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说课稿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说课稿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说课稿
第九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教材第九课内容。

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教学程序这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加以论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画从题材内容来分类,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三大类。

在整个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节内容属于民族文化传统类教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激发民族审美情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让学生对中国绘画的艺术特点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②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③美育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爱国主义情操。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绘画艺术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涵盖面比较广,无法详细地进行介绍。

引导学生掌握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二、教学方法。

9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9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从原始时期的岩画、陶画、帛画到山水、花鸟画、人物画高峰期的代表性作品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有所认知,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

能力目标:努力提高学生基本的艺术素养和欣赏绘画的能力。

情感目标:力争达到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目的。

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对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绘画艺术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介绍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发展脉络和演变以及多种风貌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1.涵盖面比较广,中国古代绘画经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而课文由于篇幅上课时间所限制,无法详细地进行介绍。

2.提高艺术审美欣赏能力,以欣赏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和特点,引导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

3.对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和知识文化底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课题:(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中国绘画发展的四种形式:岩画、陶画、帛画、壁画)设问:远古时期人类是如何交流的?我们的祖先在没有丰富语言和规范文字之前就已经懂得用简单的图案来表达他们的所见所想,它们“简约而不简单”。

引出课题: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起源与发展(多媒体展示教学)(一)中国古代的绘画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出示:中国早期的黑山岩画、青海大通舞蹈纹彩陶盆(图片投影)设问:“青海大通舞蹈纹彩陶盆”描绘何种场景?体验:青海大通舞蹈纹彩陶盆里面盛水,拍打水面,将会出现什么现象?(二)我国早期的独幅绘画作品----帛画帛画,即绘制在丝织物上的画。

1949年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战国时期作品《人物龙凤图》,是我国发现最早的绘画。

其作用是引导死者的“灵魂”升天。

艺术特色:线条勾勒、平涂着色、构图完整、造型生动对今后绘画所产生的重大意义:奠定了中国画以线条为主的表现形式(三)敦煌莫高窟壁画听下面一段话:(联想出中国艺术的瑰宝———敦煌)一个谜,一个梦,一个永远难以企及的智慧!她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戈壁沙洲,是汉唐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它历经千百年沧桑,在茫茫戈壁沙漠的怀抱中,闪烁着绚丽的光芒。

2021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9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共46张PPT)

2021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9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共46张PPT)
帛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是古 代绘在丝织品上的图画..
这些绘于丝帛上的作品不仅 反映了当时的绘画水平,而且表 明中国画的基本形态已经确立.
这幅古画是古 代葬仪中使用的铭 旌,反映了当时楚 国上层社会流行的 死后升天的意识, 画面中描绘了龙凤 正引导墓主人的灵 魂升天的情景。
出土地点: 长沙东 南郊楚墓中 制作年代:战国
鹿王本生图 (壁画)敦煌莫高窟257窟 (北魏)
此图是根据《佛说九色鹿经》而绘制的佛本生故事画。
内容 代表 时间 艺术特征 作品
敦煌莫 高窟壁
鹿王本 生图
北魏

人物造型运用了具有立 体感的凹凸法(以赭石 色晕染明暗面),线条 遒劲有力,运笔流畅, 色彩浓重,富有装饰之 美。
三、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人物画历史悠久,远古的彩陶上、 岩画中 都留有以人物活动为题材的纹样和符号.史料记 载,早在春秋时代就有表现人物的绘画.
<<松岩楼阁图>> 清 髡残
林泉图 弘仁 (清)
请同学们思考并填写下列表格:
朝代
山水画特点
代表画家及作品
南宋以前
南宋 元代
注重对客观景物的描绘 范宽《溪山行旅图》 倾向表现作品的意境 米友仁 潇湘奇观图
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 和个性风格的呈现
倪瓒《六君子图》
明、清
继承元代的画风,出现 许多山水画家,但多偏 重笔墨风格的继承,而 缺乏前代的革新、创造 精神。
渔翁渔 归图
清代
黄慎
水墨交融,以狂草入画,画风粗豪奔放, 气势贯通,别具一格。
女史箴图 顾恺之 (东晋)
朝元图(玄元十子之一) 朝元图(奉宝玉女)
朝元图(举笏太乙)
元朝
写意人物 任伯年 (清) 孟蜀宫妓图 唐寅 (明)

第九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第九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第九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授课时间:第一——二周2011年3月1日——3月11日。

课型:概述型。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描述、感受、理解、评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爱国主义情操。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二、教学重点: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绘画艺术。

三、教学难点:掌握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比较分析法:2、引导探究法:3、投影仪。

五、教具媒体准备:计算机、投影机。

六、教学过程:由祖国灿烂文化,优秀绘画传统导入课题。

1、我国早期的独幅绘画作品——帛画重点介绍《龙风仕女图》,了解中国画基本形态确立时期的绘画水平和艺术风貌。

2、敦煌莫高窟壁画重点了解《鹿王本生图》、《五百罗汉成佛图》绘画故事情节。

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3、中国古代人物画《步辇图》:阎立本《文苑图》韩晃描绘了文人雅集的场景《采薇图》:画中人物刻画生动传神,森森然正气溢与笔端。

《张卿子像》:明代肖像画的代表作。

《渔翁渔归图》:清代画家黄慎的作品,此图为水墨大写意,水墨交融,画家以狂草入画,画风粗豪奔放,气势贯通,别具一格。

《古代帝王图》、《消夏图》《朝元图》等。

4、中国古代山水画重点欣赏北宋、南宋、元代的山水画作品。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以俊伟屹立的大山、一泻千尺的飞瀑、路边淙淙溪水及山路上的驴队行旅为对象,以顶天立地的章法突出雄壮的气势。

《六君子》图是倪瓒的作品,所谓“六君子”也就是画中的六棵树。

画家为这些树木写照,另有寓意,黄公望的题诗己点明。

《深堂琴趣图》、《踏歌图》、《溪山无尽图》等。

5、中国古代花鸟画中国花鸟画不是仅仅为了准确地描绘现实中的花卉禽鸟,而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借此抒发白己的情感,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

《芙蓉锦鸡图》:体现了赵估所倡导的观察物象要细致入微,写实表现要精准传神,画面构成要有诗的意蕴的美学思想。

第九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人物)

第九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人物)

李唐 采薇图
《文苑yuan图》 韩滉 绢本设色 纵30.4厘米 横58.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1.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 要特点。
2.工笔画和写意画的主 要区别。
阎立本《步辇图》
吴道子《天王送子图》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黄慎(1687—1768),字恭寿,又 字懋恭,号瘿瓢。福建宁化人, 久寓扬州。年轻时随上官周学 习工笔人物,有深厚的写实和 线描的能力。他作画既注重形 似,又狂逸不羁。书法学唐代 怀素,写得一手精熟的草字。 画人物常用倏忽往复、满纸飞 动的狂草笔法,以表现疏狂豪 放的情怀。常常借助酒力, “一瓯辄醉,醉则兴发,濡发 舐纸,顷刻飒飒。”扬州八怪 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 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 慎
罗聘《丁敬像》
【马王堆帛画】西汉。纵205厘米, 上宽92厘米,下宽47.7厘米。1972年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现藏湖 南省博物馆。此属西汉前期绘画。 纵观帛画的主题是“引魂升天”,表 达了西汉统治阶段追求永生不死的妄 想。帛画精心刻划了墓主人的形象。 全画构图严密完整,对称中有变化, 主次分明,疏密有致。这幅帛画与战 国帛画相比,更强调色彩的表现力, 显得富丽厚重,光彩夺目,使我们看 到了西汉时代肖像画的真貌。这一艺 术珍品,再次使我们看到了古代人民 的艺术才能,使我们对中国伟大艺术 传统的悠久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导读]丁敬(1695 1765)、字敬身,号龙泓, 浙江杭州人。金农知友。工诗书,尤精刻 印,格调清劲朴茂,开创“浙派”篆刻艺 术。丁敬倚杖坐石,光顶高颡,脑后几许 白发,头颈伸得特别长,造型夸张, “怪” 中见美,拙中含趣。袁枚在诗堂上题云; “看碑伸鹤颈,拄杖坐苔矶。”罗聘画中 有诗,袁枚诗中有画,诗画呼应,相得益 彰。此像构思造型别出心裁,罗聘发展了 他的老师金农的肖像画法,追求文人画的 天趣、人趣、物趣,为传统肖像画开拓出 新的领域。本图没有作者署款,据裱边丁 敬手书《送诗客罗君遁夫归扬州》诗及丁 敬致罗聘书札,得知此像并非受命之作, 而是罗聘出于对前辈敬仰之情,在杭州画 成后携归扬州,留作纪念。创作时间很可 能是在乾隆二十八年春天,是年丁敬六十 九岁,罗聘三十一岁。

9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9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四大石窟
1.敦煌莫高窟 2.大同云冈石窟 3.洛阳龙门石窟 4.麦积山石窟
二.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虽然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 至今保留有从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 夏、元等十个朝代的洞492 个,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两 千身,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若把壁画排列,能伸展 3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画廊。近 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敦煌艺术极感兴趣,不断进行研究,形成 了一个专门学科"敦煌学"。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 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 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十六国时期的 壁画并不多,主要有描述因果报应、苦修行善的本生故事画、宣传 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的佛传故事画以及说法图,带有一种西域佛教的 意境和风格。其中有《五百强盗成佛图》、《尸毗王本生故事图》, 和《鹿王本生故事图》。
第 九 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文明史,她不仅创造了灿烂的 文明,而且给后人留下了无数艺术瑰宝,透过历史的 云烟依然显得那么夺目、耀眼。今天我们来鉴赏第九 课《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对 比 两 幅 图 片 , 有 何 异 同 点 。
中国绘画艺术 是用线造型是中国 化最基本的造型方 式。结合毛笔的运 行,线条不仅能状 物,还能传达出画 家的 主观情绪,对 欣赏者产生不同的 视觉和心理感受。
西方绘画艺术 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科学 的影响,画面效果往往 追求的是块面形体实在 感,具有强烈的空间体 积效果。 对面的概括和表达十分 科学、严谨,笔触块面 的位置几乎符合物象的 形体结构以及光感。
在画面上:中国绘画较为传统,写意。 而西方绘画风格众多,不乏荒诞怪异 的 在题材上:中国绘画多为山水,花鸟, 肖像的刻画,而西方绘画多为圣经故 事、、控诉战争和贵族为题材 在表现形式上:中国绘画讲究“以线 造型”,而西方绘画讲究运用光线、 色彩来塑造形象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9课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共52张PPT)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9课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共52张PPT)

扬,边现出个 生鹿求、 儿 小迦尼生 第《
257 ——
了宣的“卖落是王解病子国牟生故 鹿
九 色 鹿 王 的 无 私 精 神 。
传 的 是 善 恶 报 应 思 想 ,
故 事 有 着 浓 厚 的 宗 教 色
舍 己 救 人 ” 这 一 题 材 的 。
的 故 事 。 本 生 故 事 画 是
水 将 要 淹 死 的 人 反 被 此
1、莫高窟始建于 前秦 建元二年(366年),历经
前秦、北魏北周朝、隋、唐、五代、宋、辽、西夏、 元 朝代。
2、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内容?
一、佛像画 二、经变画 三、佛像、本生、姻缘、佛教史迹、寓言等故事画 四、供养人画像 五、山水画 六、装饰图案画
《鹿王本生图》
赞彩上表人一 前“以老 的 个释牟本 窟
第九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中兼自 艺富祖岁里了期到源
!
国 古 代 绘 画
备 , 迁 想 妙 得 ” 的
豪 一 起 走 进 “ 形 神
现 在 就 让 我 们 带 着
术 瑰 宝 !
多 彩 、 辉 煌 灿 烂 的
先 为 我 们 留 下 了 丰
月 中 , 中 华 民 族 的
程 。 在 如 此 漫 长 的
七 千 年 左 右 的 发 展
的 帛 画 在 当 时 称 为
, 覆 盖 于 内 棺 上 。
厘 米 , 下 横 .
堆 一 号 汉 墓 出 土 。

47 7
色 彩 。
体 ,
通 过
人 站
别 人
个 侍
了 年
的 守
, 绘
天 上
的 构
“ 非
根 据
厘 米 。

二、敦煌莫高窟壁画

第9课《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

第9课《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

概括其各自的艺术特征: 人物画 山水画 花鸟画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天人合一,情景交融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课后作业:
1.收集相关历史资料,了解各种类型绘画产生 的历史背景。 2.收集自己喜爱的画家的生平事迹,相互讨论 其代表作品和绘画特点。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高中美术鉴赏》第九课
和其他人类一样,我们的祖先 在没有丰富语言和规范文字之 前就已经懂得用简单的图案来 表达他们的所见所想,它们“ 简约而不简单”。这就是那块 筑起艺术大厦的基石———稚 拙率真的原始岩画。
鹳彩 鱼 石陶 斧缸 纹
人 面 鱼 纹 盆
黑陶盆

随着历史的进程和人类自身的进 步,大约在10000年前人类进入 了新石器时代,人类不仅懂得制 造陶器还学会了绘制简单的图案 来装饰陶器,从而产生了陶画。 这不得不说是人类艺术文化的一 次大的进步。
《 芙 蓉 锦 鸡 图 》 宋 徽 宗 赵 佶
市场估价 3795万元
《 墨 葡 萄 图 轴 》 明 徐 渭
水墨葡萄一枝,串串果实倒挂 枝头,水灵鲜嫩欲滴,形象生 动。茂盛的叶子以大块水墨点 成。风格疏放,不法语形似, 代表了徐渭大写意花卉的风格 ,也是明代写意花卉高水平的 杰作。自题:“半生落魄已成 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 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天池。”下钤“湘管齐”朱文 方印一,尚有清陈希濂、李佐 贤等鉴藏印多方。
《踏歌图》 马远 宋
市场估价 48,00万元
鸡在中国向有“德禽”之称,< 韩诗外传>载:“鸡有五德:头 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 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 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 者,信也”,可见其文武兼备 、仁勇俱存、信守专一的性格 为世人所激赏,难怪才艺绝代 的一代帝王也会留下“已知全 五德,安逸胜凫鹥”的诗句, 流露出对安逸高贵之品格的赞 许,由此体现了中国花鸟画的 人文寓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知识整合
1.我国最早独幅绘画作品是帛画,《龙凤仕女图》《人物御龙图》是我国最古老的独幅画。

2.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国石窟中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处。

敦煌莫高窟壁画作为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

3.中国古代人物画:历史悠久,史料记载,春秋时代就有表现人物的绘画。

东晋画家顾恺之既有著述又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作品传世。

至隋唐五代,人物画日趋成熟。

中国人物画重视人的神情、情态和性格的表现;为了突出画中人物,常常不画背景,在衣纹表现上则突显笔法与线条之美。

设色则以渲染之法随类赋彩,形成鲜明的中国人物画风格。

4.中国古代山水画: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目前国内现存最早的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它早于西方的风景画近千年。

中国古典山水画不仅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认识与感受,还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南宋之前的山水画,更注重对客观景物的描绘。

南宋山水画更倾向表现作品的意境。

元代的画家更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和个性风格的呈现。

5.中国古代花鸟画:中国花鸟画具有以写生为基础,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优良传统。

宋代是中国古代“花鸟写生”的高峰期,宋徽宗赵佶是杰出的代表之一。

文人画是带有文人情趣,流露着文人
思想的中国传统绘画样式之一。

一般讲究“书卷气”,注重书法用笔,强调笔墨情趣;明代,以徐谓等人为代表的大写意花鸟画,不拘形似地借助于笔墨及题跋,表达艺术家的个性与情怀,对后世大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代具有革新精神的画家继承和发扬了大写意画法传统,使写意花鸟画进一步向前发展。

自我测评
一、填空题
1.敦煌莫高窟北魏壁画____________是根据《佛说九色鹿经》而绘制的佛本生故事画。

整幅壁画呈__________式构图,巧妙地表现了本生故事的情节。

2.中国山水画起源于___________时期。

目前国内现存最早的山水画是______代展子虔的____________,它早于西方独立的风景画近千年,反映了我国古代的________情趣与文化境界。

中国古典山水画,不仅要求画家把对自然景物的认识与感受表现出来,还要求创造出情景交融的____________。

3.______代是中国古代“花鸟写生”的高峰期(即中国花鸟画的繁荣时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__________画院。

4.________是带有文人情趣,流露着文人思想的中国传统绘画样式之一,一般讲究“书卷气”,注重____用笔,强调______。

二、综合题
1.人物画作为中国画的三大画料之一,曾经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绘画还没有独立发展起来之时,人物画是主要的绘画表现方式,曾经承担过重要的政治和教化功能。

①②③④
(1)以上作品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作品中,笔法简练粗放,极具“简笔画”写意特点的作品是__________;画中人物动态生动,画风粗豪奔放,属水墨大写意的清代作品是________。

(3)下列有关图③的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幅典型的文人画绘画作品
B.画家对人物面部的刻画细腻,采用了富有体积感的凹凸法
C.画面中衣纹用笔简洁,人物比例适度,体态自然,栩栩如生
D.画面中虽没有背景却形象地描绘出人物的精神气质
2.中国古典山水画不仅表现出画家对自然景物的认识与感受,还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引发人的遐想。

①②③④
(1)以上作品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图③的描述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幅画以全景式构图描绘出了北方山川的壮美,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意境
B.此画以顶天立地的章法突显出雄伟壮观的气势,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
C.这幅画刻画出关陕地区“山峦浑厚,势状雄强”的特色
D.此画以黄山为题材,将山水实景升华为超脱现实的理想化的“山外山”意境
(3)下列对中国山水画特点表述准确的一组是
①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②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
③讲究程式化的笔墨技巧和情趣;
④空间处理上追求“以大见小,小中见大”的手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中国花鸟画,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传统画科,具有以写生为基础,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优良传统,集中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

①②③④
(1)图②的名称是________,其作者是______;图③的名称是______,其作者是清代著名画家______。

(2)图①为倒挂梅花,枝密花繁,深得梅花清韵,作者是元代著名文人画家________。

(3)(多选题)图②体现了作者所倡导的美学思想是
A.观察物象细致入微
B.写实表现精准传神
C.画面构成有诗的意蕴
D.写意表现大气磅礴
(4)中国画法从技法上可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

以上作品中,属于工笔画作品的是________,它们都具有的________特点(填“写实”或“写意”);而属于写意画作品的作品是________。

在上图五幅作品中,画家以没骨叠色渍染法画秋花,且题诗曰“高秋冷艳娇无力,红姿还是残春月”的作品指的是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