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气东输
高二地理西气东输知识点

高二地理西气东输知识点一. 西气东输的概念和背景西气东输,指的是中国西部的天然气资源通过管道输送到中国东部地区的一项重大能源工程。
该工程主要目的是满足中国东部地区日益增长的天然气需求,实现区域间的能源平衡。
二. 西气东输的重要性和意义1. 能源多元化: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将中国的能源供应渠道从传统的海上进口扩展到通过管道输送天然气,增强了能源的多元化供应。
2. 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中国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对天然气的需求迅速增长,而西部地区却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通过西气东输,可以有效地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供需矛盾。
3. 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促进了中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协同发展。
西部地区通过出售天然气资源获得经济收益,东部地区则得以获得稳定的能源供应,实现了区域间的互利共赢。
三. 西气东输的建设和运营1. 建设规模:西气东输工程自2004年建设以来,已经分为多期建设。
到目前为止,已经建成了多条天然气输气管道,总长度超过万公里。
2. 主要线路:西气东输工程主要线路包括: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西气东输三线等。
这些管道分别从中国西部的主要天然气产地,如新疆、西藏等地,将天然气送往沿海城市,如上海、广州等地。
3. 运营管理:西气东输工程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能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
这些公司负责天然气的生产、输送、储存和销售等工作,确保天然气的安全稳定供应。
四. 西气东输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意义1. 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减少了中国对进口天然气的依赖程度,提高了中国的能源安全。
2. 保障国家经济发展:由于天然气是清洁能源的一种,通过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天然气能够替代传统的煤炭和石油等高污染能源,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3. 加强国家能源调控能力: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提高了中国政府对能源的调控能力。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天然气的供应量和价格等手段,实现能源市场的稳定和平衡发展。
西气东输的经济发展意义

西气东输的经济发展意义
“西气东输”是指把西部地区的天然气途径数千公里输往中国东
部地区,以满足东部地区对能源的需求。
它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首先,“西气东输”有助于解决中国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促进经济发展。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尤其是东部地区的需求量更加巨大。
而中国西部地区却拥有丰富
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通过“西气东输”可以将这些资源输送到东部
地区,满足能源需求,支持东部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其次,“西气东输”也有助于推动中国沿线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建设“西气东输”管道需要大量的投资,需要建设工程、物流、
运输等相关产业,由此带动了沿线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通
过管道输送天然气,也为当地工业提供了便利,推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就业。
这些都有助于推动沿线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最后,“西气东输”还有助于促进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融合,提高
国际竞争力。
随着管道建设的不断完善,提高了中国的天然气供应能力,促使中国天然气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
不仅有助于稳定国内供应,也有助于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中国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因此,“西气东输”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是具有战略意
义的建设。
通过建设管道,将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东部地区,满
足对能源的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融合,实现全面发展。
西气东输工程

2024/2/4
——西气东输工程
实现双赢的能源战略
课程结构:
1. 导课 2. 西气东输工程简介 3. 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背景 4. 西气东输工程的深远影响 5. 课后思考题
长
据统计,长江三角洲地区 85%
三
的能源要从外地调入,像天然气这
角
样的洁净能源更为稀少。
能
源
一组数字显示,上海市每年酸雨
气
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众多
的 ,能源消费密度大,具有发展利用天
宽
然气的广阔空间市场需求量很大。预 计用气量2010年可达199亿立方米。
广 沿线各省区的天然气年用量还有20亿
市 立方米。
场
●
价格
西 气
进口天然 人工煤气价
地点 气价格
格
西气价格
的
上海 1.6元/m3 0.65元/ m3 1.3元/ m3
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据统计,西部的天然气储量达22.4万亿m3 ,约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总量的59%。 经多年地质勘探,塔里木、柴达木、陕甘 宁和四川4个盆地崛起了4座国家级大气田 ,到1999年底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 1.5万亿m3 ,至今尚有1万亿m3探明储量 埋在地下,其开发利用问题亟待解决。
★ 西气东输的作用 ★ 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 与东部地区的发展 ★ 负面影响
A、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能源地
西
域分布不均
气
B、实现西部资源与东部市场对接
东
它以新疆塔里木盆地天然气为基础,以长 江三角洲为目标市场。
输
C、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的
D、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能源生产和
我国西气东输的原因

我国西气东输的原因
1.能源供应不足: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供应不足。
西部地区则是我国主要的能源生产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可以满足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
2. 能源结构调整:我国近年来加快了能源结构调整的步伐,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西气东输可以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
3. 资源优化配置:西气东输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西部地区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增加当地经济收益。
4. 促进西部经济发展:西气东输的建设不仅可以满足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还可以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西气东输是为了满足东部地区能源需求和促进西部经济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能源结构调整而建设的重要工程。
- 1 -。
西气东输专业知识

西部
24.8%
44%
71.3% 10.5%
我国东31.部2% 和西部能源生产和消费旳地域差别
图5.2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域矿物能源生产量和能源消费量占全国旳百分比 (2023年)
三、实施西气东输工程旳原因
1西、我能国源能丰富源生产和能消源生费产旳量大地域差别
部 地
——实施西气东输旳原因之能一源生产
了哪些地形区?
轮南施工现场
靖边天然气处理站
上海白鹤总站
管道跨河工程
读图思索:
5、拓展:西气东输工程旳难度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管道要穿越“三山一塬,五越一网。” 三山:太行山、太岳山、吕梁山 一塬:黄土塬 五越:三次越黄河,一次越淮河,一次越长江。 一网:江南水网 全线地形地质复杂,施工难度非常大。
青海(柴达木盆地) (2)四大气区 川渝(四川盆地)
陕甘宁旳鄂尔多斯
(3)开发利用现状
20世纪60年代,华北、东北是主要基地—— 中后期
20世纪80年代,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旳油气发 展战略,西部——接替区
原因之一: 实
施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旳地域差别
西
气
原因之二:
东
我国能源消费构造旳调整
输
旳
原
原因之三:
区 经济水平低 能源消费量小
和消费需
东
能源相对贫乏
部
求矛盾
地 域
经济发达
能源需求量 大
缓解
西气东输
想一想:
我国与世界旳能源消费构造(2023年)
1.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费构造有什么差别? 2.我国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会带来哪些问题?
我国旳能源消费构造 世界旳能源消费构造
西气东输的起点和终点

西气东输的起点和终点
西气东输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在: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上海。
西气东输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西气东输线路主要通过的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西气东输”,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
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
工程影响
西气东输工程投资巨大,整个工程预算超过1500亿人民币,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就工程本身来讲,据初步测算,与进口液化天然气相比,塔里木天然气到上海的价格大概便宜6分钱以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与东部地区大量使用的人工煤气相比,虽然煤气价格便宜,但其热值远低于天然气。
按同等热值计算,塔里木天然气到东部的供气价每立方米只相当于煤气的三分之二。
按此价格,气田开发企业和管道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应是有保障的。
西气东输知识点归纳

西气东输知识点归纳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西气东输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气东输是指从中国西部沿线的天然气资源地区输送天然气到东部沿海地区的高压管道输送工程。
自2004年开始建设以来,西气东输已经成为我国天然气输送的重要通道之一。
本文将对西气东输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以供读者参考。
一、西气东输的背景我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但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因素,天然气的开发利用一直受到限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政府于2004年启动了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
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旨在将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输送到东部地区,以满足我国能源需求的增长。
二、西气东输的建设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分为四期,每一期的建设都有不同的重点和目标。
第一期工程主要是建设从新疆到上海的天然气管道,总长为4300公里。
第二期工程主要是建设从新疆到广东的天然气管道,总长为8800公里。
第三期工程主要是建设从新疆到福建的天然气管道,总长为9000公里。
第四期工程主要是建设从西藏到新疆的天然气管道,总长为2700公里。
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需要克服地理环境复杂、工程量大、技术难度高等多种困难,因此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建设。
三、西气东输的特点西气东输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输送距离长。
西气东输工程的总长超过2400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气管道之一。
2、地形复杂。
西气东输工程穿越了多种地形,包括高山、沙漠、草原等。
这就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输送量大。
西气东输工程每年输送的天然气量超过300亿立方米,是我国天然气输送的重要通道之一。
4、技术要求高。
西气东输工程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建设,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四、西气东输的意义西气东输的建设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
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但能源供应一直受到限制。
西气东输

1.概况1.1项目简介西气东输工程是将新疆塔里木等西部气田的天然气输送到长江三角洲等中东部地区的一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上游气田开发、中游输气管道建设、下游天然气利用等项目。
其中输气管道工程自西向东跨越10个省区市,管线三过黄河、一穿长江,翻越吕梁山、太行山等山脉,是当时中国第一条距离最长、管径最大、投资最多、输气量最大、施工条件最复杂的已竣工天然气管道,也是中国第一条横亘西东的能源大动脉。
工程从决策启动到全线投产仅用四年零八个月时间,是中国管道建设历史上第一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一流工程。
表1.1 西气东输工程基本信息工期1所在地3图1.1 项目分解结构图(来源:《西气东输工程志》整理得)图1.2 干线工程结构图(来源:《西气东输工程志》整理得)图1.3河流特大型穿越工程(来源:《西气东输工程志》整理得)图1.4 支干线工程结构图(来源:《西气东输工程志》整理得)图1.5 支线工程结构图(来源:《西气东输工程志》整理得)图1.6 通信工程结构图(来源:《西气东输工程志》整理得)图1.7 气压站工程结构图(来源:《西气东输工程志》整理得)1.3项目规模表1.2项目规模5图1.8 西气东输工程线路示意图61.4项目质量要求西气东输是国家的重点工程,从项目一开始就建立了建设世界一流管道的目标,故而对项目质量有严格的要求,在设计、物资采办、现场施工组织、运营销售等每道环节都采用最高标准。
1.4.1施工期质量要求2002年9月1日,西气东输管道公司颁布实施了《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阐述了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识别并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是质量管理的纲领性文件,适用于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建设全过程,包括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的设计、管道施工、设备安装、工程验收所涉及的场所和全部活动。
质量方针7:精心组织,优质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强化管理,持续改进,服务国家社会。
质量目标:设计按期出图率达到98%以上;采办按计划供货率达到95%以上;焊接一次合格率达到90%以上;其他施工质量一次合格率达到95%以上;试运投产按期进行,运行完好率达到95%以上;控制和减少一般质量事故,防止和杜绝重大及特别重大质量事故;单位工程优良率90%以上,单位工程合格率100%,创国家优质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说出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
2.说出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
1.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
2.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掌握结合事例分析的能力。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⑴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
且自然资源依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⑵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
2.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
天然气开发建设
主干管道建设
东部用户管网建设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例——西气东输工程
(2002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2004年实现全线贯通)
1.基础:新疆天然气资源
2.目标市场:长江三角洲
3.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海,全长4200千米。
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结合、配套建设进行,主干管道输气规模设计为年输商品气120亿立方米。
三、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如图5.2所示)
——使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各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拥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能源消费量很大。
但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却是能源资源极度贫乏的地区,一次能源基本上全靠区外供给。
⑵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新疆的能源资源非常丰富,仅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量就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22%。
然而,新疆及其周边省区对能源的需求量都很小。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改变过分依赖煤炭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具有清洁能源优势的天然气比重。
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煤炭一直占到70%左右。
⑵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的问题:
①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②造成我国酸雨影响范围大、危害严重(∵燃煤排入大气的大量二氧化硫)
③煤炭的堆放、燃烧的废渣都会造成环境污染
④长期以来北煤南运还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这是由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所决定的。
⑴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
总体特征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四大气区。
⑵开发利用现状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北、华北地区一直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主要基地。
目前,这些地区的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大,导致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西部地区则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
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并实施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使西部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四、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从国家层面的意义
①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②为沿途各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激活沿途省区钢铁、建筑、建材、运输、商业、水泥、土建安装和机械电子等产业的发展潜力。
2.从具体意义分析
⑴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在西部地区,气田勘探开发投资的全部、管道投资的3/4都在中西部地区。
西气东输工程的大量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西气东输工程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⑵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通过管道输送的天然气,稳定可靠,从而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
②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⑶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西部地区虽具有资源优势,但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与东部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西气东输则将使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对于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⑷对环境的影响
①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据监测显示,在同等热值的情况下,与煤炭相比,利用天然气作燃料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物质,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大为减少。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长期高度依赖煤炭,例如,上海市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
从西部地区输送来的天然气,可以部分替代煤炭。
②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西气东输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严格环境保护的要求。
③在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从而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阅读点拨:
通过该材料的阅读,需要掌握以下知识
1.西电东送工程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地区的电力资源,并输送电力到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等电力紧缺地区。
2.西电东送工程将形成三大通道。
⑴南部通道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站的电能,开发并送往广东。
⑵中部通道将三峡和金沙江千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
⑶北部通道将黄河上中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站的电能送往京津唐地区。
板书设计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2.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例——西气东输工程
1.基础: 2.目标市场: 3.主干管道:
三、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四、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从国家层面的意义
2.从具体意义分析
⑴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⑵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⑶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⑷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