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师作品分析
中国著名平面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中国著名平面设计师及作品介绍中国著名平面设计师及作品介绍1. 引言在当今时代,设计行业日益蓬勃发展,平面设计作为设计领域中的一大重要分支,对于传达信息、传递情感以及引发共鸣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而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国家,也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平面设计师,他们以独特的设计理念和作品风格在设计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介绍中国著名平面设计师及其代表作品,旨在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平面设计领域的精彩。
2. 王富贵王富贵,中国知名平面设计师,擅长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作。
他的作品以线条清晰、意境深远而著称。
其中,代表作品《山水画册设计》将中国传统山水画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一作品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还在国际设计领域获得了高度赞誉。
3. 赵小雷作为中国当代平面设计领域的佼佼者,赵小雷以其独具一格的设计风格和匠心独运的作品而备受瞩目。
他善于利用色彩和图形的组合,突破传统设计的束缚,创造出一系列富有现代感和艺术感的作品。
《无界设计》系列作品更是赵小雷的代表之作,通过大胆的构图和前卫的设计手法,展现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冲击力。
4. 总结中国著名平面设计师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在设计手法上也呈现出了多样化和创新性。
王富贵和赵小雷的作品都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平面设计领域的无限魅力,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令人赞叹的设计画卷。
相信随着中国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更多优秀的设计师和作品将涌现出来,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与享受。
5. 个人观点作为我对中国设计领域的热爱者,我对这些优秀设计师的创作充满了敬佩之情。
通过对他们作品的研究和欣赏,我不仅获得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更深入理解,同时也为我在设计领域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启发。
我深信,只有不断吸取优秀设计师的经验和智慧,才能在自己的设计之路上越走越远。
在知识这篇文章中,我将继续分享对中国著名平面设计师及其作品的深入探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领域,激发对设计的热爱和追求。
平面设计师作品分析

岗特兰堡作品赏析--《书籍》
14
岗特兰堡作品赏析--《土豆》
15
西摩·切瓦斯特
• 西摩•切瓦斯特是 美国观念形象设 计的代表人物之 一,他的设计理 念及其设计作品 所取得的成就, 对当代平面设计 界都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切瓦斯 特是除德国的岗 特•兰堡、日本的 福田繁雄之外的 现代世界平面设 计大师之一。
《1945年的胜利》
• 《京王百货宣传 海报》--1975年
11
《福田繁雄招贴 • 《UCC咖啡馆》海
展》--1987年
报—1984年
12
岗特兰堡
• 岗特兰堡的艺术 植根于他的民族 文化,包豪斯思 想是他的艺术根 基,土豆文化是 他的灵魂,60年 代西方的学 潮则 奠定了他视觉设 计的革命性。兰 堡被成为当代世 界最杰出的视觉 诗人,他以其丰 富的阅历,超群 的智慧和卓越的 想象力,不断地 更新和塑造自己 的设计风格。
19
3
陈幼坚设计中国元素的茶馆
东京新宿的高岛屋有一家命名“茶语”的茶馆,从茶馆的室内装潢和司标设计到茶 具的选用,都堪称是陈幼坚设计艺术精髓
4
陈幼坚作品赏析
蓝月亮品牌标志 LOGO设计
• 竹叶青品牌标 志LOGO设计
5
• 香港国际机场标
国家大剧院LOGO 志LOGO设计 设计
6
靳埭强
靳埭强,男,1942年 生于广东番禺。中国 著名平面设计师。靳 埭强特别强调设计师 的专业精神,他认为 漂亮的设计并不一定 是好的设计,最好的 设计是那些适合企业、 适合产品的设计。
设计观:一、企业就是品牌 二、设计要了解市场 三、融合中西的设计理念
四、未来的设计在大陆 五、设计是为他人度身订做
20位平面设计师设计师及其代表作解析

Alberto Pinto 法国设计师Alberto Pinto毕业于巴 黎卢浮宫学院。受孩提时代接触过 的各国文化影响,Pinto以熟练混搭 各种风格流派见长,不管是巴洛克 式的繁杂还是现代派的简约,他都 拿捏得恰到好处。 Pinto是室内设计行业不可多得的超 级巨星,他兼收并蓄的设计风格, 以及对精致完美的不懈追求,吸引 了世界上最顶尖的工匠与之合作。 他的设计作品遍布各大洲,包括商 用建筑和私人住宅,其中不乏皇家 宫殿。Pinto的客户一致认为他是把 室内设计提升到“高级定制”境界 的始作俑者。
ANG
招贴设计
威廉.莫里斯(英国)
威廉· 莫里斯作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是真正实现 约翰拉斯金思想的一个重要设计先驱。是拉菲尔前派的主要 成员。(拉菲尔前派主张回溯到中世纪的传统,手工艺传统, 设计的目的是诚实的艺术)严格的来看,莫里斯并不是一个 现代设计的奠基人: 因为他的探索的重点恰恰否定现代设计 赖以依存的中心——工业化和机械化生产。他的目的是复兴 旧时代风格,特别是以中世纪、哥特风格,他一方面否定机 械化、工业化风格,另一方面否定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风格。 他认为只有哥特式、中世纪的建筑,家具、用品,书籍、地 毯等的设计才是“诚实”的设计。其他的设计风格如果不是 丑陋的,也是矫揉造作的。而应该否定,推翻。
维尔纳· 潘顿(Vermer Panton, 1926-1998)是丹麦极富盛名的 设计大师.他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他丰富和与众不同的想像 力. 潘顿椅外观时尚大方,有种流畅大气的曲线美,其舒适 典雅,符合人体的身材,潘顿椅色彩也十分艳丽,具有强烈 的雕塑感,至今享有盛誉,被世界许多博物馆收藏。潘顿椅 的成功成为现代家居史上革命性的突破。从20世纪50年代 起, 潘顿开始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和化纤等新材料进行研 究. 并于1959-1960年间, 研制出了著名的潘顿椅, 这是世界上 第一把一次模压成型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椅
100年100位平面设计大师系列(一)作品简介

100年100位平⾯设计⼤师系列(⼀)作品简介XFinishing:Design Source本⽂编辑:设计源-设计源启动100年100位平⾯设计师系列(⼀) 1-20整理了世界上优秀的100位平⾯设计师的简介和主要代表作品(个⼈挑选,不代表官⽅⽔准~~),由于⼤师们的作品太多,所以只能将简介和作品出现在⼀个平⾯上,看起来能够更加直观⼀些,若是觉得哪位⼤师的作品没有看尽兴,则可以通过⽹上⾃选搜索查找。
由于个⼈精⼒有限,在这⾥就不⼀⼀整理了,若是出现什么疏忽或是有问题的地⽅,希望多提意见,共同完善!!-分享,快乐着!!-001. 奥托· 艾舍 Otl Aicher德国平⾯设计家。
是德国20世纪最有影响⼒的设计师之⼀,同时也是国际知名的设计师,是⼆战后西德的重要设计师,为慕尼⿊奥运从制服到⼊场券都做了完整的设计,成为赛事标准化视觉图形识别的经典传统。
他是慕尼⿊奥运组委会代表之⼀,他创造了现今国际上⼴为传播的象形符号(Pictogram)系统作为导向。
--002. 乔纳森·巴恩布克 Jonathan Barnbrook声誉卓然却也争议不断的英国设计师,在其20年职业⽣涯中,始终站在国际设计领域的前沿,被公认为当代最具创造⼒和影响⼒的平⾯设计师之⼀。
他呼吁设计师不要成为只为商业利益驱使的⼯匠,“远离那些想让你们(设计师)为其撒谎的企业”,他为⼀些弱势团体设计海报和⼝号,并时常在作品中出现反讽⽂字,诙谐幽默却隐含着对某些社会现象的严肃批判。
--003. 索尔·巴斯Saul BassSaul bass多才多艺,是⼀位杰出的图形设计师和制⽚⼈,主要从事电影海报、Logo设计等。
其作品包括AveryInternation、美国⼤陆航空以及联合航空等的Logo。
--004. 赫伯特·拜尔 Herbert Bayer平⾯设计师,曾在包豪斯学习绘画,后成⽴包豪斯印刷⼴告⼯作室。
平面构成大师分析演示文稿

《光明书》系列海报
书籍是兰堡创作的另一个设计主题。在兰堡眼中,书籍能给人带来光明和希望 。他每年至少为S·费舍尔出版社设计一幅招贴。这个系列作品中展现了平面书籍给人 带来的想象空间十分广阔。
第十二页,共27页。
在兰堡的作品里,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规律,通过元素的密集获得张力凸显效果是兰堡 尝试的又一种方法。
第十四页,共27页。
第十五页,共27页。
3、西摩·切瓦斯特
简介
中文名:
西摩·切瓦斯特
国籍:
美国
职业:
设计
毕业院校: 美国Cooper州立艺术学院
主要成就: 创立波什平(Pushpin)集团 公司
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之一
第十六页,共27页。
《消除口臭》(End Bad Breath)是切瓦斯特在1968年(37岁)设计的反战海报 ,反对美国在越南战争(1959年~1975年)中对河内进行轰炸。这幅海报以浓郁的
及香港艺术发展局委员,出版有《平面设 计实践》、《商业设计艺术》、《海报设 计》、《广告设计》、《日本设计师对 谈录》及《商标与机构形象》。
第十九页,共27页。
第二十页,共27页。
中间的红色圆点有较强的引人 注目力和扩张感,产生视觉中心。 周围以淡墨的方式绘制了正方形, 实现了虚实结合。圆形给人圆滑的 感觉,直线给人刚强的感觉,同时 ,“天圆地方”方与圆达到了一种 平衡。
主题创意
时间推进
活动安排
联系我们
第五页,共27页。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系列(1985年-2001年)
福田繁雄《F》海报系列,主画面为福田名字的首字母“F”,对该字母进行变化。该系列又 不同于“贝多芬”系列中以发部轮廓为基本形态,在其轮廓内部根据主题内容进行图形元素的置换
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

香港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
此作品提取了中国的传统 元素:毛笔的笔触,结合日式 的构图,巧妙的体现了沟通交 流的主题。让人感受到中国传 统文人智慧与现代商业文明的 和谐对话。 《沟通》
香港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
九九归一 澳门回归祖国的招贴
香港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
靳先生在为世界环境 日画展所做的海报《美的 回响》中,“试用了道家 思想,以毛笔为莲,配上 水墨蜻蜓,表现了大自然 万物融合的意境;又运用 了重心偏移的平衡手法, 大面幅的留白象征自然清 新广阔的空间。这可以说 是中国传统美学在现代设 计中的承传。”
融合中西的设计理念
香港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
靳埭强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 理念中去。靳强调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 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例如中国银行的标志,整体简洁流畅, 极富时代感,标志内又包含了中国古钱,暗合天圆地方之意。 中间一个巧妙的" 中"字凸现中国银行的招牌。这个标志可谓 是靳埭强融贯东西方理念的经典之作。 裁缝出身的靳埭强坦言自己"并不是很聪明",创作灵感主 要来自平常生活中的发现。靳埭强说:"我不是天生的设计师, 只是自然地从生活中培养潜能。热爱生活帮助我领悟宝贵的人 生观,同时给予我神妙的创作动力。
1967年创办设计公司,作品受高度 评价,成为驰名中外的设计师。靳埭强 曾在各种竞赛中,获奖数百项;其中包 括数十项纽约创作历年展优异奖;
香港பைடு நூலகம்面设计大师—靳埭强
靳埭强曾在各种竞赛中,获奖数百项; 数十项纽约创作历年展优异奖; 1991及1994年亚洲广告奖之最佳企业形象设计; 美国洛杉矶国际艺术创作展金奖;多项美国纽约 CLIO大奖总决赛状; 日本字体设计年刊之最佳作品; 纽约水银金奖; 多项美国《传递艺术》奖; 波兰第1届国际电脑艺术双年展冠军。 在香港,靳氏于1979年成为首位入选为香港十大 杰出青年的设计师; 1984年更是唯一的设计师给颁赠市政局设计大奖; 又于1991年获香港艺术家年奖之设计师年奖, 1992年被选为90年代风云男士之一; 1998年再获杰出成就奖。靳埭强在平面设计界是 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
五名著名设计师 及作品赏析

设计中张力的凸显
• 在兰堡的作品里,我们很容易发现一 个规律,那就是兰堡追求平面之外的 视觉效果。通过元素的密集获得张力 凸显效果是兰堡尝试的又一种方法。 图中的社会文化招贴就是兰堡运用这 种方法的典型代表。我们在感知这些 画面不动的式样时,又感受到了一种 运动的具有倾向性的张力。图中密密 麻麻的人头让人感觉压抑,人群似乎 在由远而近地蠕动,并有向纸边涌出 的运动趋势。这种"不动之动"具有强 烈的视觉冲击力。一幅静止的平面作 品的运动感往往和构成平面作品本身 的骨架有关,它的运动方向基本上和 构造骨架的主轴方向一致
“湿笔取韵,枯笔取气”。[3] 靳先生在台湾印象海报展邀请参展 作品《汉字》系列中饱含浓情的 “山”、“水”、“风”、“云” 磅礴大气让人心仪,使人深感山之 “伟岸博大”、风之“骤动无影”、 云之“飘逸非凡”、“水之灵动幽 远”,以及其中天地万物潜藏的天 人合一的阴阳脉动,可谓将水墨的 性灵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视觉上给 人以强烈的冲击感。
至今任卡尔斯鲁厄国立设计大学一级教授、副校长。
1997年(59岁)担任江南大学名誉教授,国际广告 设计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冈特·兰堡被称为"德国视觉 诗人",并与日本的福田繁雄、美国的西摩·切瓦斯特 并称为当代"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 纵观兰堡的设计作品,可以看到兰堡在自己的平面 世界里追求艺术的自由。兰堡常常对自己的学生说: "诗、艺术和文学是人们每天都能感受到的,它无处 不在,人们只要去观察它就能发现它。兰堡的作品 发现了很多存在于生活中的艺术,他把一些生活中 常见的主题作为创作元素,加之艺术的处理,使其 具有另外的一些象征含义。同时他的作品容易让人 联想到法兰克福学派的左翼思想--冷静而执着。兰堡 承认自己是左翼激进分子,他执着地用理性主义、 弗洛伊德主义的心理结构理论看待当今社会的进步。 他的这种执着直接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国内外平面设计师作品分析

二、(9)靳埭强作品赏析——《自在》
“一艺术品,须能代表一民族,一时代,一地域,一作家,方为合 格”。靳埭强先生的海报《自在》系列,行云流水般的水墨元素与表达 主题的物体共同出现在画面中,其画面元素安排风格各异,或行云流水, 或憨态可掬,或自由自在,或木讷若拙,无不契合“行”、“坐”、 “睡”、“吃”、“玩”等生命之真谛,给人以气韵生动之感。
一、(6)陈幼坚作品赏析——香港 品牌标志 LOGO设计
“香港品牌”更新后的形象标志保留了原来的飞龙图案,但看起来更富现代 感。带有神话色彩,充满力量的飞龙,把这个城市的历史背景,动力和时代气息 结合起来,并巧妙地嵌进了香港英文名称的缩写“香港”。 由飞龙延伸出来的蓝,绿彩带,分别代表蓝天绿地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红 色彩带则勾划出狮子山山脊线,象征香港人“我做得到”的拼搏精神。彩带飘逸 灵动,代表香港人应变灵活。而缤纷的色彩则代表这个城市多元化,富活力。这 套新的形象由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完成。
一.(4)福田繁雄《UCC咖啡馆》 海报 1984年
1984年《UCC咖啡馆》海报,他以搅拌咖啡的杯中漩涡正负纹理交错, 造型成众多拿着咖啡杯子的手,并呈螺旋状重复并置,突出咖啡这一主 题图形又不失幽默情趣。这种将主题图形分置并列呈现出相互回转展开 的动态意味的手法,称之为"放射状图底反转"。
一.(5)福田繁雄1986年作品展 海报
国内平面设计师作品分析
一、(1)陈幼坚作品赏析——上海 外滩美术馆LOGO(标志)
陈幼坚设计公司(ACDC)为美术馆设计之标识字体,以Rockbund Art Museum的简写RAM组成,利用简洁的线条反映美术馆简约、充满空间感的 建筑特色;标识的设计稳重之余亦不失亲切感,体现美术馆与城市及生 活互动的特色。其现代简约的风格不论映衬旧建筑,或是与当代艺术一 同展示都表现出和谐与大气。 标识设计亦配合美术馆作为永久文化机构的属性,其中性的风格令 标识历久常新。RAM简写的A字特意镂空,令字体的线条更简约之余,亦 反映美术馆宽阔的空间,以及David Chipperfield所创造的建筑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摩· 切瓦斯特作品赏析
• 《消除口臭》
笔与房子的同构
为“图钉”集团 所做的宣传海报
• 《图钉与未来》 --1997年
总结
• 大师作品固然精彩, 但是如果我们只做 一个旁观者,那我 们就只能永远做旁 观者。我们应该多 看别人的作品,从 中收获知识,或多 或少,只要有收获 就好。希望这次的 作品分享能够对你 们有所收获,谢谢!
平面设计师作品分析
目录:
• 陈幼坚作品赏析 • 靳埭强作品赏析 • 福田繁雄作品赏析
• 岗特· 兰堡作品赏析 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 西摩· 切瓦斯特作品赏析 • 总结Fra bibliotek陈幼坚
陈 幼 坚
陈幼坚,生于 1950年的香港, 凭着个人的天分 和敏锐的艺术触 觉在设计行业打 拼了26个年头。 这26年来,他曾 荣获香港乃至国 际奖项400多个, 在纽约、伦敦、 东京等地名声大 噪,他设计的作 品遍布世界各地。
• 英伦气质小正太 VS 山羊胡和气大叔
陈幼坚设计中国元素的茶馆
东京新宿的高岛屋有一家命名“茶语”的茶馆,从茶馆的室内装潢和司标设计到茶 具的选用,都堪称是陈幼坚设计艺术精髓
陈幼坚作品赏析
蓝月亮品牌标志 LOGO设计 • 竹叶青品牌标 志LOGO设计
国家大剧院LOGO 设计
• 香港国际机场标 志LOGO设计
福田繁雄作品赏析
《1945年的胜利》 • 《京王百货宣传
海报》--1975年
《福田繁雄招贴 展》--1987年
• 《UCC咖啡馆》海 报—1984年
岗特兰堡
• 岗特兰堡的艺术 植根于他的民族 文化,包豪斯思 想是他的艺术根 基,土豆文化是 他的灵魂,60年 代西方的学 潮则 奠定了他视觉设 计的革命性。兰 堡被成为当代世 界最杰出的视觉 诗人,他以其丰 富的阅历,超群 的智慧和卓越的 想象力,不断地 更新和塑造自己 的设计风格。
岗特兰堡作品赏析--《书籍》
岗特兰堡作品赏析--《土豆》
西摩· 切瓦斯特
• 西摩•切瓦斯特是 美国观念形象设 计的代表人物之 一,他的设计理 念及其设计作品 所取得的成就, 对当代平面设计 界都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切瓦斯 特是除德国的岗 特•兰堡、日本的 福田繁雄之外的 现代世界平面设 计大师之一。
靳埭强
靳埭强,男,1942 年生于广东番禺。中 国著名平面设计师。 靳埭强特别强调设计 师的专业精神,他认 为漂亮的设计并不一 定是好的设计,最好 的设计是那些适合企 业、适合产品的设计。
设计观:一、企业就是品牌
四、未来的设计在大陆
二、设计要了解市场 五、设计是为他人度身订做
三、融合中西的设计理念
靳埭强作品赏析
澳门回归招贴
• 《互动》
《汉字—山、风、云、水》
福田繁雄
• 福田繁雄,日本平面设计 大师、教授,世界三大平 面设计师之一,1932年生 于东京,毕业于东京国家 艺术大学,2009年1月11 日在东京病逝。福田繁
雄既深谙日本传统,又 掌握现代感知心理学。 他的作品紧扣主题、富 于幻想、令人着迷,同 时又极其简洁,具有一 种嬉戏般的幽默感,并 善于用视幻觉来创造一 种怪异的情趣。由于他 在设计理念及实践上的 卓越成就,福田繁雄教 授被西方设计界誉为 “平面设计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