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南京二模语文教师版

合集下载

2018届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届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从荞麦开花那一刻起,小扣子天天在花地里,并不时地向远方张望。母亲知道小扣子盼望什么,她帮着小扣子向远方张望。
(有删改)
17.分析第三段中关于黄狗的叙写对小说的作用。
18.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小扣子”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
19.简要分析画线句中人物的心理状态。
20.探究标题“遍地白花”的丰富意蕴。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在下面各句话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本文既有女性的温婉,更有磅礴的气势,可以看到大自然给人的________,看出人生磨砺的影响。
②找不到路时,如有师长点拨一二,________,让你豁然开朗,何等快意。
③这篇文章题目在说椰子,实质在谈平等问题,________,正是我的用意。
探索的动机
爱因斯坦
人们总想以最适合于他自己的方式,画出一副简单的和可理解的世界图像,然后他就试图用他的这种世界体系来代替经验的世界并征服后者。这就是画家、诗人、思辨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各按自己的方式去做的事。各人把世界体系及其构成作为他的感情生活的中枢,以便由此找到他在个人经验的狭小范围内所不能找到的宁静和安定。
说到这里,女画家轻轻地笑了。她说时间太久了,记不清了。反正那样的荞麦花如今是很难看到了。
院子里的人一时都没有说话,只有如霜的月光静静地洒落。
来年,在小扣子的一再要求下,母亲种了一块荞麦。小扣子看见,荞麦出芽了,荞麦长叶了,荞麦抽茎了,荞麦结花骨朵了……荞麦终于开花了!荞麦花开得跟女画家的回忆一样恍如仙境,把小扣子感动得都快要哭了。
君诗词暨杂著载在兹编者,大端机自己出,思从底抽,摭景眼前,运精象外。取而读之,言言字字,无不欲飞,真令人手舞足蹈而不觉者。嗟嗟!后霸业而尽者,此水乎?与此水而俱无尽者,兹集乎?夫君齿最少,异日名山之业,未可涯涘。乃锦帆独托兹集以传,倘亦吴王有知,乞灵中郎之笔,不靳西施为君捧砚,而令挟藻见奇有如是耶?

南京市、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答案版精编版

南京市、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答案版精编版

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2018.3.21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6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横线上。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在很多人看来,纪检干部▲,“老纪检”的脸上却总挂着笑容。

经他查办的大案要案很多,有些至今还被业内同行▲。

“老纪检”说,诱惑时常有,一不小心就容易栽跟头,可▲,既然选择了纪检事业,就不能有发财的念头,与民争利的事更不能干。

A.不苟言笑啧啧称奇出水才看两腿泥B.谨言慎行啧啧称奇锥子没有两头尖C.谨言慎行津津乐道出水才看两腿泥D.不苟言笑津津乐道锥子没有两头尖[答案] 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就社会效果而言,《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热播不仅带动了《诗经》等传统文化类图书阅读升温,还引发了同名书籍的持续热销。

B.工商资本下乡,应该带动农民而不是代替农民,把“老板”与“老乡”的优势结合起来,让农民通过土地等资源获得应有利益。

C.2017十大媒体流行语近期发布,这十个词条概括了一年中令人难以忘怀的时事、世情、民心,描述了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世界万象。

D.长期以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受到地震、海啸、洪水、风暴潮等诸多自然灾害,迫切需要利用大数据来提高自身的减灾应对能力。

[答案] B3.下列语段空缺处应填入的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七月》是一份集体的、或曰“大我”的回记。

因为是回忆,所以思绪是流动的,叙述是跳荡的。

一根或起或伏、若明若暗的线,牵绾起活泼的思绪、跳荡的旋律。

《七月》追述春夏秋冬的故事,却不是记录春夏秋冬的《月令》;铺叙一岁耕桑的苦乐,却不是安排耕种与收获的农书。

▲。

因为是“大我”,所以它可以包容无数的“小我”。

▲。

它是阳刚的,却不妨阳刚中有阴柔。

2018年江南十校高考语文二模试卷-教师用卷

2018年江南十校高考语文二模试卷-教师用卷

2018年江南十校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副标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古代的一些文人空有抱负却无施展才华的机会,也不屑于和一群功利之徒为伍,转而求田问舍....,寄情山水,过着惬意逍遥的隐居生活。

②钱理群教授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高智商,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其危害程度不堪设想....。

③师心自用....给人带来的只能是悲剧,因为它使人相信自己是尽菩尽美的,不愿接受他人意见,从而阻碍了自身的进步和能力的发展。

④教师在教育中碰到棘手问题时,不要求全责备....孩子的顽劣,而要追根溯源,看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否统一协调。

⑤他喜欢封闭自己的内心,常常独来独往、卓尔不群....,不愿意和同学们接触,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沉浸在个人的小天地里。

⑥原本典雅文气、清丽脱俗的漱玉泉,却因部分游客投币祈福,导致泉眼遍布各种钱币,成为赤裸裸的俗气“钱眼”,犹如焚琴煮鹤....般大煞风景。

A. ①⑤⑥B. ①④⑤C. ②③⑤D. ②④⑥【答案】B【解析】①望文生义,求田问舍:本意是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房价,比喻没有远大志向,含贬义。

这里误以为种田筑舍;②正确,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

符合语境;③正确,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符合语境;④不合语法,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后面不能带宾语;⑤不合语境,卓尔不群:形容优秀卓越,超出常人。

这里表达的意思是不合群;⑥正确,焚琴煮鹤:把琴当作燃料烧了去煮白鹤,比喻随意糟蹋美好的事物。

符合语境;故选:B。

该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

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南京市、盐城市2018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答案解析版

南京市、盐城市2018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答案解析版

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2018.3.21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6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横线上。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在很多人看来,纪检干部▲,“老纪检”的脸上却总挂着笑容。

经他查办的大案要案很多,有些至今还被业内同行▲。

“老纪检”说,诱惑时常有,一不小心就容易栽跟头,可▲,既然选择了纪检事业,就不能有发财的念头,与民争利的事更不能干。

A.不苟言笑啧啧称奇出水才看两腿泥B.谨言慎行啧啧称奇锥子没有两头尖C.谨言慎行津津乐道出水才看两腿泥D.不苟言笑津津乐道锥子没有两头尖[答案] 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就社会效果而言,《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热播不仅带动了《诗经》等传统文化类图书阅读升温,还引发了同名书籍的持续热销。

B.工商资本下乡,应该带动农民而不是代替农民,把“老板”与“老乡”的优势结合起来,让农民通过土地等资源获得应有利益。

C.2017十大媒体流行语近期发布,这十个词条概括了一年中令人难以忘怀的时事、世情、民心,描述了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世界万象。

D.长期以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受到地震、海啸、洪水、风暴潮等诸多自然灾害,迫切需要利用大数据来提高自身的减灾应对能力。

[答案] B3.下列语段空缺处应填入的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七月》是一份集体的、或曰“大我”的回记。

因为是回忆,所以思绪是流动的,叙述是跳荡的。

一根或起或伏、若明若暗的线,牵绾起活泼的思绪、跳荡的旋律。

《七月》追述春夏秋冬的故事,却不是记录春夏秋冬的《月令》;铺叙一岁耕桑的苦乐,却不是安排耕种与收获的农书。

▲。

因为是“大我”,所以它可以包容无数的“小我”。

▲。

它是阳刚的,却不妨阳刚中有阴柔。

2018年南京联合体二模语文

2018年南京联合体二模语文

2018年南京联合体中考模拟测试试题(二)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26分)1.在横线上用正楷或行楷抄写下面句子。

(4分)立学以读书为本2.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2)轮台九月风正吼,。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3),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5)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6),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7),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朱自清《春》)(8)小时候,,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9)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如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所说“,”。

3.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粗犷()纤()维沉miǎn() xún( )序渐进4. 下列搭配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 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四书”之一B 首部诗歌总集——《楚辞》——风、雅、颂C 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蒲松龄D 古代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吴敬梓5.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句子,使之与前文连贯。

(2分)初中语文课本为你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里面有多姿多彩的形象。

朔方的雪像雨的精魂,奏唱出热烈的赞歌;勇敢的海燕像胜利的预言家,昭示着光明的未来;,。

6. 下图来自名著《简爱》,欣赏后回答问题。

(4分)(1)简爱在劳渥德寄宿学校受到别人的误解,流下了伤心的泪水,这时(填人名)端着咖啡和面包跑过来安慰她。

(1分)(2)在劳渥德寄宿学校,简爱被别人误解而伤心流泪时,她不仅得到安慰,还从劝慰者身上学到了哪些品质呢?请结合具体事例说说。

(3分)二(40分)(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7~12题。

(14分)【古诗阅读】客中初夏(宋)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南京师大附中2018 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6 页。

满分16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答案写在答卷纸上的指定地点。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卷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 (15 分 )1.在下边各句话空缺处填入词语,最合适的一组是(3 分)①本文既有女性的温婉,更有澎湃的气概,能够看到大自然给人的____▲ ____,看出人生磨砺的影响。

②找不到路时,若有师长点拨一二,____▲____ ,让你豁然爽朗,何等称心。

③这篇文章题目在说椰子,本质在谈同等问题,____▲ ____ ,正是我的意图。

A. 濡染金针度人挂羊头卖狗肉B. 浸润醍醐灌顶驴唇不对马嘴C. 浸润金针度人挂羊头卖狗肉D. 濡染醍醐灌顶驴唇不对马嘴2.在下边一段文字空缺处挨次填入语句,连接最合适的一组是(3 分)( )画家用 ____▲ ____, _____▲ ___,____▲ ____ , ____▲ ____ ,谱成一幅如音乐如舞踏的图案。

物体形象宛如在目,但是飞摇动曳,似真似幻,完好溶解浑化在笔墨点线的互流交织之中!①形体气概的开合②点线的交织③明暗虚实的互映④笔墨的浓淡A.①③④②B.③①④②C.④②③①D.②④①③3.以下诗歌所写的季节都是秋季的一组是(3 分)①回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

②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③东风一夜折梅枝,舞蝶游蜂都不知。

④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以下修辞使用合适且加强了语言表达成效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 )()A.四周群峰壁列,在山脚下仰望,蓝天夹在群峰之间,仿佛一朵梅花悬在头上。

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曲折的山路上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盈。

C.东方渐明,天空万道霞光,漂亮壮观,如同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

D.茶社老板摇着头对老顾主说:“‘茶钱先付’ ,说出来都烫嘴。

”5.给下边这幅漫画配上一段对话,最合适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 )A.甲:这些树枝能活吗?乙:管它呢,等领导检查完就全拔掉。

2018年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代之前,确实有画家画风,鲜少画派,即使马远马麟这样的绘画世家,似乎也未曾创宗立派。

明初浙派之后,画家们莫不以习气为宗,利益为派,或曰创新性灵,或曰与古人一个鼻孔出气,实则都关严利益纠葛,真正洁身自好者少之又少。

根木原因就在于整个社会的风气发生了变化,文化的世俗化在市场经济中逐渐成为一种大势。

画家的专注度不再集中在精神世界的完善,而在于迎合现实世界的种种需要,比如作为浙派祖师戴进笔力深厚,墨色偏黑偏重,气势作强劲、雄健、豪放想,虽然视觉效果不错,但其文化底蕴低、绘画的精神内涵不足,甚至其创作的目的也非传统意义的自娱然后娱人,而是专注于取悦他人。

先是取悦皇室,后是取悦金陵权贵,至于最终没能如愿,那是个人际遇的问题。

同样,吴小仙放荡不羁,绘画中颇多轻佻气息,与其沉溺于金陵豪富的奢靡淫逸之风颇有关联,是以其画格调不高。

实则算不上一流画家。

至于“画状元”的称呼,只能说他的画比较符合明代皇室的口味而已。

后人倍加推崇,也是因为后人过于看重世俗权力。

非常遗憾,明代之后,诸如权势地域、派系等诸多外因开始从根本上腐蚀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画家对于绘画的关注度逐渐从内而外出现了世俗化转变。

画家不再以卖画为耻,反表现出一种“不使人间造孽钱”的“潇洒”。

这是画家的自觉工匠化、产业化,是一种文化品位上的自甘堕落。

同时,由是出现了利益纠葛,然而出现了门派观念,这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自古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明代文化人开始放弃“但有仁义而已矣”的理想,追求物质利益的满足,这是令人伤感的趋势。

于市场规律来说,垄断才会使利益最大化。

所从,画家们开始抱团,开始地域化,开始以取悦市场为目的“创新”艺术形式,自此,中国绘画发展的轨迹出现了偏差。

不能否认,明代文人群体确实对这种文化上的自我堕落进行过抗争,浙派很快被以沈周、文徵明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取代。

南京市语文中考二模试题及答案

南京市语文中考二模试题及答案

南京市语文中考二模试题及答案2018南京市语文中考二模试题及答案对于中考试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能争取更好的成绩、报考优秀的高中,下面是店铺整理的2018年中考模拟试题,希望能帮到你。

2018南京市语文中考二模试题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地震、海啸、核泄漏,灾难像浪潮般一阵阵地席卷着盛开樱花的国度。

家园被毁,蔬菜、水源被污染,日本国民的艰难处境深深地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

我们相信,大和民族不会引颈受(lù) ;我们(qí) 祷,浩(hàn) 宇宙早日迎来甜美与芳馨。

2、根据下面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2分)如果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那么只有意志坚强,它才可以变得;如果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那么只有意志坚强,它才可以变得;如果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那么只有意志坚强,它才可以变得。

沃野千里繁华似锦星光灿烂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B.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C.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D.街上的私家车如雨后春笋,一汽大众,长安福特,东风雪铁龙,广州本田,还有一些说不上名儿的,各种品牌应有尽有。

4、下面这段文字画线的两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在原句上改正。

(4分)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

①一个真正的读者就是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

②而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5、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成一个复句。

(句序合理,语意贯通;可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分)①师范生享受了免学费的优惠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高三二模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D【解析】不苟言笑:苟:苟且,随便。

不随便说笑。

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谨言慎行:说话做事都谨慎小心。

第一空可以根据下文的“脸上却总挂着笑容”可以排除“谨言慎行”。

啧啧称奇:咂着嘴称赞它的奇妙。

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

第二空根据“有些至今还被同行……”可看出此空的含义是常常被同行提起。

因此可选“津津乐道”。

出水才看两腿泥:喻指事情要发展到最后才能见分晓。

锥子没有两头尖:喻指人或事物不能两全其美。

第三空根据下文可得知事情不能两全,应填“锥子没有两头尖”。

在很多人看来,纪检干部▲,“老纪检”的脸上却总挂着笑容。

经他查办的大案要案很多,有些至今还被业同行▲。

“老纪检”说,诱惑时常有,一不小心就容易栽跟头,可▲,既然选择了纪检事业,就不能有发财的念头,与民争利的事更不能干。

A. 不苟言笑啧啧称奇出水才看两腿泥B. 谨言慎行啧啧称奇锥子没有两头尖C. 谨言慎行津津乐道出水才看两腿泥D. 不苟言笑津津乐道锥子没有两头尖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B【解析】A 项递进的语序不当,“不仅……还”的意思是进一层的,这里应该是先带动“同名书籍的持续热销”再带动“《诗经》等传统文化类图书阅读升温。

”;B项选自中央一号文件;C 项“概括”“民心”动宾搭配不当,“十大媒体流行语”歧义;D项“受到”缺少宾语中心词,可以加上“的威胁”。

A. 就社会效果而言,《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热播不仅带动了《诗经》等传统文化类图书阅读升温,还引发了同名书籍的持续热销。

B. 工商资本下乡,应该带动农民而不是代替农民,把“老板”与“老乡”的优势结合起来,让农民通过土地等资源获得应有利益。

C. 2017十大媒体流行语近期发布,这十个词条概括了一年中令人难以忘怀的时事、世情、民心,描述了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世界万象。

D. 长期以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受到地震、海啸、洪水、风暴潮等诸多自然灾害,迫切需要利用大数据来提高自身的减灾应对能力。

3. 下列语段空缺处应填入的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D【解析】本题可以先从所给小句入手,①句和其它三句不同,明显是总结性的句子。

再看每个空的逻辑关系,第一空前文“一根或起或伏的线、若明若暗的线,牵绾起活泼的思绪、跳荡的旋律。

”从所给句子中,②中它可以散漫开,归拢来是符合的。

第二空前文是故事,是农书,③中它是写实的是符合的。

《七月》是一份集体的、或曰“大我”的回忆。

因为是回忆,所以思绪是流动的,叙述是跳荡的。

一根或起或伏、若明若暗的线,牵绾起活泼的思绪、跳荡的旋律。

▲。

《七月》追述春夏秋冬的故事,却不是记录春夏秋冬的《月令》;铺叙一岁耕桑的苦乐,却不是安排耕种与收获的农书。

▲。

因为是“大我”,所以它可以包容无数的“小我”。

▲。

它是阳刚的,却不妨阳刚中有阴柔。

它尽可以在一个大结构中,细心经营一个一个的小结构。

《七月》为平平常常的劳作注入了生命,▲。

①它是鲜活的诗,也是永久的史②它可以散漫开,又可以归拢来③它是写实的,却不为“实”所缚④它是粗放的,却不妨粗放中有细腻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①④③D.②③④①4. 下列楹联与场所不匹配...的一组是(3分)C【解析】A项中“杏坛”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因此匹配文庙是符合的;B项中“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

”意思是说,胸中藏有万千个词汇凭你调用,即使笔下有千钧重,写作起来也能挥洒自如。

可以与书房匹配;C项诗句讲的是对文学意趣的追求,用于宗祠不当;D项诗句“法云广荫”是与佛教有关,寺院楹联是符合的。

A.泗水文章昭日月,杏坛礼乐冠华夷。

(文庙)B.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

(书房)C.追摹古人得高趣,别出心裁在一家。

(宗祠)D.法云广荫无遮会,慧日高悬有相天。

(寺院)5.为下面的公益广告图拟个标题,恰当的一项是(3分)A【解析】图中的背景是黑色,中间有一个点亮的灯泡,灯泡中有着两个人物,一个拿着拐杖,一个在身后搀扶。

中间二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A.美德点亮生活B.携手创造光明C.节能人人有责D.科技驱散黑暗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当初,宫禁警卫士兵,历朝相承,只求息事宁人,不想再检查挑选,恐怕伤害人情,因此瘦弱年老的占据多数。

但又骄横傲慢,不听命令,实际无法使用,每次遇到大敌,不是逃跑就是投降,各朝之所以丧失国家,也大多由于这个原因。

后周世宗通过高平一战,开始知道它的弊端,癸亥(二十二日),对侍从大臣说:“大凡军队只求精而不求多,如今用一百个农夫也未必能供养得起一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怎么能榨取百姓的血汗,去养活这批无用的东西呢!况且勇健懦弱不加区分,用什么去激励士众!”于是命令各军普遍检查挑选兵员,精锐的提升到上军,瘦弱的逐出军队。

又因强健勇猛的战士大多被藩镇所收养,下诏征募天下壮士,全部遣送到京城,命令宋太祖皇帝匡胤挑选其中最好的组成殿前诸班,其余骑兵、步兵各军,分别命令将帅挑选士兵。

由此士兵精干强壮,近代以来没有比得过的,征伐四方,所到之处频传捷报,这就是挑选兵员的功效啊!初,宿卫之士累朝相承,务求姑息,不欲简阅,恐伤人情,由是羸老者居多,但骄蹇不用命,实不可用,每遇大敌,不走即降。

其所以失国,亦多由此。

帝因高平之战,始知其弊,癸亥,谓侍臣曰:“凡兵务精不务多。

今以农夫百未能养甲士一,奈何浚民之膏泽,养此无用之物乎!且健懦不分,众何所劝.!”乃命大简诸军,精锐者升之上军,羸者斥去之。

又以.骁勇之士多为藩镇所蓄,诏募天下壮士,咸遣诣阙,命太祖皇帝选其尤.者为殿前诸班,其骑步诸军,各命将帅选之。

由是士卒精强,所向皆捷,选练之力也。

契丹自从后晋、后汉以来,频繁侵犯地区,轻骑兵长驱直入,没有任何屏障的阻隔,郊区野外的农民经常陷入烧杀抢掠的困境。

向朝廷述政见的人称说深州、冀州之间有胡卢河,绵延横亘几百里,可以疏通河道来阻截契丹骑兵的横冲直撞。

当月,诏令忠武节度使王彦超、彰信节度使通率领士兵、民夫疏通胡卢河,在晏口筑城,留驻军队守卫。

从此契丹军队不敢再过胡卢河,胡卢河以南的百姓开始得到休养生息。

契丹自晋、汉以来屡寇,轻骑深入,无藩篱之限,郊野之民每困杀掠。

言事者称深、冀之间有胡卢河,横亘数百里,可浚之以.限其奔突。

是月,诏忠武节度使王彦超、彰信节度使通将兵夫浚胡卢河,筑城于晏口,留兵戍之。

自是契丹不敢涉胡卢河,之民始得休息。

壬戌(二十三日),后周世宗诏令群臣畅所欲言述政事的得失利弊,诏书大致说:“朕对各位卿大夫,才能没法全部知道,面孔没法全都认识。

倘若不采集他们的言论从而观察他们的行为,明悉他们的意见从而考察他们的忠诚,那凭什么来看出各人才器韬略的高低深浅,了解任用是否得当!倘若卿大夫说了而听不进,罪确实在朕身上。

假使我要求了而不说,罪责将归谁呢?”壬戌,诏群臣极言得失,其略曰:“朕于卿大夫,才不能尽知,面不能尽识;若不采其言而观其行,审其意而察其忠,则何以.见器略之浅深,知任用之当否!若言之不入,罪实在予;苟求之不言,咎将谁执!”后周世宗任命枢密院承旨清河人美为右领军大将军、权点检三司事。

当初,世宗在澶州时,美掌管州中隶属于三司的钱粮,世宗有时私下有所索求,美千方百计为他提供满足。

后周太祖听说此事很生气,又恐怕伤害世宗的感情,只是调任美为濮州马步军都虞候。

美治理财政很精明,当时很少有人及得上,所以世宗将财政收入的大权授给他;然而想到他在澶州的作为,终究不将他当作公正忠诚的人来对待。

以枢密院承旨清河美为右领军大将军、权点检三司事。

初,帝在澶州,美掌州之金谷隶三司者,帝或私有所求,美曲为供副.。

美治财精敏,当时鲜及,故帝以利权授之;然思其在澶州所为,终不以公忠待之。

后周世宗因为朝廷长久没有铸造铜钱,而民间许多人销毁钱币做成器皿以及佛像,铜钱越来越少,九月,丙寅朔(初一),敕令开始设立机构采集铜来铸造钱币,除了朝廷的礼器、兵器以及寺庙道观的钟磬、钹镲、铃铎之类准许保留外,其余民间的铜器、佛像,五十天全部让送交官府,付给等值的钱;超过期限隐藏不交,重量在五斤以上的判死罪,不到五斤的量刑判处不同的罪。

世宗对侍从大臣说:“你们不要为毁佛而疑虑。

佛用善道来教化人,假如立志行善,这就是信佛了。

那些铜像岂是所说的佛呢!况且我听说佛的宗旨是在于利人,即使是脑袋、眼睛也都可以舍弃布施给需要的人,倘若朕的身子可用来普济百姓,也不值得吝惜啊。

”帝以.县官久不铸钱,而民间多销钱为器皿及佛像,钱益少,九月,丙寅朔,敕始立监采铜铸钱,自非县官法物、军器及寺观钟磬钹铎之类听留外,自余民间铜器、佛像,五十日悉令输官,给其直;过期隐匿不输,五斤以上其罪死,不及者论刑有差.。

上谓侍臣曰:“卿辈勿以毁佛为疑。

夫佛以善道化人,苟志于善,斯奉佛矣。

彼铜像岂所谓佛邪!且吾闻佛在利人,虽头目犹舍以布施,若朕身可以济民,亦非所惜也。

”《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二年》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解析】D选项中,“差”结合上下文应该是“差别”的意思,不是“差错”。

这里是说过期隐匿铜器不报的人家,五斤以上者要处以死刑,五斤以下的要(根据数量的多少)在量刑上有差别。

A. 且健懦不分,众何所劝.劝:勉励B. 命太祖皇帝选其尤.者为殿前诸班尤:杰出C. 帝或私有所求,美曲为供副.副:符合D. 五斤以上其罪死,不及者论刑有差.差:差错7. 对下列各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解析】①“又以骁勇之士多为镇所蓄”中,“以”是“因为”的意思;②“可浚之以限其奔突”中,“以”表目的,翻译为“来”;③“则何以见器略之浅深”中“以”是“凭借,用”的意思;④“帝以县官久不铸钱”中“以”是“因为”①又以.骁勇之士多为藩镇所蓄②可浚之以.限其奔突③则何以.见器略之浅深④帝以.县官久不铸钱A.①④相同,②③不同B.①④不同,②③不同C.①④相同,②③相同D.①④不同,②③相同8.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今以农夫百未能养甲士一,奈何浚民之膏泽,养此无用之物乎!如今用一百个农夫也不能供养一名士兵,为什么榨取百姓的血汗,去养活这批无用的东西呢!(4分。

定语后置1分;问句句式1分;“没”1分;语句通顺1分,)(2)若言之不入,罪实在予;苟求之不言,咎将谁执!假如(诸位)进言而我听不进,确实错在我;假如(我)征求意见而(诸位)不进言,过错将由谁承担呢?(4分,每句1分)9.文中周世宗的哪些举措体现出他是一位明君?请加以概括。

(4分)①选练精兵以御敌卫国;②派兵保边安民;③下诏求问得失;④知人善任;⑤毁铜器、佛像,钱以济民。

(4分,每点1分,答出任4点即可)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2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