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重点
《社会医学》期末考试重点

1、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2、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有下列五项:①倡导积极的健康管理;②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③改善社会卫生状况;④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⑤主动特殊人群的保健和控制社会病。
3、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①研究社会卫生状况;②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③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
4、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①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②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③生理、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④关注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⑤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⑥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
5、大卫生观:卫生事业的本职是一种花“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的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积极行动和参与,这也被称为“大卫生观”.1、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2、医学模式的演变: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
3、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①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②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③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斯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4、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实践的指导意义:①对临床工作的影响;②对预防工作的影响;③对卫生服务的影响;④对医学目的的影响;⑤对医学教育的影响.5、“五星级医生”,即卫生服务的提供者;诊疗方案的制定者;健康教育的指导者;卫生事务的协调者;社区卫生服务的领导者.6、现代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①恢复了心理、社会因素在医学研究系统中应有的位置;②更加准确的肯定了生物因素和生物医学的价值;③全方位探求影响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7、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①环境因素;②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③生物遗传因素;④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8、世界卫生组织1991年调查显示,生活方式占60%,环境因素占17%,生物遗传因素占15%,医疗卫生服务占8%。
社会医学重点

1.社会医学的概念?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研究健康与疾病的现象,研究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探讨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策略)2.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
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针对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开出改善卫生状况的“社会研究对象:从医学角度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3.社会医学的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认识上)健康观: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现代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行为上)现状、特征、变化及演变趋势3、制订卫生政策和策略(政策上)4、开展健康弱势人群保健和社会病控制(伦理上)3.为什么会发展为现代医学模式1、医学发展的社会化:个人分散的医疗活动转变为社会分工协作的系统医学活动的过程2、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烈性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世界各国都出现了以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占据疾病谱和死因谱主要位置的趋势。
3、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
4、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
(立体化、网络化、多层次、多角度)5、健康因素多元化4.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关系以及为什么会有这种关系)经济发展与健康相辅相成,互相促进1.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促进作用: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通过教育间接地影响2.经济发展给健康带来的负面效应:环境的污染;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负性事件增多;现代社会病的出现;3.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也促进经济发展:保护劳动力,创造更多的财富(工作时间延长、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卫生事业的负担:减少资源耗费;降低病伤缺勤损失4.健康管理与治理的概念健康管理狭义:以人们的健康需要为导向,通过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状况以及各种健康危险因素的全面监测、分析、评估及预测,向人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通过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计划,协调个人、组织和社会行动,对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干预和管理。
社会医学重点

1.社会医学的三个发展阶段:一、社会医学的萌芽时期;二、社会医学的创立时期;三、社会医学的发展时期。
2.盖林:1848年,法国医生盖林认为,应当将医学监督、公共卫生和法医学等学科统称为社会医学。
这是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的概念。
3.格罗蒂扬:法国医生格罗蒂扬在德国柏林大学开设社会卫生学讲座。
提出卫生学的理论,首次提出健康、疾病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4.社会医学的任务:1、评价健康状况;2、开发和应用评价理论和方法;3、探索社会因素与人群健康之间的关系;4、为制定有效的社会卫生策略提供依据;5、多学科、多层次合作。
5.社会医学的作用:1、为政府制定社会卫生策略,制定区域卫生规划等提供依据;2、改变生物医学模式对健康观念的影响;3、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6.社会医学的学科性质: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医学与社会学之间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它综合了生物医学与社会的研究方法与成果,是社会学和生物医学之间的交叉或边缘学科。
7.健康概念:健康不仅是疾病或体弱的匿迹,而是身心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好状态。
8.心理健康概念: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
9.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研究社会卫生状况和人群健康状况;探讨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制定社会卫生策略。
10.医学模式转变的各个阶段:一、神灵主义医学模式;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三、机械论医学模式;四、生物医学模式;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1.机械论医学模式:机械论解释生命活动是机械运动,保护健康就是维护机器。
这就忽视了人类机体的生物复杂性以及社会复杂性,产生了对人体观察的片面性和机械性。
12.模式:模式在科学研究中是指研究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理论图式或解释方式,也可以指一种思想体系或思维方式。
13.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理论发展和医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它实质上是一种医学观,是对医学的本质,医学发展的规律和方向,医学发展的基本思路、方法,医学发展应该抓住那些根本问题,医学实践操作的主攻方向是什么等方面,作出的高度理论概括。
社会医学重点总结

社会医学重点总结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社会干预来改善健康状况的学科。
这篇文章将对社会医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一、社会医学的概念与背景社会医学是综合多个学科的研究领域,主要关注社会环境、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等因素对健康产生的影响。
根据统计数据和研究结果,社会医学揭示了贫困、教育水平、就业状况、膳食结构、社会支持等因素与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
二、社会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 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社会经济地位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社会层级中的地位,包括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职业等。
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更容易患上各类疾病,并且寿命较短。
2. 社会支持与健康:社会支持包括来自家庭、朋友、社区和社会组织的心理和实质性支持。
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可以减轻个体在面对健康问题或生活压力时的负担,对身心健康具有正面影响。
3. 社会不平等与健康:社会不平等是指社会中资源、机会和权力的不均分配。
研究显示,社会不平等加剧了各类健康指标的差距,增加了低社会经济地位人群患病和死亡的风险。
4. 生活方式与健康:生活方式是指个体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吸烟和饮酒等。
研究发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慢性疾病和提前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5. 社会环境与健康:社会环境包括居住环境、空气质量、水质、噪音污染等因素。
研究发现,恶劣的社会环境与各类健康问题密切相关,如心血管疾病、精神压力和免疫系统失调等。
三、社会医学的应用与挑战1. 社会医学在公共卫生政策中的应用:社会医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政府层面的干预措施,促进社会公平和健康发展。
2. 社会医学研究的不足与挑战:社会医学是一个相对新兴的学科,尚存在数据收集手段不足、研究方法不够成熟、研究结果不能直接应用于个体等问题。
四、社会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1. 加强社会医学与其他健康相关学科的合作:社会医学需要与人口学、心理学、流行病学等学科密切合作,形成多学科融合的研究模式。
(完整版)社会医学重点整理

社会医学第一章概论1.掌握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掌握)研究对象:社会因素、人群健康、社会卫生状态、社会卫生措施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2)研究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2.熟悉社会医学的性质和任务(熟悉)性质: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健康与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课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
(3)制定卫生政策与策略,指导区域性的卫生改革与发展,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发展初级卫生保健(4)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3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1)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的观点(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4)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性的观点(5)疾病发生和防治中社会因素主导作用的观点(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4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的作用(1)规范社会医学的方向(2)知道社会医学的实践(3)明确社会医学的任务(4)推动社会医学的发展第二章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的演变(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4)生物医学的模式2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1)片面强调生物学因素,生物环境,忽视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治病作用(2)疾病表现形式变化:单因单果到多因单果到多因多果3影响人群健康因素(1)环境因素(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3)生物遗传因素(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4医学优先发展战略(1)预防疾病与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2)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痛苦(3)对疾病的治疗和对不治之症的照顾(4)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5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的基本内涵(1)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他的生存状态(2)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3)医学模式的转换要求医师全面的关注病人6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的概念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社会医学复习重点内容

社会医学复习重点内容社会医学重点内容p1社会医学的概念p2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p51848年,法国医师盖林明确提出社会医学的概念。
德国就是社会医学的发源地三次卫生革命:第一次卫生革命――传染病;第二次卫生革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第三次卫生革命――加强和提高生命质量p15医学模式的演进(机械医学模式学说中需注意三部作品及其作者:《崭新工具》、《动物就是机器》、《人就是机器》;生物医学模式的瑕疵:忽略了集体生命的复杂性以及心理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p17图2-1)p21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p23“生物―社会―心理对医学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中的第3点现代医学模式的贡献:1、解放了医学思维模式,以综合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2、扩大了医学研究的思路;3、疾病预防提高到新的层次(社会、心理防治的应用领域);4、医药卫生人才知识结构产生巨大变化;5、中国医学的发展转化成崭新活力。
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特点:1、作用的广泛性;2、持久性与积累性;3、交互作用。
p42“身心健康的内涵及来衡量指标”中第二段中的第四行。
p43第一段最后一句话p53“人口结构”中的第一句话p96“调查研究”第三行p97社会医学特有的综合评价方法专家的人数15―50人为宜p98社会医学研究的步骤图9-1科学研究的过程(“选择课题1、课题评价“三个原则”“制定研究方案”中的第一句话)p100最上方第一行“非概率样本方法”p100定性研究的概念p100定性研究的特点p101定性研究的用途定性研究的优缺点―优点:1、个案或特定问题的深层次积极探索;2、难于定量分析的问题的研究,例如一些社会现象和犯罪行为;3、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缺点:1、结论不一定就是存有普遍性;2、难以提供更多存有统计数据量的结果。
p102定性研究的方法p104“观察法”中的第2-5行。
p108问卷的一般结构p134身心健康危险因素的概念p134身心健康危险因素的分类p135健康危险因素的特点p136健康危险因素的作用过程身心健康管理的特点:1、标准化(身心健康管理的基础);2、定量化(关键);3、个体化;4、系统化;5、整体化p137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概念及其英文缩写p141危险分数及女团危险因素的计算方法p144个体评价p149生命质量的评价内容p150第三句话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功能状态functionaleffectsp160生命质量评价的应用领域p162质量调整存活年p217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p217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社区卫生服务的任务:1、提升人群身心健康水平,缩短寿命,改善生活质量;2、建立身心健康社区;3、推动区域卫生规划和卫生体制机制改革。
【精品】社会医学笔记 社会医学重点

【精品】社会医学笔记社会医学重点
社会医学是一门综合性思想方法学科,主要研究人口健康、医疗保
健系统、社会生活环境和卫生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作为现代公共卫
生学的一部分,社会医学在医学研究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社会医学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与健康
社会医学研究人口健康和疾病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环境因素,探讨这些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例如,社会隔离、歧视、贫穷、战争等都会对个人和群体的健康产生影响。
2. 医疗保健系统
社会医学研究医疗保健系统的建设、功能和效率等方面的问题。
医
疗保健系统是个体、家庭和社区获得医疗服务的途径,它需要公平、高质量和经济有效的运作。
3. 健康服务利用与卫生行为
社会医学研究人们对健康服务的利用情况和卫生行为,包括预防、
保健和治疗等方面的行为。
适当的健康行为可以预防、控制和治疗
疾病,提高生命质量。
4. 卫生政策和规划
社会医学研究卫生政策和规划,包括公共卫生措施、医疗保险、药
品管理、环境卫生、健康教育和卫生监督等方面。
卫生政策和规划
是预防和控制疾病、保障公众健康和实现健康目标的重要手段。
总之,社会医学在探索和解决人口健康、医疗保健、卫生政策和规划等方面的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医学实践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社会医学重点

第一章概论一.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研究社会因素和人群健康及疾病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研究社会卫生状态及其变动规律、研究改善社会卫生状况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卫生措施。
是社会学和医学之间的交叉或边缘学科。
二.三次卫生革命对象社会卫生策略第一次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制定国家卫生措施、环境卫生工程措施。
疫苗免疫接种、抗菌药物、消毒杀虫灭鼠第二次慢性非传染病三早、疾病监测、改善生活环境、健康教育提倡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第三次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
社会综合卫生策略、健康促进三.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1.社会卫生状况和人群健康状况社会医学以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学方法、流行病学方法、社会学的方法,研究社会卫生状况和人群的健康状况。
应用科学指标对人群健康状况作出评价,找出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对社会问题作出社会医学“诊断”。
2.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社会医学运用各种手段,研究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社会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状况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进行社会病因分析,为制定社会卫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社会病因学分析。
3.社会卫生策略社会卫生策略是建立在对整个社会个人健康和人群健康评价的基础之上的。
根据健康状况评价和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找出需要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提出社会性策略与措施(卫生立法,卫生规划和社区卫生服务等)。
----社会医学处方。
四.整体健康观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为健康所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或缺陷,而且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好适应状态。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健康的标准只要求不生病。
五十年代以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定义认为,健康不仅没有病伤,而且要有身体和精神的完满状态(well一being),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七十年代以来,认为健康要进一步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
健康的多层次1.躯体健康(physical health)2.心理健康(psychological health)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1.社会医学的知识基础主要来自和。
2.社会医学是一门学科;从医学思维和观念的角度,社会医学具有学科的特点。
3.社会医学主要研究疾病和健康的属性,以分析和解决起源于的健康和疾病问题为主要目的。
4.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三个层面。
5.社会医学的产生使预防医学从传统的扩大到,学科更有生命力。
6.1848年,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概念。
二、选择题1. 提出“医学是门社会科学,政治从广义上讲就是医学罢了”观点的是() A.魏尔啸 B.诺尔曼 C.盖林 D.希波克拉底 E.恩格尔2. 不属于社会医学研究内容的是()A .卫生服务状况 B.卫生行为 C.社会卫生政策 D.社会危险因素 E.临床诊治方法 3. 社会医学是( )A.社会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B.理论学科 C.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 D.交叉学科,边缘学科 E.以上答案均不是 4.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趋向于() A.生产性 B.盈利性 C.公益性 D.福利性 E.以上答案均不对 5.盖林(Guerin)是( )A.德国人 B.英国人 C.美国人 D.法国人 E.瑞典人6.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卫生状况及其变动规律 B.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变动规律 C.卫生政策制定 D. 社会发展规律 E.个人卫生状况 7.社会医学研究的主要人群是()A.患者人群 B.全体居民 C.社区中的疾病群体 D.潜在的患者人群 E.传染病人群8.社会医学的研究目的是()A.帮助政府制定政策 B.找出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因素C.评价居民的生命质量 D.描述人群健康状况,进行国际间E.比较准确了解人群健康状况,找出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并采取有效的社会卫生策略三、名词解释1. 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四、问答题1. 试述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2. 社会医学在发展过程中有哪些特点?3. 结合专业实际谈谈学习社会医学的意义。
第二部分: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医学科学社会科学2. 医学方法3. 社会属性社会文化4. 社会卫生状况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5. 生物预防社会预防6. 盖林(Guerin)10.《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中国居民平均健康水平在191个国家中位居:() A.18位 B. 81位 C.101位 D.20位 E.144位三、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2.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 3.健康风险指数(health risk index,HRI) 4. 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 5. 健康公平6. 疾病(disease)7. 病灾(malady)8. 疾患(illness)9. “大卫生观” 10. “高危险性观”四、问答题1.疾病的社会性对疾病防治有什么作用?2.如何理解现代医学的目的? 3.如何从卫生事业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其社会功能?4.如何理解社会资本的卫生保健功能?第二部分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相互依存性社会交往性道德性劳动和合作性 2.基本权利基础3.不安全性行为高血压吸烟酗酒不洁饮水缺少公共卫生条件铁缺乏固体燃料所致的室内污染社会因素 4.生物社会5.公益事业人人需要共同受益 6.机会工具二、单项选择题1.B 2.D 3. D 4.B 5. B 6. A 7. E 8. A 9. E 10. B 三、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价值的总和。
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在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最终成果和提供的劳务价值。
3.健康风险指数是一个综合指标,由室内及户外空气污染、水污染、营养状况以及卫生保健服务可及性等四个指标组成,取值0~1之间,越接近于0越好。
HRI主要是用来衡量经济、社会、环境、医疗保障因素等对人类健康的危险程度。
4. 社会资本主要指特定的社会组织内人与人之间的促进活动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资源。
是社会关系、社会规范、社会网络和社会凝聚力的综合体现。
5. 健康公平是指不同社会阶层、性别、种族、地理及年龄间的每个社会成员都应享有同等的健康权利,即健康公平。
6. 疾病指身体上或精神上的不正常,偏离统计学意义上的标准,并引起疾病或残疾,或者增加早死的机会。
7. 病灾指除疾病外许多有害健康情况的状态,包括损伤、创伤和缺陷。
8. 疾患是人主观感觉部分身体或精神不安康或受损害以至生命中正常功能受到损害等。
9. “大卫生观”是指把疾病防治工作看作是全社会每个人的职责,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卫生服务要从“封闭式”变为“开放式”,从微观拓展至宏观,从个体服务发展到群体服务,建设一个由自我保健、家庭保健、社会保健、国家保健和国际保健的从个人到全球的保健体系。
10. “高危险性观”是指疾病防治工作要有所侧重,要把有限的卫生资源投入高危人群(易受疾病侵扰的人群,如孕产妇、老年人等)。
四、问答题1.答题要点:首先指出疾病与人的社会地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有密切的关系,然后再从以下三方面概述: 1) 病因的社会性。
2) 疾病结果的社会性。
3) 疾病防治策略的社会性。
2.答题要点: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现代医学的目的1) 生物医学模式引起的当今医学界的种种危机极其根源。
2)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现代医学目的影响。
3) 现代医学目的原则与内涵。
4) 现代医学目的实践体现。
3.答题要点: 1) 发展社会经济 2) 建设精神文明 3) 保障基本人权 4) 维护社会安定 4.答题要点:1) 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2) 促进卫生服务的提供 3) 提高疾病的预防效果第四章社会卫生状况第一部分练习习题一、填空题1.人群健康状况是________因素与_______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社会卫生状况内容甚广,大体上可分为下列六类:________、_________、与卫生有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人群健康状况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
4.婴儿死亡率是一个敏感、综合的指标,不仅直接反映影响_______的卫生问题,而且也反映______、产前和产后的_______以及婴儿保健水平和环境卫生状况等。
5.卫生服务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医疗卫生服务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方面的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1. 比较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 A. 自然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更为重要 B. 社会因素受自然因素的制约 C. 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作用相同D. 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更为重要E. 自然因素决定社会因素1. 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因素包括:() A.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B.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C.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卫生服务和行为生活方式D. 生物因素和卫生行为生活方式E. 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2. 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特征:()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B.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E.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 评价疾病负担的指标为:() A. 生命质量指数(PQLI)B. 美国社会卫生协会指标(ASHA)C. 健康期望寿命(ALE)D. 减寿人年数(PYLL)E. 调整病残生命年(DALY)4. 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常用的重要指标:() A. 无残疾期望寿命B. 健康期望寿命(ALE)C. 平均期望寿命D. 婴儿死亡率E. 生命质量指数(PQLI)三、名词解释 1. 社会卫生状况 2. 减寿人年数 3. 人口负担系数 4. 人际关系四、问答题1. 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的意义是什么?2. 评价社会卫生状况的指标有哪些?3. 试分析我国社会卫生状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对策。
第二部分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6.社会自然7.人群健康状况卫生政策社会经济状况卫生保健卫生资源卫生行为 8.人口状况生长发育营养水平疾病发生与发展死亡与平均寿命 9.婴儿健康母亲的健康状况保健水平 10.需要量利用率卫生资源二、单项选择题D 2.C 3.B 4.E 5.D三、名词解释1. 社会卫生状况:系指人群健康状况以及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各种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
它包括卫生政策,社会经济,卫生保健服务,卫生资源和卫生行为等一系列指标。
2.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一般指人们的物质、文化消费方式。
3. 减寿人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是指一人群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在目标生存年龄(通常为70岁或出生期望寿命)内因死亡而使寿命损失的总人年数。
4. 人口负担系数:亦称抚养比,系指非劳动年龄人口(0~14岁和65岁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的比例。
5.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极其复杂的关系,也是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关系,或相互之间在心理上的距离。
四、问答题 1. 答题要点:(1)社会卫生状况是社会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社会卫生状况是卫生事业科学管理的基础工作(3)社会卫生状况是制定卫生政策与计划提供依据(4)社会卫生状况可用于探索卫生状况变化与发展趋势 2. 答题要点:(1)社会健康指标:包括卫生政策指标、社会经济指标、、卫生保健和卫生服务指标、卫生行为指标。
(2)个体健康状况评价指标:包括生理学指标、心理学指标、社会学指标。
(3)人群健康综合评价指标:包括人口数量和结构、人口出生评价指标、生长、发育统计指标、疾病统计指标和人口死亡评价指标。
(4)人群健康状况新指标:包括减寿人年数、无残疾期望寿命、健康期望寿命、调整病残生存年、生命素质指数、美国社会卫生协会指标。
3. 答题要点:(1)指出我国社会卫生状况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包括卫生政策状况,社会、经济状况,人口状况,卫生服务,卫生行为和人群健康状况。
(2)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对策。
第五章社会因素与健康第一部分:学习习题一、填空题:1.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和三个方面。
2.社会因素的特点包括、、、和。
3.健康保险可根据筹集资金的方式不同分为、和两类。
4.社会保险又称为或,它的保险金由、、按不同比例缴纳。
5.互联网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可概括为3P包括、和。
6.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于:、、、和。
7.个性心理特征一般指、、、几个方面。