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概论教案(第五章太阳能光伏系统第一讲)
最新光伏概论教案(第五章太阳能光伏系统第一讲)

5.1光伏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光伏发电系统:是由光伏阵列、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电缆、测试仪表和计算机监控等电力电子设备和蓄电池或其他蓄能和辅助发电设备、负载等构成。
光伏系统的定义:包含逆变器和相关平衡系统(BOS)以及具有一个公共连接点在内的太阳电池方阵在内的系统。
并网光伏系统根据太阳能光伏系统是否向电网送电可分为逆潮流系统和无逆潮流系统。然后根据有无蓄电池分为有蓄电池逆潮流系统、无蓄电池逆潮流蓄电系统、有蓄电池无逆潮流系统、无蓄电池逆潮流系统。
5.3独立光伏系统
5.3.1独立光伏系统概述
独立光伏系统是不与常规电力系统相连而孤立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
独立太阳能光伏系统主要用于远离电网、不需并网和备用电源、夜间阴雨天不需要电网供电而又必须电力的地方。常建设在远离电网的偏远地区或作为野外移动式便携电源。
课时授课计划
授课日期
授课节次
授课班级
教学
目的
教学
重点
光伏系统的组成、独立光伏系统分类中混合光伏系统
教学
难点
1、光伏系统的组成
2、独立光伏系统分类中混合光伏系统的特点
教学
准备
教材、教案、参考书
教学
方法
讲述法
教
学
过
程
、课堂组织:3分钟
清点人数,维持纪律。
、导入新课:5分钟1、总结第 Nhomakorabea学期学习情况;
2、提出新学期要求;
蓄电池:储存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在必要时,向负荷提供直流电力。将太阳电池组件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当光照不足或晚上、或者负载需求大于太阳电池组件所发的电量时,将储存的电能释放以满足负载的能量需求,它是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储能部件。目前太阳能光伏系统常用的是铅酸蓄电池,对于较高要求的系统,通常采用深放电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深放电吸液式铅酸蓄电池等。
太阳能组件之太阳能系统概要课时一PPT学习教案

六、太阳能发电系统组成
太阳能交流发电系统是由太阳电池板、充电控制器、逆变器和蓄电池共同组成;太阳能直流发电系统则不包括 逆变器。
控制器
太阳能电池方阵
蓄电池组
直流/交流 逆变器
交流负载 直流负载
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示意图
第8页/共14页
七、功率计算方法
为了使太阳能发电系统能为负载提供足够的电源,就要根据用电器的功率,合理选择各部件。 下面以100W输出功率,每天使用6个小时为例,计算方法: 1.首先应计算出每天消耗的瓦时数(包括逆变器的损耗):若逆变器的转换效率为90%,
具体应用范围
1. 用户太阳能电源: (1)小型电源10-100W不等,用于边远无电地区如高原、海岛、牧区、边防哨所等军民生活用电, 如照明 、电视、收录机等; (2)3-5KW家庭屋顶并网发电系统; (3)光伏水泵:解决无电地区的深水井饮用、灌溉。
第5页/共14页
2. 交通领域如航标灯、交通/铁路信号灯、交通警示/标志灯、宇翔路灯、高空障碍灯、高速公路/铁路无线电话 亭、无人值
会计学
1
目录
一、技术背景 二、太阳能的主要利用形式和光伏发电的运行方式 三、光伏发电系统认识 四、光伏发电应用范围 五、家用太阳能发电设置原理 六、太阳能发电系统组成 七、功率计算方法 八、太阳能发电系统应用图例
第1页/共14页
一、技术背景
太阳能电池最早用于空间技术,至今宇宙飞船和人造卫星的电力仍然基本上依靠太阳能电池系统来供给。 据预测,太阳能光伏发电在21世纪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 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预计: 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将占到30%以上,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的占比 也将达到10%以上; 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总能耗的5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总电力的20%以上; 到21世纪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将占到80%以上,太阳能发电将占到60%以上。
太阳能光伏原理及应用PPT学习教案

1、太阳能光伏利用
▪ 太阳能的主要利用形式
目前,太阳能利用主要有两个途径,即光热和光电技术。光电技 术指的是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能电池 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光伏发电更高端,前景更好,在太阳能利用上将是主流,将成为代 表太阳能应用最尖端、最先进、最有潜力的一种技术。
第13页/共36页
3、太阳能光伏利用
▪ 光伏与建筑的结合有两种方式:
(1)建筑与光伏系统相结合:把封装好的的光伏组件安装在居民住 宅或建筑物的屋顶上,再与逆变器、蓄电池、控制器、负载等装 置组成一个发电系统。
第14页/共36页
3、太阳能光伏利用
▪ 光伏与建筑的结合有两种方式:
(2)建筑与光伏器件相结合:将光伏器件与建筑材料集成一体,用 光伏组件代替屋顶、窗户和外墙,形成光伏与建筑材料集成产品, 既可以当建材,又能利用绿色太阳能资源发电。
第5页/共36页
2、建筑的高能耗及环境污染
▪ 大量燃煤、环境污染严重
1995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占世界煤炭总消费量的29%,当年中国排放 了30 亿吨CO2占当年全球排量的13.6%,仅次于美国。(其中建筑 用能,对全国的温室气体排放“贡献率”已经达到了25%。) 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二氧化碳排放第一大国。
第24页/共36页
3、太阳能光伏利用
▪ 数据采集及显示系统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中,开发并完成了太阳能光 伏系统与建筑设备自动化监控系统的接口和 集成技术。
第25页/共36页
3、太阳能光伏利用
实现了楼宇自动化系统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二次监控,配备了 一定的数据采集系统。 此外还包括摄像机对太阳能发电板的监视,进一步提高了太阳能光 伏发电系统与公共电网之间的安全性。
光伏概论教案(第五章太阳能光伏系统第二讲)

有逆流型并网系统
、无逆流型并网系统
无逆流型并网系统如图所示。
太阳电池的电力供给负载后即使有剩余电能,但剩余电
无逆流型并网系统
、切换型并网系统
切换型并网系统可分为一般情况下使用的系统以及自立运行切换型并网系统,后者主要在防灾等情况下使用。
自运行切换型并网系统
、直、交流型并网系统
与独立直、交流光伏系统的不同是与电力系统并用,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光伏燃料电池并网系统
风光互补并网发电系统的优点有:提高再生能源利用率,通过配合使用达到最佳经济目标;构成一定的互补关系,克服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电能供应不稳定的问题;大幅度减小蓄电池组的容量。
)控制比较复杂:因为使用了多种能源,所以系统需要监控每种能源的工作
地域型并网系统
并网发电系统入网申报流程
从前面可以知道,无论是哪种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都有电能输送问题,因此
发电系统相连接时,需要与电力公司提出相关申请。
步骤申请如图所示。
并网发电系统入网申报流程
、归纳总结: 5 分钟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与电力系统连接在一起的光伏发电系统。
、并网光伏系统特点:太阳电池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经过并网逆变器转换成符合市电电网要求的交流电之后直接接人公共电网,并网系统中光伏方阵所产生的电力除了供给交流负载外,多余的电力反馈给电网。
[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教案]第1讲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概论
![[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教案]第1讲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d82f580ce87101f69e319573.png)
1.1太阳能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全世界煤炭只能用220年,油气开采峰值位于2010年附近,并将在30~60年后消耗殆尽。我国的能源形势更加严峻,据统计,我国的煤只可开采80年,天然气只可开采30年,石油只够开采20年。根据课本图1-1可得出一下结论:
(1)能源需求和供应将持续上升;
2004年世界光伏电池产量达到1256MW,年增长率高达68%,2005年产量达1818 MW,增长率仍有45%;
世界光伏发电的高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光伏电池产量持续增长;
(2)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3)光伏市场飞速膨胀;
(4)新技术不断出现,电池效率不断提高;
(5)光伏电池、组件的成本不断降低。
授课日期/班级
教学目的
1了解太阳能在未来结构中的地位
2掌握太阳能利用方式分类
3了解国内外光伏发电现状及发展前景
教学重点
太阳能利用方式分类
教学难点
太阳能利用方式分类
教学准备
教案、教参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
学
过
程
Ⅰ、课堂组织:分
点名,确认人数。填写教学日志(一)、(二)。
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分钟
由工业革命开创的现代文明,都是建立在大规模开采、使用化石燃料的基础上的,“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煤是工业的粮食”就是这一现状的最好诠释。但是,人类已经开始面对潜在能源危机——化石燃料终将枯萎。根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全世界煤炭只能用220年,油气开采峰值位于2010年附近,并将在30~60年后消耗殆尽。我国的能源形势更加严峻,据统计,我国的煤只可开采80年,天然气只可开采30年,石油只够开采20年。全世界能源结构将在本世纪发生根本改变。
光伏发电概论第五章太阳电池组件(第一讲)

组件单体电池的连接方式及要求及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的结构
教学难点
常见的太阳电池组件分类方法及组件单体电池的连接方式及要求
教学准备
教科书 教案
教学方法
讲授法 Ⅰ、课堂组织: 3 分钟 点名 维护纪律
教
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5 分钟 1、提问部分同学; 2、讲评上次作业; 3、总结复习上次课程知识点; 4、引入本次课程主要内容。 Ⅲ、讲授新课: 72 分钟
第 3 页 共 6 页
光伏发电概论课程教案
增加;并联连接方式则可在不改变输出电压的情况下,使输出电流成比例地增 加;而串、并联混合连接方式则既可增加组件的输出电压,又可增加组件的输 出电流。 组件制作时电池连接要注意非相同特性问题:在实际应用中,电池都具有不同 的特性,输出最小的电池限制了整个组件的总输出。组件中电池的最大输出的 总和与组件实际达到的最大输出之间的差别就是失谐损耗。 将单体电池连接起来主要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方式,也可以同时采用这两种方式而形 成串、并联混合连接方式。如果每个单体电池的性能是一致的,多个单体电池的串联连 接可在不改变输出电流的情况下,使输出电压成比例地增加;并联连接方式则可在不改 变输出电压的情况下,使输出电流成比例地增加;而串、并联混合连接方式则既可增加 组件的输出电压,又可增加组件的输出电流。 在实际情况中,所有电池都具有不同的特性,输出最小的电池限制了整个组件的总 输出。组件中电池的最大输出的总和与组件实际达到的最大输出之间的差别就是失谐损 耗。因此,组件制作时电池连接要注意非相同特性的电池问题。 4.3.2 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的结构 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一般有表面罩、背面罩、边框、粘接剂、硅太阳电池、引 线、填充材料、连接盒、旁通二极管构成。 太阳电池片、EVA 胶膜、低铁钢化玻璃、 TPF 背膜组成的元件在 真空下加热层压成为 一个整体, 最后经安装 防腐铝合金边框和接 线盒,成为组件成品。
光伏概论教案(第五章太阳能光伏系统第一讲)

5.3.1独立光伏系统概述独立光伏系统是不与常规电力系统相连而孤立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
独立太阳能光伏系统主要用于远离电网、不需并网和备用电源、夜间阴雨天不需要电网供电而又必须电力的地方。
常建设在远离电网的偏远地区或作为野外移动式便携电源。
独立光伏系统有光伏阵列、储能装置、电能变换装置、控制系统和配电设备组成。
从太阳电池的输入输出特性可知,当电流增加时电压会降低,因此,太阳电池特性存在最大功率时的最佳动作点,通过功率调节器件的调节,改变电压使功率向增加的方向变化,将光伏组件产生的最大直流电能及时的尽可能多的提供给负载,使PV系统的系统能量利用效率尽可能高。
独立光伏系统是不与常规电力系统相连而孤立运行的发电系统,通常建设在远离电网的偏远地区或作为野外移动式便携电源。
它由光伏阵列、储能装置、电能变换装置、控制系统和配电设备组成。
光伏阵列接收太阳能并转换为电能,发出的电能经逆变器变换成用电负载所需要的合格电力,经配电设备向负载供电,并将发电与负载用电之剩余的电能供给充电器向蓄电池充电。
控制系统则采用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能量管理和逆变器输出控制。
太阳能发电的特点是白天发电,而负荷往往是全天候用电,因此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储能元件是必不可少的。
工程上使用的储能元件主要是蓄电池,科学研究中也有使用超级电容器、超导储能器件的,但限于成本过高尚未达到实用。
从负载用电时间上划分的光伏发电系统有白天用电的光伏发电系统、夜间用电的光伏发电系统和昼夜用电的光伏发电系统。
白天用电的负载包括计算机、光伏空调器、光伏水泵等。
理论上,供给此类负荷的光伏发电系统不需要储能器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造价。
在光照充足条件下,负载能正常工作。
该系统工作特点是光伏阵列发电全部供给负载使用,发电和用电是平衡的。
负载用电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工程实际中由于太阳光照、云层、风沙等天气因素变化较大,加之光伏电池负载特性较软,系统为了稳定运行往往也接人一定容量的储能元件,同时此储能元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光伏电池发电的利用率,以应付负载的冲击性波动或冲击性启动等造成的电压剧烈波动。
光伏原理课件教案

光伏原理课件教案教案标题:光伏原理课件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光伏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2. 掌握光伏电池的结构和材料3. 理解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教学内容:1. 光伏原理的基本概念2. 光伏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 光伏材料的种类和特性4. 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教学重点:1. 光伏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2. 光伏电池的结构和材料3. 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2. 实例分析3. 互动讨论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光伏发电系统的图片或视频,引出光伏原理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光伏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重点讲解光伏电池的结构和材料,以及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3.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光伏发电系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
4.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光伏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光伏发电系统的未来发展。
教学资源:1. 光伏原理相关的课件和教学视频2. 光伏发电系统的实例案例3. 相关的教学参考书籍和资料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学生对光伏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检验学生对光伏原理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II、讲授新课:72分钟
课时授课计划
教
学
过
程
第五章太阳能光伏系统(第一讲)
本讲主要内容:
1、掌握光伏系统的组成
2、掌握光伏系统组成部分的作用
3、掌握光伏系统的工作原理
4、了解光伏系统的分类
5、掌握独立光伏系统的概念
6、了解独立光伏系统的的基本情况
7、了解独立光伏系统的种类
光伏系统的规模和应用形式各异,如系统规模跨度很大,小到0.3-2W的太阳能庭院灯,大到MW级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其应用形式也多种多样,在家用、交通、通信、空间应用等诸多领域都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尽管光伏系统规模大小不一,但其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光伏发电系统是由光伏阵列、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电缆、测试仪表和计算机监控等电力电子设备和蓄电池或其他蓄能和辅助发电设备、负载等构成。
课时授课计划
授课日期
授课节次
授课班级
教学
目的
教学
重点
光伏系统的组成、独立光伏系统分类中混合光伏系统
教学
难点
1、光伏系统的组成
2、独立光伏系统分类中混合光伏系统的特点
教学
准备
教材、教案、参考书
教学
方法
讲述法
教
学
过
程
I、课堂组织:3分钟
清点人数,维持纪律。
II、导入新课:5分钟
1、总结第一学期学习情况;
蓄电池:储存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在必要时,向负荷提供直流电力。将太阳电池组件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当光照不足或晚上、或者负载需求大于太阳电池组件所发的电量时,将储存的电能释放以满足负载的能量需求,它是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储能部件。目前太阳能光伏系统常用的是铅酸蓄电池,对于较高要求的系统,通常采用深放电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深放电吸液式铅酸蓄电池等。
独立光伏系统有光伏阵列、储能装置、电能变换装置、控制系统和配电设备组成。
从太阳电池的输入输出特性可知,当电流增加时电压会降低,因此,太阳电池特性存在最大功率时的最佳动作点,通过功率调节器件的调节,改变电压使功率向增加的方向变化,将光伏组件产生的最大直流电能及时的尽可能多的提供给负载,使PV系统的系统能量利用效率尽可能高。
5.2光伏系统的分类
光伏系统分类:一般将光伏系统分为独立光伏系统、并网光伏系统。
独立太阳能光伏系统根据负载情况又可分为专用负载系统和一般负载系统。专用负载系统是指太阳电池的出力与负载一一对应。一般负载系统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以不特定的负载为对象。对两种负载根据直流或交流形式供电又可以继续细分直流专用负载系统、交流专用负载系统、直流一般负载系统、交流一般负载系统。
并网光伏系统根据太阳能光伏系统是否向电网送电可分为逆潮流系统和无逆潮流系统。然后根据有无蓄电池分为有蓄电池逆潮流系统、无蓄电池逆潮流蓄电系统、有蓄电池无逆潮流系统、无蓄电池逆潮流系统。
5.3独立光伏系统
5.3.1独立光伏系统概述
独立光伏系统是不与常规电力系统相连而孤立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
独立太阳能光伏系统主要用于远离电网、不需并网和备用电源、夜间阴雨天不需要电网供电而又必须电力的地方。常建设在远离电网的偏远地区或作为野外移动式便携电源。
逆变器:将直流输入电力转换成交流电力输出。在太阳能光伏供电系统中,如果含有交流负载,那么就要使用逆变器设备,将太阳电池组件产生的直流电或者蓄电池释放的直流电转化为负载需要的交流电。
太阳能光伏供电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将太阳电池组件产生的电能通过控制器的控制给蓄电池充电或者在满足负载需求的情况下直接给负载供电,如果日照不足或者在夜间则由蓄电池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给直流负载供电,对于含有交流负载的光伏系统而言,还需要增加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
独立光伏系统是不与常规电力系统相连而孤立运行的发电系统,通常建设在远离电网的偏远地区或作为野外移动式便携电源。它由光伏阵列、储能装置、电能变换装置、控制系统和配电设备组成。光伏阵列接收太阳能并转换为电能,发出的电能经逆变器变换成用电负载所需要的合格电力,经配电设备向负载供电,并将发电与负载用电之剩余的电能供给充电器向蓄电池充电。控制系统则采用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能量管理和逆变器输出控制。太阳能发电的特点是白天发电,而负荷往往是全天候用电,因此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储能元件是必不可少的。工程上使用的储能元件主要是蓄电池,科学研究中也有使用超级电容器、超导储能器件的,但限于成本过高尚未达到实用。从负载用电时间上划分的光伏发电系统有白天用电的光伏发电系统、夜间用电的光伏发电系统和昼夜用电的光伏发电系统。
太阳能电池阵列:吸收太阳能,将光能转换成直流电能。太阳电池组件按照系统需求串、并联而成,在太阳光照射下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输出,它是太阳能光伏系统的核心部件。
控制器:控制蓄电池的充放电深度,延长蓄电池寿命。它对蓄电池的充、放电条件加以规定和控制,并按照负载的电源需求控制太阳电池组件和蓄电池对负载的电能输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控制部分。随着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控制器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有将传统的控制部分、逆变器以及监测系统集成的趋势。
光伏系统具有很多优点,没有转动部件,不产生噪声;没有空气污染,不排放废水;没有燃烧过程,不需要燃料;维修保养简单,维护费用低;运行可靠性,稳定性好;作为关键部件的太阳电池使用寿命长,晶体硅太阳电池寿命可达到25年以上;根据需要很容易扩大发电规模,等等。
光伏系统应用非常广泛,光伏系统应用的基本形式可分为两大类:独立发电系统和并网发电系统。应用领域主要在太空航空器、通信系统、微波中继站、电视差转台、光伏水泵和无电缺电地区户用供电。随着技术发展和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有计划地推广城市光伏并网发电,主要是建设户用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和MW级集中型大型并网发电系统等,同时在交通工具和城市照明等方面大力推广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应用。
8、了解不同种类独立光伏系统的构成及特点
9、掌握大型太阳能供电系统及混合供电系统构成、特点
5.1光伏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光伏发电系统:是由光伏阵列、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电缆、测试仪表和计算机监控等电力电子设备和蓄电池或其他蓄能和辅助发电设备、负载等构成。
光伏系统的定义:包含逆变器和相关平衡系统(BOS)以及具有一个公共连接点在内的太阳电池方阵在内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