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理信息分类编码的认识与思考

合集下载

基于属性的地籍信息分类与编码体系的分析与研究

基于属性的地籍信息分类与编码体系的分析与研究

基于属性的地籍信息分类与编码体系的分析与研究作者:王永富来源:《硅谷》2013年第11期摘要本文从地籍要素的客观属性来对地籍信息分类与编码进行研究。

同时,在数字化的浪潮中,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该分类体系的意义更加显著,一方面分类代码可以输入到计算机中,形成数据的分类与编码,使土地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有一个共同的约定,最终实现土地信息资源的共享,促使其向产业化标准靠近。

另一方面,属性地籍编码的输入,可以使编码通过软件处理和图式连接,得到地籍数字图,建立数字化地籍数据库,更好的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服务。

关键词地籍要素;地籍编码;地籍数据库中图分类号:C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1-0000-00随着地籍和地籍管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建国以来,我国已开展了多次全国土地资源调查,形成了各级土地管理机构,并生成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土地管理体系,全国大部分省、市县已完成了土地利用整体规划,但是随着土地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传统的地籍信息分类与编码的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地籍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需要。

所以,对地籍信息进行分类并编制代码,也就成为最为迫切的任务。

本论文从地籍信息代码的属性特征入手,在全国统一的规范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遵循唯一性、适用性、合理性、可扩充性、简单性、规范性和完整性等基本原则,在制定符合国家规定和国家标准的基于属性的地籍信息分类代码的同时,分析分类内部、分类与分类之间的关系,给出分类和属性的完整描述。

并总结基于属性的地籍信息分类代码表在建立地籍数据库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各项数据库流程中的应用。

1 地籍信息分类编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地籍信息系统中,把地籍信息按一定的方法和原则进行分类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所以经济地籍信息系统必须建立统一、合理的分类体系,而这样一个分类体系必须要做到科学性、系统性、兼容性、可延性以及综合实用性。

信息分类有两种基本的方法,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线分类法也叫层级分类法,它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照所选定的属性,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类目。

(整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整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41040
轻便轨道、缆车道
41050
架空索道
41060
车站
41061
地道
41062
机车转盘
41063
车挡
41064
信号灯、拄
41065
天桥
41066
站线
41070
站台位置不明的车站
42000
公路
42010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3)公众对规划实施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的意见;
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也称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即估算某一项目、规划或政策所引起的环境影响的经济价值,并将环境影响的经济价值纳入项目、规划或政策的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中去,以判断这些环境影响对该项目:规划或政策的可行性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对负面的环境影响估算出的是环境费用,对正面的环境影响估算出的是环境效益。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地形数据库数据分类编码执行国家标准《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 13923-92)。代码为五位数字码,其结构如下:
乡级以下居民地
31100
政企合一单位(农、林、牧场等)
32000
居民地建筑物
32010
街区
32011
高层建筑区
32020
零散建筑物
32021
普通房屋(独立房屋、零星房屋)
32022
突出房屋
32023
高层建筑
32024
已损坏房屋
32025
地面上的窑洞
32026
地面下的窑洞
32027
蒙古包、牧区帐棚、放牧点
27012
石(底质注记定位点)
27013
泥(底质注记定位点)
27020
河宽、河深定位点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双线消失河段右岸
21040
地下河段
21041
地下河段出入口
22000
运河、渠道
22010
运河
22020
主要渠道
22021
高于地面的(主要渠道)
22030
一般渠道
22031
高于地面的(一般渠道)
22040
废弃沟渠
22050
干沟
22060
渠首
22070
输水隧道(洞)
22080
输水渡槽
22090
沟堑
23000
27031
一般河流
27032
有潮汐河流
27040
潮流流向
27041
涨潮
27042
落潮
27050
海流流向
27051
一月海流
27052
七月海流
27060
水深点
27070
等深线
27080
当地平均海水面
30000
居民地
31000
居民地行政等级
31010
首都
31020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驻地
31030
省辖市(地级市)政府驻地
42030
二级公路
42031
建筑中的(二级公路)
42040
三级公路
42041
建筑中的(三级公路)
42050
四级公路
42051
建筑中的(四级公路)
42060
等外公路
42061
建筑中的(等外公路)
42070
主要公路(普通公路)
42071
建筑中的主要公路(普通公路)
42080
一般公路(简易公路)

对地理信息分类编码的认识与思考

对地理信息分类编码的认识与思考

对地理信息分类编码的认识与思考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与数字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地理信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但由于不同部门对于地理信息的侧重点不同,这就会导致地理信息的重复采集与资源的浪费。

为此,提升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的统一性,合理制定城市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编码方式在实现信息交换、集成以及共享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章主要针对地理信息分类编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标签:地理信息;分类;编码;认识思考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个行业对于地理信息数据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多,在这一过程中就产生了新的问题。

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地理实体的编码问题。

目前,各个行业以及城市部门均拥有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地理信息系统,但由于各个部门与行业之间的地理信息具有一定的保密性,这就会导致地理信息的冗余性。

因此,对地理信息进行加工、融合与利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与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概述、特征与类型基础地理信息是一种具有较强统一性的空间分析基础与定位框架的地理信息,其描述的地理要素主要包括交通、水系、管线、植被、图纸、政区、居民地以及空间定位基础等,因此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一般情况下,要想对地理实体与地理现象进行完整的描述,就要同时具备地理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以此来准确的体现出地理实体的变化状态,并进行记录。

因此,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具有较为明显的属性特征、空间特征、与时间特征。

(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类型在幾何上,基础地理数据可以被抽象的具体描述为点、线、面三大类。

其中,点线面数据又可以根据其内容之间的差异性分为如下多种类型,例如,符号数据、文本数据、类型数据、曲面数据、网络数据以及样本数据。

二、基础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一)地理信息分类信息分类不仅是人类思维活动过程中一种特有的思维活动,同时也是人们用于区别、认识以及对事物进行判断的一种较为常用的逻辑方法[1]。

目前,我国应用最多的信息分类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为面分类法、有线分类法以及线面混合分类法。

地理编码

地理编码

既然组合定位器能够支持英文,就设法把中文的地址匹配转化成英文的地址匹配。
但是综合使用多种定位器是提高地址匹配准确性的策略之一 ,而且在实际使用中一个地区的地址很少能够用一种形式的定位器全部涵盖。有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是在程序里面对每个地址循环使用不同的地址定位器匹配,这涉及到匹配拟合度的比较,而且需要设置匹配的域值,然后最后决定匹配的结果,这个过程实现起来比较复杂;另一个方法就是建立一个组合定位器,这需要解决当前版本不能支持中文的问题。
1. 2 ArcGIS中的地理编码
目前常用的GIS软件都具备地理编码功能,如ArcGIS的Geocoding和Map Info的MapMarker等,并且地理编码方式基本相同。在ArcGIS中地理编码前,首先要确定一个参考主题,并建立地理编码索引。地理编码索引是根据编码所用的地址类型确定反映地址信息的相关字段,如选择US Streets则需要确定反映右起始门牌、左起始门牌、右终止门牌、左终止门牌以及路名的字段,ArcGIS中以地址定位器的方式来表现地理编码索引。建立地理编码索引后,就可以对包含地址的数据表格进行地理编码。
相信灵图等地图服务提供商企业肯定有北京等大城市的详细的地址信息数据编码和数据库,如果他们能开放这样的服务就好了,会大大促进整个行业的信息共享。还有一家叫北京图信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司,貌似提供这样的服务。
(转)
地理编码又称地址匹配,是在含地址的表格数据与相关主题之间建立联系,并为表格数据创建一个相应的点图层,即对表格数据进行空间定位。地理编码的过程是先对含地址的每个记录和带有地址属性的要素主题(参考主题)进行比较,如果找到匹配,参考主题上的地理坐标就被分配给相应的记录,这样,一个纯粹的只具有地址信息的表格数据文件就可以同时具有地理坐标信息,从而可以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作为地图显示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地理信息是指通过地理空间数据来描述和分析地球表面上的现象、特征和关系的一种信息。

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则是构建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理空间分析的基础,它包括了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水系分布等方面的数据。

为了方便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和使用,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分类和编码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分类与代码。

一、按照地理要素分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可以按照地理要素的类型进行分类。

常见的地理要素包括地块、建造物、道路、水系、地形等。

对于每一个地理要素,可以根据其属性和特征进行编码。

例如,对于道路,可以根据道路等级、道路类型、道路宽度等属性进行编码,以方便数据管理和查询。

二、按照地理空间关系分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还可以按照地理空间关系进行分类。

地理空间关系包括邻近关系、包含关系、相交关系等。

通过对地理空间关系进行编码,可以方便地进行空间分析和查询。

例如,对于地块数据,可以通过编码来表示地块之间的邻近关系,以便进行土地规划和土地利用的分析。

三、按照地理坐标系统分类地理坐标系统是地理信息数据的基础,它用于确定地理要素在地球上的位置。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可以根据所使用的地理坐标系统进行分类。

常见的地理坐标系统包括经纬度坐标系统、UTM坐标系统等。

通过对地理坐标系统进行编码,可以方便地进行地理数据的转换和集成。

四、按照数据格式分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可以按照数据格式进行分类。

常见的数据格式包括矢量数据格式和栅格数据格式。

矢量数据格式适合于描述点、线、面等几何要素,而栅格数据格式适合于描述连续分布的数据,如高程数据、遥感影像等。

通过对数据格式进行编码,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的存储和交换。

五、按照数据精度分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可以按照数据精度进行分类。

数据精度是指地理信息数据与真实地理现象之间的误差程度。

常见的数据精度包括高精度数据和低精度数据。

高精度数据适合于需要高精度定位和分析的应用,如导航系统和精细地形分析。

arcgis三调地类编码

arcgis三调地类编码

arcgis三调地类编码摘要:一、arcgis三调地类编码简介1.arcgis的概述2.三调地类编码的定义和作用二、arcgis三调地类编码的具体内容1.三调地类编码的分类体系2.三调地类编码的编码规则三、arcgis三调地类编码的应用1.在地理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2.在土地资源调查和规划中的应用四、arcgis三调地类编码的意义1.提高地理信息管理的效率2.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正文:ArcGIS是一款由Esri公司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管理、分析和可视化等领域。

在ArcGIS中,三调地类编码是一种对土地资源进行分类和编码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一、arcgis三调地类编码简介ArcGIS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能够实现地理信息的采集、管理、分析和可视化等功能。

三调地类编码是一种对土地资源进行分类和编码的方法,通过对土地的利用现状、潜力、适宜性等方面进行评估,为土地资源调查、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arcgis三调地类编码的具体内容三调地类编码的分类体系包括三个层次:基本地类、派生地类和细化地类。

基本地类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派生地类是在基本地类的基础上,根据土地的利用现状、潜力、适宜性等因素进行划分的;细化地类是对派生地类的进一步细分。

编码规则方面,三调地类编码采用三位数字表示,其中第一位数字表示基本地类,第二位数字表示派生地类,第三位数字表示细化地类。

三、arcgis三调地类编码的应用在地理信息管理系统中,三调地类编码可以用于土地资源的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

通过将土地资源分类编码,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查询、统计和可视化,提高地理信息管理的效率。

在土地资源调查和规划中,三调地类编码有助于了解土地资源的现状和潜力,为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四、arcgis三调地类编码的意义ArcGIS中的三调地类编码方法对于土地资源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地理信息编码体系探究

基础地理信息编码体系探究

基础地理信息编码体系探究作者:宋一平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年第02期摘要:通过总结几年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工作中的经验和思考,分析造成基础地理数据结构和内容混杂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编码体系,并对其在工作中的实践应用进行较深入的探索。

关键词:GIS 编码体系地理要素属性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2-0218-021 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对地理空间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制图、应用为目的的一门技术[1]。

随着GIS在城市规划、国土、城管等行业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对基础地理数据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和精确。

GIS强大的计算和分析功能,需要基础地理数据库的支持。

基础地理数据在测量、采集到建库的过程中,由于采集方法和应用软件的差异,缺少统一标准,很容易造成数据格式混杂、内容重复,难以发挥基础数据库的真正作用。

因此,在基础地理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需要基于相同标准的编码体系将数据进行转换和共享。

2 造成数据结构和内容混杂的主要原因以及后果:在GIS建设过程中,前期的数据采集和向系统内输入数据两项内容,占据了GIS相关工作人员的大部分时间。

而造成基础地理数据结构和内容混杂的主要原因主要在数据采集阶段,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在成图过程中,内业人员一般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进行制图。

CAD主要侧重于空间数据的图形信息的展示,与GIS相关软件在数据结构、储存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2)在CAD基础上开发的各种测绘成图软件在成图过程中存在差异,不同的数据生产单位选用的软件也不同,造成基础地理数据的编码体系、属性格式不一致。

(3)工作人员的制图习惯也不尽相同。

数据结构和内容混杂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数据格式混杂,基础地理信息不能迅速录入数据库;二是相同内容重复录入,造成系统空间冗余;三是缺少属性数据,无法实现GIS的空间分析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地理实体 、地理数据与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需要把现实世界抽象为概 念世界 ,再到数字世界与信息世界 。要经过地理时 空思考 、地理概念形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达 、计算机实现以及智能理 解等阶段[ 1 - 2] 。分析地理实体 、地理数据与地理信
息的概念和内涵 , 从而把握地理信息分类编码对象 的本质特征 。
- 01 - 02)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kzcx2 - 308 - 02) 作者简介 :何建邦( 1937 - ) ,男 ,研究员 ,从事地理信息标准 、地理信息共享研究 。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 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间规律的科学 。地球表层 是由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 、人类圈 、岩石圈 5 大圈层 相互作用 、相互渗透组成的一个复杂地球表层巨系 统[ 7 - 8] 。因此 , 地理信息分类对象具有高度的复杂 性( 图 5) 。
图 5 分类对象的复杂性
摘要 :面向 GIS 的地理信息分类编码是在概念水平上解决空间信息分层组织与属性数据库结构设计的重要方法 。 该文从地理实体 、地理数据与地理信息概念角度 ,探讨地理信息分类编码对象的本质特征 ;简要分析大多数商品化 GIS 软件中属性数据的表达方式 ,指出地理信息分类编码实质上是从 GIS 数据组织的概念层次上对属性信息的分 类分级 ;提出地理信息分类粒度概念 ,并建立地理信息分类模型 ,列举了在不同视图下的粗粒地理信息分类方案和 代码用途 ;提出并讨论地理信息分类编码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以及国内长期以来难以形成地理信息分类标准 的原因 。 关键词 :地理信息 ;分类模型 ;分类粒度 ;编码方法 中图分类号 :P2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8107( 2002) 03 - 0001 - 07
以按照某种抽象 , 找出分类对象之间的关系 。在这 里笔者把语义概念引申到地理信息分类中 , 作为建 立分类对象概念模型的工具 。“语义”一词在语言学 中指词与它们所表述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 在这里语 义被定义为数据内部以及数据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 系 。在语义上 , 属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反映实体之间 的分类分级关系 , 主要体现为属性多级分类体系中 从属关系 、聚集( aggregation) 关系和相关关系 。从属 关系主要反映实体之间的上下级或包含关系 ;聚集 关系反映各实体之间并列关系 , 如构成同一水系的 众多河流之间的关系是聚集关系 ;相关关系则反映 不同实 体 之 间 的 某 种 直 接 或 间 接 的 并 发 或 共 生 关 系 。所有这些关系都是地理信息分类时建立实体 关系模型即 E - R 模型的依据 。 3. 3 分类视图
在 GIS 中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一般采用分离组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第 3 期 何建邦等 :对地理信息分类编码的认识与思考
第3页
织 、分别存贮 。空间数据用文件管理 ,不同的软件有 不同的数据格式 。属性数据一般用关系型数据库管 理 ,但不同的软件 , 处理的方式基本相同 , 称为要素 属性表 。一般而言 , 一个二维表格与一个数据层相 对应 。表中每一行表示一个地理实体 , 每一列表示 实体的一个属性 , 在每一行中相同的列表示相同的 属性( 图 4) 。Coverage 中 ,一个图层可以有一个点或 多边形属性表 ,但不能同时兼有二者 。ArcInfo 自动 维护属性表中最前面的一些项( 字段) , 如多边形的 面积和周长( 点的为零) 、内部序列号和属性标识符 。 用户根据信息分类时定义的属性项增加到相应的表 文件中 ,通过公共项 id # 实现空间数据的连接 。
作为地理信息分类编码对象的地理信息 , 它表 示地理系统中自然 、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与各种地 理过程的数量 、质量 、分布特征 、内在联系和运动规 律[ 1 - 3] 。各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方法的应用 工程 , 包括目前热度甚高的“数字省区”、“数字城 市”“、数字社区”等大型信息系统建设项目 , 地理信 息都是这些系统的主要数据基础和内容 。而统一的 地理信 息 分 类 编 码 是 实 现 系 统 内 和 系 统 间 信 息 交 换 、集成与信息共享的关键问题之一 。制定国家地 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便成为十分紧迫的工作 。 本文从软件工程角度分析地理实体 、地理数据与地 理信息 ,探讨地理信息分类编码对象的本质特征 ,指 出地理信息分类实质上是从 GIS 数据组织概念层次 上对属性信息的分类分级 ;用图示表达方法说明地 理数据的组织方式 , 并以空间数据基础的框架数据 为例 ,说明数据层与粗粒度信息分类之间的关系 ;笔 者以 ArcInfo 为例说明属性数据的组织方式 。从抽 象概念上简述了地理信息分类粒度与分类方法 , 并 建立了分类编码过程模型 , 列举了某些应用工程粗 粒度地理信息分类方案 、编码方法和分类编码的作 用 ; 并就某些与信息分类编码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讨 论。
GIS 中属性信息分类还应当考虑与其共生的空 间实体类型 ,如地理概念层次上的水系 ,在计算机实 现时通常被它分别处理为点数据层 ,如取水口 、排污 口 ;线数据层 , 如灌渠 、支流等 ; 以及面数据层 , 如湖 泊 、水库以及由分水岭包围形成的流域等 。虽然 ,这 种基于属性分类来组织地理信息 , 有许多理论与方 法上的不足[ 5] 。而实际上到目前为止 , 多数 GIS 软 件都是以图层为处理的基础 , 例如 , ArcInfo 的 Cov2 erage , MapInfo 的 layer 等 。 2. 1 数据层
地理实体 在地理空间认知模型中 , 实体是有 相同属性描述对象的集合 。在 GIS 软件工程中 , 地 理实体是与空间位置有关 、具有一定几何形态的各 种事物和现象 。分为点状 、线状 、面状实体三种基本 类型 ,还有体状实体 、表面实体等[ 2 ,4] 。地理实体的 最根本特征是任何一个实体都可按某种空间坐标进 行数字化表达 , 并实现对其定位 、定性 、定量以及拓 扑关系的描述 。应当指出地理实体可以是客观存 在 、能看得见的或纯粹是概念上的( 如行政区) 实体 。 因此 , 地理实体是抽象意义上的现实世界地理系统 中的事物和现象 。地理信息分类就是对实体的本质 特征进行分类 。
第2页
地 理 学 与 国 土 研 究 第 18 卷
离散化的空间坐标( x , y) 或坐标序列( 图 1) 或用地 名 、邮政编码等基于地理标识符来间接实现地理实 体的定位 。
属性描述数据简称为属性数据 , 又称为非空间 数据 ,是地理实体的定性或定量特征的抽象 。例如 , 水井的属性数据可抽象为井深 、出水量等 。同样可 用土壤类型 、土壤名称等定性描述 ,也可用土壤适宜 性分级 、PH值( 等级或数量) 来表述一个土壤多边形 实体的非空间特征 ;或者通过名字 、宽度 、车道数 、交 通流量和路面材料等定性 、定量指标来描述一条道 路( 线状实体) 。根据定性描述可区分实体的类型 , 通过定量数据可辨别同一实体不同的级别 。显然 , 从地理数据层面看 ,属性数据的定性 、定量描述是地 理信息分类编码的依据 。
属性数据的多专题属性决定了一定地域范围内 的地 理 信 息 必 须 用 多 专 题 数 据 层 的 组 合 来 表 示 ( 图 2) ,用地形地势层 、土壤类型层 、土地利用层等才 能较完整地表达该区域的地理事实 。这些以地理概 念形式组织的不同的 GIS 数据层 ,一般而言 ,一类地 理实体的高位属性对应一个层 ,每一数据层可表示一 个或多个专题属性 ,如 MapInfo 的 layer 。并且一些常 用的数据层被作为空间数据基础的核心 ———“数字地 球空间数据框架”(“Digital Geo - Spatial Data Frame2 work”) 提出[6] ( 图 3) 。以数据层 —大地控制点 、DEM、 正射影像 、地形 、地名 、境界 、交通 、水系 、地籍 、土地利 用/ 覆盖等为核心构成框架数据 ,体现了高层信息的 分类思想 。属性数据的分类可以在概念水平上为各 类 GIS 数据库设计 、数据合理组织和应用提供依据 。
图 1 地理实体 、地理数据与地理信息
地理数据 地理实体的位置 、属性类型与级别 的符号化表达是地理数据 , 它是 GIS 操作与处理的 对象 。包含地理空间定位数据与属性描述数据 。空 间定位数据表现为在经纬度地理坐标 、空间直角坐 标 、平面直角坐标或极坐标中 ,点 、线 、面等实体类型
收稿日期 :2002 - 08 - 0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69896250 - 4)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研究与开发”( 2001BA608 B
图 2 属性分类与数据 GIS 数据层 图 3 地理信息分类与数据分层
实际上 ,应用性 GIS 系统之所以关注地理信息的 共享的地理空间框架数据 ,是各类 GIS 应用系统的共
分类与编码 ,是因为这些系统在技术上主要关注数据 同需求 ,它可以容易地用在地方 、国家事务中 ,大大减
的采集、数据分层组织、数据精度、数据量、数据存贮、 少数据收集的重复劳动 ,提高系统建设的效率 ,并对
数据集成 、分析以及数据共享等技术问题[1] 。地理信 经济增长 、环境质量改善和社会进步等做出贡献 。
息分类为 GIS 数据分层提供指导 ,属性分类直接关系 2. 2 属性数据的表达
到 GIS 中的数据组织 。建立现势性好 ,精度高和可供
实际上 ,自然 、人文现象在地球表层是不均一的 层面 ,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分异 ,因其本身在时间上和 空间上的过渡性 , 以及被人类所认识和研究的程度 等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 其空间秩序 、时间序列 、时空 耦合和动因机制等具有高度的复杂性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