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新人教版

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课程标准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三、教学目标: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和影响难点:从利、弊两方面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五、教学流程设计说明(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1.多极化趋势的“极”与两极格局时期的“极”有哪些不同?B.作用影响不同:两极中的“极”只是通过政治、军事实力来控制、操纵其他国家;而多极化中的“极”是凭借综合国力,即科技、经济实力,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作用,对其他国家、地区乃至全球产生影响力和作用力。

2.教师导入: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影响下,尽管还有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等复杂矛盾和冲突。

但是各“极”的人民都向往和平、追求发展,这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住的。

于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

A.具体对象不同:两极格局中的“极”实际上是指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而多极化中的“极”既有国家,也有国家集团──如欧盟,在一定意义上还包括某些影响较大的世界性或地区性国际组织。

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趋势”。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趋势”。

)抓住机遇,迎接挑(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教师: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2.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3.经济全球化趋势有哪些具体表现?4.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起了怎样的作用?5.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有哪些利和弊?6.“海尔”公司发展的典型材料说明了中国企业应当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课件演示相关图片资料,辅导学生提取信息、分层解析、归纳概括)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主要讲述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及其影响。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以及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全球化的概念和发展历程,认识到全球化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于世界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他们可能在生活中有所听闻,但对其具体内容和影响还需进一步学习。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生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全球化这一主题。

在呈现、操练、巩固等环节,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对世界的影响,掌握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应对策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全球化进程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教学难点: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及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应对策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生动的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用于情境创设和辅助教学。

4.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世界地图,指出全球化的重要性,并提出问题:“什么是全球化?它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世界经济的“全世界化”》教学设计【课程导入】20 世纪 90 年月,世界经济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进行,使世界经济发展向地区经济公司化和经济全世界化迈进。

这就极大地改变了各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思路。

生产环节的分工、资源配置的差别、劳动力成本的高低以及公司对收益的追求,驱遣各国政府追求新的经济增添点。

这不单给发达国家、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提出了难题。

本课内容或许会给你一些崭新的政治经济观点,对你原有的知识观点组成冲击,那么,走进 16 课,领会一来世界经济“全世界化”的冲击吧。

【知识网络】【学习探究】1.此刻时代,世界经济日趋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世界化趋向加快发展。

经济全世界化表此刻哪些方面?2.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一样,各国在经济全世界化中的相互依存关系是不平衡的、不对称的,也是不一样等的。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世界化过程中是如何的一种处境?【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 20 世纪八九十年月,经济全世界化趋向日趋加快发展的原由是()。

A.发展中国家要求改变不合理的旧的经济次序B.第三次科技革命深入发展C.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技术D.世界贸易组织的推进2. 20 世纪 90 年月,经济全世界化发展最重要的表现是()。

A.海湾战争的迸发B.科索沃战争的迸发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 20 世纪 90 年月,经济全世界化中出现的缺点对亚洲经济造成重要打击的是()。

A.亚洲金融危机 B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C. 1998 年中国南部地域发生洪灾D.科索沃战争的发生二、填空题1. 20 世纪八九十年月,东西方冷战结束后,局势趋于和缓,与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向。

2.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经济发展既是一个,也是一个严重的。

三、列举题列举 20 世纪 90 年月世界经济全世界化趋向的详细表现。

四、简答题经济全世界化对发展中国家有何影响?中国是如何适应经济全世界化趋向的?【资料下载】经济全世界化的表现从当前来看,经济全世界化主要表此刻:第一,国际贸易的绝对量和相对量快速增添。

历史: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说课教案(人教版九下)

历史: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说课教案(人教版九下)

《经济的全球化》说课稿长沙县黄花中学唐娟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内容化对整个单元的具有总结性作用,反映了经济成长历程的趋势——走向全球化。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认识在全球化趋势下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辩证地看待全球化。

(二)课程标准要求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掌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具体表现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正确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应对全球化,关键在自己。

由国有企业在本土的发展,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情感;使学生树立努力学习,为民族努力奋斗的志向。

分析我们的挑战,增强学生忧患意识和使命感。

三、重点难点1.重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2.难点:从利弊两方面分析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教法:问题探究法、情境体验活动法、讨论法2.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深化、情感升华依据:黄花镇是长沙市的窗口乡镇,黄花中学镇中心,近邻机场,星沙县城,这里亦城亦乡,学生既有农村孩子的天真淳朴,又有城市孩子的国际视野。

他们每天都会感知并享受到了全球化,具备了基本的认知和经验,对这一问题也比较感兴趣,但从未深入探究,同时缺乏辩证的看问题的思维。

五、教学设计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就地取材,搜集生活区域内的外国商品的实物或照片、资料。

(包括汽车、电器、生活日用品音乐、服饰、外国餐饮店等),上网搜集或实地调查打入外国市场的中国企业。

调查了解这些现象给人的切身感受,进而对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利弊得失有个初步感性的认识。

2、学生课前导学、预习,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入课题由学生熟知的星沙的跨国企业导入课题。

学生对三一、中联重科、中铁轨道等耳熟能详,由此,激发兴趣;拉近历史学科与生活的关联,为教学的展开营造良好氛围。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新人教版 (2)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新人教版 (2)

《第16 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掌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具体表现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正确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

使学生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教学难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多极化趋势的“极”与两极格局时期的“极”有哪些不同?A.具体对象不同:两极格局中的“极”实际上是指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而多极化中的“极”既有国家,也有国家集团──如欧盟,在一定意义上还包括某些影响较大的世界性或地区性国际组织。

B.作用影响不同:两极中的“极”只是通过政治、军事实力来控制、操纵其他国家;而多极化中的“极”是凭借综合国力,即科技、经济实力,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作用,对其他国家、地区乃至全球产生影响力和作用力。

教师导入: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影响下,尽管还有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等复杂矛盾和冲突。

但是各“极”的人民都向往和平、追求发展,这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住的。

于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

讲授新课:师: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生:经济全球化趋势是指随着世界性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趋势”。

其实质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是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师:那么,经济全球化趋势究竟为什么会形成?这和哪些因素有关?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生:(讨论)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九年级下册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九年级下册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九年级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及其影响。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正确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和影响2、难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改变了世界。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虽然由于彼此间的扩军备战、争霸,使世界形势动荡不安,但由于势均力敌,避免了人类世界再次爆发战争,尤其是极具毁灭力的核战争;但是由于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格局开始向多极化发展。

可以说,二战后,人类社会经历的几番动荡。

可是,世界经济的发展如何?五六十年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黄金时代,七八十年代是一些后起的国家的黄金时代,但全球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又是如何?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的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展示板书: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内容组织】师: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经济全球化趋势是指随着世界性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趋势”。

其实质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是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师:除此之外,世界上很多学者对此还有不同的解释。

经济全球化概念的提出起源于经合组织(OECD)前首席经济学家S·奥斯特雷,主要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

但在我们看来,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十分广泛,技术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等都可以列入经济全球化的范畴。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新人教版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基本知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具体表现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等方法,知道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经济全球化趋势有哪些具体表现?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有哪些利和弊?利用典型材料说明中国企业应当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和影响【教学难点】从利、弊两方面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述、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课前准备】PPT、课前预习【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商品品牌吗?生回答。

师:很好,那么你知道这些品牌是哪国的吗?生答。

师:世界各地的商品涌入中国的市场,我们可以享受世界文明的成果。

这说明当今天世界经济呈现怎样的趋势?生答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6课《经济全球化》。

二、新课学习(一)概念解析: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师:你知道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吗?生答师讲述: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

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

从新航路开始,经济全球化开始启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达到高潮。

师问:同学们认识这个品牌吗?生答:认识,是耐克鞋。

师问:对,耐克是闻名世界的美国鞋品牌。

那么,你们知道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吗?生答:不知道师讲述:全球闻名的“耐克”球鞋年产9000万双,每年都推出一百多种新产品和新款式。

但是,美国“耐克”公司7800多名职工只负责设计、选厂、监制和销售,而生产却由分散在世界各地的40多家工厂来完成。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及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及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及导学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及导学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掌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具体表现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正确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重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难点:从利、弊两方面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影响下,尽管还有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等复杂矛盾和冲突。

但是各国的人民都向往和平、追求发展,这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住的。

于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原因:1、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2、各国发展经济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各国都在寻求国际合作。

3、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

4、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生产力提高,生产社会化迅速发展。

(根本原因)过渡:如今经济全球化已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让学生阅读教材95-96页,分析并回答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总结:1、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2、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3、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让学生举例说出身边的全球化具体表现教师总结:过渡: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呼啸而来,并逐渐发展壮大,那么它的到来,对全球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让学生阅读教材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总结: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示:
教师:1.通过听故事和观看图片你能说一说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2.小调查:(1)请吃过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同学举手;(2)请你说出
你父母使用的手机品牌;(3)你喝过可口可乐吗?
学生: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
一个整体。

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段正文内容和95页蓝字内容第一段思考经
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分析材料,总结答案。

1.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2.科学技术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3.二战后出现的民族独立国家要求在经济上寻求国际合作,发挥优势,弥补不
足。

4、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生产力空前提高,生产社会化空前发展。

(根本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的分析来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教师: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

那么经济全球
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展示:材料一:
年代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平均流量1970年--1974年128亿美元
1989年1900亿美元
材料二:20世纪末,全世界的跨国公司有六万多家。

它们创造了全世界国
民生产总值的40%,贸易额的60%,对外投资的90%。

它们能够根据各地的优势
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生产和销售。

材料三:世贸组织的英文缩写为WTO,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它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它是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

世贸组织的宗旨是在通过市场开放非歧
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推动
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学生思考并归纳:经济全球
化的具体表现有:1.国际投资和
国际贸易迅速增长;2.跨国公司
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3.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教师:我国是什么时候加入世贸的?对于世贸你了解多少?我国还加入了什么经济组织?
学生:2001年,世贸是当今世界性的国际贸易
组织,有“经济中的联合国”的美誉。

中国经
历了15年才加入世贸。

我国还加入了亚太经合
组织。

2014年11月10日至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

出谋划策:下面两位同学分别代表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他们两人办厂时遇到了各自的困难,你看怎样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
A.男(发达国家):我们有技术和资金,可我们这里劳动力太贵,又缺乏资
源。

B.女(发展中国家):我们这里资源丰富,劳动力也多,可我们技术落后,
也缺乏资金。

学生:归纳:可以通过经济合作,实现资金、资源、技术、劳动力优势互补,使不同国家的经济共同发展。

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资金、技术优势直接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发展中国家也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招商引资,使丰富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提升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能解决具体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教师: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不可阻挡和抗拒的时代潮流。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卷入其中。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经济全球化呢?
第二篇章不可小觑的双刃宝剑----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展示:材料一: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如果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材料二:哥伦比亚前总统桑佩尔说:“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
“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了面包屑”。

材料三:如下图,不论你愿意与否,全球化进程都会不断深入地发展……
材料四:
教师: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和课文内容思考:经济全球化有哪些利与弊?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并选一位代表进行发言。

评出优胜组。

学生1: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参与国际竞争、发展本国经济是一个良好的机遇。

学生2:弊:①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过快,市场的破坏作用膨胀;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和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实力不足,造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拉大。

②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有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不仅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原料和劳动力赚取高额利润,还将技术水平低、又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这是非常不公平的。

③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酿成
1997-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

总结:经济全球化能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处于不利境地。

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领跑者。

作为当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有什么意义?
展示:材料一:目前海尔公司在美国、意大利、摩洛哥等地已建立了13家工厂,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设计、生产和销售本地化。

海尔产品已打入欧洲15家大连锁店中的12家,以及美国10大连锁店中的9家,销售量正成倍增长。

------ 摘自东方网2002年3月5日材料二:2002年我国全年进出口总量突破6000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由的1990年的第16位上升到第5位。

1990年至200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5000多亿美元。

2001年我国正式成为世贸成员国,标志着我国将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我国在对外经济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