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有机溶剂纯化

合集下载

常见有机溶剂的纯化方法总结

常见有机溶剂的纯化方法总结

常见有机溶剂的纯化方法总结有机溶剂是许多化学实验和工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化学品。

然而,这些有机溶剂常常受到杂质的污染,因此需要进行纯化。

本文将总结常见有机溶剂的纯化方法。

1.蒸馏法蒸馏法是最常见的有机溶剂纯化方法之一、它通过利用溶剂的沸点差异来分离纯溶剂和杂质。

通常,将待纯化的溶剂放入蒸馏瓶中,连接蒸馏装置进行加热。

溶剂在不同温度下蒸发,然后冷凝回流,最终通过收集器收集纯溶剂。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机溶剂的纯度要求较高的情况。

2.结晶法结晶法适用于很多有机溶剂的纯化。

该方法通过温度调控和溶剂挥发的方式,将杂质在结晶过程中分离出来。

一般先将溶剂加热溶解杂质,然后慢慢降低温度使其结晶,最后通过过滤或离心将结晶固体分离出来,得到纯溶剂。

3.萃取法萃取法主要用于提取一些有机溶剂中难以脱除的杂质。

常见的萃取剂有酸碱性溶液和有机溶剂。

将混合物与合适的萃取剂通常反复搅拌,通过化学亲和性对杂质进行选择性提取。

萃取后,杂质可以被分离并脱除,从而得到纯溶剂。

4.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是一种具有很大表面积和吸附性能的材料。

活性炭吸附法适用于许多有机溶剂的纯化。

将待纯化的溶剂通过活性炭柱进行过滤,活性炭能够吸附溶液中的杂质,如杂质颜色物质、有机酸或有机碱等。

此后,将纯溶剂收集下来,杂质则被留在活性炭上。

5.水脱水法水脱水法适用于溶剂中含有较多水分的纯化。

主要通过与水形成氢键的有机溶剂,如乙醇和乙二醇等,能够吸附其中的水分。

通过加热或真空干燥的方式,有机溶剂中的水分会逐渐脱除,从而达到纯化的目的。

6.氧化还原法氧化还原法是纯化一些有机溶剂中含有活性杂质的一种方法。

一般通过氧化剂使活性杂质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使其转化为无害或不活性物质。

经过反应后,纯溶剂可以通过过滤或其他分离方法得到。

7.萃取结晶法萃取结晶法是一种将两种或多种溶剂混合,然后通过结晶和过滤分离纯溶剂的方法。

当两种溶剂的萃取效果不同或其中一种溶剂对纯化溶剂的溶解度较低时,可以采用该方法进行纯化。

常见有机溶剂物化性能

常见有机溶剂物化性能
酯与甲胺生成4-羟基-N-甲基丁酰胺,第二步是进而脱 水生成N-甲基吡咯烷酮。两步反应可按排在管式反应 器中连续进行,γ-丁内酯与甲胺的摩尔比为1:1.15, 压力约6MPa,温度为250℃。反应完成后,经浓缩、 减压蒸馏而得成品。收率90%。
和利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NMP(N-甲基-2-吡咯烷酮)
和利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专有名词:
闪点低的可燃性液体,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较 差。
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来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 的叫易燃品,如汽油、煤油;45℃以上的为可燃品,如 汽油、煤油。
从闪点可判断油品组成的轻重,鉴定油品发生火灾的危 险性。
和利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NMP(N-甲基-2-吡咯烷酮)
专有名词:
甲、乙、丙类液体按闭杯闪点划分。 甲类液体(闪点<28℃)有:二硫化碳、氰化氢、 正戊烷、正已烷、正庚烷、正辛烷、1-已烯、2戊烯、1-已炔、环已烷、苯、甲苯、二甲苯、乙 苯、氯丁烷、甲醇、乙醇、50度以上的白酒、正 丙醇、乙醚、乙醛、丙酮、甲酸甲酯、乙酸乙酯、 丁酸乙酯、乙腈、丙烯腈、呋喃、吡啶、汽油、 石油醚等。
一、理化性质: (1)分子式:C5H9NO (2)闪点:88℃ (3)沸点:202℃ (4)相对分子量:99.15 (5)CAS号:872-50-4 (6)密度:1.03 (7)燃点:346ºC
和利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NMP(N-甲基-2-吡咯烷酮)
一、理化性质: (1)分子式:C5H9NO (2)闪点:88℃ (3)沸点:202℃ (4)相对分子量:99.15 (5)CAS号:872-50-4 (6)密度:1.03 (7)燃点:346ºC
和利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专有名词:
乙类液体(28℃≤闪点<60℃)有:正壬烷、正癸烷、二 乙苯、正丙苯、苯乙烯、正丁醇、福尔马林、乙酸、乙 二胺、硝基甲烷、吡咯、煤油、松节油、芥籽油、松香

常见溶剂中的碳谱峰对溶质纯度的判断

常见溶剂中的碳谱峰对溶质纯度的判断

常见溶剂中的碳谱峰对溶质纯度的判断溶剂在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既可以作为反应介质,也可以作为溶剂来纯化和分离目标物。

溶剂的纯度对于有机合成的成功至关重要。

因此,准确判断溶质的纯度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本文将介绍使用碳谱峰对溶质纯度进行判断的方法。

一. 背景在有机化学中,通常使用溶剂来溶解和催化反应。

常见的溶剂包括乙醇、二甲基甲酰胺(DMF)、二氯甲烷(DCM)等。

这些溶剂在商业上购买时,可能存在一定的杂质或其他有机物。

因此,了解并准确判断溶质在溶剂中的纯度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二. 碳谱峰碳谱是一种结构分析方法,用于确定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数目和位置。

在碳谱峰图中,碳原子被表示为峰的形式,每个峰对应于一个碳原子。

碳谱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可以提供关于化合物结构和纯度的有用信息。

三. 碳谱峰的判断在溶剂中,碳谱峰的形状和强度可以提供关于溶质纯度的线索。

以下是常见溶剂中碳谱峰的判断方法:1. 嘧啶峰嘧啶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它在13C NMR碳谱中有一个特征性的峰。

嘧啶峰的化学位移为150-155 ppm,而且强度通常很强。

如果在嘧啶的13C NMR谱中没有发现这个峰,那么可能说明溶剂中存在其他杂质或有机物。

2. 溶剂峰在13C NMR碳谱中,溶剂本身也会产生一个峰。

常见的溶剂峰包括乙醇中的13C峰为 50 ppm,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13C峰为 40 ppm,二氯甲烷(DCM)中的13C峰为 53 ppm。

如果在溶质溶解的溶剂中,没有观察到这些特征性的峰,那可能意味着溶剂中存在杂质。

3. 溶质峰除了溶剂峰之外,溶质本身也会产生峰。

在纯溶质的情况下,它的化学位移应该与已知的标准值相一致。

然而,如果溶质中含有杂质或其他有机物,溶质峰的形状和强度可能会发生变化。

出现额外的峰或峰的强度发生偏移,可能意味着溶质的纯度有所降低。

四. 结论通过观察溶剂中的碳谱峰,可以初步判断溶质的纯度。

嘧啶峰、溶剂峰和溶质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了有关溶质纯度的有用信息。

常见有机溶剂的纯化方法总结

常见有机溶剂的纯化方法总结

常见有机溶剂的纯化方法总结有机溶剂是广泛应用于化学合成、实验室分析、工业生产等领域的一类重要化学品。

由于有机溶剂在使用过程中易受到含固体、杂质、水分等污染,因此需要进行纯化处理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下面将对常见有机溶剂的纯化方法进行总结。

1.普通溶剂的蒸馏纯化法:对于常见的无色、透明、纯净的溶剂,如甲醇、乙醇、乙醚、丙酮等,通常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纯化。

蒸馏纯化法主要包括常压蒸馏、减压蒸馏和气相色谱(GC)纯化等。

常压蒸馏适用于沸点较低的溶剂,减压蒸馏适用于沸点较高的溶剂,而GC纯化则可以通过气相扩散、分离和再结晶的方式来提高溶剂纯度。

2.水分含量的去除:水分是有机溶剂一种重要的污染物,对于需去除水分的溶剂,可以采用干燥剂进行吸湿,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也可以通过分子筛或活性炭吸附水分的方法去除,并采用蒸馏等方式进行再纯化。

3.酸碱性杂质的去除:有机溶剂中常常存在酸、碱性杂质,对于酸性杂质,可以采用酸中和的方法,如加入适量的碱溶液进行反应,并用水或其他溶剂进行分离;对于碱性杂质,可以使用酸进行中和处理,如加入适量的酸溶液进行反应,并用水或其他溶剂进行分离。

4.化学反应去除杂质:有机溶剂也可以通过进行适当的化学反应来去除杂质。

比如,对于含醛的溶剂,可以使用氢硫酸钠等试剂进行缩戊醛反应去除醛基;对于含有酮、酸等活性基团的溶剂,可以使用亲水基团的化学反应剂,如丁酮反应剂等进行反应去除。

5.溶剂蒸馏:对于一些需要极高纯度的有机溶剂,可以采用溶剂蒸馏的方法进行纯化。

溶剂蒸馏是一种通过变换温度和压力的方法,使溶剂不同组分按照沸点的先后顺序逐个分离,以达到纯化的目的。

常见的溶剂蒸馏方法包括气相蒸馏、分馏蒸馏和动态蒸馏等。

总之,有机溶剂的纯化方法有很多种,选择合适的纯化方法要结合具体溶剂的性质、要求纯度的程度以及实际应用的需求来决定。

在进行有机溶剂纯化时,需要注意操作安全,避免产生有害气体、火灾和烫伤等危险。

同时,对于有机溶剂的纯化过程,应做好溶剂回收和废液处理工作,实现环保和资源化利用。

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机溶剂的纯化方法

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机溶剂的纯化方法

实验室中常⽤的有机溶剂的纯化⽅法1.⼄酸⼄酯市售的⼄酸⼄酯常含有微量⽔、⼄醇和⼄酸。

可先⽤等体积的5%碳酸钠溶液洗涤,再⽤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酯层倒⼊⼲燥的锥形瓶中,加⼊适量⽆⽔碳酸钾⼲燥1h后,蒸馏,收集77.0。

77.5℃馏分。

2.⽯油醚⽯油醚是低级烷烃的混合物。

根据沸程范围不同可分为30~60℃、60~90℃和90~120℃等不同规格。

⽯油醚中常含有少量沸点与烷烃相近的不饱和烃,难以⽤蒸馏法进⾏分离,此时可⽤浓硫酸和⾼锰酸钾将其除去。

⽅法如下。

在150mL分液漏⽃中,加⼊100mL⽯油醚,⽤10mL浓硫酸分两次洗涤,再⽤10%硫酸与⾼锰酸钾配制的饱和溶液洗涤,直⾄⽔层中紫⾊不再消失为⽌。

⽤蒸馏⽔洗涤两次后,将⽯油醚倒⼊⼲燥的锥形瓶中,加⼊⽆⽔氯化钙⼲燥lh。

蒸馏,收集需要规格的馏分。

3.氯仿普通氯仿中含有1%⼄醇(这是为防⽌氯仿分解为有毒的光⽓,作为稳定剂加进去的)。

除去⼄醇的⽅法是⽤⽔洗涤氯仿5~6次后,将分出的氯仿⽤⽆⽔氯化钙⼲燥24h,再进⾏蒸馏,收集60.5~61.5℃馏分。

纯品应装在棕⾊瓶内,置于暗处避光保存。

4.苯普通苯中可能含有少量噻吩,除去的⽅法是⽤少量(约为苯体积的15%)浓硫酸洗涤数次,再分别⽤⽔、10%碳酸钠溶液和⽔洗涤。

分离出苯,置于锥形瓶中,⽤⽆⽔氯化钙⼲燥24h后,⽔浴加热蒸馏,收集79.5~80.5℃馏分。

在有机化学实验中,经常使⽤各类溶剂作为反应介质或⽤来分离提纯粗产物。

由于反应的特点和物质的性质不同,对溶剂规格的要求也不相同。

有些反应(如格⽒试剂的制备反应)对溶剂的要求较⾼,即使微量杂质或⽔分的存在,也会影响实验的正常进⾏。

这种情况下,就需对溶剂进⾏纯化处理,以满⾜实验的正常要求。

这⾥介绍⼏种实验室中常⽤的有机溶剂的纯化⽅法。

5.⽆⽔⼄醚市售⼄醚中常含有微量⽔、⼄醇和其他杂质,不能满⾜⽆⽔实验的要求。

可⽤下述⽅法进⾏处理,制得⽆⽔⼄醚。

在250mL⼲燥的圆底烧瓶中,加⼊100mL⼄醚和⼏粒沸⽯,装上回流冷凝管。

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机溶剂的纯化方法

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机溶剂的纯化方法

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机溶剂的纯化方法
1.蒸馏纯化法:蒸馏是将混合溶剂加热,利用其沸点差异使溶剂分离的过程。

对于常见的有机溶剂如乙醚、甲苯、丙酮等,通过简单蒸馏或分馏装置的使用,可以获得高纯度的有机溶剂。

2.结晶纯化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较高熔点的有机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等。

可以通过溶剂的逐渐蒸发,使溶剂慢慢冷却,从而得到高纯度的结晶物。

3.活性炭吸附纯化法:将有机溶剂与活性炭接触,利用活性炭表面的吸附作用去除其中的杂质。

这种方法适用于易挥发的溶剂,例如醇类、醚类等。

经过活性炭吸附后,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有机溶剂。

4.沉淀纯化法:通过加入适量的沉淀剂,如醋酸铅或硫酸铅,使有机溶剂中的杂质发生反应生成固体沉淀,在离心或过滤后分离得到纯净的有机溶剂。

5.撇液法:对于含有多种有机溶剂的混合物,可以通过不同溶剂的密度差异,使其中一个有机溶剂相对较轻的浮于另一个有机溶剂之上,然后通过撇除上层溶剂来实现纯化。

6.含水溶剂的干燥纯化法:对于一些有机溶剂中存在的水分和其他杂质,可以通过将溶剂与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无水硫酸铜等接触,使其吸附或抽除水分,从而实现溶剂的干燥纯化。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纯化方法,如提取纯化法、油墨、树脂吸附纯化法等。

总的来说,对于不同的有机溶剂,选择合适的纯化方法可以提高溶剂的纯度和质量,有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实验室中进
行有机溶剂的纯化时,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有机溶剂的挥发和火灾的发生。

常用溶剂除水

常用溶剂除水

常用溶剂除水常用有机试剂的纯化1.丙酮沸点℃,折光率 8,相对密度 9。

普通丙酮常含有少量的水及甲醇、乙醛等还原性杂质。

其纯化方法有:⑴.于250mL丙酮中加入高锰酸钾回流,若高锰酸钾紫色很快消失,再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继续回流,至紫色不褪为止。

然后将丙酮蒸出,用无水碳酸钾或无水硫酸钙干燥,过滤后蒸馏,收集55~℃的馏分。

用此法纯化丙酮时,须注意丙酮中含还原性物质不能太多,否则会过多消耗高锰酸钾和丙酮,使处理时间增长。

⑵.将100mL丙酮装入分液漏斗中,先加入4mL10%硝酸银溶液,再加入L氢氧化钠溶液,振摇10min,分出丙酮层,再加入无水硫酸钾或无水硫酸钙进行干燥。

最后蒸馏收集55~℃馏分。

此法比方法⑴要快,但硝酸银较贵,只宜做小量纯化用。

2.二氧六环沸点℃,熔点12℃,折光率 4,相对密度 6。

二氧六环能与水任意混合,常含有少量二乙醇缩醛与水,久贮的二氧六环可能含有过氧化物(鉴定和除去参阅乙醚)。

二氧六环的纯化方法,在500mL二氧六环中加入8mL浓盐酸和50mL水的溶液,回流6~10h,在回流过程中,慢慢通入氮气以除去生成的乙醛。

冷却后,加入固体氢氧化钾,直到不能再溶解为止,分去水层,再用固体氢氧化钾干燥24h。

然后过滤,在金属钠存在下加热回流8~12h,最后在金属钠存在下蒸馏,压入饥丝密封保存。

精制过的1,4-二氧环己烷应当避免与空气接触。

3.吡啶沸点℃,折光率 5,相对密度 9。

分析纯的吡啶含有少量水分,可供一般实验用。

如要制得无水吡啶,可将吡啶与粒氢氧化钾(钠)一同回流,然后隔绝潮气蒸出备用。

干燥的吡啶吸水性很强,保存时应将容器口用石蜡封好。

4.石油醚石油醚为轻质石油产品,是低相对分子质量烷烃类的混合物。

其沸程为30~150℃,收集的温度区间一般为30℃左右。

有30~60℃,60~90℃,90~120℃等沸程规格的石油醚。

其中含有少量不饱和烃,沸点与烷烃相近,用蒸馏法无法分离。

石油醚的精制通常将石油醚用其体积的浓硫酸洗涤2~3次,再用10%硫酸加入高锰酸钾配成的饱和溶液洗涤,直至水层中的紫色不再消失为止。

常用有机溶剂的纯化-甲醇常用有机溶剂的纯化-乙醇常用有机试剂

常用有机溶剂的纯化-甲醇常用有机溶剂的纯化-乙醇常用有机试剂

常用有机溶剂的纯化-甲醇沸点 64.96℃,折光率 1.328 8,相对密度 0.791 4。

而工业甲醇中这些杂质的含量达0.5%~1%。

普通未精制的甲醇含有0.02%丙酮和0.1%水。

为了制得纯度达 99.9%以上的甲醇,可将甲醇用分馏柱分馏。

收集 64℃的馏分,再用镁 去水(与制备无水乙醇相同)。

甲醇有毒,处理时应防止吸入其蒸汽。

常用有机溶剂的纯化-乙醇沸点 78.5℃,折光率1.361 6,相对密度 0.789 3。

制备无水乙醇的方法很多,根据对无水乙醇质量的要求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方法。

若要求 98%~99%的乙醇,可采用下列方法:⑴利用苯、水和乙醇形成低共沸混合物的性质,将苯加入乙醇中,进行分馏,在64.9℃ 时蒸出苯、水、乙醇的三元恒沸混合物,多余的苯在68.3 与乙醇形成二元恒沸混合物被蒸 出,最后蒸出乙醇。

工业多采用此法。

⑵用生石灰脱水。

于100mL95%乙醇中加入新鲜的块状生石灰 20g,回流 3~5h,然后进 行蒸馏。

若要 99%以上的乙醇,可采用下列方法:⑴在 100mL99%乙醇中,加入 7g金属钠,待反应完毕,再加入 27.5g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或 25g 草酸二乙酯,回流 2~3h,然后进行蒸馏。

金属钠虽能与乙醇中的水作用, 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但所生成的氢氧化钠又与乙醇发 生平衡反应,因此单独使用金属钠不能完全除去乙醇中的水,须加入过量的高沸点酯,如邻 苯二甲酸二乙酯与生成的氢氧化钠作用,抑制上述反应,从而达到进一步脱水的目的。

⑵在 60mL99%乙醇中,加入 5g镁和 0.5g 碘,待镁溶解生成醇镁后,再加入 900mL99% 乙醇,回流 5h 后,蒸馏,可得到 99.9%乙醇。

由于乙醇具有非常强的吸湿性,所以在操作时,动作要迅速,尽量减少转移次数以防止 空气中的水分进入,同时所用仪器必须事前干燥好。

常用有机试剂的纯化-丙酮沸点 56.2℃,折光率1.358 8,相对密度 0.789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有机溶剂的纯化有机化学实验离不开溶剂,溶剂不仅作为反应介质使用,而且在产物的纯化和后处理中也经常使用。

市售的有机溶剂有工业纯、化学纯和分析纯等各种规格,纯度愈高,价格愈贵。

在有机合成中,常常根据反应的特点和要求,选用适当规格的溶剂,以便使反应能够顺利地进行而又符合勤俭节约的原则。

某些有机反应(如Grignard 反应等),对溶剂要求较高,即使微量杂质或水分的存在,也会对反应速率、产率和纯度带来一定的影响。

由于有机合成中使用溶剂的量都比较大,若仅依靠购买市售纯品,不仅价值较高,有时也不一定能满足反应的要求。

因此了解有机溶剂性质及纯化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有机溶剂的纯化,是有机合成工作的一项基本操作,这里介绍了市售的普通溶剂在实验室条件下常用的纯化方法。

1.无水乙醚( absolute ether )bp 34.5℃, 1.3526, 0.7137820D n 204d 普通乙醚中含有一定量的水、乙醇及少量过氧化物等杂质,这对于要求以无水乙醚作溶剂的反应(如Grignard 反应),不仅影响反应的进行,且易发生危险。

试剂级的无水乙醚,往往也不合要求,且价格较贵,因此在实验中常需自行制备。

制备无水乙醚时首先要检验有无过氧化物。

为此取少量乙醚与等体积的2%碘化钾溶液,加人几滴稀盐酸一起振摇,若能使淀粉溶液呈紫色或蓝色,即证明有过氧化物存在。

除去过氧化物可在分液漏斗中加人普通乙醚和相当于乙醚体积1/5的新配制硫酸亚铁溶液(1),剧烈振摇后分去水溶液。

然后除去过氧化物,按照下述操作进行精制。

[步骤]在250 mL 圆底烧瓶中,放置100 mL 除去过氧化物的普通乙醚和几粒沸石,装上冷凝管。

冷凝管上端通过一带有侧槽的橡皮塞,插人盛有10 mL 浓硫酸(2)的滴液漏斗。

通人冷凝水,将浓硫酸慢慢滴人乙醚中,由于脱水作用所产生的热,乙醚会自行沸腾。

加完后摇动反应物。

待乙醚停止沸腾后,拆下冷凝管,改成蒸馏装置。

在收集乙醚的接受瓶支管上连一氯化钙干燥管,并用与干燥管连接的橡皮管把乙醚蒸气导人水槽。

加人沸石,用事先准备好的水浴加热蒸馏。

蒸馏速度不宜太快,以免乙醚蒸气冷凝不下来而逸散室内(3)。

当收集到约70 mL 乙醚,且蒸馏速度显著变慢时,即可停止蒸馏。

瓶内所剩残液,倒人指定的回收瓶中,切不可将水加人残液中(为什么?)。

将蒸馏收集的乙醚倒入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1g 钠屑或1g 钠丝,然后用带有氯化钙干燥管的软木塞塞住,或在木塞中插入一末端拉成毛细管的玻璃管,这样可以防止潮气侵入并可使产生的气泡逸出。

放置24 h 以上,使乙醚中残留的少量水和乙醇转化为氢氧化钠和乙醇钠。

如不再有气泡逸出,同时钠的表面较好,则可储放备用。

如放置后,金属钠表面已全部发生作用,需重新压入少量钠丝,放置至无气泡发生。

这种无水乙醚符合一般无水要求(4)。

[注释](1)硫酸亚铁溶液的配制:在110 mL 水中加入6 mL 浓硫酸,然后加入60 g 硫酸亚铁。

硫酸亚铁溶液久置后容易氧化变质,因此需在使用前临时配制。

使用较纯的乙醚制取无水乙醚时,可免去硫酸亚铁溶液洗涤。

(2)也可在100 mL 乙醚中加入4~5 g 无水氯化钙代替浓硫酸作干燥剂;并在下一步操作中用五氧化二磷代替金属钠而制得合格的无水乙醚。

(3)乙醚沸点低(34.51℃),极易挥发(20℃时蒸气压为58.9 kPa),且蒸气比空气重(约为空气的2.5倍),容易聚集在桌面附近或低凹处。

当空气中含有1. 85~36.5%的乙醚蒸气时,遇火即会发生燃烧爆炸。

故在使用和蒸馏过程中,一定要谨慎小心,远离火源。

尽量不让乙醚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以免造成意外。

(4)如需要更纯的乙醚时,则在除去过氧化物后,应再用0.5%高锰酸钾溶液与乙醚共振摇,使其中含有的醛类氧化成酸,然后依次用5%氢氧化钠溶液、水洗涤,经干燥、蒸馏,再压入钠丝。

2.无水乙醇(absolute ethyl alcohol )bp 78.5℃, 1.3611, 0.789320D n 204d 市售的无水乙醇一般只能达到99.5%纯度,在许多反应中需用纯度更高的无水乙醇,经常需自己制备。

通常工业用的95.5%的乙醇不能直接用蒸馏法制取无水乙醇,因95.5%乙醇和4.5%的水形成恒沸点混合物。

要把水除去,第一步是加人氧化钙(生石灰)煮沸回流,使乙醇中的水与生石灰作用生成氢氧化钙,然后再将无水乙醇蒸出。

这样得到无水乙醇,纯度最高约99.5%。

纯度更高的无水乙醇可用金属镁或金属钠进行处理。

2C 2H 5OH +Mg(C 2H 5O)2Mg +H 2(C 2H 5O)2Mg +2H 2O2C 2H 5OH +Mg(OH)2C 2H 5OH +Na C 2H 5ONa +12H 2C2H 5ONa ++H 2OC 2H 5OH NaOH[步骤] (1) 无水乙醇(含量99.5%)的制备 在500 rnL 圆底烧瓶(1)中,放置200 mL 95%乙醇和50 g 生石灰(2),用木塞塞紧瓶口,放置至下次实验(3)。

下次实验时,拔去木塞,装上回流冷凝管,其上端接一氯化钙干燥管,在水浴上回流加热2~3 h,稍冷后取下冷凝管,改成蒸馏装置。

蒸去前馏分后,用干燥的吸滤瓶或蒸馏瓶作接受器,其支管接一氯化钙干燥管,使与大气相通。

用水浴加热,蒸馏至几乎无液滴流出为止。

称量无水乙醇的质量或量其体积,计算回收率。

(2) 无水乙醇(含量99 .95%)的制备①用金属镁制取:在250mL 的圆底烧瓶中,放置0.6g 干燥纯净的镁条,10 mL 99.5 %乙醇,装上回流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上端加一只无水氯化钙干燥管。

在沸点浴上或用火直接加热使达微沸,移去热源,立刻加入几粒碘片(此时注意不要振荡),顷刻即在碘粒附近发生作用,最后可以达到相当剧烈的程度。

有时作用太慢则需加热,如果在加碘之后,作用仍不开始,则可再加入数粒碘(一般的讲,乙醇与镁的作用是缓慢的,如所用乙醇含水量超过0.596则作用更为困难)。

待全部镁作用完毕后,加人100 mL 99 .5%乙醇和几粒沸石。

回流1h ,蒸馏,产物收存于玻璃瓶中,用一橡皮塞或磨口塞塞住。

②用金属钠制取:装置和操作同①,在250mL 圆底烧瓶中,放置2g 金属钠(4)和100mL 纯度至少为99%的乙醇,加入几粒沸石。

加热回流30min 后,加入4g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5),再回流10min 。

取下冷凝管,改成蒸馏装置,按收集无水乙醇的要求进行蒸馏。

产品储于带有磨口塞或橡皮塞的容器中。

[注释](1)本实验中所用仪器均需彻底干燥。

由于无水乙醇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故操作过程中和存放时必须防止水分浸入。

(2)一般用干燥剂干燥有机溶剂时,在蒸馏前应先过滤除去。

但氧化钙与乙醇中的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因在加热时不分解,故可留在瓶中一起蒸馏。

(3)若不放置,可适当延长回流时间。

(4)金属钠的使用见第五章实验38注释(1)(5)加入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目的,是利用它和氢氧化钠进行如下反应: COOC 2H 5COOC 2H 5+COONa COONa +2C 2H 5OH抵消了乙醇和氢氧化钠生成乙醇钠与水的反应,这样制得的乙醇可达到极高的纯度。

3.无水甲醇(absolute methyl alcohol )bp 64. 96℃, 1.3288, 0.791420D n 204d 市售的甲醇,系由合成而来,含水量不超过0.5 %~1 %。

由于甲醇和水不能形成共沸点的混合物,为此可借高效的精馏柱将少量水除去。

精制甲醇含有0:02%的丙酮和0.1%的水,一般已可应用。

如要制得无水甲醇,可用镁的方法(见无水乙醇)。

若含水量低于0.1%,亦可用3A 或4A 型分子筛干燥。

甲醇有毒,处理时应避免吸人其蒸气。

4.苯(benzene )bp 80.1℃, 1.5011, 0.8786520D n 204d 普通苯含有少量的水(可达0.02%),由煤焦油加工得来的苯还含有少量噻吩(沸点84℃),不能用分馏或分步结晶等方法分离除去。

为制得无水无噻吩的苯可采用下列方法:在分液漏斗内将普通苯及相当苯体积15%的浓硫酸一起摇荡,摇荡后将混合物静置,弃去底层的酸液,再加入新的浓硫酸,这样重复操作直至酸层呈现无色或淡黄色,且检验无噻吩为止。

分去酸层,苯层依次用水、10%碳酸钠溶液、水洗涤,用氯化钙干燥,蒸馏,收集80℃的馏分。

若要高度干燥可加入钠丝(见“无水乙醚”)进一步去水。

由石油加工得来的苯一般可省去除噻吩的步骤。

噻吩的检验:取5滴苯放入小试管中,加入5滴浓硫酸及1~2滴1%α,β-吲哚醌-浓硫酸溶液,振荡片刻。

如呈墨绿色或蓝色,表示有噻吩存在。

5.丙酮(acetone )bp 56.2℃, 1.3588, 0.789920D n 204d 普通丙酮中往往含有少量水及甲醇、乙醛等还原性杂质,可用下列方法精制:(1)在100 mL 丙酮中加人0.5 g 高锰酸钾回流,以除去还原性杂质,若高锰酸钾紫色很快消失,需要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继续回流,直至紫色不再消失为止。

蒸出丙酮,用无水碳酸钾或无水硫酸钙干燥,过滤,蒸馏收集55~56 .5℃的馏分。

(2)于100 mL 丙酮中加人4mL10%硝酸银溶液及35 mL 0.1 mol/L 氢氧化钠溶液,振荡10 min ,除去还原性杂质。

过滤,滤液用无水硫酸钙干燥后,蒸馏收集55~56 .5℃的馏分。

6.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bp 77.06℃, 1.3723, 0.900320D n 204d 市售的乙酸乙醋中含有少量水、乙醇和醋酸,可用下述方法精制:(1)于100 mL 乙酸乙酯中加入10 mL 醋酸酐,1滴浓硫酸,加热回流4 h,除去乙醇及水等杂质,然后进行分馏。

馏液用2~3 g 无水碳酸钾振荡干燥后蒸馏,最后产物的沸点为77℃,纯度达99 .7%。

(2)将乙酸乙酯先用等体积5%碳酸钠溶液洗涤,再用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然后用无水碳酸钾干燥后蒸馏。

7.二硫化碳(carbon disulfide )bp 46.25℃, 1.63189, 1.266120D n 204d 二硫化碳为有较高毒性的液体(能使血液和神经中毒),它具有高度的挥发性和易燃性,所以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避免接触其蒸气。

一般有机合成实验中对二硫化碳要求不高,可在普通二硫化碳中加人少量研碎的无水氯化钙,干燥后滤去干燥剂,然后在水浴中蒸馏收集。

若要制得较纯的二硫化碳,则需将试剂级的二硫化碳用0.5%高锰酸钾水溶液洗涤3次,除去硫化氢,再用汞不断振荡除去硫,最后用2.5%硫酸汞溶液洗涤,除去所有恶臭(剩余的硫化氢),再经氯化钙干燥,蒸馏收集。

其纯化过程的反应式如下:3H 2S + 2KMnO 42MnO2++++2H 2O 2KOHHg +SHgSO 4+H 2S H 2SO 43S8.氯仿(chloroform )bp 61.7℃, 1.4459, 1.483220D n 204d 普通用的氯仿含有1%的乙醇,这是为了防止氯仿分解为有毒的光气,作为稳定剂加进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