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中药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合集下载

正确了解中药的不良反应

正确了解中药的不良反应

如何正确认识中药的不良反应感冒、咳嗽,闹肚子这类的小病小灾相信每个人都遇到过不少。

在以前,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见效快速的西药,比如说阿莫西林,氨咖黄米缴纳等之类的常用西药。

而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当健康,保健这些话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变得重要起来的时候,当遇到一些小病时,人们往往第一个想到的不再是这个药的药效快不快,而是这个药有没有副作用,会不会对身体的其他器官造成什么危害等等这些问题。

这时,和立竿见影的西药相对立的中药就在表现出了它的价值所在。

中药,中国传统中医的特有药物。

和西药不同,它注重的是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调理疏通。

从中医的角度出发,人体就是一个精密而复杂的整体,每一个器官都有其各自的职责,而各个器官之间又存在的密不可分的关联。

所以就存在着这样一种说法,即就是“人老足先衰,寒从脚下起”,看似毫无关联的“人老”和“脚”这两个词在中医这里就变得关系异常紧密。

正是由于中药的这样一种整体,全局的特性以及它慢火慢熬的煎制特点(这也是之前中药在社会中不太流行的原因之一),它的疗效也相对于西药来讲也就更加明显了。

更重要的是中药注重于治根,而不像西药关注表层症状多一点,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在日益关注健康和向往回归自然的人们的思想中,中药逐渐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

然而“是药三分毒”,“药能治病,药能致命”,所以对于中药能不能做到全面清楚的认识就显得格外重要。

毕竟凡事都有两面性,因此,倘若未完全理解“一药一性,百药百方”这句话的含义而乱吃中药的话,即使是作为五千年中华文化缩影的中药也不仅不能起到医人治病的作用,反而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更不必讲“药食同源”,对于中药和食物本身就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当然,这并不是说中药就一无是处了,就要把它全面的否定掉,而是对中药的一种理性的全面的认识及剖析。

所以,正确认识中药的不良反应这个话题在此刻就显得格外重要。

中药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指在服药之后身体所出现的各种不舒服的症状。

喝中药会不会伤害肝脏

喝中药会不会伤害肝脏

喝中药会不会伤害肝脏不少人都知道,是药三分毒,很多人都想知道喝中药到底有没有危害,尤其是对肝有没有伤害。

下面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喝中药是否会伤肝吧。

喝中药是否会伤肝1、一般性肝损害:长期或超量服用姜半夏、蒲黄、桑寄生、山慈姑等可出现肝区不适、疼痛、肝功能异常。

2、中毒性肝损害:超量服用川楝子、黄药子、蓖麻子、雷公藤煎剂,可致中毒性肝炎。

3、诱发肝脏肿瘤:土荆芥、石菖蒲、八角茴香、花敝、蜂头茶、千里光等中草药里含黄樟醚;青木香、木通、硝石、朱砂等含有硝基化合物,过量长期服用均有诱发肝癌风险。

喝中药的禁忌1、喝中药时不宜同吃某些食物,以免降低疗效或加重病情服用清内热的中药时,不宜食用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的食物;在治疗“寒证”服用中药时,应禁食生冷食物。

服用这些药物时,如果吃了禁忌的食物,疗效就不理想甚至起相反作用。

2、喝中药时不要吃萝卜在服用中药的时候千万别吃吃萝卜,因为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特别是服用人参等滋补类中药时,吃萝卜不仅会降低补药的效果,还有可能影响药物的补益作用。

3、喝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在服用中药的时候千万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如果与中药同时服用的话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

4、喝中药时不要吃大蒜消化道疾病如肝炎、慢性胃肠炎病人,在服用健脾、温胃和胃药的时候,千万别吃大蒜。

因为大蒜里面含有大蒜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所服的中药不能有效地发挥治疗作用。

5、喝中药不宜吃生、冷、油腻的食物因为生、冷类食物不但刺激胃肠,而且还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和吸收,而且油腻食物与药物混合,更能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

会伤害肝的中药可以引起肝损害的中药既包括单味药,也包括很多药组合在一起的中成药。

单味药包括黄药子,抗肿瘤的病人,比如乳腺癌的病人会用到这种药,有明确的毒理性研究证明它有肝损害,也有临床病例报道。

还有雷公藤,它在临床上也有抗肿瘤的作用,还有免疫调节的作用,它对肝的损害也是非常确切的,都已经建立了动物的模型。

吃中药的不良反应

吃中药的不良反应

吃中药的不良反应中医中药可治疗多种疾病,所以,很多人出现身体不适后,就会煎几幅中药喝,那么吃中药的不良反应你了解过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吃中药的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吃中药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药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中药也不例外。

中药的过敏反应尤以过敏性皮肤反应和过敏性休克为常见。

过敏性皮肤反应:发生过敏性皮肤反应的中药品种很多,有单味的中草药、中成药及复方制剂。

临床症状表现为多种皮肤病变。

轻者瘙痒,粟粒样疹,荨麻疹,紫癜型药疹,湿疹皮炎样药疹;重者为剥脱性皮炎,大疱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疹以及重症多形红斑等。

有的中药还可致光敏性药疹。

过敏性休克:发生过敏性休克的中药多为中成药及复方制剂,尤以中药注射剂为多见。

其症状为头晕恶心,胸闷气喘,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呼吸困难、神志不清、血压下降或测不到等,如抢救不及时,则可致死亡。

有报道,外用中药偶可致过敏性休克。

其他:其他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药物性发热、过敏性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静脉炎、迟发性复视、药物性肝炎等。

毒性反应:中药发生毒性反应往往是由于误服或超剂量服用所致,轻者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呕血、便血等消化道出血;重者为中毒性休克,心跳、呼吸骤停甚至死亡。

吃中药的最佳时间1.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

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

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2.饭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

病位在上,应在饭后服药。

如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在饭后服用,可使药性上行。

对胃肠有刺激作用的药,在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黏膜的损害。

毒性较大的药,也宜在饭后服用,避免因吸收太快而发生副作用。

3.餐间服在两餐之间服用药物,这样可以避免食物对药物产生影响,适宜餐间服用的药物是治疗脾胃病类的。

常见20种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分析_白宇明

常见20种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分析_白宇明

中国药学杂志2009年11月第44卷第21期 Chin Pharm J ,2009 November ,Vol. 44 No. 21·1673·作者简介:白宇明,女,主管中药师,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中药鉴定学,中药文献研究 *通讯作者:郝近大,男,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研究方向:中药材品种考证,鲜品中药研究与开发及本草学史等方面的研究 Tel :(010)64065790 E-mail :jinda@ ·药物与临床·常见20种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分析白宇明1,魏国义1,郝近大2*(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药剂科,北京 100029;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011)关键词:中药;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因素中图分类号:R994.11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1-2494(2009)21-1673-03笔者通过以“中药不良反应”为关键词,检索CHKD 期刊全文数据中1998~2008年国内所有文献,查阅中药致不良反应文献的原文,并进行统计分析。

根据不良反应类型和例数综合考虑,列出20种常用中药饮片引起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以引起医务人员和广大患者的重视。

1 引起不良反应的20种常见中药饮片 1.1 斑蝥引起包括泌尿系统12例;眼损伤8例;急性中毒4例;皮肤症状、造血系统各3例;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各2例,共计34例不良反应。

1.2 半夏引起急性中毒20例。

1.3 苍耳引起包括皮肤症状40例;急性中毒7例;泌尿系统4例;肝损害、造血系统各1例,共计53例不良反应。

1.4 蟾酥引起包括皮肤症状4例;肝损害3例;过敏性休克2例;眼损伤、急性中毒各1例,共计11例不良反应。

1.5 大黄引起包括肝损害5例;泌尿系统4例;皮肤症状、过敏性休克各2例,共计13例不良反应。

1.6 丹参引起包括过敏性休克3例;皮肤症状、药物热各2例,共计7例不良反应。

谈谈中药的副作用

谈谈中药的副作用

谈谈中药的副作用话说是药三分毒,门诊使用中药的频率非常高,大部分病人或多或少均有疗效,但也碰到极少数病人服用中药后出现胃部不适,甚至有出现心悸心慌,口唇发麻,停药后自行缓解,其内在的原因很多,有些中药的成分对于特殊体质的人群比较敏感,或者是某些成分对于特定的人群会导致过敏等情况发生,所以保持医生与病人之间的沟通还是非常有必要,通知整理一下相关的资料,对于特殊的人群予以警示:一、谨慎选用含有毒性成分的中药或中成药。

患者经诊断确需要使用毒性中药时,应选用经过严格炮制的饮片,切不可随意选用未经加工炮制的药材入药,并且不得随意加大剂量或延长使用时间。

最好在中医师或中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含毒性较大的常见中药有:草乌、川乌、马钱子、附子、关木通等。

二、选用中药或中成药时必须辨证用药,切不可擅自滥用药物,即使滋补类中药也应在中医师或中药师指导下正确使用。

三、使用中药时切忌随意加大剂量,应严格按照医师处方制定的剂量和疗程正确用药。

药物若服用过长时间可造成体内蓄积性中毒,如长期服用人参也可导致头晕、胸闷、气喘、失眠等人参滥用综合征。

四、中药汤剂应根据药物属性、质地、处方要求,并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正确煎煮,如先煎、后下、包煎等。

五、使用中成药时尽量先使用口服或外用制剂,确需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由医生处方使用,如在用药期间出现任何不适,一定要及时报告医生并暂停用药。

老年人、婴幼儿、孕妇、哺乳期女性、体质虚弱者及过敏体质者等特殊人群应尽量避免使用中药注射剂。

六、使用中药期间应谨慎配合使用西药(化学药品)。

有些中药与西药配合使用时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如含有枳实的中药与西药呋喃唑酮配合使用可出现中毒反应,山楂、五味子、乌梅等中药与磺胺类药物同时使用会引起血尿等。

小贴士:服用中药后出现不适建议立即停药,并跟医生联系,告知相关症状,排查原因,若没有特殊情况,暂缓服用中药,待排查出原因后继续使用,定期进行肝肾功能检查,排除药物性肝肾功能损害。

常见中药副作用有哪些

常见中药副作用有哪些

常见中药副作用有哪些朱砂主要成分为硫化汞,导致汞中毒,损害中枢神经、肾脏、消化道。

含朱砂的中成药:一捻金、二十五味松石丸、二十五味珊瑚丸、十香返生丸、七珍丸(丹)、七厘散、万氏牛黄清心丸、小儿百寿丸、小儿至宝丸、小儿金丹片、小儿惊风散、小儿清热片、天王补心丸、牙痛一粒丸、牛黄千金散、牛黄抱龙丸、牛黄清心丸、牛黄镇惊丸、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散、红灵散、苏合香丸、医痫丸、补肾益脑片、局方至宝散、纯阳正气丸、抱龙丸、柏子养心丸、胃肠安丸、香苏正胃丸、保赤散、益元散、梅花点舌丸、琥珀抱龙丸、紫金锭、紫雪、暑症片、舒肝丸、痧药、避瘟散、人参再造丸、平肝舒络丸、再造丸、复方芦荟胶囊。

雄黄主要成分为硫化砷,导致砷中毒,损伤神经、血管,并可引起肝、肾、脾及心肌等实质器官的脂肪变性和坏死和致癌。

含雄黄的`中成药:七珍丸、小儿化毒散、小儿至宝丸、小儿惊风散、小儿清热片、牙痛一粒丸、牛黄至宝丸、牛黄抱龙丸、牛黄消炎片、牛黄清心丸、牛黄解毒丸(片)、牛黄镇惊丸、六应丸、安宫牛黄丸(散)、红灵散、医痫丸、局方至宝散、阿魏化痞膏、纯阳正气丸、珠黄吹喉散、梅花点舌丸、紫金锭、暑症片、痧药。

千里光含有不饱和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并且是强致癌物质。

也有肾毒性。

中成药:千柏鼻炎片、感冒消炎片、千喜片。

柴胡主要成分柴胡皂苷能导致肾上腺肥大、胸腺萎缩,使人体免疫功能降低。

有肾毒性,能损害肾脏。

中成药:小柴胡片、小柴胡颗粒、柴胡口服液、柴胡舒肝丸、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午时茶颗粒、牛黄清心丸、气滞胃痛颗粒、龙胆泻肝丸、加味逍遥丸、护肝片、补中益气丸、乳疾灵颗粒、逍遥丸、消食退热糖浆、通乳颗粒、黄连羊肝丸、得生丸、清瘟解毒丸、舒肝和胃丸、感冒清热颗粒、鼻渊舒口服液、鼻窦炎口服液、平肝舒络丸、安坤赞育丸。

板蓝根长期服用能损害肾脏,并能导致内出血和对造血功能造成损伤。

中成药:板蓝根颗粒、二丁颗粒、儿童清肺丸、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小儿感冒茶、小儿感冒颗粒、护肝片、利咽解毒颗粒、金嗓散结丸、复方鱼腥草片、健民咽喉片、羚羊清肺丸、清开灵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感冒退热颗粒、清开灵注射液。

长期喝中药对身体有什么副作用

长期喝中药对身体有什么副作用

长期喝中药对⾝体有什么副作⽤ 中药是⽼百姓⽇常⽣活中经常服⽤的药物,因以副作⽤⼩⽽深受⼈们的喜爱。

但是也有⼈疑惑,长期喝中药会不会有副作⽤的问题。

下⾯⼀起来看看长期喝中药有什么副作⽤吧。

长期喝中药的副作⽤ 长期服⽤中药会产⽣依赖性的毒副作⽤,所以⼀般喝1周左右需要换⽅。

⽐如决明⼦有降⾎脂功效,但长期服⽤决明⼦可能引起腹泻。

益脾补⽓且清热解毒的⼲草长期服⽤会引起⾎压升⾼。

民间谚语“是药三分毒”,就是这个道理。

中药⼤部分是天然药物,有效成分⽐较复杂,如⽣物碱、皂素、鞣酸质,挥发油等。

既然是药,其多数则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

⼀般地讲,中药的副作⽤⽐⼈⼯合成的西药要⼩些,但也有些药物毒性较⼤,如红砒⽯、⽩砒⽯、⽔银、斑蝥、青娘⾍、红娘⾍,⽣藤黄等。

毒性稍轻些的有:⽩附⼦、⽣附⼦、⽣川乌、⽣草乌、⽣半夏、马钱⼦、巴⾖、⽣天南星、⽣⽢遂、闹⽺花、天仙⼦、蟾酥、⼟⽊鳖、吕宋果、云轴⼦、枫茄⼦、枫茄花,⽣硫磺、巴⾖霜、⽩降丹、罂粟壳等。

当使⽤这些药物时,必须慎重,如枫前花浸酒,⼝服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剂量过⼤,常会引起中毒死亡。

因此,有毒性的中草药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服⽤。

近⼏年,因滥服中草药导致肾炎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趋增多。

专家为此呼吁:必须提⾼⼈们对中草药肾毒性的认识。

据专家介绍,多年来“中药副作⽤少”的说法使⼈们对某些中草药的肾毒性缺少⾜够的认识和重视。

90年代中期,⽐利时医⽣⾸先发现,相当数量的“肥妞”、“胖嫂”在⽆所禁忌地服⽤减肥中药后发⽣急性肾衰,由此提出了“中药肾病”的概念。

研究表明,中药⽊通、厚朴、粉陀已、细⾟中含有的马兜铃酸能导致肾⼩管及间质、近端肾⼩管酸中毒及低渗尿。

此类患者临床初期出现少尿性急性肾衰,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变成慢性⼩管间质性肾炎。

⽽这些患者的治疗极为困难,往往逐步⾛向终末期衰竭。

专家强调,许多江湖医⽣打着“偏⽅”、“验⽅”的旗号,滥⽤中草药治疗各种肾脏疾病,加重患者病情甚⾄导致尿毒症,对此必须提⾼警惕。

喝中药的副作用有哪些

喝中药的副作用有哪些

喝中药的副作用有哪些
中药因为价格相对便宜,而且具有治标治本的功效受到了许多人的喜欢,特别是一些慢性病人,更是首选中药作为自己的治疗方案。

但是我们也听人说过,是药三分毒,任何事物都是讲究适量而行,如果用量过多就会给自己带来伤害。

西药吃多了会给人带来很大的损害,严重的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那么喝中药的副作用有哪些呢?
据国家统计,目前有大约12800多种中药,真正发生不良反应的也就只有120多种,不到千分之一,严重不良反应不超过50种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大多数中药是安全有效的。

相对于西药的副作用来说,中药的毒副作用还是少的多。

中药用药一定要注意时间、剂量、服法。

长期服用某些药可能出现毒副作用,比如蜈蚣可以止痉、止疼,一般规定用0.6克至1克,也就是1-2条,如果服用过量,是有毒副作用的。

中药中毒会损害身体的各个器官,包括因此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中药中毒反应是多系统的反应,但是重点是肝肾功能受损。

例如这些中药长期服用会出现副作用。

1、心血管系统:蟾酥;2、消化系统:巴豆;3、神经系统:马钱子;4、呼吸系统:桃仁、杏仁、白果;5、造血系统:雷公藤。

喝中药的副作用有哪些,看着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对于中药已经有了许多的认识,许多人认为中药大都是天然的植物,是纯天然的,但是我们也要知道中药很擅长的就是把各种植物搭配在一起,因为植物的属性不一样,有的可以治病,有的可以伤人,因此面对这样的情况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叮嘱服用药物,不要自己盲目用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喝中药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导语:我们国家是有着深厚内涵五千年文化的古国,我们聪明的老祖宗在还没发明医药的那个时期,凭借着自身的智慧,发明了各种用药方法,这一体系统
我们国家是有着深厚内涵五千年文化的古国,我们聪明的老祖宗在还没发明医药的那个时期,凭借着自身的智慧,发明了各种用药方法,这一体系统称为中医。

中医当然就用的是中药,那你们知道中药被人体吸收后会发生什么不良反应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习看吧。

首先要看具体的用药,每一味中药的药性都不同。

再要看方剂的组成是否合理。

还要看药物是否对证。

总体而论,是药三分毒!用对了就治病,用错了就致病!
概述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和临床症状,分析中药发生的不良反应的原因。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人们对药源性疾病认识水平不断提高,认识到“中药无毒副作用,无过敏反应”的观点是片面的,中药不良反应屡有报道。

本文试就中药不良反应作一简单的分析。

1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和临床症状1.1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药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中药也不例外。

中药的过敏反应尤以过敏性皮肤反应和过敏性休克为常见。

1.1.1过敏性皮肤反应:发生过敏性皮肤反应的中药品种很多,有单味的中草药、中成药及复方制剂。

临床症状表现为多种皮肤病变。

轻者瘙痒,粟粒样疹,荨麻疹,紫癜型药疹,湿疹皮炎样药疹;重者为剥脱性皮炎,大疱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疹以及重症多形红斑等。

有的中药还可致光敏性药疹[1]。

1.1.2过敏性休克:发生过敏性休克的中药多为中成药及复方制剂,尤以中药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