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基本构件及其写法

合集下载

论文撰写的基本结构

论文撰写的基本结构

论文撰写的基本结构
论文撰写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

引言部分是论文的开篇,用于引入研究问题和代表性的意义,并阐
明研究目的和方法。

引言一般应包括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和目的、研
究方法或途径,以及论文的结构框架等内容。

主体部分是论文的核心,用于对研究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和论证。

主体部分一般可按照逻辑顺序分为若干个章节或段落,每个章节或段
落应具有明确的主题、逻辑性和连贯性。

在主体部分中,可以采用不同的论述方式,比如按时间顺序、按空
间或地理位置、按问题分类、按作者观点对比等。

根据具体研究对象
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论述方式来组织主体部分,使文章内容更加清晰
和有条理。

结论部分是论文的总结和归纳,用于回答研究问题和达到研究目的。

结论部分一般分为几个小节,可以包括主要研究结果、对研究问题的
认识和思考,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等内容。

在撰写完引言、主体和结论后,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附录、参考文
献和致谢等部分。

附录部分可用于补充主体部分中的一些重要数据、
图表或其他详细信息。

参考文献部分用于列举引用的基础文献和参考
文献,以便读者参阅和查证。

致谢部分可用于感谢指导老师、实验室
的帮助、经费支持和其他对论文撰写有贡献的人或机构。

总之,论文撰写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通过合理的组织和论述方式,达到清晰、连贯和有条理的写作效果。

同时,还可根据需要添加附录、参考文献和致谢等部分,以完善论文的内容和质量。

学术论文的结构和段落组织的实用技巧

学术论文的结构和段落组织的实用技巧

学术论文的结构和段落组织的实用技巧学术论文是一种具有严谨性和逻辑性的写作形式,它不仅要求作者有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合理的结构和清晰的段落组织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一些实用的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组织自己的学术论文。

一、学术论文的整体结构学术论文的整体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是对研究领域的背景和研究问题的提出进行介绍,同时还要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需要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结论部分是对整个研究的总结和归纳,同时还可以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在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学术论文还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内容和需求进行细分。

例如,对于实证研究,可以在正文部分加入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的章节;对于理论研究,可以在正文部分加入理论模型和假设的论述。

这些细分章节的设置可以更好地展示研究的逻辑和思路,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论文的内容。

二、段落的组织和过渡段落是学术论文中最基本的组织单位,每个段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应该根据论文的逻辑和结构,合理地组织和安排段落的顺序。

首先,要确保每个段落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

主题句应该概括该段落的中心思想,并与前后段落进行过渡。

例如,如果前一个段落讨论了某个问题的背景和相关研究,那么下一个段落的主题句可以引出自己的研究方法或观点。

其次,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

过渡可以通过使用过渡词或短语来实现,如“然而”、“另外”、“因此”等。

过渡词的使用可以使段落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

此外,段落的长度也需要适当控制。

过长的段落会让读者感到疲惫和困惑,而过短的段落则可能导致内容不够完整。

一般来说,一个段落应该包含一个主题句和相关的支持句,长度在3-5句左右比较适宜。

三、引用和参考文献的使用学术论文中的引用和参考文献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增加论文的可信度和学术性。

论文怎么写 基本结构模板范文

论文怎么写 基本结构模板范文

论文怎么写:基本结构模板范文论文是学术研究及其成果的重要表达形式,对于学术界的发展和知识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正确的撰写论文不仅包括内容的准确、清晰,还要符合一定的结构模板。

本文将介绍论文的基本结构模板,并给出一个范文示例供参考。

一、引言引言是论文的开篇部分,主要是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引出研究问题,并简要阐述研究方法和结果。

引言应该言简意赅,突出研究的重要性和创新点,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概括和评述,用于阐明研究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的选择。

文献综述应该包括前人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研究的创新点和解决方案。

同时,要引用和标注相关文献,以增加论文的可信度。

三、材料与方法材料与方法部分描述研究所采用的实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对于实验材料,要详细描述来源、性质和处理方法;对于研究方法,要准确描述研究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过程。

同时,要注意清晰、简洁地表达,使读者能够重复实验并验证结果。

四、结果与讨论结果与讨论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内容,要详细描述实验结果,并根据结果进行深入讨论。

在结果部分,可以使用表格、图表等形式展示数据,但本文要求不带图片。

在讨论部分,要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并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和对比,阐明自己的研究价值和重要性。

五、结论结论部分是对整个研究的总结和归纳,要简明扼要地回答研究问题,并强调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结论部分还可以提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激发读者的思考。

六、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部分是对论文中引用的文献进行详细的罗列和标注,要按照一定的格式规范进行排列。

在写作时需要注意引用的文献必须关联到论文的内容,并确保引用格式的准确性。

七、致谢致谢部分是对给予研究支持和帮助的人或机构表示感谢的内容。

应该真诚、诚恳地表达感谢之情,但不应过多夸张。

八、附录附录部分是对论文中一些辅助性内容的补充和展示,如详细数据、图表、程序代码等。

附录内容不是必需的,但如果有助于读者对论文理解和研究的深入,可以适量添加。

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

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

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是∶题目——作者姓名——内容提要——关键词——序言(或前言、引言)——正论(包括自然科学的实验、讨论)——结论(或包括在正论中)——注释或参考文献。

长一点的论文还包括论文提要,有的还包括谢辞。

这是比较规范的学术论文要求,一般学位论文和规范的学术论文都应该包括上述结构内容,许多大学的学报所发表的论文也是比较规范的,而有些学术杂志上所发表的论文却相对自由些。

索引是检寻参考资料的一种工具,比起书目来,它更进步细微地揭示图书报刊中的各项内容。

它将书报杂志的书名、刊名、篇名等分别摘录,或加注释,记明出处页数,按一定方法排列起来,附在一书或刊物之后,或单独编辑成册,使读者用较少的时间找到所需要参考的资料的出处。

工具书一般包括字典、辞典、年鉴、手册、百科全书、年表、历表、年谱、人名录、地名录、书目、文摘、综述等等。

资料的收集与研究者的外语能力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我们掌握了一门外语,收集资料的范围将更加广阔。

(2)内容摘要就是将论文中最重要的东西写出来,作用是让读者尽快地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

它虽然放在论文的前面,但往往是论文写成后再写的。

学术论文的内容提要要短、精、完整。

字数通常以二三百字为宜;提要实际上是一篇短文,结构应严谨,逻辑性强,独立成篇。

有的投稿论文,尤其是短文,一般可不写内容提要。

3)关键词是指构成一篇论文的主要概念词,其出现的频率一般较高。

(4)绪论是论文的开头、引子,如同长剧的序幕。

一般而言,是说明写作的目的和研究这一课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

要开门见山,简明扼要,不要绕圈子。

(6)结论绪论提出了论题,在本论论证了论题,在论题得到充分证明之后可得出的结果,就是结论。

结论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是全篇论文的精髓,是作者独到见解之所在。

结论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做出结论∶在绪论里提出的论题,不过是一个抽象的判断,通过本论部分的论述,它就丰富得多了。

提出展望∶在结论里,作者往往提出本课题还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一般学术论文的框架结构

一般学术论文的框架结构

一般学术论文的框架结构
一、引言(Introduction)
引言部分是论文的开篇,主要是介绍研究的背景、问题、目的和意义,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引言部分通常包括背景介绍、问题陈述、研究目的、
研究意义和论文结构等内容。

1.背景介绍:简要描述该研究领域的相关背景信息,引出研究的重要
性和创新点。

2.问题陈述:明确阐述研究中所涉及的问题或研究缺口,概括性地阐
述该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和不足之处。

3.研究目的:明确提出本研究的目的,即解决或回答问题的目标。

4.研究意义:阐述研究对学术界和实践领域的贡献,概括性地说明本
研究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5.论文结构:简要介绍后续章节的内容和组织结构,使读者能够了解
整篇论文的框架。

二、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
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对已经发表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提供前人
研究的背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文献综述部分用于支持研究的理论和实
证基础,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概念、理论和研究模型的回顾和总结,二
是对前人研究结果和方法的评述与分析。

1.概念、理论和研究模型:对相关概念、理论框架和研究模型进行回
顾和归纳,以确定本论文的理论基础。

2.前人研究结果和方法:回顾和总结已有研究的主要结果,包括对研究探索和实证过程的评述,评估其贡献和不足,提出本研究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选择的理由。

三、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ology)
研究方法部分详细描述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以保证研究过程的可重复性和科学性。

1.研究设计:介绍所采用的研究范式、实验设计或调查方式,说明为什么采用该设计。

学术论文的组成部分格式_论文格式_

学术论文的组成部分格式_论文格式_

学术论文的组成部分格式(一)标题标题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

标题字数要适当,不宜超过20个字。

标题过长的,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

注:校内学年论文,可在标题下一行注明作者班级,作者姓名,指导老师姓名。

(见下文图例)(二)论文摘要论文摘要包括中文摘要和外文摘要。

论文摘要概括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外文摘要250个实词左右。

(三)关键词关键词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

关键词一般以3-5个为宜。

(四)目录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第一层级为“一”,第二层级为“(一)”,第三层级为“1”,要求层次清晰。

目录标题应与正文标题一致。

(五)正文正文包括文献综述、正文主体和结论。

文献综述是对论文所论述专题的相关情报资料经综合分析后形成的概要叙述。

文献综述的字数一般在800字左右。

正文主体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

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等。

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归纳和总结,包括对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

结论要概括、简短。

(六)参考文献与附录参考文献是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反映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搏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参考文献不宜过多,但应列出主要文献10篇(部)以上。

附录是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

如文章中引用的符号较多时,为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

附录的篇幅不宜过大。

(七)谢辞即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谢意。

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品格和修养。

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与要素

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与要素

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与要素在大学生涯中,论文写作是一项重要的能力训练任务。

无论是研究性论文还是学科论文,都要遵循一定的基本结构与要素。

本文旨在介绍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和要素,并讨论它们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应用。

I. 引言部分引言部分是论文的开端,需要引起读者的兴趣并说明研究的背景、目的和重要性。

在引言部分中,研究问题的提出、相关研究的综述以及本研究的研究目标和意义都应该被清晰地陈述。

II.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部分通常紧随引言部分,对过去研究的进展和研究缺口进行梳理和评述。

通过综述相关研究的主要发现和方法,可以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III.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部分详细描述了研究的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研究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确保研究结果的可信度至关重要。

因此,本部分应该清晰地介绍研究设计和样本选择、数据收集方式以及分析方法等。

IV. 数据分析与结果数据分析与结果部分对研究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解释。

通过图表、表格或文字描述等形式,准确地呈现研究结果,并对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此外,对于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次要结果或冗余数据,应该进行适当筛选和整理。

V. 讨论与结论讨论与结论部分是整篇论文的核心。

在讨论部分,研究结果应该与已有文献进行对比和讨论,分析数据所验证的假设,并提出新的观点或建议。

结论部分则是整篇文章的总结,简明扼要地回顾研究目的、方法和结果,并强调研究的贡献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VI. 参考文献在论文的最后,应该列出所有在文中引用过的文献。

参考文献的格式应根据所在领域的学术规范进行编写,并确保引用格式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除了上述基本结构,还应该注意以下要素:1. 文章的逻辑连贯性和条理性,通过使用过渡句和段落,确保文章的各部分之间的衔接和流畅性。

2. 注意语言表达和句子结构的准确性。

使用准确的学术词汇和专业术语,避免模糊和歧义的表达。

3. 注意文中图表和数据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与格式要求

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与格式要求

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与格式要求学术论文在研究与学术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其基本结构与格式要求对于保证论文质量和提升学术影响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以及常用的格式要求,以帮助研究者们撰写一篇准确、有逻辑、有条理的学术论文。

一、引言部分引言部分是学术论文的开篇,用于引起读者的兴趣并展示论文的研究意义。

在引言部分中,应该包含以下内容:1. 研究背景:简要介绍该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已有研究工作,指出研究的研究空白和问题;2. 研究目的与意义: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解释研究结果对该领域的贡献;3. 研究方法概述:简要介绍采用的研究方法或实验设计;4. 论文结构:简要说明论文各个部分的内容和组织结构。

二、理论框架与文献综述理论框架与文献综述部分对当前研究领域中的相关内容进行综述,旨在为读者提供研究问题的背景和相关理论依据。

在这一部分中,应该包含以下内容:1. 相关理论或研究成果的概述:对相关的理论或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的介绍,为研究问题的提出提供理论支撑;2. 文献综述: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概括和分析,指出已有研究工作的局限性并提出本研究的创新点;3. 研究假设或问题:明确本研究的研究假设或研究问题,为后续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提供指导。

三、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部分阐述了研究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研究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等。

在研究方法部分中,应该包含以下内容:1. 研究设计:说明采用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或调查问卷设计,明确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2. 数据采集:详细描述数据的来源和采集方法,包括实验设备、实验条件、样本选择等;3. 数据分析:说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何种统计分析方法,以回答研究问题或验证研究假设。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研究结果与讨论部分呈现研究过程中得到的实验结果或调研数据,并对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在这一部分中,应该包含以下内容:1. 结果呈现:以表格、图表等形式呈现研究结果,同时附上必要的描述文字;2. 结果分析:对结果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并解释结果的含义;3. 结果讨论:分析和讨论结果与已有研究的异同,指出结果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4. 结果启示:对结果的启示和应用进行探讨,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或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注:提出假设时,必须明确自变量与因变量,对二者之间 关系的描述不能含糊。
如何写假设
• 假设的具体写作步骤可归纳为六步: • 第一步,确定话题,eg:The role of pronunciation and students’ language competence. • 第二步,提出问题,eg:What roles does pronunciation play in language competence? • 第三步,初步假设,eg:Pronunciation both affects and reflects students’ language competence. • 第四步,测定假设,看假设是否对现有知识资源有扩展作用,是否有深 度、创新度,是否有可测性。 • 第五步,具体设问以便限定假设,例如:1)是否包括各种层次的学生, 各个地域的学生?2)是否考虑本族语的发音问题?3)语言能力是否包 括写作等各方面能力? • 第六步,综合并形成假设。上述设问综合为以下假设:EFL students’ pronunciation both affects and reflects their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7、方法部分的组成与写作
• 实证研究的“方法部分”一般包括: • 被试/研究对象(Participants)、材料 (Materials)、实验设计(Design)、实 验步骤(Procedure)四个部分。
• 非实证研究没有严格的要求,但对方法的 科学描述也是必要的,比如说明研究取样 或数据采集的方法,数据分析的方法等。
引言的四个要素: ——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 ——研究假设或研究问题。
引言的六个构成部分:
• • • • • • 主题或对象(thesis or subject), 问题(problem), 目的(objective), 范围(scope), 背景(background), 文献(literature)。
“讨论”部分的主要内容
• • • • • • • 1)主要研究发现。直接简洁阐述结果,不用具体数据。 2)主要发现的意义与重要性。不卑不亢,实事求是。 3)主要发现与相关研究的关系。获得支持,突显不同。 4)主要发现的其他解释。考虑各种解释,突显科学性。 5)主要发现的应用范围。为社会实践提供依据的范围。 6)研究的不足之处。没有一项研究是完美的。 7)对未来研究的有关建议。与话题有关的很多问题有待 于研究解答。

标题规范
• (1)标题的大小写。 • 例1:Accent and Reference Resolution in Spoken-language Comprehension • 例2: Accent and reference resolution in spoken-language comprehension • 例3:ACCENT AND REFERENCE RESOLUTION IN SPOKEN-LANGUAGE COMPREHENSION
引言的三种常见类型
• • • • • • 背景、文献综述、研究假设合并型 (combined introduction); 背景和目的结合型 (background and purpose); 背景和假设结合型 (background and hypothesis)
引言的写作步骤
• 第一步,回答“为什么要进行该项研究?” • Why was this study performed? • 第二步,回答“有些什么已知的知识?” • What has already been known about? • 第三步,回答“该研究具体目的或研究假 设是什么?” • What is the specific purpose? 或What is the hypothesis?
学术论文基本构件及其写法
1、学术论文标题的写法 2、如何写姓名、单位以及致谢 3、摘要的特点及其写法 4、引言部分的构成及其写法 5、如何综述文献 6、假设的提出与写作 7、方法部分的组成与写作 8、如何展现研究结果 9、如何对结果进行讨论 10、结论的写法
1、学术论文标题的写法
• 标题又叫题名、文题,通常包括: • ——话题(topic) • ——话题焦点(focus) • ——目的(purpose) • 拟定标题的基本原则: • 简洁、准确、新颖、可检索。
论题与假设
• 论题(Thesis Statement)就是论文的核心思想或观点, 所有其他内容都是围绕它进行的。 • 假设就是作者针对已有研究中的不足提出的一种推测,论 文写作的目的就是验证假设。 • 论题与假设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呈现的方式不一样。 • 例如: • 论题:Narrative style of individual reflects the potential ability to comprehend complex discourses. • 假设:It is hypothesized that narrative style of individual reflects the potential ability to comprehend complex discourses.
• (2)标题的实词与虚词。 • 标题一般不宜超过20字,外文标题一般 不超过10个实词。 • 英语标题中实词以名词为主,其次是形 容词,较少使用副词,介词使用频率最高, 冠词能省则省。 • 使用动词时多使用非限定形式,即-ing,ed,和to 等形式。
• 2、如何写姓名、单位以及致谢
3、摘要的特点及其写法
如何提出假设
• 提出假设关键在于找到研究的突破点,对有待解决的问题 有清晰的认识,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构想。提出假设的方 法:
• 自上而下法(Top-down approach),又称演绎法,即: 理论→问题→假设 →观察→验证。 • 自下而上法(Bottom-up approach),又称归纳法,即: 观察→问题→尝试性假设 →理论。
5、如何综述文献
• 文献综述要遵循“文献树”原则。 • “文献树”原则又称“学术谱系”原则, 主要是指,必须采用历史的方法按照“由 远而近”、“由大而小”和“由宽而窄” 的“文献树”原则进行。 • 这样才能理清研究问题的来龙去脉,揭示 研究问题的演变,从而为未来研究构建创 新平台。
文献综述的组成
8、如何展现研究结果
• “结果”(Results)指的是依据一定的科学方法 所获得的具体数据资料。 • “结果”是论文的核心,是作者研究成果的体现。 作为论文的核心部分,相关的讨论和结论都以此 为依据。没有准确完整的结果,就不可能进行有 理有据的讨论,更不可能有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 “结果”具有以下特点: • 原创性;可重复性;客观性;简洁性;直观性。
• 文献综述可分为三大块,用来实现“提出 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三个步骤, 反映作者的见解。也可概括为历史发展、 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三个方面。 • 文献综述不是材料的堆砌或罗列,而是对 有关资料加以归纳和总结,做出评论和估 价。关键在于通过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
6、假设的提出与写作
• 什么是假设? • 假设是在已知事实和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对某些事物 和现象的存在、因果性、规律性等作出的假定性解释。
• “讨论”是把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综合、探讨,使感性认 识提高到理性认识,通过科学研究进行探索真理的过程。 • ——在结果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概括出一些规律、原理, 这才是科学研究的目的。 • 主要表现是论述论文在选题、方法、结果等方面与已有文 献的异同和优劣,并从中引出新的观点、结论,探求新的 规律。感慨起来看,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对结果部分的信 息进行解释;对研究中得到的重要数据进行评价。 • ——“讨论”部分的写作需要作者在语言表达上拿出真刀 真枪,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把相应的观点组织起来,这可 能是论文写作最难的部分。
结果部分的写作
• 结果部分的写作原则: • 原创原则;忠实原则;规范原则 • • • • 结果部分的写作步骤: 第一步,仔细分析并筛选资料和数据; 第二步,依据筛选结果对数据进行归类; 第三步,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按照一定的逻辑 顺序展开陈述。 • 第四步,适当利用图表辅助说明,但不宜讨论。
9、如何对结果进行讨论
“结果”与“讨论”的区别
• 一般来说,“结果”部分谈的是事实,而“讨论”部分谈 的是观点。前者是描述性的,而后者是解释性的。所以, 有效的讨论取决于观点是否具有概括性。如果没有从“结 果”中高度抽象出具有较强的概括性的观点,那么“讨论” 部分的效果就不会突显出来。 • “讨论”部分突出的观点,一般是:更理论化;更抽象化; 更综合化;更现实化。为此,应当做到:1)站在更高的 高度审视研究本身以及研究结果;2)突出研究的优势; • 3)突出研究的不足。(很多人在实际写作中都尽可能避 开研究的不足,而研究的不足往往会成为新的研究突破口, 也会为当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合理开脱。)
摘要的作用
• • • • (1)广告作用; (2)检索作用; (3)方便作用; (4)勾勒作用。
摘要的特点
• • • • • (1)有限的篇幅; (2)精炼的语言; (3)规范的用法; (4)实在的内容; (5)完整的概括。
4、引言部分的构成及其写法
• • • •
• • • • •
引言的目的: 1)给出作者研究的原因,含理论和实践原因; 2)让读者明白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3)说明研究所期望达到的目的。
“讨论”部分的组织层次和结构
• • • • 讨论部分可组织为三个层次: 1)回顾假设和结果,提出主要发现。 2)在已有文献范围内讨论研究发现,提出存在的问题。 3)概括该研究对所属领域的贡献,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 “讨论”部分的组成又可概括为“往后看”(结果、假设、预期、问 题、理论、实践)与“往前看”(意义、建议)。鉴于此,论文的讨 论部分可以依照以下结构进行写作:陈述主要发现→该研究的优势与 不足→同其他研究比较的优势与不足→研究的意义→未解答的问题及 今后的研究方向。 • 注意,“讨论”部分并非是要看研究结果能否证明假设的对与错,而 是要看研究结果是否支持假设,因为没有人能够认定什么假设正确或 错误,只能说假设是否得到充分的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