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件.ppt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件.ppt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同学们你有对周围的什么事情有疑问吗? 你找寻问题的答案了吗?
让我们一起来跟着作者看看别人在有疑 问的时候是怎么办的吧!
作者简介
叶永烈(1940-2020)浙江温
州人。著名小说家、历史学家、报告 文学作家 。他是《十万个为什么》的 主要编著者之一,著有科幻故事《小 灵通漫游未来》等。
这句话用“只要……就……”的句式说明 “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发现真理 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能从平常的现 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索”。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联系全文说一说“如 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 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 思考的人,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这句话 的含义。
同学们想一想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发现真理?
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 有准备、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 精神的人。
科学史上,从生活的细小现象 中受到启发,不断实验和研究,最 后找到真理的事例还有很多,同学 们,你还能举出几个吗?
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了头,后来发现了万有 引力定律。
瓦特发现热水开了,冲开了壶盖,经过研 究发明了蒸汽机。
ruǐ 书写时,三个“心” 组合要紧凑,特别要注 意点的位置,其中上面 一个“心”字稍大,下 面两个“心”字略小。
多音字
jiě 解除 分解
解 jiè 押解 解差
xiè 解县 姓解
反义词
真理——谬论 敏锐——迟钝
神秘——平常 偶然——必然
近义词
诞生——出生 疑问——疑惑 敏感——敏锐 吻合——契合
随堂练
一、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然后打对勾。
石蕊:(xīn ruǐ )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质课件(共97张PPT)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质课件(共97张PPT)
课文的三个事例,在表述时都采用了相同 的顺序:先写“现象”,着力突出其“细 微”“司空见惯”;再写“问题”,突出“问 题”与“现象”的关系;最后结合“问题”写 相关的发明或发现,也就是所谓的“真理”。
品读课文
课文的主要观点正是从常见的现象出发,见微 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进而发现真理, 这样的表述顺序使事例与观点在结构上形成了 一致,也就产生了证明的关系。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茅以升的头脑几乎被桥占据了。他出门只要见 到桥,总要仔细观察;读到有关桥的资料,就 用心抄录。他收藏的各种桥的图画、照片,更 是数不胜数。因为这个,他还得了个“小桥迷” 的绰号呢!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众所周知,周恩来从小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 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在这一志向的引领下,面 对家庭的变故、生活的艰辛,他都挺过来了;参加 革命后,面对敌人的追捕,历经千辛万苦,他仍坦 然面对;革命胜利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他鞠 躬尽瘁、任劳任怨,终于使中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学过很多苏轼的诗词,知道他是一个 著名的诗人。其实,苏轼在诗词、散文、书法、 绘画等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是名副其实 的“全才”“通才”。他从小就立下了“发奋 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心愿,一生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酷爱读书,手不释卷。他目标明确,持之以恒地努 力,最终获得了成功。
又如,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我国第 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就是他设计的。 十一岁那年,茅以升去南京秦淮河看龙船比赛。由 于看龙船的人太多,把一座老拱桥给挤塌了,许多 人掉到河里淹死了。茅以升当时就说:“我长大了 一定要学会造桥,为大家造最结实的桥!”从此,
中心论点
品读课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思考下列问题: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课件)PPT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课件)PPT

提倡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尝试新的研究方 向和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THANKS
感谢观看
真理的验证与确认
重复验证
通过多次重复实验或观察,确 认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不同方法验证
采用不同的方法或技术手段, 对同一问题进行验证,确保结 果的准确性。
交叉验证
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或学者, 对同一问题进行验证,确保结 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实践检验
将得出的结论应用于实践,观 察其效果和影响,进一步确认
05
优秀课件的展示与分享
优秀课件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优秀课件是指具有高质量、创新性和 实用性的教育资源,能够有效地传递 知识、技能和情感价值,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
特点
优秀课件通常具有清晰的教学目标、 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和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优秀课件的展示方式与技巧
展示方式
优秀课件可以通过PPT、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形式进行 展示,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展示方式。
展示技巧
在展示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突出重点,避 免过多的文字和图片堆积;其次,要注重互动性,引导学生 积极参与;最后,要保持清晰、简洁的表述,让学生能够快 速理解和掌握知识。
结论的正确性。
真理的应用与推广
实际应用
将得出的结论应用于实际生活、生产或科研等领域,解决实际问 题或推动科技进步。
推广普及
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将结论推广到更广泛的人群中,提 高人们的认识和理解。
持续改进
在应用和推广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和挑战,持续改进和完善 结论,推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PPT(完美版)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PPT(完美版)
创新科学理论
在科学理论中,问号是推动科学理论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能够为新的科学理论的产生提供条件。
创新技术应用
在技术应用中,问号是引导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创新和改进的关键 ,能够为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支持。
14
04 经典案例分析
2024/1/24
15
牛顿与万有引力定律
2024/1/24
苹果落地的启示
2024/1/24
量子计算机的软件和算法
阐述量子计算机的软件和算法,包括 量子编程语言、量子算法和量子模拟 等。
量子计算机的应用前景
探讨量子计算机在密码学、化学模拟 、优化问题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和挑战 。
21
暗物质与暗能量的探索
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概念
暗物质和暗能量的观测证据
解释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概念、性质以及它 们在宇宙中的作用。
2024/1/24
4
问号与真理的关系
2024/1/24
问号是探索的起点
01
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问号代表着疑问和思考,是探索的起点
和动力。
问号推动思维发展
02
通过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人们的思维得以不断拓展和深
化,对真理的认识也更加深入。
问号与真理的相互作用
03
问号和真理是相互作用的,问号的提出和解答有助于发现新的
2024/1/24
19
人类基因组计划
2024/1/24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背景和意义
介绍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历史背景、科学意义以及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
阐述基因测序技术的原理、发展历程以及最新进展,包括下一代测序 技术和单细胞测序技术等。
人类基因组的组成和功能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课件)PPTPPT演示课件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课件)PPTPPT演示课件
. 22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 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 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 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 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 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
23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 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 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 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 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 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 42
写作思路:
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写作方法:
用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
43
作业
1、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2、小练笔: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
事实说明一个观点。(如:“功夫不负有心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44
.
45
这三个事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或者 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 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实 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
.
18
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 19
读一读,你体会到什么?
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
实验和研究。
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会不会有同样的物 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对化学研究有什 么样的意义?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
第一件写的是谢皮罗教授发现水的漩涡的 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第二件写的是英国的化学家波义耳偶尔 发现紫罗兰溅到盐酸会变红色,最后发明了 石蕊试纸。 第三件写的是奥地利的一位医生从儿子睡 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一现象中发现了眼珠转动和 做梦的关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精美课件(共81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精美课件(共81张PPT)
写法上:➢ 都是先写发__现__问题,再写研__究__问 题,最后写解__决__问题。
填空,并说说你从所填词语中发现了什么?
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
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 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_发__现___,有所 _发__明___,有所_创__造___,有所_成__就___。
古人云“学贵有疑”,我们要有怀疑的 精神,在不断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发现真理, 揭示奥秘,使自己不断发展、进步,机遇总 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要我们善于发问,勇 于探索,并锲而不舍地追求,就会发现,原 来真理就在我们身边。
科学史上的这些事例说明了什么?
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 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 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 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 发现真理。
蚯蚓的分布
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 来是连在一起的
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 睡觉时眼睛的转动 他确实在做梦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 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 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 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发现真理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有准备 独立思考 锲而不舍
能。“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 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遇到困 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 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 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等等,这些地方都突显了詹天佑崇高的爱国 主义精神。
1. 摘抄本文中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2. 搜集有趣的科学小故事,与同学们分
二、新课讲解
叶永烈(1940—)著名科普作家、 传记文学作家,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 作者,著有科幻故事《小灵通漫游未来》, 影响较大。还著有《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毛泽东和蒋介石》《星条旗下的中国人》 《胡乔木传》《马思聪传》等传记。1998年 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的“最佳 传记文学家奖”。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 于2002年12月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 2005年10月获中国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奖。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件(共18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件(共18张PPT)

科学史上,从生活的细小现象中 受到启示,不断实验和研究,最后找 到真理的事例还有很多,你还能举出 几个吗?
思维导图
提出观点 真理产生 于一百个 问号之后
真理产生于一 百个问号之后
证明观点 洗澡水的旋涡 蚯蚓的散布 睡觉时眼珠转动
总结观点 见微知著 善于发问 不断探索
感谢各位的


Hale Waihona Puke 他们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 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 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 找到了真理。
“真理产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 含义是:
只要善于视察, 不断发问, 不断解决疑 问, 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 就能在现实生活 中发现真理。
学完这篇课文,你受到了怎样的启示?
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知微见著”, 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概括主题
课文主要通过波义耳制成石蕊试纸、魏格纳提出“大 陆漂移学说”、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发现睡 觉时眼珠转动与做梦有关这三个事例来说明只要善于视察, 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溯源,就能发现真理。
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反义词
真理——谬论 敏锐——迟钝 无聊——有趣 偶然——必然
司空见惯——鲜为人知
多音字
zhuǎn 旋转 转学

zhuàn 自传 转盘
词语积累(和“司空见惯”意思相近的词语)
不足为奇 见怪不惊 不乏先例
叶永烈,1940年生,浙江温州人。著 名科普作家、传记文学作家。
主要作品:《十万个为什么》(合著) 《小灵通漫游未来》《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等。
真理产生于一百个 问号之后
真理,即永恒不变唯真正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完美PPT课件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完美PPT课件

紧紧抓住问号 不放反复的试 验和研究
水漩涡的旋转 方向和地球的 自转有关。
紫罗兰溅上
波义耳 盐酸会变红
奥地利
医生
儿子睡觉时 眼珠转动
这种物质到底是 什么?别的植物 会不会有同样的 物质?别的酸对 这种物质会有什 么样反应?这对 化学研究有什么 样的意义? ……
眼珠转动会不会 跟做梦有关呢? 会是什么关系?
.
28
见微知著:看到事物的苗头, 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或问题
的实质。
微,小,指事物微小的迹象。 著,明显,指事物的发展。
.
返29回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
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 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
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联系课文所举的三个事例,我们知道“见
紧紧抓住问号 不放反复的试 验和研究
水漩涡的旋转 方向和地球的 自转有关。发问 如何探究 探究成果
洗澡水的漩 涡总是逆时
谢皮罗 针方向旋转
为什么洗澡水的 漩涡总是逆时针 方向旋转?
紧紧抓住问号 不放反复的试 验和研究
水漩涡的旋转 方向和地球的 自转有关。
紫罗兰溅上
波义耳 盐酸会变红
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
问题。
.
33
提出观点 验证观点
总结观点
体裁:议论文 (论点、. 论据、论证) 34
提出观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


生 于 证明 一 观点 百 2—6
洗澡水的旋涡 抓住问题 石蕊纸的发现 反复试验 睡觉时眼珠的发现反复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定律:科学上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反映事物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一定变化过程的必然关系。
• 学说:指学术上自成理论体系的主张或见解。 • 司空见惯:看得多了,不以为奇。 • 追根求源: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 • 打破砂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 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 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锲追 而根 不溯 舍源 的球 真真 知理
科学史上,能从生活的细小现象中找出真理 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你还能举出一个吗?
鲁班上山,手被植物叶划伤,后来发明 了锯。
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了头,后来发现 了万有引力定律。
雷达、风车……
返回
仿照课文写法写一段话,用具 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例如“功 夫不负有心人” “虚心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等。
紫罗兰的变色 洗 澡 水 的 漩 涡
睡 觉 时 眼 珠 的 转 动
人物
谢皮罗 教授
发现现象
洗澡水的 漩涡。
不断发问( ?) 找到真理
( !)
为什么总朝 旋涡的方向
逆时针方向 与地球的自
旋转?
转有关。
波义耳
盐酸会使花 瓣变红。
紫罗兰中的什 么成分遇盐酸 会变红?
发明了酸 碱试纸。
奥地利 医生
儿子做梦时 眼珠转动。
作者介绍
叶永烈(1940—)著名科普作家、 传记文学作家,是《十万个为什么》的 主要作者,著有科幻故事《小灵通漫游 未来》,影响较大。还著有《历史选择 了毛泽东》《毛泽东和蒋介石》《星条 旗下的中国人》《胡乔木传》《马思聪 传》等传记。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 艺术家金龙奖”的“最佳传记文学家 奖”。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于2002 年12月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2005年 10月获中国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奖。
返回
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2、再请大家仔细地读读这三个事例, 看看三段话在写法上、内容上有什么相同 点?
这三个事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或者 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 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实 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
这三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善于从细小 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 才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因为“真理诞 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③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 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 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这句话用“只要……就……”的句式 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 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 并“不断探索”。
④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 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 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 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①最后把“?”拉直成了 “!”,找到了真理。
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 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 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 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 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②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 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 所创造,有所成就。
“打破沙锅问到底”是一句俗语,形 象表达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精神, “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 个词按收获由小到大排列,也说明平常的 事情中蕴含着真理,蕴含着伟大的成就, 而这些只有“打破沙锅问到事,用自 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
2、再请大家仔细地读读这三个事例,看 看三段话在写法上、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
诞生 司空见惯 追根求源 旋涡 无独有偶 花圃 石蕊 见微知著 敏锐 百思不得其解 锲而不舍 洗澡 逆时针 打破砂锅问到底
• 定理:已经证明具有正确性、可以作为原则或规 律的命题或公式,如,几何定理。
眼珠转动会 凡睡者眼珠
不会与做梦 转动时都表
有关?
示在做梦。
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而美国麻省理工学 院机械工程系的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 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这 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 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 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 不会产生这种漩涡。他认为,在北半球,洗澡水朝逆 时针方向旋转;如果是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朝 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 这个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 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
爱 因 斯 坦 爱 迪 生
袁 隆 平 牛 顿
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 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
• 善于思考 • 勤奋刻苦 • 锲而不舍 • 乐于奉献 •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 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 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从细小的、 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 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溯源, 最后把“?”拉直变成“!”,找 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 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 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比喻有恒心, 有毅力。
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 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 的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 真理。
1、想一想课文具体写了哪几件事, 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
课文具体写了三件事:第一件写的 是谢皮罗教授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 和地球的自转有关;第二件写的是英国 的化学家波义耳偶尔发现紫罗兰溅到盐 酸会变红色,最后发明了石蕊试纸;第 三件写的是奥地利的一位医生从儿子睡 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一现象中发现了眼珠 转动和做梦的关系。
写作思路:
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写作方法:
用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真 理
提出观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


于 证明
一 百 个
观点 2—6
洗澡水的旋涡 石蕊纸的发现 睡觉时眼珠的发现
抓住问题 反复试验 反复研究


之 后
总结观点 见微知著 不断探索 7—8
课外书屋
jié
顾 颉 刚 : 《怀疑与学问》
返回
我们已经懂得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 问好之后”的含义:只要善于观察,不 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 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同学们请牢牢记住,科学发现的 “偶然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而不 会给任何一个懒汉。你们是祖国的未来, 世界是属于你们的。行动起来吧,做一 个“有准备的人”,我们的生活中有无 数个未知的真理,正等待你们去发现!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 云朵为什么是白色?……
世间上的“为什么”太多了, 答案却一一被解开。 只因为有你在发现, 只因为有你在探索, 只因为有你在绞尽脑汁的破解……
其实, 只要我们善于发现, 只要我们敢于追问, 只要我们勇于探索 , 不变的真理终究会被我们找到。
开门见山: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 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 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发现问题 反复研究 得出结论
发现问题
得出结论
如果……就…… 只有……才能……
洗澡水的漩涡
紫罗兰的变色
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再请大家仔细地读读这三个事例, 看看三段话在写法上、内容上有什么相 同点?
三个故事都是讲生活中 偶然发现的问题;
三个故事都是讲科学家 发现和发明的故事;
三个故事都是说明“真 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 后”。
这句话对发现真理的条件作了说明,科 学发现中存在“偶然的机遇”,说明科学真 理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只能 给……”说明科学发现也并不容易,指出了科 学真理的发现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给那些 “有准备”“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人。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是要敏锐 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