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题库循环系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A类第四部分内科学(二)循环系统疾病4

第四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脏病 第⼀节⼼绞痛 1、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特点: A、脂质条纹病变 B、纤维斑块 C、斑块出⾎、坏死、溃疡、钙化和附壁⾎栓形成 D、受累动脉弹性减弱,易于破裂。
也可扩张形成动脉瘤 E、以上都是 2、下列哪种疾病病变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A、⼤动脉炎B、闭塞性周围动脉硬化C、BuErgEr病D、⾎栓性静脉炎 E、下肢深静脉⾎栓形成 3、关于主动脉粥样硬化,以下哪⼀项正确? A、⼤多数⽆特异性症状 B、动脉瘤最常发⽣在肾动脉开⼝下的腹主动脉处 C、也可形成动脉夹层分离 D、病变出现多在主动脉后壁 E、以上都是 4、下列哪种药物属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A、⾮诺贝特B、⾟伐他丁C、弹性酶D、不饱和脂肪酸E、烟酸 5、关于引起⼼绞痛的原因,以下正确的是:A、冠状动脉粥样硬化B、梅毒性主动脉炎C、主动脉瓣狭窄D、风湿性冠状动脉炎 E、以上都是 6、冠⼼病⼼绞痛与⼼肌梗死的疼痛,其主要鉴别为:A、疼痛部位不同B、疼痛性质不同C、疼痛持续时间和强度D、疼痛时伴⼤汗 E、没有明显不同 7、下列哪⼀项符合典型⼼绞痛表现? A、⼼前区压榨性疼痛,含硝酸⽢油5分钟后消失B、劳累后⼼尖部刺痛C、胸⾻后灼烧样疼痛D、沿肋间神经处压痛E、以上都是 8、⾃发性⼼绞痛包括:A、卧位型⼼绞痛B、变异型⼼绞痛C、中间综合征D、梗塞后⼼绞痛 E、以上都是 9、阿司匹林抗⾎⼩板聚集的作⽤机制:A、抑制txA2⽣成B、抑制⾎⼩板内CA2+活性C、抑制⾎⼩板ⅱB/ⅲA受体D、抗凝 E、以上都不是 10、对于变异型⼼绞痛,宜⾸选下列哪种药物治疗?A、β阻滞剂B、钙通道拮抗剂C、硝酸酯类D、潘⽣丁E、阿司匹林 11、哪种病变引起⼼绞痛的预后最差?A、左前降⽀病变B、右冠状动脉C、左冠状动脉主⼲D、左冠状动脉回旋⽀ E、⼆⽀病变 12、某患者于平卧时频发胸痛,⾎压160/95mmhg,⼼率111次/分,超声⼼动图检查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宜⾸选何药治疗: A,ACEi B、吲哚美⾟ C、硝苯地平 D、倍他乐克 E、⽑花甙丙 13、⼼绞痛发⽣的典型部位是:A、胸⾻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前区B、胸⾻体下段之后C、⼼尖区D、左肩、左臂内侧达⽆名指 E、横贯前胸 14、动脉粥样硬化最易累及下列哪种动脉?A、肢体各动脉B、肾动脉C、肠系膜动脉D、脾动脉E、冠状动脉和脑动脉 15、关于变异型⼼绞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休息或熟睡时发⽣B、发作时⼼电图有关导联的st段抬⾼C、为冠状动脉痉挛所致D、对钙拮抗剂有效 E、以上都是 16、患者近2个⽉来因体⼒活动诱发胸⾻后压榨性疼痛,并向左肩放射,停⽌活动后3-5分钟疼痛缓解,⽤硝酸⽢治疗效好,且每次发作疼痛性质、部位⽆改变,可诊断为:A、变异型⼼绞痛B、稳定型⼼绞痛C、不稳定型⼼绞痛D、中间综合征 E、急性⼼肌梗死 17、关于⼼绞痛的药物治疗,下列哪⼀项正确? A、停⽤钙拮抗剂可⽴即停药 B、β受体阻滞剂与硝酸⽢油合⽤,可以不减量 C、变异型⼼绞痛以钙通道阻滞剂疗效,如需停药,宜逐渐减量后停服 D、维拉帕⽶常和β阻滞剂合⽤ E、⼼绞痛伴有⽀⽓管哮喘,可使⽤β阻滞剂 18、硝酸⽢油治疗⼼绞痛的机理: A、扩张冠状动脉,减轻⼼脏的前后负荷和⼼肌氧耗B、减慢⼼率C、抑制⾎⼩板聚集D、降低⼼肌痛阈E、溶解⾎栓 19、患者⼥性,60岁,2年前出现劳⼒性胸⾻后疼痛,含硝酸⽢油5分钟内缓解。
内科学复习资料:第12章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

第12 章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一、A 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 、B 、C 、D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407. 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A. 年龄B. 脂质代谢异常C. 高血压D. 糖尿病408. 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先决条件是A. 动脉内膜解剖性损伤B. 动脉内膜功能性损伤C. 血液黏稠度增加D. 血流动力学改变409. 关千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防治措施,错误的是A. 控制体重指数于20-24B. 每日脂肪摄人量不超过总热卡的40%C. 每日胆固醇摄人量不超过200mgD. 不宜作剧烈体育活动410. 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积极预防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血栓栓塞,最常用的药物是A. 阿司匹林B. 氯咄格雷C. 辛伐他汀D. 吉非贝齐411. 男,68 岁,陈旧性心肌梗死5 年。
规律服用培啋普利、美托洛尔、阿司匹林治疗,无胸痛发作。
查体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TC5. Ommol/L, LDL-C2. 9mmol/L, TG5 . 9mmol/L , HDL-CO. 9mmol/L。
该患者目前首选的降脂药物为A. 依折麦布B. 阿托伐他汀C. 考来烯胺D. 非诺贝特412. 临床上作为估计心肌氧耗量的指标是A. 心率x 脉压B. 心率x 收缩压C. 心率x 舒张压D. 心率x 平均动脉压413. 男,55 岁。
近6 个月来反复发生活动时胸骨后闷痛,每于快步行走或负重时发生,每月约发作1 次,每次持续3 -5 分钟,休息后可自行缓解,该患者的心绞痛类型是A. 初发劳力型心绞痛B. 变异型心绞痛C. 稳定劳力型心绞痛D.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414. 男,54 岁。
发作性胸痛3 天,于劳累时发作,休息5 分钟可缓解,每天发作3 -4 次,最近2 小时内上述症状发作2 次,每次持续20 分钟。
该患者最恰当的处理措施是A. 门诊预约超声心动图检查B. 立即收住院行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C. 门诊预约动态心电图检查D. 立即收住院监测心电图和血肌钙蛋白415. 男,45 岁,1. 75m, 体重70kg, 每日吸烟20 支。
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知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知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知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导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
但是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考纲要求】1.危险因素。
2.缺血性心脏病的分类(ISFC/WHO)。
3.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的分级、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4.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处理措施。
5.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心电图和血清心肌酶学改变、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并发症。
6.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措施。
7.急性心肌梗死所致泵衰竭的Killp分级。
【考点纵览】1.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中,以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为重要。
2.缺血性心脏病包括冠状动脉器质性和功能性改变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3.冠脉血流不足,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而产生心绞痛,胸痛性质常为压迫性或紧缩性,持续时间3~5分钟,含硝酸甘油可缓解,心绞痛分为四级。
心电图是诊断心绞痛的常用方法,但其诊断要依靠病史及其他辅助检查,需与心神经官能症、急性心肌梗死等相鉴别。
4.不稳定型心绞痛是除稳定型、劳累型心绞痛以外的所有心绞痛,其处理包括硝酸醋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
5.急性心急梗死主要发病机制是动脉粥样斑块破溃,血栓形成或冠脉持续痉挛使之完全闭塞,最重要的症状是疼痛,还可出现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心衰和休克,体征多发心率增快奔马律及乳头肌功能不全;有Q波心肌梗死特征性改变是ST段抬高弓背向上,与T波融合形成单向曲线和病理性Q波;无 Q波心肌梗死是ST段普遍压低;心肌酶学中CK- MB和LDH1特异性最高;心肌梗死诊断三要素;疼痛、心电图和酶学改变,注意与心纹痛、急腹症、急性肺动脉栓塞和主动脉夹层瘤相鉴别;急性心梗并发乳头肌功能不全最常见,长期ST段不回落要注意并发室壁瘤。
内科学: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次要危险因素
肥胖 活动少 高热量和高脂饮食 家族史 性格急躁 同型半胱胺酸、胰岛素抵抗、纤维蛋白原
、病毒和衣原体感染
发病机制pathogenesis
脂 肪 浸 润 学 说 : LDL 和 VLDL 特 别 是 氧 化 修 饰 的 LDL,经损伤的内皮细胞或内皮细胞裂隙→中膜, 平滑肌细胞增殖、吞噬脂质→泡沫细胞,脂蛋白又 降解而释出各种脂质,刺激纤维组织增生,共同构 成粥样斑块
第二节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概述
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 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 引起的心脏病,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性心脏病( coronary heart disease ), 简称冠心病(CHD),亦称缺血性心脏 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
平滑肌细胞 和胶原增生
栓塞 出血
Modified from Pepine, CJ, Am J Card, 1998
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plaque)
外膜
内皮细胞
纤维帽
(平滑肌细胞和基质)
内膜平滑肌细胞
(修复型)
脂核
外膜
中层平滑肌细胞
(收缩型)
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外膜Βιβλιοθήκη 斑块破裂、血栓形成 并扩展进入管腔
第三节 稳定型心绞痛 (stable angina pectoris)
冠心病分型(Classification)
根据发病特点及治疗原则 慢 性 冠 脉 病 ( chronic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也称慢性心肌缺血综合
征( chronic ischemic syndrome , CIS):
2014年循环系统疾病-细目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考试试题

循环系统疾病-细目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考试试题
一、A1型题(本大题35小题.每题1.0分,共35.0分。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
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
第1题
心绞痛患者体检无异常,确诊应选择的检查是( )
A 普通心电图
B 心脏放射性核素检查
C 超声心动图
D 胸部CT
E 冠状动脉造影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决定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最主要因素为( )
A 年龄及病程
B 心肌细胞坏死的数量
C 高血脂及高血压
D 心律失常
E 心功能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对血压高、心率快的心肌梗死患者,可止痛且改善预后的药物是( )
A 硝苯地平
B 利多卡因
C 美托洛尔
D 硝酸甘油
E 阿司匹林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急性心肌梗死时心尖区出现粗糙收缩期杂音,应首先考虑为( )
A 急性心功能不全
B 急性心包炎
C 急性乳头肌功能不全
D 室壁瘤形成
E 室间隔穿孔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心绞痛发作时,首选的速效药物是( )
A 阿司匹林
B 心得安
C 硝酸甘油
D 硝酸异山梨酯
E 硝苯地平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6题
对冠心病有确诊意义的检查是( )
A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2023年内科护理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护理习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内科护理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护理习题及参考答案目录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护理习题及参考答案 (3)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护理习题及参考答案 (4)四、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护理习题及参考答案 (5)五、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护理习题及参考答案 (9)一、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护理习题及参考答案1.病人,男性.50岁。
因发作性胸痛就诊,人院后诊断为心绞痛。
发生心绞痛的主要病因是A.血脂过高B.心力衰竭C.冠脉管腔狭窄或痉挛D.胆固醇浓度过高E.心动过速2.心绞痛的常见部位是A.心前区B.胸骨体中上段之后C.剑突下D.左肩E.前胸部3.典型心绞痛的特点是A.持续15分钟左右B.发作性胸痛C.无明显诱因D.休息后不能缓解E.疼痛剧烈,难以忍受4.心绞痛发作的特点不包括A.心前区疼痛B.劳累后发生C.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D.疼痛呈压迫性、紧缩性E.持续30分钟以上5.关于心绞痛疼痛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阵发性前胸、胸骨后部疼痛B.劳累后或情绪激动时发作C.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D.持续时间长,像针刺刀扎样痛E.持续数分钟,为压榨性疼痛6.缓解心绞痛发作最有效作用最快的药物是)A.硝苯地平B.普萘洛尔C.阿司匹林D.硝酸甘油E.阿托品7.下列检查为目前冠心病临床诊断的金标准的是)A.动态心电图B.超声心动图C.CT冠状动脉成像D.冠状动脉造影E.放射性核素检查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护理习题及参考答案8.病人,男性,56岁。
主诉活动后心前区疼痛1个月余,病人平时活动后既出现心前区压迫样疼痛持续3~5分钟或可以缓解。
人院后治疗5天,医嘱继续服用硝苯地平。
该药物属于CA.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B.利尿剂C.钙通道阻滞剂D.β受体拮抗剂E.硝酸酯类9.适合于心绞痛病人的饮食是DA.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B.高热量低脂肪、高蛋白饮食C.低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D.低热量、适量蛋白低脂肪饮食E.低热量、适量蛋白高脂肪饮食10. 老年人在做健身操时突发心绞痛,立即含硝酸甘油2片(0. omg),1分钟后眼前发黑恶心、手心发凉。
内科学:第四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绞痛治疗: 二、缓解期治疗: 2、药物治疗 ②单硝酸异山梨酯20~40mgbid,消心痛5~10mgtid,也可用长效硝酸异山梨酯20mg bid。 ③钙通道阻滞剂: 异搏定20mgbid、恬尔心30mgtid、 拜心同30mgqd、洛活喜5mgqd、 ④曲美他嗪20~60mg tid,尼可地尔2mg tid
第三节 稳定型心绞痛
心绞痛治疗: 二、缓解期治疗: (2)预防心肌梗死,改善预后的药物 ①阿司匹林100mg qd。 ②氯吡格雷75 mg qd。 ③β-受体拮抗剂: ④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10~80mg qN、瑞舒伐他汀5~20mg qN、舒降之20~40mgqN. ⑤ACEI或ARB:洛丁新10~20mgqd,开搏通12.5~50mgbid,培哚普利4~8mgqd.
LDL
LDL
内皮细胞
管腔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泡沫细胞
内膜
氧化修饰 LDL
PDGF FGF M-CSF EF-1
细胞增殖、退化
MCP-1
穿越
VCAM-1 ICAM-1
粘附
SR-A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 进展性系统性疾病
冠心病分型
1979年WHO 1、无症状型冠心病 2、心绞痛型冠心病 3、心肌梗死型冠心病 4、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 5、猝死型冠心病
发病机制 在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基础上血小板聚集、并发血栓形成、冠脉痉挛收缩、微血管栓塞导致急性或亚急性心肌供氧的减少和缺血加重。 供氧减少性心肌缺血(ACS) NSTEMI常导致心肌坏死
一、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临床表现: 1、部位:多出现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范围约手掌大小, 边界欠清,可波及心前区、左肩或左臂内侧达小指, 也可放射至颈、咽或下腭部。 2、性质:常表现为压榨痛、紧缩感、窒息感、烧灼痛、 重物压胸感。程度更重 3、持续时间:胸痛逐渐加重,数分钟达高潮,大多历时 3~5分钟,不超过30分钟。持续时间更长 4、缓解方式:休息或舌下含用硝酸甘油只能暂时甚至不能完全缓解 5、诱因: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的诱因。诱发的阈值降低,出现静息或夜间心绞痛 6、有新的伴随症状
2020年内科主治医师(心血管内科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 章节题库(第6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

第6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A1/A2型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最常见于()。
A.前间壁心梗B.前侧壁心梗C.下壁心梗D.高侧壁心梗E.广泛前壁心梗【答案】C【解析】下壁由右冠状动脉供血,而窦房结动脉为右冠状动脉分支,故下壁心肌梗死常合并窦性心动过缓。
2.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累及哪一支冠状动脉?()A.左冠状动脉主干B.左冠状动脉回旋支C.左冠状动脉前降支D.右冠状动脉心房支E.右冠状动脉后降支【答案】C3.确诊冠心病最有价值的检查()。
A.X线检查左室增大B.心电图ST段压低T波倒置C.运动试验阳性D.选择性冠脉造影或血管内超声E.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后壁运动减弱【答案】D【解析】冠状动脉造影可发现各支动脉狭窄病变的部位并估计程度,是诊断冠心病最佳的方法。
4.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最重要的措施是()。
A.溶栓治疗B.抗凝、抗血小板聚集C.静脉泵入硝酸甘油D.止痛E.抗心力衰竭治疗【答案】B【解析】不稳定型心绞痛为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其药物治疗包括:①抗心肌缺血药物:减少心肌耗氧量(减慢心率、降低血压或减弱左心室收缩力)或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绞痛发作(硝酸酯类、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
②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昔单抗)。
③抗凝治疗(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④调脂治疗。
⑤ACEI或ARB。
其中,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治疗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最重要的治疗。
5.下列心脏病不能触及震颤的是()。
A.冠心病B.主动脉瓣狭窄C.二尖瓣狭窄D.肺动脉瓣狭窄E.急性心肌梗死室间隔穿孔【答案】A【解析】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底部、胸骨柄切迹、颈动脉可触及收缩期震颤;二尖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急性心肌梗死室间隔穿孔均触及震颤。
6.心绞痛发作时下列哪项心电图改变不会出现()。
A.ST段降低≥0.05mVB.T波平坦,双相或倒置C.QRS波群时限≥0.12sD.ST段降低,T波倒置E.ST段抬高【答案】C【解析】心绞痛心电图最常见异常为ST-T改变,包括ST段压低(水平型或下斜型),T波低平或倒置;但ST段改变往往比T波改变更具有特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学题库循环系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单选题
1. 冠心病典型心绞痛的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
()
A.30秒B.1分钟C.3分钟D.15分钟E.30分钟
(标答: D)
2. 属于典型心绞痛的特点是:
()
A.通常无诱因B.部位多为右中上腹
C.疼痛性质为针刺样痛D.持续20-30分钟多可缓解
E.去除诱因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标答: E)
3.初发型心绞痛是指初次发生劳累性心绞痛时间未到:
()
A.一周B.两周C.三周D.一月E.两月
(标答: D)
4. 治疗变异型心绞痛宜选择的药物是:
()A.硝酸酯制剂
B.β受体阻滞剂
C.钙拮抗剂D.强心甙E.镇静剂
(标答: C)
5. 男,65岁,有高血压及糖尿病史十余年,近数月来劳累后发生心前区闷痛,每次持续1-3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发作前后心电图有动态改变,对该患者冠心病有确诊意义的检查是:
()A.运动平板试验
B.超声心动图
C.胸片D.冠状动脉造影
E.胸部CT
(标答: D)
6. 冠心病患者,男,70岁,曾有稳定型心绞痛,现已数月无心绞痛发作,近三周来,患者心绞痛再次发作,频率、程度、时限、诱因和既往相同,发作时心电图:V3-6导联ST 水平型压低1mm,T波倒置,发作后恢复正常,心肌酶测定在正常范围内,其诊断是:()A.急性心内膜下梗死
B.初发型心绞痛
C.稳定型心绞痛D.恶化型心绞痛
E.变异型心绞痛
(标答: B)
7.患者,男性,68岁,心绞痛反复发作,发作往往在凌晨休息时,硝酸甘油及吸氧难以缓解,心电图监测可见疼痛发作时V2ST段抬高3mm,对应导联压低,其诊断是:()
A.变异型心绞痛B.卧位型心绞痛
C.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D.恶化型心绞痛
E.初发型心绞痛
(标答: A)
8. 冠心病患者,男,70岁,既往行走500米常有心绞痛发作,持续5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近三月来,患者步行100米就出现胸骨后压榨样痛,疼痛明显加重,持续十余分钟才可缓解,发作时心电图:V3-6导联ST水平型压低1mm,T波倒置,发作后恢复正常,心肌酶测定在正常范围内,其诊断是:()
A.急性心内膜下梗死B.初发型
心绞痛
C.稳定型心绞痛D.变异型心绞痛
E.恶化型心绞痛
(标答: E)
9. 女性,52岁,绝经半年,近两月来劳累后常出现左乳下隐痛,多需持续半日,有时户外步行数十分钟可缓解疼痛,发作时心电图无改变,运动平板试验阴性,同时伴心悸、乏力、失眠,最可能的诊断是:
()A.心绞痛
B.肋间神经痛
C.心脏神经症D.心内膜下心梗
E.急性心包炎
(标答:C)
10. 不属于急性心梗后常见心律失常的是:
()A.频发室早
B.心室颤动
C.心房颤动D.房室传导阻滞
E.束支传导阻滞
(标答:C)
11. 不属于急性心包炎的特征是:
()
A.心电图示除AVR外导联异常Q波
B.心电图示除AVR外导联ST段弓背向下抬高
C.心电图示除AVR外导联T波倒置
D.疼痛与发热同时出现
E.前倾坐位胸痛加重
(标答:A)
12. 符合急性心梗一般治疗要求的是:
()
A.至少绝对卧床1月以上
B.宜高脂、高蛋白饮食补充能量
C.保持大便通畅,便秘应予缓泻剂
D.〉5L/min高流量间断吸氧
E.禁用吗啡等止痛剂
(标答:C)
13. 患者,男性,58岁,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入院,当时心脏听诊未发现杂音,次日出现胸闷气促症状,体检:心率:100次/分,心尖区闻及粗糙的收缩期杂音及收缩中晚期喀喇音,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
()A.心脏破裂
B.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C.夹层动脉分离D.右心衰竭
E.乳头肌功能失调
(标答:E)
14 .患者,女,75岁,因急性下壁心梗入院,次日患者出现颈静脉怒张,下肢浮肿,肝脏肿大,胸骨右缘闻及第三心音,心律齐,心率:100次/分,肺部未及罗音,血压:95/50(既往高血压病史),胸片:肺野清晰。
无肺原性疾病、风心及肝病史,上述体征提示的诊断是:
()
A.合并侧壁心肌梗死B.合并广泛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C.右心室心肌梗死D.合并室间隔穿孔
E.乳头肌功能失调
(标答:C)
15. 患者,男性,67岁,急性下壁心梗入院,入院时出现气促,呼吸困难,大汗,口唇及指端发绀,咳粉红色泡沫痰,两肺有湿罗音,心率:120次/分,有舒张期奔马律,心尖部及SM1-2/6级,最可能的诊断为:
()
A.肺部感染B.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C.急性乳头肌断裂D.急性左心衰肺水肿
E.心脏破裂
(标答:D)
16. 男性,68岁,既往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史,今晚突发剧烈胸痛6小时入院,自行含服硝酸甘油无效,作心电图示:V1-V3病理性Q波及ST段上抬,心肌酶动态升高,其诊断是:
()A.急性前间隔心梗
B.急性局限前壁心梗
C.急性前侧壁心梗D.急性广泛前壁心梗
E.急性下壁心梗
(标答:A)
17. 冠心病患者,男性,68岁,入院前4小时出现胸痛剧烈,持续至今,自行含服硝酸甘油无明显效果,心电图示:V1-3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CK-MB:80U/L,值班医师予其尿激酶处理,应用尿激酶的目的在于:
()A.调节离子代谢
B.营养心肌
C.溶解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D.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
E.改善心肌微循环
(标答:D)
18. 患者,男性,67岁,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入院,入院时出现气促,呼吸困难,大汗,口唇及指端发绀,咳粉红色泡沫痰,两肺有湿罗音,心率:120次/分,有舒张期奔马律,心尖部及SM1-2/6级,此时患者可用的药物是:
()
A.米力农B.普奈洛尔
C.维拉帕米D.洋地黄E.吗啡
(标答:E)
19. 患者,女,63岁,急性下壁和后壁心肌梗死入院,当天晚上突然意识丧失,抽搐,心电监护示:窦性停搏和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此时宜首先考虑选择以下哪项措施:()
A.扩血管药物B.异丙肾上腺素
C.安装临时起搏器D.阿托品E.抗凝治疗
(标答:)
多选
1.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可引起梗死的部位包括
()
A.左室前壁B.左室膈面
C.前间隔D.右心室E.心尖部
(标答:ACE)
2 .冠脉再通的间接指标包括:
()
A.心电图抬高的ST段2小时内回降〉50%
B.两小时内T波由倒置转为直立
C.两小时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D.胸痛2小时内基本消失
E.2小时内血清LDH酶峰值提前出现
(标答:ACD)
填空题
1.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肌的治疗有、
;目前有循证医学证据能减少梗死扩
大的药物有。
(标答:溶栓疗法、PTCA和支架置入术、美托洛尔)
名词解释
1. 急性冠脉综合征
(是一组综合病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提示不稳定冠脉粥样斑块活动,引起冠脉不完全或完全性阻塞。
)
简答题
1. 简述典型心绞痛的特点
(1). 诱因: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食、寒冷、心动过速等可诱发
(2).部位: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后方,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咽、颈及下颌部。
(3). 性质:常为压迫、憋闷、紧缩感
(4). 持续时间:一般为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
(5). 缓解方式:去除诱因或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
2. 简述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1).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吸氧,可予镇静剂
(2). 缓解疼痛:硝酸酯类或β受体阻滞剂
(3). 抗血栓: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4). 抗血小板凝集:阿司匹林
(5). 其他: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
)
病例分析
1. 患者男性,60岁,既往5年中反复发作心前区闷痛,步行500米左右即可发作,持续5分钟,休息即可缓解。
近日来因工作劳累胸痛发作频繁,伴大汗,晨起感胸骨后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大汗,服硝酸甘油后不能缓解,在当地卫生院12导心电图显示:Ⅱ、Ⅲ、aVF导联弓背向上抬高。
2小时后来医院急诊。
1.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 当前的治疗措施是什么?
(1.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冠心病、急性下壁心梗
2.当前的治疗措施是什么?
休息护理: 吸氧、监护
解除疼痛:吗啡、硝酸酯制剂
再灌注心肌:溶栓/PTCA 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