全可靠:确保尾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节约资源:优化尾矿处理过程,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可持续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长期可持续运营。
在进行尾矿初步设计时,应考虑以下要点:3.1 尾矿的特性分析对尾矿的物理、化学和工程特性进行分析,包括尾矿的颗粒大小分布、固液比、液固分离性能等。
这些特性将影响尾矿处理工艺和设备的选择。
3.2 尾矿处理工艺选择根据尾矿的特性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尾矿处理工艺。
常用的尾矿处理工艺包括浓缩、沉淀、过滤、浸出等。
3.3 尾矿处理设备设计根据选定的尾矿处理工艺,设计相应的处理设备。
设备的选用应考虑处理量、效率、能耗等因素,同时还需要考虑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尾矿的最终处置方案直接影响到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根据尾矿的特性和处置要求,设计合理的尾矿处置方案,包括尾矿的填埋、固化、协同利用等。
4. 设计步骤根据尾矿初步设计的要求和目标,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设计:4.1 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矿山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包括尾矿的产量、特性数据、工艺流程图等。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4.2 工艺选择和设备设计根据尾矿的特性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尾矿处理工艺,并设计相应的处理设备。
通过工艺流程图和设备布置图等方式,明确工艺流程和设备的配置。
4.3 处置方案设计根据尾矿的特性和处置要求,设计合理的尾矿处置方案,包括尾矿的最终处置方式和目标。
4.4 安全评估和优化对尾矿处理和处置方案进行安全评估,考虑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方案的优化,以提高工艺的效率和资源的利用率。
初步设计说明5篇

初步设计说明5篇第一篇:初步设计说明初步设计说明----重庆市合川区宝龙广场目录第一章:设计总说明一.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二.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设计范围三.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四.总指标五.设计审批时需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第二章:总平面一.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二.场地概述三.总平面布置四.竖向设计五.交通组织第三章:建筑设计一.设计依据二.概述三.建筑设计四.结构及构造五.消防设计第四章:结构设计一.工程概况二.设计依据三.建筑分类等级第五章:给排水设计一.设计依据二.设计范围三.给水本建筑的给水系第六章:电气设计一.设计依据二.设计范围三.供电电源及用电负荷四.照明系统第七章:环保、卫生防疫第一章:设计总说明一、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1.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1.4 经重庆市规划局同意的重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提供的总平面图(含坐标、技术指标)1.5鞍规建地字2005第(46)号1.6XXXXXX有限公司提供的设计任务书1.6主要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汽车库、修车场、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二、工程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本工程为重庆市合川区宝龙广场,三、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及具体的使用功能,分别从环境保护、防火安全、交通组织、用地分配、节能、环保等各方面综合考虑,使本工程成为一个富有人性化的工程。
初步设计说明书

初步设计说明书一、引言初步设计说明书是对一项工程或项目进行初步设计时的规范性文件。
该文件主要目的是阐述设计理念、目标、方案、技术参数等,为后续的详细设计、施工提供指导和依据。
本说明书以一个虚构的工程项目为例,介绍初步设计的概念、内容及步骤。
二、项目概述本工程项目名称为“智能环保大楼”,旨在建设一栋集办公、科研、展示于一体的智能化建筑。
该建筑占地面积为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00米,总建筑面积为平方米。
该建筑的主要功能区包括:办公区、科研区、展示区、休息区等。
三、设计理念本设计秉持“绿色、智能、环保”的理念,以高效利用资源、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为宗旨。
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建筑的智能化、绿色化。
四、设计目标本设计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现建筑的绿色化,提高环境质量;2、实现建筑的智能化,提高工作效率;3、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降低能耗;4、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社会效益。
五、设计方案1、建筑造型设计:采用现代简约风格,以直线、曲线等元素进行造型组合,使建筑外观更加简洁、大气。
2、建筑材料选择:选用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如太阳能板、保温墙体等。
3、建筑结构设计:采用框架结构,提高建筑的空间利用率和抗震性能。
同时,采用智能化的楼宇管理系统,实现建筑的智能化控制。
4、空调系统设计:采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利用地下水温度稳定的特点,实现夏季制冷、冬季制热的效果。
同时,设置空气净化系统和新风系统,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5、照明系统设计:采用LED灯具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照明与自然光的互补,降低能耗。
6、给排水系统设计: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同时,设置节能型卫浴设备,减少用水量。
7、环保措施设计:设置噪音控制设备、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采用绿化带设计,提高绿化覆盖率。
六、技术参数本工程项目的相关技术参数如下: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2、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3、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4、建筑节能率为65%;5、水资源回收率为30%。
初步设计说明样板

XXXXXXXXXX有限公司厂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设计说明公司总经理:设计主持人:专业负责人建筑专业:结构专业:设备专业:电气专业:XXXXXXX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芜湖分公司二00九年九月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二章环保节能篇第三章消防专篇第四章专业说明书(一)建筑专业(二)结构专业(三)设备专业(四)电气专业第一章总论一、概述本项目位于XXXXXXXX,为XXXXXXX项目。
原基地已建成原料库、厂房车间及相关附属用房。
扩建项目地块较为方正,南北长约32米,东西长约75米,总用地面积约2400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1、设计委托书;2、甲方的平面方案修改意见;3、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4、扩建工程总体规划图5、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工程设计的法律、条例、规范、标准及芜湖市有关法规、条例、标准等;6、由甲方提供的地堪报告;7、委托设计合同。
三、设计范围1、本设计包括总图、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的专业设计,及场地内的外线设计。
2、本工程建筑设计只做初装修设计,装修标准见装修表。
四、设计指导思想1、设计中贯彻国家建设方针,遵循国家现行设计规范的规定。
2、遵从总体规划和生产流程,确保功能和交通两大方面使用科学合理。
3、反映时代气息,造型新颖、结构简洁,能体现未来发展趋势。
4、注重节能、环保、高效、创造经济实用的现代化建筑。
五、设计要点1、功能分区与布局主体建筑放置在厂区南面,面临主干道XXXXX。
十一层建筑体集展示、科研、办公于一体。
其中1~2层为产品销售展示,3~9层为生产加工车间及仓储,10~11层为产品研发、市场销售中心,12层为办公接待区,充分满足了生产办公与销售展示的需要。
考虑到与厂区其它建筑物的协调性与连续性,在建筑体西端架空两层形成走廊,厂区干道贯穿其中,使扩建部分与原有建筑形成整齐的空间序列,并与已建成的门卫室进行结合。
2、交通组织及场地布置建筑主入口设在建筑北面,位于厂区内,便于职工使用和方便管理。
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本

设计说明书目录第一章概况1、效果图鸟瞰图沿街透视图中庭透视图现场照片2、工程概况项目名称卓然.铂金公馆(B区)项目所在地潼南金潼大道项目业主方重庆卓然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建筑性质多层公共建筑、高层住宅建筑面积(地上/地下)(194092.43/30470.45㎡)最大建筑高度(地上/地下)(99.3/7.6m)最大建筑层数(地上/地下)(33/-2)建筑用地面积55455㎡建筑总面积224562.88㎡建筑抗震设防分类类别是否绿色建筑丙类否建筑场地类别绿色等级II类基本抗震设防烈度六度主要结构体系剪力墙是否高切坡(深基坑)否是否超限高层否人防保护等级无(异地人防)最高日用水量1658.91m3/d最高日污水量1173.68m3/d电力安装总容量10370KVA总冷/暖负荷——动力负荷——概算总造价48492.87 万元备注——(一)设计中贯彻的国家政策、法规《重庆市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3年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DBJ50-102-2010)《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3)《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97)《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11)《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GJ164-200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定》(GB50289-98)甲方提供的设计委托书、任务书国家及重庆市其它相关法律法规等《重庆市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通告(第一~七号)》(二)城市建设有关部门(规划、消防、园林、人防等)对本工程方案设计的批复文件《建设用地规划条件函》(渝规潼南条件函(2011)0034号)《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函》渝规潼方案函(2013)0080号《建设项目规划管理报建审查复函》渝规潼(工程)复函(2013)0086号《潼南县公安消防大队关于同意重庆卓然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卓然铂金公馆B 区建设工程(方案)消防设计审查意见的函》潼公消(建方)字(2014)第6号(三)项目立项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选址意见书、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文件的名称、文号:(四)工程所在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地灾评估报告、环境评估报告等:《重庆紫苑土地规划整治有限公司“卓然?铂金公馆(B区)”工程详勘报告》2013年12月(五)其他设计依据:无。
初步设计说明书

主要依据的国家现行建设法规、规范:1) 建造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3) 民用建造设计通则 GB5035 2 - 2 0 0 54) 建造设计防火规范GB50 0 16-200 65) 住宅建造规范GB50368-20056) 住宅设计规范GB 5 0096- 20 117)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造节能设计标准 J GJ75—20038) 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建造节能设计标准 D B45/221-2022工程设计有关文件:1) 广西罗城县开辟整体规划2) 项目土地使用书3) 罗城县建设与规划委员会关于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4) 甲方提供的规划红线图5) 其它设计依据本地区气象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1) 气象条件2) 工程地质条件1)本工程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2 013 年矿区改造工程。
(建设地点位于原罗城矿务局原机修厂内)。
2)用地范围: (东西)长约227。
50 m, (南北)长约217。
70 m。
四周道路均为规划城市道路。
1)建设规模和项目组成本工程净总用地面积 2 4 2 36.81 m²(包括公租房),由12栋住宅楼组成, 其中一栋为公租房.总建造面积4146 4。
49m²,本项目住宅户数共 800 套。
2)设计范围本次初步设计内容包括建造、结构、给排水、建造电气的方案设计,以及规划的平面、道路及室外管网等设计,同时包括内装修设计。
1) 建设单位提供规划及建造利用的意见。
2) 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形图、用地范围图.3) 建设地点的水文、气象、地质、用地范围有关情况等资料。
4) 建设地点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市政工程,绿化美化等有关要求。
5) 建设地点有关给水、排水及供电情况。
6) 建造、水、电暖通等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及要求.本设计以人的活动为中心,充分协调景观、环境、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发挥创造力,深入细致的考虑建造户型的空间组合利用,旨在创造高品质的人居环境,适艺应现代生活需求。
初步设计说明书

改造10kV织布厂支线初步设计说明书漳州电力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证号:A235006104二0一三年八月一、概述:1.《福建电城市网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改造技术导则》1.《漳州市2010-2015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规划》二、工程建设必要性:该项目为改造10kV织布厂支线,为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
新建环网柜1台,改造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结线,以实现自动化功能。
三、工程概况:1.新建及改造内容:原织布厂支线电缆从#1杆上拆除后改接入新建环网柜,另从新建环网柜敷设新电缆至#1杆,取消原#1杆柱上开关。
1.1电缆部份:新敷设电缆YJV22-3×120mm2/10KV,电缆总长0.03km;新建环网柜1台。
1.2土建部份:配合施工需揭、盖电缆井盖1个(1个四盖)、10m电缆沟各1次;新建环网柜基础1座、直线四盖工井1个。
2.架空导线截面选择四、杆塔、基础及接地装置:1. 杆塔铁塔、水泥杆铁件采用Q235材料,所有金属构件均用热镀锌防腐。
在受地点位置限制,无地方打拉线时采用立铁塔。
为了杆塔安全,防止零部件被盗,铁塔在地面以上6M范围内,采用防盗型铁塔螺栓。
2.杆塔基础水泥杆基础采用预制式底盘、拉线采用预制式拉线盘。
混凝土杆埋深参照原水利电力部颁布的SDJ206—87《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的要求设计。
3.接地装置10 kV配电线路与高压电力线、低压电力线或其他弱电线路交叉时,应按部颁DL/T63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的要求接地。
在居民区的混凝土杆应按部颁SDJ206—87《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和DL/T601—199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的要求接地。
五、施工技术要求:1. 敷设电缆时应采用定向轮,不得随意破坏下人孔孔口。
2.工井中若有积水,运行维护人员应定期用潜水泵将积水抽干。
3.所有人员进入工井前应将可开启井盖全部打开进行通风,排除井中浊气,对于自然通风效果不佳者应采用机械强迫通风,以确保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步设计说明书本工程设计责任人附件1 市***[201*]***号《关于***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2市人民政府渝府(201*)***号文,关于《关于***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3 市规划局渝规建审(201*)***字第***号文,《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通知书》;4 市公安局消防局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书,(201*)渝公消(建方)字第***号文,《关于同意***工程设计方案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5 市园林事业管理局重园建方(201*)***号文,《关于***工程设计(方案)配套绿地的意见》;6 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设计说明书1概况1.1工程概况表1.1 工程概况表建筑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年1.2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1.2.1市***委员会,[200*]***5号《关于***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1.2.2市人民政府,(200*)***号文,《***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1.2.3市规划局,重规建审(200*)***字第***号文,《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通知书》;1.2.4 市规划局***年***月下达的本工程现状规划红线地形图;1.2.5 市公安局消防局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书,(200*)渝公消(建方)字第***号文,《关于***工程方案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1.2.6 市园林事业管理局重园建方(200*)***号文,《关于***工程(方案)配套绿地的意见》;1.2.7 市人民防空委员会***年***月***日下发的修建防空地下室设置意见书;1.2.8 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渝(*)环准[201*]*号;1.2.9 顾客提供的设计委托书、本阶段的设计要求及各种有关设计的基础资料和双方会商纪要;1.2.10 顾客提供的由***单位***年***月编制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2.11 有关部门批准并经顾客确认的由***院编制的本工程方案设计文件;1.2.12 顾客与我院签定的《建筑工程设计合同》;1.2.13 与本工程设计有关的国家和地方现行法规、规、规程、标准;1.3 建设场地概况1.3.1项目区位:位于市奉节中心城区。
1.3.2工程所在地区气象条件:气象台装置位置:北纬29 0 35‘;东经106 0 28‘。
温度:年平均温度18.3℃;极端最高温度44.0℃;极端最低温度-1.8℃。
降雨量:历年平均降雨量1081.7mm;最大小时降雨量65mm。
湿度: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9%;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6%;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81.3%。
风向:全年主导风向北风;最大风速28.4m/s;冬季风向C频率36%,北向频率15%;夏季风向C频率31%,北向频率10%。
历年平均风速2.2m/s。
基本风压0.4KN/m2(高层为0.45KN/m2)。
1.3.3工程水文及地质条件: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6度,抗震设防烈度6度,无不良地质情况,属适建区。
详细工程水文及地质条件详见结构说明中4.3条。
1.3.4公用设施情况:本工程在***方向有市政供水管,***方向有市政污水管,***方向有市政雨水管。
天然气管道由***方向引入;电力管网由***方向引入;电讯(网络、闭路电视)管网由***方向引入。
1.4 设计围和容1.4.1 根据与业主签定的《建筑工程设计合同》,本次设计围为该工程规划道路红线及用地界线围按审定方案所确定的建筑物和总平面初步设计。
包括总图(含挡土墙、绿地布置、管道综合)、建筑、结构、给水排水、电气、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消防、节能、环境保护等容。
1.4.2 设计合同以外的容(如:环境景观绿化、灯饰工程、建筑智能化、二次装修、幕墙工程等),由业主另行委托有关专业机构设计或咨询,我院给予配合。
景观绿化设计本次仅考虑绿地布置。
建筑智能化本次设计仅提出系统要求。
1.4.3 本工程共有子项目8个,各子项具体情况详见3.2。
1.5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1.5.1各专业在符合国家和市现行有关规、规定和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忠实于原方案设计和满足顾客提出的要求,并完善建设各项配套设施。
同时针对该项目的特点对方案进一步深化。
1.5.2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设计思想,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交通、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设计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绿化空间之间的和谐。
1.5.3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执行“节能、省地、环保”的国策。
采取具体措施和作法,满足有关节能设计规的要求。
充分挖掘用地潜力,多利用地下空间,增加停车位。
采取具体措施和作法,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要求。
1.5.4坚持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形象美观。
2 总平面2.1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2.1.1主要设计规和标准2.1.1.1《市主城区城市建设工程项目配套绿地管理技术规定》;2.1.1.2《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1.1.3《无障碍设计规》GB50763-2012;2.1.1.4《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2.1.1.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45-95(2005年版);2.1.1.6《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DB 50/5031-2004;2.1.1.7《大型商业建筑设计规》2.1.1.7《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
2.1.2 政府有关部门的方案设计批文(详见1.2);2.1.3 总平面设计采用市独立坐标系统,绝对高程采用黄海高程;2.1.4 由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和暖通等各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2.2 场地概述2.2.1用地围及周边情况:南北向长边长约492.13m,短边长约405.28m,东西向长边宽约181.40m,短边宽约106.73m,呈长方形状,总用地面积55402.18m2。
用地南北侧临本项目的部道路,西侧临鲜花大道,东侧临已建居民区。
2.2.2场地地形地貌地势南高北低,总高差约40m。
2.2.3场地现状场地无其他特殊建(构)筑物(包括名木、古迹等);2.2.4场地的自然因素根据地勘资料,本场地围无滑坡、断层、泥石流、地下洞室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现状稳定,适宜建筑。
2.3总平面布置2.3.1总平面布置本项目为滨江国际B区2#地块,包括B3-B8塔楼及BI、BII两个区商业、车库及配套服务部分。
在平面布局上,根据小区地形呈矩形的特点,规划设计从南向北纵向设计。
商业车库裙房铺满整个地块,与东侧塔式高层点状相结合布置,形成点线组合及对比,弧形与直线的组合对比。
整体布局采用阶梯和坡降式由南向北布局,设计了入口广场、步行商业广场、观景平台、公共休闲广场等。
根据道路分隔,将建筑划分为BI区商业车库及B3-B5塔楼、BII区商业车库及B6-B8塔楼,共有建筑子项8个。
2.3.2建筑群体布局、不同空间设计、功能分区、远近期结合意图,发展用地的考虑。
在功能布局上,根据该地区控规的要求,将商业设施布置于各塔楼之下,以呼应其商业一条街的整体气氛。
场地兼设活动场地,以满足居民休闲、娱乐和健身等日常生活需要。
2.3.3室外空间的组织及其与四周的环境关系。
在空间布局上,通过空间的流动,连通和引导,视线走廊窜起了一个个不同的景点,从而营造出“步移景异”,“曲径通幽”的庭院格局。
通过对空间有意识地压缩和开放处理,通过对景观路线的精心组织,形成了“峰回路转”,“豁然开朗”的游园感觉。
2.3.4建筑之间间距和建筑物退让的情况。
根据《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布置建筑间距和建筑物退让。
2.4竖向布置2.4.1竖向设计依据竖向设计主要依据已建成的东侧及南侧的道路标高,在建中的东侧的道路标高,场地的现状地形及标高,(市政管网接口位置和标高)等来进行设计。
2.4.2竖向设计原则竖向设计充分利用地形尽量减少挖方量和开挖,设计使建筑高于场地,场地略高于城市道路。
达到建筑有良好的视觉形象,场地雨水、污水能顺利排出的目的。
2.4.3竖向设计措施该场地地形复杂,高差较大。
室外场地的连接方式采用平坡式与台阶式相结合。
竖向布置以结合地形,满足总体布局,不搞高切坡为原则。
场地竖向设计标高考虑与城市道路标高协调一致,地以台地结合自然地形,减少土石工程量投资等因素来确定各组团的室外标高。
根据部道路,分为BI、BII区,采用不同零标高,室地平标高分别为255.5m、235.7m。
中间冲沟部分与周边地形高差较大,设计标高比原始标高提升较多。
但通过设置地下车库来减少填方量,以道路的绕行来减少挖方量。
场地平整设计后最大高差为40m,道路最大纵坡为15%,最小纵坡为0.5%。
2.4.4 安全措施室外挡墙,台地环境高差大于0.7m处设置安全护栏。
室外踏步台阶的设置防滑措施等。
2.5 交通组织2.5.1出入口、停车场(库)的布置及人流和车流的组织。
实例:小区外部实现人车分流可提高小区的舒适与安全。
在*期主入口设置于***路上,主要供人员进出,出入安全,次入口设置于***路上,主要供车辆出入,方便直接。
*期的人员出入口设置于***路上,车行入口借用*期车行入口,从小区南面道路直接进入车库或组团。
小区部以***两条道路为主线,以消防通道联系各组团并满足车辆进出和消防扑救的要求。
停车采取就近停车与集中停车相结合的方式,车辆不进入组团部,各类园林活动空间不受交通干扰。
大部分住户均可通过楼电梯直接进入车库。
在***期场地的入口处和***期用地的北面,设置了可停***辆车的室外停车场。
地下车库的出入口分别位于***期和***期***部,停车位***辆,达到住户的***%以上。
2.5.2 消防车道及扑救场地设计(详见消防专篇9.4)。
2.5.3 道路的主要设计技术条件(如双车道、单车道、各级人行道的宽度、最大及最小纵坡和转弯半径等)。
实例:小区的道路采用三级道路系统。
第一级为小区外部城市干道,作为小区对外与城市的联系交通,城市道路的路面宽度为12~20米,坡度***。
第二级为小区部主干道,解决小区部的交通和满足消防需要,道路的路面宽度为7米。
最大及最小纵坡***,转弯半径***。
第三级入户支路,主要是住户进入私密的住宅楼,路面宽度为3米。
小区的道路均采用****路面。
2.5.4 无障碍设计(容视工程情况调整)2.5.4.1居住区各级道路的人行道纵坡不大于2.5%。
在人行步道中设台阶,同时设轮椅坡道和扶手。
2.5.4.2 人行道在交叉路口、广场入口等设缘石坡道。
2.5.4.3设有红绿灯的路口,设置盲人过街音响装置。
2.5.4.4居住区的各级公共绿地的入口与通路及休息凉亭等设施的平面应平缓防滑;地面有高差时,应设轮椅坡道和扶手。
2.5.4.5 在休息座椅旁应设轮椅停留位置。
2.5.4.6 居住区的各级公共绿地的入口地段应设盲道,绿地台阶、坡道儿童活动场地入口和其它无障碍设施的位置应设提示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