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1.3.3青春有格(下)——止于至善-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部编版课件)
合集下载
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课件:青春有格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下面漫画中乞讨者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A )
①乞讨者缺乏明辨是非的标准 ②金钱的诱惑大于一切 ③不能因贫 穷放弃尊严 ④乞讨者的行为是缺乏羞耻心的表现 A. 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2.观察漫画《始料不及》:有一只老鼠跑进了米缸,饱餐一顿而不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解析】 题干中许衡不摘路边梨的言行,说明他是一个 慎独的人。慎独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 是在个人独处或者没有外部约束和监督的情况下,严格自 律的表现,①③正确;②错误,慎独不是表面现象,是内 心强大的表现;④错误,慎独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天环境 中培养出来的。故选B。
例题解析
角度一 做一个行己有耻的人
下列做法符合“行己有耻”要求的是( ) A. 小强总是遵循交通法规过马路,不会因为多数人闯红灯而 随大流 B.小刚为了不受老师批评,每天早晨到学校抄其他同学的作 业 C.小明总是以各种借口为自己不完成作业开脱 D.小静总是爱对周围的同学指指点点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答案】 A 【解析】 题目要求选出“行己有耻”的表现,根据“行己有 耻”的内涵可知,A中小强的做法符合题意;B、C、D中三名同学 的做法与“行己有耻”的要求相反,不符合题意。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答案】 (1)缺少知耻心,缺乏规则意识,缺乏对行为后 果的判断,缺乏自省自察的品质。
(2)①做到行己有耻,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 为②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自己行为选择的理由。③树立底 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 不做,不断增强自控力。④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青春有格》ppt全文课件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青春有格》上课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共同为小组一名同学打造“青春盾牌”, 今天哪一件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完成? 哪一件事情本应该做的更好? 在品行方面获得了哪些改进? 小组对他(她)的期望?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青春有格》上课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青春有格》上课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3、“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__________ 之心,不断提高_______________能力。
4、“行己有耻”需要我在行动之前, _________;在行动之中,_______; 在行动之后,_______。
5、“行己有耻”要求我们 A树立______________, B触碰_______________的事情不做, C违反___________事情_________。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青春有格》上课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青春有格》上课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青春有格》上课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青春有格》上课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青春有格》上课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也是一 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这做人、做事的 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 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人是我们要 学习的榜样?请举一例,并说明学习他 什么?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青春有格》上课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青春有格》上课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畅谈收获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青春有格》上课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二框 青春有格 教学课件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耻的,才知道什么事不能做。
第六页,共四十三页。
新课讲解
“行己有耻”的作用 “行己有耻”就是对自己的不当行为要有羞耻之心。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行为 与道德准则不相符时,就会有一种羞耻感。有了这种羞耻感,自己才能在有为与无 为之间作出选择。当这种行为被心理防线阻止后,行为将终止;突破了这道心理防 线,就有可能触犯“道德底线”。知耻,才能老老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三页。
新课讲解
3.榜样的力量
(1)对个人而言: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 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 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2)对国家和社会而言: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第三十页,共四十三页。
新课讲解
有一位木匠善制桌子。他不仅把桌面刨得十分平滑,而 且连抽屉的背面、底板都刨得十分光滑。有人劝他说: “抽屉背面和底板别人看不见,何必刨得那么光滑?”他
说:“别人看不见,我却看得见。”
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 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 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新课讲解
归讨纳论
方法与技能
增强自控力的方法:
增强“我不要”的力量;
增强“我想要”的力量; 加强自我监控。
第十六页,共四十三页。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行己有耻,有耻且格。”“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 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我国古代信奉廉耻观的
官吏,总能砥砺前行,换得一身清白。“行己有耻”要求我们( )
第二页,共四十三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课件-完美版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课件- 完美版 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课件- 完美版 1
(二)止于至善
结论:
1)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 积成德。 2)在生活中寻找“贤”并将他们作为榜样
3)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己的不足, 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 独,端正自身行为。
知廉耻 懂荣辱 有所为 有所不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课件- 完美版 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课件- 完美版 1
活动一:无人超市 有人管
少年受到法律制裁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又该怎样做呢?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课件- 完美版 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课件- 完美版 1
探原因: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课件- 完美版 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课件- 完美版 1
(二)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意思:大学的宗旨在于弘 扬光明正大的品德,鼓励 天下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 习,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课件- 完美版 1
步则国进步。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明德天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课件- 完美版 1
独善其身 兼济天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课件- 完美版 1
1、本节课我学到了哪些知识? 2、本节课我明白了哪些道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课件- 完美版 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课件- 完美版 1
活动二:社会规则 大家谈
中学生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课件- 完美版 1
(二)止于至善
结论:
1)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 积成德。 2)在生活中寻找“贤”并将他们作为榜样
3)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己的不足, 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 独,端正自身行为。
知廉耻 懂荣辱 有所为 有所不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课件- 完美版 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课件- 完美版 1
活动一:无人超市 有人管
少年受到法律制裁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又该怎样做呢?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课件- 完美版 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课件- 完美版 1
探原因: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课件- 完美版 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课件- 完美版 1
(二)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意思:大学的宗旨在于弘 扬光明正大的品德,鼓励 天下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 习,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课件- 完美版 1
步则国进步。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明德天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课件- 完美版 1
独善其身 兼济天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课件- 完美版 1
1、本节课我学到了哪些知识? 2、本节课我明白了哪些道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课件- 完美版 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课件- 完美版 1
活动二:社会规则 大家谈
中学生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第一单元第三课青春有格 课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②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道德底线——“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
法律底线——“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③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 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3、怎样做到行己有耻?(要求)
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 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要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探究分享: 感悟榜样
2022年12月16日,河南郑州某街头 一男子免费给市民送药获赞。前来求 药的人虽身份不同,但他们都缺药。 男子免费将药送给他们,大伙都十分 礼貌地说谢谢,有的想要给钱都被他 一一拒绝,最后送药大哥还收到了爱 心餐。不少网友感慨,人间自有真情 在,大伙要互帮互助携手度过难关。
视频中你看到了哪些善举? 这些“善举”对我们做到
探究新知 3.什么是“止于至善” (P29)
①“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补充) 往之”的实践过程 ②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阅读感悟 阅读教材P30“微尘”,思考以下问题:
谈谈你对这则材料的感悟,并说一说你以后的打算。
①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 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3.2青春有格
请阅读教材第27-32页并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如何理解“行己有耻”? 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要求)? 3、什么是“止于至善”? 4、如何做到“止于至善”(要求)? 5、榜样的作用有哪些
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青春
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
道德底线——“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
法律底线——“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③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 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3、怎样做到行己有耻?(要求)
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 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要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探究分享: 感悟榜样
2022年12月16日,河南郑州某街头 一男子免费给市民送药获赞。前来求 药的人虽身份不同,但他们都缺药。 男子免费将药送给他们,大伙都十分 礼貌地说谢谢,有的想要给钱都被他 一一拒绝,最后送药大哥还收到了爱 心餐。不少网友感慨,人间自有真情 在,大伙要互帮互助携手度过难关。
视频中你看到了哪些善举? 这些“善举”对我们做到
探究新知 3.什么是“止于至善” (P29)
①“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补充) 往之”的实践过程 ②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阅读感悟 阅读教材P30“微尘”,思考以下问题:
谈谈你对这则材料的感悟,并说一说你以后的打算。
①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 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3.2青春有格
请阅读教材第27-32页并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如何理解“行己有耻”? 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要求)? 3、什么是“止于至善”? 4、如何做到“止于至善”(要求)? 5、榜样的作用有哪些
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青春
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
2024版年度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3青春有格课件

2024/2/2
8
建立健康异性友谊关系
01
02
03
互相尊重
建立健康异性友谊关系的 前提是互相尊重,包括尊 重对方的意愿、感受和隐 私。
2024/2/2
保持适当距离
在异性友谊中,保持适当 的距离可以避免产生不必 要的误会和冲突,同时也 有利于友谊的长期发展。
共同兴趣
寻找共同的兴趣爱好可以 促进异性之间的交流和沟 通,增加彼此的了解和信 任。
0 提供心理辅导 4学校应设立心理辅导机构,为
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 导服务。
2024/2/2
25
社会在青春期教育中资源整合和力量汇聚
01
02
03
04
整合教育资源
社会应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为 青少年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和实践平台。
2024/2/2
营造良好环境
社会应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 境,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正能
2024/2/2
自我认同困惑
青少年在探索自我身份过 程中,可能经历自我认同 的困惑和迷茫。
人际关系紧张
与家庭、同伴关系的变化, 可能导致青少年感到孤独、 被排斥或产生社交焦虑。
20
寻求专业帮助,建立支持系统
2024/2/2
心理咨询
鼓励青少年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获得情感支持和应对策 略。
学校辅导
3
青春期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
2024/2/2
自我意识增强
青少年时期,个体开始更加关注自我,对 自我形象、自我价值等有更强烈的认知。
情绪波动
青春期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出现焦虑、抑 郁等情绪问题。
社交需求增加
青少年对社交的需求增加,渴望与同龄人 建立亲密关系,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
2024年度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课件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024/3/23
9
培养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24/3/23
鼓励自主思考和探索
01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思考和探索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和想法。
提供创新实践机会
02
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机会,如参加科研项目、社会实践等,培
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破坏公共秩序将受到法律制裁
对于那些破坏公共秩序、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国家将依法予以打击和制裁。
2024/3/23
17
树立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2024/3/23
法治观念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
作为现代公民,我们应该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 权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遵守法律法规是公民的义务
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
化差异而造成误解或冲突。
12
关爱他人是社会责任和义务
2024/3/23
关注他人的需要和困难
我们应该关注周围人的需要和困难,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 的人。通过关心、问候、提供帮助等方式,让他们感受到 温暖和关爱。
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隐私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隐私,不轻易触碰他人的痛处 或揭露他人的隐私。在与他人交往时,应该保持适当的距 离和关注度,避免给他人造成不适或困扰。
2024/3/23
不同的价值观会导致 不同的行为选择和人 生轨迹。
20
追求真善美是人类永恒主题和价值追求
真善美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
真代表真实、真诚,是做人做事的基 本准则。
善代表善良、仁爱,是人际关系的润 滑剂。
2024/3/23
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024/3/23
9
培养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24/3/23
鼓励自主思考和探索
01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思考和探索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和想法。
提供创新实践机会
02
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机会,如参加科研项目、社会实践等,培
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破坏公共秩序将受到法律制裁
对于那些破坏公共秩序、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国家将依法予以打击和制裁。
2024/3/23
17
树立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2024/3/23
法治观念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
作为现代公民,我们应该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 权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遵守法律法规是公民的义务
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
化差异而造成误解或冲突。
12
关爱他人是社会责任和义务
2024/3/23
关注他人的需要和困难
我们应该关注周围人的需要和困难,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 的人。通过关心、问候、提供帮助等方式,让他们感受到 温暖和关爱。
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隐私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隐私,不轻易触碰他人的痛处 或揭露他人的隐私。在与他人交往时,应该保持适当的距 离和关注度,避免给他人造成不适或困扰。
2024/3/23
不同的价值观会导致 不同的行为选择和人 生轨迹。
20
追求真善美是人类永恒主题和价值追求
真善美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
真代表真实、真诚,是做人做事的基 本准则。
善代表善良、仁爱,是人际关系的润 滑剂。
2024/3/2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优质课件(带视频)

20142014年年1212月张新华被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月张新华被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定贪污认定贪污284284亿余元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受贿亿余元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受贿56805680万元人民币和万元人民币和730730万港元作为非国家工作人万港元作为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员受贿35293529万港元和万港元和450450万元人民币被广州市中万元人民币被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贪污罪受贿罪非国家工作级人民法院一审以贪污罪受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人员受贿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MEETING CLASS
再 见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RJ )教学课件
第三课
第2课时 青春有格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导入新课
网红们,请尊重服务行业的道德底线,吃个 饭别这么下作!店里面的调料是免费的,有 人直接现场制作各种口味的拍黄瓜段,这并 不算过分;还有人仅仅要清汤和米饭,搭配 别的免费食材,制作出来各种口味的粥,对 火锅里面常吃的食材,却是一种也不要,现 在竟然有人直接到店里面,利用各种各样的 酱料,调制出来饺子馅,然后现场包饺子煮 着吃。这已经不是占便宜的问题,而是触碰 到道德底线。
1.泰州市委市政府新设立“蜗牛奖”的目的是什么? 旨在唤醒官员的羞耻心,让他们知耻而勇,主动作为。
2.假如你是他的同事,你会怎样做? ②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要以此为戒,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在行为之前,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道德底线——“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 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 步”,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 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 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MEETING CLASS
再 见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RJ )教学课件
第三课
第2课时 青春有格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导入新课
网红们,请尊重服务行业的道德底线,吃个 饭别这么下作!店里面的调料是免费的,有 人直接现场制作各种口味的拍黄瓜段,这并 不算过分;还有人仅仅要清汤和米饭,搭配 别的免费食材,制作出来各种口味的粥,对 火锅里面常吃的食材,却是一种也不要,现 在竟然有人直接到店里面,利用各种各样的 酱料,调制出来饺子馅,然后现场包饺子煮 着吃。这已经不是占便宜的问题,而是触碰 到道德底线。
1.泰州市委市政府新设立“蜗牛奖”的目的是什么? 旨在唤醒官员的羞耻心,让他们知耻而勇,主动作为。
2.假如你是他的同事,你会怎样做? ②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要以此为戒,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在行为之前,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道德底线——“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 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 步”,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 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 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虽然王珏走了,但他的善行却感动着温州,他“星雨星愿”的种子随风播撒, 落进千家万户,“兰小草” 爱心宣传日、“兰小草”爱心驿站、“兰小草”志愿者 服务队也先后设立,许多人沿着他的足迹继续公益慈善事业。这说明了什么呢?
精讲点拨
二、止于至善的要求
2017最美孝心少年获得者,12岁的李家帮,是 一个被收养来的孩子。在三口之家里,奶奶双目失 明,爸爸患股骨头坏死无法正常行走,从8岁起,他 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用自己感天动地的孝 心,为没有血缘关系的爸爸、奶奶撑起了一个家。
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 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 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 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精讲点拨
二、止于至善的要求
探究与分享:“止于至善”是先“独善其身”还是先“兼济天下”?
观点一 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 念和高尚的品格立身处世,始终对自己拥有信心、自我激励,无论何 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他一事无成吗?
精讲点拨
二、止于至善的要求
1.“止于至善”要求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兰小草”虽然传播的是小善,但成就的 是社会的大爱,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的“至 善”。为社会做公益,是积善、积德性,我们 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向 往美好、永不言弃,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 上”,享受这种精神追求的过程。
观点二 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 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一切社会的完 善,都是从个人做起,但如果只独善其身而不能 “兼济天下”,那 么,独善其身的结果未必靠得住,独善其身的价值也未必保得稳。
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精讲点拨
二、止于至善的要求
4 .“止于至善”还要求我们以修身为本,有兼济天下的胸怀。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孟子对宋勾践说的一句话,后人 将“兼善”改为“兼济”。意思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显 达之时就要造福天下百姓。“穷则独善其身”显示出道家的豁达态度与出世境 界,“达则兼济天下”表达了儒家的理想主义和入世精神,这句话是两千多年 来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
激趣引课
年仅12岁的最美孝心少年获得者李家帮,用爱 心撑起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不完整的家。
激趣引课
激趣引课
2018年3月29日,中央宣传部追授心怀家国的植物学家钟扬为 “时代楷模”。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艰苦援藏 16年,参与科普志愿服务17年,因遭遇车祸,生命定格在了53岁。
激趣引课
青春有格(下)——止于至善
目标导学
1.“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 2.榜样的作用。 3.什么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精讲点拨
一、止于至善的内涵
是动词,有发
我们人性中本来
就是“君
现、发扬的意思 具有的光明的一面
子日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
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上升到 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 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
有同学认为,“至善”境界要求把人性里善的、光明的一面发挥到极点, 这种要求太高了,自己是普通人,身份卑微,能力有限,没有必要强求自己, 好事、善事还是让那些伟人、英雄们去做吧,自己只要负责给他们鼓掌、点赞 就行了。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1)“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 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在收看了李家帮的孝心故事之后:七年级某班几个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小明:他能坚持一辈子?我才不相信呢! 小花:与李家帮相比,我真是太惭愧了,不但经常使唤爸爸妈妈,有时候还与他们 顶嘴,以后我一定对父母好一点。 小军:李家帮真是太坚强、太勇敢了,我学习上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为此没少 让父母操心,以后我得改了这个毛病!
精讲点拨
二、止于至善的要求
3. “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 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 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曾子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熹
精讲点拨
以修身为本,行走在 “止于至善”的路上,在 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 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2)“独善其身”指修身,是“止于至善”的前提和根本;但“止于至 善”是无止境的追求过程,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兼济天 下”的胸怀。两者并不矛盾,都是追求至善的人应该具备的品质。
精讲点拨
《大学》中说:“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 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 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格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 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 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 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修身的方法
修身的功用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基础
核心
精讲点拨
三、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课堂小结 内涵
行己有耻
青春有格
要求
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 “耻”的能力
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 知耻而后勇
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 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止于至善
内涵 要求
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 成多,积善成德
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 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3. “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做人要诚实自律, 不自欺。不能因为别人 没有看见就做对不起良 心的事情,要自觉,也 不能贪财。
“四知太守”杨震却金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我们要继承他身上哪种道德修养的方式或境界?
精讲点拨
二、止于至善的要求
3. “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获得者刘长城“愿用爱心的砖,构 建起爱的万里长城”。
激趣引课
2017年度感动中国获奖人物卢永根把毕生积蓄880多万全部 捐献,用于奖励贫困学生和优秀青年教师。
激趣引课
大国工匠:爱岗敬业、精益求精
激趣引课
这些孝心少年、身边好人、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感动 中国人物、大国工匠为什么心甘情愿为了他人、为了社会、 为了国家奉献自己呢?
精讲点拨
一、止于至善的内涵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 的“至善”追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
《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 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
精讲点拨
二、止于至善的要求
1.“止于至善”要求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
精讲点拨
二、止于至善的要求
2. 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
榜样的力量: (1)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
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 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2)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 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2)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 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精讲点拨
二、止于至善的要求
1.“止于至善”要求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有自己的格 调,有自己的“至 善”追求。
王珏化身兰小草,隐名行善15年,先后获得许多荣誉,但直到他去 世,也从未去领过一次奖。我们该如何评价他呢?
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 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恰同学少年》片段:毛泽东与同学诵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精典题例
有感于老年人享受不到信息科技带来的便捷,2011年,还在上大三的张佳鑫成立了公益服 务团队——“夕阳再晨”,为老人量身定制了丰富多样的个性化学习计划:电脑、数码相机的使 用,网上预约挂号、缴纳水电费、查询健康养生急救知识……在张佳鑫团队的耐心帮助下,许多 老人现在已经熟练掌握了上网技术,下载资料、QQ聊天等。有老人这样评价自己的变化,“太 有意思了,脑子一下子就打开了,这回可找到新的乐趣了!” 6年来,张佳鑫带领他的公益团队 开展上千场活动,直接服务1万余名老人,间接影响100万老人,让他们与世界联网,把属于90 后的青春气息注入到白发苍苍的老年群体中,给他们的生活染上鲜活瑰丽的色彩。
(1)作为00后的我们,怎样向90后张佳鑫学习,“止于至善”? (2)你认为“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至少3点) 参考答案: (1)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③养成自我省 察的习惯;④以修身为本,培养兼济天下的胸怀等。 (2)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善良、勇敢、坚强;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等。
精讲点拨
二、止于至善的要求
2017最美孝心少年获得者,12岁的李家帮,是 一个被收养来的孩子。在三口之家里,奶奶双目失 明,爸爸患股骨头坏死无法正常行走,从8岁起,他 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用自己感天动地的孝 心,为没有血缘关系的爸爸、奶奶撑起了一个家。
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 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 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 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精讲点拨
二、止于至善的要求
探究与分享:“止于至善”是先“独善其身”还是先“兼济天下”?
观点一 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 念和高尚的品格立身处世,始终对自己拥有信心、自我激励,无论何 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他一事无成吗?
精讲点拨
二、止于至善的要求
1.“止于至善”要求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兰小草”虽然传播的是小善,但成就的 是社会的大爱,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的“至 善”。为社会做公益,是积善、积德性,我们 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向 往美好、永不言弃,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 上”,享受这种精神追求的过程。
观点二 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 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一切社会的完 善,都是从个人做起,但如果只独善其身而不能 “兼济天下”,那 么,独善其身的结果未必靠得住,独善其身的价值也未必保得稳。
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精讲点拨
二、止于至善的要求
4 .“止于至善”还要求我们以修身为本,有兼济天下的胸怀。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孟子对宋勾践说的一句话,后人 将“兼善”改为“兼济”。意思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显 达之时就要造福天下百姓。“穷则独善其身”显示出道家的豁达态度与出世境 界,“达则兼济天下”表达了儒家的理想主义和入世精神,这句话是两千多年 来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
激趣引课
年仅12岁的最美孝心少年获得者李家帮,用爱 心撑起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不完整的家。
激趣引课
激趣引课
2018年3月29日,中央宣传部追授心怀家国的植物学家钟扬为 “时代楷模”。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艰苦援藏 16年,参与科普志愿服务17年,因遭遇车祸,生命定格在了53岁。
激趣引课
青春有格(下)——止于至善
目标导学
1.“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 2.榜样的作用。 3.什么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精讲点拨
一、止于至善的内涵
是动词,有发
我们人性中本来
就是“君
现、发扬的意思 具有的光明的一面
子日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
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上升到 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 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
有同学认为,“至善”境界要求把人性里善的、光明的一面发挥到极点, 这种要求太高了,自己是普通人,身份卑微,能力有限,没有必要强求自己, 好事、善事还是让那些伟人、英雄们去做吧,自己只要负责给他们鼓掌、点赞 就行了。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1)“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 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在收看了李家帮的孝心故事之后:七年级某班几个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小明:他能坚持一辈子?我才不相信呢! 小花:与李家帮相比,我真是太惭愧了,不但经常使唤爸爸妈妈,有时候还与他们 顶嘴,以后我一定对父母好一点。 小军:李家帮真是太坚强、太勇敢了,我学习上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为此没少 让父母操心,以后我得改了这个毛病!
精讲点拨
二、止于至善的要求
3. “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 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 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曾子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熹
精讲点拨
以修身为本,行走在 “止于至善”的路上,在 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 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2)“独善其身”指修身,是“止于至善”的前提和根本;但“止于至 善”是无止境的追求过程,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兼济天 下”的胸怀。两者并不矛盾,都是追求至善的人应该具备的品质。
精讲点拨
《大学》中说:“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 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 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格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 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 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 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修身的方法
修身的功用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基础
核心
精讲点拨
三、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课堂小结 内涵
行己有耻
青春有格
要求
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 “耻”的能力
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 知耻而后勇
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 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止于至善
内涵 要求
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 成多,积善成德
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 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3. “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做人要诚实自律, 不自欺。不能因为别人 没有看见就做对不起良 心的事情,要自觉,也 不能贪财。
“四知太守”杨震却金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我们要继承他身上哪种道德修养的方式或境界?
精讲点拨
二、止于至善的要求
3. “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获得者刘长城“愿用爱心的砖,构 建起爱的万里长城”。
激趣引课
2017年度感动中国获奖人物卢永根把毕生积蓄880多万全部 捐献,用于奖励贫困学生和优秀青年教师。
激趣引课
大国工匠:爱岗敬业、精益求精
激趣引课
这些孝心少年、身边好人、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感动 中国人物、大国工匠为什么心甘情愿为了他人、为了社会、 为了国家奉献自己呢?
精讲点拨
一、止于至善的内涵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 的“至善”追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
《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 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
精讲点拨
二、止于至善的要求
1.“止于至善”要求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
精讲点拨
二、止于至善的要求
2. 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
榜样的力量: (1)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
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 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2)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 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2)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 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精讲点拨
二、止于至善的要求
1.“止于至善”要求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有自己的格 调,有自己的“至 善”追求。
王珏化身兰小草,隐名行善15年,先后获得许多荣誉,但直到他去 世,也从未去领过一次奖。我们该如何评价他呢?
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 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恰同学少年》片段:毛泽东与同学诵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精典题例
有感于老年人享受不到信息科技带来的便捷,2011年,还在上大三的张佳鑫成立了公益服 务团队——“夕阳再晨”,为老人量身定制了丰富多样的个性化学习计划:电脑、数码相机的使 用,网上预约挂号、缴纳水电费、查询健康养生急救知识……在张佳鑫团队的耐心帮助下,许多 老人现在已经熟练掌握了上网技术,下载资料、QQ聊天等。有老人这样评价自己的变化,“太 有意思了,脑子一下子就打开了,这回可找到新的乐趣了!” 6年来,张佳鑫带领他的公益团队 开展上千场活动,直接服务1万余名老人,间接影响100万老人,让他们与世界联网,把属于90 后的青春气息注入到白发苍苍的老年群体中,给他们的生活染上鲜活瑰丽的色彩。
(1)作为00后的我们,怎样向90后张佳鑫学习,“止于至善”? (2)你认为“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至少3点) 参考答案: (1)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③养成自我省 察的习惯;④以修身为本,培养兼济天下的胸怀等。 (2)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善良、勇敢、坚强;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