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人美版)-9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试讲稿)
高中美术鉴赏说课稿 外国古代绘画撷英

高中美术鉴赏说课稿外国古代绘画撷英
第10课外国古代绘画撷英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0课《外国古代绘画撷英》。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教具和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外国古代绘画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不同民族绘画的主要特点有基本的了解,并领会各民族绘画形式的差异及其与审美观念的联系;能够比较、分析外国古代绘画重要作品的风格、特点及时代特征,认识到外国古代绘画的丰富多彩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
最终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感知能力。
(本课介绍的画家、流派、作品非常的多,又涉及宗教、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尤其是欧洲的绘画,那幺只有结合时代背景来讲解,通过分析、比较,才能很好的认识和掌握相关作品。
)
(二)重点
通过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的分析、比较,使学生加深对外国古代绘画的了解,认识外国古代绘画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理由: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其画面特点、工具材料、绘画技法和表现题材等都会友很大的差别,)
(三)难点
领会古代不同民族绘画形式上的差异及其与现实生活、宗教,审美观念的。
2021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9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共46张PPT)

这些绘于丝帛上的作品不仅 反映了当时的绘画水平,而且表 明中国画的基本形态已经确立.
这幅古画是古 代葬仪中使用的铭 旌,反映了当时楚 国上层社会流行的 死后升天的意识, 画面中描绘了龙凤 正引导墓主人的灵 魂升天的情景。
出土地点: 长沙东 南郊楚墓中 制作年代:战国
鹿王本生图 (壁画)敦煌莫高窟257窟 (北魏)
此图是根据《佛说九色鹿经》而绘制的佛本生故事画。
内容 代表 时间 艺术特征 作品
敦煌莫 高窟壁
鹿王本 生图
北魏
画
人物造型运用了具有立 体感的凹凸法(以赭石 色晕染明暗面),线条 遒劲有力,运笔流畅, 色彩浓重,富有装饰之 美。
三、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人物画历史悠久,远古的彩陶上、 岩画中 都留有以人物活动为题材的纹样和符号.史料记 载,早在春秋时代就有表现人物的绘画.
<<松岩楼阁图>> 清 髡残
林泉图 弘仁 (清)
请同学们思考并填写下列表格:
朝代
山水画特点
代表画家及作品
南宋以前
南宋 元代
注重对客观景物的描绘 范宽《溪山行旅图》 倾向表现作品的意境 米友仁 潇湘奇观图
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 和个性风格的呈现
倪瓒《六君子图》
明、清
继承元代的画风,出现 许多山水画家,但多偏 重笔墨风格的继承,而 缺乏前代的革新、创造 精神。
渔翁渔 归图
清代
黄慎
水墨交融,以狂草入画,画风粗豪奔放, 气势贯通,别具一格。
女史箴图 顾恺之 (东晋)
朝元图(玄元十子之一) 朝元图(奉宝玉女)
朝元图(举笏太乙)
元朝
写意人物 任伯年 (清) 孟蜀宫妓图 唐寅 (明)
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 美术鉴赏 第9课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课后拓展
推荐一位艺术大师:
用一个表情包对抗一个王朝的男人 ——朱耷
墨香四溢、大美丹青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北宋)
???
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都是具有鲜活 生命力的。
当我们面对“无声”的绘画作品时,是 否具有和“动态版”《清明上河图》一样 的艺术体验和艺术感受呢?
《清明上河图》 局部
《清明上河图》 局部
《清明上河图》 局部
《清明上河图》 局部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 欣赏中国绘画的方法
黄毅作品
A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根 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准确的理解您传达的思想。 黄毅老师在做公益
谢谢!
《春江垂钓图》石涛
呱呱,宝贝,哪里 去了?急死老妈 了…
有没有听到蛙声?是否看到十里甚 至是百里之外是一番什么景象呢?
作品的构图、布局 —关乎空白。
妈妈会不 会着急?
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
???
清代石涛作品局部
他们在说什么?
“说什么” “想什么”就是作品的不确定性。 ——关乎主题的多义性。
2、诗画统一
日出·印象 莫奈(法国 )
韩熙载夜宴图 局部 顾闳中(中国)
绘画发展的普遍规律: 绘画发展的初期,求真写实;绘画从追求形
似到神似;从追求事物形貌色彩到真实的表达 人的真实情感。
喜欢哪一类型作品?
二、欣赏中国绘画的方法1ຫໍສະໝຸດ “接受主义”美学理论核心欣赏中国绘画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9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 (共32张PPT)

画的主题是祈求 飞腾的龙凤引导 墓主人的灵魂早 日登天升仙。
战国肖像画具有如下 特点:人物皆作正侧面 的立像,通过衣冠服饰 表现其身份;比例匀称, 仪态肃穆;勾线流利挺 拔,设色采用平涂与渲 染兼用的方法,格调庄 重典雅。
《人物御龙图 》 战国楚墓帛画
二、敦煌莫高窟壁画
---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历经前秦、 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辽、西夏、 元等朝代。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我们认识了中国古代 绘画从原始时期的岩画、陶器绘画到山水、 花鸟画、人物画高峰期的代表性作品。只 有了解并积累一定的艺术知识才能真正地 懂得去欣赏一幅绘画作品,一幅绘画不能单 纯地看它的表象,更应该比较全面地了解画 家的生平及历史背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 完成从了解美到欣赏美并最终创作美的过 程。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鹿王本生图》
《五百强盗成佛壁画》
鹿王本生图
名称: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局部·乐舞仪仗) 时期:唐代 类别:壁画 规格:纵130厘米 横830厘米 敦煌第156窟南壁下层,此画为张仪潮侄子张淮深 为纪念其叔父推翻吐番在河西地区统治的功绩所绘, 也是敦煌壁画中最早出现的"出行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说课稿

考生号:《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说课稿1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九课《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为中国古代绘画欣赏,对中国古代近七千年的绘画发展历程作了简要介绍,并选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向学生展现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发展脉络和演变及其多种风貌的艺术风格。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首先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有所认识。
其次从学生的主动评述,谈论感受,合作交流中,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欣赏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方法,提高基本的艺术素质和欣赏绘画的能力。
最后通过历代各时期代表性作品的欣赏,力争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依据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对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绘画艺术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有两方面,一是知识涵盖面比较广,呈现历代绘画作品时既要突出重点又要脉络清晰,欣赏历代绘画作品时既要有所取舍又不能顾此失彼。
二是引导学生掌握绘画作品的欣赏方法,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能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绘画中的体现及它的深厚底蕴。
四、教学程序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设定的目标,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多媒体直观展示图片及视频和小组交流合作汇报的方式完成的本课的教学,下面就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程序及设想:1.课前准备:本节课为欣赏课,所以需要学生的充分主动参与,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审美观。
课前我会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分别对帛画、敦煌莫高窟壁画、古代人物画、古代山水画、古代花鸟画这五类中重点选取几幅作品进行课前准备。
准备的资料可以有图片、视频、作者生平介绍、作品背后的故事等。
学生在准备资料的过程中就对相关绘画作品有了初步的感觉,这样在课堂上就不会无话可说了。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9课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共52张PPT)

扬,边现出个 生鹿求、 儿 小迦尼生 第《
257 ——
了宣的“卖落是王解病子国牟生故 鹿
九 色 鹿 王 的 无 私 精 神 。
传 的 是 善 恶 报 应 思 想 ,
故 事 有 着 浓 厚 的 宗 教 色
舍 己 救 人 ” 这 一 题 材 的 。
的 故 事 。 本 生 故 事 画 是
水 将 要 淹 死 的 人 反 被 此
1、莫高窟始建于 前秦 建元二年(366年),历经
前秦、北魏北周朝、隋、唐、五代、宋、辽、西夏、 元 朝代。
2、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内容?
一、佛像画 二、经变画 三、佛像、本生、姻缘、佛教史迹、寓言等故事画 四、供养人画像 五、山水画 六、装饰图案画
《鹿王本生图》
赞彩上表人一 前“以老 的 个释牟本 窟
第九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中兼自 艺富祖岁里了期到源
!
国 古 代 绘 画
备 , 迁 想 妙 得 ” 的
豪 一 起 走 进 “ 形 神
现 在 就 让 我 们 带 着
术 瑰 宝 !
多 彩 、 辉 煌 灿 烂 的
先 为 我 们 留 下 了 丰
月 中 , 中 华 民 族 的
程 。 在 如 此 漫 长 的
七 千 年 左 右 的 发 展
的 帛 画 在 当 时 称 为
, 覆 盖 于 内 棺 上 。
厘 米 , 下 横 .
堆 一 号 汉 墓 出 土 。
》
47 7
色 彩 。
体 ,
通 过
人 站
别 人
个 侍
了 年
的 守
, 绘
天 上
的 构
“ 非
根 据
厘 米 。
纵
二、敦煌莫高窟壁画
高中美术说课稿:《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高中美术说课稿:《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说课稿、小学说课稿、初中说课稿、高中说课稿、教师说课稿、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you, such as children's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s lesson plans, junior high school's lesson plans, high school's lesson plans, teacher's lesson plans, children's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middle school lesson plans, composition book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Wait, if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the model essay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美术说课稿:《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第9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说课稿《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教材第九课内容。
5.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注:板书内容,口述内容《中国古代绘画撷英—形神兼备迁想妙得》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XX,我申请的学科是高中美术,我试讲的课题是《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首先,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课型为欣赏课,教具为多媒体播放器。
根据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基础以及本节课教学内容,设计如下三个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艺术,使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有所认识。
2、通过引导、学生的自主参与,实现对中国古代传统绘画的创作理念和审美特征的初步认识。
运用多媒体演示法、教师讲解法、比较法、范例演示法及通过欣赏作品、学生实践、参与评价作品等教学活动,实现本单元的教学任务。
3、在欣赏与实践中,体会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美感,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
从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内在联系入手,认识中国传统艺术,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力争达到民族文化传承之目的。
第二,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基础,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对我国古代绘画艺术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本课涵盖面积大,须阐述的范围广,无法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
引导学生掌握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第三,按美术教学常规,《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总共需要3个课时来完成,这节课主要讲授第2课时,下面我开始进行今天的讲课。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中国古代岩画、陶画、帛画、壁画中撷取的部分作品。
这节课我们来看看中国画的精华和发展。
有没有同学知道中国画从题材上的分类有哪些?那位同学回答得很正确: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如果从形式上来分类就分为工笔和写意两种,工笔的特点就是工整、细致,而写意同我们第五课学的意象艺术,它简练、夸张、变形。
二、讲授新课(一)中国古代人物画魏晋南北朝时代中国绘画出现全面繁荣,知名画家就有100多人,宗教画盛行。
中国人物画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代就有表现人物的绘画,同学们请看这幅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女史"指宫廷妇女,"箴"则为规劝之意,这幅画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笔法如春蚕吐丝,形神兼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PS:(本试讲稿以口述为主,考生请有效记忆或背诵,本人亲自整理编写,亲测已过,试讲需要考生自问自答,一个人表演出有学生的课堂氛围,脱稿、丰富个人肢体语言。
预祝考生马到成功)(本文为2课时,但试讲时间有限,十几分钟基本能完成一个课时就OK了。
第二课时考生选择记忆)
一、导入:大家应该知道最近由刘德华和林志玲主演的电影《富春山居图》吧!其实这部电影围绕的就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为故事蓝本的一部电影。
其实我们中国的绘画历史悠久。
在古代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像《富春山居图》一样的优秀的绘画作品。
就让我们一起按照历史的脚步,去探索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优秀的绘画作品吧!欢迎进入我们的第九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二、按照历史的脚印我们能看到我国早期的独幅绘画作品----帛画。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书本第46页的三幅帛画作品。
然后根据文字说明思考下中国古代绘画的起源。
中国古代的绘画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中国绘画已经经历的7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了。
而这些绘制于丝帛上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反映了当时的绘画水平,而且还表明了中国画的基本形态的确立。
《龙凤仕女图》是在新中国成立那一年1949年在湖南长沙陈家大山出土的。
这幅古画是古代葬仪中使用的旌幡,反映了当时楚国上层社会流行的死后升天的意识。
在画面中,描绘了龙凤在引导墓主人的灵魂升天的情景:画面右下方有一位侧身行进的妇女,发髻高盘,阔袖长袍,双手合十,其上方有一龙一凤,正腾空飞舞,引导仕女前行。
其艺术特色:线条勾勒、平涂着色、构图完整、造型生动。
对今后绘画所产生的重大意义:奠定了中国画以线条为主的表现形式。
三、我们以前都学过一篇语文课文《敦煌莫高窟》,这是一篇介绍我国敦煌莫高窟避画的一篇文章。
敦煌莫高窟笔画是一座非常丰富的艺术宝库。
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其中的一副壁画《鹿王本生图》。
然后请一位同学给我们说说这幅作品的小故事。
这幅作品叙述了怎样的佛教故事?反映了什么样的佛学道理?
(“鹿王本生”说的是释迦牟尼前生是一只九色鹿王,他救了一个落水将要淹死的人反被此人出卖的故事。
本生故事画是表现“舍己救人”这一题材的。
上边的故事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宣传的是善恶报应思想,赞扬了九色鹿王的无私精神。
)
其中的艺术特色:线条流畅自如、遒劲有力,色彩浓重自然,富于装饰之美。
敦煌壁画经历了1000多年为什么壁画的色彩还是依然光彩如新呢?在说说敦煌壁画色彩的特点。
四、感受了敦煌壁画的艺术气息,让我们进入下一章节——中国古代人物画。
下面我们来一同欣赏我们的中国古代的人物画。
并说说每一幅作品的艺术特点。
《步辇图》:阎立本这幅作品忠实地表现了唐代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人物动态较为拘谨而重面部特征的刻画。
《文苑图》韩晃描绘了文人雅集的场景。
构图疏密得当,设色淡雅,设色淡雅,笔法细劲流利,衣纹略作颤笔,人物刻画细致入微、动态各异、形神兼备。
《采薇图》:画中人物刻画生动传神,森森然正气溢与笔端。
衣纹简劲爽利,以衬托人物刚直不阿的性格。
树石画法粗简,墨色湿润。
《张卿子像》:明代肖像画的代表作,画家对人物面部的刻画细腻,富有体积感,衣纹用笔简洁,人物比例适度,体态自然,栩栩如生,体现出画家非凡的观察与表现能力。
《渔翁渔归图》:清代画家黄愼的作品,画面人物动态生动,富有生活情趣。
此图为水墨大写意,水墨交融,画家以狂草入画,画风粗豪奔放,气势贯通,别具一格。
这些作品代表了中国画的两种主要形式:1.工笔画2.写意画。
他们在表现方法上又有什么不同。
请同学们欣赏《渔翁渔归图》和《张卿子像》然后在说说它们各自的表现方法。
工笔,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
工笔又分为工笔白描和工笔重彩两类。
写意画是与工笔画相对而言的一种画法。
它要求用粗放、简练的笔墨,画出对象的形神,来表达作者的意境。
五、中国古代山水画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主要描写对象是自然风景。
它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甚至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比人物画晚,隋唐时期才进入成熟阶段,但它在中国绘画史上得到了突出的发展,在元代至明、清两代,成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主流。
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古代山水画形成了多种画法和艺术风格。
主要的有:青绿山水或称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或称墨笔山水、浅绛山水或称淡着色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我们已经对山水画有了一定的文字上的了解了!接下来就让我们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来欣赏几幅较典型的山水画作品。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南宋《深堂琴趣图》。
元代倪瓒《六君子》。
请同学们一起欣赏这三幅作品。
并请同学们思考这三个问题:
(1)这3幅在选材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异同?
(2)这3幅画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3)你比较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同学们说的很精彩,观察的也很仔细,能够说出一些内涵的东西,老师着重讲解一下这三幅作品更深刻的意义。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以俊伟屹立的大山、一泻千尺的飞瀑、路边淙淙溪水及山路上的驴队行旅为对象,真实的画出北方山川的壮美,使人如身临其境。
他所画的崇山峻岭,往往以顶天立地的章法突出雄伟壮观的气势,又用碎而坚实的笔墨皴出富有质感的山石,山麓画以
丛生的密林,成功的刻画出北方关陕地区"山峦浑厚,势壮雄强"的特色,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
《六君子》图是倪瓒的作品,三段式平远构图,近处有六颗树,中隔大片湖水,画上端有一叠远山,以渴笔画山石树木,山石作折带,皴间用披麻皴,树木颇具姿态,景物不多而充满深秋时的凄凉静寂气氛。
画上有黄公望等人的题诗。
所谓"六君子"也就是画中的六颗树。
画家为这些树木写照,另有寓意,黄公望的题诗已点明。
倪瓒的作品笔墨松秀简淡,绝少有设色者,甚至连图章也不用,画中多长诗,作楷书,力求朴素清雅,其画风在元明两代中也独具特色。
《深堂琴趣图》此画虽不知何人所作,但从画面中可看出画风严谨不苟,水墨设色兼工,皆精而不冗,洗练而有情致。
画幅虽小而神气迥出,表现悠远的空间及浓郁的诗意。
六、中国古代花鸟画
中国花鸟画不是仅仅为了准确地描绘现实中的花卉禽鸟,而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
让我们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来欣赏几幅较典型的花鸟画作品。
并说说这些作品各自的艺术特点。
请一位同学回答,同组的同学补充,
《芙蓉锦鸡图》:体现了赵佶所倡导的观察物象要细致入微,写实表现要精准传神,画面构成要有诗的意蕴的美学思想。
《榴枝黄鸟图》:所绘黄鸟造型准确,富有生趣,画面渲染精妙,富彩鲜润,体现出画家对花鸟情趣的观察达到精细入微的程度,融注了宋人对自然界的独特审美情怀。
《荷花水禽图》:画面上孤石倒立,残荷斜挂,一只缩着脖子、好像瞪着白眼的水鸟孤零零地蹲在石头顶上,显得极其冷落孤僻,很像是画家的自我写照。
全画笔墨简练,画中大片空白更增强了作品悲凉的气氛,正如古人所说的“无画处皆成妙境”。
这些就是本课我们学习的中华古代绘画的精华,希望课后同学们可以自己去收集一些自己喜欢的古代绘画作品。
深刻感受我国古代绘画的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