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工程排水与降水安全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安全管理措施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安全管理措施是为了确保基坑支护和降水工程的安全施工和使用,保障工程质量和工程人员的人身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下面将从基坑支护和降水工程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管理组织结构、安全管理措施等方面详细介绍。

一、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1.安全优先原则:在基坑支护和降水工程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预防为主原则:通过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操作程序等手段,预先发现和消除或减轻事故隐患,降低事故风险。

3.全员参与原则:要求所有参与基坑支护和降水工程的人员都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共同维护安全。

4.责任落实原则:明确各个岗位的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和程序,确保各项管理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二、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安全管理的组织结构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由安全管理专业人员担任,负责制定和实施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培训、事故调查等工作。

3.监理单位:负责对工程项目全过程进行安全监督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

4.施工单位:负责具体的施工工作,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确保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

5.专业承包单位:负责具体的基坑支护和降水工程施工和设备使用。

1.编制安全施工方案:在施工前要编制安全施工方案,明确基坑支护和降水工程的施工组织、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等。

2.合理选择和使用施工机械和设备:要选择具备安全保护措施的施工机械和设备,并且保证施工机械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建立相应的管控措施,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警戒线。

4.定期检查和维护基坑支护结构:要定期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修复,保证支护结构的稳定安全。

5.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教育:要对参与基坑支护和降水工程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

6.建立健全安全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事故隐患和突发事件,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各种应急措施和责任分工。

基坑支护及降水工程管理及技术要求

基坑支护及降水工程管理及技术要求

基坑支护及降水工程管理及技术要求基坑支护及降水工程是指在土方开挖中,为了防止周围土壤失稳和保证开挖作业安全的工程。

基坑支护及降水工程管理及技术要求涉及工程安全、技术规范和施工质量等方面。

本文将对基坑支护及降水工程的管理及技术要求进行详细阐述。

一、工程管理要求1.前期调查与设计:在进行基坑支护及降水工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前期调查和设计工作,包括地质勘察、设计方案等,确保工程施工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2.施工组织设计: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对基坑支护及降水工程进行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工期和质量。

3.施工人员管理: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包括培训、持证上岗等,确保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4.施工现场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综合管理,包括安全防护、施工设备管理、施工材料管理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要求。

5.安全监管与质量验收:建立健全的安全监管和质量验收制度,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确保工程的施工安全和质量。

二、技术要求1.基坑支护技术:根据不同的土质和地质条件,采用符合规范的基坑支护技术,包括挡土墙、承重支撑等,确保基坑的稳定和支护效果。

2.降水工程技术:根据基坑开挖的深度和地下水位等条件,采用适当的降水工程技术,包括抽水井、抽水泵等,有效地控制基坑内的地下水位,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3.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采用符合规范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开挖顺序、土方回填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质量要求。

4.监测与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监测与预警系统,对基坑支护及降水工程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5.环境保护:在进行基坑支护及降水工程时,要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和公共利益。

总结:基坑支护及降水工程的管理及技术要求包括工程管理方面的前期调查与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人员管理、施工现场管理、安全监管与质量验收等要求,以及技术方面的基坑支护技术、降水工程技术、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监测与预警系统、环境保护等要求。

基坑降水技术与施工安全措施

基坑降水技术与施工安全措施

基坑降水技术与施工安全措施基坑降水技术与施工安全措施——保障工地施工安全与顺利进行的重要举措一、基坑降水技术的意义及目标在建筑施工中,基坑是非常重要的工地部分,其目的是为了修建地下结构,如地下车库、地下室等。

然而,在基坑施工中,由于地下水位的高位、地质环境的差异等原因,常常会出现地下水渗入基坑的问题。

为了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人员、设备的安全,必须采取适当的降水技术和安全措施。

二、基坑降水技术的种类及应用1. 地下水排泵法地下水排泵法是最常见、最常用的基坑降水技术之一。

通过设置抽水井,将地下水抽入水泵并排出,保持基坑内的地下水位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2. 地下水减压法地下水减压法是通过在基坑周边设置隔离帷幕或重力墙,使地下水流向隔离帷幕或重力墙方向,从而减少基坑内的渗水量,降低地下水位。

3. 地下水封闭法地下水封闭法是通过在基坑周边设置隔离墙、水深井等结构,阻止地下水进入基坑内,从而实现基坑降水的目的。

三、基坑降水技术选择的原则在选择基坑降水技术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以下因素:1. 地质条件对于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高的基坑,应选择适合的降水技术,确保基坑内地下水位能够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2. 工程规模基坑降水技术的选择也需要考虑工程的规模和预算,不能只追求一种最先进的技术,而忽略了经济性和实用性。

3. 工期要求如果工期紧迫,基坑降水技术应选择更加快速高效的方案,以确保施工进度。

四、施工安全措施的重要性基坑降水技术只是保障基坑内地下水位的控制,而在施工过程中,仍然需要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1. 安全交底与培训在施工前,应对工地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交底与培训,使其了解安全操作规范、事故应急措施等,增强安全意识。

2. 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在基坑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安全防护网和安全通道等,确保工地人员的安全。

3. 监测与检测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地下水位的实时监测与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基坑施工的排水与降水

基坑施工的排水与降水

项目四基坑施工的排水与降水【职业能力目标】当基础深度在天然地下水位以下时,在基础施工中常常会遇到地下水的处理问题。

通常,基坑开挖要具备以下的必要条件:首先保持基坑干燥状态,创造有利于施工的环境;其次是确保边坡稳定,做到安全施工,如果忽视这些必要条件,其后果是严重的。

有的基坑积水或土质稀软,工人难以立足,无法施工;有的出现“流砂现象”导致边坡塌方,地质破坏;有的内部基坑土体发生较大的位移,影响邻近建筑物的安全。

工程实践表明,绝大部分基坑事故都与地下水有关,因此,在基坑工程施工中必须对地下水进行有效治理。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熟悉动水压力的概念,掌握流砂产生的现象、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了解人工降水的常见方法;了解熟悉地面排水的要求和施工方法;熟悉井点降水的原理、方法和施工程序;掌握集水井降水的要求和施工方法;掌握轻型井点降水的设计步骤和方法;了解轻型井点降水的施工要求;了解喷射井点、深井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的的降水原理和适用范围。

【关键词】(中英文)基坑foundation ditch ;地面排水surface drainage集水井catchment well;井点降水well-point dewatering明沟排水gutter drainage任务一地面排水一、概述施工排水包括排除地下自由水、地表水和雨水。

在开挖基坑或沟槽时,土壤的含水层常被切断,地下水将会不断地涌人坑内。

雨季施工时,地面水也会流入基坑内。

为了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防止边坡坍塌和地基承载力下降,必须做好基坑降水工作。

地下含水层内的水分有水气、结合水和自由水三种状态。

结合水没有出水性。

自由水又分为潜水和承压水两种,如图2-1所示。

图2-1含水层的构造潜水是存在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顶板以上的地下自由水,有一个自由水面,其水面受当地地质、气候及环境的影响。

雨季水位高,冬季水位下降,附近有河、湖等地表水存在时也会互相补给。

承压水亦称层间水,是埋藏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自由水。

基坑降排水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

基坑降排水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

基坑降排水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1)安全等级: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基坑工程技术规范》,本工程基坑深度为6.05~8.7m,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

2)环境保护等级:本工程基坑周边环境相对简单,基坑实施过程中无建构筑物,本工程基坑工程环境保护等级可定为三级。

2 基坑降排水施工施工降排水主要内容为0.0m以上放坡开挖前的降水、0.0m以下基坑开挖前的降水、经常性排水和基坑内永久工程建筑物施工所需的经常性降排水(包括降雨、地下水和施工废水等)。

2.1明排水第一阶段土方开挖前为敞开式地势,原地面平均高程+4.3m,地下水位水平均高程+2.5m,经计算涌水量111.6m3/d。

采用开明沟水泵强排。

2.1.1水泵选型2.1.2施工方法在基坑南侧沿开挖线开挖一道横向排水沟,纵向至开挖线每10m一道排水沟,排水沟底宽2m,按1:1.5坡开挖。

横向明沟两头分别设置集水坑,采用水泵抽排水,抽排水经三级沉淀池排出。

2.2.3安全监测1)由于明沟开挖深度较大,故排水期间需加强巡视,防止塌方。

2)明沟四周设置警示牌,禁止其他人员设备靠近。

2.2轻型井点降水2.2.1施工准备1)施工机具(1)在对滤管进行选择时,可以使用Φ48mm,壁厚为3.0mm的镀锌管或者是无缝钢管都可以,但是其长度需要控制咋2米左右,并且确保其一段使用厚度为4毫米的钢板予以焊死,而且在距离这一端1.4米的距离处在管壁上钻出15毫米的小圆孔,并使用两层的滤网将其包裹,并在其外使用网眼比较大的尼龙丝网来对其进行再次包裹,同时使用10号的铅丝来对其进行绑扎,而其另一段则与井点来进行连接。

(2)在选择井点管时,可以参照滤管的型号来选择同样标准的管材。

在对连接管进行安装时则需要使用透明管或者是胶皮管来使其与总管来进行连接,而且为了避免出现漏气问题还要使用密封胶带进行绑扎处理。

(3)在选择抽水设备时为了保障其能够充分满足使用的要求,要依据实际情况选择配置离心泵或者真空泵等,或者水箱等其他机组配件。

基坑降水、排水施工方案(锚索 人工挖孔桩)

基坑降水、排水施工方案(锚索 人工挖孔桩)

基坑降水、排水施工方案(锚索人工挖孔桩)
在建筑土木工程中,基坑降水、排水施工是一个关键的环节,特别是在复杂地
质条件下。

针对基坑施工中的降水和排水问题,通常会采用多种工程手段进行处理,其中包括锚索和人工挖孔桩等技术。

降水施工方案
基坑施工中的降水工作是为了降低基坑内的水位,以减轻土体的水压,确保基
坑工程的安全进行。

针对基坑降水,可以采用锚索技术。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勘测和设计:首先需要对基坑周围的地质条件进行勘测,确定降水的目标水位和降水量,然后设计降水方案。

•施工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安排施工人员和设备,准备降水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安装锚索:在基坑边缘挖掘锚井,安装锚索并固定好,锚索与降水管道相连。

•连接降水泵:通过管道将锚索上升至地面,安装降水泵进行抽水作业。

•监测和调整:持续监测降水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降水量和泵的运行状态,确保降水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排水施工方案
排水施工是为了及时将基坑内积水排出,确保基坑工程的顺利进行。

在排水工
作中,人工挖孔桩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段:
•挖孔布排:根据基坑周围的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挖孔的位置和数量,然后进行挖孔作业。

•管道安装:在挖好的孔内安装排水管道,确保排水畅通。

•泵站建设:根据基坑深度和排水量,建设排水泵站,安装排水泵进行排水作业。

•监测和维护:定期检查排水管道和泵站的运行状态,及时清理积水和维护设备,确保排水畅通。

综上所述,基坑降水、排水施工是基础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合理
的工程方案和技术手段,可以有效解决基坑施工中的降水、排水问题,确保工程安全顺利进行。

基坑降水技术及安全管理

基坑降水技术及安全管理

基坑降水技术及安全管理基坑降水技术是在建设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其目的是通过降低基坑内的地下水位,保持基坑干燥,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进行。

本文将重点探讨基坑降水技术的原理、方法以及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一、基坑降水技术的原理基坑降水技术的原理是借助排水设备和工程措施,将基坑内的地下水逐渐排出,从而达到降低地下水位的目的。

其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打井降水原理:通过在基坑周边钻井并设置抽水泵,将地下水抽出,形成降水锥,使基坑内地下水位逐渐降低。

2. 地下连续墙降水原理:在基坑周边挖掘地下连续墙时,通过控制挖掘速度和合理的工序安排,利用人工抽排或加设水封帷幕,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

3. 隔离层降水原理:在基坑底部设置隔离层,通过隔离层的防水效果,避免地下水渗入基坑内,从而实现基坑降水。

4. 空气回灌降水原理:在基坑周边设置排气管道,排出基坑内的空气,使基坑内形成负压,促进地下水的降低。

二、基坑降水技术的方法基坑降水技术的选择取决于地下水位、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等因素。

常用的基坑降水方法包括:1. 打井降水法: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基坑,通过打井并设置抽水泵,将地下水抽出。

2. 地下连续墙降水法: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的基坑,通过控制挖掘速度和设置水封帷幕等方式,降低地下水位。

3. 井壁排水法:适用于基坑较小且地下水位较低的情况,通过挖掘井壁并设置排水材料,将地下水排出。

4. 地基冻结法:适用于基坑较深且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通过注入低温冻结介质,冻结周围土层,并形成围堰,避免地下水进入基坑。

5. 地下隔离层法:适用于基坑较浅且地下水位较低的情况,通过在基坑底部设置隔离层,防止地下水渗入。

三、基坑降水技术的安全管理基坑降水技术在施工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以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以下是几项常见的安全管理措施:1. 施工前安全评估:在进行基坑降水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安全评估,确定降水方案,并编制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

基坑降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基坑降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0、钻机机长、班长兼安全员,钻机移动必须亲临机台指挥,每天上下班时对劳动用品,机械设备及机具、吊具,索具等进行检查,确保用具在完好的情况下进行施工,清除隐患,确保安全施工。
11、井点降水时设备的排水口应与坑边保持一定距离,防止排出的水回渗入坑内。
12、降水过程中必须与坑外水位观测密切配合,注意可能由于隔水帷幕渗漏在降水时影响周围环境。
日期:年月必须先摸清有关地下构造物及地下电源、水、煤气管道的情况,及时按国家有关规定采取防护措施。
8、在架空输电线附近施工,必须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高压线的正下方不得堆放吊车等设备,钻架与高压线之间应有可靠的安全距离。
9、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钻机操作台,传动及转盘等危险部位,主要沟通不能留有黑影。
4、基坑降水期间,降水人员必须详细检查基坑周围地面,防止坍方。必须24小时有人值班,夜间不摸黑作业和行走。
5、钻机转动部分一定要有安全防护装置,开钻前要检查齿轮箱和其他机械传动部分是否灵敏、安全、可靠、启动时要看清机械周围环境,要先招呼后推闸。
6、施工现场的沟、坑等处必须有防护装置或明显标志,护孔管理好后必须加盖或设置安全标识牌,泥浆池要设置防护栏杆。
13、坑外降水,应采取在降水管与受保护对象之间设置回灌井点或回灌砂井、砂沟等措施,减少井点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4、施工时应随时观察桩机运转情况,当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施工。
15、施工完毕或下班后,必须将机具、管道冲洗干净。现场的各类材料的堆放不得超过规定的高度。
交底人:
基坑降水
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
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
交底内容: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佩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具,严禁穿拖鞋上工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专业知识】基坑工程排水与降水安全技术要求
【学员问题】基坑工程排水与降水安全技术要求?
【解答】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规定
1、排水沟和集水井宜布置于地下结构外侧,距坡脚不宜小于0.5m.单级放坡基坑的降水井宜设置在坡顶,多级放坡基坑的降水井宜设置于坡顶、放坡平台。

2、排水沟、集水井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排水沟深度、宽度、坡度应根据基坑涌水量计算确定,排水沟底宽不宜小于
300mm;
(2)集水井大小和数量应根据基坑涌水量和渗漏水量、积水水量确定,且直径(或
宽度)不宜小于0.6m,底面应比排水沟沟底深0.5m,间距不宜大于30m.集水井壁应有防护结构,并应设置碎石滤水层、泵端纱网;
(3)当基坑开挖深度超过地下水位后,排水沟与集水井的深度应随开挖深度加深,
并应及时将集水井中的水排出基坑。

3、排水沟或集水井的排水量计算应满足下式要求。

4、当降水管井采用钻、冲孔法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取措施防止机具突然倾倒或钻具下落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
(2)施工前先查明井位附近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电源、水、煤气管道的情况,并应采
取相应防护措施;
(3)钻机转动部分应有安全防护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