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企业与企业管理

合集下载

企业管理—— 第四章 企业组织结构

企业管理—— 第四章 企业组织结构
第四章 企业组织结构
➢ 企业就像人类由骨骼确定体形一样, 组织也是由结构来决定其形状的。
人 体 骨 骼 结 构
骨骼中所包含的组织: 1.结缔组织硬骨、软骨、
纤维性结缔组织、血管、血液。 2.神经组织 ①骨骼的功用支持、保护、
运动、造血(红骨髓)、储存 脂质(黄骨髓)及矿物质。
②骨骼的种类:长骨、短 骨、扁平骨、不规则骨、圆骨 (种子骨)。
人体骨骼是由206块骨头组 成,其中头骨29块,躯干 骨51块,四肢骨126块。
第四章 企业组织结构
➢ 组织结构(Organization structure)描述的 是组织的框架体系
➢ 组织设计 企业管理者设立和变革组织结构 的行为
➢ 主要内容
➢ 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 组织结构设计中的基本问题 ➢ 组织结构设计的权变思想 ➢ 组织结构的发展
顾客——每个部门所服务的顾客都有一类共同的问题和 要求
地区——把某个地区或区域内的业务工作集中起来,委 派一位经理来主管其事。
过程——按产品的形成过程各阶段进行部门化
注意三点: 1、部门化是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手段。 2、部门化不宜多变 3、部门化所依据的标准不是单一的。
➢ 管理幅度 一个人究竟能领导多少个部门或直接的下级?
二、有效组织管理的基 本原则
➢ 目标一致 ➢ 集权与分权 ➢ 命令统一 ➢ 职权相称 ➢ 绝对责任 ➢ 专业化 ➢ 机构精简 ➢ 管理幅度合理 ➢ 具有弹性 ➢ 经济性
§4-4 企业变革与发展
➢ 任何一种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 组织的发展包含了组织结构发展的内容。 ➢ 组织结构的发展是探讨管理者如何通过长期有计划有目的的努力来
矩阵组织结构——矩阵制组织是为了改进直线职能

现代企业管理--4-现代企业制度ppt课件

现代企业管理--4-现代企业制度ppt课件

代 理公司事务,对外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代理公司进行商业
企 活动,是法定必要的公司业务执行机关的主要负责人。



现代企业管理课件
第三节 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
第 四 章 总经理与董事会、董事长的区别:
首先,总经理是由董事会聘任和解聘,必须服从董事会的有关决

议,总经理所作出的各种决定均不能与董事会有关决议相抵触,董事


公司治理的组织制度坚持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

三权分立的原则,由此形成了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和

监事会并存的组织框架。


1、决策机构
权力机构——股东大会
经营决策机构——董事会
2、执行机构——高层经理人员
3、监督机构——监事会
现代企业管理课件
第三节 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
第 四
章 (二)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的制衡关系
企 的规定行使职权,决定公司一切重大事项:


董事的选举和更换

公司资本的增加和减少
公司解散与合并
公司章程修改
……
现代企业管理课件
第三节 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


章 (2)公司法定必要机构
法律规定:股东大会为公司法定必备机构。

股东出资后其对出资享有的所有权转化为股权,不
代 能直接参与经营,但对经营享有表达其意志的权力,这是
现 代
(二)有利于为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条件
企 (三)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
业 四、转变政府职能
制 度
从主要管理国有企业转向面对包括一有企业、集体企业、 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业者等在内的各种经济成分,

企业战略管理 第四章:企业总体战略选择

企业战略管理 第四章:企业总体战略选择

企业战略管理第四章:企业总体战略选择第四章:企业总体战略选择企业总体战略又称为公司战略或主战略,他是对企业全局的长远谋划,由其最高管理层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

他主要解决企业的经营范围、方向和道路问题。

在战略选择时,具体考虑以下几点:1、企业是否应当扩张、收缩或维持现状不变;2、假若企业要扩张,是通过内部发展还是通过外部收购、合并或合资经营;3、企业应当集中从事现有产业的经营,还是涉足与其他产业。

企业的总体战略多种多样,如果从经营方向来看,可分为稳定型战略、增长型战略和扩张型战略三大类。

第一节:稳定型战略一、稳定型战略的概念及特征1、概念:稳定型战略是在企业内外环境约束下,企业准备在战略规划期使企业的资源分配和经营状况基本保持在目前状态和水平的战略。

按照稳定型战略,企业目前所遵循的经营方向及其正在从事经营的产品和面向的市场领域、企业在其经营领域内所达到的产销规模和市场地位都大致不变。

2、特征:⑴企业对过去经营业绩表示满意,决定追求既定的或与过去相似的经营目标。

⑵企业在战略规划期内所追求的绩效按大体比例递增。

⑶企业准备以过去相同的或基本相同的产品和劳务服务于社会,在产品上的创新较少。

二、稳定型战略的适用性稳定型战略主要依据于前期战略,因而其前提是企业过去的战略是成功的。

当市场需求及行业结构相对稳定时,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挑战和发展机会都相对较少,即可采用稳定型战略;有时由于企业由于自身资源不足,而不得不采用相对保守的稳定型战略。

1、外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会使得企业更倾向于稳定型战略。

⑴宏观经济在总体上保持总量不变或总量低速增长;⑵产业技术创新速度较慢,企业所处的产业技术相对成熟;⑶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偏好相对稳定;⑷企业(产品)处在其生命周期的成熟期阶段;⑸企业所处的行业的进入壁垒非常高或竞争格局非常稳定。

2、企业内部实力⑴当外部环境较好时,行业内部或相关行业市场需求增长,但企业自身由于资源不够充分,企业可以采取以局部市场为目标的稳定型战略;⑵当外部环境较为稳定时,资源较为充足的企业与资源相对较为稀缺的企业都应当采用稳定型战略;⑶当外部环境较为不利,资源丰富的企业可以采用一定的稳定型战略;对于那些资源不够充足的企业,如果他在某个细分市场上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则可以考虑采用稳定型战略,否则应实施紧缩型战略。

第四章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 《国有资产管理》PPT课件

第四章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  《国有资产管理》PPT课件
其他原因所增加的净资产。 3.盈余公积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
4.未分配利润: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和待分配利润。
第四章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
(二)所有者权益的特征
1.所有者权益在企业经 营期内可供企业长期、 持续地使用,企业不必 向投资人返还资本金。
2.企业所有人凭其对企 业投入的资本,享受分 配税后利润的权利。
4.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应当扣除的因素 (1)客观增加因素
①国家、国有单位直接或追加投资;②无偿划入;③ 资产评估;④清产核资;⑤产权界定;⑥资本(股票)溢 价;⑦税收返还;⑧会计调整和减值准备转回;⑨其 他客观增加因素。 (2)客观减少因素 ①专项批准核销;②无偿划出;③资产评估;④产权 界定;⑤消化以前年度潜亏挂账;⑥自然灾害等不可 抗拒因素;⑦企业按规定上缴红利;⑧资本(股票)折价; ⑨其他客观减少因素。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实际值超过100%,为国有资本增值。企业在考核期内, 期末国家所有者权益大于期初国家所有者权益。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实际值不足100%,为国有资本减值。企业在考核期内, 期末国家所有者权益小于期初国家所有者权益。
扣除客观因素影响后的期末国有资本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 =
期初国有资本
× 100%
第四章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
3.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1)指标解释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又称盈利现金比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经营现金净流
量同净利润的比率。当企业当期净利润大于0时,该指标应当大于1。该指标 数值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对现金的贡献越大。
经营现金净流量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净利润 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毛流量-经营营运资本增加 经营现金毛流量=息前税后利润+折旧与摊销 息前税后利润=息前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所得税 经营营运资本增加=营运资本期末-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资本期初

第四章企业战略管理

第四章企业战略管理

1
5 PC机生产工人年平均收入4万美元降至3万;
环 6 企业与政府部门的现代化;
0 05
3 2
境 7 全球经济的复苏;
3
8 30%的中国人买得起PC机;但只有10%的
0 05
中国家庭拥有
0 05
1
0 05
总计
0 30 1 产业内激烈的竞争; 2 PC产业的大幅度降价;
0 30 3 不同的国家对PC机拥有不同法规与基 0 10 础网络设施基础; 0 10 4 掌上电脑对PC机的替代; 0 15 5 有经验PC生产工人的需求大于供给; 0 10 6 美国的人口出生率正在连年下降; 0 15 7 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推迟购买PC机;
25
战略要素评价矩阵法 Competitive Profile Matrix;CPM
关键因素 权重
广告
0 20
产品质量
0 10
价格竞争力 0 10
管理
0 10
财务状况
0 15
用户忠诚度 0 10
全球扩张
0 20
市场份额
0 05
总计
1 00
雅芳 评分 加权分数
1
0 20
4
0 40
3
0 30
4
0 40
8 PC生产公司惊醒多样化经营;进入家用 0 05 电子产业
1 25
优势Strengths
权重 评分 加权
弱点weaknesses
1 数个拥有世界级技能和领导经验的高管人
0 05
员;
2 运营成本和销货成本持续下降;
0 05
3 知名品牌;
0 05
内 4 美国消费者调查报告将GATEWAY500X

企业管理学(第四章 战略管理)

企业管理学(第四章  战略管理)

第四章 战略管理——4.3
第四章 战略管理——4.2
战略环境分析
S 优势 内 部 1、文化理念新 条 2、技术条件优 件 3、经营机制活 4、信誉程度高 SO方案 利用机会 积极发展
W 劣势 1、冗员多素质偏低 2、专业人员难控制 3、管理基础工作弱 4、资金调度能力弱 WO方案 加快变革 主动适应
外部环 境 O 机 会 1、建筑业发展迅速 2、劳动力资源充裕 3、消费需求变化快 4、城市设施压力大 1、竞争对手多 2、法规不健全 3、价格战激烈 4、保函额度大
企业管理学
杨善林 主编 胡祥培 傅为忠 副主编
2009年5月
第四章
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是管理学科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 战略管理是在经过 20 世纪 50 年代的长期规划、 60 年 代的战略规划之后,直到 70 年代顺应时代要求,才 真正成为一门体系比较完整的学科。它是一门整合 性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决策能力,是企
战略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因素 政治因素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现实的利潜 在作用与影响的政治力量、政治制度、体制、方针 政策,同时也包括对企业经营活动加以限制和要求 的法律和法规等。 (2)经济环境因素 经济环境因素,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制 度、经济结构、物质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消 费结构与消费水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状况。
第四章 战略管理——4.2
战略环境分析
4.2.3 SWOT综合评价 SWOT综合评价是企业在外部和内部环境分析基础上,对战略 环境的各种因素和力量进行系统评价,从而为制定和选择企 业战略提供参考依据的常用方法。 SWOT评价的一般步骤: (1)根据外部环境分析,列出对企业带来的发展机会(O) 和威胁(T)。 (2)根据内部环境分析,列出企业目前所具有的优势(S) 和劣势(W)。 (3)绘制SWOT矩阵。这是一个以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和威 胁为一方;企业内部环境中的优势和劣势为另一方的二维矩 阵,见例图4.7。 (4)进行组合分析。对于每一种外部环境与企业内部条件 的组合,企业可能制定或选择的战略方案的原则如图中所示。

企业管理课件--第四章企业生产运作管理

企业管理课件--第四章企业生产运作管理

综合生产计划 主生产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 详细的生产进度计划
现有库存
外协能力
生产计划的构成及制约因素
一、生产能力的核定 Production Capacity
生产能力:指企业固定资产在 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组织技 术条件下,所能生产一定种类
产品的最大可能数量。
固定资产的 有效工作时间
固定资产的 数量
战后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70年代后期 现在
20年左右时间
5-10年时间 3年或更短
不同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比较
产品 机械产品 电子产品 保健品 通信领域 更新换代所花时间 美国3年更新一轮,中国10.5年 6个月-18个月全部更新一轮 5年-10年更新一轮 20世纪80年代产品的寿命为4年,20世纪 90年代为1.5年
发达国家
欠发达国家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区别
特征 产品 产出储存 顾客接触 响应需求周期 服务范围 设施 质量可控性 制造业 有形、耐久 可储存 顾客与生产系统极少接触 较长 可服务于地区、全国乃至 国际市场 设施规模大 质量易于度量 服务业 无形、不可触、不耐久 不可储存 顾客与生产系统接触频繁 很短 主要服务于有限区域 范围内 设施规模较小 质量不易度量
LT=2周
LT=3周 LT=1周 LT=1周
需求时刻
订货时间 需求时刻 400
400
600
订货时间
600
五、生产作业计划
生产作业计划是企业生产计划的具体 执行计划,它是根据企业年、季度生产 计划所规定的生产任务和进度,并考虑 各个时期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把 企业的生产任务分配给各个车间、工段、 班组、以至工作地和个人,并按日历顺 序安排生产进度的具体计划。

管理学课件 第四章 企业与管理环境

管理学课件 第四章 企业与管理环境

董事会
2. 董事会是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公司 决策和管理机构作为法人财产的代表, 董事会对公司资产的运作与增值负责, 承担资产风险,对经理人员进行监督。 董事会的核心作用是保证公司经营管理 符合股东利益,使公司法人治理机构有 效运行。
经理人员
3. 经理人员组成公司的执行机构。经理作为 公司的经营者,由董事会精心挑选,并直接受 控于董事会,对自己的经营成果负责。 总经理是公司日常生产、经营工作的最高主管, 执行董事会决议,主持公司的日常业务。

1996年,他便向国营商场发起挑战,兼并了当 时平顶业最大的国营商场——东环商场。这一 兼并,奠定其在平顶山商业零售商场中的霸主 地位。 此后的数年,任长旺势如破竹,不断把国营商 店纳入到了自己的名下。到了2000年,任长旺 通过租赁、兼并、承包等方式经营的商店已达 18家,网络遍及整个平顶山市区。 在商业零售业经营中,任长旺看到进入食品生 产领域是一个正确的战略选择。
有限责任公司
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 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 债务承担责任。 特征:股东人数为2-50人,公司资本不划分等额股 份,不发行股票,凭证不能自由流通;股金不能抽 回,可以转让,原有股东优先; 优点:有限责任制度,降低风险,利于投资;人数 少,便于沟通。 缺点:筹资能力小,不能大规模经营;股权不能自 由转让,影响资本流通和资源配置。
CEO

CEO就像50%的董事长加上50%的总经理。 一般来讲,CEO的主要职责有三方面: ①对公司所有重大事务和人事任免进行决策, 权力就下放给具体主管,CEO较少具体干预; ②营造促使员工愿意为公司服务的企业文化; ③推销公司的整体形象。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企业与企业管理
第一节 企业概述
一、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一)企业的产生
企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 随着商品生产普遍发展起来的一种组织形式. 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后,尤其是产业革命兴起, 产生了机器大工业,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资 本家雇用工人,购买生产资料,组织高度社会化的 企业. 社会化大生产是企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依法:企业法应当是规范各种类型企业的法律规范的总体 中外合资企业法 中外合作企业法 合伙企业法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乡镇企业法 个人独资企业法 外商投资企业法 公司法。。从事经济性活动的组织,有别于政治组 织、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
(2)盈利性: 企业经济行为的一般特征就是利润的极大化, 企业在若干备选方案中选择获得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4)所有权与经营管理合一。多数中小企业中, 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都是结合在一起的,这也是造 成单独支配的重要原因。 (5)组织不发达。由于规模小,多数中小企业组 织仍然是一种原始发展状态。职能和阶层都处于一 种不发达的阶段。企业中比起组织职能来,个人处 于中心地位,因而专业人才使用,参谋职能等现代 企业组织管理手段的采用受到较大限制。
个人企业 两合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 无限责任公司 子公司 分公司
a 、个人企业: 即个人独资设立经营的 企业,是某一特定个人所有的企业。
b 、两合公司: 是指由一个以上无限责 任股东和一个以上有限责任股东共同出资 组成的公司,它是介于无限公司和有限公 司之间的一种公司形式。
c 、无限责任公司: 是指由两个以上负 无限责任的股东出资组成的公司。其主要特点 是股东以各自的出资比例参与利润分配,并对 公司的债务负无限清偿和连带清偿责任。一旦 公司资产不足以抵补债务时,全体股东或部分 股东以个人财产清偿全部债务。
(6)企业经营的统一性,弹性及创造性。大企业发 展到一定程度后,容易产生官僚化,经营上缺乏统一 性,弹性和灵活性。中小企业由于上述个人支配,两 权合一,个人中心等特点,个人作出反应快,决策快, 执行迅速,弹性,创造性及灵活性强。 (7)人际关系色彩浓。由于人员少,平时接触频繁, 容易相互理解,增进感情,相互信任,相互配合,信 息沟通快,人际关系好,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员工工作 积极性。
3. 企业的目标
(1)获取利润:是企业满足自己的独立的发展目标 (2)满足社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提供满足人们需
要的物品;政府提供社会安全需要时的资金由企业的税 收提供;企业向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等.
第一节 企业概述
二、 企业应具备的条件
(一)产品为社会所需要并有明确的经营范围 (二)拥有必要的固定资产 (三)拥有一定数量的流动资金和人员 (四)工商管理机关登记,取得开业许可证,具有独立帐
(3) 独立性: 企业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企业 对自己的经营有充分的自主性,不受其他主体的直接干
(4) 社会性:企业与社会有着广泛的紧密联系.企业经济行 为受社会因素的约束和影响,包括社会制度,国家政策法律, 消费习惯,文化差异等.同时,企业也是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
第一节 企业概述
满足需求
第二节 企业的分类
一、按企业的组织形式分类 (一)按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分
1.个人独资 2.合伙企业 3.公司 后见详细介绍 (1)无限责任公司 (2)有限责任公司 (3)股份有限公司 (4)两合公司
第二节 企业的分类
(二)按企业的组合方式划分
(1)单一企业 (2)多元企业 (3)经济联合体 (4)企业集团 (5)连锁企业
奴隶、封建社会:自给自足,手工作坊 产业革命后:机器大工业 19世纪开始:出现公司--出现经理(美国交通运输
业,通讯行业) 19世纪80年代:现代工业公司(生产销售一体化,
出现更多门类的经理) 20世纪50年代:二战后 军用转民用 出现跨国公司
第一节 企业概述
(二)企业的定义和特征
1定义:企业是依法设立,以营利为目的,从是生产流通 和服务性活动,为社会提供商品和劳务,自主经营,自 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
号,可独立核算,自主经营
第一节 企业概述
三、企业系统的四大流程 (一)物质流:
第一节 企业概述
(二)资金流
第一节 企业概述
(三)人员流:企业对人员素质的要求、 数量控制以及调配,考核,奖惩,人员构 成等安排应符合企业物质流的客观要求。
第一节 企业概述
(四)信息流: 市场需求---转换过程---信息反馈
d、有限责任公司: 是指由两个以上股 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 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 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e、子公司: 是指受集团公司或母公司控 制但在法律上独立的法人企业。子公司不是母 公司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分支机构;已有自 己的公司名称和董事会,有独立的法人财产并 以此承担有没责任,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从事各 种业务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母公司通过股权 对于公司的经营方向和主要负责负责人的任免 进行控制。
第二节 企业的分类
(三)按所有制形式划分
(1)国有企业 (2)集体企业 (3)私营企业 后见详细介绍
个人企业 两合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 无限责任公司 子公司 分公司
(4)合伙制企业
什么是私营企业?
(3)私营企业: 指个人企业和在个人 企业基础上形成的合伙公司、两合公司 和无限责任公司这些企业形态。由于这 些企业形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发展方面 的限制,所以私营企业也就是中小企业。
f、分公司: 分公司是母公司的分支机构或附 属机构,在法律上和经济上均无独立性,不是独 立的法人企业。
私营企业的特点
它主要有以下八方面的特征。 (1)中小性。以经营规模为中心,从业人员,资
本量,生产规模等多方面都具有中小性质。相应地, 组织协调能力,资本调剂能力,市场支配能力也具 有中小特点。 (2)强烈的个人色彩。多数的中小企业都是个人 所有,不是纯粹个人所有的也在相当程度上是个人 管理。 (3)单独支配。在中小企业内,大多数都具有单 独个人支配倾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