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中考历史试题汇编:中国古代史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汉武帝与秦始皇的比较:
项目
秦始皇
汉武帝
统治 皇帝之下设丞相、太
措施 政治 尉、御史大夫;推行郡 实施“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
的不 县制
同点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 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民族 以战为主:修长城抵御 有战有和:派卫青、霍去病北击
关系 匈奴、南征百越
匈奴;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行全国
交流与发展
统一货币,以秦国的
改变了币制混乱的状况,
圆圆形形方方孔孔半两半钱两作钱为标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
巩固
经济 准货币(教材最新表述:
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统一货币),在全国流
措施
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一的
通;统一度度量量衡衡制度
措施
统 一 车 辆 和 道 路 的 宽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
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 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阶段特征】 中国
秦汉时期是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1)政治: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得到巩固(皇帝制度、郡县制、 三公九卿制、刺史制度等) (2)经济: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 发展 (3)思想文化:秦朝“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控制;西汉汉武帝时, 儒家思想成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已经懂得用针刺、按摩、汤药等 扁鹊 多种方法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
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黄帝 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医 内经》 学的早期成就,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作者 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司司马马迁迁 历史

2025年中考历史5年真题汇编复习专题01 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选择题汇编)(学生)

2025年中考历史5年真题汇编复习专题01 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选择题汇编)(学生)

2025年中考历史5年真题汇编复习专题01 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选择题汇编)考点01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1.(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据考古发现,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山西陶寺公共墓地中,大型墓的随葬品可达一二百件,并有整猪骨架;中型墓的随葬品有几件至一二十件不等,常有猪下颌骨;小型墓大多没有随葬品。

这表明当时()A.贫富分化现象已经出现B.农业生产技术较先进C.长江流域出现早期国家D.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2.(2024·广东·中考真题)下表是广东、浙江两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相关图片。

据此推知,当时()遗址玉钺玉琮龙首玉环石峡遗址良渚遗址A.青铜冶炼技术成熟B.南北经济差异明显C.农业生产工具先进D.两地存在文化交流3.(2023·广东广州·中考真题)有学者认为,尧舜禹和“尧舜禹时代”是两个既有联系又不相同的概念。

尧舜禹或许不一定可以一一据实,但以尧舜禹为代表的这个“时代”是肯定存在的,因为在考古学上,明显就存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一般称之为“龙山时代”,甚至还存在更早一些的“仰韶时代”。

这说明()A.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从商朝开始B.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C.历史传说具有一定的考古学意义D.世袭制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4.(2023·广东·中考真题)距今约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部分墓葬中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同时期的良渚文化遗址权贵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钺、漆器、象牙器等。

这说明,当时()A.原始农业形成B.社会分化出现C.禅让制度盛行D.中央集权确立5.(2022·广东深圳·中考真题)“一粒深埋在遗址里的稻米,几块掺杂了碧糠碎谷的陶片,代表了古人向土地探寻食物的智慧,也记录了一场作物生产的革命。

”这场“作物生产的革命”指的是()碳化稻粒A.家畜饲养的出现B.原始农业的产生C.定居生活的开始D.渔猎生产的发展6.(2022·广东广州·中考真题)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磁县发掘出一处距今八九千年的遗址,发现了上百个储存粮的粮窖。

【全国通用】2020版中考历史专项练习:中国古代史之武王伐纣

【全国通用】2020版中考历史专项练习:中国古代史之武王伐纣

中国古代史之武王伐纣1.商朝灭亡后,武王建立新的王朝。

定都在镐,又称镐京。

历史上叫做()A. 西周B. .东周C. .春秋D. .战国2.在大型动画片《哪吒》中,有这样的情景,哪吒帮助姬发一起去讨伐暴君。

姬发就是()A. 商汤B. 周文王C. 周武王D. 周幽王3.昏君亡国,明君兴政。

参照这一标准,下列四人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一位是()A. 夏桀B. 周武王C. 周幽王D. 商纣王4.下列对夏商西周的社会生活叙述不正确的是()A. 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的第一位统治者分别是启、汤、武王、平王B. 夏朝筑有城堡宫殿,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行政机构,所以它被看作是我国第一个国家C. 商朝的地域和影响远远超过夏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D. 西周的全国土地归周王所有,各级贵族和平民从周王那里分到土地,只有使用权,不能转让和买卖5.为西周的建立奠定基础的关键战役是()A. 阪泉之战B. 打败有扈氏C. 逐鹿之战D. 牧野之战6.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夏商周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中华文明的起源B.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 统一国家的建立D. 政权分裂和民族融合7.我国奴隶制王朝更替的先后顺序是()A. 夏朝、西周、商朝B. 西周、商朝、夏朝C. 商朝、夏朝、西周D. 夏朝、商朝、西周8.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清心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A. 夏朝建立B. 春秋开始C. 西周建立D. 商朝建立9.陕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铸有“武王伐纣”的铭文。

由此可以判断,它最有可能铸造于下列哪一时期()A. 黄帝时期B. 夏朝C. 商朝D. 西周10.701班的王博学是一名历史爱好者,特别喜欢看历史故事,也善于思考,这不,他现在正在思考西周建立的时间用公元、世纪、年代怎么表达,以下正确的是()A. 公元10世纪50年代B. 公元前10世纪40年代C. 公元前11世纪50年代D. 公元前11世纪40年代11.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

包头专版2020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1单元春秋战国时期试题20200305212

包头专版2020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1单元春秋战国时期试题20200305212

课时提分训练(一) 春秋战国时期|基础真题练|一、选择题1.[2019·青岛]“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

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B.都江堰的修建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2.[2019·乐山]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段摘录。

空白框中应填的朝代是( )A.战国三国B.战国汉朝C.汉朝三国D.汉朝西晋3.[2019·邵阳]“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该材料反映的是( )A.李悝变法B.吴起变法C.商鞅变法D.孝文帝改革4.[2019·广东]对下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商鞅变法成效显著B.分封制基本瓦解C.诸侯混战破坏经济D.改革图强成为风潮5.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途中欲投宿旅店遭拒。

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人住宿,就要连坐,商鞅因此无可奈何。

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 )A.变法违背民意B.变法深入贯彻C.变法遇到阻力D.变法宣告失败6.[2019·滨州]中国古代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如下表所示)。

这表明( )A.孔子是春秋时影响最大的思想家B.孔子对古代教育的发展贡献巨大C.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D.孔子为政以德的主张被广泛接受7.[2019·泰安]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 ) A.“兼爱”“非攻” B.“无为而治”C.“仁政”治国D.以法治国8.[2019·成都]战国时期,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主张“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家是( )A.墨子B.荀子C.孟子D.韩非9.[2019·株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2019-2020年中考历史 专题05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史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年中考历史 专题05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史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05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史试题(含解析)☞解读考点君主专制制度寿终正寝。

(1)秦朝统一全国后,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协助皇帝分理朝政。

(2)汉武帝大力加强监察制度。

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

(3)隋文帝首创三省六部制,唐太宗时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制度。

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机构,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三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负责各项行政事务。

(4)元世祖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并在中央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藏族地区事务。

同时,将云南、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5)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了丞相制度,把相权分给六部。

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

从而集君权与相权于一身,保证了皇帝的专制独断。

后来,设立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步形成内阁制度。

同时,明太祖还设立锦衣卫,负责监察臣民,明成祖时,又设立东厂特务机构,东厂和锦衣卫合称“厂卫”,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

(6)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凡军国大事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皇权受到限制。

雍正时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后加以传达执行,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君主专制制度走向顶峰。

(1)西周开始实施分封制。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

战国时期,商鞅“废分封,行县制”。

(2)秦统一全国后,郡县制在地方普遍推广,分封制被废除,奠定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础;西汉初年的地方统治体制是“郡国并行制”,通过汉县制。

此外,两汉政府还设置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开始成为我国正式的地方行政区。

(3)隋朝时期,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管理。

唐朝时期合并州县。

(4)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后来发展成为地方行政区的名称,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今天省区的规模,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考2020历史试题答案

中考2020历史试题答案

中考2020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A. 孔子B. 商鞅C. 老子D. 墨子答案:B2.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主要是为了什么目的?A. 军事征服B. 经济发展C. 旅游观光D. 宗教传播答案:B3. 唐朝时期,对外交流频繁,其中最著名的外交使节是谁?A. 张骞B. 班超C. 玄奘D. 郑和答案:C4. 宋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其中哪一举措对后世影响深远?A. 废除九品中正制B. 实行殿试C. 设立进士科D. 开展乡试答案:B5.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哪位皇帝下令废除了丞相制度?A. 朱元璋B. 朱棣C. 朱祁镇D. 朱瞻基答案:A二、填空题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__________。

答案:印刷术2.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__________朝。

答案:秦3. 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实行了严格的民族分级制度,其中最高等级的是__________人。

答案:蒙古4.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为了反对__________条款,举行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这一事件被称为五四运动。

答案:不平等条约5.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定都于__________。

答案:北京三、简答题1. 请简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答: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统一思想,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该政策排斥其他学派,将儒家学说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儒学在中国古代的主导地位,并对后世的文化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描述清朝康乾盛世的特点。

答:康乾盛世是指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在位期间的繁荣局面。

这一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人口增长,疆域扩张,文化发展,科技进步,对外交往频繁。

同时,这一时期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开发,是清朝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

【全国通用】2020版中考历史专项练习:中国古代史西周灭亡

【全国通用】2020版中考历史专项练习:中国古代史西周灭亡

中国古代史西周灭亡1.从夏、商、西周灭亡的历史中我们能得到的启示是()A. 只有实行“禅让制”才能保王朝的巩固B. 只有建立强大的国家机构才能确保王朝的巩固C. 只有实行王位的“世袭制”才能确保王朝的巩固D.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2.将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的标准是()A. 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B. 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C. 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D. 他们都爱民如子3.国人暴动发生在()A. 商纣王时B. 周幽王时C. 周厉王时D. 夏桀时4.下列各项史实,按其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是()①牧野之战②周平王迁都③盘庚迁殷④国人暴动。

A. ①②③④B. ③①④②C. ③④①②D. ②③④①5.公元前841年,西周君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

此时在位的周王是()A. 周武王B. 周厉王C. 周幽王D. 周平王6.“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下列历史事件能表现这一主题的是()A. 国人暴动B.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 实行分封制D. 武王伐纣7.西周后期,曾出现一次以平民为主的运动,将当时的统治者周厉王赶下了王位。

这次事件是()A. “国人暴动”B. 盘庚迁都C. 牧野之战D. 涿鹿之战8.“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个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

夏、商、西周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 诸侯的反叛B. 统治者残暴,失去民心C. “国人暴动”D. 少数民族的入侵9.公元前841年,因为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最终被人们赶走的暴君是()A. 周厉王B. 周幽王C. 周平王D. 周成王10.亘古悠远的古代文明中发生了许多值得人们深思的典型事件。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禹建立夏朝②西周灭亡③商汤建国④盘庚迁殷。

A. ①③④②B. ②③④①C. ③④②①D. ④③②①11.根据所学知识补全如图朝代更替表()A. 西周、春秋B. 春秋、战国C. 西周、东周D. 东周、战国12.夏、商、西周这三个朝代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 诸侯的反叛B. 统治者残暴昏庸,失去民心C. “国人暴动”D. 牧野之战的影响13.横线中应填的是()夏-商-- -- --秦--汉。

2020-2024北京中考真题历史汇编汇编: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章节综合

2020-2024北京中考真题历史汇编汇编: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章节综合

2020-2024北京中考真题历史汇编汇编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章节综合一、选择题1.(2024北京中考真题)唐都长安约有百万人口,其中有来自中亚、波斯、大食、新罗等地的商人、使节、留学生数千人。

很多外商在西市开设货栈,买卖货物。

这反映出()A.唐朝政治制度完备B.长安城布局严整对称C.唐朝民族关系和睦D.长安是国际性大都市2.(2023北京中考真题)以下两件唐代文物共同反映了当时()鎏金双狐纹双桃形银盘,构图方式来自于中亚地区,双狐双桃是中国传统图案鎏金双狮纹银碗,其纹饰既受到萨珊(今伊朗地区)艺术的影响,又有着本土化的狮型图案C.诗歌创作繁荣D.民族关系和睦3.(2023北京中考真题)某班进行“小钱币,大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一位同学推测下面这枚吉语花钱(铸有吉祥词语,不流通)的出现不早于隋唐时期。

以下可作为依据的是()A.工匠开始掌握青铜冶炼技术B.这枚钱币采用圆形方孔形制C.中央政府统一铸造了五铢钱D.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科举制4.(2022北京中考真题)唐朝与70多个国家或地区有官方往来,允许各国人来留学、经商,吸收许多外国人担任官职。

唐朝的文学艺术对日本、高丽等国影响深远,丝织技术传到西亚、欧洲。

这反映出唐朝()A.中外交往繁盛B.政治制度完善C.民族关系和睦D.南北交流加强5.(2021北京中考真题)以下两组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A.政治制度完备B.农业技术进步C.海外贸易发达D.文学艺术繁荣6.(2021北京中考真题)有者认为:安史之乱后唐朝能够延续,这项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的功用不仅是南粮北调,更是把南北融为一体。

材料中的“这项工程”是A.都江堰B.灵渠C.大运河D.长城7.(2020北京中考真题)唐朝时期,东亚国家与中国在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物质文明等方面联成一体,形成一个以中国为文化源的中华文化圈。

以下促成这一文化圈形成的有①日本遣唐使来华①鉴真东渡①新罗学习唐朝政治制度①郑和下西洋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8.(2020北京中考真题)如图材料共同说明了唐朝A.兴盛的原因B.农业的发展C.衰落的过程D.割据的结果参考答案1.D【详解】根据题干“其中有来自中亚、波斯、大食、新罗等地的商人、使节、留学生数千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全国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古代史河南省1、中华姓氏是一种古老的文化,有学者统计,在当今中国100大姓中,有73姓源于河南或有一支源头在河南。

这表明【】A.天下姓氏,皆源于豫 B.文化中原,老家河南C.殷商甲骨,汉字之源D.华夏文明,尽出中原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史:中华文化与河南文化之间的关系。

以“姓氏文化”作为试题的切入点,突出河南悠久的历史文化。

用排除法:“A.天下姓氏,皆源于豫”,从题干中“中国100大姓中,有73姓源于河南或有一支源头在河南”可知“皆源于豫”与题意相违背,是明显错误的;B.文化中原,老家河南,正确;C.殷商甲骨,汉字之源,题干没有涉及文字,与题意不符;D.华夏文明,尽出中原,“尽出中原”表述绝对化,显然不对。

所以,选:B。

2、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提出“治未病”理论,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姿态创编出“五禽戏”。

这反映出他们主张【】A.预防疾病,强身健体 B.诊断疾病,望闻问切C.针灸疗法,辨证施治D.药食同源,用药简易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的医学。

2011版课标要求: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本题以与河南南阳有关的医圣张仲景的“治未病”理论,以及神医华佗的“五禽戏”,考查中医、健身操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既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助于学生了解家乡名人。

“治未病”,强调的是疾病未发生时,即要预防,模仿五种动物姿态编成的健身操,起到了强身健体作用。

所以,直选:A。

也可以用排除法:B.诊断疾病,望闻问切,该选项侧重诊断疾病的方式,与题意无关,排除;C.针灸疗法,辨证施治,题干中未涉及针灸疗法,排除;D.药食同源,用药简易,题干中未涉及,排除。

所以,选:A。

3、“不是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一支支驼队驮着茶叶、桃、梨、杏去了西域,又驮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到中原。

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A.巩固了国家统一B.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C.促进了物种交流D.改变了古代经济结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2011版课标要求: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本题开篇“不是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就点明物种西来,然后又以具体的实例:一支支驼队驮着茶叶、桃、梨、杏去了西域,又驮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到中原,来说明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物种的相互交流。

所以,直选:C。

也可以用排除法:A.巩固了国家统一、 B.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D.改变了古代经济结构均与题意无关,排除。

所以,选:C。

4、(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汉时,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

阿拉伯人将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

世界各国的造纸术也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

唐朝时,中国已发明了火药。

中国的火药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材料二(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出这些发明传播的特点。

(3分)(2)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说,中国“在3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水平”,请再举出一例说明这一观点。

(2分)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5分) 以图片和材料形式再现历史,从图片中获取的信息:(1)带着问题读材料:“(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出这些发明传播的特点。

(3分)”,材料一:蔡伦改进造纸术、阿拉伯人将造纸术传入欧洲、中国发明了火药、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材料二的图片:北宋缕悬法指南针→近代欧洲指南针、泥活字→谷登堡改进印刷术。

从两则材料中不难找出传播的特点:中国发明北宋缕悬法指南针 近代欧洲指南针泥活字 谷登堡改进印刷术的,肯定是从中国传播过去的;都是阿拉伯人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欧洲人对中国的发明又进行了改进等。

答案及评分标准:特点:都是从中国传播过去的;都是由阿拉伯人传播的;都是经阿拉伯地区传播到欧洲的;传入欧洲后都经过欧洲人的改进等。

(3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2)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说,中国“在3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水平”,请再举出一例说明这一观点。

(2分)根据问题要求,有时间限制:3到13世纪之间;有领域限制:科学。

大致应该举出在东汉末年——元朝初年的科技。

答案及评分标准:3到13世纪的科技水平:南朝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分,举例1分,说明1分,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北京市1、2019年,北京平谷上宅遗址被列为企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中发现了大量陶器、磨制石器和半地穴式房屋遗存,这三类考古发现还出现在()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2、下图是“医"字已知最早的写法,是用勾(医疗器具)将矢(箭)从人体上剔出,表示医疗。

该字属于。

()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楷书3、以下博物馆的名称来源于古代一项政治制度。

这项制度是()名称齐文化博物馆晋国博物馆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省份山东山西北京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4、下侧《全国出土秦计量器主要分布图》可用于研究秦朝()A.铁犁牛耕的推广B.巩固统一的措施C.迅速灭亡的原因D.“推恩令”的实施5.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

以下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A.书法艺术成熟B.北方民族交融C.江南经济开发D.南北政权对峙6、下侧材料共同说明唐朝()A.兴盛的原因B.农业的发展C.衰落的过程D.割据的结果7、唐朝时期,东亚国家与中国在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物质文明等方面联成一体,形成一个以中国为文化源的中华文化圈。

以下促成这一文化圈形成的有()①日本遣唐使来华②鉴真东渡③新罗学习唐朝政治制度④郑和下西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以下《中国古代局部人口密度变化图》能反映出()A.中外文化交流B.经济重心南移C.疆域面积扩大D.君主专制强化9、一位同学要按照北京城的历史沿革参观以下地点,顺序应为()①元大都城墙遗址②明城墙遗址③金中都水关遗址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①②10、以下史实的历史作用的共同点是()A.维护了祖国领土完整B.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C.推行了闭关锁国政策D.实现了清朝对全国的统治河北省无山东省青岛市1、西安市东部有目前中国境内发现的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6000年。

这一遗址是()A.河姆渡遗址 B.半坡遗址 C.二里头遗址 D.安阳殷墟2、“当时(春秋时期)的大小国家,在名义上都承认周王的共主地位,但周王的实权早已消灭,只有霸主才能左右当时的政局。

”这反映了()A.周王室势力大减 B.周朝即将灭亡C.分封制得到巩固 D.周朝政局稳定3、人文胜迹满载历史,山水之中皆有故事。

漫步在成都平原,我们可以感受到下列哪一人文胜迹的魅力()A.长城B.都江堰 C.灵渠 D.紫禁城4、如表是秦朝行政区划表(部分),该表反映了秦朝()A.设立中央政府机构 B.加强了地方权力C.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D.清除了地域差异5、青岛市某学校组织了“精读一本书”活动。

为感悟秦汉历史,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阅读()A B C D6、“(公元25年)九月,赤眉入长安,更始降,旋为赤眉所杀。

光武则乘机南下,攻下洛阳,并定都于此。

”后世称“光武”所建的政权为()A.西汉 B.东汉 C.蜀汉 D.后汉7、如图为五禽戏动作图。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五禽戏起到了康复医疗、防疫祛病、增强免疫力的效果。

编创五禽戏的名医是()A.张仲景B.华佗C.贾思勰D.祖冲之8、灿若星辰的文化遗产,是人类珍贵的记忆,是历史伟大的丰碑。

下列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遗产的是()A.王羲之的《兰亭序》 B.宋应星的《天工开物》C.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D.李时珍的《本草纲目》9、在美国学者麦克·哈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中,隋文帝位列其中。

下列属于隋文帝功绩的是()A.正式确立了科举制 B.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开创了开元盛世 D.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10、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把唐朝称为“最具世界色彩的朝代”。

下列史实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张骞出使西域 B.文成公主入藏C.鉴真东渡 D.澶渊之盟11、“当11至13世纪之际,中国海船乘风破浪,昼夜星驰,多次成功往返于欧亚之间的远洋航路上。

”下列史实最有利于中国海船“昼夜星驰”的是()A.造纸术的改进 B.指南针应用于航海C.火药的发明 D.活字印刷术的传播12、如图是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宋代定窑孩儿枕。

作品设计独具匠心,线条柔和流畅,细部刻画极为生动传神,是文物中的珍品。

这件文物最能说明()A.宋代手工业的水平高超B.宋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C.宋代中外交流兼容并包D.宋代民族文化交融加深13、文旅融合唤醒城市记忆。

下列城市名片可以唤醒南宋都城记忆的是()A.秦俑故乡,丝路源头 B.繁华汴水,精彩开封C.六朝古都,金陵风韵 D.千古宋城,梦回临安14、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藏两族友好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

为更好地管理西藏,元朝设立了()A.西域都护府B.宣政院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15、英雄从未走远,精神永远闪耀。

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

戚继光被称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A.抗辽 B.抗金 C.抗倭 D.抗清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四大高峰,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古典之美。

“四大高峰”的代表人物依次是()A.李白、关汉卿、苏轼、曹雪芹B.苏轼、曹雪芹、李白、关汉卿C.苏轼、李白、曹雪芹、关汉卿D.李白、苏轼、关汉卿、曹雪芹17、探究性学习是提升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

如图节选自某同学探究性学习成果的目录,从中可以看出其主题是()A.文化专制不断加强B.地方权力不断削弱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D.丞相制度不断完善山东省潍坊市1、观察如图,对其中文字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B.体现了最原始的造字法C.发现地集中在长江流域D.主要记载了夏朝的历史2、国家博物馆举办“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用九幅画勾勒出孔子的一生。

其中最能体现孔子教师身份的是()A B C D3、18年前,38000多枚秦简在湖南里耶小城出土,“复活”了秦朝历史。

其中最能体现“一统之治”的是()A.鼓励耕织、奖励军功B.设置郡县、征调徭役C.开垦农田、制作农具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与此相符的著作是()A.《史记》 B.《毛诗笺》 C.《三礼注》 D.《齐民要术》5、与早期佛像相比,云冈石窟中期部分佛像的服饰,已具有汉族服饰的风格和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