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电池储能系统方案设计-(无集装箱)
技术基于胶体铅酸蓄电池的2MWh储能系统设计方案

技术基于胶体铅酸蓄电池的2MWh储能系统设计方案1 需求分析管式胶体铅酸蓄电池成套设备供货范围包括管式胶体铅酸蓄电池、BMS、附属设备、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安装附件等。
根据项目的特点,根据标书要求,综合铅酸电池特性,对于储能系统进行如下设计:336只2V1000Ah管式胶体铅酸电池串联而成一个电池堆,电压672V,电池串容量672kWh。
每3个电池堆并联到一台500kWh 储能双向变流器。
三个电池堆的总容量可达2MWh,故本方案中三个电池堆为一储能单元,每个单元配置一套BMS电池管理系统,可监控每人单体电池电压,内阻及温度、电流。
厂房含烟感探头、消防灭火器、环境控制系统、排氢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温湿度监测等设备,以保证铅酸电池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实现远程监控。
2 电池组串成组方案以上成组方案,充分考虑了电池多组并联时产生环流的问题,也充分考虑了系统的走线主载流量,电池簇内采用铜排联结,载流量300A,满足系统运行需求,在跨簇联结时采用铜线联结形式,载流量300A。
系统设计多级开关保护,方便接线及系统控制。
2.1 电池组串内部及组间连接方案2.2 系统拓扑图铜排联结,整体稳固体好,可能减少后续运行过程中由于振动及其它原因导致的接线端子松动现象。
此外采用了全护套铜排及绝缘端子帽保护,提升电池组的安全绝缘等级。
下图表示了储能系统整体联方案,电池组间内部通过铜排连接。
电池组至直流配电柜通过电缆连接,电缆通过底部电缆沟进入直流配电柜。
BMS系统弱电走线与直流线路分开,减少干拢,弱电线路通过铁质线管引至直流配电柜或采用带屏蔽层电缆。
直流配电柜至PCS采用电缆经由电缆沟接入PCS直流侧输入断路器,BMMS通信线缆经由电缆沟,通过铁质线管引入PCS和储能系统就地监控系统。
3 蓄电池管理系统(BMS)3.1 BMS系统整体构架本次BMS系统是根据大规模储能电池阵列的特点设计的电池管理系统,本系统使用铅酸电池为储能单元的储能电池阵列,用于监测、评估及保护电池运行状态的电子设备集合,包括:监测并传递铅酸电池、电池组及电池系统单元的运行状态信息,如电池电压、电流、温度、内阻以及保护量等;评估计算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寿命健康状态SOH及电池累计处理能量等;保护电池安全等。
FCP铅炭电池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圣阳电源:先进铅炭电池储能系统解决方案能源的可再生和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坚强智能电网的构建对储能系统有着现实的大量需求。
首先,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输出功率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会产生随机性、间歇性波动。
其次,随着用电量的增加,电力消耗的昼夜峰谷差在日益扩大。
越来越多具有高度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业企业和涉及信息、安全领域的用户对负荷侧电能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储能可使能源具有可调度性,不仅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环节可发挥重要作用,在微电网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在并网运行时,储能系统主要发挥灵活调节和平滑波动等功能;在离网运行时,储能系统可作为微电网的主电源,保持微电网的电压和频率稳定,确保微电网的稳定运行。
目前,储能系统在国内外微电网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储能系统可有效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能力,支撑电网的安全运行,实现用户需求侧管理,提高电力设备利用率,降低供电成本,成为智能微电网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铅酸电池储能失效模式及FCP铅炭电池的优化措施在典型的备电应用中,铅酸电池的主要失效模式包括正极板栅腐蚀、负极活性物质的硫酸盐化及电解液的干涸。
而在电网级储能系统的循环充放电应用中,铅酸电池的主要失效模式包括正极板栅腐蚀、活性物质软化及负极活性物质的硫酸盐化。
圣阳电源与日本古河电池株式会社战略合作,引进国际领先的的铅炭技术生产的FCP铅炭电池,采取如下优化措施,革命性地把电池的循环寿命70%D0D提高到了4200次以上,凭借先进的铅炭技术、精良的制造工艺和优异的系统集成技术,在储能系统中高压电池组(600V)的循环寿命亦可达到3500次以上。
1)新型的耐腐蚀合金,提高了板栅的耐腐蚀寿命;2)专用的极板活性物质配方和特殊添加剂,降低正极活性物质软化速率,提高正极循环次数;3)采用先进的碳材料作为负极添加剂,提高充电接受能力,减少负极硫酸盐化,更适合部分荷电状态(PSOC)条件下使用;4)采用新型电解液配方和特殊添加剂,降低电池内阻,提高充放电效率并缓解电解液分层和负极硫酸盐化;5)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和严格的制造工艺,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铅酸电池储能系统方案设计(有集装箱)

技术方案2014年1月目录目录 (2)1 需求分析 (3)2 集装箱方案设计 (3)2.1 集装箱基本介绍 (3)2.2 集装箱的接口特性 (5)2.3 系统详细设计方案 (7)2.4 集装箱温控方案 (14)3 电池组串成组方案 (16)3.1 电池组串内部及组间连接方案 (18)3.2 系统拓扑图 (19)4 蓄电池管理系统(BMS) (20)4.1 BMS系统整体构架 (20)4.2 BMS系统主要设备介绍 (22)4.3 BMS系统保护方式 (24)4.4 BMS系统通信方案 (25)1需求分析集装箱式铅酸蓄电池成套设备供货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附属设备、标准40尺集装箱、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安装附件等。
每个标准40尺集装箱含管式胶体(DOD80 1200次以上)或富液式(DOD80 1400次以上)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电池架及附件、电池管理系统(含外电路)、电池直流汇流设备、设备间的连接电缆及电缆附件(包括铜鼻、螺栓、螺母、弹垫、平垫等)、动力及控制信号接口等。
根据标书要求,综合铅酸电池特性,对于储能系统进行如下设计:每3个标准40尺集装箱承载2MWh,每个集装箱由336只2V1000Ah 管式胶体铅酸电池串联而成,电压672V,电池串容量672kWh。
每3个集装箱并联到一台500kWh 储能双向变流器。
三个电池堆的总容量可达2MWh,故本方案中三个集装箱为一单元,每个单元配置一套BMS 电池管理系统,可监控每颗单体电池工作情况。
集装箱中另含烟感探头、消防灭火器、加热器、摄像头、温湿度监测等设备,以保证铅酸电池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实现远程监控。
2集装箱方案设计2.1集装箱基本介绍根据项目要求,同时考虑电池堆的成组方式、集装箱内辅助系统的设计、安装以及日常巡视和检修等各方面,选用40英尺标准集装箱。
外部尺寸: 12192*2438*2591mm 。
本项目共需要42个40英尺标准集装箱。
集装箱设计静态承重60t,最大起吊承重45t。
铅酸电池储能系统方案设计 (无集装箱)(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技术方案2014年1月目录目录 (2)1 需求分析 (3)2 电池组串成组方案 (3)2.1 电池组串内部及组间连接方案 (5)2.2 系统拓扑图 (6)3 蓄电池管理系统(BMS) (7)3.1 BMS系统整体构架 (7)3.2 BMS系统主要设备介绍 (8)3.3 BMS系统保护方式 (11)3.4 BMS系统通信方案 (12)4 对厂房要求 (13)1需求分析管式胶体铅酸蓄电池成套设备供货范围包括管式胶体铅酸蓄电池、BMS、附属设备、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安装附件等。
根据项目的特点,根据标书要求,综合铅酸电池特性,对于储能系统进行如下设计:336只2V1000Ah管式胶体铅酸电池串联而成一个电池堆,电压672V,电池串容量672kWh。
每3个电池堆并联到一台500kWh 储能双向变流器。
三个电池堆的总容量可达2MWh,故本方案中三个电池堆为一储能单元,每个单元配置一套BMS电池管理系统,可监控每人单体电池电压,内阻及温度、电流。
厂房含烟感探头、消防灭火器、环境控制系统、排氢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温湿度监测等设备,以保证铅酸电池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实现远程监控。
2电池组串成组方案名称成组单元设备组成详图容量单体采用2V1000Ah管式胶体铅酸蓄电池2V1000Ah2KWh电池簇 24只2V1000Ah 管式胶体铅酸蓄电池串联组成一簇,配备一台蓄电池监控模块。
蓄电池簇48V1000h 48KWh蓄电池簇监控单元电池组单元14簇电池组串联组成一组电池组单元,配备一台蓄电池组控制单元电池组单元 672V/1000Ah 672kW h 电池组控制单元储能系统单元 3组电池组单元并接入一台双极式单级500KW PCS 构成一组储能单元,配备一台直流配电柜。
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组单元500KW/2.016MWh直流配电柜BMUBMU,500KW,PCS PCS7MW/28 MWh储能系统14组500KW/2.016MWh储能系统单元并联构成7MW/28MWh储能系统储能系统单元7MW/28.224MWh 就地监控系统以上成组方案,充分考虑了电池多组并联时产生环流的问题,也充分考虑了系统的走线主载流量,电池簇内采用铜排联结,载流量300A,满足系统运行需求,在跨簇联结时采用铜线联结形式,载流量300A。
铅酸电池储能系统方案设计

铅酸电池储能系统方案设计一、背景分析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开发和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是当前和未来的重要任务之一、而铅酸电池作为一种成熟的蓄电池技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被广泛应用于储能系统中。
二、系统设计目标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铅酸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进行储存,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平稳调节电网负荷:储能系统可以平滑调节电网负荷,实现峰谷电量平衡,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
3.应对电力峰值需求:通过储能系统可以暂时储存电能,在电力峰值需求时进行释放,以满足用电需求。
4.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通过储能系统的应用,可以提供备用电源,保证电力系统在紧急情况下的可靠运行。
三、系统组成1.铅酸电池组:铅酸电池是储能系统的关键部件,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池容量和数量,以满足系统对电能的储存和释放需求。
2.充电控制系统:包括电池组充电管理装置和充电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和控制铅酸电池组的充电状态,保证充电效率和充电安全。
3.放电控制系统:包括电池组放电管理装置和放电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和控制铅酸电池组的放电状态,保证放电效率和放电安全。
4.逆变器系统:逆变器将储存的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供应给用户或电网,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5.控制与监测系统:通过监测和控制系统,实时获取和分析储能系统的运行状态,对系统进行合理调度和管理。
四、系统运行流程1.充电阶段:根据电网供电情况和能源需求情况,通过充电控制系统将电能输入到铅酸电池组中进行储存。
2.放电阶段:根据电网负荷情况,通过放电控制系统将储存的电能释放到电网中,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
3.运行监控:通过控制与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储能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电池组的充放电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参数,保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4.系统调度:根据电网的需求和用户的用电需求,通过系统调度和管理,合理分配储能系统的储存和释放能力,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电网供电质量。
铅酸电池储能系统方案设计有集装箱

技术方案2023年1月目录目录 (2)1 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集装箱方案设计 (4)2.1 集装箱基本介绍 (4)2.2 集装箱的接口特性 (6)2.3 系统具体设计方案 (8)2.4 集装箱温控方案 (17)3 电池组串成组方案 (19)3.1 电池组串内部及组间连接方案 (21)3.2 系统拓扑图 (22)4 蓄电池管理系统(BMS) (23)4.1 BMS系统整体构架 (23)4.2 BMS系统重要设备介绍 (25)4.3 BMS系统保护方式 (28)4.4 BMS系统通信方案 (28)1需求分析集装箱式铅酸蓄电池成套设备供货范围涉及铅酸蓄电池、附属设备、标准40尺集装箱、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安装附件等。
每个标准40尺集装箱含管式胶体(DOD80 1200次以上)或富液式(DOD80 1400次以上)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电池架及附件、电池管理系统(含外电路)、电池直流汇流设备、设备间的连接电缆及电缆附件(涉及铜鼻、螺栓、螺母、弹垫、平垫等)、动力及控制信号接口等。
2根据标书规定, 综合铅酸电池特性, 对于储能系统进行如下设计:3每3个标准40尺集装箱承载2MWh, 每个集装箱由336只2V1000Ah管式胶体铅酸电池串联而成, 电压672V, 电池串容量672kWh。
每3个集装箱并联到一台500kWh 储能双向变流器。
三个电池堆的总容量可达2MWh, 故本方案中三个集装箱为一单元, 每个单元配置一套BMS电池管理系统,可监控每颗单体电池工作情况。
集装箱中另含烟感探头、消防灭火器、加热器、摄像头、温湿度监测等设备, 以保证铅酸电池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实现远程监控。
4集装箱方案设计4.1集装箱基本介绍根据项目规定, 同时考虑电池堆的成组方式、集装箱内辅助系统的设计、安装以及平常巡视和检修等各方面, 选用40英尺标准集装箱。
铅酸电池储能系统技术要求

铅酸电池储能系统技术要求1.产品清单2.方案要求2.1项目概况:本次项目系统电压288V,系统容量50Ah,选用12V50Ah铅酸蓄电池24只串联成组,并搭配蓄电池管理系统,对蓄电池电压、电流、温度等关键数据进行采集监控,同时与安科瑞PCS之间进行CAN通讯。
2.2储能电池选型:系统选用12V50Ah通用型中小容量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
2.3电池特点:12V50Ah通用型中小容量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使用高锡低钙多元合金,板栅耐腐蚀性强,专利多层端柱密封结构,密封性可靠,专利子母板栅结构及极板高温高湿固化工艺,电池寿命长。
该型号电池可广泛应用于UPS/EPS 不间断电源,应急照明,通讯/电力系统,新能源储能领域,电动工具等领域。
2.3电池参数:2.4.1 系统结构系统主要由如下设备单2.4 蓄电池管理系统(BMS)元组成:电池充放电电压采集单元,电池充放电电流采集单元,蓄电池温度采集单元,环境温度采集单元,蓄电池故障报警单元。
2.4.2 功能介绍①模拟量测量功能:能实时测量电池组电压,充放电电流、温度和单体电池端电压、绝缘监测等参数。
②电池系统运行报警功能:在电池系统运行出现过压、欠压、过流、高温、低温、漏电、通信异常,显示并上报告警信息。
③本地运行状态显示功能:BMS 能够在本地对电池系统的各项运行状态进行显示,如系统状态,模拟量信息,报警和保护信息等。
④事件及历史数据记录功能:BMS 能够在本地对电池系统的各项事件及历史数据进行一定量的存储。
2.4.3技术指标电压检测精度: ±0.2%电流检测精度: ±0.5%温度检测精度: ±0.5℃SOC 估算精度: <8%数据记录间隔: 15s (在线运行监测/静态放电检测状态)接口: RS485、LAN (RJ45)、CAN、、USB报警方式: 现场:声光报警,并显示报警内容,故障输出节点闭合远端计算机:报警并显示报警内容绝缘电阻: 50M 1000VDC工作环境:环境温度:-20 ~ +60℃相对湿度: < 85%(无凝露)环境磁场: < 400A/m2.5 蓄电池控制柜本系统由4套蓄电池控制柜组成,每套粗电池控制柜内可装载24块电池,控制柜有电压、电流、功率显示,控制柜前面板有触摸屏,控制柜尺寸800×800×2000。
铅酸电池室设计要求

铅酸电池室设计要求咱来说说铅酸电池室的设计要求哈。
一、空间布局方面。
1. 首先得有足够的空间来摆放电池。
你可不能把电池挤得像沙丁鱼罐头似的,得让它们舒舒服服地待着。
每一组电池之间得留出一定的空隙,方便以后检查、维护,要是挨得太紧,到时候想看看哪个电池有点小毛病都难,就像在拥挤的人群里找一个熟人一样麻烦。
2. 电池室的通道要宽敞。
这就好比咱们家里的过道,太窄了走路都不方便。
工作人员得能轻松地推着小车啥的在里面走动,不然磕磕碰碰的,容易损坏设备不说,人也容易受伤啊。
3. 高度也得合适。
要是太矮了,人在里面都直不起腰来,那工作起来多难受啊,感觉就像钻进了一个小矮屋里,压抑得很。
二、环境条件方面。
1. 温度很关键。
铅酸电池这玩意儿对温度比较敏感,就像人一样,太热或者太冷都不舒服。
所以电池室得有温度控制设备,夏天不能让温度太高,冬天也不能太冷。
最好保持在一个比较适宜的温度范围,比如说15℃ 30℃之间,这就像是给电池创造了一个四季如春的小环境。
2. 湿度也不能忽视。
太潮湿的话,电池可能会受潮,就像东西在潮湿的环境里容易发霉一样。
但太干燥也不好,容易产生静电啥的。
所以湿度得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大概40% 60%这样。
3. 通风一定要良好。
铅酸电池在充放电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一些气体,要是这些气体在室内憋着,那可就像在一个密封的小盒子里放了个屁,越来越难闻还可能有危险呢。
所以得有通风设备,让新鲜空气进来,把那些废气排出去。
三、安全保障方面。
1. 防火措施要到位。
铅酸电池万一着火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电池室得用防火的建筑材料,就像给它穿上一件防火的衣服。
还要配备灭火设备,像灭火器啊,灭火沙之类的,一旦有小火苗,马上就能扑灭,可不能让它酿成大火。
2. 防酸措施也不能少。
毕竟是铅酸电池,要是电池漏酸了,那酸性物质可具有腐蚀性,就像小恶魔一样到处搞破坏。
所以地面得做防酸处理,周围的设备也得有一定的防酸能力。
3. 电气安全也很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方案2014年1月目录目录 (2)1 需求分析 (3)2 电池组串成组方案 (3)2.1 电池组串内部及组间连接方案 (5)2.2 系统拓扑图 (6)3 蓄电池管理系统(BMS) (7)3.1 BMS系统整体构架 (7)3.2 BMS系统主要设备介绍 (8)3.3 BMS系统保护方式 (11)3.4 BMS系统通信方案 (12)4 对厂房要求 (13)1 需求分析管式胶体铅酸蓄电池成套设备供货范围包括管式胶体铅酸蓄电池、BMS 、附属设备、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安装附件等。
根据项目的特点,根据标书要求,综合铅酸电池特性,对于储能系统进行如下设计:336只2V1000Ah 管式胶体铅酸电池串联而成一个电池堆,电压672V ,电池串容量672kWh 。
每3个电池堆并联到一台500kWh 储能双向变流器。
三个电池堆的总容量可达2MWh ,故本方案中三个电池堆为一储能单元,每个单元配置一套BMS 电池管理系统,可监控每人单体电池电压,内阻及温度、电流。
厂房含烟感探头、消防灭火器、环境控制系统、排氢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温湿度监测等设备,以保证铅酸电池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实现远程监控。
2电池组串成组方案名称成组单元 设备组成详图 容量单体采用2V1000Ah 管式胶体铅酸蓄电池2V1000Ah 2KWh电池簇24只2V1000Ah 管式胶体铅酸蓄电池串联组成一簇,配备一台蓄电池监控模块。
蓄电池簇48V1000h 48KWh蓄电池簇监控单元电池组单元14簇电池组串联组成一组电池组单元,配备一台蓄电池组控制单元电池组单元672V/1000A h 672kWh电池组控制单元储能系统单元3组电池组单元并接入一台双极式单级500KW PCS 构成一组储能单元,配备一台直流配电柜。
电池管理系统BMU ,500KW ,PCS电池组单元500KW/2.016MWh直流配电柜BMUPCS7MW/28MWh 储能系统14组500KW/2.016MWh储能系统单元并联构成7MW/28MWh储能系统储能系统单元7MW/28.224MWh就地监控系统以上成组方案,充分考虑了电池多组并联时产生环流的问题,也充分考虑了系统的走线主载流量,电池簇内采用铜排联结,载流量300A,满足系统运行需求,在跨簇联结时采用铜线联结形式,载流量300A。
系统设计多级开关保护,方便接线及系统控制。
2.1电池组串内部及组间连接方案连接件名称图片材质电池间连接铜排外包绝缘护套电池簇间相连铜排外包绝缘护套层间联结铜排外包绝缘护套,通过绝缘端子固定于支架侧边电池组出线固定于电池架侧方的接线端子,外加绝缘护套。
BMS系统电压测试与均流线连结方案采用专用卡件与套于蓄电池端子,在电池组件连接时与铜排一同固定。
BMU单元固定采用镙丝直接固定于电池簇支架一侧2.2系统拓扑图铜排联结,整体稳固体好,可能减少后续运行过程中由于振动及其它原因导致的接线端子松动现象。
此外采用了全护套铜排及绝缘端子帽保护,提升电池组的安全绝缘等级。
下图表示了储能系统整体联方案,电池组间内部通过铜排连接。
电池组至直流配电柜通过电缆连接,电缆通过底部电缆沟进入直流配电柜。
BMS系统弱电走线与直流线路分开,减少干拢,弱电线路通过铁质线管引至直流配电柜或采用带屏蔽层电缆。
直流配电柜至PCS采用电缆经由电缆沟接入PCS直流侧输入断路器,BMMS通信线缆经由电缆沟,通过铁质线管引入PCS和储能系统就地监控系统。
系统拓扑图3蓄电池管理系统(BMS)3.1BMS系统整体构架本次BMS系统是根据大规模储能电池阵列的特点设计的电池管理系统,本系统使用铅酸电池为储能单元的储能电池阵列,用于监测、评估及保护电池运行状态的电子设备集合,包括:监测并传递铅酸电池、电池组及电池系统单元的运行状态信息,如电池电压、电流、温度、内阻以及保护量等;评估计算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寿命健康状态SOH及电池累计处理能量等;保护电池安全等。
系统整体结构图本BMS系统由ESMU、ESGU与BMM构成:ESMU(Energy Storage System Management Unit)储能系统管理单元,该管理单元对BMM 上传的电池实时数据进行数值计算、性能分析、报警处理及记录存储;每台ESMU管理两台ESGU模块。
ESGU(Energy Storage Battery Group Control Unit)电池组控制单元,ESGU主要是对整组电池的运行信息收集,采集整组电池的总电压和电流,对电池组出现的异常进行报警和保护;每台ESGU管理14簇电池。
BMM(Battery Monitoring Module)蓄电池组监护模块,该单元集电池运行信息监测采集、自动充电、放电均衡管理、在线内阻测试、故障诊断等功能于一体。
每个模块可以管理一簇(24只)单体蓄电池。
每组电池单元对应14簇电池,14台BMM。
该BMS系统有如下特点:全面电池信息管理,在线SOC诊断,无损主动均衡充电管理,系统保护功能,热管理功能,自我故障诊断与容错技术,专业的负荷联动控制及优化,灵活的模块化设计。
3.2BMS系统主要设备介绍电池监测模块BMM3.1该单元集电池运行信息监测采集、充电均衡管理、故障诊断等功能于一体。
设计紧凑合理,高度集成,各单元间采用隔离技术绝缘性能好,可靠性、安全性高。
每一个模块可对24串电池进行监测和维护,可连接多路温度传感器,储能电池管理模块之间及与储能系统管理单元之间采用RS485或CAN连接。
➢在线自动检测每节蓄电池电压、蓄电池组端电压、充放电电流和温度等;➢实时报警功能,实现对电压、温度、电流的超限报警;➢现场报警,干节点输出闭合,可实现远端计算机报警并显示报警内容;➢在线自动定期(周期可设)测试蓄电池内阻;➢具有RS485/或CAN通讯接口,可接入监控系统或现场采集单元,实现数据和告警信息上送,达到远程监控蓄电池组的目的;➢采用模块化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方便,且模块间相互隔离、可靠性高;➢产品具有蓄电池组在线均衡维护功能,可通过对单体蓄电池在线小电流充电,提高蓄电池组电压一致性,达到延缓蓄电池失效的目的。
储能电池监测模块BMM3.1实物图电池组控制模块ESGUESGU主要是对整组电池的运行信息收集,采集整组电池的总电压和电流,对电池组出现的异常进行报警和保护;能根据安全处理规则的要求对电池组进行保护,确保电池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当电池严重过压、欠压、过流(短路)、漏电(绝缘)等异常故障情况出现时,储能系统管理单元发出命令至该单元,控制整组电池的开断,避免电池被过充、过放和过流。
➢具体功能具备系统上电自检功能,主要包括所有传感器、系统状态等;具备电池组端电压、电流、温度等检测功能;具有电池正负极对机壳的绝缘检测功能;具有管理主接触器控制及主接触器反馈信号检测功能;异常报警及硬接点保护控制功能;具备CAN/ RS485总线通讯功能。
电池组控制模块ESGU实物图储能系统管理单元ESMU对BMM3.1上传的电池实时数据进行数值计算、性能分析、报警处理及记录存储,此外,可一对一实现与PCS主机、储能调度监控系统等进行联动控制,根据输出功率要求及各组电池的SOC优化负荷控制策略,保证所有电池组的总运行时间趋于一致。
➢具体功能a.监测显示数据1)监测显示单体电池电压数据。
2)监测显示电流数据。
3)监测显示温度。
温度包括:环境温度、BMM3.1的数据。
b.报警功能1)通讯连接报警。
2)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报警。
3)单体电压过高及过低报警。
4)组端电压过高或者过低报警。
5)BMM3.1错误报警。
c.保护1)单体电压过低或者过高保护。
2)温度过低或者过高保护。
3)组端电压过高或者过低保护。
d.参数设置1)电池组安装及运行参数的设置2)网络通讯参数设置3)接口协议参数设置4)ESGU参数设置储能系统管理单元实物图3.3BMS系统保护方式●储能用BMS和PCS及后台都有数据通信,通信方式与PCS是以太网或RS485的方式,与后台监控是以太网的方式,采用的通信协议都是Modbus或IEC61850(可选),确保当BMS 和PCS间出现通信异常时,BMS、电池、后台能正常工作。
●电池管理系BMS与后台通信采用标准Modbus协议或IEC61850(可选),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实时性的通讯能力,具有多种错误检测方式,保证庞大数据量上传及指令下发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BMS通过以太网(或RS485)和两路硬接点两种方式与PCS进行联系,保证在电池组出现严重故障时及时停运。
3.4BMS系统通信方案整个储能系统容量为28MWh;系统由14台PCS的电池单元组成,系统采用2V/1000Ah的铅酸单体电池。
储能系统采用336节2V/1000Ah的电池组串连构成一组电池,三组电池并联构成一个电池单元,每个电池单元容量为2MWh,即336节×2V×1000Ah×3=2.016MWh;每个最小模块支持24节单体电池,336节电池需要336/24=14个模块;整个储能系统14个电池单元累计总容量为2.016MWH×14=28.224MWH;储能逆变器的常见效率在92%~95%,所以整个储能的实际容量为28.224MWH×0.92=25.97MWh,架构如下:…电池组串1电池组串2系统在直流侧采用三组电池并联后接入单级式500KW PCS,电池簇接入PCS的功能示意图如下:ESGU-C CAN2.0/RS4852以太网/RS485PCS电池作为储能单元,采用带主动无损均衡和容量诊断的电池管理系统(BMS),采用目前市面上成熟的双向逆变器(PCS)组成,整个系统由后台统一控制,电池采用电池架立式安装。
4对铅酸电池储能厂房要求对于大型储能型厂房的设计有很多要求,既要保证铅酸电池工作在额定工作温度,延长储能单元工作寿命,又要配置安防系统,确保系统安全工作运行,从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对储能用大型机房进行设计;温控系统需要保证厂房内立体空间的整体温度均匀度在±5度这间,以保证铅酸电池单体整体放电的均恒性,为此需要按需设计整个厂房立体空间的热管理系统。
需要配置风道及新风系统。
排氢系统由于密封式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在过充的情况下会出现析氢的反应,导致内部压力增大,从而需要配备氢气检测与排氢系统。
鉴于整个房间内平面空间比较大,如果单在厂房一侧设置排氢扇很难达到排氢要求,另外由于氢气比较轻,通常均在整个房间的最上层,因此需要在整个房间的最顶部设立氢气检测专感器及专用的排氢通道。
此系统自动运行,可以实现定时排氢及按照氢浓度控制自行排氢等。
温度要控制在5~35度,湿度为40%~80%,布线建议采用悬挂式的线架布线,方便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