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养老观念及其更新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大学生养老报告调查分析

大学生养老报告调查分析

大学生养老报告调查分析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加剧,养老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主力军,关于大学生养老问题的调查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旨在通过一次大学生养老问题调查,分析大学生对于这一重要问题的认知和态度,为制定相关政策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参考。

调查方法和样本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并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10所高校的大学生作为样本,共计参与调查的人数为1000人。

问卷中包括了关于养老问题的认知、关注程度、养老需求等方面的问题,并要求受访者填写个人基本信息。

结果分析养老问题认知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对于养老问题的认知还比较模糊。

75%的受访者仅能提及到“养老金”这一方面,对于其他与养老相关的政策和资源了解较少。

只有25%的受访者了解到养老保险、养老院等更多元化的养老方式。

养老问题关注程度在对养老问题的关注程度方面,调查显示大学生整体上关注度较低。

有60%的受访者表示养老问题并不在他们的关注范围之内,仅有40%的受访者对此表示关注。

关注养老问题的受访者中,90%的人表示主要是因为他们有养老意识,而其他10%表示想要为父母做好养老准备。

养老需求调查结果还显示,大学生对于养老的基本需求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

80%的受访者认为养老金是最基本的需求,约有60%的人表示养老金不仅仅需要覆盖基本生活费用,还应能够提供一定的医疗保障。

此外,40%的受访者表示对养老院等服务设施的需求较低,更多倾向于居家养老。

讨论与建议根据调查结果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大学生对于养老问题的认知程度较低,需要加强相关政策和资源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养老问题的认知。

2. 大学生对于养老问题的关注程度偏低,需要加强对养老问题的宣传和引导,提高他们对养老问题的关注度。

3. 大学生对于养老需求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国家和社会应该提供更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满足不同需求的人群。

基于上述结论,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养老问题的教育宣传,可以通过高校课堂教育、社会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等方式,提高大学生对养老问题的认知程度。

大学生对养老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养老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养老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养老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而在这个问题上,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对养老问题的认知和态度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我们对大学生对养老问题的调查就显得尤为必要。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养老问题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层面,他们普遍认为养老是老年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这种认知的局限性使得大学生对养老问题的关注度不高,也缺乏对养老问题的深入思考。

然而,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积极的现象。

部分大学生认为养老问题是一个社会性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

他们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为解决养老问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种积极的态度和行动,为养老问题的解决带来了一线希望。

针对这些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大学生对养老问题的认知和态度还有待提高和改进。

大学生应该意识到,养老问题不仅仅是老年人的事情,更是一个关乎社会全体成员的大问题。

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关注和重视养老问题时,养老问题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因此,我们建议大学生应该加强对养老问题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养老问题的认知和关注度。

同时,大学生也应该积极参与到解决养老问题的行动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为养老问题的解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大学生对养老问题的认知和态度对于养老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影响。

只有当大学生能够意识到养老问题的重要性,加强对养老问题的关注和参与时,养老问题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唤起更多大学生对养老问题的关注和重视,为养老问题的解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生养老问题调查报告范文2023

学生养老问题调查报告范文2023

学生养老问题调查报告范文2023
调查目的
本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养老问题的现状和需求,为制定相应政策和解决方案提供相关数据支持。

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不同学校和学年的学生进行了生动、具体的调查。

调查结果
根据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大部分学生对养老问题关注较少,缺乏相关知识和意识;
2. 学生普遍认为养老是一个遥远的问题,不需要过多关注;
3. 对于已经关注养老问题的学生,他们主要关注养老金的获取和使用;
4. 学生对于养老保险制度的了解相对较少;
5. 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希望在校期间能够获得更多关于养老的知识和教育。

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问题和需求,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 加强学生养老知识的普及教育,通过开展相关课程和活动,提高学生对养老问题的认识和意识;
2. 鼓励学校与社会保险机构合作,提供更多关于养老保险的培训和指导;
3. 推动建立学生养老保险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可靠的养老保障;
4. 加强学生就业指导,促进学生创业和就业能力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养老提供更多可能性。

结论
学生养老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需要学生、学校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我们希望通过本报告的发布,能够引起广大学生对养老问题的重视,并促进养老问题解决方案的制定和落实。

谢谢!。

大学生老年人调查报告心得

大学生老年人调查报告心得

大学生老年人调查报告心得引言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健康意识也逐渐增强,导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和需求,我们开展了一次大学生老年人调查。

本报告是对该调查的心得总结。

调查目的与方法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大学生在与老年人交往中的感受、认知和需求。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共发放5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35 份。

调查结果与老年人交往的频率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与老年人交往的频率相对较低,仅有18.4% 的大学生表示与老年人有经常性的交流。

多数大学生指出,忙碌的学习、社交和工作使得他们难以腾出时间与老年人交往。

对老年人的看法在调查中,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表示对老年人的看法是积极向上的。

他们认为老年人是有着丰富经验和智慧的群体,值得尊重和借鉴。

然而,仍然有一部分大学生对老年人存在刻板印象,认为他们保守、过时。

与老年人交往中的问题调查中还发现,大学生与老年人交往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要问题是语言沟通障碍,有约30% 的大学生表示他们与老年人交流时存在交流困难。

另外,一些大学生还提到了认知差距和兴趣不合的问题。

大学生对老年人需求的关注虽然与老年人交往中存在问题,但是大多数大学生对老年人的需求表示关注。

他们认为老年人在物质上、精神上和社交方面都需要关怀和帮助。

多数大学生主张社会应当提供更多的公共设施和社交活动,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心得与建议通过本次调查,我对大学生与老年人交往的现状和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认为,大学生应该加强与老年人的交往,并且通过交流和互动,了解并尊重老年人的经验和智慧。

同时,社会也需要重视老年人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公共设施和社交活动。

在促进多代交流和融合的同时,也能够减少大学生与老年人交往中的问题和障碍。

最后,我建议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开设一些老年人与大学生交流的平台,以提高大学生与老年人的交往频率和质量。

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双方之间的了解和学习,也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观念。

【2018最新】大学生对养老调查报告-范文模板 (5页)

【2018最新】大学生对养老调查报告-范文模板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大学生对养老调查报告社会养服务老体系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是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要求,政府必须承担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社会责任,发挥主导作用,托起老有所养的幸福梦。

本文是小编精心编辑的,大学生对养老调查报告希望能帮助到你!大学生对养老调查报告篇一这个假期,我来到了XX市XX区敬老院,看望了那里的老人,给他们送去新春的祝福,还送上了营养品,并与他们亲切交谈。

通过与他们的谈话,我了解了老人们过去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也了解了他们现在的养老情况。

住在这所敬老院里的老人们大多在70岁以上,他们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被送到敬老院来(这与我以前在其他敬老院了解的情况也是一致的),如子女不在身边无人照顾;身边亲人大多已过世,孤身一人;一个人待在家里太孤单,想有人能够陪伴。

从她们的口中,我大致了解到过去老人们的生活状况。

建国初期,绝大多数年轻人都没有文化,但迫于生计,只能外出干些体力活或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如在织布厂工作,生产烟草等。

由于当时人们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即使是在城市,生活物资供给一样严重不足,大部分人最大的希望便是能吃饱穿暖。

因为条件有限,许多人不能去上学,只能利用空闲时间去夜校读书识字。

生活在乡下的人,为了能去学校读书,冬天里也穿着草鞋踩着冰雪去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外的地方求学。

路上饿了就吃从家里带的生红薯或其他干粮充饥,要是遇上荒年,就吃路边生长的野菜,生存条件极为艰苦。

现在这些老人们的孩子都长大了,都成家立业了,他们被子女送到敬老院来更多的也是一种迫于生计的选择。

在我所了解的老人中间,绝大多数人的子女都只在缴纳生活费时才来看望一下老人,顺便购买一些物品,见面交谈的时间也不会太长,真正关心老人生活起居细节的更是少之又少。

子女们普遍对父母们的生活情况关注较少,以为把老人送到敬老院就万事大吉了。

大学生对养老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养老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养老调查报告
调查显示,近年来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因此,有关养老的新闻和调查报告日益增多。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以了解大学生对养老调查报告的看法和态度。

首先,我们发现大部分大学生都对养老问题持积极态度。

有近80%的受访者认为,养老问题重要性不容忽视。

他们对于养老调查报告的信息也较为关注。

同时,他们也表示希望更多关注养老问题,积极为老年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其次,针对这份报告中的问题,大学生们也各抒己见。

较多人认为养老问题需要政府的关注和投入,其中约有60%的受访者表示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以解决养老问题。

也有人认为,社会上应该有更多的志愿者或组织参与到养老工作中,尽力提供老年人所需的帮助和陪伴。

还有人提出,应该加强老年人的健康体育运动,以保持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还有部分受访者认为自己无能为力无法解决养老问题,但是他们表示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老年人尽一份力。

他们表示会多向身边的老人伸出援手,帮忙购物、照顾生活等方面帮老人减轻负担。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对养老问题的态度很积极,认识到老年人是我们社会的宝贵财富,也看到了他们在解决养老问题方面的热情和努力。

这份调查报告可以为政府和一些关注养老问题的组织提供参考,也可提醒更多人关注养老问题,积极为之助力。

大学生养老观念调查报告

大学生养老观念调查报告

学号:089124128 姓名:朱 元 青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081班 组别:经济学院---- 大学生养老观念调查报告商业保险论文大学生养老观念调查报告人总是要老的,这是一种客观的不可逆转的趋势。

人老的直接后果就是获得生存条件的各种能力逐渐丧失,那么,曾经为这个社会做出过贡献的老人们在其获得生存的能力逐渐失去时,谁应该向老人伸出援助之手,为其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帮助呢?老年人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群体,他们的现在就是我们的未来,关心老年人就是关心我们自己。

随着社会老龄化,养老更是成为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

我们设计了本问卷,目的是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养老观念,并希望籍此提高大学生的养老意识,为健全社会养老体系提供参考。

一、调查目的掌握大学生对养老问题的了解和看法,了解养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方案解决。

二、调查对象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学生三、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

在学生下课期间发放问卷,等他们填好后当场收回。

共发出调查问卷3份。

四、调查时间2010年11月24日上午五、调查内容“大学生养老观念调查问卷”见附表六、调查结果对于“大学生后是否有必要了解关于养老的知识”,所有人都回答有必要;但就了解的目的大家意见不一;对于“在养老生活服务来源上,您家中的老人现以什么方式养老?”时,大多回答是:.居家养老,由家人照顾;对于“在养老居住方式上,您家中的老人现以什么方式养老?”,大多回答是:乡村田园养老;对于“那么您希望自己将来以什么方式养老?”,大多回答是乡村田园养老;对于“您是否愿意以后将年老的父母送入养老机构?”,大多回答是:看情况而定或不愿意;对于“您是否愿意在自己年老时入住养老机构?”,大多回答是:可以接受,但不情愿;对于“您是否有意愿成为志愿者为老人服务?”,大多回答是:愿为老人服务,但不一定成为志愿者;对于“福利院一位老人一天被不同的5批志愿者服务的现象您的看法”,大多回答是:走过场,形式化,部分学生或单位团体是为完成任务而服务老人的;对于“您认为以下关于养老体系的建议中,有必要的是”,大多回答是:提高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水平;七、调查体会通过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大家都觉得有必要了解养老知识;但通过后面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到大家都很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同时,对于养老机构,大家都表现的有些不信任。

大学实践报告养老服务中的青年参与

大学实践报告养老服务中的青年参与

大学实践报告养老服务中的青年参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青年群体的参与对于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模式以及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大学实践,我深入探究了养老服务中青年参与的现状、意义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养老服务中青年参与的现状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我发现目前青年在养老服务中的参与呈现出以下特点:1、志愿者服务是主要形式许多青年通过参加志愿者组织,定期到养老院为老人提供陪伴、文艺表演、生活照料等服务。

他们的热情和活力为养老院带来了生机和温暖。

2、专业服务人才逐渐增多一些高校相关专业的青年学生,在毕业实习或工作初期选择进入养老服务机构,运用所学知识为老人提供康复护理、心理咨询等专业服务。

3、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涌现部分青年利用互联网和科技手段,为养老服务注入新的元素。

例如,开发养老服务 APP,方便老人获取信息和服务;开展线上健康讲座和文化活动等。

然而,青年参与养老服务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参与人数相对较少与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数相比,参与养老服务的青年数量仍显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2、参与的持续性不够一些青年参与养老服务的时间较短,缺乏长期坚持的动力和机制。

3、服务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目前的服务主要集中在生活照料和娱乐活动方面,对于老人深层次的精神需求和个性化服务关注不够。

二、养老服务中青年参与的意义1、为老年人带来活力和关爱青年的陪伴和交流能够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2、提升养老服务质量青年具备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技术,能够为养老服务带来创新和改进,提高服务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

3、促进青年自身成长参与养老服务有助于培养青年的社会责任感、爱心和耐心,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推动社会和谐发展青年积极参与养老服务,能够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学生养老观念及其更新调查报告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行政管理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当代大学生养老观念及其更新”课题调查组一、前言养老关系民生更关联民心,养老问题更牵动着千家万户。

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的速度和程度超乎想象,这一现象必将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此外,独生子女家庭数目的增多,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健全,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是最基本最迫切的任务。

正因如此,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当今大学生的养老观念现状,帮助当代大学生提供一个客观的数据和结论分析,促进个人养老观念的理性化和多元化,为健全社会养老体系提供参考。

文献评述:《我国城市养老方式综述》指出,在传统的家庭养老形势中,老年人可以经常看到子女和家人并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同时,由于家庭成员了解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在生活的照顾上更全面、周到,满足了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享受晚年之乐的需求,而且在经济上也最理想。

——董沛,崔艳青,陈春会,杨兰兰,王小平;我国城市养老方式综述: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观点:家庭养老方式是目前传统的养老形势,能带给老人物质和情感上的照顾,但同时也给子女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

有可能造成一对夫妇赡养多个老人的现象,再加上日常生活的开销应酬,无疑给年轻人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

《我国城市养老方式文献综述》认为社区养老有以下五个优势:第一,满足老年人在熟知环境中接受服务的需求;第二,节约社会养老成本,使养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第三,弥补家庭照顾的不足,有利于解决家庭养老的后顾之忧;有利于缓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第五,易于使社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良好风气,推动社区的和谐建设。

——徐擎擎,赵婧:我国城市养老方式文献综述:法治与社会:2009(4)观点:社区养老固然有其特有的优势,但并不能成为主流的养老方式。

首先,当下我国的社区养老模式及其不健全,覆盖面低,人们的认同感不足,其发展仍需很长的一段过程。

我们小组认为可以采用以家庭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为辅的多元化养老形式。

《中国养老模式的多元化发展》认为:在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的形势下,应大力发展机构养老,但现阶段机构养老还存在资金不足、技术缺乏、管理不完善、人们的认可程度低等问题。

而且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已然进入老龄化社会,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社会保障、服务系统不可能很快接纳和解决几亿老人的生活服务、护理乃至赡养问题。

为此,解决家庭养老助老的职能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依靠社区。

——李世梅;中国养老模式的多元化发展;2007观点:我们小组所认同的观点。

《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家庭养老模式》一文认为:家庭养老的优越性是其它养老方式无法比拟的。

赡养老人,不仅需要经济物质的赡养,更重要的是要有生活照料和精神赡养,家庭是唯一能满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养老方式,因而家庭养老方式是我国现阶段最基本的养老方式。

——李淑霞: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家庭养老模式;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观点:我们认同家庭养老方式是我国现阶段最基本的养老方式,但不赞同只依靠其单一的形势,根据当今社会的具体问题分析,应转变这种单一的养老形势。

阎青春的《我国养老机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及解决建议》中指出: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机构的全面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压力,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却远远不能适应老龄化的需求,机构养老服务的总体供求之间呈现严重失衡的状态。

老年人对院舍需求大,要求高但是养老机构数量少,质量差,还有机构对老人的照料护理不够到位,不够专业,护理人员也严重短缺。

——阎青春;我国养老机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及解决建议;2007观点:养老机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养老的压力,但由于覆盖面低,设备不完善,服务水平有限,很难让更多的人选择其作为养老的方式,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大力发展高质量的养老机构。

《中国家庭养老研究》一书指出,从家庭养老的内部因素来看。

首先,家庭小型化核心趋势使子女家庭与老年人家庭分离,从而增加了子女照料老年人的难度,无法充分利用家庭养老中的子女资源;其次,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展开,改变了家庭的生育观念,使家庭的子女数量趋于减少。

根据子女数量等于养老资源的一般观念,子女数量减少意味着家庭能够提供的赡养和照料老人的资源相对减少;其三,价值观的变化导致不稳固的家庭养老关系。

从家庭养老的外部因素来看,政府对家庭养老方式支持力度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养老功能的充分发挥。

在政策上,缺乏鼓励家庭的专门性政策支持;在思想上,缺乏对政治思想与家庭伦理观念关系的宣传;在制度上,缺乏必要的相关制度规定,承担养老的家庭基本上依靠子女的良心、道德水平和对父母的感情,并不拥有更多的制度规范的实际利益;在社会上,缺乏最孝敬父母行为应有的舆论支持,养老不再成为评价人格品行的重要标准。

——姚远:中国家庭养老研究;2001 观点:作者论述的都是客官事实,基于此,一方面要加强子女赡养父母的观念,另一方面,社会又要减轻子女养老的负担,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发展与完善都要同是展开。

二、调查分析关于大学生养老观念及其更新问题,我们做出了调查问卷,并且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196份,下面我们对此次调查问卷的分析研究:(一)、对于养老观念的基本考察1、对于养老观念的基本认识(1)总的来说,多数学生对于养老观念的基本认识比较清楚。

89.66%的理工类学生认为了解关于养老方面的知识有所必要,其中有48.28%的理工科学生认为有必要了解是因为这是关注社会的表现,这占了将近一半的比例。

另外有24.14%的理工学生认为了解些关于养老的知识,可在家人选择养老时提供更好的建议。

在文史类的学生中有44.1%的学生认为他们关注养老问题是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

同时也有41%的学生认为他们关注养老可以为他们的家人以后养老提供意见。

选择个原因的比例都相当。

(2)对于绝大部分独生子女来说,都认为了解养老的知识都是有必要的,其中有34.43%认为了解这部分的知识可在家人选择养老方式时提供更好的建议,同时认为关注养老是关注社会的一种体现和可以为自己更好地安排日后的养老生活的人也分别占了27.87%和16.39%。

这足以证明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养老也是有一定的想法的。

家中是两个孩子的大学生中有48.48%的人认为关注养老是关注社会的一种体现,也有36.36%的大学生认为可在家人选择养老方式时提供更好的建议。

家中有三个或三个孩子以上的学生中有50.72%认为了解关于养老的知识是有必要,因为关注养老是关注社会的一种体现。

可在家人选择养老方式时提供更好的建议也是他们认为了解关于养老知识的一个重要原因,占了30.43%。

(3)调查问卷中家中没有老人38份;家中有1-2个老人112份;家中有3个及3个以上老人46份。

从调查结果来看,其中38位家中没有老人的同学中,有78.96%的同学都认为有必要了解关于养老的知识,其中有42.11%的同学认为关注养老是关注社会的一种体现,23.69%的同学认为了解关于养老的知识,可在家人选择养老方式时提供更好的建议。

家中有1-2两个老人的112位同学中,99.99%的同学都认为作为九零后有必要了解关于养老的知识,其中有48.21%的同学认为关注养老是关注社会的一种体现,38.39%的同学认为了解关于养老的知识,可在家人选择养老方式时提供更好的建议。

家中有3个及3个以上老人的46位同学中,82.61%的同学都认为作为九零后有必要了解关于养老的知识,其中有54.35%的同学认为关注养老是关注社会的一种体现,28.26%的同学认为了解关于养老的知识,可在家人选择养老方式时提供更好的建议。

(4)基本上,从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养老问题是有关注的,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了解养老知识是有必要的。

并且原因主要都集中于关注社会、为家人的养老提供意见参考。

2、对于目前养老知识是否了解(1)44.30%的理工科同学选择“一般”。

文史类的学生,超过50%的学生表示一般了解,而存在28.78%的学生表示不了解,甚至有5.76%的学生表示他们很不了解养老问题。

(2)独生子女中其中有50.82%的学生都是对有关养老方面的知识只有一般的了解,有44.26%的独生大学生都是担心自己未来的养老问题的,不过也有39.34%的表示不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

家中是两个孩子的受访者中有56.06%的人是对有关养老方面的知识只有一般的了解。

家中有三个或三个孩子以上的学生中对目前有关养老方面的知识多数大都是一般了解,甚至部分学生是不太了解。

(3)家中没有老人的同学中,有55.26%的同学是持一般了解态度,其中还有18.42%的同学不太了解。

家中有1-2个老人的学生有48.21%的同学都持一般了解态度,其中还有36.61%的同学不太了解。

家中有3个及3个以上老人的学生56.52%的都持一般了解态度,其中还有23.91%的同学不太了解。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我们的养老问题并不是非常清晰,存在有许多不知道的问题,他们缺乏这方面的知识。

总的来说,大学生虽然认为有必要了解有关养老的知识,但总体上他们了解的知识比较少。

3、在是否担心日后养老的问题上(1)理工类的学生里58.62%表示自己不担心日后的养老生活。

而文史类的学生里,42.74%的学生表示非常担心,而38.86%的学生觉得不担心,只是有17.39%的学生表示不清楚。

理工类和文史类的学生关于养老问题的态度是有很大不同的。

文史类的学生总体上关于养老问题都是比较关心和比较担心的,而理工科的学生则有超过半数的学生是不担心日后的养老生活。

(2)有44.26%的独生大学生都是担心自己未来的养老问题的,不过也有39.34%的大学生不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

家中有两个孩子的受访者有40.91%的人是不担心未来的养老问题的,这可能是因为在家中他们并不是独生子女,有人与他分担养老问题而做出的决定。

家中有三个或三个孩子以上的同学对未来的养老生活不担心的比例有52.17%。

综合大学生从独生到有几个兄弟姐妹的调查情况来看,兄弟姐妹越多,那么他们就越不担心未来的养老问题,认为有人可以为自己分担和承担一部分养老的责任。

(3)家中没有老人的同学中,有44.74%的同学表示对于今后的养老问题并不担心,21.05%的同学表示无所谓。

家中有1-2个老人的学生有42.86%的同学表示对于今后的养老问题担忧;46.43%的同学则表示无所谓。

家中有3个及3个以上老人的学生有30.43%的同学表示对于今后的养老问题担忧;39.13%的同学表示不担心;还有23.91%的同学则表示无所谓。

总的来说,家中有老人的学生会比家中没有老人的学生更担心有关今后的养老问题,目前家中对老人的赡养责任会对他们有一定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