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上册)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一上册《化学》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人教版初一上册《化学》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是纯净物?()A. 水和酒精B. 空气C. 矿泉水D. 盐水2. 下列哪种物质是化合物?()A. 金B. 氧气C. 氯化钠D. 氢气3. 下列哪种物质是单质?()A. 二氧化碳B. 硫磺C. 碳酸D. 硫酸4. 下列哪种物质是混合物?()A. 水银B. 氧气C. 空气D. 硫磺5. 下列哪种物质是酸?()A. 盐酸B. 氢氧化钠C. 氢氧化钾D. 碳酸钾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氧气是一种单质。

()2. 氯化钠是一种化合物。

()3. 空气是一种纯净物。

()4. 盐酸是一种酸。

()5. 碳酸钾是一种盐。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的化学式是______。

2. 氧气的化学式是______。

3. 氯化钠的化学式是______。

4. 盐酸的化学式是______。

5. 碳酸钾的化学式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

2. 请简述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3. 请简述酸和碱的区别。

4. 请简述氧化反应的定义。

5. 请简述还原反应的定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水(H2O)。

2. 请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氧气(O2)。

3. 请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氯化钠(NaCl)。

4. 请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盐酸(HCl)。

5. 请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碳酸钾(K2CO3)。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下列物质的组成:水(H2O)。

2. 分析下列物质的组成:氧气(O2)。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根据下列化学方程式,进行实验操作:2H2 + O2 → 2H2O。

2. 请根据下列化学方程式,进行实验操作: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用于验证水的分解反应。

2024-2025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初一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初一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初一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B.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 超声波碎石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答案:B2.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 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D.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答案:C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 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D. 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答案:D4.下列有关质量、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一定比铝大B. 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余酒精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C. 密封在钢瓶中的氧气,质量不变,密度变小D. 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质量不变,密度变小答案:C5.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 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一定竖直向下运动C.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 物体运动速度突然减小,一定失去了力的作用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4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C. “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答案:C解析:A选项错误,因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体不振动就不能发出声音;B选项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C选项正确,“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选项错误,“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因为不同人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数?A. -3B. 0C. 5D. -1答案:C2. 以下哪个表达式的结果为负数?A. 2 + 3B. -2 - 3C. 2 × 3D. -2 × 3答案:B3. 哪个分数等于1/2?A. 2/4B. 3/6C. 4/8D. 5/10答案:A4. 如果a = 5,b = 3,那么a + b的值是多少?A. 2B. 8C. 10D. 15答案:B5. 哪个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A. 圆形B. 正方形C. 等边三角形D. 不规则四边形答案:D6. 下列哪个选项是质数?A. 4B. 6C. 7D. 8答案:C7.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5,这个数是多少?A. 5B. -5C. 0D. 10答案:A8.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这个数可能是?A. 5B. -5C. 5或-5D. 0答案:C9. 哪个选项表示的是不等式?A. 3 + 4 = 7B. 2 × 5 = 10C. 9 > 3D. 6 = 6答案:C10.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比例?A. 2:3 = 4:6B. 3:4 = 6:8C. 5:7 = 10:14D. 1:2 = 3:6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一个数的平方是16,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4或-412. 如果一个数除以3余1,这个数可能是______。

答案:413. 一个数的立方是-8,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214. 一个数的倒数是1/3,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315.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这个数是非负数,包括______。

答案:0和正数16.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4,那么第三边的长度应该在______范围内。

答案:1和7之间17.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2,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418. 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

人教版初一上册《英语》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人教版初一上册《英语》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family"?A. A group of people who are related to each otherB. A group of friendsC. A group of animalsD. A group of plants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 correct sentence?A. I am a student.B. I am a student, aren't I?C. I am a student, am I?D. I am a student, am not I?3. What is the correct way to ask for permission?A. Can I go to the bathroom?B. Can you go to the bathroom?C. Can we go to the bathroom?D. Can they go to the bathroom?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 question word?A. HowB. WhyC. WhatD. All of the above5. What is the past tense of the verb "eat"?A. EatenB. AteC. EatsD. Eating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The word "teacher" is a noun. ( )2. The word "book" is a plural noun. ( )3. The word "go" is a verb. ( )4. The word "she" is a pronoun. ( )5. The word "blue" is an adjective. (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I have two _______ (sister).2. My _______ (father) is a doctor.3. _______ (She) is a teacher.4. The cat is _______ (sleep).5. I like to _______ (play) football.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What is your favorite subject in school? Why?2. What do you do in your free time?3. Describe your best friend.4. What is your favorite food? Why?5. What is your favorite holiday? Why?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Write a sentence using the word "school".2. Write a question using the word "where".3. Write a sentence using the word "like".4. Write a sentence using the word "can".5. Write a sentence using the word "do".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Analyze the sentence "I am a student." and explain the parts of speech of each word.2. Analyze the sentence "She is a teacher." and explain the parts of speech of each word.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Draw a picture of your family and label each member.2. Write a short story about your favorite day.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 Design a poster to promote a school event.2. Create a new character for a story and describe their personality.3. Draw a map of your city and label important landmarks.5. Write a recipe for your favorite dish.九、概念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1. Explain the concept of photosynthesis.2. Define the term "ecosystem".3. Describe the process of DNA replication.4. Explain the water cycle.5. Define the term "climate change".十、思考题(每题2分,共10分)1. What is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in society?3. What are the benefits of exercise?4. How can we promote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in schools?十一、社会扩展题(每题3分,共15分)1. Research a current event and write a summary of its impact on society.2. Analyze a social issue and propose a solution.3.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exchange.4.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a government policy.5. Explore the role of social media in modern society.一、选择题答案:1. A2. A3. A4. D5. B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部编版)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质量测试试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部编版)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质量测试试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部编版)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质量测试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 下列关于商朝的说法,正确的是:A.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B. 商朝的都城是长安C. 商朝以青铜器闻名于世D. 商朝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度答案:C解析: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以青铜文化闻名于世,都城为殷(今河南安阳)。

A项错误,因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朝;B项错误,长安是西汉、唐朝的都城;D项错误,商朝实行的是奴隶制度,封建制度始于战国时期。

2. 下列哪项不属于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A. 实行郡县制B. 焚书坑儒C. 统一度量衡D. 实行分封制答案:D解析: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等。

D项“实行分封制”是周朝的政治制度,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代之以郡县制。

3. 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B.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今西安)C. 丝绸之路只通过陆路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D. 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答案:C解析: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起点是长安(今西安),其开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C项错误,因为丝绸之路不仅通过陆路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还通过海路(即海上丝绸之路)进行。

4. 下列哪项不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 推行“推恩令”B. 设立“中朝”削弱相权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实行科举制度答案:D解析: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推行“推恩令”、设立“中朝”削弱相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

D项“实行科举制度”是隋朝开始实行的制度,不是汉武帝的措施。

5. 下列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这一时期出现了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B. 佛教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国C. 江南地区得到了进一步开发D. 士族制度在这一时期衰落答案:B解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江南地区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士族制度在这一时期逐渐衰落。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21B. 23C. 27D. 302. 下列哪个是等边三角形的特点?A. 有两个角相等B. 有三条边相等C. 有一个角是直角D. 所有角都小于90度3. 下列哪个是负数?A. 5B. 0C. 3D. 84. 下列哪个是最小的合数?A. 4B. 6C. 8D. 95. 下列哪个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A. 对角线互相垂直B. 对角线互相平分C. 对边平行且相等D. 所有角都是直角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0是最小的自然数。

()2.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3. 1是质数。

()4.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 两个负数相乘的结果是正数。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最大的两位数是______。

2. 3的平方是______。

3. 1千米等于______米。

4. 等边三角形的每个角都是______度。

5. 5的立方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解释什么是质数。

2. 简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3. 解释负数和正数的区别。

4. 什么是等腰三角形?5. 解释乘法的分配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2. 一个数加上它的5倍等于30,求这个数。

3.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18厘米,求它的边长。

4. 一个数减去7等于10,求这个数。

5. 一个数的平方是64,求这个数。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小明有5个苹果,他吃掉了2个,然后又得到了3个,现在小明有多少个苹果?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如果长方形的长增加5厘米,宽减少2厘米,求新长方形的面积。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画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并标出它的三个角。

2. 画出一个长方形,并标出它的长和宽。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与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

2024年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是在唐朝时期发明的?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2. 秦朝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哪项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均田制D. 寓兵于农3.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哪项政策?A. 推恩令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九品中正制D. 均田制4.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被称为“贞观之治”?A. 唐高祖B. 唐太宗C. 唐高宗D. 唐玄宗5. 宋朝时期,哪位科学家编写了《天工开物》?A. 沈括B. 毕昇C. 宋应星D. 李时中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这是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分封制,以加强中央集权。

()3. 汉武帝时期,实行了推恩令,使得诸侯国的权力逐渐削弱。

()4. 唐朝时期,唐太宗实行了“贞观之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5. 宋朝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对文化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这是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______制度,以加强中央集权。

3. 汉武帝时期,实行了______政策,使得诸侯国的权力逐渐削弱。

4. 唐朝时期,唐太宗实行了“______之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5. 宋朝时期,______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对文化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的原因。

2. 请简述秦朝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

3. 请简述汉武帝时期推恩令的具体内容及其影响。

4. 请简述唐朝时期“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

5. 请简述宋朝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的原因及其影响。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喧嚣(xiāo)B. 拥戴(dài)C. 摩挲(mā)D. 颠簸(bō)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恣意B. 炽热C. 颠簸D. 纤细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我要去图书馆借书。

”他说。

B. “我要去图书馆借书”,他说。

C. “我要去图书馆借书。

”,他说。

D. “我要去图书馆借书”,他说。

4. 下列词语中,与“骄傲”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 骄纵B. 骄傲C. 骄傲D. 骄傲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学校有很多学生。

B. 我们学校的学生很多。

C. 我们学校的学生多。

D. 我们学校的学生,很多。

6. 下列词语中,表示“形容人”的一项是()。

A. 风度翩翩B. 落落大方C. 倾国倾城D. 风华正茂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他的眼睛很明亮。

C. 他的眼睛像灯一样亮。

D. 他的眼睛像太阳一样亮。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风儿轻轻地吹过。

B. 风儿轻轻地吹。

C. 风轻轻地吹过。

D. 风轻轻地吹。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书,喜欢画画,喜欢唱歌。

B. 他喜欢看书,画画,唱歌。

C. 他喜欢看书,画画,唱歌。

D. 他喜欢看书,画画,唱歌。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他的眼睛很明亮。

C. 他的眼睛像灯一样亮。

D. 他的眼睛像太阳一样亮。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朝霞”的“霞”字笔画数是__________。

2. “朝霞”的部首是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初中一年级〔初一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上册)[1]〕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0分)评卷人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抛下(pōu)豌豆(wān)凝视(níng)枯竭(hé)B、屏息(píng)卖弄(lòng)玷污(diàn)头晕目眩(xu àn)C、洗耳恭听(gōng)澄清(chéng)应和(hè)雏形(ch ú)D、贮蓄(zhù)刹那间(shà)忍俊不禁(jīn)栖息(x ī)2.下列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 行影不离昂然挺立爱慕虚荣头晕目眩B. 无可奈何极力挣扎独具慧眼忘乎其形C. 宽洪大量走投无路一模一样廋骨嶙峋D. 秋风潇瑟哄堂大笑思前想后盘虬卧龙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2分)①我决定___________ 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②月亮出来了,冷冷地,我不禁打了个__________ 。

③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_________ 地铺着。

A.委屈寒颤随意 B.委曲冷颤随便C.委屈寒颤随便 D.委曲冷颤随意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尽管遭遇厄运是坏事,因为可以锻炼人的意志。

B、今天班干部都来参加劳动了,只有文艺委员请假了。

C、她的家乡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

D、只有不向命运低头的人,才是最勇敢的人。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B、刚满十二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

C、就是下点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D、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

6、填空。

(10分)(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_______________,终为土灰。

(曹操《龟虽寿》)(2)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过故人庄》)(3)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4)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学习他人好的方面,又要善于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我们常常要引用《论语》中孔子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观沧海》中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7)时光交替,匆匆不待,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春意,正如《次北固山下》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2分)(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12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___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____。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_____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______着。

1、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2分))(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2、文中的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是()(2分)A.混脑罩静默B.夹恼盖沉默C.混恼笼静默D.混恼飘静默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句话描绘出怎样的画面?下面哪句诗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2分)A、春风又绿江南岸B、浅草才能没马蹄C、草色遥看近却无D、风吹草低见牛羊4、对“树叶儿……戴着笠”几句描写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先动景后静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

B、先静景后动景;先远景后近景;先绘物后写人。

C、先静景后动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

D、先动景后静景;先远景后近景;先写人后绘物。

5、第二段写春花的顺序是什么,写出了春花的什么特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6、“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一句中“仿佛”的作用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每小题2分,共10分)《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下列各项中”而”字解释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A、择其善者而从之B、温故而知新C、学而不思则罔D、援弓缴而射之2、选出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B、与朋友交而不信:相信C、思而不学则殆:有害D、不舍昼夜:舍弃3、选出译句不正确的一项(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B、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C、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

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很高兴吗?4、含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传不习乎B、不亦说乎C、温故而知新D、人不知而不愠5、不是谈论学习态度的一句是()A、学而时习之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人不知而不愠D、温故而知新(三)课外阅读(10分)家书延叔喝完第一杯酒,雪花就柳絮般飘落下来。

菊麻雀似的蹦进门,喊道:“哥来信了。

”延叔接过信又递给菊:“快拆开念念。

”菊娘一脸惊喜地从灶间跑出,坐到靠墙的矮凳上,认真地仰起头。

菊小心地拆开信,抽出薄薄的一张纸。

“我一切都好,只是钱不够用。

春节咯上挤,不回家过年了。

”菊一字一顿地念出,脸上的喜悦一点点地消失。

延叔有些不高兴,完了?菊淡淡道,完了。

延叔长长地“嗯”了一声,倒满一盅酒,咕咚喝下。

菊娘一看延叔脸色不对劲儿,忙打起圆场:“收到信就好。

伢子在大学念书很忙,没工夫写许多话。

”菊问:“回不回信?”菊娘斜瞟一眼:“当然回。

把家里事告诉哥,让他安心念书。

”菊趴到桌子上,从书包里翻出两张草稿纸,红通通的小手一把撰住笔杆裂开的圆珠笔。

延叔叹了一口气说:“告诉你哥,信已收到,钱过几天凑好寄去。

叫他放心。

”说完回过头去,“我没什么说了。

”菊娘心领神会,双手拢到围裙下,脸上漾出笑容:“我说两句。

对哥说家里的事都好。

秋后老母猪生下9只崽。

今年价好,涨到7块,有卖头儿。

卖猪崽的钱还清了去年的债。

延叔把酒沥下,不够一盅,只好慢慢喝,边咂嘴边说:“菊,把你的学习情况给你哥说说。

”菊咬起下唇,写道:“上次期中考试我第一名,得了一张奖状和一枝钢笔。

娘还蒸了鸡蛋给我吃。

那枝笔很漂亮,我舍不得用,收在枕头底下……大学里也发奖状吗?你也要好好学习,争取得到奖状,让全家都高兴高兴。

”菊写好抬起头。

延叔收回盯着菊飞快移动的小手的目光,倒放起酒盅。

菊娘就站起去灶间盛饭。

延叔又想起来什么,叫菊接着写:“前两天,上面分来救灾衣服。

队长说你有出息,特地分给我家一件半新的呢子大衣,让你回家过年穿。

腊狗说样式还挺流行,城里都作兴。

你不回家我就托人寄去。

”菊娘端出饭,也突然想起什么,叫菊再加上几句:“娘初一到后山庙里替你求了签,签上说你有小灾损,要切切注意。

”菊嚷嚷起来:“没纸写了。

”延叔见写了密密麻麻的三大张,说:“就不写了。

”菊娘便说:“对。

你哥不信这些。

再说,写多了他没时间看,他的信就那么短。

”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

拿起那薄薄的一张纸,延叔瞪着眼前没了热气的几碟菜,硬邦郑地甩出一句:“重写一封。

”正在有滋有味嚼饭锅巴的菊愕然睁大眼睛,随即就按延叔的话庄重地写好第二封信:"信收到。

钱就寄"。

1. 从经济状况来看,你觉得延叔家是一个怎样的家庭,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2.菊的哥哥是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你能依据文本分析他表现出的性格特点吗?(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3.“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

”哽在他心里的是什么东西?(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4.最初的家书密密麻麻写了三大张,说了许多事,这反映了延叔一家三口怎样的情感?最后延叔又让菊将家书改成短短的六个字,这又是为什么?试做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