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简单介绍

合集下载

信息化编码体系规范范文(精选4篇)

信息化编码体系规范范文(精选4篇)

信息化编码体系规范范文(精选4篇)信息化编码体系规范范文第1篇制造企业产品信息的管理经历了从手工管理到逐渐进行计算机管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模式也从品种少、批量大的逐渐发展到了品种多样、小批量的生产形态。

所以,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在这个过程之中,对产品信息的描述和表达采取的信息编码方式也不一样,需要结合行业和企业产品特点来制定信息编码规则。

随着当前市场竞争、生产发展的趋势,成组技术、大批量定制技术的出现与完善,信息编码逐步采取分类编码方法。

对产品及其零部件、标准件、外购件和加工设备等,按各自的特征、特性进行分类,并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数字码或数字、字母混合码。

笔者结合企业编码实施实战经验,提出按照信息模型和编码模型相结合的信息对象分类编码方法。

如图1所示,对象编码由分类码和属性码组成,以信息模型为基础,将信息模型和编码模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大模型。

根据信息模型的特点,将所有对象信息抽象为信息对象的属性,然后对属性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编码方法改变以往控制编码为控制属性,完成一个信息对象的属性信息的维护后,编码模型会自动生成,从而对企业的业务对象(编码和对象属性)进行合理分类管理,形成企业统一信息分类对象编码管理体系。

信息化编码体系规范范文第2篇1.信息编码分类指导原则信息编码是信息收集、加工,进行数据分析、确立数据模型的过程。

信息编码分类原则需结合企业编码实际需求和信息建设的需要,还需深入了解企业现有信息编码应用现状以及未来信息化的建设趋势。

为更好的管理物资编码,必须制定合理、科学的物资编码管理体系,信息编码分类需遵循的主要原则如下。

1)唯一性原则。

必须保证一个编码对象仅赋予一个编码,一个编码只反映一个编码对象,即一物一码原则。

如果两种不同的业务对象的编码一样,系统可能会将两个不同业务对象的信息资料混在一起,容易造成信息混乱,失去应有的管理价值。

2)标准化原则。

编码尽可能采用已颁布的国际、国内有关标准,统一编码形式,对没有国标或行标的,可根据企业标准进行信息编码,但必须与相关的国标和行标兼容。

bim分类编码标准

bim分类编码标准

bim分类编码标准一、概述BIM(建筑信息模型)分类编码标准是BIM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为建筑行业提供了一套统一的、规范化的编码体系,有助于实现建筑信息的共享和协同。

BIM分类编码标准主要包括物品编码、属性编码和分类编码三个方面。

二、物品编码物品编码是对建筑项目中所有实体的唯一标识,是BIM模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物品编码包括以下要素:1. 物品类别:如墙体、门窗、管道等;2. 规格型号:如门窗的尺寸、管道的材料等;3. 附加属性:如颜色、材质等。

物品编码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对建筑项目中的各种实体进行识别和管理,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

在BIM实施过程中,物品编码的制定需要遵循统一、规范、可扩展的原则,确保编码的唯一性和准确性。

三、属性编码属性编码是对BIM模型中各实体的属性进行描述和标识的一套标准。

属性编码包括以下要素:1. 属性名称:如材料、尺寸、颜色等;2. 属性值:如大理石、800mm、蓝色等。

属性编码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对BIM模型中的各个实体进行属性描述和信息管理,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在BIM实施过程中,属性编码的制定需要遵循简洁、明了、易用的原则,方便用户进行信息的录入和查询。

四、分类编码分类编码是对BIM模型中的各个实体进行分类和组织的一套标准。

分类编码包括以下要素:1. 分类层级:如建筑、系统、部件等;2. 分类规则:如按照功能、位置等进行分类。

分类编码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对BIM模型中的各个实体进行分类和组织,方便信息的查询和管理。

在BIM实施过程中,分类编码的制定需要遵循科学、合理、可扩展的原则,确保分类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信息分类和编码是信息处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包括信息分类的基本原则、信息编码的基本原则以及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具体方法。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3篇《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篇1一、信息分类的基本原则信息分类是指将信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进行归类。

信息分类的基本原则包括:1. 唯一性原则:每个信息都应该有一个唯一的分类编号,以便于信息的识别和管理。

2. 统一性原则:信息分类应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以确保不同人对同一信息的分类结果是一致的。

3. 层次性原则:信息分类应该按照层次结构进行,以便于信息的组织和管理。

4. 可扩展性原则:信息分类应该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以便于随着信息的增加和新的分类的需求,可以对分类体系进行扩展和调整。

二、信息编码的基本原则信息编码是指将信息转化为编码的形式,以便于信息的存储、传输和处理。

信息编码的基本原则包括:1. 唯一性原则:每个信息都应该有一个唯一的编码,以便于信息的识别和管理。

2. 简洁性原则:编码应该尽可能简洁,以便于信息的存储和传输。

3. 可读性原则:编码应该具有一定的可读性,以便于人们的理解和识别。

4. 兼容性原则:编码应该具有一定的兼容性,以便于不同系统和平台的信息交换和共享。

三、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具体方法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具体方法包括:1. 层次分类法:按照信息的层次结构进行分类,如国家、省、市、县等。

2. 线性分类法:按照信息的线性结构进行分类,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3. 主题分类法:按照信息的主题进行分类,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

4. 标签编码法:按照信息的标签进行编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5. 字母数字编码法:按照信息的字母数字进行编码,如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等。

6. 空间编码法:按照信息的空间位置进行编码,如经纬度、UV 坐标等。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一般来说,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包括:编码规则、代码体系、代码实施等,其中编码规则是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的核心要求,它为信息分类编码的实施提供了基本准则。

编码规则的内容包括:1、编码层次结构:即编码体系的层次结构;2、编码原则:主要指编码内容、编码长度、编码规模、编码选择、编码习惯等;3、编码范围:指定信息资源的编码范围,以及资源的组织规则和连接协议;4、编码内容:指定编码中编码元素的内容、编码结构、编码组成、编码元素组成等;5、编码样式:指定在编码中采用的某种编码形式,包括字母、数字、汉字等;6、编码变更:指定编码变更的规则、方式、期限、责任等;7、文件夹结构:指定文件夹的结构、编码及建立、管理规则等。

此外,对于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其编码体系以及代码实施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编码体系是具体的编码规则。

它建立在信息资源的基本属性上,主要用于信息分类、搜索和管理。

代码实施则是按照编码规则实际对信息资源进行编码和整理的过程,它不仅考虑信息资源本身的结构,还考虑外部因素,以保证信息资源能够有效地被利用。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可以有效地解决由信息资源多样性、异构性引起的混乱。

它可以将信息资源的多样性转化为一种有序的组织模式,从而提高信息资源的可用性和可检索性,最终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的应用范围已经从以往的信息检索中扩大到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如视频、图像、文本文件等等,它可以帮助用户更加快速地搜索到所需要的信息资源。

因此,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对信息资源的组织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已被广泛用于各行各业,受到了众多用户的认可和赞赏。

在今后的应用过程中,还需要继续完善和更新,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信息社会的发展。

疾病编码的国际标准与分类体系

疾病编码的国际标准与分类体系

疾病编码的国际标准与分类体系疾病编码是指将疾病与健康相关的信息编制为特定的代号或符号,用于描述和记录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监测疾病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指导医疗与健康政策制定等。

为了实现国际间的疾病数据交流与比较,各国通过国际卫生统计分类(ICD)等标准与分类体系来进行统一编码。

一、国际卫生统计分类(ICD)国际卫生统计分类(ICD)是国际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的分类标准。

ICD的最新版本为第十版(ICD-10),自1994年开始使用。

ICD-10将疾病划分为21章,包括传染病与寄生虫病、肿瘤、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每个章节又细分为更具体的分类,以便于对不同类型的疾病进行准确编码。

二、ICD的编码结构ICD的编码采用统一的结构,由字母和数字组成。

字母用于表示疾病的分类,数字用于表示疾病的具体代码。

例如,ICD-10中,A00-A09表示肠道传染病,A00为霍乱,A01为伤寒,A02为沙门菌病,依此类推。

ICD的编码结构还可以提供更加详细的信息,以描述疾病的性质、发展阶段、部位等。

例如,ICD-10中,B21为艾滋病病毒感染症,B21.0为HIV病毒病,B21.1为艾滋病性痴呆等。

三、ICD的应用ICD作为国际统一的疾病编码标准,广泛用于医疗机构、疾病监测与流行病学研究、健康统计与政策制定等领域。

通过对疾病进行编码,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疾病数据的比较与分析,为疾病防控和卫生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ICD的应用还有助于疾病监测和预警。

通过对疾病的编码和统计,可以及时监测疾病的流行情况、变化趋势等。

例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期间,ICD编码的应用帮助各国监测疫情的传播情况,并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四、ICD的发展与展望ICD作为国际疾病编码标准,不断进行更新和改进。

目前,国际卫生组织已经发布了ICD-11的试行版。

ICD-11在ICD-10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包括增加了新的疾病分类,提高了编码的精确性,并引入了新的编码系统,以适应未来的医疗发展需求。

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

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

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大型项目的建筑建设,如城市规划、工厂项目、住宅小区等等,都需要遵守整体的建筑信息模型标准,以保障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建筑信息模型是指一种建筑建设设计及施工管理的方式,它以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为基础,能够建立建筑模型,进而实现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数据共享。

建筑信息模型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即空间上多种建筑物体的类别划分及量化,比如建筑物、结构、管道、设备等;二是编码标准,即采用体系化的编码方式,将建筑物体的专业属性和细节信息量化,以方便统计和工程控制。

建筑信息模型分类标准承担了系统化表达建筑信息和交互信息传输的重要任务。

一般情况下,建筑信息模型分类标准主要包括三种,即表达建筑物体的名称类型、建筑物体的空间形状类型和建筑物体的属性数据类型。

其中,名称类型通常基于用户的语义概念,例如住宅、商业中心、建筑外观等;空间形状类型是依据建筑物体的几何形状,如立面、屋顶、地面等等;属性数据类型基于实际的建筑物体的层面,涉及到材料、色彩、尺寸等具体信息。

编码标准是指在建筑信息模型分类标准的基础上,采用体系化的编码方式,将建筑物体的专业属性和细节信息量化,以实现建筑信息模型的结构化存储和交互性。

针对建筑物体的多种属性,编码标准通常包括分类码、属性码、定位码、尺寸码、材料码、色彩码等。

前几种编码标准基于建筑物体的分类属性,以实现数据的一致性和标准化;而后几种编码标准则基于建筑物体的物化属性,以实现数据的精准度和易读性。

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是建筑行业的重要基础设施,其规范和精准化的表达方式,可以很好地支持设计制造和施工过程中的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换,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统一和协调,保障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的成熟使用,正受到行业内外专业人士的关注和重视,其规范性和精准性也是极其重要的。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的制定和完善,让数据标准化、标准规范、精准表达成为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和施工管理中的最佳实践,以保障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文物信息分类和编码

文物信息分类和编码

文物信息分类与编码主要依据文物的特征和属性,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和编码方式进行信息的组织和管理。

根据文物信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一般采用多级分类体系和混合编码方式。

分类标准可以根据文物类型、年代、材质、用途、产地等多个维度进行划分,编码方式则可以采用数字、字母、符号等多种形式进行组合。

在文物信息分类与编码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系统性原则:分类体系要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各级分类之间要相互独立、互不交叉。

2. 完整性原则:分类体系要覆盖文物的所有类型和属性,确保信息的完整性。

3. 实用性原则:分类和编码方式要便于实际操作和使用,符合文物管理工作的需要。

4. 扩展性原则:分类体系要具有一定的扩展性,能够适应新的文物类型和属性的加入。

5. 规范性原则:分类和编码要遵循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确保信息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在具体的分类和编码实践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还需要注意与其他相关标准的协调和兼容,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换。

我国汉字编码标准

我国汉字编码标准

我国汉字编码标准我国汉字编码标准的制定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早期的汉字编码标准主要是针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而制定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汉字编码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目前,我国汉字编码标准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包括了GB2312、GBK、GB18030等多个版本。

GB2312是我国早期的汉字编码标准,它采用双字节编码方案,共收录6763个汉字和682个非汉字符号。

GB2312标准的推出,标志着我国汉字编码标准化工作的开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GB2312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当今信息处理的需要,于是在1995年,GBK标准应运而生。

GBK标准是在GB2312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共收录了21003个汉字和图形符号。

与GB2312相比,GBK标准的编码方案更加完善,字符编码更加规范。

在GBK标准的基础上,我国还制定了GB18030标准,它是目前最新的汉字编码标准,共收录了70244个汉字和图形符号,涵盖了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以及台湾地区使用的汉字字符。

我国汉字编码标准的制定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且在推动汉字信息化处理、促进中文信息交换和共享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汉字编码标准的不断完善,为我国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汉字的国际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我国汉字编码标准的制定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从GB2312到GBK再到GB18030,每一个阶段都标志着我国汉字编码标准化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更新。

汉字编码标准的不断发展,不仅推动了我国信息技术的进步,也为汉字的国际化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汉字编码标准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漫漫其悠远
技术标准体系
•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而制定的标准。 •主要包括事物的技术性内容。
路漫漫其悠远
管理标准体系
•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而制定的标准。 •主要规定人们在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的组织结构、职 责权限、过程方法、程序文件以及资源分配等事宜。
路漫漫其悠远
工作标准体系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 简单介绍
路漫漫其悠远
2020/3/30
目录
一、标准体系简介
二、信息标准化的重要性 三、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介绍 四、信息分类编码系统设计程序流程 五、**厂企业信息化(一期工程)信息分
类编码
路漫漫其悠远
标准及标准化
1996年颁布GB/T 3935.1《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基本术语 第一部分:基本 术语》(采用ISO/IEC指南 2 (1991第六版))
•2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的编写 •GB


规定
7026-86
•3
•信息交换码保证形式的规 •



•4
•信息分类编码分级与管理 •


分级的规定
•5
•信息分类编码的维护要求 •


•6
•信息分类编码注册程序的 •


规定
路漫漫其悠远
区域场所分类编码标准
•序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 •GB 2260-90 码
路漫漫其悠远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表是指企业信息 化范围内,现有、应有的信息分类编码 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用图表的形 式表示的有机体。
路漫漫其悠远
**信息分类编码体系结构图
路漫漫其悠远
术语标准
•序 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 号
•1
•分类编码通 •GB
用术语
10113-88
•2 •县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 •GB 10114-88
•国际标 准号

•宜 定级 •别


•3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GB 2659-86
•ISO

3166-88
•4
•中国及世界主要海运贸易港 •GB 7407-87


口代码
•5 •铁路车站站名代码
•GB 10302-88 •

•6 •机场名称代码
12404-90
•4 •党派代码
•GB 4763- •

84
•5 •高等院校代码



•6 •生产组织机构代码



•7 •全国清算中心代码
路漫漫其悠远
•GB


13497-92
人事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序 号
•标准名称
•1
•人事信息系统指标体系及分类编码
•2
•人的性别代码
•3
•文化程度代码
•4
•家庭关系代码
•5
•政治面貌代码
•6
•本人成份代码
•7
•家庭出身代码
•8
•婚姻状况代码
•9
•健康状况代码
•10
•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
和代码
•11
•语种名称代码
•12
•语种熟练程度代码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代码
路漫漫其悠远
•标准编号 •GB 2261-80 •GB 4658-84 •GB 4761-84 •GB 4762-84 •GB 4764-84 •GB 4765-84 •GB 4766-84 •GB 4767-84 •GB 3304-82 •GB 4880-90 •GB 6865-86 •GB 6864-86 •GB 8565-86
路漫漫其悠远
目录
一、标准体系简介
二、信息标准化的重要性
三、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介绍 四、信息分类编码系统设计程序流程 五、**厂企业信息化(一期工程)信息分
类编码
路漫漫其悠远
信息标准化的重要性
三方面进行阐述
路漫漫其悠远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人)
路漫漫其悠远
信息标准化在**厂企业信息化总 体结构中的地位
上述活动尤其要包括制定、发布及贯彻标准的过程。 标准化的显著好处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技术壁垒, 并便利技术合作。
3、标准体系
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总体。
路漫漫其悠远
标准分类
路漫漫其悠远
企业标准体系
•国务院国发(86)71号《关于加强企业管理的若干规定》 中要求企业要建立以技术标准为主,包括管理标准和工 作标准在内的完善科学的企业标准体系。
•2
•条形码术语 •GB
129904
•国际标准号
•宜定级 别




路漫漫其悠远
方法标准
•序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国际标准号 •宜定

级别
•1
•信息分类编码的基 •GB 7027- •

本原则和方法
86
•2
•CIMS信息分类编码 •


总则
•3
•事物特性表定义和 •GB
•DIN 4000 •
原理



•7 •库房代码



路漫漫其悠远
组织机构分类编码标准
•序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国际标 •宜

准号 定级
•1 •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 •GB 4657- •
•别
它机构名称代码
89
•2 •全国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代码编 •GB


制规则
11714-89
•3 •单位隶属关系代码
•GB

Hale Waihona Puke ••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而制定的标准。 •针对具体岗位而规定人员和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职 责、权限,对各种过程的定量定性要求以及活动程序和 考核评价要求等。
路漫漫其悠远
信息技术标准体系
•对信息的 收集、储 存、加工、 传递、利 用、管理 等信息活 动及信息 技术制定、 发布及实 施各种信 息技术标 准。
1、标准
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和重复使用 的规定,指南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 批准。
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并以促进最大社会效 益为目的。
2、标准化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 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10091-89
•4
•CAD标准件图形文 •GB/T
•DIN 4001 •
件编制总则
15049.1-94
•5
•文件格式分类与代 •GB/T


码编制方法
13959-92
路漫漫其悠远
管理规定
•序
•标准名称
•标准编 •国际标准号 •宜定


级别
•1
•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 •GB



13016-91
路漫漫其悠远
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流程
路漫漫其悠远
目录
一、标准体系简介 二、信息标准化的重要性
三、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介绍
四、信息分类编码系统设计程序流程 五、**企业信息化(一期工程)信息分类
编码
路漫漫其悠远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standard of information classifying and coding)就是 将信息按照科学的原则方法进行分类并 加以编码,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标 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作为有关单位 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信息处理与交换时其 同遵守的规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